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2_第1頁
河北省石家莊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2_第2頁
河北省石家莊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2_第3頁
河北省石家莊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2_第4頁
河北省石家莊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石家莊市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高一語文(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黨八股的第二條罪狀是:裝腔作勢,借以嚇人。有些黨八股,不只是空話連篇,而且裝樣子故意嚇人,這里面包含著很壞的毒素。空話連篇,言之無物,還可以說是幼稚;裝腔作勢,借以嚇人,則不但是幼稚,簡直是無賴了。魯迅曾經批評過這種人,他說:“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斗。”科學的東西,隨便什么時候都是不怕人家批評的,因為科學是真理,決不怕人家駁。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東西,表現在黨八股式的文章和演說里面,卻生怕人家駁,非常膽怯,于是就靠裝樣子嚇人;以為這一嚇,人家就會閉口,自己就可以“得勝回朝”了。這種裝腔作勢的東西,不能反映真理,而是妨害真理的。凡真理都不裝樣子嚇人,它只是老老實實地說下去和做下去。從前許多同志的文章和演說里面,常常有兩個名詞:一個叫做“殘酷斗爭”,一個叫做“無情打擊”。這種手段,用了對付敵人或敵對思想是完全必要的,用了對付自己的同志則是錯誤的。黨內也常常有敵人和敵對思想混進來,如《蘇聯共產黨(布)歷史簡要讀本》結束語第四條所說的那樣。對于這種人,毫無疑義地是應該采用殘酷斗爭或無情打擊的手段的,因為那些壞人正在利用這種手段對付黨,我們如果還對他們寬容,那就會正中壞人的奸計。但是不能用同一手段對付偶然犯錯誤的同志;對于這類同志,就須使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這就是《蘇聯共產黨(布)歷史簡要讀本》結束語第五條所說的方法。從前我們那些同志之所以向這些同志也大講其“殘酷斗爭”和“無情打擊”,一方面是沒有分析對象,一方面就是為著裝腔作勢,借以嚇人。無論對什么人,裝腔作勢借以嚇人的方法,都是要不得的。因為這種嚇人戰術,對敵人是毫無用處,對同志只有損害。這種嚇人戰術,是剝削階級以及流氓無產者所慣用的手段,無產階級不需要這類手段。無產階級的最尖銳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個,那就是嚴肅的戰斗的科學態度。共產黨不靠嚇人吃飯,而是靠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吃飯,靠實事求是吃飯,靠科學吃飯。至于以裝腔作勢來達到名譽和地位的目的,那更是卑劣的念頭,不待說的了。總之,任何機關做決定,發指示,任何同志寫文章,做演說,一概要靠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要靠有用。只有靠了這個才能爭取革命勝利,其他都是無益的。(選自毛澤東《反對黨八股》)材料二:文風反映作風,作風連著黨風政風。當前,黨八股、洋八股、新八股現象仍時有發生,嚴重影響我們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部分黨員領導干部每到基層調研時,時常在群眾面前擺起“官架子”,離了稿子不會說話,講話必要稿子,而且一念到底,套話連篇,指手劃腳,高談闊論,滿嘴“官腔”,工作成了演戲、念臺詞、走過場,老百姓不但聽不懂,而且也不愛聽,甚至十分反感,是為“黨八股”;一些所謂“高學歷”“專家型”黨員領導干部,張口就是西方理論,閉口就是西方模型,言必稱希臘,滿腦子“西化思維”,一肚子抽象概念,凡事喜歡找西方標準和理論依據,嚴重脫離國情,是為“洋八股”;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和理論工作者,平時缺少實地調查研究,更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遇到實際問題,習慣于將大政策套小政策、用理論論證理論,工作中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是為“新八股”。黨八股、洋八股、新八股的背后是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主觀主義,長此以往,危害極大。只有心中有人民,才能說話有力量。毛澤東是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的先行者,他批評道:“有些天天喊大眾化的人,連三句老百姓的話都講不來,可見他就沒有下過決心跟老百姓學。”