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的關系實證探究》10000字【論文】_第1頁
《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的關系實證探究》10000字【論文】_第2頁
《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的關系實證探究》10000字【論文】_第3頁
《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的關系實證探究》10000字【論文】_第4頁
《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的關系實證探究》100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2PAGE13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的關系實證研究摘要:本文選擇滬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9年的數據作為樣本,研究資本結構對盈余管理的影響。在控制住公司規(guī)模、盈利狀況、成長性等因素后發(fā)現,無論是國有控股還是非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其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均呈正相關關系。這表明,隨著負債程度的提高,企業(yè)進行盈余管理的行為就越強烈。本文通過對盈余管理相關理論的回顧和分析,進一步研究了資本結構對盈余管理的影響。關鍵詞:資本結構;盈余管理;實證分析目錄摘要………………………(Ⅰ)引言…………………(1)二、文獻回顧……………(2)(一)資本結構的經濟后果…………(2)(二)盈余管理的影響因素…………(4)(三)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5)三、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6)四、研究設計……………(6)(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6)(二)變量的選取……………………(7)(三)模型的構建……………………(7)五、實證結果……………(8)(一)描述性統計……………………(8)(二)相關性分析……………………(9)(三)多重共線性檢驗………………(9)(四)回歸分析………(10)(五)穩(wěn)健性檢驗……………………(11)六、結論及建議…………(12)(一)結論……………(12)(二)建議……………(12)參考文獻………………(14)一、引言從20世紀80年代起,盈余管理日益發(fā)展成為國內外經濟學者們廣泛重視和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美國會計學者Schiper認為,盈余管理是通過對外部財務報告進行有目的的干預從而獲得某種私人利益而并非僅僅為了中立的處理經營活動。可見,企業(yè)管理者只要具備了能夠在市場上自由選擇會計政策的權利,他們就很有可能濫用盈余管理更改會計信息,導致企業(yè)對外信息披露的真實性降低,從而為自己謀取利益。為了更好地實現企業(yè)利潤的最大化或自身收益的最大化,企業(yè)的管理人員往往都會對企業(yè)的財務報表中的一些盈余信息進行管理,當一個企業(yè)的整體經營情況較低時,這種盈余管理的行為就可能會粉飾財務報表,導致其對外公開的盈余信息失真,掩蓋了一個企業(yè)真實的經營情況,從而誤導外部的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作出錯誤的投資決策,長此以往不利于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fā)展。如果想要盡量減少乃至杜絕這一盈余管理的行為,就必須深入地了解盈余管理產生的根本原因。研究結果表明,在現代上市公司制度下,盈余資本管理問題產生的一個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公司治理的結構存在缺陷,而且公司的治理結構直接影響到融資方式,即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之間的比率關系,這就是形成了公司資本的結構。所以,資本結構被認為是影響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內生變量,資本結構對盈余管理的影響就成為值得研究的話題。關于盈余管理的影響因素研究,已有文獻主要從宏觀因素例如政策改革,監(jiān)管制度或者內部控制因素入手,而對于資本結構對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則相對較少。比如,張玲和劉啟亮(2009)研究發(fā)現:公司的負債水平越高,盈余管理動機越強烈;由于政府對上市公司資本進行資產債務管理約束的過度軟化,導致負債水平對其它的盈余管理沒有明顯的實際影響,而且在非地方政府部門控制的公司樣本群中,公司的資產負債水平與它的盈余管理呈顯著負相關。本文認為,企業(yè)的盈余管理行為會受到企業(yè)經營狀況的影響,即企業(yè)的負債經營程度。在此基礎上,本文以2007-2019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數據作為樣本,研究資本結構對盈余管理的影響。本文其余部分結構為:第二部分文獻回顧;第三部分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第四部分研究設計,第五部分實證結果,最后結論與建議。