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計算機《第1-4章》課件-第2章_第1頁
數學計算機《第1-4章》課件-第2章_第2頁
數學計算機《第1-4章》課件-第2章_第3頁
數學計算機《第1-4章》課件-第2章_第4頁
數學計算機《第1-4章》課件-第2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項目二

計算機的組裝2.1問題情境2.2問題分析2.3任務設計與實施2.4規律總結2.5應用實踐 2.1問題情境

計算機硬件的發展日新月異,模塊化的體系結構設計為計算機硬件選配與組裝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要組裝好一臺性價比高、運行穩定、滿足要求的計算機,除了要熟悉計算機各個零配件的性能指標和選購技巧外,還需要熟練掌握計算機硬件安裝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及計算機組裝的流程和安裝技巧。那么如何進行計算機的組裝呢? 2.2問題分析

我們根據工作任務要求,構建計算機組裝的教學環境,由學生模擬公司技術人員,為客戶成功組裝一臺硬件安裝完備的計算機。由客戶提出組裝計算機的需求(如CPU、主板品牌、規格、內存、硬盤品牌和大小以及其他硬件配置信息等),技術人員參考用戶提出的需求,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直至客戶滿意。通過本項目的完成,學生應掌握以下知識及技能。

了解裝機前的準備工作。

掌握組裝計算機的過程及注意事項。

能夠對組裝計算機過程中常見的問題進行排查和診斷。

2.3任務設計與實施

本任務的實施需在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訓室進行,應為每個工位配備相應的配件,提供主板、CPU及各類板卡的說明書、使用手冊及必備的裝機工具。將學生分為兩人一組,工作之前,學生需詳細了解組裝計算機的工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項,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用戶提出的計算機組裝方案的優化設計及配件的選配,最后利用提供的配件,完成計算機硬件組裝任務。

任務一

裝機前的準備工作

【任務需求】

對于選購好的計算機配件進行組裝。那么如何進行計算機組裝,組裝前需做哪些必要的準備工作,即為本任務所要解決的問題。

【任務計劃】

首先確定裝機方案,購買裝機所需的零部件,包括CPU、主板、內存、顯卡、硬盤、機箱、電源、光驅、鼠標、鍵盤、顯示器、各種數據線、電源線等。

其次檢查各個零部件的外包裝并查閱說明書。佩戴防靜電手環或穿著防靜電工作服,如沒有上述裝備,可通過觸摸自來水管或洗手來釋放人體所攜帶的靜電,這樣可以降低靜電損壞硬件的風險。

【材料準備】

(1)工作臺:一張寬大且高度合適的桌子,最好鋪有防靜電毯子,并放置在盡量干凈的環境中。

(2)器皿盒:用來存放計算機組裝過程中的各種螺釘和一些小零件,以免丟失。

(3)電源插座:用來給計算機各個零部件供電的電源插座,至少有兩個可插三項電源的插座,以方便測試計算機時使用。

(4)組裝工具:螺絲刀、尖嘴鉗、鑷子,防靜電的手套、手環、毛刷等,如圖2-1所示。圖2-1計算機組裝工具

【任務實施】

1.查驗已購買的零部件

在裝機前,應仔細核對并辨認所購買的零配件,判斷其品牌、型號和計劃購買的是否一致,各個零部件說明書、保修卡、防偽標志是否齊全,各種連線是否配套等。裝機完成后再進行檢測。如發現異常情況,應當及時和經銷商聯系退換。

2.防止靜電

由于氣候干燥或穿著的衣物相互摩擦,很容易產生靜電,而靜電則可能將集成電路內部擊穿造成設備損壞,這是非常危險的。因此,裝機前應用手觸摸一下接地的導電體或洗手以釋放掉身上攜帶的靜電荷。

3.防止液體進入計算機內部

在安裝計算機元器件時,要嚴禁液體進入計算機內部的板卡上。因為這些液體可能造成板卡短路而使器件損壞,所以要注意不要將喝的飲料擺放在機器附近,以及不要讓手心的汗沾濕板卡。

