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園合作中幼兒勞動行為習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10000字(論文)》】_第1頁
【《在家園合作中幼兒勞動行為習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10000字(論文)》】_第2頁
【《在家園合作中幼兒勞動行為習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10000字(論文)》】_第3頁
【《在家園合作中幼兒勞動行為習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10000字(論文)》】_第4頁
【《在家園合作中幼兒勞動行為習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100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在家園合作中幼兒勞動行為習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目錄1緒論 11.1選題緣由 11.2研究意義 21.3文獻綜述 21.4核心概念界定 41.5研究目的 51.6研究設計 52在家園合作中幼兒的勞動行為習慣現狀 62.1家園對勞動行為習慣的認識 62.2幼兒在園和在家的勞動行為情況 72.3幼兒在家在園的勞動行為習慣表現 73在家園合作中幼兒勞動行為習慣存在的問題 83.1家園合作意識較為薄弱,勞動行為習慣得不到重視 83.2家園合作的表面化,忽視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養成 93.3家園合作缺乏制度化與系統化,幼兒難以形成良好的勞動行為習慣 4家園合作對幼兒養成勞動行為習慣的策略 4.1增強合作意識,著重培養幼兒的勞動行為習慣 4.2豐富家園合作方式,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勞動行為習慣 4.3建立完善的家園銜接制度,培養幼兒勞動行為習慣 1緒論1.1選題緣由1.1.1培養幼兒勞動行為習慣是對于教育方針的回應新中國建立以來,勞動教育是比較重要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最近更為重視。2018年8月3日頒布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2018年9月10日通過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和2020年3月20日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這些意見都表明國家對勞動教育的重視。所以我們也要對幼兒的勞動行為習慣重視起來。幼兒園實施勞動教育是對教育方針的一個回應。幼兒勞動教育不僅僅可以促1.1.2幼兒階段是兒童勞動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幼兒階段是幼兒接受勞動教育的初始階段、啟蒙階段等。一方面是幼兒積累生活經驗的時期,他們處于直覺形象思維階段,不能辨別自己行為的好壞;另一方面是生理方面,身體各種器官和組織需要不斷地發展,所以幼兒勞動教育是非此外,幼兒處于集體中的人是在幼兒園時期,勞動行為的養成可以使幼兒有更好的自理能力。勞動行為習慣的養成也可以促進幼兒在其他方面有更好的發展,幼兒時期進行勞動行為習慣的培養可以讓幼兒快速的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時期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在這個時候主要的活動環境是幼兒園和家庭,所以家園雙方合作可以促進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尤其是勞動行為習慣的培養。靠教師單一的指導是不可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勞動行為習慣,還要靠家長和教師有效的配合。孩子們會潛移默化地模仿老師和家長的行為,勞動行為習慣的培養也是如此。我們經常說家園之間要形成教育合力,所謂教育合力,不僅是指家長單方面的物質支持,還要家長和教師共同關心幼兒。態度一致、教養觀念一致和行為一致。教師的教育活動,家長不了解就無法配合教師,在家園雙方合作不一致的情況下,教育效果可能是為零。綜上,家園合作培養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研究是值得進行的,幼兒勞動行為習慣培養的作用是值得被肯定的。這為以后培養幼兒衣食住行等生活能力奠定了基礎,還可以讓幼兒養成良好的性格,建立正確的勞動觀,促使幼兒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1.2研究意義1.2.1理論意義在知網等論文網站搜索關于幼兒勞動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的研究。有關勞動教育的文章多以中小學和大學的研究較多,但是研究幼兒勞動教育方面比較少,主要是研究勞動教育的某一方面。本研究可以明確家園合作培養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方式方法、明確家園合作對于幼兒勞動行為習慣養成的意義。