希望能夠豐富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二、文獻回顧資本結構的經濟后果資本結構對企業(yè)價值的影響劉璟等(2021)以電器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研究資本結構對企業(yè)價值的影響,得出以下結論:在電器制造業(yè)中,過度舉債經營會降低企業(yè)價值,通過改善企業(yè)經營狀況,優(yōu)化資本結構以及提高償債與盈利能力可以提升企業(yè)價值;楊玲和蔣葵等(2021)則從較為特殊的采礦行業(yè)入手,他們認為,絕大多數采礦行業(yè)在前期的建設過程中會消耗比其他行業(yè)更多的資金,但是資金的流動相對來說要慢得多,企業(yè)不能僅僅依靠自身資本而是要通過貸款來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這樣才能保證生產效率,因此,采礦企業(yè)的資本結構對其企業(yè)市場價值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即資產負債率越高,企業(yè)市場價值越高;劉泉秀和李星霖等(2019)選取了中小板制造業(yè)公司的數據,通過控制變量的方法研究發(fā)現:(1)資產負債率與企業(yè)的價值之間呈現負相關的關系。資產負債率指的就是負債與資產之間的比率,過高的資產負債率表示公司的負債較高,風險意識也存在著不足,所以就使得企業(yè)做出了大量投資,資本的回收期也比較長,資金不能快速地周轉。(2)長期有息負債率和價值之間呈現負相關關系。由于企業(yè)長期貸款的償付還款金額較大,期限較長,且利息也相對比較高,因此企業(yè)往往需要向銀行支付更高的資金才能夠獲得這筆長期貸款。(3)短期有息負債率與企業(yè)的價值之間呈現正相關關系。由于企業(yè)長期借款在實際使用方面受到了限制,所以當企業(yè)在開展融資項目時更偏向于選擇短期借款,這樣就使短期的有息負債比例相對更高。通過上述的回顧與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一些總體的結論:一是要保持合理的資本結構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價值。債務性融資可以給企業(yè)自身帶來更多的杠桿性收益和節(jié)稅性收益,當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遠遠大于負債成本比率時,企業(yè)可以通過債務性融資來獲得更多的財務杠桿性收益,提高其價值;企業(yè)在銀行中進行負債融資可以為其帶來更多的節(jié)稅效果,提升企業(yè)的價值。但隨著負債融資規(guī)模的擴大,企業(yè)需要面臨的巨大財務風險就可能會逐漸增大,進而導致企業(yè)自身陷入嚴重的財務危機和破產。二是通過影響外部利益相關者對企業(yè)整體經營情況的判斷,使得他們改變投資決策方式來直接影響企業(yè)的價值。資本結構較為直接的向外部投資者傳遞了一系列的有關企業(yè)經營狀況的信息,而管理者的持股和主動回購股權都被投資者認為是企業(yè)發(fā)展良好的一個重要信號,這是因為其中的風險大多由管理人員而不是投資者承擔了。資本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靳善博等(2020)選取軍工類上市公司的數據作為研究樣本,實證發(fā)現,軍工類上市公司存在通過股權融資提高財務績效的偏好,其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與財務績效呈負相關關系;劉洋洋等(2020)以近年來物流上市公司數據為樣本研究資本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結果表明:資產負債率和物流業(yè)上市公司財務績效之間表現出負向關聯性;而王靜靜、范林榜等(2021)對同一行業(yè)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物流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非流動負債率與公司綜合經營績效呈顯著負相關關系,企業(yè)的負債是約束企業(yè)擴大生產經營規(guī)模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且會對企業(yè)績效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在融資過程中,企業(yè)要充分結合自身的經營規(guī)模和資產狀況來進行合理融資,以將企業(yè)擴大經營績效的負面風險降到最低。萬哲媛等(2020)基于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樣本數據研究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之間的影響,結果顯示,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與經營績效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企業(yè)的償債能力越強,企業(yè)的經營績效就越好。而企業(yè)的資產負債率與償債能力是呈現負相關的,當資產負債率過高時,風險就越大,債權人對企業(yè)的風險評價就會發(fā)生改變,企業(yè)的償債能力因此下降。所以,資產負債率與企業(yè)經營績效之間就呈現出負相關的關系。通過提高企業(yè)的償債能力,可以及時揭露資本結構中存在的問題、降低財務風險、提高經營績效。張蓉等(2021)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出發(fā)同樣得出樣本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流動負債資產比率與企業(yè)的經營績效顯著負相關的結論。對大量文獻的研究分析表明:不同行業(yè)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越高,公司經營績效就越差,也就是說,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之間呈現顯著負相關關系,而企業(yè)的償債能力則會對經營績效產生正向影響。