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程_第1頁
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程_第2頁
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程_第3頁
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程_第4頁
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稻魚綜合種養的稻田選擇、稻田耕整及附屬工程、播種、魚類放養、水層管理、病蟲草害防治及產品收獲。本文件適用于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通伏鄉水稻的生產,以及鯉魚、鯽魚等魚類在稻田中的養殖。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8321.9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九)NY/T498水稻聯合收割機作業質量3術語和定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本文件。3.1稻漁綜合種養通過對稻田實施工程化改造,構建稻漁共作系統,實現水稻穩產、水產品新增、經濟效益提高、農藥化肥施用量顯著減少,是一種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3.2水稻機械精量穴直播栽培技術指釆用水稻精量穴直播機,按照水稻大田生產要求成穴等距均勻播于田間,每穴種子的數量按照水稻生產要求調整,并且控制其數量變化范圍,進行品種選擇、種子處理、耕整地、機具調試、播種和田間管理的一種栽培技術。4稻田選擇作為準備養魚的田塊,應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質無污染,不受干旱影響和洪水威脅。地勢要平坦,傾斜度低,土質保水力強。田塊面積以3.33公頃為宜。5稻田耕整及附屬工程5.1耕整地與施肥3整地前應清理和維修好灌排水渠,保持暢通。實行秋翻地,在前茬收獲后進行深翻滅茬,耕深18cm~22cm;對高低差較大的田塊用平田機械進行春平田,采用激光平地,使灌面內高低差在2cm~3cm,即“高差不過寸,寸水不露泥”。測試土壤氮、磷、鉀主要養分,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狀況,根據田塊土壤狀況適當增減施肥量。其中,磷鉀肥全部基施,氮肥40%基施、60%作為追肥,分蘗肥、穗肥、粒肥追施比例分別占全生育期總氮量的30%、20%及10%。全生育期施肥:每667m2施純N16kg~18kg、P2O54kg~8kg、K2O0kg~5kg。具體肥料品種、施用量應根據其氮、磷等有效養分含量進行換算。5.2附屬工程5.2.1田埂為防止坍塌和漫埂跑魚,稻田內埂的埂高加高到40cm,頂寬加到30cm,底寬加到50cm。并夯實,保證不塌不漏。5.2.2進排水口設施進出水口呈對角設置。在進出水口均設置攔魚柵,其高度和寬度分別大于進出水口20cm,攔魚柵的兩邊及下端插入泥土中夯實,上端高出田埂,以防跑魚。攔魚柵用鐵篩片制成,安置兩層,兩層間隔50cm。5.2.3環田魚溝開挖在每一個養殖單元四周開挖上口寬5m~8m,下口寬1.2m~1.5m,深度1.5m~2m的環溝,溝坑占比不超過田間總面積的10%。6播種6.1播種期一般適宜播期在4月下旬至5月初,最遲不超過5月10日。應結合水情和輪灌制度確定具體的播種時間,確保播后及時足量灌水,保持5天~7天水層。6.2種子處理6.2.1曬種選擇晴天于干燥平整的地面曬種1天~2天,每隔2小時翻曬一次,對有芒的種子必須進行脫芒。6.2.2包衣播種前3天~5天,用水稻種子包衣劑(如亮盾藥種比1:300)進行包衣。種子包完衣,不可立即拌黃泥,須在陰涼處24小時晾干,包衣劑成膜,再敷泥。6.2.3種子附泥將包衣消毒處理后的稻種,按紅土:種子為1:20,與過篩粘土一起加水攪拌,使稻殼上附著一層薄泥,拌完種子晾曬2天左右播種。46.3播種量根據品種分蘗力、地力水平、整地質量、種子質量等確定適宜播種量,水稻精量穴直播播種量為14kg~15kg/666.7m2。6.4播種機型選擇選用水稻精量穴直播機,一般行距20cm,穴距10cm~12cm,穴粒數10粒~15粒。播前可按要求對水稻精量穴直播機進行調試。6.5播后上水播完種及時灌水水層達到10cm~12cm,應做到洼處開口,緩水進田、小水慢灌,使土壤浸透。沒有鹽堿的田塊,水稻萌發時曬田,有利于種子發芽;鹽堿重的田塊不易曬田,第一次灌水水量要大,可以壓鹽。6.5.1大水浸種播后第一次灌水后田面建立10cm~12cm的水層,保持5天~7天,使種子吸水萌動,發揮壓堿洗鹽作用,為稻種發芽扎根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6.5.2淺水催芽種子露白時,要降低水層,以寸水為宜,以利于提高地溫、透氣、促進種子發芽生根。6.5.3干干濕濕扎根種芽根長2cm~4cm,芽鞘長3cm~5cm,應進行短時間落干0.5天~1天,鹽堿地應采取陰天或夜間落干或汪水汪泥管理,至不完全葉轉綠、真葉出鞘后應正常落干晾田。7魚類放養7.1放養時間5月下旬至六月初放養魚苗。7.2放養規格及密度放養鯉魚苗規格300克/尾~400克/尾;鯽魚苗規格100克/尾~200克/尾;草魚苗規格400克/尾~500克/尾;放養密度為20kg~30kg/666.7m2。8水層管理8.1落干晾田落干晾田灌水應做到干濕交替、水層蓋地露苗,促進根系生長,直到稻苗長出4條~5條初生根,長度超過芽長時落干晾田結束,達到保全苗、育壯苗的目的。應避免大水悶苗、抬苗,造成稻苗根系生長發育弱小、死苗、漂秧。58.2分蘗期水層管理水稻3葉期離乳、轉入自養,進入分蘗期,管理中心是促分蘗早生快發,育壯蘗。應保持3cm~6cm的淺水層管理,以提高地溫,促進蘗芽生長。達到合理的田間總莖數和足夠的收獲穗數。此期約在6月下旬結束。8.3拔節孕穗期水層管理6月下旬,水稻進入無效分蘗期,水稻開始拔節孕穗,應抑制無效分蘗,對長勢過旺的田塊實施烤田,促進主莖和有效蘗的生長發育。在水稻孕穗后期至抽穗前,應適當加大水層(12cm~15cm防止低溫冷害和穎花退化。8.4抽穗、揚花、灌漿期水層管理8月中旬至下旬,應避免長期建立水層或長期田面無水,以防止倒伏和影響水稻灌漿。田間大部分稻穗低頭,大部分稻粒達到乳熟中期時斷水,高地沙地等漏水快的田塊可適當推遲斷水,防止倒伏和影響機械收割。9病蟲草害防治9.1化學除草采用GB/T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中允許使用的清單內產品。在播前用40%氰氟草酯200ml/666.7m2;采取無人機噴霧的方法進行封閉。9.2防治稻瘟病寧夏稻區主要病害為稻瘟病,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防治葉瘟、節瘟,7月下旬至8月上旬分別在水稻抽穗破口期、齊穗期防治穗頸瘟。共防治2次。要求噴藥均勻,用量準確,兌水足量,確保防病效果。農藥使用應符合GB/T8321.9的規定。10產品收獲10.1水稻收獲水稻齊穗后45天左右,約9月20日至9月30日,當稻穗98%以上稻粒達到蠟熟中后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