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JT-定位錨固鋼網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系統應用技術標準_第1頁
DB13JT-定位錨固鋼網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系統應用技術標準_第2頁
DB13JT-定位錨固鋼網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系統應用技術標準_第3頁
DB13JT-定位錨固鋼網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系統應用技術標準_第4頁
DB13JT-定位錨固鋼網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系統應用技術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1.100DB 河北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PDB13(J)/T8xxx-2022備案號:Jxxxxx-2022定位錨固鋼網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系統應用技術標準Technicalstandardforapplicationofbuiltinthermalinsulationsystemofcast-in-placeconcretewallwithpositioningandanchoringsteelmesh(征求意見稿)2022-xx-15發布2022-xx-01實施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

前言根據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21年度省工程建設標準和標準設計第二批制(修)訂計劃》(冀建節科函〔2021〕117號)的要求,由北方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會同有關單位編制而成。本標準共分7章,主要技術內容包括:1.總則;2.術語;3.基本規定;4.性能要求;5.設計;6.施工;7.質量驗收。本標準的部分內容涉及專利(專利號:ZL202110689425.8、ZL202121383681.6、ZL202123014806.0、ZL202123014938.3)。涉及專利的具體技術問題,使用者可直接與專利權人協商處理。本標準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標準由北方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具體內容的解釋,由河北省綠色建筑推廣與建設工程標準編制中心負責管理。標準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寄送至北方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石家莊市裕華東路55號,郵編:050011,電話郵箱:bfybzh@163.com),以便修訂時參考。本標準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審查人員名單:主編單位:北方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參編單位:山東智勝節能建材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劉強王愛國邢曉娟張含芝馮雪松審查人員:目次HYPERLINK1總則 12術語 2HYPERLINK3基本規定 4HYPERLINK4性能要求 7HYPERLINK4.1主要材料 7HYPERLINK4.2配套材料 12HYPERLINK5設計 17HYPERLINK5.1一般規定 17HYPERLINK5.2設計要點 18HYPERLINK6施工 226.1一般規定 226.2施工要點 236.3運輸及貯存 256.4安全操作要求與成品保護 26HYPERLINK7質量驗收 287.1一般規定 287.2主控項目 307.3一般項目 33本標準用詞說明HYPERLINK 36引用標準名錄 37附:條文說明 39

ContentsHYPERLINK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 2HYPERLINK3BasicRequirements 4HYPERLINK4PerformanceRequirement 74.1MainMaterials 74.2SupportingMaterials 12HYPERLINK5Design 175.1GeneralRequirements 175.2DesignRequirements 18HYPERLINK6Construction 226.1GeneralRequirements 226.2ConstructionPoints 236.3TransportationandStorage 256.4SafeOperationRequirementsandFinishedProductProtection 26HYPERLINK7QualityAcceptance 287.1GeneralRequirements 287.2MasterControlItems 307.3GeneralItems 33HYPERLINK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 36HYPERLINKListofQuotedStandards 37HYPERLINK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39總則1.0.1為規范定位錨固鋼網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系統在建筑外墻保溫工程中的應用,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保證工程質量,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河北省抗震設防烈度不大于8度和建筑高度小于100m的新建、擴建的民用建筑中采用定位錨固鋼網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系統的設計、施工及質量驗收。