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第九單元《溶液》課課練課時作業+第九單元單元測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1頁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第九單元《溶液》課課練課時作業+第九單元單元測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2頁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第九單元《溶液》課課練課時作業+第九單元單元測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3頁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第九單元《溶液》課課練課時作業+第九單元單元測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4頁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第九單元《溶液》課課練課時作業+第九單元單元測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溶液的形成

一課一練?基礎闖關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與性質

1.(2017?本溪中考)將下列物質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形成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

A.汽油B.面粉C.小蘇打D.硫酸銅

【解析】選C。A.汽油不溶于水,分散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形成乳濁液,故A錯;B.面粉不溶于

水,與水混合形成懸濁液,故B錯;C.小蘇打溶解于水后形成無色透明溶液,故C正確;D.硫酸銅

易溶于水,分散到水中能形成藍色溶液,故D錯。

2.配制溶液時,下列溶劑中最常用的是()

A.酒精B.植物油C.汽油D.水

【解析】選D。水是最常用的溶劑。不指明溶劑的溶液就是水溶液。

3.(2016?云南中考)下列溶液中,溶劑不是水的是()

A.蔗糖溶液B.生理鹽水

C.碘的酒精溶液D.稀鹽酸

【解析】選C。A.蔗糖溶液中溶質是蔗糖,溶劑是水,故A錯誤。B.生理鹽水就是0.9%的氯化鈉

溶液,氯化鈉溶液中溶質是氯化鈉,溶劑是水,故B錯誤。C.碘酒中碘是溶質,酒精是溶劑,故C

正確。D.稀鹽酸中,溶質是氯化氫,溶劑是水,故D錯誤。

4.在工農業生產中,許多化學反應都在溶液中進行的主要原因是()

A.便于觀察現象

B.溶液間的反應不需要加熱

C.水是反應的催化劑

D.溶液中分子或離子接觸充分,反應速率快

【解析】選D。許多化學反應都在溶液中進行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分子或離子接觸充分,反應

速率快。

5.(2017?撫順新賓縣月考)下列混合物中的物質,不能稱為溶質的是()

A.碘酒中的碘B.糖水中的糖

C.泥水中的泥沙D.生理鹽水中的鹽

【解析】選c。碘酒是固體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溶液,碘為溶質,酒精為溶劑;糖水是蔗糖的

水溶液,蔗糖是溶質,水是溶劑;泥沙不溶于水,泥水不是溶液,故泥沙不能稱為溶質;生理鹽水

是鹽溶于水形成的溶液,鹽是溶質,水是溶劑。

6.(2017?賀州中考改編)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種溶質

B.碘酒的溶劑是乙醇

C.溶質一定是固體

D.氫氧化鈉溶于水形成溶液時,吸收熱量

【解析】選B。A.溶液中溶質可以有多種,故選項說法錯誤;B.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酒的溶

劑是乙醇(俗稱酒精),故選項說法正確;C.溶質不一定是固體,也可能是液體或氣體,故選項說

法錯誤;D.氫氧化鈉溶于水形成溶液時,放出熱量,故選項說法錯誤。

7.請舉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溶液。

(1)溶質是固體,溶劑是液體:。

⑵溶質是液體,溶劑是液體:。

(3)有顏色的溶液:。

(4)溶質由分子構成的溶液:。

(5)溶質由離子構成的溶液:。

(6)溶劑不是水的溶液:。

【解析】對于溶液來說,溶質的狀態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兩種液體相互溶解時,如果其

中一種是水,一般把水當成溶劑;溶質的構成微粒是分子或離子。

答案:(1)蔗糖溶液(2)醫用酒精(3)硫酸銅溶液

⑷蔗糖溶液(5)食鹽溶液(6)碘酒(答案合理即可)

知識點②〉溶解過程的熱現象

1.(2017?無錫中考)在盛有水的燒杯中加入以下某種物質,形成溶液的過程中,溫度下降,這

種物質可能是()

A,氯化鈉B.硝酸銹

C.氫氧化鈉D.蔗糖

【解析】選B。氯化鈉與蔗糖溶于水溫度基本保持不變,硝酸鏤溶于水溫度降低,氫氧化鈉溶

于水溫度升高。

【拓展延伸】溶解過程的能量變化

在溶解過程中發生了兩種變化,一種是溶質的分子(或離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擴散,這

