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8 中國的自然災害-中考地理真題分類匯編_第1頁
專題18 中國的自然災害-中考地理真題分類匯編_第2頁
專題18 中國的自然災害-中考地理真題分類匯編_第3頁
專題18 中國的自然災害-中考地理真題分類匯編_第4頁
專題18 中國的自然災害-中考地理真題分類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8中國的自然災害一、選擇題(2024·江蘇蘇州·中考真題)沙塵天氣包含浮塵、揚沙和沙塵暴等類型,春季是我國沙塵天氣的多發季節。圖為全國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圖,完成下面小題。1.沙塵暴區域主要位于(

)A.新疆南部 B.寧夏西北部 C.內蒙古中部 D.河北西北部2.與江蘇相比,廣東省受沙塵影響較小的原因是(

)A.海拔較高 B.緯度較低 C.距海洋近 D.人口較少3.受沙塵天氣的影響,當地網購量明顯增高的商品可能是(

)A.口罩 B.烘干機 C.防曬霜 D.除濕機(2024·安徽·中考真題)2024年5月,重慶某山地景區遭遇暴雨天氣,景區工作人員利用地理知識引導游客積極應對,化解潛在風險,有效保護了游客安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代表“暴雨”天氣狀況的符號是(

)A. B. C. D.5.景區工作人員引導游客采取的保護措施可能有(

)①狂風暴雨時,應防范懸崖高處的碎石跌落②電閃雷鳴時,應遠離大樹,防止遭到雷擊③若洪水來襲,應快速向地勢高的地方逃生④若泥石流發生,應順著泥石流流動方向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四川遂寧·中考真題)“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毛主席的《七律·長征》帶領我們回顧長征歷程,銘記長征精神。下圖為中央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在圖示的長征途中,長征路線分布最長省份是(

)A.江西省 B.湖南省 C.四川省 D.甘肅省7.紅軍長征經過的地區地勢險峻,氣候惡劣,途中最可能會遇到的自然災害有(

)A.五嶺一寒潮 B.烏蒙山一臺風 C.岷山一凍害 D.松潘草地一泥石流8.(2024·黑龍江·中考真題)“防災減災日”的設立,有利于提高人們防災減災意識,當你在樓房里遇到地震時,應如何避震?(

)A.護住頭部,躲在床或桌底下 B.乘電梯下樓C.跳窗而逃 D.躲在陽臺9.(2024·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下列自然災害中,屬于地質災害的是(

)A.泥石流 B.干旱 C.寒潮 D.臺風(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題)泥石流是在坡度較陡的溝谷中形成的飽含石塊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圖1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2示意泥石流發生時正確的逃生方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甲地與山峰的相對高度是(

)A.1082米 B.982米 C.882米 D.782米11.圖中乙、丙代表的山體部位名稱分別是(

)A.鞍部、山脊 B.鞍部、山谷 C.陡崖、山谷 D.陡崖、山脊12.泥石流發生時,①②③④逃生方向中正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2023·西藏·中考真題)下列屬于自然災害的是(

)A.煉鋼廠排放廢氣,造成大氣污染 B.一場突發的泥石流,破壞大量房屋C.造紙廠排放污水,造成水污染 D.大量施用農藥、化肥,造成土壤污染(2023·山東青島·中考真題)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過渡的地帶,云霧籠罩,降水豐沛,被稱為華西雨屏帶。下圖示意四川省華西雨屏帶位置,完成下面小題。

14.關于華西雨屏帶的分布,說法正確的是()①成都平原西部邊緣②川西高原西部邊緣③南北狹長,呈條帶狀④東西延伸,呈團塊狀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5.華西雨屏帶被稱為中國內陸“雨極”,特點是多強暴雨。特殊年份,該地一周的降雨量相當于北京兩年的雨量。這可能引發()A.寒潮、霜凍 B.火山、地震 C.臺風、梅雨 D.滑坡、泥石流(2023·山東青島·中考真題)2023年4月10日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了沙塵黃色預警,提醒民眾做好防御。下圖示意4月10日8時至4月11日8時全國沙塵天氣預報,完成下面小題。