4.使用正常的安裝方法,不可粗暴安裝

在安裝計算機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正確的安裝方法,對于不懂不會的地方要仔細查閱說明書,不要強行安裝,因為稍微用力不當就可能使引腳折斷或變形。對于安裝后位置不到位的設備也不要強行使用螺絲釘固定,因為這樣容易使板卡變形,日后易發生斷裂或接觸不良的情況。

5.清點所有零部件

安裝計算機前將所有零件從盒子里拿出來(不要從防靜電袋子中拿出來),按照安裝順序排好,查看說明書,有沒有特殊的安裝需求。

【任務總結】

計算機組裝時首先要保證人身安全,其次要避免損壞硬件設備,以便為下一步更好地組裝計算機做好準備。

任務二組裝計算機

【任務需求】

在認識了計算機的各種配件并了解它們的性能參數后,緊接著要做的就是把各個零配件組裝成一臺功能完善的計算機。那么如何進行計算機的硬件組裝呢?

【任務計劃】

計算機硬件的組裝是一項技能性很強的實踐內容,必須通過勤學苦練才能熟練掌握。本任務將通過圖片和安裝實例,介紹計算機硬件安裝的整個過程及其注意事項。

【材料準備】

一套完整的計算機零配件(包含CPU、主板、內存、硬盤、顯卡等)。計算機常用組裝工具。

【任務實施】

在組裝計算機時,應按照一定的流程來進行安裝,否則就會導致一些故障的出現。常見計算機裝機流程如圖2-2所示。圖2-2裝機流程圖

1.CPU的安裝

CPU安裝時首先要注意的是CPU與主板的兼容問題,主板的處理器插槽型號是與處理器的針腳相匹配的,即任何處理器都有相應的主板型號搭配,必須嚴格遵循其兼容性。例如,Intel公司生產的LGA775接口處理器E6300/E5500等需搭配G31/G41/P43主板;LGA1155接口的處理器酷睿i32100/i52300/i72600等需搭配H61/P67/Z68主板。以上兩種接口的主板不能兼容不同接口的處理器,用戶需特別注意。以下分別對AMD和Intel的CPU安裝進行介紹。

1)?APU-A83850處理器(FM1接口)安裝

從AMD最新的APU-A83850處理器開始,都采用AMD最新的FM1接口設計,該接口主板目前主流的有A75/A55兩個系列可以選擇,這里選擇AMDA83850和華擎A75Pro4主板做安裝演示。

第一步:平放板,巧拉桿。處理器芯片是有針腳的,放平主板有利于處理器的垂直安裝。尋找主板的處理器插槽,一般新的主板處理器插槽會有一層保護貼紙。安裝新主板時應輕輕去掉保護貼紙,再進行安裝處理器。

注意細節動作:用食指拉起主板處理器插槽的拉桿,如圖2-3所示。拉到大約90°的位置停止,一般主板都會在拉桿垂直處設置擋片,防止拉桿拉起角度過大。圖2-3AMD公司CPU安裝1

第二步:對齊“金三角”。現在的主流AMD處理器上會有一個醒目的金三角,用戶安裝AMD處理器時可以將這個小的金三角與主板處理器插槽邊緣的三角對齊,如圖2-4所示。這樣,就可以確保處理器針腳與插槽觸點一一對應。圖2-4AMD公司CPU安裝2

注意:當對齊了三角區域,但出現處理器無法順利安裝在主板插槽內的情況時,應取下處理器,仔細檢查處理器的針腳與主板的觸點。AMD的處理器針腳是非常容易發生彎曲的,如果針腳發生異常彎曲,可以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即小心地將針腳歸位(動作力度必須盡量輕,因為針腳易斷)。

第三步:拉桿復位并卡牢。當處理器被安裝進主板插槽后,將第一步拉起的拉桿恢復到0°的原始位置,并將拉桿卡牢,如圖2-5所示。圖2-5AMD公司CPU安裝3

FM1接口處理器安裝注意要點:

首先確定CPU自身的針腳是否有彎針,如果有彎針應先調正;

可以先將一邊的針腳對位插入底座,然后放下整顆CPU;

一定確保所有針腳都插到底,禁止CPU懸空的情況發生;

?CPU插入底座之后不要隨便晃動CPU,以免造成針腳斷裂或與底座接觸不良;