因此,企業(yè)要在能夠承受的負債范圍內,結合自身經營規(guī)模進行合理融資和發(fā)展,盡可能的降低經營風險,提高經營績效。(二)盈余管理的影響因素1、外部因素從宏觀環(huán)境來看,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政策改革、監(jiān)管制度等因素都會影響企業(yè)的盈余管理行為。首先,盈余管理必然會收到會計準則的影響,因為管理者在實施任何一項會計決策時都要遵守現行的會計準則。通過不斷完善會計準則,企業(yè)在實行盈余管理時將會面臨越來越多的限制;其次,政府為了更好地實現市場經濟中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社會主義資本市場的健康發(fā)展,會有針對性地調整經濟政策,而且企業(yè)的盈余管理活動也同樣受到政府對于企業(yè)的經營業(yè)績期望的影響。外部治理對盈余管理的影響主要來自于外部環(huán)境制度和法律的約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企業(yè)所披露的會計信息會受到政治關注,特別是資金雄厚的大企業(yè)和龍頭企業(yè),這一類企業(yè)披露會計盈余信息之后,就會引入更多的投資者,提高本企業(yè)的競爭力;與此同時,企業(yè)在披露會計盈余信息之后也會受到政府的關注,政府會通過宏觀調控來協助企業(yè)改善管理方案。2、內部因素從公司內部的影響因素來看,前面已經說到,盈余管理形成和產生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公司治理結構中存在的缺陷,一個公司治理結構的合理化、完備程度越高,對企業(yè)盈余管理的約束力也就越大。OliveHart(1995)提出,公司治理機制建立的基礎和條件主要是公司委托代理問題的存在。在公司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現實狀況下,必須通過設計出與其相應的體制來解決委托代理問題,解決其信息不對稱,從而降低代理費用的成本,這種體制和制度的安排便是建立公司治理的基礎。吳敬璉等(2000)認為,公司治理的結構主要是由股東所有者、監(jiān)事會和高層經理人共同組成的一種組織架構,三者之間形成一定的協調制衡。而公司資本結構是影響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內生變量,換句話說,資本結構對盈余管理的影響存在著顯著相關性。內部控制質量同樣會影響企業(yè)的盈余管理。王欣等(2010)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得出結論:(1)內部控制質量越高,應計盈余管理和真實盈余管理水平就越低,且內部控制質量與真實盈余管理的系數更低,說明相比于應計盈余管理,內部控制質量的提高對真實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強。(2)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相較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其內部控制質量的提高對應計和真實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要更強。是因為非國有控股公司比國有控股公司更難獲取社會資源,因此難以建成比較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此外,股權激勵也會對公司盈余管理造成影響。羅夢等(2019)基于中國A股上市公司經驗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在我國A股上市公司中,股權激勵會誘使公司管理層進行盈余管理,且公司管理層會通過應計盈余管理進行向下的盈余管理從而降低行權考核業(yè)績要求,而在考核期,出于想要達到考核目標的目的,公司管理層會采用真實盈余管理管理進行向上的盈余管理。方月等(2019)運用多元回歸等方法探究股權激勵強度及股權激勵時長對盈余管理的影響關系,發(fā)現股權激勵強度與盈余管理呈正相關,股權激勵時長與盈余管理不相關。(三)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關于資本結構對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能夠找到的文獻就相對較少了。林大龐等(2010)研究發(fā)現:國有控股公司、非國有控股公司以及全部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均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實證結果表明,在資產負債率提高時,上市公司會利用盈余管理調節(jié)利潤,以降低違反債務契約相關條款的概率,維護公司的信用,維持和增進公司債務融資的能力;賈嘉等(2017)基于非平衡面板數據實證檢驗了公司的資本結構對盈余管理的影響,得到如下結論:公司的資本結構會影響其盈余管理的方式和程度,公司杠桿率與應計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關關系,而與真實盈余管理程度呈負相關關系。即隨著公司杠桿率提高,管理者采用應計盈余管理的手段進行利潤操縱的程度加大,而真實盈余管理的程度下降。綜上所述,企業(yè)的資產負債率越高,管理者就越傾向于運用盈余管理來平滑利潤、粉飾報表,從而降低違反契約的概率。三、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一)MM理論MM理論是美國的Modigliani和Miller教授在1958年提出的資本結構理論中關于債務配置的看法。最初的MM理論認為,在不充分地考慮公司的所得稅及破產等經濟風險的前提下,公司的資本結構與企業(yè)的價值有著直接的相關性,也就是說,企業(yè)的價值與是否有負債沒有直接關系,不會造成存在最優(yōu)資本結構的問題。