1.2.2實踐意義本研究的進行對于幼兒來說,對勞動行為習慣的培養起促進作用,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對家長來說可以拉近彼此(親子)之間的感情,重視勞動行為習慣的培養;對于老師來說可以利用在園時間來培養幼兒的勞動行為習慣。1.3文獻綜述劉軍豪根據陳鶴琴(1994)的教育思想提出,幼兒勞動的行為習慣的發展要依靠幼兒的全面發展。"陳虹利(2016)提出幼兒在勞動中全面發展,對身體的生長發育和幼兒的初步審美等有促進作用。2楊紅梅(2016)認為勞動可以促進道德品質、身心發展和良好個性的發展,從而使幼兒形成獨立性等。3為習慣的重視度和關注度都比較低,與教師的溝通也較少。4周芳(1997)在考表現在:隨意性強,計劃性差;階段性強,連續性差;灌雙方的溝通和配合少會讓幼兒難以形成良好的勞動行為習慣。劉娟(2017)分析長和幼兒園的合作層次低;家園合作方式較為單一,過于表面化。6盧婷(2016)認為影響因素主要是由家庭和教師兩方面影響,分別是家長的經濟狀況、文化資源等和教師促動方式、態度以及指導方式。7孫娓娓(2019)兒的發展,如果雙方的合作一致,就會對幼關于家園合作培養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原因1976年Davies提出:解決存在的問教育活動如參加科技館等。10幼兒園教師要獲得家長的全力支持,雙方的有效合作可以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勞動行為習慣。幼兒園要進行家訪,與家長溝通交流更好的了解幼兒的情況,因材施教就是要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促進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養成。舉辦座談會,教師可以談談幼兒在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情況,與家長緊密配合;定期邀請家長觀察幼兒的學校生活,可以更好的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方式,對于家園雙方的關系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家園雙方更好的溝通可以促進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養成。一切良好的行為習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別是幼兒良好勞動行為習慣的培養。需要幼兒園和家長的合作共育,家園合作可以形成教育合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兒良好勞動行為習慣的能力。幼兒勞動行為習慣教育的途徑主要是從幼兒園(學校),家庭兩方面來論述。家長要著重培養幼兒的獨立性。除此之外,勞動行為習慣的養成也要在大眾傳媒,隔代教育等方面來分析。楊紅梅從家庭勞動出發,講述了家庭中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培養方式: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重視勞動教育;尊重孩子的勞動,引導孩子進行勞動。劉月民從家庭和幼兒園的角度入手,在家庭角度中提出家長培養幼兒勞動的方式。11顏鑫認為培養幼兒勞動行為習慣規范包括:家園合作,雙方溝通和諧一致;活動中滲透環境教育;成人以身作則等。[12]通過對文獻的整理,發現勞動教育的研究主要圍繞勞動價值、勞動教育的方式、勞動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關于培養勞動行為習慣的研究較少。關于家園合作的研究主要圍繞家園合作的內容、家園合作的方式、影響家園合作的因素以及家園合作中存在的問題。關于家園合作培養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研究較少,缺乏廣泛性。本文的研究彌補了家園合作培養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研究的文獻缺乏,詳細分析勞動行為習慣培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4核心概念界定1.4.1.1行為習慣行為是指外表活動,習慣是個體心理傾向的表現,也是一種完成自動行為的傾向。13習慣是一種長期的生活方式,單一的行為不能形成一個習慣,習慣是在長期反復的練習過程中形成。所以,行為習慣是指行為的重復,直到它成為一種自然和穩定的行為。1.4.1.2幼兒勞動行為習慣幼兒勞動行為習慣是指幼兒使用各種勞動工具,包括四肢和其他器官工具,在長期重復勞動對象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些不易改變的行為或傾向。1.4.2幼兒勞動教育本文研究的是家園合作培養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研究,培養幼兒的勞動行為習慣也可以說是幼兒勞動教育。在《教育大辭典》中,勞動教育的定義被概括為勞動、生產、技術等方面的教育,主要有兩方面的任務:一是隱含德育的意義;幼兒勞動教育是有目的、有組織的培養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教育活動。