如果無法插入,不可太過用力,以免針腳過分彎曲甚至斷裂。

2)?Intel775接口奔騰E5500安裝

Intel酷睿處理器采用LGA775接口設計,775接口的處理器的超頻性能至今依然受人追捧,市場上該系列接口的處理器市場占有率仍然很高。這里以Intel奔騰5500處理器和華碩G41T-M主板做安裝演示。

第一步:觀察主板CPU插槽。華碩G41T-M主板的設計跟FM1接口的主板不同,其外邊上多了一個扣蓋(保護蓋),起到固定處理器的作用,如圖2-6所示。圖2-6Intel公司CPU安裝1

第二步:用力下壓、側移壓桿,因為先打開壓桿才能打開扣蓋。該步驟需要用戶盡量雙手操作,一手拉壓桿一手打開扣蓋,如圖2-7所示。壓桿的打開角度略大于110°,開蓋時如果有CPU保護板一定要在開蓋后再將CPU保護板去掉。圖2-7Intel公司CPU安裝2

第三步:將處理器上的兩個凹槽對齊主板上的兩個凸起,輕輕安放處理器到主板上,如圖2-8所示。圖2-8Intel公司CPU安裝3

第四步:將主板扣蓋輕扣在處理器上,然后,食指將壓桿壓到初始位置,如圖2-9所示。

通過以上四步方可將Intel處理器順利安裝在主板上,注意,安裝Intel處理器一定不能隨便移動處理器,一定要做到“穩”、“輕”、“準”。

LGA775接口處理器安裝注意要點:

用食指將壓桿從卡扣處側移出來;

壓桿抬起一定角度,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將扣蓋掀起;

利用插槽和CPU上的凹凸點來確定處理器的安放位置;

?CPU插入底座之后不要隨便晃動CPU,以免發生底座接觸不良的情況;

先蓋扣蓋再將壓桿扣入卡扣處。圖2-9Intel公司CPU安裝4

2.CPU散熱器的安裝

CPU散熱器是由塑料材質的風扇和金屬材質散熱片(多為鋁合金)組成的。Intel原裝散熱器采用下壓式風扇設計,其本身自帶硅膠,因此可以直接安裝(無需再次涂硅膠)。以下以安裝完Intel酷睿i32100處理器為例,來講解CPU散熱器的安裝。

第一步:整理散熱器。整理散熱器一定要注意散熱器電源線和扣具按鈕的位置,電源線要提前整理,避免散熱器在運行工作時對線產生各種接觸。

注意:如圖2-10所示,扣具按鈕上的黑色凸起圓點要靠近散熱器,如果旋鈕沒有靠近散熱器請將其恢復。圖2-10CPU散熱器安裝1

第二步:調整散熱器位置。為了將散熱器調整到合適的位置,首先將散熱器水平放置到處理器扣蓋上方,其次將扣具四周扣柱(尖嘴觸角)的底部與主板上的四個扣點對齊,如圖2-11所示。圖2-11CPU散熱器安裝2圖2-12CPU散熱器安裝3

第三步:按壓扣具。散熱器扣具由于采用四個扣點設計,所以最佳安裝方法即為“對角線”按壓安裝法。因為采用順序按壓容易造成散熱器受力不均,導致另兩個扣點按壓困難,如圖2-13所示。圖2-13CPU散熱器安裝4圖2-14CPU散熱器安裝5圖2-15CPU散熱器安裝6

第四步:拆卸散熱器。拆卸散熱器首先需要拆卸電源線,將散熱器電源線與主板分開,然后再進行散熱器扣具的拆卸。用戶學會安裝散熱器同時也要學會拆卸。Intel原裝散熱器的拆卸方法有兩點需要注意:①按照按鈕所指示的方向,將扣具柱頂端凸起圓點向散熱器外逆時針旋轉;②再將旋轉后的扣具柱用拇指和食指用力向上抬起時,將四個扣具順次取出即可。

Intel(LGA1155、1156、775接口)原裝散熱器安裝注意要點:

首先做好散熱器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將散熱器扣具上的旋鈕復位。

對角線按壓旋鈕,將散熱器扣好。

拆卸散熱器時一定要先拔下散熱器電源接口,再逆時針旋轉旋鈕進行散熱器拆卸。

CPU散熱散熱器對整機來講是必不可少的,處理器離開散熱器會導致不可逆的損壞,例如,縮短處理器的壽命、損傷處理器內部元件等。所以正確安裝散熱器能保障整機的安全運行。

