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XAS-三角梅組培苗育苗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1頁
TGXAS-三角梅組培苗育苗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2頁
TGXAS-三角梅組培苗育苗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3頁
TGXAS-三角梅組培苗育苗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4頁
TGXAS-三角梅組培苗育苗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團體標準《三角梅組培苗育苗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一、項目來源根據《廣西標準化協會關于下達2020年第十批團體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桂標協[2020](30)號文件精神,由廣西花卉協會提出,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廣西上林福人湖休閑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廣西花卉協會、南寧市綠化工程管理中心、南寧青秀山風景名勝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廣西為君開三角梅科技有限公司、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園藝研究所、廣西深根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起草制定團體標準《三角梅組培苗育苗技術規程》。二、目的意義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了《廣西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區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綠色富民產業,加快培育和發展茉莉花、金花茶、羅漢松、桂花、三角梅(寶巾花)等廣西花卉種苗優勢品種,到2025年末全區花卉種苗生產面積將達到180萬畝。《廣西林業草原發展“十四五”規劃》強調重點建設綠化觀賞苗木、盆栽盆景等一批花卉園區。《廣西花卉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全面提升廣西花卉產業化水平和“桂派”花卉影響力,鼓勵發展花文化旅游,將花卉產業打造成為廣西萬億元林業綠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三角梅是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園林綠化樹種,其花量之大、花期之長,很少有植物能與之相比。三角梅適應性強、耐修剪、生長迅速、花期長、花色豐富、觀賞價值高,在華南、西南各地都有大規模種植。目前,是海南省花及北海、梧州、玉林、深圳和廈門等多地市花。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力實施,三角梅已從我國南方走向全國各地,成為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的主打植物之一,在建設森林城市、園林城市和宜居城市方面亦發揮著重大作用。一直以來,三角梅多采用扦插或嫁接繁殖,但是三角梅品種繁多,個別稀有品種生長速度慢,扦插成活率不高,無法滿足市場的大量需求,因此急需通過其他繁殖方法提高其成活率。而組培快繁則是獲得大量優質種苗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種質資源保存的重要手段。三角梅的組培技術研究已有諸多報道,組培生產系統也在不斷優化和完善,研究成果正逐步應用于種苗生產。目前,有關三角梅組培繁育的技術標準未見發布,也未見編制報道。廣西地方標準《三角梅栽培技術技術規程》已發布,中國花卉協會團體標準《三角梅盆花生產技術規程與質量等級》已經立項,但是上述兩個標準均未涉及到三角梅的組培育苗技術。因此,制定三角梅的組培繁育技術規程,對指導和規范三角梅的組培苗生產技術,對提升我區三角梅產業的技術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三、項目編制過程(一)成立標準編制工作組團體標準《三角梅組培苗育苗技術規程》項目任務下達后,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成立團體標準編制工作團隊,標準編制工作團隊人員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和標準編制有關文件,制定了標準編寫原則、技術路線和實施方案,有序地開展標準編制工作。