一過程吸收熱量;另一種是擴散的溶質分子(或離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離

子),這一過程放出熱量。當兩者不相等時,溶液溫度會發生變化。有以下三種情況:

⑴擴散過程吸收的熱量〉水合過程放出的熱量,溶液的溫度降低,如硝酸鏤、氯化鏤等物質溶

于水。

⑵擴散過程吸收的熱量〈水合過程放出的熱量,溶液的溫度升高,如氫氧化鈉、濃硫酸等物質

溶于水。

⑶擴散過程吸收的熱量=水合過程放出的熱量,溶液的溫度基本不變,如氯化鈉等物質溶于水

2.(2017?山西一模)如圖,加入水后,U形管中的液面左升右降,X可能是下列物質中的()

A.硝酸鏤B.氫氧化鈉

C.氯化鈉D.蔗糖

【解析】選A。U形管中的液面左升右降,說明容器內的壓強減小,應該是溫度降低或裝置內的

氣體被吸收,四種物質中硝酸鍍溶于水溫度降低。

3.物質在溶解時往往會出現溫度的變化,請通過觀察如圖所示實驗(其中燒杯底部與塑料片之

間有3?4滴水),分析原因。

緩慢加入固

加入硝酸鍍體氫氧化鈉

⑴操作一現象:燒杯與塑料片粘在一起,操作二現象:

⑵分析產生上述實驗現象的原因:。

【解析】操作一中加入硝酸鏤,溶于水時吸收熱量,使溶液的溫度降低,塑料片上的水結冰,從

而使燒杯與塑料片粘在一起;操作二中加入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時放出熱量,使粘在塑料片

與燒杯之間的冰融化,使燒杯與塑料片分離。

答案:(1)燒杯與塑料片分離

⑵操作一中加入硝酸鏤,溶于水時吸收熱量,使溶液的溫度降低,塑料片上的水結冰,從而使

燒杯與塑料片粘在一起;操作二中加入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時放出熱量,使粘在塑料片與燒

杯之間的冰融化,使燒杯與塑料片分離

4.某同學進行“物質溶解的吸熱或放熱”的探究實驗。他取三支試管,向試管中分別注入5

mL水,測得水的初溫為20c再分別向三支試管中加入3

g氫氧化鈉、氯化鈉、硝酸鏤固體,振蕩。

⑴用溫度計分別測三支試管中溶液的溫度,高于20℃的是溶液,這是因為

⑵裝有硝酸鏤溶液的試管外壁有水珠產生,原因是

【解析】(1)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所以氫氧化鈉溶液的溫度高于20℃。(2)硝酸鏤溶于水吸

熱,溶液溫度降低,水蒸氣遇到冷的試管外壁凝結成小水珠,因此試管外壁有水珠產生。

答案:(1)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

⑵硝酸鏤溶于水吸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

知識點區〉乳濁液與乳化現象

1.用洗滌劑能較好地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為洗滌劑具有()

A.吸附作用B.乳化作用

C.催化作用D.溶解作用

【解析】選B。用洗滌劑能較好地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為洗滌劑具有乳化作用。

【拓展延伸】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應用

⑴洗滌:用乳化齊U(洗滌齊U)可以將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如肥皂、洗潔精等。

⑵農藥的使用:在農藥中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劑后,再溶解在有機溶劑里,混合均勻制成的透明

液體叫乳油。

2.(2017?太原三模)用下列物質清洗油污時,能產生乳化現象的是()

A.水B.洗潔精

C.汽油D.酒精

【解析】選B。洗潔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將大的油滴分散成細小的油滴隨水沖走,用洗潔精清

洗油污會產生乳化現象。

3.下列過程中,有一個去污原理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

A.用洗滌劑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用酒精除去附著在試管壁內的碘

D.用熱水洗去附著在燒杯底部的硝酸鉀

【解析】選A。用洗滌劑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的是乳化原理,而其他各項都是物質的溶解。

【思維拓展題】

某同學以“物質溶于水后液體的溫度是否改變?”為課題進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圖如下

表:

【實驗目的

探究下列物質溶解前后液體溫度變化情況

]

藥匙、燒杯、玻璃棒、溫度計、水、氫氧化鈉、氯化鈉

實驗用品

、硝酸鏤

操作過程

該同學取三只燒杯,向燒杯中各注入25

mL水,測得水的初溫為20℃。再向三只燒杯中分別加入質量均為8

g的氫氧化鈉、氯化鈉、硝酸鏤固體,攪拌,待溶解后用溫度計分別測三只燒杯中溶液的溫度

O

(1)“攪拌”的目的是,圖示④中的操作存在一處錯誤,應改正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⑵三只燒杯中溶液的溫度高于20℃的是溶液,這是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⑶溶解硝酸鏤固體的燒杯外壁有水珠產生,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⑷由此探究實驗可知溶于水溫度沒有明顯的變化。

【解析】(1)溶解時“攪拌”的目的是加快固體溶解;圖示④中不應用溫度計攪拌,應用玻璃

棒攪拌。(2)水的初溫為20℃,由于氫氧化鈉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量,故三只燒杯中溶液的

溫度高于20℃的是氫氧化鈉。(3)溶解硝酸鏤固體的燒杯外壁有水珠產生,是因為硝酸鏤溶于

水吸熱,使燒杯溫度降低,水蒸氣冷凝成小水滴。(4)由此探究實驗可知氯化鈉溶于水溫度無

明顯變化。

答案:(1)加快固體溶解用玻璃棒攪拌(2)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

⑶硝酸鏤溶于水吸熱(4)氯化鈉

飽和溶液

一課一練?基礎闖關

知識點田.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性質

1.(2017?茂名一模)在20℃時,往100g飽和食鹽溶液中,加入5g食鹽,保持不變的是()

A.溶質質量B.溶劑質量

C.溶液質量D.以上皆是

【解析】選D。20℃時,往100g飽和食鹽溶液中,加入5

g食鹽,食鹽不再溶解,故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不變,溶液的質量不變。

2.20℃時,100

g水中不斷加入NaCl固體,充分攪拌后過濾,稱量所得溶液的質量如下表所示,其中屬于飽和溶

液的是()

選項ABCD

加入NaCl質量(g)5153040

所得溶液質量(g)105115130136

【解析】選D。結合表格數據可知加入40g氯化鈉固體后只有36

g被溶解,所以得到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3.(2017?上海徐匯區二模)能證實20℃時原KNOs的溶液是飽和溶液的事實是()

A.降溫到10℃時有KNO3晶體析出

B.蒸發掉10g水,有KN(X晶體析出

C.加熱到30℃后,再加入KNO3晶體仍能繼續溶解

D.在20℃時,向上述KN(X溶液中加入少量KNC)3晶體,溶液的質量不變

【解析】選D。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降溫至10℃時也可能有晶體析出;蒸發掉10

g水,有KMX晶體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接近飽和的溶液;加熱到30℃后,硝酸

鉀的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再加入KNOs晶體,均能繼續溶解;在20℃時,向上述KN03溶液中加入

少量KN03晶體,溶液的質量不變,說明加入的KN。,晶體沒有溶解,原溶液為20℃時的飽和溶液。

4.下面關于飽和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含有溶質很多的溶液

B.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C.不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D.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中,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解析】選D。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中,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含

有溶質很多的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

5.室溫時,有兩瓶硝酸鉀溶液,已知一瓶為飽和溶液,另一瓶為不飽和溶液,分別取樣(如圖),

則一定無法區分這兩種溶液的實驗操作是()

A.加一定量的水B.加入少量該晶體

C.略降低溫度D.恒溫蒸發少量水

【解析】選A。向兩種溶液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的水,均無明顯變化,無法區分;向兩種溶液中分

別加入少量的硝酸鉀晶體,不溶解的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能溶解的是不飽和溶液;由于硝酸

鉀的溶解能力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硝酸鉀的飽和溶液降低溫度時有晶體析出;將兩種溶液在

恒溫時,蒸發少量水,有晶體析出的是飽和溶液,沒有晶體析出的是不飽和溶液。

6.(2017?青島中考)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外界條件不改變,溶質不會從溶液中分離出來