3.內存條的安裝

在安裝內存條之前,應仔細查閱主板的說明書,查看主板支持內存類型,可安裝的內存插槽位置及內存最大容量。不同內存條的安裝過程基本大同小異。目前內存條已經發展到了DDR3的時代,由于內存條的幾代產品頻率不同,所以主板相對應的內存接口也不同。為了方便安裝內存條,主板上會相應做出插槽的分割點,所以在插內存時內存和插槽的凹凸點可以作為安裝內存的參照物,如遇問題可以參照產品說明書。以下為內存條的安裝詳細步驟。

第一步:首先將需要安裝內存的對應內存插槽兩側的塑膠夾腳(通常也稱為“保險栓”)往外側扳動,使內存條能夠插入,如圖2-16所示。圖2-16內存條的安裝1

第二步:雙手自上而下稍用力將內存條垂直按下,當內存條完全安插進插槽后,內存卡扣會自動彈起,此時會聽到“咔嗒”一聲,表明內存條安裝成功,如圖2-17所示。圖2-17內存條的安裝2

內存安裝主要注意不能安裝反,內存中有防呆設計,只要使內存缺口與主板上內存槽缺口對齊即可。一般主板上都有2條或4條內存插槽,分布于CPU附近。安裝內存條的原則是盡量將內存條安裝于靠近CPU位置處,因為理論上來說距離CPU越近,傳輸速度越快。

內存安裝注意事項:

將卡扣脫離扣具,方便內存條插入。

將內存凹口與內存插槽的凸口對齊。

兩手捏緊內存兩側自上而下垂直插入主板的內存插槽。

在安裝內存時,注意雙手要凌空操作,不可觸碰到主板上的電容以及其他芯片,切忌安插硬件時觸碰到主板的電感與電容。

如果安裝的是兩根內存條,一定要選擇相同顏色的插槽。

4.電源的安裝

首先將電源放到相應的位置。要注意電源放入的方向,有些電源有兩個風扇,或者有一個排風口,則其中一個風扇或排風口應對著主板。放入后稍稍調整,讓電源上的4個螺釘和機箱上的固定孔分別對齊。然后使用螺絲刀將螺釘逐個安裝好。注意第一次不要擰得太緊,把螺釘全部安上后再將四個螺釘依次擰緊,如圖2-18所示。圖2-18電源的安裝

5.主板的安裝

第一步,首先將機箱或主板附帶的固定主板用的鏍絲柱和塑料釘旋入主板和機箱的對應位置,如圖2-19所示。目前,大部分主板板型為ATX或MATX結構,因此機箱的設計一般都符合這種標準。圖2-19主板的安裝1

第二步,再將機箱上的I/O接口的密封片撬掉,然后將主板對準I/O接口,雙手平行托住主板,將主板放入機箱中,如圖2-20所示。圖2-20主板的安裝2

第三步,確定機箱是否安放到位,可以通過機箱背部的主板擋板來確定,如圖2-21所示。圖2-21主板的安裝3

第四步,將主板固定孔對準鏍絲柱和塑料釘,然后用螺釘將主板固定好,如圖2-22所示。(在裝螺釘時,注意每顆螺釘不要一次性地擰緊,等全部螺釘安裝到位后,再將每

粒螺釘擰緊,這樣便于隨時對主板的位置進行調整。)至此,主板已經完全安裝在機箱內了。圖2-22主板的安裝4

主板安裝注意事項

有些主板上的定位圓孔周圍未鍍金屬接地層或絕緣層,此類定位孔最好使用塑料定位卡;如果使用金屬螺柱,注意不要使主板上的印刷電路與金屬螺柱、螺釘接觸而產生短路,否則會對主板造成損壞。因此,必須用紙質絕緣墊圈加以絕緣后,再用螺釘固定主板。