1.0.3定位錨固鋼網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系統的設計、施工和質量驗收,除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和河北省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2術語2.0.1定位錨固鋼網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系統builtinthermalinsulationsystemofcast-in-placeconcretewallwithpositioningandanchoringsteelmesh通過專用的鋼塑保溫連接件、塑料卡扣(尼龍卡扣)將鋼絲網架保溫板置于固定位置,施工現場在保溫層兩側同時澆筑混凝土基層墻體及防護層,使防護層與保溫層內側的現澆混凝土基層墻體可靠連接,形成的具有保溫、防護作用的構造系統。簡稱為“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2.0.2保溫層thermalinsulationlayer由保溫材料(模塑聚苯板、石墨聚苯板、擠塑聚苯板、石墨擠塑板)構成的,位于防護層與基層墻體之間,在定位錨固鋼網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系統中起保溫、隔熱作用的構造層。2.0.3鋼絲網架保溫板metalnetworkinsulationboard以單面鋼絲網片和焊接其上的未穿透保溫層的腹絲為骨架,與保溫材料(模塑聚苯板、石墨聚苯板、擠塑聚苯板、石墨擠塑板)構成的網架板。2.0.4防護層protectivelayer位于保溫層外側,主要起保溫層防護作用的現澆混凝土構造層。2.0.5鋼塑保溫連接件steelplasticinsulationconnector由φ8HRB400級鋼筋與鋼片焊接、卡扣橢圓盤組成,卡扣橢圓盤和穿過保溫層部位整體注塑,在定位錨固鋼網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系統中具有固定鍍鋅電焊網、保證鍍鋅電焊網保護層厚度、拉結防護層和基層墻體作用的專用桿件。2.0.6塑料卡扣plasticbuckle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形。與鋼塑保溫連接件配套使用,位于保溫層基層墻體側,具有固定保溫層位置作用的塑料件。3基本規定3.0.1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構造見表3.0.1。表3.0.1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基本構造抹面層①系統基本構造基層墻體④內飾面層⑤構造示意圖防護層②保溫層③5mm厚抹面膠漿壓入玻纖網布50mm厚現澆混凝土,內設鍍鋅電焊網(保護層厚度大于15mm)模塑聚苯板、石墨聚苯板、擠塑聚苯板、石墨擠塑板現澆混凝土墻體鍍鋅電焊網按工程設計鍍鋅電焊網塑料卡扣斜插腹絲③層間挑板鋼塑保溫連接件②日①⑤④室內室外塑料卡扣斜插腹絲③層間挑板鋼塑保溫連接件②日①⑤④室內室外3.0.2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應采用預制構件、定型產品或成套技術,并應具備同一供應商提供配套的組成材料和型式檢驗報告。型式檢驗報告應包括配套組成材料的名稱、生產單位、規格型號、主要性能參數,應符合本標準以及國家和河北省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3.0.3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應與基層墻體可靠連接。在基層正常變形以及承受自重、風荷載和室外氣候的長期反復作用下,不產生裂縫、有害的變形和破壞。在正常使用中或設防地震時不應發生脫落。3.0.4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各組成部分應具有物理-化學穩定性,所有組成材料應彼此相容并具有防腐性。3.0.5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應具有防水滲透性能。3.0.6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的保溫、隔熱和防潮性能除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河北省地方標準《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節能75%)》DB13(J)185、《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13(J)81外,尚應符合國家和河北省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3.0.7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的使用高度及其防火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有關規定;且應具有防止火焰沿外墻面蔓延的能力。3.0.8在正確使用和正常維護的條件下,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的設計使用年限應不低于50年。3.0.9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的保溫材料在運輸和進場堆放過程中,應采取防水、防火及防碰撞等防護措施,不可重壓或與鋒利物品碰撞。產品應放在干燥通風處貯存,不應露天長期暴曬、避免雨、雪水侵蝕。3.0.10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施工現場的防火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GB50720的有關規定。3.0.11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應考慮環境因素的影響,在使用年限內定期檢測、維護。3.0.12施工現場應采用必要的防火措施,并應制定火災應急預案,配置滅火器、臨時消防給水設施和臨時消防應急照明等臨時消防設施,作業前應對相關施工人員進行防火安全教育培訓。3.0.13鋼絲網架保溫板出廠前應按照綠色施工要求,結合施工圖和現場實際尺寸進行排板設計和加工。3.0.14保溫材料的檢測報告應滿足下列要求:1保溫材料檢測必須滿足陳化期要求;2保溫材料檢測報告必須為抽樣檢測;3檢測報告的各項指標應為同一批次的材料、在同一份檢測報告中體現。3.0.15保溫板的安裝位置應正確、接縫嚴密;保溫板應固定牢固,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不應移位、變形;保溫板表面應采取界面處理措施,與混凝土粘結應牢固。4性能要求4.1主要材料4.1.1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的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1.1的規定。