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和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各地中考物理模擬考試試題分類——專題5質量和密度一.選擇題(共11小題)1.(2021?武侯區校級模擬)丁丁找了一個形狀不規則的小蠟塊,經查閱資料后了解到蠟塊的密度大約為0.9g/cm3,他想準確測量出蠟塊的密度。以下方案合理的是()A.先用量筒測出體積,再用天平測出蠟塊質量,得出密度 B.測量體積時,用木棒將蠟塊壓入裝有適量水的量筒中,測出體積為V2﹣V1 C.測量體積時,可以將蠟塊放入裝有適量酒精(ρ=0.8g/cm3)的量筒中,測出體積為V3﹣V1 D.測量體積時,直接將蠟塊放入水中,測出進入水中深度h1和露出水面h2也可求體積2.(2021?青羊區模擬)下列測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A.測物理書長度:用一把分度值為毫米的刻度尺對書進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B.測郵票質量:把一張郵票和一塊橡皮同稱,再減去橡皮質量,就是一張郵票質量 C.測小車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先選定一段較短的時間,再測定在這段時間內的路程 D.測小木塊密度:用天平測其質量后,再用裝有適量水的量筒測其體積3.(2021?新都區模擬)用燒杯盛某種液體,測得液體與燒杯共同質量m和液體體積v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液體的密度是1g/cm3 B.由圖像可知,該液體體積越大,密度越小 C.該液體體積是50cm3時,液體的質量是90g D.燒杯的質量是60g4.(2021?尋烏縣模擬)如圖所示是A、B兩種物質的質量m與體積V的關系圖,由圖可知,A、B兩種物質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間的關系是()A.ρA>ρ水>ρB B.ρB>ρA>ρ水 C.ρA>ρB>ρ水 D.ρ水>ρA>ρB5.(2021?錦江區校級模擬)在下列各種情況下,關于質量說法正確的是()A.將鐵塊拉成鐵絲,其質量不發生改變 B.1kg鐵塊的質量比1kg棉花質量大 C.宇航員把鐵塊帶到月球上,質量將變小 D.一塊鐵熔化成鐵水,質量變大6.(2021?定遠縣二模)小蘭同學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量一小石塊的密度,圖甲是調節天平時的情形,圖乙和圖丙分別是測量石塊質量和體積時的情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中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使橫梁平衡 B.乙圖中測石塊質量時,天平的讀數是44.8g C.由兩圖量筒的示數測得石塊的體積是20mm3 D.計算出石塊的密度是2.2×103kg/m37.(2021?方城縣模擬)下列數據中,符合事實的是()A.一個蘋果的質量約為1.5kg B.手電筒中的電流約為20A C.正常人一次脈搏的時間約4s D.中學生正常步行時的速度約為5km/h8.(2021?青白江區校級模擬)下列關于密度的理解中,錯誤的是()A.物質的密度與其體積無關 B.質量大的物體密度可能反而較小 C.水結成冰后,密度保持不變 D.寫字時,水筆中液體的密度不變9.(2021?青羊區校級模擬)盛夏天氣炎熱,小云利用冰箱制作冰塊。一段時間后,發現水全部結冰。下列關于水結冰后相應物理量變化敘述正確的是()A.體積變小 B.質量變大 C.密度變小 D.溫度升高10.(2020?都江堰市模擬)3月22日,2020年成都雙遺馬拉松健康跑在青城山鳴槍起跑。在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決勝階段,1000人參與的6km健康跑將激發城市活力、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下列數據最符合實際的是()A.比賽中冠軍平均速度可達10m/s B.某男選手身高約為160dm C.某男選手的質量約為65kg D.某選手脈搏跳動60次所用時間約為1s11.(2020?青羊區模擬)關于生活中的物理量,下列說法最接近實際的是()A.一本教科版物理課本的質量為500g B.教室里正在發光的一盞電燈電流約為2A C.學校百米賽跑中運動員的速度約為14m/s D.一支新普通木質鉛筆的長度約為20cm二.多選題(共2小題)12.(2021?成都模擬)關于質量和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科考隊員把巖石標本從南極帶回成都,標本的質量變大 B.氧氣瓶里的氧氣被用去了13,則剩余的氧氣密度是原來氧氣密度的2C.能裝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裝下1kg的酒精 D.拍攝影視劇房屋倒塌鏡頭,常選用密度小的材料做道具,以確保演員安全13.(2021?錦江區校級模擬)用同種金屬制成的體積相等的甲、乙兩種金屬球,其中有一種是實心的,有一種是空心的。在調節好的天平左盤放3個甲球,在天平的右盤放5個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金屬球是空心的 B.甲、乙兩種金屬球的質量之比為5:3 C.空心的金屬球中空心部分體積與整個球的體積之比為2:3 D.空心的金屬球中空心部分體積與整個球的體積之比為2:5三.填空題(共5小題)14.(2021?錦江區校級模擬)某醫院急診室的氧氣瓶中,氧氣的密度為5kg/m3,給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氣質量的一半,則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是kg/m3;甲乙兩個實心物體的質量之比是3:4,乙的體積是甲的3倍,則甲乙兩物體的密度之比為。15.(2021?成都模擬)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測一塊壽山石的密度。在調節天平時發現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端調。然后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壽山石的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砝碼的質量、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再用量筒測出它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則壽山石的密度為kg/m3。