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坡羊·驪山懷古標準課件_第1頁
2025年山坡羊·驪山懷古標準課件_第2頁
2025年山坡羊·驪山懷古標準課件_第3頁
2025年山坡羊·驪山懷古標準課件_第4頁
2025年山坡羊·驪山懷古標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講人:時間:202X.X202X《山坡羊·驪山懷古》標準課件PPTCONTNETScontents目錄作者與元曲常識01詩歌內容解讀02拓展延伸05寫作特色分析03詩歌鑒賞方法04PART01作者與元曲常識張養浩生平創作背景張養浩(1270—1329),字希孟,號云莊,山東濟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自幼嗜學,詩、賦、詞曲、文章無所不能。他一生為官清廉,憂國憂民,尤其在關中救災時,散盡家財,最終積勞成疾,客死任上,令人敬仰。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項羽攻入咸陽后焚毀阿房宮。張養浩途經驪山,目睹阿房宮遺址,感慨萬千,創作了這首《山坡羊·驪山懷古》。當時元朝統治者驕奢淫逸,政治腐敗,張養浩對此深感不滿,借古諷今,表達對統治者的批判和對百姓的同情。代表作品他的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山坡羊·潼關懷古》等,其散曲作品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渡狡卵颉やP懷古》更是以其深刻的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元曲中的經典之作。作者簡介PART02詩歌內容解讀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這句詩回顧了驪山的歷史,曾經雄偉瑰麗的阿房宮被付之一炬,當年的奢華如今已蕩然無存,詩人用“今何處”一個問句,強調了對歷史滄桑巨變的感慨。詩人站在驪山上,環顧四周,阿房宮的遺址盡收眼底,這種強烈的對比,更加深了他對歷史的思考和感慨。只見草蕭疏,水縈紆此句承接上文,描繪了眼前的景象。昔日繁華的宮殿已不復存在,只剩下稀疏的荒草和迂回曲折的流水,更加重了詩人懷古傷今的情感分量。草的蕭疏、水的縈紆,不僅展現了自然景色的荒涼,也象征著歷史的變遷和王朝的興衰,詩人借景抒情,表達了對封建統治的無奈和對統治者互相殘殺的諷刺。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這句詩總結了歷史的規律,無論是周、齊、秦、漢、楚等國,無論勝敗,最終都化為塵土,歸于滅亡。詩人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總結,揭示了封建統治者無論輸贏成敗,最終都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批判了封建統治者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殘酷廝殺和奢侈無度的行為。010203詩句賞析詩人從王朝統治者的角度出發,通過對阿房宮的興衰和歷史的回顧,表達了對封建王朝興亡更替的感慨,揭示了歷史的必然規律。他深刻地認識到,無論王朝如何更替,最終都會走向滅亡,這種對歷史的深刻洞察,使他的作品具有了較高的思想價值。對歷史興亡的感慨張養浩在詩中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統治者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殘酷廝殺和奪得政權后大興土木、奢侈無度的行為。他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現實的批判,表達了對統治者的不滿和對百姓的同情,體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情懷。對統治者的批判雖然這首詩是從統治者的角度來談歷史興亡,但詩人并沒有忘記百姓的苦難。他通過對歷史的回顧,揭示了封建王朝的更替給百姓帶來的苦難。詩人希望統治者能夠吸取歷史教訓,不要重蹈覆轍,讓百姓過上安定的生活,體現了他的人道主義精神。對百姓的同情主旨思想PART03寫作特色分析質樸自然張養浩的這首散曲語言質樸自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卻能深刻地表達出詩人的情感和思想。他用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阿房宮的興衰和歷史的變遷,使讀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巨變。詩人的語言風格沉郁頓挫,充滿了對歷史的感慨和對現實的批判。這種語言風格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強烈的感染力,能夠打動讀者的心靈。他在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反問句和感嘆句,增強了語言的表達效果,使讀者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詩人的情感。