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知識培訓
目的
加強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
落實《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
提高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質量預期了解相關機構的職能職責衛生保健室的設置標準衛生保健工作要求一、相關機構的職能職責(一)衛計局:負責對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監督和指導。(二)教育局:協助衛計局檢查、指導托幼機構的衛生保健工作,將衛生保健工作質量納入托幼機構的準入條件和分級定類管理。(三)區婦幼保健院:負責全區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的業務指導,具體內容包括:包括一日生活安排、兒童膳食、體格鍛煉、健康檢查、衛生消毒、疾病預防、傷害預防、心理行為保健、健康教育、衛生保健資料管理等;負責組織專家對轄區內托幼機構《托幼園(所)衛生保健合格證》的驗收工作。(四)托幼機構:托幼機構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是本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嚴格按照《管理辦法》和《工作規范》賦予的工作職責認真貫徹保教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做好本機構衛生保健工作。二、衛生保健室設置標準招收兒童滿500名以上的托幼機構必須設衛生室;招收兒童滿300名但不足500名的托幼機構逐步設立衛生室;300名兒童以下的托幼機構必須設立保健室。衛生室應當符合醫療機構設置基本標準(一)人員:1.比例。每招收150名兒童至少配1名專職衛生保健人員。招收兒童不滿150名,應配備1名專職或兼職衛生保健人員。保健人員配備總數根據招收兒童規模按以上比例遞增。2.資質。保健醫生應取得中專以上醫學專業畢業學歷或高中以上學歷;保健醫生取得助理以上醫(護)師資格;保健人員必須接受過市(州)以上保健機構保健專業知識培訓并取得《培訓合格證書》(二)設施設備房間:20平方米以上,有流動洗手設施。藥品柜、診察床、資料柜、辦公桌椅、電腦、流動水洗手設施。專用身高坐高計、臥式身長計、杠桿式磅秤、軟皮尺、燈光視力箱、國際視力表、色覺檢查圖等。鑷子、剪刀、彎盤、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手電筒、壓舌板、敷料、暖氣袋等。消毒柜、紫外線燈、常用消毒液。白大衣、帽子、電爐、酒精燈、棉簽若干、污物桶、安全取暖設備等。(三)藥品外用藥、消毒藥(四)規章制度職責建立一日生活制度及安排表膳食管理制度體格鍛煉制度衛生消毒制度入園(所)兒童定期健康檢查制度教職工健康檢查制度傳染病預防與管理制度體弱兒及常見疾病預防與管理制度傷害預防制度兒童心理行為保健工作制度健康教育制度衛生保健信息收集統計制度保健醫生工作職責保健室工作職責衛生保健工作制度(10項)1.一日生活安排
制訂合理的生活制度和作息時間保證戶外活動時間:全日制每日不少于2小時,寄宿制兒童不少于3小時。正餐間隔3.5~4小時進餐時間20~30分鐘/餐,餐后安靜活動或散步時間10~15分鐘午睡時間以2~2.5小時/日為宜,3歲以下兒童可適當延長。2.兒童膳食——膳食管理(1)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建立健全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證兒童按需飲水。每日上、下午各1~2次集中飲水。1~3歲兒童飲水量50~100毫升/次3~6歲兒童飲水量100~150毫升/次
兒童膳食——膳食管理(2)兒童膳食應當專人負責,建立有家長代表參加的膳食委員會并定期召開會議。工作人員與兒童膳食要嚴格分開,賬目每月公布,每學期膳食收支盈虧不超過2%。兒童食品應當在具有《食品生產許可證》或《食品流通許可證》的單位采購。食品進貨前必須采購查驗及索票索證。托幼機構應建立食品采購和驗收記錄。兒童膳食——膳食管理(3)兒童食堂應當每日清掃、消毒,保持內外環境整潔。食品加工用具必須生熟標識明確、分開使用、定位存放。餐飲具、熟食盛器應在食堂或清洗消毒間集中清洗消毒,消毒后保潔存放。庫存食品應當分類、注有標識、注明保質日期、定位儲藏。兒童膳食——膳食管理(4)禁止加工變質、有毒、不潔、超過保質期的食物,不得制作和提供冷葷涼菜。留樣食品按品種分別盛放于密閉專用容器內,冷藏存放48小時;每樣不少于100克。