表4.1.1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性能指標試驗項目單位性能指標試驗方法耐候性—經耐候性試驗后,不得出現空鼓、剝落或脫落、開裂等破壞,不得產生裂縫出現滲水;系統的拉伸粘結強度不小于0.10MPa,不得在界面破壞JGJ144抗沖擊強度J≥10J級吸水量g/m2≤500水蒸氣透過性能g/(m2·h)≥0.85耐凍融—80次凍融循環后,系統無空鼓、剝落,無可見裂縫;拉伸粘結強度不小于0.10MPa熱阻m2·K/W符合設計要求抹面層不透水性—2h不透水JGJ1444.1.2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應根據工程設計圖紙進行深化設計,保溫層材料及規格尺寸按照要求進行排板和鋼塑保溫連接件布置設計。排板設計時宜采用標準板,當出現非標準板時,保溫板3m長范圍內對接應不多于兩處,且對接處需膠粘劑粘牢,其寬度應不小于200mm。保溫板主要規格尺寸應符合表4.1.2的規定。表4.1.2保溫板主要規格尺寸(mm)項目規格長度1200、2800、2900寬度600、1200、1800厚度工程設計確定注:非標準規格板按設計要求制作。非標準規格板最小寬度宜不小于200mm。4.1.3保溫板的表面應平整、無裂紋、無夾雜物、無油污,板邊應平直、完整,無掉角、缺棱。其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1.3的規定。表4.1.3保溫板尺寸允許偏差(mm)項目允許偏差試驗方法長度±2.0GB/T6342寬度±1.0厚度+1.5,0.0對角線差≤3.0板面平整度≤2.0注:本表的允許偏差值以600mmx1200mm的標準板為基準。4.1.4模塑聚苯板和石墨聚苯板的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1.4-1的規定;擠塑聚苯板和石墨擠塑板的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1.4-2的規定。表4.1.4-1模塑聚苯板和石墨聚苯板性能指標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模塑聚苯板石墨聚苯板絕熱性能037級033級030級表觀密度(kg/m3)20~22≥20GB/T29906續表4.1.4-1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模塑聚苯板石墨聚苯板絕熱性能037級033級030級導熱系數[W/(m·K)]≤0.037≤0.032≤0.030GB/T0801.1GB/T29906JC/T2441垂直板面的抗拉強度(MPa)≥0.10壓縮強度(MPa)≥0.10尺寸穩定性[(70±2)°C,48h](%)≤0.3熔結性斷裂彎曲負荷(N)≥25彎曲變形(mm)≥20水蒸氣透濕性能[ng/(Pa·m·s)]≤4.5吸水率(%)≤3.0GB/T29906剪切強度(kPa)—≥100JC/T2441燃燒性能燃燒性能等級B1級GB8624氧指數(%)≥30注:1模塑聚苯板和石墨聚苯板在出廠前,宜在自然條件下陳化42天,或在溫度(60±5)℃環境中陳化5天;2保溫板六面應噴涂水泥基聚合物砂漿包覆;3斷裂彎曲負荷或彎曲變形有一項能符合指標要求即為合格。表4.1.4-2擠塑聚苯板和石墨擠塑板性能指標項目單位性能指標試驗方法擠塑聚苯板石墨擠塑板表觀密度kg/m325~35GB/T30595壓縮強度MPa≥0.20垂直板面的抗拉強度MPa≥0.20導熱系數(25℃)W/(m·K)≤0.030≤0.024續表4.1.4-2項目單位性能指標試驗方法擠塑聚苯板石墨擠塑板吸水率%≤1.5GB/T30595彎曲變形mm≥20尺寸穩定性%≤1.0水蒸氣透濕系數ng/(Pa·m·s)1.5~3.5氧指數%≥30GB/T2406燃燒性能等級—B1級GB8624注:1擠塑聚苯板和石墨擠塑板產品不得摻加非本廠擠塑板產品的回收料,在出廠前應雙面去皮;2擠塑聚苯板和石墨擠塑板在出廠前,應在自然條件下陳化不少于28天;3保溫板六面應噴涂水泥基聚合物砂漿包覆。4.1.5防護層中鍍鋅電焊網的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1.5的規定。表4.1.5鍍鋅電焊網性能指標項目單位性能指標試驗方法冷拔低碳鋼絲極限強度標準值N/mm2≥550GB1499.3冷拔低碳鋼絲抗拉強度設計值N/mm2≥320絲徑mm3.03.54.0GB/T33281直徑允許偏差±0.06±0.06±0.08網孔尺寸mm50×5075×75100×100網孔偏差徑向%≤5緯向≤2焊點抗拉力N>550鍍鋅層質量g/m2≥140續表4.1.5項目單位性能指標試驗方法網片緯向鋼絲外緣距保溫板mm33±2GB26540腹絲出入保溫板厚度—保溫板厚度1/3-1/2鋼絲挑頭板邊鋼絲挑頭mm≤6腹絲挑頭mm≤5同方向腹絲中心距mm200±5同方向腹絲不平行度度≤3網片焊點漏焊率%≤0.8腹絲焊點漏焊率%≤3,且板周邊200mm內應無漏焊、脫焊。4.1.6鋼塑保溫連接件由HRB400φ8鋼筋及鋼片制作,鋼片及穿過保溫層部分應采用工程塑料熱熔包覆或其他有效表面防腐處理措施。鋼材性能應滿足表4.1.6的要求;鋼塑保溫連接件的卡扣橢圓盤內設鋼片與鋼筋端部焊接并用工程塑料熱熔包覆,抗拔力標準值不應小于2.5kN,試驗方法及要求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外墻保溫用錨栓》JG/T366的規定。表4.1.6鋼塑保溫連接件鋼材性能指標(N/mm2)牌號屈服強度標準值fyk屈服強度極限值fstk抗拉強度設計值fy抗壓強度設計值fy’HRB4004005403603604.1.7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的防護層混凝土力學性能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通用規范》GB55008、《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的規定,多、低層建筑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5,高層建筑不應低于C30。4.1.8防護層宜選擇具有高流動性、均勻性和穩定性的自密實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徑不應大于8mm。自密實是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要求,其硬化后的強度、彈性模量、長期性能和耐久性等其他性能應符合設計或相關標準的要求。當采用普通混凝土時,應進行配合比設計,并應滿足防護層相關性能要求。入模工作性能要求按表4.1.8的規定,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設計及試驗方法應按現行行業標準《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283的規定執行。