具體標準編制工作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廣西上林福人湖休閑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廣西花卉協會、南寧市綠化工程管理中心、南寧青秀山風景名勝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廣西為君開三角梅科技有限公司、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園藝研究所、廣西深根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起草單位組成標準編制工作團隊。團隊主要成員包括孫利娜、林茂、陳爾、龔建英、楊開太、尹國平、王華新、楊舒婷、武建云、李冰、黃旭光、王宇澄、歐春園、黃業超、韋能孫、張磊、尹婷輝、錢永康、楊洪葉、楊珺、陳深根。標準編制工作團隊由資料收集組、草案編寫組和標準實施組構成。資料收集組負責查閱、收集、整理三角梅組培技術相關文獻,了解相關動態。草案編寫組負責起草標準草案、征求意見稿、標準編制說明及送審稿等工作,包括后期召開征求意見會、網上征求意見,以及標準的不斷修改和完善。標準實施組負責《三角梅組培苗育苗技術規程》團體標準發布后的宣傳培訓工作,對企業、農戶開展培訓,對標準進行詳細解讀,讓從事三角梅產業的企業、農戶等相關人員了解標準,并根據標準對三角梅組培快繁技術進行規范化操作,保證三角梅的生產,并對標準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分析,不斷對團體標準提出修正意見。(二)研討確定標準主體內容標準編制工作組在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研究之后,對標準的整體框架結構進行了研究,并對標準的關鍵性內容進行了初步探討。經過研究,標準的主體內容確定為培養基、母株準備、接種工具消毒、培養條件、誘導培養、增殖培養、壯苗培養、生根培養、移栽與苗期管理。(三)形成草案、征求意見稿在前期工作基礎之上,理清邏輯脈絡,整合已有的參考資料,按照簡化、統一等原則編制完成團體標準《三角梅組培苗育苗技術規程》(草案)。標準編制小組廣泛征求意見,多次召開會議,對標準草案進行反復修改和研究討論。修改完成團體標準《三角梅組培苗育苗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征求意見稿)。四、標準制定原則遵循科學性、先進性、合理性和適用性原則,嚴格按照國家標準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要求,編寫標準文件。所制定的標準力求科學規范、指標準確、可操作性強,既與有關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接軌,又能滿足廣西生產實際需要,以便推動廣西三角梅種苗生產。(一)實用性原則本文件是在充分收集相關資料和文獻,分析三角梅育苗技術現狀,調研三角梅組培育苗的應用情況,在現有國家、行業、地方標準相關技術要求的基礎上,結合起草單位多年的研究經驗而總結起草的。力求做到科學規范、技術先進、指示準確、可操作性強,既與國家相關標準接軌,又符合廣西區情。(二)協調性原則本文件編寫過程中注意了與三角梅育苗技術相關法律法規的協調問題,在內容上與現行法律法規、標準協調一致。(三)規范性原則本文件嚴格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要求和規定編寫本標準的內容,保證標準的編寫質量。(四)前瞻性原則本文件參考已有的三角梅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以及公開發表的相關文獻,結合多項試驗結果和生產經驗,兼顧到三角梅產業化發展的趨勢和需要,在標準中體現了特色性和前瞻性,既與有關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接軌,又能滿足廣西生產實際需要,以便推動三角梅種苗生產。五、標準主要內容及依據來源團體標準《三角梅組培苗育苗技術規程》主要內容包括:培養基、母株準備、接種工具消毒、培養條件、誘導培養、增殖培養、壯苗培養、生根培養、移栽與苗期管理。母株準備及外植體采集將待用母株提前放入溫室大棚,用清水將枝葉清洗干凈,并噴撒5%多菌靈,減少植株表面附帶的微生物和病蟲害。從備用母株上選取生長良好、無病蟲害的嫩枝、頂芽作為外植體,于晴天上午采集。(二)滅菌滅菌包括外植體滅菌和接種工具滅菌。首先將外植體表面附屬物用洗潔精清洗干凈,然后在超凈臺上用75%的酒精和0.1%升汞對其消毒;利用超凈臺的紫外燈、風扇、高溫滅菌器對剪刀、解剖刀等接種工具進行滅菌;用75%酒精消毒手和手腕。(三)誘導培養本標準以三角梅頂芽和幼嫩莖段為外植體,頂芽留2cm~3cm,莖段切成2cm~4cm長的小段,接入誘導培養基,每種培養基接種莖段和頂芽分別50個。誘導率(%)=(誘導出愈傷或芽的外植體數/接種外植體數)×100%。誘導培養基設置5個配方:(1)MS+1.0mg/L6-BA+30g/L蔗糖+6g/L瓊脂、(2)MS+2.0mg/L6-BA+30g/L蔗糖+6g/L瓊脂、(3)MS+3.0mg/L6-BA+30g/L蔗糖+6g/L瓊脂、(4)MS+4.0mg/L6-BA+30g/L蔗糖+6g/L瓊脂、(5)MS+5.0mg/L6-BA+30g/L蔗糖+6g/L瓊脂,pH值為5.5-6.0,培養7天~14天。