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高等職業教育考試(語文)第12套模擬考試試卷一、單項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14分)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拘泥(ní)狡黠(xié)銖兩悉稱(chèn)吹毛求疵(cī)B.契合(qì)瘦削(xuē)信手拈來(zhān)味同嚼蠟(jiáo)C.稽首(qǐ)詭譎(jué)赫赫揚揚(hè)栩栩如生(xǔ)D.佇立(chù)睥睨(pì)嘩眾取寵(huá)喃喃自語(nán)答案:C解析:A項“拘泥”的“泥”應讀“nì”,“狡黠”的“黠”應讀“xiá”;B項“信手拈來”的“拈”應讀“niān”;D項“佇立”的“佇”應讀“zhù”。本題考查對現代漢語常用字詞讀音的識記,對應大綱1.1(1)。難度:易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妖嬈嘶啞天嬌斷章取義B.飄逸搖曳妄想豐功偉績C.秘訣驚駭臟物富麗堂皇D.制裁涵養貿然形消骨立答案:B解析:A項“天嬌”應為“天驕”;C項“臟物”應為“贓物”;D項“形消骨立”應為“形銷骨立”。本題考查對現代漢語常用字詞字形的識記,對應大綱1.1(1)。難度:易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A.他在演講比賽中,引經據典,口若懸河,夸夸其談,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B.廣西的德天瀑布氣勢磅礴,那振聾發聵的轟鳴聲讓人震撼。C.面對困難,他總是勇往直前,鍥而不舍,從不退縮。D.他上課經常遲到,老師批評了多次也無動于衷,已經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答案:C解析:A項“夸夸其談”是貶義詞,形容說話浮夸不切實際,不符合語境;B項“振聾發聵”意思是發出巨響,讓耳聾的人也能聽到,比喻喚醒糊涂麻木之人,不能用來形容瀑布的聲音;D項“不可救藥”程度過重,用來形容上課遲到不合適。C項“鍥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使用恰當。本題考查成語在語境中的正確使用,對應大綱1.1(2)。難度:中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廣西的山水風光______,吸引了無數游客前來觀賞。漓江的水______,清澈見底,兩岸的山峰______,形態各異。游客們坐在竹筏上,______著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A.美不勝收波光粼粼連綿起伏欣賞B.琳瑯滿目波濤洶涌高聳入云觀賞C.美不勝收洶涌澎湃蜿蜒曲折觀看D.琳瑯滿目波光粼粼連綿不斷欣賞答案:A解析:“美不勝收”形容美好的東西很多,一時看不過來,可用于形容山水風光;“琳瑯滿目”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多指書籍或工藝品,不適合形容山水。“波光粼粼”形容波光明凈,符合漓江水面的特點;“波濤洶涌”“洶涌澎湃”形容水勢浩大,不適合漓江。“連綿起伏”形容山脈連續不斷而且起伏不平,符合兩岸山峰的特點;“高聳入云”只強調山峰高,“蜿蜒曲折”一般形容道路等,“連綿不斷”更側重于不間斷,“連綿起伏”更能體現山峰的形態。“欣賞”“觀賞”都有觀看欣賞的意思,但“欣賞”更強調享受美好的事物,領略其中的趣味,“觀賞”更側重于觀看,“欣賞”更符合語境。本題考查詞語在語境中的正確運用,對應大綱1.1(2)。難度:中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通過開展“書香校園”活動,使同學們的閱讀興趣越來越濃。B.能否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是我國中小學教學工作的當務之急。C.我們要養成愛讀書,特別是讀經典、讀名著,讓書香飄滿我們的生活。D.廣西的螺螄粉以其獨特的風味,深受廣大食客的喜愛。答案:D解析:A項缺少主語,“通過”和“使”刪去其一;B項兩面對一面,刪去“能否”;C項缺少賓語,在“愛讀書”后加上“的習慣”。本題考查語句表達的規范性,對應大綱1.1(2)。難度:中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魯迅先生稱贊“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B.“嘎——”傳過來一聲水禽被驚動的鳴叫。C.人生在世,最高價值的欣賞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麗?還是出于自己直覺的驅使?D.飛機在6000米高空水平飛行時,只能看到兩側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圍內的地面。答案:B解析:A項“史記”應加書名號;C項第二個問號應為逗號,選擇疑問句只在句末用問號;D項兩個頓號應刪去,因為約數之間不用頓號。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對應大綱1.1(1)。難度: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方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A.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擬人)B.那是雨,是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的秋雨啊!(排比)C.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比喻)D.他長得像他爸爸一樣英俊。(比喻)答案:B解析:A項把“我”和閏土之間的隔閡比作“厚障壁”,是比喻;C項“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趕趟兒”把桃樹、杏樹、梨樹擬人化,是擬人;D項“像”表示比較,不是比喻詞,該句沒有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B項“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構成排比。本題考查常用修辭手法的判斷,對應大綱1.1(2)。難度:易(二)文學和文化常識(6分)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B.《孟子》是孟子及其門人所作,儒家經典之一,孟子,名軻,春秋時期思想家。C.《左傳》是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是戰國時期左丘明所著,它和《公羊傳》《谷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D.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他的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茶館》等。答案:A解析:B項孟子是戰國時期思想家;C項《左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所著;D項《茶館》是話劇,不是小說。