表4.1.8自密實混凝土工作性能要求自密實性能性能指標重要性性能等級技術要求填充性坍落擴展度(mm)控制指標SF3760~850擴展時間T500(s)VS2<2抗離析性離析率(%)SR2<15間隙通過性坍落擴展度與J環擴展度差值(mm)可選指標PA20≤PA2≤254.2配套材料4.2.1膠粉聚苯顆粒貼砌漿料的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2.1的規定。表4.2.1膠粉聚苯顆粒貼砌漿料性能指標項目單位性能指標試驗方法干表觀密度kg/m3250~350JG/T158導熱系數W/(m·K)≤0.080抗壓強度MPa≥0.30抗拉強度MPa≥0.12軟化系數—≥0.60線性收縮率%≤0.3拉伸粘結強度原強度MPa≥0.12浸水48h,干燥14d≥0.10燃燒性能等級A(A2)級GB86244.2.2無機輕集料保溫砂漿的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2.2的規定并應滿足《無機輕集料砂漿保溫系統技術標準》JGJ/T253的要求。表4.2.2無機輕集料保溫砂漿性能指標檢測項目性能要求試驗方法I型II型Ⅲ型干密度,kg/m3≤350≤450≤550JGJ/T253抗壓強度,MPa≥0.50≥1.00≥2.50GB/T5486拉伸粘結強度,MPa≥0.10≥0.15≥0.25GB/T29906導熱系數(25℃)W/(m·K)≤0.070≤0.085≤0.100GB/T10294GB/T10295線收縮率,%≤0.25JGJ/T70稠度保留率(1h),%≥60JGJ/T253續表4.2.2檢測項目性能要求試驗方法I型II型Ⅲ型軟化系數≥0.60JGJ/T253抗凍性能抗壓強度損失,%≤20質量損失率,%≤5放射性同時滿足IRa≤1.0和Iγ≤1.0GB6566/GB8624燃燒性能A級GB86244.2.3中空玻璃微珠保溫隔熱材料的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2.3-1、表4.2.3-2的規定并應滿足《工程用中空玻璃微珠保溫隔熱材料》JG/T517的要求。表4.2.3-1中空玻璃微珠中間層性能指標項目單位性能指標試驗方法容器中狀態—經攪拌易于混合均勻,無結塊,呈均勻漿液狀態JG/T517施工性—施涂無困難固體含量%≥40密度g/mL≤0.7干燥時間(表干)h≤4外觀—正常初期干燥抗裂性3h無裂紋低溫穩定性3次不變質JG/T517熱貯存穩定性30d不變質導熱系數W/(m·K)≤0.035表4.2.3-2中空玻璃微珠系統材料性能指標項目單位性能指標試驗方法耐水性168h無異常JG/T517耐堿性168h無異常耐溫變性5次循環無異常耐沖擊性500g,300mm無異常柔韌性熱處理5h直徑50mm無裂紋低溫處理2h直徑100mm無裂紋粘結強度標準狀態MPa≥0.60浸水狀態≥0.40附加熱阻(m2·K)/W≥0.65燃燒性能—不低于A(A2)級GB86244.2.4耐堿玻纖網格布的性能要求應符合表4.2.4的規定。表4.2.4耐堿玻纖網格布性能要求項目單位性能指標試驗方法單位面積質量g/m2≥160JC/T841耐堿斷裂強力(經、緯向)N/50mm≥1000耐堿斷裂強力保留率(經、緯向)%≥50JC/T841斷裂伸長率(經緯向)%≤5.04.2.5抹面膠漿(抗裂砂漿)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2.5的規定。表4.2.5抹面膠漿(抗裂砂漿)性能指標項目單位性能指標試驗方法拉伸粘結強度(與水泥砂漿)標準狀態MPa≥0.7GB/T30595浸水狀態≥0.5耐凍融強度≥0.5可操作時間h1.5~4.0壓折比—≤3.04.2.6飾面涂料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合成樹脂乳液外墻涂料》GB/T9755和《復層建筑涂料》GB/T9779的有關規定;4.2.7膩子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外墻用膩子》JG/T157的有關規定。4.2.8硅酮密封膠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膠》GB/T14683的有關規定。

5設計5.1一般規定5.1.1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的建筑節能設計和熱工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1門窗框外側洞口、女兒墻、封閉陽臺以及出挑構件等熱橋部位應采用相應熱橋保溫處理措施,降低熱橋效應;2保溫層及熱橋部位的內表面溫度高于室內空氣設計溫、濕度條件下的露點溫度,并應符合《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的相關要求;3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中,保溫層的厚度應通過計算確定。熱工設計時應考慮連接構造、保溫板壓縮的影響,修正系數應滿足國家現行標準的有關規定或經試驗的方法確定,且材料綜合修正系數不應小于1.20。5.1.2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在重力荷載、風荷載、地震作用、溫度作用和主體結構正常變形影響下,應具有安全性,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GB55002、《混凝土結構通用規范》GB55008、《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和《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的有關規定。5.1.3抹面層應進行系統的起端、終端以及檐口、勒腳處的翻包或包邊處理。裝飾縫、門窗四角和陰陽角等部位應設置增強玻纖網。5.1.4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外墻防水除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外墻防水工程技術規程》JGJ/T235的規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水平或傾斜的出挑部位以及延伸至地面以下的部位應做防水處理。門窗洞口與門窗交接處、首層與其他層交接處、外墻與屋頂交接處應進行密封和防水構造設計,水不應滲入保溫層及基層墻體,重要部位應有詳圖;2穿過保溫系統安裝的設備、穿墻管線或支架等應固定在主體結構上、并應做密封和防水設計,預留的穿墻孔洞應設置兩端帶有止水環的套管。5.1.5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基層墻體變形縫處應做好防水和保溫構造處理。