16.此次沙塵天氣影響范圍最大的地區是()A.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 B.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C.青藏地區和南方地區 D.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17.下列屬于沙塵天氣防御措施的是()①減少戶外活動②做好防風沙準備,及時關閉門窗③能見度低,駕駛人員應加速行駛④戴口罩以免沙塵對呼吸道造成損傷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8.(2023·湖北鄂州·中考真題)2023年5月12日是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鄂州市某校為了讓同學們掌握正確的防災減災方法,開展了相關教學活動。下列關于防災減災做法不正確的是(

)A.當遭遇雷雨天氣時,應遠離電線桿,防止漏電傷人B.當發生泥石流時,應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C.發生火災時,人在高樓撤離要乘坐電梯迅速逃生D.發生地震時,在戶外應選擇開闊地帶避震,在室內應盡量抱頭屈膝躲在小開間的墻角(2023·山東臨沂·中考真題)2022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干旱、風雹和地震災害為主,臺風、冷凍和沙塵暴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下圖為中國主要氣象災害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9.下列自然災害屬于地質災害的是(

)A.洪澇 B.干旱 C.風雹 D.地震20.干旱災害多發區主要分布在(

)A.青藏地區 B.東南沿海地區 C.華北地區 D.長江中下游地區(2023·重慶·中考真題)我國今年已發生多次大范圍沙塵天氣,風沙危害嚴重。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1.我國的沙塵天氣多出現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2.最容易引發沙塵天氣的是(

)A.濃霧 B.大風 C.暴雨 D.大雪23.為減少沙塵天氣發生,人們應該(

)A.過度放牧 B.圍湖造田 C.植樹種草 D.毀林開荒(2023·江蘇無錫·中考真題)2022年5月20日8時36分,四川省雅安市發生4.8級地震。學生第一時間躲在書桌下,隨后有序撤到空曠地帶,上演了“教科書式撤離”。下圖為世界局部板塊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4.雅安市地震多發的主要原因是該地位于(

)A.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 B.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C.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D.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25.學生上演了“教科書式撤離”,說明學校(

)A.交通安全教育到位 B.地震逃生應急演練到位C.消防安全教育到位 D.疫情應急處置演練到位(2022·寧夏·中考真題)讀“我國部分城市某年7月8日天氣預報圖”,完成下面小題。26.出門需要帶雨傘的城市是(

)A.上海 B.長沙 C.福州 D.廣州27.此季節,我國東南沿海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是(

)A.沙塵暴 B.臺風 C.寒潮 D.暴風雪(2022·廣西梧州·中考真題)下圖是“某臺風中心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8.該臺風中心位于梧州的(

)A.正東方向 B.東南方向 C.正南方向 D.西北方向29.此時臺風中心位于地球五帶中的(

)A.熱帶 B.南溫帶 C.北寒帶 D.北溫帶30.我國是受臺風影響較多的國家之一,臺風活動比較頻繁的季節是(

)A.春夏季節 B.夏秋季節 C.秋冬季節 D.冬春季節(2022·山東煙臺·中考真題)日本地震頻發。2022年3月16日,日本東郎近海再次發生7.4級地震。讀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1.根據板塊構造學說,日本地震頻發主要是因為其位于(

)A.環太平洋火山地震 B.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C.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D.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32.2022年5月12日是第14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減輕災害風險,年護美好家園”,災害發生時,以下行為合理的是(

)①地震時從高樓跳窗逃生

②沙塵天氣關好門窗

③發生洪澇時在低洼處玩水

④臺風時在高樓下行走A.① B.② C.③ D.④(2022·廣東·中考真題)2022年5月11-13日,廣東省發生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涉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多個地市氣象部門發布最高暴雨預警,當地中小學因此停課。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3.此次當地氣象部門發布的最高暴雨預警是(

)A.B.C.D.34.受此次強降雨影響,當地可能出現的氣象災害是(

)A.沙塵暴 B.寒潮 C.暴雪 D.洪澇35.遭遇強降雨天氣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①及時關好門窗

②攜帶雨具外出玩耍

③遠離洼地,不貿然涉水

④遠離電線桿,防止漏電傷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解答題36.(2023·內蒙古·中考真題)我國自然災害頻發,防災減災工作特別重要,因此我國把5月12日定為“防災減災日”。讀“我國四川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