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語文《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6篇)_第1頁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語文《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6篇)_第2頁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語文《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6篇)_第3頁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語文《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6篇)_第4頁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語文《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6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語文《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通用

6篇)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通用6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

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四

年級語文《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語文《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借助注釋,正確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2、咀嚼重點詞語,感受詩人的感情變化。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和默寫這兩首詩。

教學重點難點

1、弄懂每個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朗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件1)

1、同學們,唐代時我國詩歌創作最繁榮、最輝煌的時代,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杰出詩人,

你知道唐代有哪些著名詩人?(生交流)

2、唐代詩人燦若星空,其中有一位詩人才華橫溢,縱情山水,把酒吟詩,詩酒名聞天下,

被人們稱為"詩仙",你知道他是誰嗎?(生答李白)

3、你對李白還有什么了解,還記得學過的李白的詩歌嗎?(背李白詩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

走近詩仙李白(出示課件2—走近李白)

二、板書課題,揭題(課件課題3)

1、今天我們學習李白的一首千古名作(板書:獨坐敬亭山)

2、生讀題

3、理解題意:"獨"是什么意思?有哪位同學到過敬亭山游玩,知道敬亭山在哪嗎?現在

我們就一起去敬亭山看看。(教師出示敬亭山課件)(課件4)

4、敬亭山自古就是文人雅士聚聚之地,李白為什么會獨坐敬亭山呢?((課件5寫作背景)

三、讀詩,讀出詩歌的節奏與韻律(出示詩歌)(課件詩歌6)

1、默讀古詩,有沒有不認識的字?生自由讀詩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生自由

讀詩)

2、聽說我們班的同學古詩讀得特別好,指名讀,(評價很有詩人風范)齊讀

3、詩歌朗讀形式多樣,想不想嘗試合作讀。(要求讀出詩歌的節奏)

4、分組合作讀,每小組一句

男女生量讀(疊讀前三后二)

師生疊讀

5、讀詩的最高境界是讀出詩的韻味,配樂齊讀。(課件61)

古代的讀書人讀詩搖頭晃腦,抑揚頓挫

四、范讀詩歌,想象畫面

1、閉上眼睛,用心傾聽朗誦想象畫面((課件62朗誦)

2、同學們,告訴老師,你仿佛看見了什么?(鳥飛云飄佇立的大山孤獨的詩人)你的腦海

中是不是浮現這樣的畫面?(課件畫面71)

3、置身于這樣的境界,你有何感受?(景美寂靜孤獨)

五、學習詩歌一二句,感受詩人的孤獨。

1、讀一二句。

2、理解"盡",說"眾鳥高飛盡”詩意(出示鳥飛圖)(課件72)

3、理解"孤""閑",說"孤云獨去閑"詩意(出示云去圖)(課件73)

4、讀詩,感受詩人的孤獨。(板書鳥飛云去孤獨)

5、教師介紹創作背景鳥飛云去本是常見的自然現象,在詩人的眼中,為何會如此的孤獨寂

寞呢?(生交流,師小結:被貶離京城,十年漂泊,遠離故土與親人,世態炎涼,好友遺忘,看

見鳥飛,云去,有感而發,觸物傷懷,難怪這樣的孤單寂寞!)

六、學習詩歌三四句,感受詩人的不獨。

1、讀三四句。(課件8)

2、體會人山相看:相看是什么意思?(相互看;你看我我看你)誰和誰相看?(李白與敬

亭山)會怎樣看?(含情脈脈四目相對默默對視)(板書:相看)

3、理解"厭”,說一二句詩意。

4、有"不厭"(看不夠看不足)引出;同學們,詩人是第一次登上敬亭山嗎?{不是}你們

知道詩人這是第幾次登上敬亭山嗎?第七次啊!詩人這么多次登上敬亭山,難道僅僅是為了欣賞

敬亭山的美麗風景嗎?(不是)在詩人眼中,在詩人心里敬亭山難道僅僅是一座山嗎?你說!

(不是)僅僅是一座山嗎?你說!(不是)在詩人眼中,在詩人心里,敬亭山哪里是一座山啊,

他分明就是詩人的一位朋友,一位永遠不會離開他,永遠不會拋棄他,永遠與他相依相伴的朋友

啊!T立孤單時可以做伴,寂寞時可以傾訴的朋友啊!