5.1.6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防火設計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規定。電氣線路不應穿越或敷設保溫材料中;確需穿越或敷設時,應采取穿金屬管并在金屬管周圍采用不燃隔熱材料進行防火隔離等防火保護措施。設置開關、插座等電器配件的部位周圍應采取不燃隔熱材料進行防火隔離等防火保護措施。5.1.7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的外飾面涂料應采用防水透氣性涂料,其性能除應符合設計要求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和河北省相關標準的規定。5.2設計要點5.2.1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的基層墻體應按照普通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進行設計。在計算地震作用時,應計入防護層和非承重墻的影響,剪力墻結構的自振周期折減系數可取0.75~0.90。5.2.2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的鋼塑保溫連接件每平方米設置數量應經工程設計計算確定,并且每平方米設置數量不應少于8個,門窗洞口處應根據需要增設鋼塑保溫連接件;鋼塑保溫連接件應均勻設置,間距不宜大于400mm,距墻角、伸縮縫及洞口邊緣的距離不得大于100mm。5.2.3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在建筑層間處應沿墻通長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挑板,挑出長度應至少伸至防護層厚度的4/5處,端部設置隔熱措施,具體做法由工程設計確定。5.2.4基層墻體上懸挑構件應進行冷凝驗算,并應進行保溫處理,保溫層搭接長度應大于50mm,且應按結構性熱橋計入外墻平均傳熱系數。5.2.5門窗框外側洞口、女兒墻、封閉陽臺以及出挑構件等熱橋部位應采用A級保溫材料進行熱橋保溫處理措施,保溫材料可采用膠粉聚苯顆粒漿料、無機輕集料保溫砂漿、中空玻璃微珠保溫隔熱材料等保溫材料,材料性能指標應符合本標準4.2節的規定,保溫材料厚度應通過計算確定。保溫材料與基層應可靠連接,確保安全及耐久性能。5.2.6外墻裝飾線與防護層或基層墻體的連接應符合設計要求。5.2.7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防護層在墻體陰陽角和門窗洞口及洞口四角部位應采取有效抗裂措施。5.2.8勒腳部位的外墻保溫系統與室外地面散水之間的縫隙及構造應符合設計要求,且預留縫隙不應小于20mm,縫隙內宜填充不燃材料,外口部位應設置背襯材料,并用防火密封膠封堵。5.2.9與采用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與承重基層墻體連接的同一平面內的非承重墻宜同時澆筑(圖5.2.9),保溫層外側防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內側非承重墻厚度不應小于120mm。內側內側(a)與承重基層墻體同厚的非承重墻(b)與承重基層墻體不同厚的非承重墻圖5.2.9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承重基層墻體與非承重墻連接1—承重基層墻體;2—非承重墻5.2.10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防護層應設置豎向防裂引導縫,引導縫宜設置在承重墻與非承重墻的交接部位,且應避免影響建筑外觀。同一平面引導縫的水平方向間距不宜大于12m,引導縫寬度不宜大于10mm,深度不宜大于15mm;可通過切割混凝土形成引導縫,并應采用密封膠或彈性填縫材料填實。5.2.11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在變形縫部位的外保溫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1變形縫處應填充燃燒性能為A級的保溫材料,構造做法應符合河北省現行標準的相關要求;2應采用金屬蓋縫板,宜采用鋁板或不銹鋼板,對變形縫進行封蓋。5.2.12防護層鋼筋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1防護層鍍鋅電焊網的水平向連接應搭接同規格的鍍鋅電焊網,鍍鋅電焊網的搭接應采用扣搭的方式,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0mm;在墻體端部及洞口周邊應采用L形鋼筋與基層墻體連接,L形鋼筋間距不應大于200mm,直徑不應小于6mm;L形鋼筋防護層一側應設置φ10分布鋼筋。并應滿足錨固要求。2防護層鍍鋅電焊網的豎向連接宜采用鍍鋅電焊網搭接或附加綁扎鋼筋搭接,采用附加綁扎鋼筋搭接時應采用等強搭接且附加綁扎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6mm,間距不應大于250mm,其與鍍鋅電焊網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300mm。

6施工6.1一般規定6.1.1承擔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工程的施工企業應建立有效的工程質量管理系統、施工質量控制和檢驗制度,并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6.1.2施工單位應對施工作業人員在上崗前進行施工方案技術交底和安全、技術培訓,并考核合格。6.1.3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所有組成材料應由產品制造商配套提供,并提供法定檢測部門出具的檢測報告和出廠合格證明。材料、構配件進入現場時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411、《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55015的規定進行驗收。6.1.4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的施工質量控制,除應滿足本標準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411、《混凝土結構通用規范》GB55008、《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55015和現行行業標準《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283、《內置保溫現澆混凝土復合剪力墻技術標準》JGJ/T45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等標準及河北省相關標準的有關規定,模板、腳手架等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應能承受澆筑混凝土的自重、側壓力和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6.1.5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工程風力大于5級和雨天不得施工。