16.(2020?成都模擬)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發現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需要將平衡螺母向調節(選填“左”或“右”),直至橫梁平衡之后測量石塊的質量,發現天平平衡時右盤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則石塊的質量為g。17.(2020?成華區模擬)小芳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量金屬塊的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質量、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用量筒測量小石塊的體積如圖乙所示,則該金屬塊的質量為g,密度為kg/m3。18.(2020?簡陽市模擬)在測量金屬塊密度的實驗中,先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金屬塊的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所加的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所示。則所測金屬塊的質量是g.再把金屬塊放入裝有60cm3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的位置如圖所示,則該金屬塊的密度是kg/m3.金屬塊磨損后,它的密度(選填“變大”、“不變”、“變小”)四.實驗探究題(共16小題)19.(2021?武侯區校級模擬)在“使用天平測量質量”的實驗中,小奇選取的天平配備的砝碼規格為100g、50g、20g、10g、5g。(1)將天平放置于水平臺面上,刻度盤指針如圖1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往調節。(2)正確調節后,測量空燒杯的質量。估計空燒杯的質量約30g,則依次往右托盤放入20g和10g砝碼后,指針偏向右側,則應取下10g砝碼,加上g砝碼,同時調節游碼,直到天平平衡。最后,測得空燒杯質量為28.0g。(3)如圖2所示,為測得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則杯中液體的質量為g。(4)以下操作中,天平的兩次平衡,指針均在刻度盤的中央刻線處,則對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結果沒有影響的是A.放置天平的臺面不水平B.砝碼集中在托盤的一側C.兩個托盤的質量有差異D.稱量中水平臺面被推動20.(2021?溫江區模擬)新冠疫情防控中,常使用濃度為75%的醫用酒精來消毒。學習了密度知識后,小樂準備做一個探究課題:測量濃度為75%的醫用酒精的密度。(1)調節天平平衡后,將待測酒精倒入燒杯,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酒精的總質量為116.5g。將燒杯中酒精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測出倒入量筒的這部分酒精的體積,由圖甲可知,量筒中酒精的體積V=cm3。(2)把燒杯和剩余的酒精放在左盤,估測其總質量,用鑷子向右盤加砝碼,依次加入50g、20g、5g砝碼后,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將5g砝碼換成10g砝碼后,指針位置如圖丙所示,接下來正確的操作是。通過正確操作將橫梁恢復平衡,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丁所示。(3)根據所測數據計算出濃度為75%的醫用酒精的密度為kg/m3。(4)小樂在完成了一次測量后,又分別量取不同體積的該種酒精進行多次實驗。下列實驗中,與小樂多次實驗的目的相同的兩個是。A.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B.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C.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D.實驗探究音調的高低21.(2021?武侯區校級模擬)小軍在實驗室用天平和量筒測量一塊不規則石塊(石塊不吸水)的密度,請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1)他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兩側的墊圈,指針就開始擺動。穩定后,指針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接下來的調節過程為:。(2)用調好的天平測石塊的質量,左盤放上石塊時,當右盤中所加法碼和游碼位置如圖2所示時,天平橫梁重新平衡,則石塊質量。(3)在量筒內倒入適量水,該石塊放入量筒前、后的情況如圖丙所示,此石塊的密度kg/m3。(4)以下實驗過程分析中合理的是A.若天平未放置于水平臺面,質量測量結果會偏大B.若在月球上進行此實驗,質量測量結果會偏小C.若砝碼生銹,則密度測量結果會偏小D.若先測物體體積,再測物體質量,密度測量結果會偏小22.(2021?邛崍市模擬)同學們用天平、量筒測量牛奶的密度。(1)在調節天平時發現指針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端調。(2)測量時,小華首先測得燒杯和牛奶的總質量為g(如圖乙所示);再將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測得體積(如圖丙所示);然后將空燒杯放到天平上測得質量為33.4g(如圖丁所示),由此計算出牛奶的密度為g/cm3。(3)同組的小樂認為液體有掛杯現象,無法將燒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他建議按照圖丁、丙、乙的順序進行實驗,而小華經分析,認為小樂的設想會使所測牛奶的密度比真實值偏(選填“大”或“小”)。23.(2021?武侯區模擬)小馬在實驗室里測量小礦石的密度,選用天平、量筒、細線、燒杯和水,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操作。①將小礦石用細線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記下總的體積。