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二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第三課周練過關三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頁
浙江新高考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二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第三課周練過關三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頁
浙江新高考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二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第三課周練過關三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頁
浙江新高考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二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第三課周練過關三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頁
浙江新高考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二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第三課周練過關三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7周練過關(三)一、推斷題1.“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啟示我們中華文化要走出去必需關注文化的世界性。()答案F。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行缺少的色調。啟示我們中華文化要走出去必需關注文化的民族性。2.由我國聞名藝術家楊麗萍領銜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亞演出,引起轟動。這說明不同國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懷。()答案T。3.敬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敬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答案T。4.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首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答案F。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首先要敬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5.春節期間,親朋聚會、外出旅游,也可以成為文化傳播的途徑。()答案T。6.文化溝通會使文化趨同。()答案F。文化溝通不會使文化趨同,相反,加強文化溝通,可以促進本民族文化的創新與發展,促進世界文化的旺盛,從而有利于體現和發展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二、選擇題7.世界上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透過各民族的傳統節日及習俗,我們可以領會不同民族文化的韻味。下列詩句與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依次對應一樣的是()eq\x(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鬢,艾束著微觀。)①eq\x(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②eq\x(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③eq\x(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④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答案C解析“粽包分兩鬢”表明是端午節;“何處聞燈不看來”表明元宵節賞燈的習俗;“強插茱萸”指的是重陽節;“寒食東風御柳斜”指的是寒食節,借指清明節。8.《中共中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強調,要加強文化遺產愛護,振興傳統工藝,實施中華典籍整理工程。之所以加強文化遺產愛護,是因為()①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記②文化遺產能滿意人們的物質需求③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文化遺產須要在社會實踐中傳承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記,①正確;文化遺產屬于文化,能滿意人們的精神需求,②錯誤;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錯誤;《建議》強調,要加強文化遺產愛護,振興傳統工藝,實施中華典籍整理工程,在社會實踐中愛護、傳承文化遺產,④正確。故選C。9.為時四天的“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圓滿閉幕。現場不僅有精致的產品可以參觀,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此次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①是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②是文化傳播與溝通的途徑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由題目中“現場不僅有精致的產品可以參觀,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可知,此次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是文化傳播與溝通的途徑,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②④符合題意;大眾傳媒是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①說法錯誤;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說法錯誤。故選D。10.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獲得了多國影迷的廣泛好評。該片講解并描述了印度摔跤冠軍在退役之后將自己的女兒培育成摔跤冠軍的故事,對印度社會男女不同等的現象進行了抨擊,片中“誰說女子不如男”的主題通過摔跤競賽得以闡釋。這表明()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不同國家和民族文化漸漸趨同③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④文化創作須要認同其他民族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印度電影獲得多國影迷的好評,說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入選;該影片講解并描述了印度的故事,呈現了文化的多樣性,③入選;②錯誤,不同國家和民族文化不能說“漸漸趨同”;④錯誤,文化創作須要認同本民族文化,敬重其他民族文化。11.廣西省武鳴縣太平鎮慶樂小學把山歌引進課堂。每周,縣文化宮及本地民間藝人都會到校指導山歌創作與教學,以傳承民族文化,培育壯鄉新人。