雨期施工應做好防雨措施。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工程施工期間以及完工后24h內,基層及環境空氣溫度不應低于0℃,平均氣溫不應低于5℃。夏季應避免陽光暴曬。6.1.6施工產生的墻體缺陷如穿墻套管、腳手眼、孔洞等應按照施工方案采取隔斷熱橋的措施。6.1.7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應加強過程控制,完成上一道工序驗收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并做好隱蔽工程和檢驗批的驗收。6.2施工要點6.2.1保溫系統施工前,應根據設計要求,結合墻面實際尺寸進行排板設計,并應在現場采用相同材料、構造做法和工藝制作樣板墻,并經有關各方確認后再進行施工。6.2.2保溫系統施工前的鋼筋工程、水電安裝、預埋預留等前置工作已經全部結束,定位線全部完成并通過監理(建設)單位的驗收。6.2.3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施工工藝流程:綁扎墻體鋼筋及墊塊并固定→鋼絲網架保溫板排板設計→設置安裝控制線(點)→鋼絲網架保溫板安裝就位→安裝鋼塑保溫連接件、塑料卡扣、調整垂直度→安裝搭接鍍鋅電焊網及附加鋼筋→安裝基層墻體側墊塊→立墻體內、外側模板及支架固定→穿對拉螺栓→調整模板位置和垂直度→澆筑混凝土→混凝土養護→拆除墻體模板→對拉螺栓孔封堵→防裂引導縫設置→熱橋部位處理→抹面層壓入玻纖網布施工→飾面層施工。6.2.4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安裝前,應根據工程設計圖紙和排板圖復核尺寸,并設計安裝控制線(點),彈出每塊板的安裝控制線(點)。安裝保溫板時,應根據設計排板圖安裝,先安裝外墻陰陽角處板,后安裝主墻處板。安裝位置應正確、接縫嚴密,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不得移位、變形。無法采用標準板安裝的部位,可在工廠預先按排版設計用機械切割,切割后的板最小短邊不得小于200mm。安裝位置應正確、接縫嚴密,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不得移位、變形。6.2.5鋼塑保溫連接件不能與保溫層配套使用的部位,應在施工時采取附加墊塊等措施進行限位。6.2.6定位錨固鋼網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系統的混凝土泵送施工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J/T10的規定。6.2.7安裝對拉螺栓時,應根據每層墻、柱高度按施工設計確定對拉螺栓的間距,并錯開鋼塑保溫連接件的安裝位置。6.2.8墻體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后,將對拉螺栓從墻體中抽出,拆除內外兩側模板,先從防護層一側用燃燒性能等級不低于保溫板的發泡保溫材料將對拉螺栓的貫通孔封閉封堵,封堵深度不應小于保溫板厚度,再用干硬性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將空洞填實,并應在外表面涂刷防護涂層。6.2.9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外側防護層應采用自密實混凝土,基層墻體和防護層同時連續澆筑,并采取必要技術措施,保證保溫板不發生位移。當采用其他類型混凝土時,應有可靠措施保證防護層的澆筑密實。混凝土澆筑尚應符合下列要求:1前道工序驗收合格;2混凝土澆筑時,應用鍍鋅鐵皮扣在保溫層上口形成保護措施;3混凝土應分層澆筑,混凝土一次澆筑高度不宜大于350mm,混凝土澆筑點應設置在墻體相交部位的邊緣構件處,并應均勻分散布置,在同一混凝土澆筑點,宜采用推移式連續澆筑,在多個混凝土澆筑點之間切換時,應在混凝土初凝之前澆筑次層混凝土;4混凝土澆筑時,宜優先澆筑基層墻體一側混凝土,且任一截面處保溫層兩側混凝土的澆筑面高差不應大于400mm;5洞口混凝土澆筑時,應控制洞口兩側混凝土澆筑高度或根據需要在洞口處增設布料口,并安排專人檢查其洞口下混凝土是否密實;6墻體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需整理上口甩出鋼筋,修平混凝土表面,方便后續施工。6.2.10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采用自密實混凝土澆筑時,其他墻體可采用普通混凝土澆筑。澆筑順序應先澆筑普通混凝土,再澆筑自密實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與自密實混凝土的交接部位應設在垂直于剪力墻的邊緣構件外側,且交界處應設置鍍鋅電焊網分離。6.2.11抹面層材料應為抹面膠漿,抹面膠漿中滿鋪玻纖網;飾面層可為涂料或飾面砂漿。防護層外的抹面層及飾面層的施工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保溫防火復合板應用技術規程》JGJ/T350、《建筑裝飾裝修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210的規定。6.2.12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應加強過程控制,各道工序之間應進行交接檢驗,上道工序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做好隱蔽工程和檢驗批驗收記錄。6.3運輸及貯存6.3.1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的材料應做好成品保護,運輸時應輕拿輕放,短距離運輸時可用推車運輸;長距離可使用車、船等貨運方式運輸。長距離運輸應打捆包裝,每捆包裝高度不應超過2m,并采用專用護板和繩索絞緊,輕吊輕落。運輸過程中支撐合理,防止撞擊,避免破損和變形,必要時應有篷布遮蓋,防止雨淋。