餐前做好充分準備,按時進餐,保證兒童情緒愉快,培養兒童良好的飲食行為和衛生習慣。C31膳食管理15分有膳食委員會(2分)。兒童膳食專人管理(3分),伙食費專款專用(10分)。●兒童飲用水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兒童食品的采購要在取得相關許可的地方進行。如:應有《食品生產許可證》或《食品流通許可證》。有索證、索票等手續。兒童膳食——膳食營養(1)制訂兒童膳食計劃。制訂帶量食譜,1~2周更換1次。主副食選料、洗滌、切配、烹調過程中,方法科學合理,減少營養素的損失。烹調注意色、香、味、形,提高兒童的進食興趣。每季度進行一次膳食調查和營養評估。兒童膳食——膳食營養(2)兒童熱量和蛋白質平均攝入量全日制應達“DRIs”的80%以上。營養素熱量占總熱量的百分比蛋白質12~15%,脂肪30~35%,碳水化合物50~60%。每日早、午、晚餐熱量分配為30%、40%、30%。C32膳食營養30分有兒童膳食計劃(2分)和科學合理的帶量食譜(8分)。保證兒童營養(20分)。●參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3-6歲兒童食物需要種類和需要量、膳食等級、兒童伙食費等標準制定膳食計劃和帶量食譜。1-2周更換一次,能按帶量食譜進行采購。食物的選擇、洗滌、切配、烹調等方法科學合理,如:食物的選擇要多樣化、新鮮、盡量采購本季的食物。食物先洗后切,切配要有丁狀、絲狀、片狀等。烹調清淡符合兒童口味,盡量減少營養素的損失,注意色、香、味、形,飯菜分裝。有滿足兒童不同飲食需求的意識。●每季度進行一次膳食調查,記賬法和稱重法相結合,及時改進膳食調查中存在的問題。●每學年進行兩次營養評估(一次用體格檢查、膳食調查和血色素的結果,另一次只用體格檢查和膳食調查的結果),寫出營養評估報告。表
兒童各類食物每日參考攝入量食物種類1~3歲3~6歲谷類100~150克180~260克蔬菜類150~200克200~250克水果類150~200克150~300克魚蝦類100克40~50克禽畜肉類30~40克蛋類60克液態奶350~500毫升300~400毫升大豆及豆制品—25克烹調油20~25克25~30克3.體格鍛煉
每日有組織地開展各種形式的體格鍛煉保證兒童室內外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械的衛生安全做好運動前、中、后的保健體弱兒童的體格鍛煉應當較健康兒童緩慢,時間縮短,并要對兒童運動反應進行仔細的觀察。4.健康檢查——兒童(1)入園(所)健康檢查定期健康檢查晨午檢及全日健康觀察
健康檢查——兒童(2)兒童入托幼機構前應當經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健康檢查,合格后方可入園(所)兒童入園(所)時,托幼機構應當查驗“兒童入園(所)健康檢查表”、“0~6歲兒童保健手冊”、“預防接種證”。1~3歲兒童每年健康檢查2次,每次間隔6個月;3歲以上兒童每年健康檢查1次。所有兒童每年進行1次血紅蛋白或血常規檢測。1~3歲兒童每年進行1次聽力篩查;4歲以上兒童每年檢查1次視力。體檢后應當及時向家長反饋健康檢查結果。兒童離開園3個月以上需重新按照入園檢查項目進行健康檢查。轉園兒童持原托幼機構提供的“兒童轉園健康證明”、“0~6歲兒童保健手冊”可直接轉園。“兒童轉園健康證明”有效期3個月。C22兒童體檢30分委托有相應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對幼兒進行體檢,幼兒體檢率達100%(15分),體檢有評價、有分析、有總結(15分)。●兒童外出3個月以上要重新按照新生檢查項目進行健康檢查。轉園兒童要有相關證明。如:原幼兒園提供的健康證明、保健手冊等。●各項健康檢查檔案規范完整。如:新生體檢表齊全、各類檢查表按學期、班級歸檔等。晨午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做好每日晨間或午間入園(所)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詢問兒童在家有無異常情況,觀察精神狀況、有無發熱和皮膚異常,檢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應當對兒童進行全日健康觀察,內容包括飲食、睡眠、大小便、精神狀況、情緒、行為等,并作好觀察及處理記錄。衛生保健人員每日深入班級巡視2次,發現患病、疑似傳染病兒童應當盡快隔離并與家長聯系,及時到醫院診治,并追訪診治結果。患病兒童應當離園(所)休息治療。如果接受家長委托喂藥時,應當做好藥品交接和登記,并請家長簽字確認。C24晨午檢和全日觀察10分堅持晨午檢和全日觀察(4分),記錄認真,發現異常及時處理(6分)。