②將小礦石和砝碼正確放入兩盤中,增減砝碼和移動游碼,直至橫梁平衡,記下質量。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④把要游碼移至標尺的零刻度線處,調節橫梁上的平衡螺母,直至橫梁平衡。⑤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并記下水的體積。(1)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A.③②④⑤①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⑤④②D.③④②⑤①(2)往右盤添加砝碼后,指針最后靜止在如圖甲所示位置,此時應該(選填“增加”或“減少”)砝碼。(3)用調節好的天平正確稱量小礦石的質量。天平平衡時,盤中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小礦石的質量為g。(4)用量筒測量小礦石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忽略細線的體積,則測得的礦石的密度比真實值偏大還是偏小?并說明產生這種誤差的原因。答:。(5)拓展實驗:小馬同學沒有使用天平,只使用了量筒也測出了小礦石的密度,請你把下面實驗步驟補充完整:A.在量筒中裝入足夠多的水,記錄示數V1。B.將小礦石放入小燒懷中,并放入盛有水的大燒杯中(如圖丁所示)。在大燒杯外水面處作上標記。C.取出小礦石,將量筒中的水逐漸倒入小燒杯,直至大燒杯中的水面至標記處,讀出量筒中剩余水的體積,記錄為V2。D.再將小礦石浸沒在此時的量筒水中,記錄示數V3。E.根據以上記錄,寫出礦石密度的表達式:ρ礦石=(用實驗所測得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24.(2021?雨花臺區三模)小華在測量某石塊密度的實驗中:(1)首先調節天平平衡,在調節過程中天平的橫梁靜止時,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然后測量出石塊的質量,盤中砝碼的質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石塊質量為g。(3)用細線吊著石塊將其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前后液面如圖丙所示,石塊的密度為kg/m3。(4)如果先用量筒測體積再測質量會引起密度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偏小/不變)。25.(2021?成華區模擬)為確定某種未知液體的“身份”,物理老師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小明這個實驗小組,他們利用天平和量筒進行了多次測量。某次的操作如下:(1)小明在調節托盤天平平衡時,發現指針停在分度盤的左側,如圖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他應將調(選填“游碼”或“平衡螺母”)向右移動。(2)小明在用圖乙方法稱量時,把物體放在天平的右盤,砝碼放在天平的左盤,并向右移動游碼后天平恢復了平衡,則該物體的質量應是。A.砝碼質量加游碼對應的刻度值B.砝碼質量減游碼對應的刻度值C.僅等于砝碼質量D.無法準確測出物體的質量(3)小明改正錯誤后,按照以下步驟進行了實驗:①向燒杯中倒入適量液體,測出燒杯與液體的總質量m1=51.4g;②將燒杯中液體倒入量筒中,測出液體的體積V=10mL;③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2=32.8g;④小明測出液體的密度為g/cm3。(4)小明在對比其他組的實驗過程中發現,小芳組是按照③①②④步驟進行實驗,若按照這樣的步驟進行實驗,測出的密度值將(選填“偏大”或“偏小”)。26.(2021?青白江區校級模擬)小亮利用天平和量筒進行了如下實驗:(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的零刻線處。橫梁靜止時,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如圖甲所示。為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端移動。(2)將盛有適量液體的燒杯放在調節好的天平左盤內,改變右盤中砝碼的個數和游碼的位置,使天平橫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時砝碼質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燒杯及杯內液體的總質量為g。(3)將燒杯中的一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則量筒中液體的體積為cm3,測得燒杯及剩余液體的質量為86g,則液體的密度為g/cm3。27.(2021?臺安縣模擬)小明同學有一塊吊墜,她想利用學過的物理知識測量其密度。(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當游碼調到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時,發現左盤比右盤高,她應向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將吊墜放在天平左盤中,向右盤中加砝碼,當加最小是5g的砝碼時,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這時小明應該,直到天平平衡。此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3)往量筒中倒入50mL水,將吊墜浸沒在水中,液面位置如圖乙所示,則吊墜的密度是kg/m3。(4)整理實驗器材時發現,使用的砝碼有磨損,則測得的密度值(選填“偏大”或“偏小”)。(5)小明同學利用缺少砝碼的天平,兩個相同的燒杯,量筒和水也測出了吊墜的密度。請將她的實驗步驟補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①在兩個燒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別放在已調平衡的天平的左右盤中(圖丙);②將拴著細線的吊墜浸沒在左盤燒杯的水中,不碰燒杯底(圖丁),用量筒向右盤的燒杯中加水到A處時天平平衡,記下加水的體積為V1;③將吊墜,用量筒繼續向右盤的燒杯中加水,直到天平平衡,并記下再次加入水的體積為V2;④吊墜密度的表達式為ρ=。28.(2021?