習近平是用人民群眾所熟知的“大白話”講“大道理”的繼承者、示范者、開拓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使用“鞋子論”“釘子論”“補鈣論”“總開關”“打老虎”“拍蒼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擼起袖子加油干”等膾炙人口的話語,來向全黨全國人民系統化闡釋深刻的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些話語體系來自普通老百姓非常熟悉的日常話語、傳統話語、網絡話語,承載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框架,同時被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已成為中國老百姓甚至是全世界人民耳熟能詳的“流行語”“時髦話”“高頻詞”,令人印象深刻,更易于被人接受和理解。(摘編自吳榮生《用大白話講大道理——重讀〈反對黨八股〉》)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恰當的一項是()A.科學態度是無產階級對付敵人和敵對思想的唯一武器,而非裝腔作勢的嚇人戰術。B.只要靠著馬克思主義真理,靠著切實有用的手段就能取得革命勝利,其他都是無益的。C.因為文風反映作風,所以講話滿嘴官腔的領導干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就不會高。D.使用人民耳熟能詳的“流行語”和“時髦話”的話語體系,更易于被人接受和理解。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因為凡是真理都不會裝樣子嚇人,所以凡是怕人家反駁、靠裝樣子嚇人的文章或言論就一定不是在傳達真理。B.使用“殘酷斗爭”“無情打擊”等名詞時,既要分析對象,又要擯棄錯誤態度;所以即便對象恰當,也可能會出問題。C.習近平善于使用人民群眾所熟知的“大白話”講“大道理”,是因為他心中有人民,也做到了向人民學習語言。D.闡釋深刻的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使用來自普通老百姓的話語體系,否則就會淪為八股文。3.下列各項中所述觀點或做法,與兩則材料中毛澤東的主張不符合的一項是()A.要學會講“群眾語言”,必須到基層和實踐中去學習;在群眾中的時間長了,耳濡目染,裝進腦子里的群眾語言就會豐富起來。B.大學生村官徐淙祥腳踏實地心系群眾,走入田間地頭,了解群眾困難,成立了農業種植合作社,幫助當地群眾走上致富路。C.某地開展普法政策宣講時,專門編制了“勸賭歌”:“賭博窮,不惜錢財手頭松,朝朝睡到日頭紅,有田有地不務農,萬貫家產一夜空。”D.記者到養鱔第一鎮采訪,群眾說在地里一年忙到頭,不如養鱔一季掙得多,于是該記者直接用群眾的話“二四得八,不如一八得八”作報道標題。4.材料一是如何層層剖析黨八股的罪狀的?請簡要說明。5.毛澤東和習近平都注重向老百姓學語言,他們寫文章、講話經常使用人們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大眾化語言。請就材料中的具體示例,分析大眾化語言的特點。(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北平的四季(節選)郁達夫中國的大都會,我前半生住過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數;可是當一個人靜下來回想起從前,上海的鬧熱,南京的遼闊,廣州的烏煙瘴氣,漢口武昌的雜亂無章,甚至于福州的秀麗,以及杭州的沉著,總歸都還比不上北京的典麗堂皇、幽閑清妙。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無一不可愛的,就是大家覺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聯合在一起,在我也覺得是中國各大都會中所尋不出幾處來的好地。為敘述的便利起見,想分成四季來約略地說說。北平自入舊歷的十月之后,就是灰沙滿地、寒風刺骨的節季了,所以北平的冬天,是一般人所最怕過的日子。但是要想認識一個地方的特異之處,我以為頂好是當這特異處表現得最圓滿的時候去領略;故而夏天去熱帶,寒天去北極,是我一向所持的哲理。北平的冬天,冷雖則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偉大幽閑,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徹底。先說房屋的防寒裝置吧,北方的住屋,并不同南方的摩登都市一樣,用的是鋼骨水泥、冷熱氣管;一般的北方人家,總只是矮矮的一所四合房,四面是很厚的泥墻;上面花廳內都有一張暖炕、一所回廊;廊子上是一帶明窗,窗眼里糊著薄紙,薄紙內又裝上風門,另外就沒有什么了。在這樣簡陋的房屋之內,你只教把爐子一生,電燈一點,棉門簾一掛上,在屋里住著,卻一輩子總是暖燉燉像是春三四月里的樣子。到了下雪的時候哩,景象當然又要一變。早晨從厚棉被里張開眼來,一室的清光,會使你的眼睛眩暈。在陽光照耀之下,雪也一粒一粒的放起光來了,蟄伏得很久的小鳥,在這時候會飛出來覓食振翎,談天說地,吱吱的叫個不休。數日來的灰暗天空,愁云一掃,忽然變得澄清見底,翳障全無;于是年輕的北方住民,就可以營屋外的生活了,溜冰,做雪人,趕冰車雪車,就在這一種日子里最有勁兒。我曾于這一種大雪時晴的傍晚,和幾位朋友,跨上跛驢,出西直門上駱駝莊去過一夜。北平郊外的一片大雪地,無數枯樹林,以及西山隱隱現現的不少白峰頭,和時時吹來的幾陣雪樣的西北風,所給與人的印象,實在是深刻、偉大,神秘到了不可以言語來形容。直到了十余年后的現在,我一想起當時的情景,還會打一個寒顫而吐一口清氣,如同在釣魚臺溪旁立著的一瞬間一樣。北國的冬宵,更是一個特別適合于看書、寫信、追思過去、寫作閑談說廢話的絕妙時間。記得當時我們兄弟三人,都住在北京,每到了冬天的晚上,總不遠千里地走攏來聚在一道,會談少年時候在故鄉所遇所見的事事物物。