修正后的MM理論發(fā)現,在充分考慮了公司所得稅之后,公司只要能夠通過財務杠桿利潤的不斷提高,而不斷地降低自身的資本費用成本,負債金額越多,杠桿效應就越明顯,公司的價值也就越大。當企業(yè)的債務資本占總價值的比重趨近100%時,資本結構才是最優(yōu),此時企業(yè)的價值達到最大化。但在現實中,100%負債的情況顯然不合理,但是我們不妨根據MM理論來思考一下,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越高,其加權平均成本就越低,公司收益就越高,那么股東就會要求更高的回報,當公司的經營利潤不足以滿足預期回報率時,管理者為了自身或者公司利益就會產生盈余管理的動機。而且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越高,它面臨的風險就越大,而股東恰恰是風險厭惡者,這就更加強了管理者進行盈余管理的動機。(二)債務契約假說債務契約是指股東與債權人之間簽訂的、用于明確債權人與債務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具有法律效益的文書,它主要用于約束管理者的行為來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債務契約假說,企業(yè)與特定的基于會計數據的限制性契約條款聯系越緊密,企業(yè)管理者便越有可能采用可增加當期收益的會計政策。換句話說,如果企業(yè)的資產負債率提高,那么管理者就會通過盈余管理平滑利潤增長,以此避免違反債務契約。張玲、劉啟亮等(2009)研究發(fā)現:公司的負債水平越高,公司的盈余管理動機越強烈;由于政府控制的公司債務約束軟化,公司的負債水平對其盈余管理并無明顯影響,并且治理環(huán)境因素對其沒有促進作用,而在非政府控制的樣本組中,公司的負債水平則與盈余管理顯著正相關,并且治理環(huán)境對其有明顯的促進作用。通過對MM理論、債務契約假說的回顧和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設1:H1: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呈顯著正相關。即資產負債率越高,企業(yè)盈余管理水平越高。四、研究設計(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本文選擇滬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9年的數據作為研究樣本。數據篩選遵循了以下步驟:(1)剔除金融保險類公司;(2)剔除ST或PT公司,;(3)剔除數據存在缺失值的公司。為了消除極端值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對所有的連續(xù)變量在1%至99%分位之外的觀測值進行Winsorize縮尾處理。根據以上剔除標準,最后得到17691個觀測值。本文的數據主要來自于CSMAR數據庫。數據處理和分析軟件為stata14。(二)變量的選取表1相關變量DA1DA2LevStateSizeRoeGrowthTopCashIndepYearInd(三)模型的構建1、參考Dechow(1995)修正的Jones模型。TA:總應計利潤=營業(yè)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NDA:非操控性應計利潤;DA:操控應計利潤,絕對值越大,盈余管理空間越大;其中:△REVt:營業(yè)收入變動額;△RECt:應收賬款變動額;PPEt:t期固定資產凈額;At-1:消除規(guī)模效應,用t-1年期末總資產;公式(1)進行分行業(yè)分年度回歸,得到回歸系數帶入公式(2)得到不可操控應計利潤NDAi2、非線性應計模型參考Ball和Shiwakumar(2005)的模型,計算操控性應計利潤。ACC??,=α0+α1CFO??,?1+α2CFO??,??+α3CFO??,??+1+α4DCFO??,??+α5DCFO??,??×CFO??,??+ε其中:ACC??,??=營業(yè)利潤-經營流凈額;CFOi,t-1、CFOi,t和CFOi,t+1分別表示i公司t-1,t和t+1期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DCFOi,t:當CFOt-CFOt-1時取1,否則為0;it:回歸殘差即為操控性應計利潤,殘差的絕對值越大,說明盈余管理空間越大。3、模型構建為檢驗資本對盈余管理的影響,本文構建了如下公式模型,模型1用于檢驗資產負債率對盈余管理的影響,模型2用于檢驗,國有控股和非國有控股企業(yè)的負債經營程度與盈余管理的關系:如果模型(1)僅包含Lev,沒有控股權性質加以區(qū)別,那么α1顯著為正,表明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如果考慮到控制人性質對盈余管理的影響,那么由表2的結果可見,β1均顯著為正,而β2顯著為負,且β1五、實證結果(一)描述性統計表2變量描述性統計變量名稱平均值標準差最小值中位數最大值DA10.0760.0890.0010.0470.539DA20.0430.05100.0000.0312.055Lev0.4490.2110.0510.4490.904Size22.081.32319.5621.8926.31Roe0.06600.113-0.5580.0690.340Growth0.4861.498-0.6930.13711.55Top35.5615.108.95033.7474.98Cash0.1850.1340.0120.1470.659Indep0.3710.0530.3080.3330.571State0.4600.498001表2列示了本文所有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從表2中可以看出應計盈余管理指標的絕對值DA1的均值為0.076,中位數為0.047,這表明半數以上的企業(yè)其應計盈余管理水平低于均值。DA2的極小值為0.000,極大值2.055,這表明不同企業(yè)間應計盈余管理的程度差別較大。