成都模擬)小華利用燒杯、天平、細線和水,測量一形狀不規則的小石塊(不吸水)的密度,請將他的步驟補充完整并完成相關問題:(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先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處,再調節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量,天平再次平衡時,砝碼和標尺上的游碼如圖甲所示,則小石塊的質量m1=g;(3)小華用盛水的量筒測出小石塊的體積為20cm3,則小石塊的密度是g/cm3;(4)另一位同學在實驗中不小心損壞了量筒,但他經過思考之后用如圖乙所示的方法測出了同一小石塊的體積并算出密度。步驟如下:A、往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把小石塊緩慢浸沒在水中,在水面到達的位置做上標記;B、取出水中的小石塊,然后測得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2=121.2g;C、再向燒杯中緩慢加水直到標記處,然后測得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3=142g;根據數據m1、m2和m3,算得小石塊的體積為cm3,密度是g/cm3;用這種方案測量并計算,得出的結果將比準確值偏小的主要原因是:。29.(2021?錦江區校級模擬)小張發現外婆家的鹽蛋咸淡適中恰到好處,猜想可能和鹽水的密度有關.他和小華共同測量外婆家用來腌制鹽蛋的鹽水密度。(1)實驗前,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游碼移到標尺的“0”刻度線處,指針靜止在如圖1所示位置,此時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節,使天平平衡。(2)小張和小華首先將盛有適量鹽水的燒杯放在天平的左盤,天平重新平衡時,右盤所加砝碼及游碼位置如圖2所示。然后將燒杯中的部分鹽水倒入量筒,測得燒杯和剩余鹽水的總質量為40.6g;經過一段時間后,觀察到量筒內的被面如圖3所示。根據這個實驗步驟和測量的數據,計算出了這種鹽水的密度為g/cm3。(3)小張覺得天平的標尺的分度值是0.2g,實驗誤差可能較大,于是他與小華利用電子秤再次測量該鹽水密度。他們進行了以下實驗操作:①取密度為8g/cm3的合金塊,用電子秤測得其質量為80.0g(圖4)。②將合金塊放入溢水杯中后向溢水杯中注滿鹽水,測得溢水杯、鹽水、合金塊的總質量為100.0g(圖5)。取出合金塊,向溢水杯中補滿鹽水,測得溢水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31.0g(圖6)。③根據以上數據,計算出鹽水的密度ρ=g/cm3。若測量后才發現此電子秤的每次測量值均比真實值大1g,則這樣所測得的鹽水密度會(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30.(2021?成都模擬)小紅和小軍想通過實驗測出1元硬幣的密度,他們在實驗室找到天平、砝碼、量筒。小紅用1枚硬幣做實驗,小軍用10枚硬幣做實驗。(1)老師認為小軍的做法更科學合理。因為小軍的做法是采用“法”來減小誤差;(2)以下是小軍設計的實驗步驟,按合理順序排列番號是A.把10枚硬幣全部浸入水中,并記下水面的刻度值B.計算10枚硬幣的體積C.計算10枚硬幣的密度D.用天平測量10枚硬幣的質量E.在量筒內倒入適量的水,并記下水面的刻度值(3)天平平衡時右盤所加砝碼及游碼的位置如圖,10枚硬幣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讀數分別是35.0mL和43.0mL情況,由此可知,所測1元硬幣的密度為kg/m3。31.(2020?郫都區校級模擬)小明在實驗室里測量一塊形狀不規則、體積較大的礦石的密度。(1)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量礦石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礦石的質量是g。(2)因礦石體積較大,放不進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燒杯,按如圖乙所示方法進行測量礦石的密度是kg/m3。(最后一圖液面在100以上的第3格)(3)同組的同學小紅想知道碎小的礦石與大礦石的密度是否相等,于是,小紅自己選擇了身邊的幾樣器材:圓柱形大燒杯、輕質薄壁氣球、細線、礦石碎塊、水、刻度尺、可吸氣和打氣的氣筒(空氣質量不計)。小紅思索一會就動手操作起來。步驟如下:①在大燒杯中裝入適量的水,用刻度尺測量燒杯中水的深度h1;②把礦石碎塊裝進氣球,用打氣筒吸出所有氣體,用細線扎緊氣球口,將裝有石塊的氣球浸沒在燒杯中,用刻度尺測量大燒杯中水的深度為h2;③,用刻度尺測量大燒杯中水的深度為h3;④礦石密度表達式:ρ礦石=。32.(2020?錦江區模擬)小剛做“測量形狀不規則且不溶于水的物體的密度”的實驗。(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動游碼至標尺的零刻線處,若此時指針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應將平衡螺母向移動,使天平平衡。(2)將該物體放在天平盤中,另一盤所加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時,天平平衡,則該物體的質量為g。(3)將該物體放入盛有60mL水的量筒中,如圖丙所示,讀得量筒的示數為80mL,則該物體的體積為cm3,計算得出物體的密度為kg/m3。(4)該物體磨損后,它的密度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3.(2020?青白江區模擬)小李同學在花鳥市場買了一塊形狀奇怪的石頭,他用實驗儀器來測定這塊石頭的密度,他進行如下實驗:(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處。發現指針靜止時位置如甲圖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橫梁平衡。(2)天平調節平衡后,他將石頭放入天平左盤,在右盤中加入砝碼并調節游碼使天平平衡,如圖乙所示,則該石塊的質量為g。(3)圖丙是量筒中放入石塊前后的液面情況,測得石塊的體積為cm3。(4)根據實驗所得數據,則所測石塊的密度為kg/m3.(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34.(2020?