●保健老師熱情接待每一個兒童,認真晨檢。晨午檢內容包括:有無發熱、有無皮膚異常、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觀察精神狀況、詢問兒童在家有無異常情況等。老師認真做好午檢和全日觀察,保健老師全園巡查。全日健康觀察內容包括飲食、睡眠、行為、精神狀況等。●如發現患病、疑似傳染病兒童要盡快隔離并與家長聯系,及時到醫院診治,并追訪診治結果。●晨午檢、全日觀察有記錄,記錄表參照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登記表(登記表可合用也可分開用)。●患病兒童應當離園(所)休息治療。如果接受家長委托喂藥,應當做好藥品交接和登記,并請家長填寫服藥登記表。附件一兒童入園(所)健康檢查表附件二健康檢查——工作人員上崗前健康檢查定期健康檢查:每年1次上崗前健康檢查托幼機構工作人員上崗前必須按照《管理辦法》的規定,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健康檢查(見附件2),取得《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健康合格證》后方可上崗。定期健康檢查托幼機構在崗工作人員必須按照《管理辦法》規定的項目每年進行1次健康檢查(見附件2)。食堂工作人員必須要有兩個健康證明,即CDC健康證、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健康合格證。在崗工作人員患有精神病者,應當立即調離托幼機構。凡患有下列癥狀或疾病者須離崗,治愈后須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診斷證明,并取得“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健康合格證”后,方可回園(所)工作。1)發熱、腹瀉等癥狀;2)流感、活動性肺結核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3)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性疾病;4)淋病、梅毒、滴蟲性陰道炎、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過程中發現異常者,由體檢的醫療衛生機構通知托幼機構的患病工作人員到相關專科進行復查和確診,并追訪診治結果。C23教職工體檢5分教職工定期體檢率達100%(2分),檢查結果有小結(3分)。●有完整的上崗健康檢查檔案。如:食堂工作人員有疾控部門出具的健康證明,教師有在指定的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健康合格證等。●定期體檢一年一次,有檢查記錄表,有小結。建立教職工體檢檔案,體檢項目參照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健康檢查表。●患傳染病教職工返崗有縣級以上醫療衛生部門出具的健康證明。如:化膿性皮膚病、痢疾、傷寒、流感、甲肝、活動性肺結核、梅毒等。●幼兒園教職工無精神病患者,無慢性傳染病。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健康檢查表附件三附件四凡患有下列癥狀或疾病者須離崗:發熱、腹瀉等癥狀;流感、活動性肺結核等呼吸道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性疾病;傳染性疾病;淋病、梅毒、滴蟲性陰道炎、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5.衛生與消毒(1)
環境衛生空氣——清新,濕式清掃潔具——專用專放被褥——每月曝曬、清洗
玩具——每周清洗1.托幼機構應當建立室內外環境衛生清掃和檢查制度,每周全面檢查1次并記錄,為兒童提供整潔、安全、舒適的環境。2.室內應當有防蚊、蠅、鼠、蟲及防暑和防寒設備,并放置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集中消毒應在兒童離園(所)后進行。3.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陽光充足。采取濕式清掃方式清潔地面。廁所做到清潔通風、無異味,每日定時打掃,保持地面干燥。便器每次用后及時清洗干凈。4.衛生潔具各班專用專放并有標記。抹布用后及時清洗干凈,晾曬、干燥后存放;拖布清洗后應當晾曬或控干后存放。5.枕席、涼席每日用溫水擦拭,被褥每月曝曬1~2次,床上用品每月清洗1~2次。6.保持玩具、圖書表面的清潔衛生,每周至少進行1次玩具清洗,每2周圖書翻曬1次。