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的識記,對應大綱1.2(1)。難度:中下列詩句與作者對應不正確的一項是()A.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B.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李白C.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D.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答案:B解析:“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作者是杜甫,不是李白。A、C、D選項詩句與作者對應正確。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的識記,對應大綱1.2(1)。難度:易下列關于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古代的“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B.“豆蔻年華”指的是男子十三四歲的年紀。C.廣西的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三月三”是壯族的重要節日,人們會舉行對歌、拋繡球、吃粽子等活動。D.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中,清明節的習俗有掃墓、踏青、登高、插茱萸等。答案:A解析:B項“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C項吃粽子是端午節的習俗,不是“三月三”的習俗;D項登高、插茱萸是重陽節的習俗,不是清明節的習俗。本題考查文化常識的識記,對應大綱1.2(1)。難度:中二、填空題(共8題,任選5題作答,每題2分,共10分)(),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其一)》)答案:長風破浪會有時解析:考查對經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答案:沉舟側畔千帆過解析:考查對經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答案:安得廣廈千萬間解析:考查對經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答案:忽如一夜春風來解析:考查對經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答案:人有悲歡離合解析:考查對經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答案:落紅不是無情物解析:考查對經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答案:大漠孤煙直解析:考查對經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答案:天時不如地利解析:考查對經典篇目語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三、閱讀題(3題)(一)古詩詞鑒賞(6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生動地描繪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B.首聯點明了詩人的行蹤,從孤山寺北到賈亭西,描繪了湖面春水初漲的景象。C.頷聯中“爭”“啄”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早鶯爭著飛向暖樹、新燕啄泥筑巢的動態畫面。D.尾聯“最愛湖東行不足”直接抒情,表達了詩人對西湖東岸景色的喜愛之情,“行不足”說明詩人已經游覽疲憊,想要回家。答案:D解析:“行不足”是指詩人對西湖的美景流連忘返,怎么看都看不夠,并非游覽疲憊想要回家。A、B、C選項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均正確。本題考查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與分析,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1.(1)。難度:中請從煉字的角度賞析“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中“亂”和“淺”的妙處。答案:“亂”字形象地描繪出春天百花盛開、色彩繽紛、繁花似錦的景象,表現出花朵的繁多和生機勃勃;“淺”字準確地寫出了早春小草剛剛長出、還不茂密的特點,體現出春天的清新和活力。這兩個字生動地展現了西湖早春的獨特風光。解析:考查對古詩詞中關鍵詞語的賞析,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1.(1)。難度:中(二)文言文閱讀(10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4題。雖有嘉肴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不知其旨也(味美)B.雖有至道(最好的道理)C.然后能自反也(反思)D.教學相長也(增長)答案:D解析:“教學相長”的“長”在這里是“促進”的意思,不是“增長”。A、B、C選項解釋正確。本題考查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2.(1)。難度:中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雖有嘉肴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B.不知其善也其真無馬邪C.是故學然后知不足公問其故D.其此之謂乎下車引之答案:A解析:A項“雖”都是“即使”的意思;B項“其”,前者是代詞,指至道,后者表示反問語氣,難道;C項“故”,前者是“所以”,后者是“原因”;D項“之”,前者是賓語前置的標志,無實義,后者是代詞,代指元方。本題考查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義,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2.(1)。難度:難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答案: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解析:“雖”是即使,“至道”指最好的道理,“善”是好處。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2.(4)。難度:中(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答案: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勵。解析:“自反”是自我反思,“自強”是自我勉勵。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2.(4)。難度:中這篇短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請簡要概括。