沉郁頓挫詩人善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他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對歷史的感慨和對統治者的批判。例如,他描寫的“草蕭疏,水縈紆”等景象,不僅展現了自然景色的荒涼,也象征著歷史的變遷和王朝的興衰,使讀者能夠在欣賞自然景色的同時,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寓情于景語言風格詩人運用了反襯手法,將自然的永恒與人類歷史的短暫進行了對比,更加深了對歷史的感慨和對統治者的批判。例如,他描寫的驪山依舊長存,而阿房宮卻已蕩然無存,這種對比使讀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巨變和王朝的興衰無常。反襯手法詩人借古諷今,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現實的批判,表達了對統治者的不滿和對百姓的同情。他希望統治者能夠吸取歷史教訓,不要重蹈覆轍,讓百姓過上安定的生活,這種借古諷今的手法使他的作品具有了較高的思想價值。借古諷今詩人以驪山和阿房宮為切入點,通過對這兩個典型事物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王朝興亡更替的歷史規律。這種以小見大的手法使他的作品具有了較高的藝術價值,能夠以簡潔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以小見大藝術手法PART04詩歌鑒賞方法在誦讀這首詩時,首先要讀準字音,注意“驪”“阿”“縈”等字的讀音,避免出現讀音錯誤。讀準字音是誦讀的基礎,只有讀準字音,才能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情感。讀準字音其次要把握詩歌的節奏,注意停頓和重音。例如,“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這句詩的節奏應該是“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把握節奏能夠使誦讀更加流暢,更好地表達出詩歌的情感。把握節奏體會情感最后要體會詩歌的情感,通過誦讀感受詩人對歷史的感慨和對統治者的批判。誦讀時要帶著感情去讀,讀出詩人的沉郁頓挫和對歷史的深刻思考,使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涵。誦讀感悟賞析詩歌時,要從語言入手,品味詩人的用詞和語言風格。例如,“草蕭疏,水縈紆”中的“蕭疏”“縈紆”等詞語,不僅描寫了自然景色的荒涼,也象征著歷史的變遷和王朝的興衰。通過品味這些詞語,能夠更好地理解詩人的情感和思想。從語言入手其次要從意象入手,分析詩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義。例如,詩中的“驪山”“阿房宮”“草”“水”等意象,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通過分析這些意象,能夠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涵和詩人的情感。從意象入手最后要從手法入手,分析詩人的寫作手法及其表達效果。例如,詩人運用了反襯、借古諷今、以小見大等手法,使詩歌具有了較高的藝術價值。通過分析這些手法,能夠更好地理解詩歌的藝術特色和詩人的情感表達。從手法入手賞析技巧PART05拓展延伸《山坡羊·潼關懷古》是從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替,帶給人民的全是苦難,而《山坡羊·驪山懷古》是從王朝統治者的角度來談的,封建統治者無論輸贏成敗最終都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兩首詩雖然角度不同,但都揭示了封建王朝的興亡更替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表達了詩人對統治者的批判和對百姓的同情。與其他懷古詩相比,《山坡羊·驪山懷古》具有獨特的藝術特色。例如,杜牧的《阿房宮賦》通過對阿房宮的描寫,揭示了秦朝滅亡的原因,而張養浩的這首散曲則從更廣闊的歷史角度,揭示了封建王朝興亡更替的規律。通過對比閱讀,能夠更好地理解《山坡羊·驪山懷古》的藝術特色和思想價值。與《山坡羊·潼關懷古》對比與其他懷古詩對比對比閱讀這首詩的主題是歷史興亡,詩人通過對阿房宮的興衰和歷史的回顧,揭示了封建王朝興亡更替的規律。這個主題在古代詩歌中具有普遍性,許多詩人都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思考,表達了對歷史興亡的感慨和對現實的批判。歷史興亡的主題詩人在這首詩中也體現了人文關懷的主題,他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現實的批判,表達了對百姓的同情和對統治者的不滿。這個主題體現了詩人的憂國憂民的情懷,使他的作品具有了較高的思想價值。人文關懷的主題主題探究可以引導學生仿寫這首詩,讓他們以某個歷史事件或歷史遺跡為切入點,表達對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