5、人山對話,寫中悟情。

孤獨的詩人會向敬亭山訴說什么?敬亭山又會怎樣撫慰孤獨的詩人?拿出紙和筆寫出人山

對話。

6、分角色說人山對話,體會人山相知。

同學們,聽完人與山的對話,詩人與敬亭山就是一對相知的朋友啊!(板書:相知)有了這

樣的朋友,詩人還好孤獨嗎?(不會)還會寂寞嗎?(不會)唯怪詩人會寫下這樣的詩句一"相

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7、感受人山相悅。

李白一生不畏權貴,命運坎坷,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心中自有說不出的孤獨寂寞與憂傷,

只有流連山水、登高望遠之時,才是他最快樂的時候。同學們,當李白登上敬亭山時,他的心情

怎樣?(喜悅高興激動)是啊,李白是與敬亭山心有靈犀、兩兩相悅啊!(板書:相悅)

8、教師小結:

(結合板書)漂泊他鄉,無人相伴是,李白與敬亭山相看、相知、相悅,從大山中感受到生

命的美好,從大山中汲取人生的力量,排解內心的憂傷,寫下了千古傳頌的《獨坐敬亭山》(生

有感情的讀詩)

七、拓展閱讀《月下獨酌》

1、有山相伴的日子,李白不會孤獨,不會寂寞,同學們,當夜深人靜,一輪明月當空照的

時候,孤獨的詩人有是這樣排解內心的憂傷,找誰傾訴呢?

2、出示《月下獨酌》(課件9)

3、讀詩,交流討論。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舉杯消愁,與明月對飲,同歌同舞,這就是詩仙

李白,好一個孤獨而又不孤獨的偉大詩人!

八、創設情景,吟唱古詩。

1、穿越了千年時光,如果你來到了安徽宣州,你一定會去爬一座山—(敬亭山)你一定

會想起一個人——(李白]你一定會輕輕地,輕輕地吟誦起一首小詩(生讀詩歌)

2、詩歌詩歌,一首詩就是一首歌,欣賞歌曲《獨坐敬亭山》生唱。(課件10)

3、結束語:李白的一生偉后人留下了近千首優秀詩篇,如果你走近李白的詩歌世界,你一

定會與李白相看——兩不厭,你一定會懂得李白的人生追求,與李白長——相知,你一定會從

李白身上汲取到催人奮進的力量,與李白長一相悅

板書設計

獨坐敬亭山

李白

鳥飛

孤獨

云去

相看

李白相知敬亭山

相悅

四年級語文《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六冊17課的一首古詩。詩中寫了許多鳥高高的飛走了,單獨

漂浮在在天空中的一片云彩,也悠閑的越飛越遠。只有作者和敬亭山兩個怎樣看也不厭倦。選編

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古代詩歌,增加傳統文化的積累:二是激發對古詩的喜愛,并在背誦中陶

冶愛美的情趣。

二、學情分析

根據三年級的學生的知識結構及課程標準對古詩教學的要求,應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

多讀,通過讀去感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理解詞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并與同

學交流、討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合作潛力。根據詩的描述進行想象,在腦海里浮現畫

面。在這些環節中學生可能對古詩的意境感悟需要老師點拔,因為詩人寫詩的心境生無法理解,

這需要師適當介紹詩人當時的背景,朗讀方面可能沒真正把詩人的情緒溶入情境中,可能交流時

有的學困生被冷落,教師重要的是要生通過反復讀,想象畫面,體會意境,弄懂古詩的意思體會

詩人苦悶的情緒。

三、學習目標

1、知識與潛力目標:學會生字"亭",理解詩中詞語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

并背誦古詩。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理解感悟詩的‘過程中,能通過想象和朗讀,了解古詩意思。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感悟古詩資料,意境,體會詩人感情。

四、課前準備

1、事先布置學生收集有關李白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3、古箏音樂

五、教學流程

(-)導入課題,揭題。

1、在本單元的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學會了請教,明白請教能夠增長自己知識和才干,還

能夠培養自己的勤學好問的品質.這天,老師想向同學們請教一個問題:有誰明白李白是怎樣的

一個人嗎?誰來告訴大家?你又是怎樣了解的?

2、揭題:是啊,李白一生寫了很多詩,這天我們再學習他的一首詩:獨坐敬亭山。

3、解題:"獨坐"是什么意思?題目是什么意思?