B.物質的溶解過程通常會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C.溶液中的溶質以分子或離子的形式均勻分散在溶劑中保持靜止不動,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

和穩定性

D.改變條件,能夠使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

【解析】選C。當外界條件不改變時,溶質不會從溶液中分離出來;物質的溶解過程通常會伴

隨著能量的變化;溶液中的溶質以分子或離子的形式均勻分散在溶劑中仍然不斷運動,所以溶

液具有均一性和穩定性;改變條件,能夠使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

7.A、B、C、D四個燒杯中分別盛有相等質量的同種溶劑,在相同的溫度下,向四個燒杯中分別

加入20g、15g、10g、5g某溶質,充分溶解后,如圖所示。請回答:

中盛的一定是飽和溶液;中盛的可能是飽和溶液;

中盛的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解析】分析圖示可以看出,A、B燒杯中溶質沒有完全溶解,說明溶液已達到飽和,C燒杯中沒

有固體剩余,溶液可能飽和,也可能不飽和,D燒杯中溶解的溶質的量比C燒杯中少,因此,無論C

燒杯中的溶液是否達到飽和,D中所盛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答案:A、BCD

8.在一定溫度下,將30g、40g、50g、60g、70g硝酸鉀固體分別加入50

g水中,其5次實驗數據記錄如表:

實驗次數12345

加入KNC)3的質量(g)3040506070

所得KNO3溶液的質量(g)8090100105105

根據表中數據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第次起得到的KN03溶液為飽和溶液。

⑵在該溫度下,50g水中溶解gKNO3剛好達到飽和。

【解析】(1)飽和溶液是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中不能再溶解該物質的溶液,根據表

格可以看出,當加入60g硝酸鉀時溶液的質量是105

g,說明溶質未完全溶解,故從第4次開始得到的溶液是飽和溶液。(2)由第4次60

g硝酸鉀加入50g水中,得到105g溶液,可知在該溫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55g硝酸鉀。

答案:(1)4(2)55

知識點②〉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

1.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最簡便且可靠的方法是()

A.升高溫度B.降低溫度

C.加入溶質D.減少溶劑

【解析】選C。有的物質隨溫度的升高溶解能力增強,有的物質隨溫度的升高溶解能力減弱;

減少溶劑,一般采用蒸發的方法,操作較為復雜,所以最簡便且可靠的方法是加入溶質。

2.(2017?平涼靈臺月考)在常溫下有一瓶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為了使其變為飽和溶液,可

采取多種方法,你認為不可行的是()

A.加入硝酸鉀晶體至不再溶解

B.升高溫度增大硝酸鉀的溶解能力

C.降低溫度至有少量晶體析出

D.恒溫蒸發水至有少量晶體析出

【解析】選B。加入硝酸鉀晶體至不再溶解,能使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升高

溫度,硝酸鉀的溶解能力增大,溶液仍為不飽和溶液;降低溫度至有少量晶體析出,能使接近飽

和的硝酸鉀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水至有少量晶體析出,能使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變

成飽和溶液。

3.25℃時向一定量不飽和KN03溶液中逐漸加入KN(X固體,則下列圖象中能正確表示此過程溶質

質量變化規律的是()

O

0

的質量

訃。3

加入

的質量

NO3

加入K

B

A

0

h的質

KNC

。加入

的質量

NC)3

加入K

D

C

體,溶

N03固

加入K

著不斷

選A;隨

,故不

3固體

入KN0

液中加

KN03溶

不飽和

于是向

。由

】選C

【解析

C。

圖象是

正確的

不變,

質質量

后,溶

飽和之

當達到

增加,

量不斷

質的質

晶體

有少量

器底部

發現容

況下,

變的情

溫度不

在保持

鹽水,

飽和食

器內的

敞口容

放置在

4.長期

明(

,這說

出現

飽和溶

變為不

A.溶液

飽和溶

液仍為

少,溶

質量減

B.溶劑

未改變

質量均

溶質的

劑、

中溶

C.溶液

要濃一

比原來

D.溶液

的溶

晶體后

,析出

體出現

少量晶

底部有

容器

,所以

發減少

不斷蒸

,溶劑

不變

。溫度

】選B

【解析

變。

度不

較,濃

液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