應盡量使用與本機箱配套的金屬螺柱和塑料定位卡,不同機箱的金屬螺柱和塑料定位卡的高度不一定相同,若使用不同高度的金屬螺柱和塑料定位卡,安裝后的主板表面不平會導致很多故障,如內存條、顯示卡與其插槽接觸不好、主板變形等問題。此外如果金屬螺柱和塑料定位卡的高度與本機箱不合適,還會造成安裝困難。

由于主板和機箱底板之間的固定點只有幾個金屬螺柱和塑料定位卡,所以主板下面的支撐點很少,因此經常在主板上插拔板卡和內存條,將會造成主板變形。所以經常需要插拔板卡的用戶,最好在主板和底板之間墊一些小塊的硬泡沫,以便減少壓強。可用小刀把硬泡沫的厚度削得與主板和底板之間的空間高度相等。小塊的泡沫要分散一些,但不要墊在CPU和北橋芯片等發熱量大的器件下面,以免影響散熱。

在安裝之前,要釋放身上的靜電,可先洗手或用雙手觸摸一下接地的金屬,以免損壞電腦器件。

6.硬盤的安裝

對于普通的機箱,我們只需要將硬盤放入機箱的硬盤托架上,擰緊螺釘使其固定即可。由于現在很多機箱都使用了可折卸的3.5寸硬盤托架,所以安裝硬盤就更為簡單。

第一步,拉動機箱中固定3.5寸硬盤托架的扳手,即可固定或取下3.5寸硬盤托架,如圖2-23所示。圖2-23硬盤的安裝1

第二步,取出硬盤托架,將硬盤裝入托架中,并擰緊螺釘,如圖2-24所示。圖2-24硬盤的安裝2

第三步,將托架重新裝入機箱中,并將固定扳手拉回原位固定好硬盤托架。

7.光驅的安裝

安裝光驅的方法與安裝硬盤的方法大致相同,對于普通的機箱,我們只需要將機箱4.25寸光驅托架前的面板拆除,并將光驅放入對應的位置,擰緊螺釘即可。但還有一種抽拉式設計的光驅托架,在此簡單介紹其安裝方法。

這種抽拉式光驅托架設計得比較方便,在安裝前,首先要將類似于抽屜設計的托架安裝到光驅上,像推拉抽屜一樣,將光驅推入光驅托架中,如圖2-25所示。當需要取下光驅時,用兩手按門兩邊的簧片,即可以拉出,簡單方便。圖2-25光驅的安裝

8.顯卡的安裝

目前,PCI-E顯卡已經成為市場主力軍,AGP基本已被淘汰,因此這里介紹PCI-E顯卡的安裝方法。用手輕握顯卡兩端,垂直對準主板上的顯卡插槽,向下輕壓到位后,扳動塑料扣具,將顯卡初步固定,最后再用螺釘固定即完成了顯卡的安裝,如圖2-26所示。圖2-26顯卡的安裝

9.連接機箱接線

安裝完顯卡之后,就要安插所有的線纜接口。具體步驟如下:

(1)安裝硬盤的電源與數據線接口。目前主要使用SATA硬盤,對應的是SATA數據線,右邊紅色的為數據線,左邊黑黃紅交叉的是電源線,安裝時將其按入即可,如圖2-27所示。接口全部采用防呆式設計,反方向無法插入。圖2-27硬盤連線

(2)光驅的數據線與電源線連接。數據線與電源線均采用防呆式設計,安裝數據線時可以看到IDE數據線的一側有一條藍或紅色的線,該線位于電源接口一側,如圖2-28(a)所示。然后安裝主板上的數據線,如圖2-28(b)所示。圖2-28光驅數據線與電源線連接(a)光驅連接(b)主板IDE連接

(3)連接供電連接線。在主板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長方形的插槽,這個插槽就是主板電源的連接插槽。目前主板供電的接口主要有24針和20針兩種,在中高端的主板上,一般都采用24針的主板供電接口設計(如圖2-29(a)所示),低端的產品一般為20針(如圖2-29(b)所示)。不論采用24針還是20針,其插法都是一樣的。圖2-29供電連接線(a)24針

(b)20針

為主板供電的接口采用了防呆式的設計,只有按正確的方法才能夠插入。通過仔細觀察也會發現,在主板供電接口上的一面有一個凸起的槽,而在電源的供電接口上的一面也采用了卡扣式的設計,這樣設計的好處一是為防止用戶插反,二是可以使兩個接口更加牢固地安裝在一起,如圖2-30所示。圖2-3024針連接(a)?24針連接頭