齊讀課題

設計的意圖:從上一課的"請教”知識自然過渡到新課上,并同時營造了平等和諧的課堂氛

圍,從課題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的愿望,讓生的的思維調動起來,使他們用心'投入學習中。

(二)初讀,識字,引入意境。

1、學習生字。播放課件:(字理識字)"亭字"的讀音注意什么?亭是什么樣的(頂尖,

角飛翹下面有柱子。)怎樣記"亭"字?(簡筆畫畫亭的樣貌)"亭"字的一點象亭尖,口字象

亭尖下面的部分,飛起的角象禿寶蓋,所以寫寬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請同學們在生字表下照

著寫一遍。

1、聽音朗讀,初識古詩。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古詩。

(1)把詩讀通讀順。

(2)個人讀,小組讀,齊讀,同桌讀。

設計意圖:在教育改革過后的這天,我們發現了許多問題,比如忽視了撤出教育,我們在困

惑、反思的這天,我們才意識到語文教學就應扎實抓好字、詞。所以設計了比較形象的字理識字,

并讓學生寫好字。采用多種方式的讀也體現了生的自主學習。

(三)再讀,感悟詩意。

1、同學們再讀詩,看有哪些詞不理解的,能夠通過看注釋或者查字典解決,也能夠和同桌

交流討論,理解。

2、群眾交流詞的意思,(“眾鳥"許多鳥;"高飛盡”都高高的飛走了;"孤云”孤單的

云;"獨"獨自;"閑"悠閑;"相看"互相看;"不厭"不滿足;)

3、小組討論交流詩句的理解。

4、全班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5、這首詩描述了那些景物?(鳥飛盡,云飄走了,孤山。)給人什么樣的感覺?(凄涼)

詩人的情緒怎樣?(孤單寂寞)結合版書:

鳥飛盡

云獨閑孤單寂寞

山相對

課件介紹背景:李白少年時就博覽群書,以才聞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寫這首詩時正被權貴

迫害,長期流落他鄉,飽嘗了人間辛酸,世態的炎涼。

6、如果你是李白,遇到這樣的處境,你會怎樣想?

設計意圖:設計讓學生自讀自悟,不理解的與同學交流,討論,目的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

給學生,重視學生的合作參與,讓每T立學生有效參與。適時補充李白不得志的材料、設計假如

你是李白,你會怎樣想?是尋找學生與文本的撞擊點,引起學生共鳴。因為李白距離學生久遠,

他們無法理解詩人當時俏,引導他們進行說話,也加強了語言的訓練,使語言的人文性和工具

性得到了升華。

(四)朗讀,背誦。

1、詩人如此情緒讀的時候該怎樣去讀?請你把自己當做李白來誦讀古詩。(課件出示圖,

看圖朗讀)

2、配樂朗讀朗讀。

3、指名讀。

4、學生齊讀.

5、背誦。

(五)擴展。

1、閉上眼睛聽配樂誦讀,邊聽邊想象詩的畫面。

2、把自己想象到的畫于課本上這首詩的空白處,可畫前一句的情景,也可畫后兩句的情景,

也可全畫,

3、交流。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也是引起生與文本語言的撞擊,重要是培養生的想象潛力,給詩配

畫一環節也體現了"尊重個性,面向全體”的設計理念,讓學生把自己想象的的情景通過畫表現

出來,使學生的想象潛力得到提升,還促進了他們的動手潛力的發展。

板書設計:獨坐敬亭山

鳥飛盡

云獨閑

孤獨寂寞

山相對

四年級語文《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篇3

教學內容:

學習古詩《獨坐敬亭山》。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理解古詩意思,體會古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讀懂古詩,理解i寺句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1.學生齊讀課題"古詩詞三首",教師導入:把這個課題和以往的同類課題比一比,你發

現了什么不同嗎?

