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復習一古代政治制度與社會變革知識點一:禪讓制1.內容:相傳在黃帝之后,堯、舜、禹依次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當時實行禪讓制,聯盟首領傳位給賢德之人。2.表現:堯、舜、禹的傳說是禪讓制的具體體現。知識點二:世襲制禹的兒子啟在禹死后繼承了他的王位,從此,世襲制取代了禪讓制,“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知識點三:分封制1.含義:周王室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民眾的權力,建立諸侯國,以鞏固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擴大統治范圍。2.對象:同姓王族、異姓功臣、先代貴族。3.標準: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4.內容(1)權利:諸侯在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具有一定的獨立性。(2)義務:向周王進獻貢賦,軍隊要服從周王調遣。知識點四:春秋戰國的紛爭1.諸侯爭霸:齊桓公、秦穆公、晉文公、楚莊王等先后稱霸;春秋末期,吳國和越國也先后北上爭霸。2.戰國七雄:戰國初年,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的勢力較強,史稱“戰國七雄”。3.商鞅變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確立縣制、廢除貴族世襲特權、建立戶籍制度、嚴明法度等。變法后,秦國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知識點五:秦朝中央集權制度1.秦的統一: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全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封建國家。2.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1)君主專制:國家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總攬全國的政治、軍事、財政等一切大權。(2)中央集權①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監察,稱為“三公”。三公之下,設置分別掌管財政、宮廷等事務的一些官員,稱為“九卿”。②地方:實行郡縣制,郡和縣的長官由朝廷直接任免。郡縣制的實行,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3.影響:使國家的一切權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對以后歷史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知識點六:西漢的建立、漢武帝的“推恩”及刺史制度等1.建立: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2.“推恩”:漢武帝采納主父偃的“推恩”建議,頒布“推恩令”。3.刺史制度:把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監察地方。4.西域都護:公元前60年,西漢朝廷設置西域都護府,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5.尊崇儒術: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成為大一統政權的精神支柱。知識點七:東漢的建立與其中后期的政治特點1.建立:劉秀在公元25年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劉秀就是光武帝。2.中期以后的政治特點: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知識點八: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概況1.三國鼎立:220年曹丕建魏,221年劉備建蜀,229年孫權稱帝建吳,三國鼎立局面形成。2.西晉:266年,司馬炎稱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西晉滅吳,統一全國。“八王之亂”后,西晉開始衰落;316年,被匈奴人所滅。3.東晉:317年,司馬睿稱帝,定都建康,史稱東晉。4.南朝:420—589年,中國南方相繼出現宋、齊、梁、陳四個王朝,史稱南朝;宋是南朝疆域最廣的朝代;梁武帝蕭衍時,發生大規模的叛亂。5.北朝: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兩部分,東魏后被北齊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577年,北周滅掉北齊,北方重歸統一,為隋朝統一全國打下基礎。6.北魏孝文帝改革:4世紀后期,鮮卑族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統一北方;494年,遷都洛陽;孝文帝順應民族交融的趨勢,推行了一系列漢化政策,進一步促進了民族交融。1.相傳,堯年老的時候,征求各部落首領的意見,推舉舜做他的繼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了治水有功的禹。這種推舉部落聯盟首領位置的辦法,歷史上稱為()A.選舉制 B.禪讓制C.分封制 D.世襲制2.據《禮記·禮運》記載:夏朝建立后,“天下為家……是謂小康”。材料中“小康”社會時期的政治體制是()A.禪讓制 B.世襲制C.分封制 D.郡縣制BB3.“平王東遷后,周天子失去了對國家的控制。一些大的諸侯國,紛紛爭做霸主。”材料反映的春秋時期的政治特點是()A.尊王攘夷,王權得到加強
B.王室衰微,諸侯爭霸C.鐵器開始使用
D.國家統一,政權鞏固4.商鞅的變法措施之一是推行縣制。以下對推行縣制理解正確的是()A.加強了中央集權B.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和土地C.廢除舊的土地制度D.鞏固了舊貴族在地方的權力BA5.(史事判斷)王亞南在《中國官僚政治研究》中指出,始皇于“古人之道法,無不革除,后世之治術,悉已創導”。下列“治術”中對后世政治影響最為深遠的是()A.統一貨幣
B.北擊匈奴C.焚書坑儒
D.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6.閱讀“西漢初期中央和封國力量對比圖”,據此可知西漢初年()A.中央政權面臨挑戰B.全盤照搬秦朝制度C.王國人口數量大增D.西漢王朝四分五裂DA7.漢武帝頒布“推恩令”,要求諸侯王將封地再次分封給其子弟。他還將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分設刺史,負責對轄區內郡級官員及其子弟和豪強勢力進行巡視監察。這些措施()A.使中央政府控制了國家經濟命脈B.徹底解決了匈奴對邊疆的威脅C.大大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D.加強了政府對人民思想的控制8.東漢中期以后,“宗室權落,外戚興起;外戚勢衰,而宦官又盛”。這一現象()A.使豪強地主橫行
B.加劇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C.動搖了王朝統治
D.導致地方勢力膨脹CC9.下圖為我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的某一片段。圖中A政權的建立者是()A.匈奴族
B.鮮卑族C.氐族
D.女真族10.“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這表明北魏孝文帝主張()A.改穿漢服
B.使用漢語C.改用漢姓
D.與漢人聯姻BC11.政治文明的演進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過程,每一個朝代政權的穩固都離不開統治者的治國措施。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請把圖中空缺的部分補充完整。
(2)為加強對全國的有效統治,秦朝創立了什么制度?該制度的創立有什么影響?(3)秦始皇為了鞏固統一曾采取“四個統一”,根據所學知識回答,這“四個統一”分別指什么?答案:①御史大夫②郡守答案:中央集權制度。影響: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對以后歷史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答案: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軌。材料二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記載:“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愿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從其計。(4)材料二內容所反映的是漢武帝為鞏固大一統所采取的哪項措施?(5)綜上所述,秦漢時期呈現出怎樣的時代特征?(6)綜上所述,你認為這些政治家們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有何共同之處?答案:實行“推恩”。答案: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答案:實事求是,根據實際國情制定治國政策。12.閱讀有關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史實,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迭示意圖
(1)寫出示意圖中①和②處政權(或王朝)的名字。材料二
魏晉時期江南的經濟發展,大規模的開發應在東晉大量移民之后……若以僑州、郡、縣之戶口數當南渡人口之約數,則截至宋世止,南渡人口約有九十萬,占當時全國人口約六分之一。——陳昌遠編著,陳隆文修訂《中國歷史地理簡編》(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歷史現象?這一現象對南方經濟發展有何影響?答案:①吳②東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