資產負債率Lev的最大值為0.904,均值為0.449,最小值為0.051,表明我國上市公司負債水平差異較大。股權集中度(Top)最大值為74.98%,最小值為8.95%,標準差為15.1。說明上市公司一股獨大現象很嚴重。綜上,本文對樣本數據處理后,各個變量取值分布均與其他學者研究相符,即選取的樣本數據是可靠的.(二)相關性分析表3變量的相關系數VariablesDA1DA2LevStateSizeRoeGrowthTopCashIndepDA11.000DA20.293***1.000Lev0.069***0.020***1.000State-0.052***-0.044***0.306***1.000size-0.096***-0.058***0.474***0.314***1.000roe0.007-0.123***-0.119***-0.043***0.123***1.000Growth0.173***0.065***0.086***0.0030.0060.057***1.000Top0.009-0.023***0.070***0.210***0.221***0.110***0.025***1.000Cash0.054***0.002-0.391***-0.128***-0.205***0.149***0.004-0.012*1.000Indep0.0060.011-0.019***-0.066***0.030***-0.026***0.024***0.040***0.0091.000***p<0.01,**p<0.05,*p<0.1注:括號內為t值,*代表在90%的置信水平下顯著,**代表在95%的置信水平下顯著,***代表在99%的置信水平下顯著。本文對各個相關變量進行了Pearson相關性檢驗。從表3可知,資產負債率與應計盈余管理水平DA1和DA2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069和0.020,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均呈正相關關系,從而初步驗證了假設1,各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均在0.6一下,可知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三)多重共線性檢驗為了進一步驗證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共線性,本文檢驗了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VIF),結果得到平均方差膨脹因子為2.71,可以排除變量之間存在嚴重多重共線性的可能。因此,本文可以進行回歸分析,以進一步揭示變量之間的關系。表4多重共線性檢驗VariableVIF1/VIFLev1.840.542Size1.790.559Roe1.160.862Growth1.170.855Top1.150.869Cash1.260.793Indep1.030.974Soe1.320.759MEAN2.71(四)回歸分析表4回歸結果 (1)(2)DA1DA1Lev0.042***0.052***(10.93)(10.89)Lev*State-0.014**(-2.26)State-0.005(-1.63)Size-0.009***-0.007***(-14.26)(-12.15)Roe-0.012**-0.017***(-2.06)(-3.02)Growth0.006***0.006***(14.59)(14.62)Top0.016***0.021***(3.88)(5.03)Cash0.020***0.023***(3.79)(4.19)Indep0.025**0.021*(2.28)(1.92)cons0.216***0.194***(16.12)(14.20)Year控制控制Ind控制控制N1769117691Adj.R-sq0.09200.0959F58.8157.83注:括號內為t值,*代表在90%的置信水平下顯著,**代表在95%的置信水平下顯著,***代表在99%的置信水平下顯著。表4列示了假設檢驗結果。表4中第一列是資產負債率對盈余管理影響的檢驗結果,資產負債率(Lev)的系數為0.042,且在1%水平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說明企業(yè)資產負債率與應計盈余管理程度總體呈正相關關系,從而驗證了本文的假設1。表4中第(2)列考慮了控制人性質對盈余管理的影響,資產負債率(Lev)的系數為0.052,且在1%水平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交乘項Lev*State的回歸系數為-0.014,說明表明非國有控股公司的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之間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上述結果表明,本文無法拒絕已設的假設,在控制住公司治理、企業(yè)特征和行業(yè)結構等因素的情況下,無論是國有控股還是非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其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均呈正相關關系。(五)穩(wěn)健性檢驗為確保實證模型以及研究結果的可靠性,通過替換被解釋變量的計算方法,再次進行多元回歸驗證相關結論。參考Ball和Shiwakumar(2005)的模型,計算操控性應計利潤,帶入模型中進行再次回歸檢測,結果如下表所示,結論并未發(fā)生改變,表明本文結論是穩(wěn)健的。