C25環境衛生10分有幼兒園衛生清掃和檢查制度(4分)。幼兒園環境整潔有序,無異味(6分)。●工作人員能說出環境衛生的相關制度,如:衛生清掃制度、檢查制度等。能按規定對物品進行清洗,如:廁所每日定時打掃、床上用品每月清洗1-2次、玩具每周清洗1次、圖書每兩周翻曬1次等。●室內有防蚊、防蠅設備。如:教室、睡房安裝紗窗,有加蓋的垃圾桶等。●各類清潔用品、用具的擺放有序、安全。●衛生工作有檢查、有記錄,記錄能體現制度的執行和清潔的質量,記錄真實。衛生與消毒(2)個人衛生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每人每日1巾1杯、1床位1被培養兒童良好衛生習慣——流動水洗手
工作人員注意個人衛生1.兒童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保持清潔。要求每人每日1巾1杯專用,每人1床位1被。2.培養兒童良好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應當用肥皂、流動水洗手,早晚洗臉、刷牙,飯后漱口,做到勤洗頭洗澡換衣、勤剪指(趾)甲,保持服裝整潔。3.工作人員應當保持儀表整潔,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后和護理兒童前應用肥皂、流動水洗手;上班時不戴戒指,不留長指甲;不在園(所)內吸煙。C26個人衛生10分兒童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2分)。保持清潔(6分)。工作人員儀表整潔(2分)。●每人每日1巾1杯專用,口杯、毛巾有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標志,如:不同顏色的水果、動物、數字、姓名等。兒童能熟練地使用自己的口杯、毛巾。●每人一位一被一枕,并有個人標志,要通風、定期晾曬。●擦手毛巾可以采用即用即消的消毒方式,懸掛毛巾要保證不交叉污染。●食堂工作人員穿戴工作服、口罩。上班不戴戒指,不留長指甲;不在園內吸煙。全體工作人員穿戴美觀、整潔、大方,適合工作要求。C27食堂衛生及食品衛生10分有食堂各項衛生制度,食品衛生符合國家相關要求(6分)。各項記錄全面規范(4分)。●食堂有衛生檢查制度等。食堂內外環境整潔,有防鼠、防蠅、防塵等設施,消除了老鼠、蟑螂、蒼蠅和其他有害昆蟲的滋生條件。●用具每日清洗、消毒。食品加工用具符合衛生要求,如:生熟標識明確、分開使用、定位存放。餐飲具、熟食盛器在食堂集中清洗消毒,消毒后保潔存放。●食物的加工符合衛生要求,如:不加工變質、有毒、不潔、超過保質期的食物,不加工中毒危險性高的食物,不得制作和提供涼菜。食堂功能區分合理,流程嚴格符合“生進熟出”,食堂清潔整齊。●有餐具清洗消毒記錄、冰箱清洗消毒記錄等。衛生與消毒(3)預防性消毒1.兒童活動室、臥室應當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每日至少開窗通風2次,每次至少10~15分鐘。在不適宜開窗通風時,每日應當采取其他方法對室內空氣消毒2次。2.餐桌每餐使用前消毒。水杯每日清洗消毒,用水杯喝豆漿、牛奶等易附著于杯壁的飲品后,應當及時清洗消毒。反復使用的餐巾每次使用后消毒。擦手毛巾每日消毒1次。3.門把手、水龍頭、床圍欄等兒童易觸摸的物體表面每日消毒1次。坐便器每次使用后及時沖洗,接觸皮膚部位及時消毒。4.使用符合國家標準或規定的消毒器械和消毒劑。環境和物品的預防性消毒方法應當符合要求托幼機構環境和物品預防性消毒方法消毒對象物理消毒方法化學消毒方法備注空氣開窗通風每日至少2次;每次至少10~15分鐘。
在外界溫度適宜、空氣質量較好、保障安全性的條件下,應采取持續開窗通風的方式。
采用紫外線殺菌燈進行照射消毒每日1次,每次持續照射時間60分鐘。
1.不具備開窗通風空氣消毒條件時使用。2.應使用移動式紫外線殺菌燈。按照每立方米1.5瓦計算紫外線殺菌燈管需要量。3.禁止紫外線殺菌燈照射人體體表。4.采用反向式紫外線殺菌燈在室內有人環境持續照射消毒時,應使用無臭氧式紫外線殺菌燈。C28預防性消毒10分有嚴格的預防性消毒制度(2分)。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消毒器和消毒劑(2分)。環境和物品的預防性消毒方法符合要求(6分)。●保育員能說出班級的消毒物品種類和消毒方法。如:擦手毛巾每日消毒1次,餐桌每餐使用前消毒,活動室、睡房每日開窗通風兩次,每次至少10-15分鐘,用口杯喝豆漿或牛奶后及時清洗消毒,門把手、床圍欄等兒童易觸摸的物體表面每日消毒等。●消毒器、消毒劑的使用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如:紫外線消毒燈、84消毒液要符合國家的配制比例。消毒種類和方法參照《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中的環境和物品預防性消毒方法。●各類清潔用具、用品擺放安全、有序。餐具、炊具、水杯煮沸消毒15分鐘或蒸汽消毒10分鐘。