1.4.3家園合作《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15袁雪蓮認為家園合作是家長和幼兒園雙方共同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16]李生蘭認為家園合作是為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要重視教育目的和內容。[17]馬忠虎認為,家園合作是在教育活動中,促進幼兒的發展。18這些學者對家園合作的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本研究的家園合作是通過幼兒園和家庭的有效互動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家園合作培養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有兩個方面:一是本研究根據幼兒勞動狀況,發現幼兒勞動意識和行為習慣存在的問題;二是尋找家園合作培養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現狀、問題以及解決策略。1.6.1研究內容本研究主要了解在家園合作中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現狀、問題和解決策略。通過訪談法和觀察法收集相關資料,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在家園合作中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現狀。運用問卷調查法、觀察法和訪談法,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得出在家園合作中幼兒的勞動行為習慣的問題。進一步的分析判斷,根據已知的問題探究解決對策。1.6.2.1訪談法本研究采用結構性訪談與非結構性訪談相結合的方法。在活動之前對班級老師和家長進行結構性訪談,了解該班老師和家長對幼兒勞動教育認識的不足以及在培養幼兒勞動習慣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另一種是非結構性訪談,在活動結束后,圍繞發現的問題和存在的現狀與教師和家長進行溝通和解決。1.6.2.2觀察法2.1家園對勞動行為習慣的認識動教育,但對于勞動行為習慣的培養還比較模糊哪些。”選擇不太同意,28%家長選擇一般14%家長選擇非常不同意,會給您帶來麻煩嗎?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太同意非常不同意總人數所占比例幼兒園給幼兒提供的勞動機會比較少,而且教師總是會在無形中剝奪幼兒的勞動機會。例如,幼兒在吃飯的時候時,教師將餐具與盛好的食物端給幼兒,但是分發餐具和食物端送發放等這些勞動行為都是幼兒可以完成的。而且幼兒的勞動時間較少和較分散,幼兒的手工勞動時間最長可能只是某天的上午或下午或者兩個小時的勞動片段。其次是自我服務勞動的時間,為群體服務勞動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入園和離園這之間。而且幼兒園的勞動教育材料都是配套的教材一名老師說:我們幼兒園直接從北京買教材,里面都有配套的教案和課件,我們照著做就行了這樣也省事。我們根據自己幼兒園的個別情況再進行修改。幼兒在家中的勞動時間會更少,而且幼兒的勞動機會也很少。通過訪談發現幼兒的勞動機會都是被家長替代了。因為家庭結構的原因,一位家長說:平時我們也沒有什么要求孩子去做,一大早的急匆匆的送他去上幼兒園我們還要上班,就趕緊幫他穿衣服洗漱。晚上回到家中,家中有爺爺奶奶,我們那么多人圍著他一個人,沒有什么需要他做的。而且有的家長會有懲罰的手段強迫孩子勞動。這樣孩子就會產生抵觸心理,覺得勞動不是一種表揚,而是一種懲罰。家長和幼兒園在這方面沒有很重要的結合。家長也沒有和老師進行溝通,都是家長在家里管著孩子,老師在學校管著孩子,中間沒有共同的交流和交集。以至于對孩子在園和在家中的情況不了解,無法培養幼兒的勞動行為習慣。百分比整理房間照顧花草幼兒的勞動行為在幼兒園都被家長或者教師代替了。例如玩具的收拾、圖書的擺放等。因為家長和教師都會覺得幼兒收拾的慢,而且還會被周圍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通過觀察發現幼兒的勞動行為習慣具有年齡差異。小班幼兒堅持時間短,勞動時注意力不夠集中,還需要教師等其他人的提醒;中班幼兒注意力有所提高;大班幼兒的勞動效果是最好的。例如幼兒在洗手時,容易被其他幼兒或者有趣的事情吸引,忘記自己要洗手的事情,這種現象在小班比較常見。根據調查顯示,當問到家長“您的孩子主動做過哪些勞動”時,發現整理房間、疊衣服和洗衣服的比例高,分別為69%和67%,這類勞動行為是自我服務勞動;比例較低的是照顧寵物花草、洗菜等,分別為17%和25%,從調查得知幼兒是愿意做家務勞動的,主要是自我服務的勞動行為,為群體服務勞動的方面的勞動行為習慣還有待培養。整理訪談材料得知,當問家長“孩子勞動的勞動行為存在什么問題?”的問題時,有19名家長表示:“孩子的注意力無法集中,他們總會積極的過來說我幫你或者我來做,但是堅持不到最后,勞動一會兒幼兒會被周圍其他的事情吸引,就會忘記勞動的事情,后面剩下的勞動還是由我們自己完成。”在問幼兒家長“孩子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嗎?還是會尋求你們的幫助呢”時,有將近12位家長給出了類似的答案:“孩子能不能做主要看孩子的心情,他們聽話的時候就會自己吃飯、把散落的玩具收好,但是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我們萬一磕了碰了就不好了。”家長覺得有的事情孩子做會有一定的危險,如果磕到碰到會心疼就不會讓幼兒進行勞動,一般都是由家長代替進行完成。