6.3.2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材料進入現場后,應分類貯存在平整干燥的場地或庫房,不宜長時間露天存放;保溫板應平放碼垛,垛高應不超過2m,存放過程中應采取防潮、防水、防雨、防火、防暴曬、防碰撞等保護措施,貯存期及條件應符合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6.4安全操作要求與成品保護6.4.1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施工中與外墻相毗鄰的豎井、凹槽、平臺等不得堆放可燃物。6.4.2施工現場應設置室內外臨時消火栓系統,并滿足施工現場火災撲救的消防供水要求。6.4.3施工現場應配置滅火器材與設施,作業前應對相關施工人員進行防火安全教育培訓。6.4.4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施工作業工位應配備足夠的消防滅火器材。6.4.5在安裝施工過程中及工程驗收前,對墻體應采取防護措施,嚴禁受到施工機具碰撞。澆筑完成后的墻體7d內、強度不足設計值80%時,不得承受任何側向作用力;施工梯架、工程用的物料等不得支撐、頂壓或斜靠在墻體上。6.4.6墻體模板拆除后,應及時采取覆蓋或涂刷養護劑等養護措施。6.4.7對澆筑后的墻體不得進行任何剔鑿,避免尖銳對象撞擊。門窗洞口、邊、角、垛宜采取保護性措施。6.4.8施工人員應遵守施工現場各項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服從現場的統一管理,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施工現場嚴禁上下拋扔工具等物品。6.4.9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的材料現場存放時應采用不燃材料進行覆蓋并遠離火源。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施工安裝過程中不得進行焊接等明火作業。6.4.10從事施工作業高度在2m以上時必須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系好安全帶,防止墜落。6.4.11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吊裝施工及安裝應嚴格按照專項施工方案施工,保證施工安全。6.4.12必須對腳手架進行安全檢查,確認合格后方可上人。腳手架應滿鋪腳手板,并固定牢固,嚴禁出現探頭板。6.4.13使用手持電動工具均應設置漏電保護器,戴絕緣手套,防止觸電。

7質量驗收7.1一般規定7.1.1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工程質量驗收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411、《混凝土結構通用規范》GB55008、《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55015、《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和《內置保溫現澆混凝土復合剪力墻技術標準》JGJ/T451的相關規定。7.1.2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工程應與主體結構一同驗收,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進行質量檢查、隱蔽工程驗收和檢驗批驗收,并做好驗收記錄。7.1.3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的工程檢驗批劃分應符合國家標準《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411的有關規定。7.1.4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施工質量驗收應按下列要求進行:1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工程施工質量應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進行;2參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各方人員應具有相應的資格;3檢驗批質量應按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驗收;4對涉及結構安全、節能、環境保護和主要使用功能的試塊、試件及材料,應在進場時或施工中按照規定進行見證檢驗;5隱蔽工程在隱蔽前應由施工單位通知監理單位進行驗收,并形成驗收記錄文件,驗收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6對涉及結構安全、節能、環境保護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應在驗收前按規定進行抽樣檢驗;7工程的觀感質量應由驗收人員現場檢查,并應共同確認。7.1.5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工程檢驗批、分項工程質量合格應符合下列規定:1主控項目應全部合格;2一般項目應合格。當采用計數檢驗時,至少應90%及以上檢驗點合格,且其余檢驗點不得有嚴重缺陷;3應具有完整的施工方案和質量檢查、驗收記錄;4分項工程所含檢驗批均應合格。7.1.6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根據施工進度應對下列部位或項目進行隱蔽驗收,并形成驗收記錄和圖像資料:1鋼筋、鍍鋅電焊網、腹絲及增強網規格、位置、數量及保護層厚度;2保溫層規格、位置材質、厚度及表面處理;3鋼塑保溫連接件的規格、數量間距、錨固位置,錨固長度;4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的安裝固定;5保溫板拼縫、陰陽角、門窗洞口及不同材料間交接處等特殊部位的構造節點做法,防止開裂和破壞的加強措施;6墻體、女兒墻、變形縫、封閉陽臺以及出挑構件等部位易產生熱橋部位的處理;7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節點構造;8抹面層內玻纖網的鋪設。9抹面層內玻纖網的鋪設。7.1.7建筑節能分部工程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定:1分項工程全部合格;2質量控制資料應完整;3外墻節能構造現場實體檢驗結果應對照圖紙進行核查并符合設計要求;4建筑外窗氣密性能現場實體檢驗結果應應對照圖紙進行核查符合設計要求。