小孩們上床去了,傭人們也都去睡覺了,我們弟兄三個,還會得再加一次煤再加一次煤地長談下去。像這一種可寶貴的記憶,像這一種最深沉的情調,本來也就是一生中不能夠多享受幾次的曇花佳境,可是若不是在北平的冬天的夜里,那趣味也一定不會如此的悠長。而北方春天的最值得記憶的痕跡,是城廂內外的那一層新綠,同洪水似的新綠。北平城,本來就是一個只見樹木不見屋頂的綠色的都會,一踏出九城的門戶,四面的黃土坡上,更是雜樹叢生的森林地了;在日光里顫抖著的嫩綠的波浪,油光光,亮晶晶,若是神經系統不十分健全的人,驟然間身入到這一個淡綠色的海洋濤浪里去一看,包管你要張不開眼,立不住腳,而昏厥過去。我在北平,曾經過過三個夏天;像什剎海、菱角溝、二閘等暑天游耍的地方,當然是都到過的;但是在三伏的當中,不問是白天或是晚上,你只教有一張藤榻,搬到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或藤花陰處去躺著,吃吃冰茶雪藕,聽聽盲人的鼓詞與樹上的蟬鳴,也可以一點兒也感不到炎熱與薰蒸。而夏天最熱的時候,在北平頂多總不過九十四五度,這一種大熱的天氣,全夏頂多頂多又不過十日的樣子。在北平,春夏秋的三季,是連成一片;一年之中,仿佛只有一段寒冷的時期,和一段比較溫暖的時期相對立。由春到夏,是短短的一瞬間,自夏到秋,也只覺得是過了一次午睡,就有點兒涼冷起來了。因此,北方的秋季也特別的覺得長,而秋天的回味,也更覺得比別處來得濃厚。北平近郊的秋色,實在也正像是一冊百讀不厭的奇書,使你愈翻愈會感到興趣。秋高氣爽,風日晴和的早晨,你且騎著一匹驢子,上西山八大處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山上的紅柿,遠處的煙樹人家,郊野里的蘆葦黍稷,以及在驢背上馱著生果進城來賣的農戶佃家,包管你看一個月也不會看厭。春秋兩季,本來是到處好的,但是北方的秋空,看起來似乎更高一點,北方的空氣,吸起來似乎更干燥健全一點。而那一種草木搖落、金風肅殺之感,在北方似乎也更覺得要嚴肅,凄涼,沉靜得多。你若不信,你且去西山腳下,農民的家里或古寺的殿前,自陰歷八月至十月下旬,去住它三個月看看。古人的“悲哉秋之為氣”以及“胡笳互動,牧馬悲鳴”的那一種哀感,在南方是不大感覺得到的,但在北平,尤其是在郊外,你真會得“感至極而涕零,思千里兮命駕”。所以我說,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南方的秋天,只不過是英國話里所說的IndianSummer或叫作小春天氣而已。統觀北平的四季,每季每節,都有它的特別的好處;冬天是室內飲食奄息的時期,秋天是郊外走馬調鷹的日子,春天好看新綠,夏天飽受清涼。至于各節各季,正當移換中的一段時間哩,又是別一種情趣,是一種兩不相連,而又兩都相合的中間風味,如雍和宮的打鬼,凈業庵的放燈,豐臺的看芍藥,萬牲園的尋梅花之類。五六百年來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無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遙憶,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進展,永久地為我們黃帝子孫所保有的舊都城!一九三六年五月廿七日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北京城鄉內外重重疊疊的新綠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讓驟然身入其中的人感到“張不開眼,立不住腳,而昏厥過去”。B.本文選用的意象“藤榻”“藤花陰”“雪藕”“樹上的蟬鳴”等具有傳統文人士大夫的格調,與中國古典詩學傳統一脈相承。C.“我們弟兄三個,還會得再加一次煤再加一次煤地長談下去”,旨在表現作者漂泊多年后對兄弟深沉的情感和惦念。D.北平的秋天較南方時間更長,秋空更高,空氣更干燥,且富有肅殺、沉靜的哀感,所以作者說“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本按照四季的順序來寫,對北平冬天的講述最為詳盡,其他三季則抓住其特點——春綠、夏涼、秋味濃厚依次展開,興味盎然。B.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描繪了幾幅北平的畫面,將北平的四季與個人情思巧妙地融為一體,情和景達到了自然和諧的完美統一。C.文本描寫北平四季的美景,與對國家深沉的情感相映襯,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使讀者更加感受到作者的哀感與無奈。D.文本語言華麗精致,選材富有生活氣息;古詩文的引用,豐富了文章內涵,增強了文本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感,更具文學魅力。8.文中畫線部分用了多個“一”字,請簡要分析這樣寫的好處。9.郁達夫在《清新的小品文字》中這樣闡釋:“文字之所以可愛的地方,就在它的細、清、真的三點。”其中“真”指的是真實,請結合文章內容對“真”這一特點進行分析。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材料一: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節選自蘇軾《赤壁賦》)材料二:蘇子得廢圃于東坡之脅筑而垣之作堂焉號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①中為之,因繪雪于四壁之間,無容隙也。起居偃仰,環顧睥睨,無非雪者。蘇子居之,真得其所居者也。