武侯區模擬)地溝油中含有雜質及有毒物質,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應該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為了驗證這種猜想,張紅和劉文設計了下面“測地溝油密度”的兩個實驗方案,請回答下列問題:(1)方案一:用調節平衡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0,向燒杯內倒入適量地溝油,再測出燒杯和地溝油的總質量m1,然后把燒杯內的地溝油全部倒入量筒內,讀出量筒內地溝油的體積為V1;其測得的地溝油密度的表達式:ρ油=;(2)方案二:在燒杯內倒入適量的地溝油。用調節平衡的天平測出燒杯和地溝油的總質量m2,把燒杯中的地溝油倒入量筒中,讀出量筒中地溝油的體積為V2,再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地溝油的總質量m3.其測得的地溝油密度的表達式是:ρ油=;(3)按方案進行測量,實驗誤差會小一些;如果選擇另一種方案,測得的密度值會(選填“偏大”、“偏小”)。(4)他們找到質量為0.23kg的地溝油,測出其體積為250mL,準備用密度這一指標來鑒別地溝油,你覺得他們能否鑒別出來并說明理由:。(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約為0.91×103kg/m3~0.93×103kg/m3)五.計算題(共1小題)35.(2021?錦江區校級模擬)2013年3月,浙江大學的科學家們研制出了一種超輕材料,這種被稱為“全碳氣凝膠”的固態材料密度僅為0.16×10﹣3g/cm3,是空氣密度的六分之一,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輕的材料。如圖所示,即使把它壓在狗尾草上也不會壓彎狗尾草的毛尖。試求:(1)一塊500cm3的“全碳氣凝膠”的質量是多少克?(2)它是吸油能力最強的材料,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質量900倍的有機溶劑一例如原油,可用于處理海上的漏油事故,已知原油的密度ρ=0.9×103kg/m3,則500cm3的“全碳氣凝膠”最多能吸收多少cm3的原油?六.綜合能力題(共1小題)36.(2021?青羊區校級模擬)學習了密度知識后,同學們準備測量物質的密度,選取的器材有:酸奶、量筒、天平(帶砝碼)、燒杯。小新和小洋同學分別設計了一種測量酸奶密度的實驗方案:方案一:(1)用調好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2)向燒杯中倒入一些酸奶,測出它們的總質量m2,則這些酸奶的質量為;(3)再將燒杯中酸奶倒入量筒中,測出酸奶的體積V;(4)計算出酸奶的密度ρ。方案二:(1)用調好的天平測出裝有適量酸奶的燒杯的總質量m1;(2)將燒杯中的一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記下量筒中酸奶的體積V;(3)測出燒杯和剩余酸奶的總質量m2;(4)計算出酸奶的密度ρ=分析與交流發現:方案一中測量體積偏,測出密度偏(均選填“大”或“小”)。
2020和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各地中考物理模擬考試試題分類——專題5質量和密度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1小題)1.【解答】解:A、先用量筒測量測出體積,再用天平測出蠟塊的質量,通過公式ρ=mB、用木棒將蠟塊壓入適量的水中,測出體積,此時木棒也占有一部分體積,所以測量體積結果偏大。該選項錯誤;C、由于ρ蠟<ρ酒,蠟塊放入酒精中會沉入底部,此時測出的體積V3﹣V1就是蠟塊的體積。該選項正確;D、由于蠟塊形狀不規則,不能用V=Sh計算體積,該選項錯誤;故選:C。2.【解答】解:A、用一把分度值為毫米的刻度尺對書進行多次測量,然后求出平均值,這樣可以減小測量中的誤差,故A合理;B、由于郵票質量相對于橡皮的質量太小,所以郵票的質量相對于橡皮的質量可以忽略不計,因此無法用一張郵票和一塊橡皮測量出一張郵票的質量,故B不合理;C、測小車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時,若先選定一段較短的時間,再測定在這段時間內的路程,路程不易測量且誤差較大,速度的偏差較大,故C不合理;D、測小木塊密度:用天平測其質量后,再用裝有適量水的量筒測其體積,由于木塊容易吸水,使得測量的木塊的體積偏小,故D不合理。故選:A。3.【解答】解:(1)由圖可知,當液體體積為0cm3,即沒有液體時,液體與燒杯共同質量為40g,則燒杯的質量為40g,故D錯誤;當液體體積V1=20cm3時,液體的質量m1=m總1﹣m杯=60g﹣40g=20g,則液體的密度ρ=m1V1=(2)由圖像可知,該液體體積越大、質量越大,密度不變,故B錯誤;(3)該液體體積是50cm3時,液體的質量m2=ρV2=1g/cm3×50cm3=50g,故C錯誤。故選:A。4.【解答】解:由圖像可知,當VA=VB=20cm3,mA=30g,mB=5g,則物質A的密度:ρA=mAV物質B的密度:ρB=mBV而水的密度為1g/cm3;所以ρA>ρ水>ρB,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5.【解答】解:A、將鐵塊拉成鐵絲,其形狀改變,但所含物質多少不變,故質量不發生改變,故A正確;B、1kg鐵塊的質量與1kg棉花質量都是1kg,所以一樣大,故B錯誤;C、宇航員把鐵塊帶到月球上,位置發生變化,但物質多少沒有變化,所以質量不變,故C錯誤;D、一塊鐵熔化成鐵水,其狀態發生變化,但物質多少沒有變化,所以質量不變,故D錯誤。故選:A。6.【解答】解:A、由圖甲知,指針左偏,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使橫梁平衡,故A錯誤;B、由圖乙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石塊的質量m=20g+20g+4g=44g,故B錯誤;C、由圖丙知,水的體積為60ml,水和石塊的總體積為80ml,則石塊的體積V=80ml﹣60ml=20ml=20cm3,故C錯誤;D、石塊的密度ρ=mV=44g20cm3=2.2g/cm3=2.2故選:D。7.【解答】解:A、三個蘋果的質量約1斤,而1斤=500g,所以一個蘋果的質量約150g=0.15kg。故A不符合實際;B、手電筒工作電流很小,一般在200mA=0.2A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C、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1min跳動的次數在75次左右,跳動一次的時間接近1s。故C不符合實際;D、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4m/s=1.4×3.6km/h≈5km/h左右。