答案:這篇短文告訴我們教學相長的道理,即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在學習中我們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在教學中我們能知道自己的困惑,從而不斷提升自己。解析:考查對文言文文本內涵的理解,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2.(3)。難度:中(三)現代文閱讀(14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4題。《廣西的銅鼓文化》銅鼓是廣西極具代表性的文化瑰寶,凝聚著廣西各族人民的智慧與創造力,承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它不僅是一種獨特的樂器,更是權力、財富和地位的象征。廣西出土的銅鼓數量眾多,種類豐富,造型獨特。其形狀多為平面曲腰,鼓面中心有太陽紋,向外輻射出光芒,周邊環繞著各種精美的紋飾,如翔鷺紋、羽人競渡紋、云雷紋等。這些紋飾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翔鷺紋可能與古代民族的圖騰崇拜有關,羽人競渡紋則生動地展現了當時人們的水上活動場景,云雷紋寓意著吉祥如意、風調雨順。銅鼓在廣西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古代,銅鼓常用于祭祀、戰爭、慶典等重要場合。壯族、瑤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在祭祀祖先時,會敲響銅鼓,以祈求祖先的庇佑和賜福;在戰爭中,銅鼓的聲音可以鼓舞士氣,指揮軍隊行動;在豐收、節日等慶典活動中,人們會圍繞著銅鼓載歌載舞,表達喜悅之情。隨著時代的發展,銅鼓文化也在不斷傳承與創新。如今,廣西的一些文藝團體將銅鼓元素融入舞蹈、音樂等表演形式中,創作出了許多精彩的節目,如壯族的銅鼓舞,舞者們手持銅鼓,配合著激昂的鼓點,展現出獨特的民族風情。同時,銅鼓的制作工藝也得到了傳承和發展,現代工匠們在保留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融入現代設計理念,制作出了各種精美的銅鼓工藝品,深受游客喜愛,成為廣西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銅鼓是廣西的文化瑰寶,承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凝聚著各族人民的智慧。B.廣西出土的銅鼓造型獨特,紋飾精美,且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C.銅鼓在古代僅用于祭祀和戰爭,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D.如今銅鼓文化通過文藝表演和工藝品制作等形式得到傳承與創新。答案:C解析:文中提到銅鼓在古代常用于祭祀、戰爭、慶典等重要場合,并非僅用于祭祀和戰爭,C選項表述錯誤。A、B、D選項內容均與原文相符。本題考查對文章信息的篩選與理解,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3.(2)。難度:中文章第2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案:主要運用了分類別和作詮釋的說明方法。分類別介紹了銅鼓的形狀和紋飾種類,使說明條理清晰;作詮釋對翔鷺紋、羽人競渡紋、云雷紋等紋飾的文化內涵進行解釋說明,讓讀者更清楚地了解銅鼓紋飾蘊含的意義,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解析:考查對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3.(1)。難度:中請簡要概括銅鼓在廣西各族人民生活中的作用。答案:在祭祀時,祈求祖先庇佑和賜福;在戰爭中,鼓舞士氣、指揮軍隊行動;在慶典活動中,人們圍繞銅鼓載歌載舞,表達喜悅之情。解析:從文中提取關于銅鼓在各族人民生活中作用的關鍵信息進行概括,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3.(2)。難度:中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廣西銅鼓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認識。答案:廣西銅鼓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傳承方面,保留了銅鼓的制作工藝和在傳統活動中的使用,讓這一古老文化得以延續;創新方面,將銅鼓元素融入文藝表演,創作出精彩節目,還在制作工藝中融入現代設計理念,制成工藝品。這不僅豐富了文化表現形式,還滿足了現代人的審美和生活需求,使銅鼓文化更具活力,能更好地傳播廣西文化。解析:考查對文章關鍵內容的理解,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3.(4)。難度:中四、材料寫作題(2題)(一)應用文寫作(10分)廣西某職業學校要舉辦一場“廣西民族文化節”活動,活動內容包括民族歌舞表演、民族手工藝品展示等。請你以學校學生會的名義,寫一份活動通知,告知全體同學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等相關信息。要求格式正確,語言簡潔明了,內容完整,不少于150字。答案:關于舉辦“廣西民族文化節”活動的通知全體同學:為弘揚廣西民族文化,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學校學生會將舉辦“廣西民族文化節”活動,現將相關事宜通知如下:活動時間:[具體時間]活動地點:[具體地點]活動內容:民族歌舞表演,將呈現壯族、瑤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的特色歌舞;民族手工藝品展示,有精美繡球、壯錦、銅鼓工藝品等。現場還設有互動環節,同學們可親自體驗民族手工藝品制作。歡迎全體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茶樓與茶藝表演團隊合作演出合同
-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拆遷補償合同
- 水務企業水資源利用與財務管理制度
- 環保項目場地調研合同協議書范本
- 老人營養健康課件
- 美術課件彩虹
- 美術素描兒童課件下載
- 美術版畫介紹課件
- 美術政策解讀課件下載
- 安全工作總結幼兒園中班
- 潘祖仁版高分子化學(第五版)課后習題答案.24401
- 2023年廣東廣州市越秀區流花街招聘兩名專職統計員筆試備考題庫及答案解析
- 吉林省房屋修繕及抗震加固工程計價定額說明
- 預制箱梁施工監理重點檢查內容標準版
- 干部人事檔案目錄(樣表)
-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頑皮的小雨滴》含反思
- 2023年北京理工附中小升初英語分班考試復習題
- 《沙盤游戲與大學生心理治療》課程教學大綱
- FZ/T 12001-2006氣流紡棉本色紗
- 丁類(D類)功率放大器
- 論湖湘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政教育之間的融合優秀獲獎科研論文-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