2.學生表述,教師相機訓練學生規范的表述:……是詩,……是詞。

3.教師過渡:詩盛于喜,詞盛于宋,所以在文學史上有唐詩宋詞之說。什么意思呢?通俗

一點兒說,就是唐朝的詩寫得最好,宋朝的詞寫得最好。詩和詞,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一這

些我們先不談,咱們一首一首地學,慢慢地就明白了。請T立同學為我們朗讀第一首詩《獨坐敬

亭山》。

4.學生朗讀,教師相機評點:是否讀正確了?注意“相”字的讀音。

5.運用反復手法,訓練幾個學生朗讀全詩,教師橫向評價:詩味讀得最濃的是誰?學生聲

情并茂地朗讀全詩。

6.教師過渡:詩和詞,最大的作用就是表達作者內心的感受。李白想表達一種怎樣的感受

呢?我們先來聽一段小故事:……在被迫離開長安十年后的一天,李白在游完安徽宣州郊區的敬

亭山之時,寫下了這首詩。一請同學們再讀一讀這首詩,你體會到一種怎樣的感受?

7.學生表述,教師相機:(1)這種感受在詩題里邊有沒有表現?(2)在詩句里有沒有表

現?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遍,著重注意"閑"和"厭"的解釋。

8.教師小結詩中的情感,引導學生體會"只有"一詞的深意:能陪伴

李白的只有一座無言的敬亭山。這句話當中的“只有”什么意思?只有就是除了敬亭山,

什么都沒有!沒有親人,沒有一朋友,有的只是眼前的青山,身邊的孤獨!

9.教師過渡:學了這么久,也不知道同學們學明白了沒有,聽老師說一段話,看老師說的

是哪一句詩?教師引讀:天上的鳥兒都結伴飛走了,不見了蹤影;那一片白云,它也飄走了,只

留下孤孤單單的我。這世界上能陪伴我的,恐怕只有眼前的這座敬亭山了。

10.訓練學生看著課文圖反復說一說詩句的意思。教師組織學生在朗齊誦詩歌,筆記,背

誦、默寫。

板書設計:

獨坐敬亭山

孤獨

只有

四年級語文《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會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獨坐敬亭山》。

3、會通過看注解,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體會詩人孤獨寂寞之情。

教學重點:

重點品味詩句,背誦古詩,積累語言。體會詩人孤獨寂寞之情。

知識鏈接:

《獨坐敬亭山》這首詩是李白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宣州時所作。當年,詩人被

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心酸的滋味孤舟之感倍生。

詩人通過對敬亭山的描寫,抒發了因懷才不遇而產生孤獨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詩人投身到大自然

懷抱,以山為伴,尋找安慰的真實寫照。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知道李白嗎?(知道)那你能給我們來介紹一下李白嗎?(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我

國唐代的偉大詩人。其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音律和諧多變。開創了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

被稱為"詩仙",與杜甫芳稱"李杜"。)

師:李白的詩我們已經學過不少了,誰來背一首?根據學生的背誦相機點撥。《望廬山瀑布》

一寄情山水的詩人。《靜夜思》一鄉愁滿懷的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重情

誼、珍友誼的李白

二、學習生字詞

1、同學們都預習的很認真,看來字詞關是攔不住大家了。屏幕上的8個詞語如果你都認識,

就給老師一個自信的笑容。那就開火車吧。

2、是不是老師隨便指哪一個詞語都難不倒四年級一班的同學們啊?打亂順序讀。

3、強調"敬亭山"——敬亭山在哪里?(江南,安徽)

強調"兩不厭"一?--注釋中如何解釋"厭",那么不厭是什么意思?"兩不厭"又怎樣解

釋?

強調“孤云"——孤云是多少白云?只有一朵。白云的伙伴呢?早就走了,這是最后一朵,

也將要"獨去閑”了。悠閑自在的飄走了。

4、出示:"盡"在字典里的三種解釋,全部;完了,沒有了;用了很大的力氣。"高飛盡"

里面你怎樣理解"盡"字的意思?"高飛盡"又怎樣解釋?"眾鳥高飛盡"呢?