1.對食具必須先去殘渣、清洗后再進行消毒。2.煮沸消毒時,被煮物品應全部浸沒在水中;蒸汽消毒時,被蒸物品應疏松放置,水沸后開始計算時間。
餐具消毒柜、消毒碗柜消毒。按產品說明使用。
1.使用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產品。2.保潔柜無消毒作用。不得用保潔柜代替消毒柜進行消毒。消毒對象物理消毒方法化學消毒方法備注毛巾類織物用洗滌劑清洗干凈后,置陽光直接照射下曝曬干燥。
曝曬時不得相互疊夾。曝曬時間不低于6小時。
煮沸消毒15分鐘或蒸汽消毒10分鐘。
煮沸消毒時,被煮物品應全部浸沒在水中;蒸汽消毒時,被蒸物品應疏松放置。
使用次氯酸鈉類消毒劑消毒。使用濃度為有效氯250~400mg/L、浸泡消毒20分鐘。消毒時將織物全部浸沒在消毒液中,消毒后用生活飲用水將殘留消毒劑沖凈。抹布煮沸消毒15分鐘或蒸汽消毒10分鐘。
煮沸消毒時,抹布應全部浸沒在水中;蒸汽消毒時,抹布應疏松放置。
使用次氯酸鈉類消毒劑消毒。使用濃度為有效氯400mg/L、浸泡消毒20分鐘。消毒時將抹布全部浸沒在消毒液中,消毒后可直接控干或晾干存放;或用生活飲用水將殘留消毒劑沖凈后控干或晾干存放。餐桌、床圍欄、門把手、水龍頭等物體表面
使用次氯酸鈉類消毒劑消毒。使用濃度為有效氯100~250mg/L、消毒10~30分鐘。1.可采用表面擦拭、沖洗消毒方式。2.餐桌消毒后要用生活飲用水將殘留消毒劑擦凈。3.家具等物體表面消毒后可用生活飲用水將殘留消毒劑去除。玩具、圖書每兩周至少通風晾曬一次。
適用于不能濕式擦拭、清洗的物品。曝曬時不得相互疊夾。曝曬時間不低于6小時。
使用次氯酸鈉類消毒劑消毒。使用濃度為有效氯100~250mg/L、表面擦拭、浸泡消毒10~30分鐘。根據污染情況,每周至少消毒1次。便盆、坐便器與皮膚接觸部位、盛裝吐瀉物的容器
使用次氯酸鈉類消毒劑消毒。使用濃度為有效氯400~700mg/L、浸泡或擦拭消毒30分鐘。1.必須先清洗后消毒。2.浸泡消毒時將便盆全部浸沒在消毒液中。3.消毒后用生活飲用水將殘留消毒劑沖凈后控干或晾干存放。體溫計
使用75%~80%乙醇溶液、浸泡消毒3~5分鐘。使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的乙醇溶液。6.傳染病預防與控制
(一)督促家長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兒童預防接種。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做好托幼機構兒童常規接種、群體性接種或應急接種工作。(二)托幼機構應當建立傳染病管理制度。托幼機構內發現傳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后,應當立即向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農村鄉鎮衛生院防保組)報告。(三)班級老師每日登記本班兒童的出勤情況。對因病缺勤的兒童,應當了解兒童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原因,對疑似患傳染病的,要及時報告給園(所)疫情報告人。園(所)疫情報告人接到報告后應當及時追查兒童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對傳染病人的早發現。(四)托幼機構內發現疑似傳染病例時,應當及時設立臨時隔離室,對患兒采取有效的隔離控制措施。臨時隔離室內環境、物品應當便于實施隨時性消毒與終末消毒,控制傳染病在園(所)內暴發和續發。(五)托幼機構應當配合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或可疑污染)的物品和環境實施隨時性消毒與終末消毒。(六)發生傳染病期間,托幼機構應當加強晨午檢和全日健康觀察,并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保護易感兒童。對發生傳染病的班級按要求進行醫學觀察,醫學觀察期間該班與其他班相對隔離,不辦理入托和轉園(所)手續。(七)衛生保健人員應當定期對兒童及其家長開展預防接種和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護能力和意識。傳染病流行期間,加強對家長的宣傳工作。(八)患傳染病的兒童隔離期滿后,憑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痊愈證明方可返回園(所)。