表1接種外植體誘導出愈傷組織或芽的時間和誘導率培養基序號接種外植體數(個)莖段愈傷出現時間(d)莖段愈傷組織誘導率(%)莖段側芽出現時間(d)莖段側芽誘導率(%)頂芽出現時間(d)頂芽誘導率(%)(1)50107014611335(2)5079610921089(3)5079011851276(4)5096313371428(5)50952\0\0試驗表明,5種培養基的莖段均可誘導出愈傷組織,其中培養基的愈傷組織出現最早的是(2)、(3)培養基,均在第7天時出現,(1)號培養出現最晚;(2)號培養基愈傷組織誘導率最高,達96%,(5)號培養基誘導率最低。(2)號培養基莖段側芽出現時間最早,側芽誘導率最高,達92%;(5)號培養基未誘導出側芽。(2)號培養基頂芽出現時間最早,誘導率最高,達89%;(5)號培養基未誘導出頂芽。當6-BA濃度高于2.0mg/L時,隨著6-BA濃度的升高,愈傷組織、側芽和頂芽的誘導時間逐漸延長,誘導率逐漸降低。總之,(2)號培養基誘導效果最好,(四)增殖培養將誘導出的側芽和頂芽轉接到增殖培養基,培養周期為30天~35天。增殖培養基設置4個配方:(1)MS+2.0mg/L6-BA+0.1mg/LNAA+30g/L蔗糖+6g/L瓊脂、(2)MS+4.0mg/L6-BA+0.2mg/LNAA+30g/L蔗糖+6g/L瓊脂、(3)MS+2.0mg/L6-BA+1.0mg/L2,4-D+30g/L蔗糖+6g/L瓊脂、(4)MS+4.0mg/L6-BA+1.0mg/LNAA+30g/L蔗糖+6g/L瓊脂進行培養。表2不同激素配比對三角梅組培芽增殖的影響培養基序號接種芽數增殖系數生長情況(1)304.82長勢優、苗健壯(2)302.44長勢差、苗弱(3)302.56長勢一般、苗較弱(4)302.01長勢差、苗弱由表2可知,(1)號培養基MS+2.0mg/L6-BA+0.1mg/LNAA+30g/L蔗糖+6g/L瓊脂增殖效果最好,產生的叢生芽最多,增殖系數為4.82,苗健壯;(2)號、(3)號和(4)號培養基增殖系數較低,長勢較差,苗弱。6-BA和生長素濃度過高均不利于增殖,且苗容易玻璃化。(五)壯苗培養將增殖培養獲得的叢生芽分離成單個芽,轉接到壯苗培養基,培養25天~30天。壯苗培養基設置4個配方:(1)MS+0.1mg/LNAA+30g/L蔗糖+6g/L瓊脂、(2)MS+0.2mg/LNAA+30g/L蔗糖+6g/L瓊脂、(3)MS+0.3mg/LNAA+30g/L蔗糖+6g/L瓊脂、(4)MS+0.5mg/LNAA+30g/L蔗糖+6g/L瓊脂,pH值5.5~6.0。表3不同NAA濃度對三角梅組培苗生長的影響培養基序號平均苗高(cm)平均葉片數(片)(1)3.934.16(2)4.124.94(3)5.577.13(4)4.605.68由表3可知,組培苗在(3)號培養基長勢最好,平均苗高5.57cm,平均葉片數7.13,NAA濃度在0.1mg/L~0.3mg/L范圍內,隨著NAA濃度的升高組培苗苗高和葉片數逐漸升高和增加,但是當濃度升至0.5mg/L時開始苗高降低、葉片數減少。(六)生根培養當幼苗高高于4cm時,將其轉入生根培養基,每種培養基接種50株,計算平均生根率、平均生根數、平均根長和平均根粗。生根培養基設置5個配方:(1)1/2MS+1.5mg/LIBA+0.5mg/LNAA+30g/L蔗糖+6g/L瓊脂、(2)1/2MS+2.0mg/LIBA+0.5mg/LNAA+30g/L蔗糖+6g/L瓊脂、(3)MS+1.5mg/LIBA+0.5mg/LNAA+30g/L蔗糖+6g/L瓊脂、(4)MS+2.0mg/LIBA+0.5mg/LNAA+30g/L蔗糖+6g/L瓊脂、(5)MS+0.1mg/L6-BA+0.1mg/LNAA+0.2mg/LGA4+7+30g/L蔗糖+6g/L瓊脂,pH值5.5~6.0。表4不同激素配比對三角梅組培苗生根的影響培養基序號接種數(株)生根率(%)生根時間(d)根數量(條)根長度(cm)根粗度(mm)(1)505438~423.233.751.09(2)504335~404.093.901.37(3)506632~375.444.381.53(4)505932~366.674.851.91(5)508127~308.125.692.01由表4可知,(5)號培養基生根效果最好,生根時間最早,培養27天時開始生根,平均生根率高達81%,平均生根數8.12根,平均根長5.69cm,平均根粗2.01mm;(1)號培養基生根效果最差;激素種類和濃度相同時,MS培養基效果優于1/2MS培養基;生根培養基中加入激素GA4+7更有利于促進生根。(七)移栽移栽基質采用體積比為4:1的黃心土和濾泥,800倍液高錳酸鉀消毒,移栽成活率達96%。(八)苗期管理春秋季每天噴淋1次~2次,夏季每天噴淋2次~3次,冬季7天噴1次;移栽后30天施肥,每隔20天~30天用硫酸鉀平衡復合肥(17-17-17)水溶液淋施,或0.1%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噴施。六、國內同類標準制修訂情況及與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關系與三角梅育苗相關的標準有DB46/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