(b)電源連接好后的示意圖

(4)連接CPU電源連接線。為了給CPU提供更強更穩定的電壓,目前主板上均提供了一個給CPU單獨供電的接口(有4針、6針和8針三種),如圖2-31所示。由于CPU電源連接線采用了防呆式設計,所以只需接口與給主板供電的插槽相同即可完成連接。圖2-31CPU供電接口(a)CPU電源插座

(b)CPU電源插頭

(5)安裝前置面板線。指示燈和開關機按鈕一般來說有4組線,如圖2-32(a)所示。主要包括電源開關,重啟,硬盤指示燈、電源指示燈。由于每個機箱廠商采取的命名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在標識上也是不同的,下面列出不同廠商常用的標識。

電源開關插線:POWERSW、POWER、POWERSWITCH、ON/OFF、POWERSETUP、PWR等。

重啟:RESETSW、RESET、ResetSwicth、ResetSetup、RST等。

電源指示燈:POWERLED、PLED、PWRLED、SYSLED等。

硬盤指示燈:HDDLED、HDLED、HLED等。圖2-32前置面板線連接(a)前置面板連接線(b)主板標識

(6)?USB連接線的安裝。現在的USB插線大部分都采用合成一片的整合式設計,安裝非常方便,如圖2-33(a)所示。并且主板上通常也有明顯的USB連線插座,如圖2-33(b)所示。(a)整合式USB連接線(b)主板上的USB插座圖2-33USB連接線

USB插線除了整合式的,還有老式的9針型。該類型的USB針腳多見于支持Pentium4或AthlonXP芯片組的主板(如i845D、i845E、i845D、SiS650等),尤其是支持USB2.0的主板。該類型的USB針腳接線較為統一,可通用于大多數主板,如圖2-34所示。機箱前置USB的接線一定要注意,一旦接線出錯,輕則無法使用USB設備,重則燒毀USB設備或主板。機箱上前置USB各個接線的定義如下:

紅線:電源正極(接線上的標識為:+5?V或VCC)。

白線:負電壓數據線(標識為:Data-或USBPort-)。

綠線:正電壓數據線(標識為:Data+或USBPort+)。

黑線:接地(標識為:GROUND或GND)。圖2-349針型USB針腳

(7)連接前置音頻接口。現今主板上均提供了集成的音頻芯片,其性能完全能夠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需求,因此沒有再去單獨購買聲卡的必要。為了方便用戶的使用,目前大部分機箱除了具備前置的USB接口外,音頻接口也被移植到了機箱的前置面板上,為使機箱前置面板上的耳機和話筒能夠正常使用,應該將前置的音頻線與主板進行正確連接。

圖2-35為主板音頻插座與前置的音頻接口連接線示意圖,按照示意圖連接主板與前置音頻接口即可實現前置音頻接口的正常工作,其中各個接口的具體含義如下:

①MIC_IN:前置麥克輸入。

②GND:供模擬音頻電路使用的接地。

MIC_POWER:麥克偏置電壓。

⑤LINEOUTFR:輸出給前置的右聲道音頻信號。

⑥LINEOUTRR:從前置返回的右聲道音頻信號。

⑨LINEOUTFL:輸出給前置的左聲道音頻信號。

⑩LINEOUTRL:從前置返回的左聲道音頻信號。圖2-35主板音頻插座與機箱音頻連接線連接示意圖(a)主板音頻插座(b)機箱音頻線

(8)連接外圍設備。

①連接顯示器與主機時應先連接顯示器與主機的數據線,然后插好并擰緊插頭兩旁的螺栓,如圖2-36所示。圖2-36兩種常見的顯示器與主機的連接接頭

②連接PS/2口的鼠標和鍵盤,按照顏色進行設備連接,其中紫色為鍵盤接口,綠色為鼠標接口。

③連接USB口的鼠標和鍵盤,只需將USB口插入主機背面的對應USB接口即可。

10.檢查測試

完成上述步驟之后,計算機硬件系統基本就安裝完成了。進一步檢查連線無誤之后,可以通電進行測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