根據需要,來自疫區或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兒童,檢疫期過后方可入園(所)。C29制度與措施10分有傳染病管理制度及各項措施(4分)。督促家長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兒童預防接種(6分)。●幼兒園有傳染病相關制度和措施,如: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疫情報告制度、宣傳措施、教育措施、隔離措施等。●幼兒園有完善的傳染病應急預案。C29制度與措施10分有傳染病管理制度及各項措施(4分)。督促家長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兒童預防接種(6分)。●發現傳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后,能及時向相關機構報告,不隱瞞。運用多種形式(宣傳欄、宣傳畫、家長園地、網絡等)向師生和家長宣傳傳染病防治知識。●教師、保育員能說出常見傳染病的體征、癥狀和消毒方法。如:手足口病體征是口腔內有紅疹,手心、腳心有紅疹,發熱等。教室、寢室用紫外線燈進行消毒等。●衛生保健人員定期對兒童及家長開展預防接種和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老師的教育教學活動也有針對傳染病的健康教育內容。●兒童入園必須建立查驗一表一冊一制度并有查驗記錄,及時提醒家長按要求完成各種疫苗的補種和加強接種。C30傳染病控制10分出現傳染病后能采取有效的隔離控制措施(5分)。并按相關要求進行消毒(5分)。●及時了解兒童未到原因,對患病兒童進行追蹤,做到對傳染病的早發現。●出現傳染病后及時啟動傳染病應急預案,如:向主管部門和疾控機構報告,運用正確的方法對環境、患兒污染物等進行消毒。●加強晨午檢和全日觀察,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如:提醒家長給兒童服用抗病毒類的藥品,加強疫苗接種,對發生傳染病的班級進行醫學觀察等。控制傳染病在園的暴發和續發。對傳染病患兒作好登記并統計。●患病兒童返園符合相關要求。如:隔離期滿后持縣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痊愈證明方可回園。7.常見病預防與管理(一)托幼機構應當通過健康教育普及衛生知識,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提供合理平衡膳食;加強體格鍛煉,增強兒童體質,提高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二)定期開展兒童眼、耳、口腔保健,發現視力低常、聽力異常、齲齒等問題進行登記管理,督促家長及時帶患病兒童到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診斷及矯治。(三)對貧血、營養不良、肥胖等營養性疾病兒童進行登記管理,對中重度貧血和營養不良兒童進行專案管理,督促家長及時帶患病兒童進行治療和復診。(四)對先心病、哮喘、癲癇等疾病兒童,及對有藥物過敏史或食物過敏史的兒童進行登記,加強日常健康觀察和保育護理工作。(五)重視兒童心理行為保健,開展兒童心理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發現心理行為問題的兒童及時告知家長到醫療保健機構進行診療。C33常見病預防10分有常見病預防措施(5分)。實施有成效(5分)。●教職工、家長能通過多種渠道獲得衛生知識。如:健康講座、宣傳欄、網絡等。●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提供合理平衡膳食;加強體格鍛煉,提高對疾病的抵抗能力。C34常見病管理10分有常見病管理制度(2分)。對患兒進行分類管理(8分)。●有特殊兒童管理機制,保教人員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和發現特殊兒童。如:新生體檢、兒童體檢、家長反映等。●對不同的特殊兒童有不同的干預措施。如:開展兒童眼、口腔保健。督促家長及時帶患病兒童到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診斷及矯治。●有輕度貧血、營養不良、超重、視力低常、聽力異常、齲齒等異常情況實現登記管理。●對中度以上營養不良和肥胖兒童實行專案管理,管理內容包括:制定計劃、措施,有登記表、有監測記錄、有教師參與等。督促家長及時帶患病兒童進行治療和復診。●對有先心病、哮喘、癲癇、藥物過敏史、食物過敏史的兒童進行登記,加強日常健康觀察和保育護理工作。如:控制先心病患兒的活動量和情緒等。C34常見病管理10分有常見病管理制度(2分)。對患兒進行分類管理(8分)。●對中度以上缺鐵性貧血、活動期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智力低下、自閉癥、腦癱、心理行為異常、影響生理活動功能的畸形兒、腦發育不全等患兒建立專案管理記錄實施專案管理。8.傷害預防