三、理解詩句,體會感情

(一)從題目上感悟

師:知道敬亭山在哪兒嗎?(生答)

師:我們通過預習已經知道了.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州市郊.大詩人李白一生七次到過宣州,

多次登臨過敬亭山。在李白之后,白居易、杜牧、蘇東坡等等這些大詩人也都先后去過,并且在

那里留下了大量的詩文,所以敬亭山后來被稱為“江南詩山"。好,誰再來讀題目?注意敬亭山

前面還有“獨坐"兩個字。(生讀)

3、李白來到敬亭山下,坐下來欣賞對面山上的美景。有知心朋友陪伴嗎?有只可愛的小鳥

陪伴也行啊,有一朵白云相伴也很悠閑啊!(生回答,都沒有并說說從哪句詩里知道的。)

4、沒有伙伴,你覺得李白是怎樣的心情?板書:獨。

5獨坐敬亭山的意思是()學生填空,理解題目的意思。

6、誰愿意來當一次小演員,把自己變成李白,讀一讀自己的這首詩的題目。

7、知道孤獨憂傷的語氣要低沉,緩慢。練習朗讀題目。

8、李白為什么會孤獨,會憂傷呢?一起來了解一下李日當時的處境,寫作的背景。

(二)細讀詩文,理解含義

1、課件出示全文。讓我們繼續穿越時空,以李白的身份,讀讀自己寫的這首詩。還要注意

用上李白的語氣啊。

2、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李白很孤獨?(重點理解高飛盡,獨去閑,第一句詩的含義。)

3、寂靜的山上沒有一只鳥,沒有一片云,此時此刻有誰愿意懂李白的心,留下來陪陪他呢?儆

亭山)

4、李白的眼里有鳥嗎?有白云嗎?只有什么?

5、李白看著敬亭山,敬亭山也同樣看著李白。孤獨的山看著孤獨的人,孤獨的人看著孤獨

的山,--一相看兩不厭,怎么看也看不夠。所以說------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6、此時李白深情的看著敬亭山,輕輕的說:""

敬亭山也深情的看著李白,輕輕的說:""

把要說的話寫在課本的空白處.(強調學習方法:讀書時,邊讀邊想,邊想邊記,這是學習

的好方法。)

7、學生匯報之后,老師引讀。

此時此刻,李白相對敬亭山說:"連白云和小鳥都不喜歡我了,只有你愿意留下來陪我。我

們倆真是——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還想對敬亭山說:"我們兩個孤獨的好朋友在這么清靜的地方,真是——"

敬亭山也想對李白說:""

8、李白愿意把敬亭山當做自己的好朋友來傾訴心里的話,我們可以體會到李白對敬亭山的

什么性情?(板書:寄情山水)

9讓我們再一次以李E的身份讀課文,看自己是不是已經理解了每一句詩的含義。出示詩句

含義。讀讀記記。

10、指導背誦。

四、回顧總結

說一說這節課的學習有了哪些收獲?

五、作業小超市

1、練習背誦并默寫《獨坐敬亭山》。

2、熟練朗讀《望洞庭》和《憶江南》。

3、搜集一些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詞。

四年級語文《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篇5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2、理解詩文意思,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讓學生受到古詩文化的熏陶,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背誦古詩

(背景屏幕出示"古詩")讓學生讀讀屏幕上的字。背背喜歡的古詩。

二、介紹詩人及寫作背景。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優秀的古詩作品,寫出這些古詩的作者我們把他

們叫作(“詩人")。咱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位詩人。

屏幕演示:出現李白像,讓學生介紹一下對李白的了解。

師(介紹了作者寫詩的背景):這首詩是李白離開長安后,經過了長達十年的漫游,來到宣

城時寫的。在長期的飄泊生活中,他飽嘗了世態炎涼的滋味,增添了孤獨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

強的性格仍一如既往。這期間,他寫了超多的借游仙、飲酒的方式排遣苦悶的詩,也寫了許多寄

情山水、傾訴內情緒感的詩。

三、從圖畫意境進入古詩

1、課件演示:看,這是什么時候,李白在干什么?

2、揭示詩題

3、齊讀課題。明白這首詩嗎?自由讀詩。

四、認讀生字

讀字正音

⑴指名讀古詩

⑵在書圖出本課生字,邊圈邊讀

⑶同位互相檢查,互讀互聽。(出示課件)

五、學習詩文

1、體會詩意

⑴指名讀古詩

⑵"這首詩講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組討論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問一問

⑶小組比賽,說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你們是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來的

相機理解"盡"、"孤"、"獨"、"閑"、"只有"

⑷提出不懂的地方

2、入境朗誦

⑴學生自由練讀

⑵指名讀,大家評議,教師針對指導

導情:想一想李白的情緒是怎樣的?如果你離開了爸爸媽媽,十分想念他們,卻無法相見,

你的情緒怎樣?

⑶師范讀,配樂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