(1)(2)DA2DA2Lev0.008***0.018***(3.28)(5.82)Lev*State-0.017***(-4.43)State0.002(1.17)Size-0.002***-0.002***(-5.94)(-4.30)Roe-0.067***-0.070***(-18.26)(-19.08)Growth0.002***0.002***(6.90)(6.96)Top-0.001000.001(-0.51)(0.40)Cash0.012***0.013***(3.31)(3.77)Indep0.0080.007(1.14)(0.99)Cons0.091***0.076***(10.49)(8.63)Year控制控制Ind控制控制N1769117691Adj.R-sq0.04950.0528F30.7430.88六、結論及建議(一)結論本文以2007年至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實證分析了資本結構對盈余管理的影響。在控制住公司規(guī)模、盈利狀況、成長性等因素后發(fā)現: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呈現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這說明資產負債率越高時,企業(yè)的盈余管理水平也越高,并且無論國有還是非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都表現出這樣的結果。當企業(yè)的負債過高時,管理者往往會通過盈余管理行為調節(jié)和平滑利潤,以降低違反債務契約的概率,獲取外部投資者的信任,從而幫助企業(yè)渡過難關。本文具有以下的研究意義:第一,本文的研究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動的監(jiān)督與改進有一定的理論價值。現有的文獻主要是從盈余管理的動機、形態(tài)、方法以及公司治理結構等角度出發(fā),但少有文獻專注于考察公司資本結構對盈余管理的影響。因此本文在回顧和分析以往文獻的基礎上加以改變,采用較全面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一方面能夠拓寬相關方面的研究思路,豐富我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研究體系,另一方面對于加強我國企業(yè)監(jiān)管機制有一定的啟發(fā),有利于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fā)展;第二,本文對研究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變動對盈余管理產生的影響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yè)都存在盈余管理行為,不可否認,從某些角度來說盈余管理對企業(yè)的發(fā)展有一定的好處,但是盈余管理的負面影響我們同樣不能忽視。研究資本結構對盈余管理的影響是提高企業(yè)信息披露質量、維護投資者利益、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繁榮發(fā)展的現實需要。本文為企業(yè)降低負向的盈余管理行為、提升公司財務信息真實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一定的指導思路,旨在引導投資者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實現社會資源合理,有效的配置。建議對于當前我國所處的盈余管理環(huán)境,本文提供了以下幾點建議:加強政府監(jiān)督盡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在某些情況下有助于企業(yè)減少契約成本,幫助企業(yè)渡過暫時的財務危機,但是就目前來說,盈余管理主要的影響還是降低了財務報表信息的可靠性,對企業(yè)的發(fā)展增加了一定的風險,長此以往不利于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這實際上體現了管理層的契約動機。因此政府及相關部門并不能懈怠對于企業(yè)盈余管理行為的監(jiān)管。首先要完善我國的會計準則,企業(yè)進行盈余管理的前提是要遵守會計準則,通過這種方法來約束盈余管理行為,降低可操作性的空間,同時還要對上市公司的對外財務信息報告進行審查和監(jiān)督;其次,進一步從根本上挖掘企業(yè)進行盈余管理的動機以及可能采用的手段,做好提前判斷;最后還要加大對不正當盈余管理行為的懲罰力度,以法律途徑規(guī)范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完善治理結構一個健全的內部治理結構有利于限制管理層的權利,這并不意味著管理層會失去自身的職權,相反,健全的董事會制度能夠很好的發(fā)揮約束和監(jiān)督作用,大大降低利用盈余管理操縱盈余的可能性。一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往往具備較為合理的資本結構,在適當約束管理層的同時也有利于管理者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改善信息不對稱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所掌握的信息是有差異的,公司內外部也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它是指公司或管理者與外部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對于投資者而言,盡管他們知道自己掌握的信息沒有公司管理者充分,管理者也會采取盈余管理行為進行操縱,但是投資者并不能及時有效的發(fā)現管理者什么時候、采用什么方法實施對自己不利的盈余管理行為。這時,投資者可以通過關注公司的資本結構來判斷是否有盈余管理的動機。當資產負債率提高時,投資者就要特別注意。這也是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維護自身利益,避免或者減少出現錯誤決策的方法。當然,要想改善管理者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現象,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