故D符合實際。故選:D。8.【解答】解:A、密度的大小與體積無關,故A正確;B、密度的大小與質量無關,質量大的物體密度可能反而較小,故B正確;C、水結成冰后,質量不變,體積變大,密度減小,故C錯誤;D、寫字時,水筆中液體的密度與位置無關,故D正確。故選:C。9.【解答】解:A、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時,體積也會發生變化,多數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時體積會縮小,但水例外,水結冰后體積會變大,所以選項A的敘述是不正確的;B、水結冰后,狀態發生了變化,但冰的內部所含水分子的數量并不會發生變化,即質量不變,所以選項B的敘述是不正確的;C、密度與物質的狀態有關,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而冰的密度是0.9×103kg/m3,水結冰后密度變小了,所以選項C的敘述是正確的;D、水結成冰后,溫度可降低,不可能升高,故D錯誤。故選:C。10.【解答】解:A、馬拉松健康跑的平均速度在5m/s左右,故A錯誤。B、某男選手身高約為160cm,故B錯誤。C、某男選手的質量約為65kg,符合實際,故C正確。D、某選手脈搏跳動60次所用時間約為60s,故D錯誤。故選:C。11.【解答】解:A、兩個蘋果的質量在300g左右,教科版物理課本的質量與此差不多,在300g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B、教室中電燈的功率在40W左右,工作電流在I=PU=40WC、男子百米世界紀錄略大于10m/s,中學生百米成績不可能大于10m/s,最大在8m/s左右。故C不符合實際;D、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一拃)大約15cm。一支新普通木質鉛筆的長度略大于此數值,約為20cm。故D符合實際。故選:D。二.多選題(共2小題)12.【解答】解:A、科考隊員把巖石標本從南極帶回成都,位置發生了變化,但其所含物質的多少沒有變化,所以標本的質量不變,故A錯誤;B、設氧氣瓶中充滿氧氣時氧氣的密度為ρ;被用去了13,質量變為原來的23,體積不變,所以此時的氧氣密度為原來的23C、瓶子容積V一定,能裝1kg的水,若要裝下1kg的其它液體,根據ρ=mV得,ρ液≥ρ水,而ρ酒精<ρ水,所以不能裝下1kg的酒精,故D、真實的磚瓦石塊質量很大,會把人砸傷甚至砸死,而拍攝影視劇時不可能犧牲演員,要換用質量小、體積相同的假磚瓦石塊作道具,所以選擇密度小的材料做道具,以確保演員安全。故D正確。故選:BD。13.【解答】解:“在調節好的天平左盤放3個甲球,在天平的右盤放5個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可得3m甲=5m乙,即m甲因m甲重,二者體積相等,所以甲球是實心的,乙球是空心的;總體積等于甲球的體積V=乙球的實心部分體積V2=m乙ρ,空心部分V3=V﹣V空心金屬球中實心部分體積與空心部分的體積比:V2空心金屬球中空心部分體積與整個球的體積比:V3綜上分析,選項ABD正確。故選:ABD。三.填空題(共5小題)14.【解答】解:(1)一瓶氧氣的密度為5kg/m3,給人供氧用去了一半,質量減半,而體積保持不變,根據ρ=mV可得氧氣的密度變為原來的一半,密度為:ρ′=2.5kg/m(2)由題知,m甲:m乙=3:4,V甲:V乙=1:3,甲乙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故答案為:2.5;9:4。15.【解答】解:(1)讀圖甲可知,指針右偏,應向左調節平衡螺母;(2)如圖乙所示天平的分度值是0.2g,壽山石的質量=砝碼質量+游碼所對刻度值=50g+5g+2g=57g;(3)量筒的分度值為2mL,壽山石的體積為:V=80mL﹣60mL=20mL=20cm3,壽山石的密度為:ρ石=mV=57g20cm3=2.85g/cm3故答案為:左;2.85×103。16.【解答】解:(1)測量質量時天平應放在水平臺面上,在調節天平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應先把游碼調回零刻線;橫梁靜止時,由圖甲可知,指針右偏,說明左盤高右盤低,平衡螺母需向左調節;(2)石塊的質量為m=50g+2.4g+g=52.4g;故答案為:左;52.4。17.【解答】解:由圖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物體的質量為m=50g+20g+10g+1g=81g。量筒的分度值為1ml,其中水的體積為40ml,金屬塊體積和水的總體積為70ml,所以金屬塊的體積為V=70ml﹣40ml=30ml=30cm3所以金屬塊的密度為;ρ=mV=81g30cm3=2.7g/cm故答案為:81;2.7×103。18.【解答】解:(1)由圖可知,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為25克,游碼所對的刻度值為2.4克,所以金屬塊的質量m為27.4克。(2)量筒中水和金屬塊的總體積為70cm3,水的體積為60cm3,所以金屬塊的體積V為10cm3,所以金屬塊的密度:ρ=mV=27.4g10cm3=2.74g/cm3(3)因為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所以金屬塊有磨損后,金屬塊物質不變,其密度不變。故答案為:27.4;2.74×103;不變。四.實驗探究題(共16小題)19.【解答】解:(1)如圖甲所示,調節橫梁平衡時,指針左偏說明左邊重,則平衡螺母應向右調節;(2)稱量過程中,用鑷子加取砝碼,從大到小,最后還要調節游碼。所以,應取下10g砝碼,加上5g砝碼,同時調節游碼;(3)使用天平稱量物體時,物體質量等于砝碼質量加游碼對應的刻度,如圖2所示,標尺的分度值為0.2g。則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為:50g+10g+2g=62g,則杯中液體的質量為:62g﹣28g=34g;(4)A、放置天平的操作臺面不水平,分度盤也是歪的,會影響天平的調節,無法確認是否調平衡,也不能確定結果偏大或偏小,故A錯誤;B、砝碼不管是在左側還是右側都是可以的,如果砝碼放在左側中,則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減去游碼對應的刻度,集中一側對實驗無影響,故B正確;C、兩個托盤質量有差異,第一次調節平衡螺母就將天平水平平衡,對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沒有影響,故C正確;D、水平臺被推動,會導致液體灑出,使測量不準確,故D錯誤。故選:BC故答案為:(1)右、(2)5、(3)34、(4)BC。