3在家園合作中幼兒勞動行為習慣存在的問題幼兒家庭勞動有以下問題:家長對幼兒勞動的反應不夠積極;家長對勞動行為習慣認識不足等。幼兒園組織的勞動活動較少以及幼兒園與家長的溝通不多,讓幼兒參與勞動的次數少,所以在勞動行為習慣培養方面的準備工作上家長和幼兒園都存在缺陷;家長與教師在此方面的溝通也較少。幼兒園和幼兒家長對于家園合作的內涵理解相對來說不夠深刻,幼兒園通常把自己放在高高的位置上,缺乏對家長的教育關注。家園合作意識薄弱在家長方面表現為家長過度的將責任推給學校,很多的家長都不重視家園合作的的情況。在教師方面,由于家長的不重視,無法協助教師完成工作,家園合作就無法推進。R:當學校組織勞動活動時,家長和幼兒是否積極主動的參加?T:家長會覺得沒必要讓幼兒參加,有這個時間還不如讓幼兒多學習幾門藝術;而且家長會覺得幼兒長大后會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勞動,目前就是要學習學科知識。(2021/12/27訪談)在觀察中發現幼兒對勞動的認識不正確,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主要體現在收拾戶外玩具上,因為經常和別的班級進行共玩,玩具數量多,所以老師難以將玩具進行收拾整理,就會請幼兒進行幫忙,但在收拾過程中幼兒注意力難以集中會被周圍其他的事情吸引;在換衣服的時候,有部分幼兒在班級中聊天或者亂跑,聽不到老師的聲音,需要教師多次提醒幼兒;在吃飯的時候,老師會喂吃飯慢幼兒,在進行訪談時曾問到老師:R:您在培養幼兒的勞動行為習慣時遇到什么問題?T:在吃飯的時候有較多的孩子吃得慢,與家長溝通過后了解孩子在家吃飯的情況,家長不會要求孩子將碗中的飯吃干凈,較多的家長會選擇喂孩子吃飯。(2021/12/29訪談)所以這就導致家園雙方的不一致,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醒和督促,導致幼兒自覺性難以養成。在對幼兒進行訪問時發現,大部分的幼兒認為勞動是懲罰自己的一種方式:C:老師有一次我做錯事情了,媽媽讓我去掃地。C:我也是,有次我把妹妹的衣服弄臟了,媽媽讓我去收拾我的房間,我會覺得媽媽喜歡妹妹不喜歡我了。 (2021/12/29訪談)當幼兒犯錯時,家長總會讓幼兒勞動,這樣會讓幼兒產生勞動是懲罰方式的3.2家園合作的表面化,忽視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養成大多數家園合作都是在家長會或者接送幼兒等,對幼兒園的了解較少,對幼兒的在園情況了解更少,找不到培養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最佳途徑。傳統的家園合作方式中存在以下問題:家長和幼兒園對合作沒有準確的認識;家長和幼兒園在合作中合作層次低;家園合作方式過于表面化。在觀察中出現了以下問題:3.2.1幼兒勞動時易情緒化在穩定和開心的情緒下幼兒的勞動積極性較高,反之則較低。在訪談中有家R:您在培養幼兒勞動行為習慣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T:在園中,會有幼兒不愿意做這些事情,老師會要求幼兒做,但是由于幼兒情緒不高,幼兒就不愿意做老師安排的事情,主要原因是因為:對家長依賴較大,再加上情緒不高,對老師發出的口令不作回應。(2021/12/29訪談)P2:孩子在家比較嬌氣,在孩子不樂意的情況下他什么都不干,有時候讓孩子勞動一下,孩子就會哭鬧。(2021/12/29觀察)家長和教師不要順著孩子的情緒,而應該讓幼兒對勞動產生興趣。讓幼兒從小擁有積極健康的環境,有利于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H園幼兒常見的勞動者有教師、廚房工作人員、同伴等。在H園,幼兒的一日三餐都是由廚房工作人員來配送的,所以幼兒可以天天與他們見面。而這些服務人員為幼兒服務后,幼兒并沒有及時跟他們道謝,就會讓幼兒產生不尊重勞動成果的想法。首先對于老師,三餐兩點之后老師都會打掃衛生,在老師完成這些工作之后,幼兒不會對老師心存感激。有時幼兒將桌子弄得比較臟亂的時候,老師只會提醒幼兒,而不會讓幼兒自己收拾。(2021/12/29-2022/01/10觀察)其次對于廚房工作人員,幼兒每天可以看到他們進出教室,但只會偶爾聽到幼兒向他們問好,這樣的情況只是偶爾發生。還有較多的幼兒會去破壞別人的勞動成果,比如繪畫作品,建構作品等。家長和教師很少進行這方面的教授,所以幼兒會表現出對勞動成果的不尊重。3.3家園合作缺乏制度化與系統化,幼兒難以形成良好的勞動行為習慣根據幼兒園家長工作情況后指出,大部分的幼兒園在家長工作這一環節是處于比較薄弱的環節,主要表現在:隨意性強,計劃性差;階段性強,連續性差;灌輸性強,商討性差。這樣會使幼兒難以形成良好的勞動行為習慣。在對幼兒進行觀察之后發現班級較多的幼兒隨意性強,計劃性差。將自己要做的事情交給家長做的現象。例如在繪畫活動中,老師考慮到時間不足等的問題,將卡片剪好讓幼兒涂色。生活老師將這些材料在活動前放在桌子上,在活動結束后還是由生活老師進行整理收拾,幼兒幾乎沒有參與整理收拾。隨后對幼兒進行R:你們自己一個人在家都會做那些事情呢?C:在家會比較喜歡玩玩具,結束之后地上散落的玩具由爸爸媽媽進行收拾的。(2021/12/29訪談)對于這樣的情況,我問老師為什么不讓幼兒自己完成呢。老師會以幼兒太小、動作慢等原因,不讓幼兒自己整理。不管在家中還是在園中,較多的幼兒不能很好的完成勞動。表現在:收拾玩具時幼兒會隨意擺放;在戶外活動時老師將規則提前講好,活動結束后隨處可見的玩具器械。在家中,幼兒對家長的規定的勞動完成的不好,勞動時心不在焉或者三心二意,甚至會忘了自己的勞動任務。在本班,幼兒的勞動行為很少,總是享受老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