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腦缺血診斷中CT灌注成像的應用_第1頁
急性腦缺血診斷中CT灌注成像的應用_第2頁
急性腦缺血診斷中CT灌注成像的應用_第3頁
急性腦缺血診斷中CT灌注成像的應用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急性腦缺血診斷中CT灌注成像的應用

1991年Miles等首先提出CT灌注成像的概念[2];3內2004年對腦缺血CT灌注研究報

道,現在技術趨向成熟;但臨床運用相對還是較少[3].本研究對我院放射科2012年1月至

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腦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研究了CTPI在診斷

急性腦缺血中的運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運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我院放射科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

80例急性腦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腦缺血的相關診斷標準[4],均為24hX內發病

的患者,均知情同意;將頭顱CT平掃發現有腦出血、顱內感染、嚴重心肝腎病變等的患者

排除在外[5].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齡在38~8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

(62.0±12.0)歲。

1.2方法GELightspeed128層螺旋CT掃描機,常規軸位掃描,層厚和層間距分別為

10mm、10mm.CT灌注成像是經肘靜脈團注50ml碘海藩(300mgI/ml),速率為2.5ml/s,開始

注藥的同時將底節層面選取出來,進行單層連續動態掃描,掃描速度和持續時間分別為1層

/s和46s,掃描條件中層厚、管電壓、管電流分別為10mm、120kV、100mA.最后進行常規軸

位CT增強掃描。在隊CT灌注成像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首先將感興趣區(ROD從病變側及

對側相應部位選取出來,對各R0I的動態時間-密度曲線進行比較,然后將平掃密度在0-

100HU之間的組織選取出來,將平均通過時間(MTT)等計算出來,計算時嚴格依據每一個

像素的動態時間-密度曲線;評價缺血腦組織的血流灌注情況,運用GEPerfusion3軟件包

中的協議將腦血容積(CBV)、峰值時間(TTP)、峰值增強(PE)、腦血流量(CBF)等計

算出來[6].8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計80組280層灌注參數圖像,分析過程中將每組的

同一層面選取出來,這些層面在8層中具有較大異常灌注范圍,人工手動將異常灌注區選取

出來并將其面積數值詳細記錄下來。

1.3統計學處理對本研究中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的過程中運用統計學軟件

SPSS20.0,用秩和檢驗,用Pearson直線先關分析進行相關分析,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差

異。

2結果

2.1CT灌注成像各個參數定性分析8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72例患者CTPI異

常,急性腦缺血診斷的敏感性為90.00%(72/80);CTPI的CBF、CBV、MTT、TTP、PE異常

率均顯著高于單層CPCI(P<0.05)。具體見表1.

2.2CTPI各個參數圖異常灌注區面積相關性CBF、CBV.MTT呈線性正相關且具有較好

的相關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o具體見表2、圖1-4.

3討論

缺血性腦卒中屬于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在臨床極為常見,具有較高的致死及致殘率,患

者的預后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的直接而深刻的影響,常規CT掃描能夠對腦缺血性腦梗死及

出血進行有效的鑒別,但是在缺血性梗死早期其具有較為輕微的異常改變或沒有異常改變。

CT腦灌注成像檢查操作簡單,能夠將血流動力學改變有效顯示出來,在腦缺血的早期治療

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能夠為及時診斷和治療患者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在中樞神經系

統應用最為廣泛,技術也最為成熟,有廣泛臨床應用前景[7].腦血流量下降到急性腦梗死的

發生這一過程經歷著一系列動態變化,腦局部血流在腦灌注壓力下降的情況下會發生代償性

改變,從而使機體需求得到有效的滿足。普通CT圖像要想將早期腦梗死顯示出來是極為困

難的,一般CT增強掃描也很難發現有陽性,CT灌注成像能夠將病灶的部位及缺血范圍大小

早期明確下來,在早期診斷和治療超早期腦梗死的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CT灌注

成像對超早期腦梗死的腦組織損傷程度及組織血流灌注狀況進行分析了解的途徑是通過

CBF、CBV、MTT和TP等參數,能夠將病灶的部位及缺血范圍大小早期明確下來。通常情況

下最為顯著地改變包括超早期腦梗死CBF、MTT、TP、CBV、CBF分別輕到中度下降、延長、

延長、無特異性改變、減少「8701.

腦動脈梗阻后血流灌注改變早于組織學改變;灌注成像觀察血流灌注狀態可早期發現缺

血灶,判斷腦缺血引起腦組織損傷程度。CT灌注成像是觀察病變微血管變化的功能性成像

64排腦容積CTP屬于一種功能性影像,能夠將更全面而詳細的血流動力學提供給急性缺血

患者,將低灌注區及其范圍、位置明確下來,對半暗帶區域進行有效推測。將其與重建顱內

Willis環結合起來能夠對相應供血動脈情況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從而將有效的依據提供給

臨床對腦梗死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工作,因此在臨床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1].GE的128層

螺旋CT具有較寬的探測器,CT灌注成像掃描速度較快,密度分辨力較高,且操作簡單。CT

灌注成像時間短,無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經濟實用,干擾因素少,且圖像的空間,時間分

辨率高。密度曲線TDC參數-計算灌注參數,經工作站獲得假彩編碼圖[1卜12].本研究結果

表明,7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68例患者CTPI異常,急性腦缺血診斷的敏感性為

97.14%(68/70);CTPI的CBF、CBV、MTT、TTP、PE異常率均顯著高于單層CPCI

(P<0.05);CBF、CBV、MTT呈線性正相關且具有較好的相關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充分說明了CTPI在診斷急性腦缺血中能夠早期發現缺血灶,反映CBF下降程

度。CBF下降是影像腦損傷的重要因素,灌注成像同PET、SPECT、PWI,氮CT相比,評價

CBF具有省時、經濟、準確的優勢。5、提供更多腦血流灌注的信息,評價缺血腦組織損害

程度,估計預后。可判斷腦缺血組織能否恢復。縮短治療時間,減少患者經濟負擔;提早恢

復自理能力。

總之,CTPI在診斷急性胸缺血中的運用效果良好,值得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韓述山。多層螺旋CT灌注成像對急性缺血性腦病的早期診斷價值[J].中國醫藥指

南,2013,(15):475-476.

[2]趙惠榮,元小冬,郭晶。等。CT灌注成像指導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靜脈溶栓

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觀察[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02):147749.

[3]魏有東,呂發金,李琦。等。V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