20.【解答】解:(1)由圖甲知,量筒的分度值為1mL,量筒中酒精的體積V=46mL=46cm3。(2)測量燒杯和剩余的酒精時,依次加入50g、20g、5g砝碼后,指針左偏,說明砝碼質量偏小,換成10g砝碼后,指針偏右,說明砝碼質量偏大,接下來的操作是:將10g砝碼換成5g砝碼,向右調節游碼,直到橫梁重新平衡。(3)由圖丁知,燒杯和剩余的酒精的總質量為50g+20g+5g+2.4g=77.4g,倒入量筒酒精的質量為116.5g﹣77.4g=39.1g,濃度為75%的醫用酒精的密度ρ=mV=39.1g46cm3≈0.85g/cm3(4)完成了一次測量后,又分別量取不同體積的該種酒精進行多次實驗,多次測量目的是求平均值來減小誤差。A.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多次實驗是為了求平均值來減小誤差;B.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多次實驗是為了求平均值來減小誤差;C.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多次實驗是為了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D.實驗探究音調的高低,多次實驗是為了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故選AB。故答案為:(1)46;(2)將10g砝碼換成5g砝碼,向右調節游碼;(3)0.85×103;(4)AB。21.【解答】解:(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由圖甲可知,游碼不在標尺的零刻度線處,且指針向右偏,則接下來的調節過程為: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2)由圖乙可知,天平標尺的分度值是0.2g,物體質量:m=20g+10g+5g+2.4g=37.4g;(3)如圖丙,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水的體積為:V1=50mL,水和石塊的體積為:V2=70mL,石塊體積:V=70mL﹣50mL=20mL=20cm3;石塊的密度ρ=mV=37.4g20cm3=1.87g/cm3(4)A、天平未放在水平桌面上,既可能是左盤高,也可能是右盤高,測量結果不確定,故A不合理;②月球對物體和砝碼的引力同時成比例變小,質量測量準確,故B不合理;③砝碼生銹,砝碼自身質量增大,質量測量值變小,故C合理;④因后測質量,物體會沾水,質量的測量值變大,體積測量準確,根據密度公式計算得的物體密度偏大,故D不合理。故答案為:(1)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平衡;(2)37.4g;(3)1.87×103;(4)C。22.【解答】解:(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標尺上的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由于指針偏右,所以應向左調節平衡螺母;(2)由圖乙可知,標尺分度值為0.2g,燒杯和牛奶的總質量為m=50g+20g+10g+2g=82g,由圖丁可知,燒杯和剩余的牛奶的質量為:m'=20g+10g+3.4g=33.4g;量筒中牛奶的質量:m牛奶=m﹣m'=82g﹣33.4g=48.6g,牛奶的體積V=40ml=40cm3,牛奶的密度:ρ=m牛奶V(3)小樂的設想中,由于量筒內壁粘有液體所以不能全部倒入燒杯中,使測量的質量偏小,但體積準確,由ρ=m故答案為:(1)左;(2)82;1.215;(3)小。23.【解答】解:(1)經分析測量小礦石密度的步驟為: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④把要游碼移至標尺的零刻度線處,調節橫梁上的平衡螺母,直至橫梁平衡。②將小礦石和砝碼正確放入兩盤中,增減砝碼和移動游碼,直至橫梁平衡,記下質量。⑤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并記下水的體積。①將小礦石用細線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記下總的體積。故選D;(2)指針指向分度盤的右側說明天平的右端下沉,稱量過程中,應減少右盤中的砝碼。(3)圖乙標尺的分度值是0.2g,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時,左盤放物體,右盤放砝碼,小礦石的質量為m=20g+20g+10g+3.4g=53.4g(4)實驗中,小礦石會吸水,小礦石放入量筒后會使水面下降,測出小礦石的體積偏小,由ρ=m(5)取出小礦石,將量筒中的水倒入小燒杯中,目的是為了測量小礦石漂浮時排開水的體積,所以將量筒中的水倒入小燒杯中,直至大燒杯中的水面至標記處。這樣倒入的水的質量就和小礦石的質量相等,這是用替代法測量小礦石的質量。小礦石的質量為:m石=m水=ρ水(V1﹣V2),小礦石的體積為:V石=V3﹣V2,小礦石的密度為:ρ礦石=m石V故答案為:(1)D;(2)減少;(3)53.4;(4)偏大;因小礦石放入量筒后會吸水,使測出小礦石的體積偏小;(5)E、V1-V24.【解答】解:(1)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歸零,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說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右端上翹,平衡螺母向上翹的右端移動,直到橫梁水平平衡。(2)石塊的質量:m=20g+5g+2.4g=27.4g。(3)石塊的體積:V=60mL﹣50mL=10mL=10cm3。石塊的密度:ρ=mV=27.4g10cm3=2.74g/cm3(4)先測石塊的體積,再測石塊的質量,石塊上會沾有水,導致石塊的質量偏大,根據ρ=m故答案為:(1)右;(2)27.4;(3)2.74×103;(4)偏大。25.【解答】解:(1)使用前,指針停在分度盤的左側,應向右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把物體放在天平的右盤,砝碼放在天平的左盤,并向右移動游碼后天平恢復了平衡,所測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質量減游碼所對的刻度值,故B正確;(3)倒入量筒中液體的質量為:m=m1﹣m2=51.4g﹣32.8g=18.6g;液體的體積V=10mL=10cm3,液體的密度:ρ=mV=(4)按照③①②④步驟進行實驗,把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由于燒杯內壁粘有液體所以體積V偏小,根據密度公式ρ=m故答案為:(1)平衡螺母;(2)B;(3)1.86;(4)偏大。