(一)托幼機構的各項活動應當以兒童安全為前提,建立定期全園(所)安全排查制度,落實預防兒童傷害的各項措施。(二)托幼機構的房屋、場地、家具、玩教具、生活設施等應當符合國家相關安全標準和規定。(三)托幼機構應當建立重大自然災害、食物中毒、踩踏、火災、暴力等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如果發生重大傷害時應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四)托幼機構應當加強對工作人員、兒童及監護人的安全教育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的培訓,定期進行安全演練,普及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和自救的能力。(五)保教人員應當定期接受預防兒童傷害相關知識和急救技能的培訓,做好兒童安全工作,消除安全隱患,預防跌落、溺水、交通事故、燒(燙)傷、中毒、動物致傷等傷害的發生。9.健康教育
(一)托幼機構應當根據不同季節、疾病流行等情況制訂全年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二)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膳食營養、心理衛生、疾病預防、兒童安全以及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等。健康教育的形式包括舉辦健康教育課堂、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宣傳專欄、咨詢指導、家長開放日等。(三)采取多種途徑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每季度對保教人員開展1次健康講座,每學期至少舉辦1次家長講座。每班有健康教育圖書,并組織兒童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四)做好健康教育記錄,定期評估相關知識知曉率、良好生活衛生習慣養成、兒童健康狀況等健康教育效果。C3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工初級鑒定復習試題有答案
- 小學四年級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計劃
- 項目管理中的團隊穩定措施解析
- 2024-2025學年山東省菏澤市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濱州市渤海中學七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
- 第3章 物質的特性 培優訓練(PDF版含答案)
- 吳興區第五中學七年級上學期科學期末測試
- 2024-2025學年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七年級上學期期中檢測地理試卷
- 電力工程項目職業病防治措施
- 四年級下冊營養與健康知識教學計劃
- 中職學校招生接待流程
- 機動車檢測站2023年評審準則版質量手冊程序文件質量記錄合集
- 項管系統培訓(物資管理)
- 《隧道測量》課件
- 【MOOC】線性代數-浙江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痤瘡與抗痤瘡藥》課件
- 銀行員工反洗錢知識培訓
- 電瓶車以租代購協議書范文范本
- 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 統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
-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簡易方程練習100道及答案
- 廣東省佛山市華英學校2023-2024學年上學期七年級入學分班考試英語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