該校做法的文化依據是()①民族文化是社會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②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③敬重民族文化是實現世界文化趨同的須要④敬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培育好本民族文化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答案B解析把山歌引進課堂,以傳承民族文化,培育壯鄉新人。該校做法的文化依據是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敬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培育好本民族文化,②④符合題意;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而不是社會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①說法錯誤;敬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旺盛的必定要求,③說法錯誤。12.人們曾以為麥當勞和肯德基的漢堡、雞翅能統一全球快餐食品,但現在的麥當勞和肯德基卻在適應所在國家的本土口味方面大做文章。如肯德基“為中國而變更”,賣起了油條、蓋澆飯和皮蛋粥。肯德基能“為中國而變更”表明()A.中華文化對外來文化借鑒汲取B.人們應當增加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C.敬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D.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答案D解析代表美國快餐文化的肯德基能“為中國而變更”,說明美國能夠借鑒和汲取中國文化,出售融合中西文化的產品,表明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D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美國對我國文化的汲取,而不是我們對待外來文化的看法,A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強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B、C不符合題意。13.聞名文學大師錢鍾書曾說:“中國詩里有所謂‘西洋的’品質,西洋詩里也有所謂‘中國的’成分。我們這兒是零碎薄弱的,到你們那兒發展得明朗圓滿。反過來也是一樣。”這啟示我們()①中西方文化都能夠為對方認可和接受②世界各國應在文化上相互借鑒③實現世界文化旺盛要敬重文化多樣性④中西方文化都有自己顯明的民族特色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中國詩里有所謂‘西洋的’品質,西洋詩里也有所謂‘中國的’成分”,體現了各國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我們要敬重文化多樣性,敬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世界各國應在文化上相互借鑒,共同旺盛,②③正確;①過于肯定,不選;④強調了文化多樣性,材料強調文化溝通,不符合題意。14.南方人郭某某查閱歷史資料得知,郭氏族人最初的發源地是今日的河南、山西、陜西等地,歷史上多次南遷,對江南的文化產生了較大影響。郭氏家族的南遷屬于文化傳播途徑中的()A.商貿活動 B.人口遷徙C.旅游活動 D.口語傳播答案B解析郭氏家族的南遷,體現了人口遷徙是文化溝通的重要途徑之一,B符合題意。A、C與題意不符;D為文化傳播的手段而非途徑,與題意不符。15.“帝國時代:中國秦漢文明”特展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辦,展出來自中國32所文博機構的160余件秦漢時期的中國藝術珍品,如兵馬俑、罕見的陶瓷、繪畫等,在3個多月時間內,共吸引世界各地的參觀者近36萬人。假如要讓你寫一篇新聞報道,下列最能精確反映這一活動的是()A.文化溝通文化傳播B.文化繼承文化發展C.文化借鑒文化滲透D.文化趨同文化融合答案A解析中國秦漢文物在美國展覽,這是文化溝通活動;吸引觀眾觀看,對外進行了文化傳播,A符合題意。B與材料無關;C、D說法錯誤。16.廣播、電視利用現代化的電子技術傳播新聞,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傳播快速,范圍廣泛,問世幾十年來,其發展速度和規模,超過了報紙。但是,在激烈的新聞競爭中,報紙可以使讀者慢讀細看,有思索的余地,又可以長期保存,便于查找,因而并沒有被淘汰。這說明()①大眾傳媒和傳統傳媒具有各自的優勢②不同的文化傳播媒介具有各自的特點③電子技術促使傳媒進入“鉛與火”的時代④文化傳播的物質媒介的形式多種多樣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C解析材料揭示了電子技術和報紙作為文化傳播手段是不同的媒介,具有各自的特點和優勢,②④符合題意;材料反映的電子技術和報紙都屬于大眾傳媒,①錯誤;印刷術離不開“鉛”與“火”,電子技術促使傳媒進入了“光與電”的時代,③錯誤。17.2024年11月,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正式開幕。本屆大會以“創建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來自政府、國際組織、企業、技術社群和民間團體的嘉賓,重點圍繞創新發展、網絡平安、文化溝通、民生福祉和國際合作等議題進行探討溝通。烏鎮峰會的召開()①為大眾傳媒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②提高了經濟的文化含量,助推產業結構升級③強化了文化與經濟同步發展的關系④體現了文化溝通能增加對其他民族文化的認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文化的發展并非始終與經濟同步,③錯誤;敬重文化多樣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④錯在“對其他民族文化的認同”上。18.中心電視臺英語新聞頻道已在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落地,擁有一億多用戶,它與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和俄語四個國際頻道一起構成了中心電視臺多語種的國際傳播平臺。中心電視臺開設多語種的國際傳播平臺()①有利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②有利于提升中國的國際傳播實力③表明中國將駕馭世界輿論的主導權④開創了大眾傳媒的新形式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中心電視臺開設多語種的國際傳播平臺,有利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提升中國的國際傳播實力,故①②正確;中國不會駕馭世界輿論的主導權,故不選③;材料體現的是電視這種文化傳播手段,沒有開創大眾傳媒的新形式,故不選④。答案選B。三、綜合題19.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上指出,面對將來,我們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加強雙邊和多邊框架內文化、教化、媒體等領域合作,推動社會進步,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多樣性的學問,分析不同文化為什么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答案(1)兼容并蓄、和而不同,說明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敬重世界文化多樣性。(2)敬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世界文化旺盛的必定要求。20.以高鐵為代表的中國鐵路“走出去”,已成為中國制造的“亮麗名片”。中國鐵路項目遍及亞洲、歐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亞,中國企業近年來為當地培訓了1.5萬名鐵路員工,滿意了亞吉鐵路建設運營須要。在肯尼亞,7年內將有超過3000名蒙內鐵路的員工在當地和中國接受技術培訓。中國企業負責人說,我們不僅要完成鐵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