26.【解答】解:(1)由圖甲知,指針左偏,說明左盤低右盤高,平衡螺母需向右調節,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由圖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則燒杯和液體A的總質量為:m總=100g+50g+2g=152g,(3)圖乙中量筒的分度值為2ml,液體的體積:V=60mL=60cm3;燒杯中液體的質量:m=m總﹣m杯=152g﹣86g=66g;液體A的密度為:ρ=mV=故答案為:(1)右;(2)152;(3)60;1.1。27.【解答】解:(1)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發現左盤比右盤高,說明右側較重,所以把平衡螺母向左調節,才能使天平平衡;(2)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說明右側質量大,應去拿下最小的砝碼,移動游碼,吊墜的質量m=20g+10g+2.2g=32.2g;(3)吊墜的體積等于量筒中水增加的體積V=64ml﹣50ml=14ml=14cm3;吊墜的密度ρ=mV=32.2g14cm3=2.3g/cm3(4)使用的砝碼有磨損,測量的質量偏大,根據ρ=m(5)天平是一個等臂杠桿,左右兩側再次平衡時,左側增加的壓力等于吊墜受到的浮力,吊墜的體積等于V1;將吊墜直接放在左盤燒杯的水中,用量筒繼續向右盤的燒杯中加水,直到天平平衡,再次加入水的體積為V2,此時天平兩側的重力大小相等,所以右側增加的水的重力等于吊墜的重力,水的重力為:G水=m水g=ρ水gV水=ρ水g(V1+V2)﹣﹣﹣①吊墜的重力G=mg=ρgV1﹣﹣﹣﹣﹣﹣﹣②,聯立①②得,ρ=V1+V故答案為:(1)左;(2)取下5g的砝碼,再向右移動游碼;(3)2.3×103;(4)偏大;(5)③直接放在左盤燒杯的水中;④V1+V228.【解答】解:(1)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先將標尺上的游碼移到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再調平衡螺母,直到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2)由圖知,石塊的質量m=50g+2g=52g;(3)石塊的密度ρ=mV=(4)根據BC的步驟可知,小石塊排開的水的質量為m'=m3﹣m2=142g﹣121.2g=20.8g;小石塊的體積等于排開的水的體積:V'=V水=m'ρ水石塊的密度ρ'=m'V'=小石塊從水中取出時會沾有水,使得測量的小石塊的體積偏大,根據密度公式可知,測量的密度會偏小。故答案為:(1)零刻度線;平衡螺母;(2)52;(3)2.6;(4)20.8;2.5;小石塊從水中取出時會沾有水,使得測量的小石塊的體積偏大。29.【解答】解:(1)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把天平放置在水平臺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0”刻線處,然后調節平衡螺母,平衡螺母向上翹的一端移動,發現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要使橫梁水平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2)標尺的分度值為0.2g,鹽水和燒杯總質量為:m1=50g+20g+2.4g=72.4g,根據題意,鹽水的質量是:m=m1﹣m2=72.4g﹣40.6g=31.8g,由圖知,量筒的分度值為1cm3,鹽水的體積是:V=30mL=30cm3,則鹽水的密度ρ=mV=31.8g30c(3)①取密度為8g/cm3的合金塊,用電子秤測得其質量為80.0g,則合金的體積:V合金=m合金ρ圖5中溢水杯和鹽水的質量為:m鹽水=100g﹣80g=20g,圖6中加入鹽水質量為m加=31g﹣20g=11g,圖6中加入鹽水的體積等于合金的體積,鹽水的密度ρ=m加V若測量后才發現此電子秤的每次測量值均比真實值大1g左右,若正好增加1g,合金塊的體積為:V″=m″ρ合金合金塊排開鹽水的質量為:m″=(31g﹣1g)﹣[(100g﹣1g)﹣(80g﹣1g)]=10g,鹽水的密度為:ρ″=m″V鹽水=10g9.875c同理,若大的數值大于1g或小于1g,算出的密度都偏大。故答案為:(1)右;(2)1.06;(3)②1.1;③偏大。30.【解答】解:(1)直接用一枚硬幣做實驗,其質量、體積都偏小,特別是體積,小于量筒的分度值,測量不準確、誤差較大;用10枚硬幣測量其質量、體積,再計算密度可以減小誤差,這種方法叫累積法;(2)為避免由于硬幣沾水造成的誤差,應先測量硬幣的質量,在測量體積,最后計算密度,正確順序應為:DEABC;(3)硬幣質量:m=50g+10g+4g=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護士職業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七下語文測試題及答案
- 水電材料合同協議書范本
- 文檔氫氣質量測量和化學監督課件
- 2025年氫氧化亞鎳合作協議書
- 澳大利亞市場拓展:海外分公司注冊與運營管理合同
- 智能家居產品全國分銷網絡布局及市場開發合同
- 網絡游戲IP授權與衍生品制作合作協議
- 拼多多品牌店鋪綜合營銷策略執行與合作合同
- 共享辦公空間戰略合作伙伴協議
- 立體幾何中球與幾何體的切接問題-高考數學復習重點題型歸納與方法總結(原卷版)
- 創業機會(大學生創新創業課件)
- DB35T 88-2022 伐區調查設計技術規程
- 蝸牛與黃鸝鳥(課件)人音版音樂二年級上冊
- 經濟師考試旅游經濟(中級)專業知識和實務試卷及解答參考
- 班級規章 創造和諧
- 2024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山東賽區預賽試卷(含解析)
- 2024年中國家具電商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智研咨詢)
- 導數(30題)-2024年考前15天高考數學沖刺大題訓練(新高考)含答案
- 高層建筑一棟一冊消防安全檔案
- 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方法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大連理工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