7.1.8建筑節能工程驗收資料應單獨組卷,驗收時應對下列資料進行核查,并納入竣工資料:1設計文件、圖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技術洽商和節能專項審查文件;2有效期內的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主要材料、構配件質量證明文件、進場檢驗記錄,進場復驗報告和見證試驗報告;3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施工方案;4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相關圖像資料;5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必要時應核查檢驗批驗收記錄;6建筑外墻節能構造現場實體檢驗報告或外墻傳熱系數檢驗報告;7建筑外窗、外窗與墻體間氣密性現場實體檢驗報告;8監理單位過程控制資料及建筑節能專項質量評估報告;6其他對工程質量有影響的重要技術資料。7.2主控項目7.2.1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所用組成材料和半成品、成品進場后,應做質量檢查和驗收,其品種、規格及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相關標準及本標準的規定。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核查質量證明文件(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有效期內的型式檢驗報告等)。 檢查數量:按進場批次,每批隨機抽取3個試樣進行檢查;質量證明文件應按照出廠檢驗批進行核查。7.2.2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所采用的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密度、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壓強度、燃燒性能應符合設計和本標準要求,鍍鋅電焊網的性能應符合本標準4.1.5條相關規定。檢驗方法:核查質量證明文件;檢驗數量:全數檢查。7.2.3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在混凝土澆筑前,應對鋼塑保溫連接件進行復驗并見證取樣送檢和安裝隱蔽工程驗收,應符合本標準相關規定:1材料、加工、連接、安裝部分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中鋼筋分項工程的相關規定;2鍍鋅層質量應符合本標準的相關規定;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核查型式檢驗報告和進場復檢報告。檢查數量:按進場批次,每個隨機抽取3個試樣檢查。7.2.4保溫層厚度和幾何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且不得有負公差。檢驗方法:觀察;針刺法鋼直尺測量。檢查數量:全數檢查。7.2.5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采用的保溫板、鋼塑保溫連接件、玻纖網、鍍鋅電焊網、鍍鋅層質量、抹面膠漿,進場時應對下列性能進行抽樣復檢并見證取樣送檢。1保溫板的導熱系數、密度、壓縮強度、垂直于板面的抗拉強度、抗壓強度、吸水率、燃燒性能等級;2鋼塑保溫連接件的承載力標準值要求;3鍍鋅電焊網的絲徑、網孔尺寸和焊點抗拉力及鍍鋅層質量;4玻纖網的單位面積質量、耐堿斷裂強力;5抹面膠漿(抗裂砂漿)的拉伸粘結強度和耐水拉伸粘結強度。檢驗方法:核查質量證明文件;隨機抽樣送檢,核查復檢報告。檢查數量:同一廠家、同品種產品,按照扣除門窗洞口后的保溫墻體面積,在5000m2以內的應復驗1次;當面積每增加5000m2時應增加1次;增加面積不足規定數量時也應增加一次。同一工程項目、同一施工單位且同時施工的多個單位工程,可合并計算抽檢面積。7.2.6混凝土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本標準的規定。用于檢驗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澆筑地點隨機抽取。檢驗方法:檢查施工記錄及混凝土強度試驗報告和現場實測坍落擴展度等。檢查數量:對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樣與試件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3時,取樣不少于1次;2每工作臺班拌制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于1次;3連續澆筑超過1000m3時,每200m3取樣不少于1次;4每一樓層取樣不得少于1次;5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試件。7.2.7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工程各類飾面層施工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GB50210的有關規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飾面層施工的基層應無脫落、空鼓和裂縫,基層應平整、潔凈。含水率應符合飾面層施工的要求;2飾面層不得滲漏;3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及飾面層與其他部位相交接的收口處,應采取密封措施。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試驗報告和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檢查數量:全數檢查。7.2.8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各層構造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按經過審批的施工方案施工。檢驗方法:分別按照設計和施工方案觀察檢查;核查隱蔽工程的驗收記錄。檢查數量:全數檢查。7.3一般項目7.3.1定位錨固鋼網內置保溫系統組成材料外觀和包裝應完整無破損,符合設計要求和產品標準的規定。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7.3.2施工產生的墻體缺陷,如穿墻套管、腳手架眼、孔洞等,應安照施工方案采取隔熱斷橋措施,不得影響墻體熱工性能。檢驗方法:對照施工方案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7.3.3保溫板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表7.3.3的規定。表7.3.3保溫板安裝允許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