蘇子隱幾而晝瞑,為物觸而寤,其適未厭也,若有失焉。以掌抵目,以足就履,曳于堂下。客有至而問者曰:“子世之散人耶,拘人耶?散人也而天機淺,拘人也而嗜欲深。蘇子心若省而口未嘗言。客曰:“嘻,是矣,子之欲為散人而未得者也。”蘇子曰:“予之于此,自以為藩外矣。”客舉杖而指諸壁,曰:“此凹也,此凸也。方雪之雜下也,均矣。厲風過焉,則凹者留而凸者散。天豈私于凹而厭于凸哉?勢使然也。勢之所在,天且不能違,而況于人乎?子之居此,雖遠人也,而圃有是堂,堂有是名,實礙人耳,不猶雪之在凹者乎?”蘇子曰:“予之所為,適然而已。余之此堂,追其遠者近之,收其近者內之,求之眉睫之間,是有八荒之趣。”(節選自蘇軾《雪堂記》)【注】①大雪:節氣名。《雪堂記》作于蘇軾被貶黃州后。10.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蘇子得廢圃A于東坡B之脅C筑而垣D之E作堂焉F號G其正曰H雪堂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下,動詞,攻克,與《師說》“其下圣人也亦遠矣”的“下”詞性相同。B.是,代詞,這,與材料二中“而圃有是堂”的“是”用法和意思相同。C.更,副詞,再、又,與《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的“更”意思不同。D.遠,遠離,與《勸學》“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遠”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客人感嘆生命短暫,渴望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這是蘇軾借客人之口表達自己的失意情懷。B.蘇軾以“清風”“明月”代表自然界美好的事物,寬慰客的悵惘之情,表現自己對生活的熱愛。C.散人與拘人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蘇軾借“客”的散人與拘人之問,流露出內心的彷徨之情。D.兩篇文章采用相同的主客問答形式,在寫景、敘事、懷古中寄寓人生感慨,閃爍著理性的光輝。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2)厲風過焉,則凹者留而凸者散14.兩則材料所表現的情感態度有何不同?請簡要概括。(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短歌行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15.下列對這首詞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根據歌聲、曲調的長短,歌行體分為長歌行和短歌行;短歌行是微吟低徊的,比較適合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B.“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說人生就像“朝露”一樣易于消失,逝去的苦日子很多,作者強調的是要珍惜時間。C.本詩通過簡潔樸實的語言和強勁有力的表達,成功傳達了曹操的雄心壯志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D.《短歌行》和《歸園田居》體現了兩種人生取向,一儒一道,進取與超脫,本質上追求的都是精神與人生的圓滿。16.古人評價《短歌行》既是“柔情”的思慕,又是“豪情”的呼喚。請結合具體內容進行闡釋。(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_____”寫詩人被貶后獨自飲酒,借酒消愁;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_____”寫詞人把酒灑在地上祭奠江月以抒發情感。(2)荀子在《勸學》中說,君子同一般人的差別并不在天性上,而在于他們______”,這個“物”當然也包括“師”,正如韓愈在《師說》中所說的“師”之作用在于“______”。(3)曹操的《短歌行》中運用“青青”“呦呦”等疊詞將自然景物或人物描繪得生動形象,其他古詩詞中類似的詩句還有很多,如:“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共11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隨后開始出版“中國叢書”,不是像往常那樣從拉丁文和英文轉譯過來,經由第三者或第四者倒手,而是直接由一位在中國生活了半輩子、對中國精神①的德國人所譯。這個德國人不只精通中文,也精通德文,并親身體驗到了中國精神對于今日歐洲的意義。“叢書”頭一本是孔子的《論語》,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對閱讀這本書時如何驚異和心馳神往,我對書中所說的一切如何既陌生又正確,既符合我的預感和期望又美好無比。這套叢書到今天已相當可觀。《論語》之后又出了《道德經》《莊子》《孟子》《呂氏春秋》和《中國民間童話》。與此同時,還有好幾位譯者在努力重譯中國的抒情詩,對中國通俗小說的介紹則更加成功。幾十年來,我對這些中國典籍的喜愛②,床頭多半總是擺著其中的某一部。如果說印度在禁欲和僧侶式的棄絕塵世方面已臻佳境,令人感動,那么,古代中國在精神修養方面創造的奇跡也③。在中國人那里,自然與精神,宗教信仰與日常生活,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