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24開創外交新局面[學業達標]1.“這是聯合國歷史上的轉折點,反西方國家(包括共產黨國家)在美國威信動搖時第一次擊敗了美國。”材料中被稱為“轉折點”的事務發生在()A.1971年 B.1972年C.1978年 D.1955年答案A解析從材料信息“聯合國”“擊敗了美國”可以推斷這一事務是中國復原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故選A項。2.1970年10月1日,毛澤東邀請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登上天安門城樓參與國慶典禮。同年12月18日,毛澤東會見斯諾時表示:“假如尼克松情愿來,我情愿和他談。”當時毛澤東主見改善中美關系意在()①為解決臺灣問題創建條件②緩和中美關系,改善中國的國際環境③應付來自蘇聯的威逼④打破與大多數西方國家的外交僵局A.①② B.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可知,改善中美關系有利于臺灣問題的解決,故①正確;當時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惡劣,中蘇關系裂開,資本主義國家敵視中國,緩和中美關系有利于改善中國的國際環境,故②④正確;中蘇關系裂開后,蘇聯陳兵中國北方邊疆,對中國平安構成威逼,改善中美關系可以應付來自蘇聯的威逼,故③正確。故D項符合題意。3.1970年1月的某天,蘇聯駐美國大使多勃雷寧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字眼很懷疑,基辛格聽后笑著回答:“大使先生,莫非你不認為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么?”導致美國對中國的看法有此變更的干脆緣由是()A.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復原B.中國推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美蘇爭霸中,美國由攻勢轉為守勢D.兩大陣營間的沖突相對緩和答案C解析20世紀70年頭,美蘇爭霸中,美國由攻勢轉為守勢,因而調整對外戰略,改善同中國的關系,故選C項;1971年10月,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復原,A項錯誤;B項與題干不符;D項說法不符合史實。4.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中,中美雙方達成的共識有()①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③反對霸權主義的威逼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D解析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中,美方聲明“美國相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全部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①正確;依據所學,中美雙方在公報中申述了各自的原則立場,雙方都認為要實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②正確;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中,中美雙方都表示要反對霸權主義的威逼,③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屬于1978年12月中美《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的內容,④錯誤。故D項符合題意。5.1972年7月10日,中國上海舞劇團受邀赴日演出,日本方面做了異乎尋常的高規格款待,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還親自接見了中國劇團。這一事務()A.推動了尼克松的訪華 B.呈現了中日民間友好C.標記著中日建交實現 D.推動了中日正式建交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日建交前的“芭蕾外交”,相當于中美關系緩和之前的“乒乓外交”,推動了1972年9月田中角榮的訪華和中日正式建交,故D項正確。該事務發生在尼克松訪華之后,受到了中美關系緩和的推動,A項因果倒置;材料強調的是日本官方高度重視中國客人,并非單純的民間友好,故B項錯誤;中日建交的實現以田中角榮訪華并簽署《中日建交公報》為標記,故C項錯誤。6.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外交政策進行重大調整的基本背景是()A.“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B.美蘇放棄霸權主義C.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D.社會主義陳營日益強大答案C解析20世紀80年頭以來,世界形勢趨于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故選C項。A項提出于20世紀50年頭,B、D兩項與史實不符。7.2014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APEC)其次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實行。會議明確了將來亞太合作的方向與目標,做出了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的重大確定,勾畫了建設亞太互聯互通網絡的新藍圖。中國主動參與亞太經合組織活動,這反映出新時期中國外交的特點是()A.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B.主動推動新型區域組織合作C.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外交D.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答案B解析依據所學,中國主動參與亞太經合組織活動對促進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和貿易往來做出重大貢獻,反映出新時期中國主動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外交活動,主動推動新型區域組織合作。故B項符合題意。8.俗話說“家有芳鄰滿園春”“一個好兄弟不如一個好鄰居”“與鄰為善”。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突出體現這種思想的中國外交成就是()A.參與萬隆會議B.成立上海合作組織C.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D.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答案B解析上海合作組織是一個同周邊國家睦鄰友好合作的區域性國際組織,故B項符合題意。A項萬隆會議是亞非國家實行的國際會議,參與會議的不只是中國的周邊國家;C、D兩項不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發生的,均解除。9.下列選項中能夠反映我國主動參與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的是()①派遣維和部隊②參與朝核六方會談③參與上海合作組織會議④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參與維和行動以及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都是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而朝核六方會談和上海合作組織會議都屬于區域性的外交活動,不是以聯合國為中心的。故選D項。[等級提升]10.1969年7月,美國政府宣布取消某些對華貿易管制,并放寬了到中國旅行的限制,議員、記者、老師、學生、科學家和醫生六類人員可以訪問中國。這一規定反映()A.美國試圖調整對華政策B.美國支持中國參與國際事務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D.中美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1969年7月,美國政府宣布取消某些對華貿易管制,并放寬了到中國旅行的限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美國試圖調整對華政策,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美國支持中國參與國際事務,故B項錯誤;依據所學學問可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與“1969年7月”不符,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中美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故D項錯誤。11.1971年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以復原,毛澤東曾形象地說:“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們抬進去的。”這主要說明白()A.美國霸權地位丟失 B.非洲國家限制聯合國C.第三世界力氣壯大 D.資本主義陣營瓦解答案C解析“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們抬進去的”主要說明白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第三世界的支持下復原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反映了第三世界力氣的壯大。故選C項。12.“那些希望從后門接納宏大的中國人民的人失敗了,中國在要求復原它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時,選擇了從前門進來。”這表明()A.中美關系起先走向正常化B.挫敗了美國“兩個中國”的陰謀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獲國際認可D.大國與小國同等磋商國際事務答案B解析材料中“從前門進來”是指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合法程序復原聯合國合法席位,“從后門接納”是指保留臺灣的中華民國的席位,制造“兩個中國”的陰謀,故B項符合題意。A項時間是1972年;C、D兩項材料未體現。13.下面漫畫中“HighLob”翻譯成中文即“吊高球”,其反映的實質問題應當是()A.中國不想和日本打乒乓球B.中美乒乓球賽在日本實行C.美中關系改善日本不知情D.日本是中美建交的大障礙答案C解析分析圖片信息可知,20世紀70年頭初中美謀求雙方關系的正常化,“乒乓外交”揭開了其序幕,1972年尼克松訪華,改善了中美關系,其外交活動繞開了日本,在日本朝野引起很大振動,故選C項。A、B兩項不符合題意;日本于1972年與中國建交,并非中美建交的障礙,故D項錯誤。14.80年頭中期鄧小平說:“中國對外政策的目標是爭取世界和平。在爭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現代化建設,發展自己的國家……對于總的國際局勢,我的看法是,爭取比較長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斗爭是可以避開的。”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中國應集中力氣發展經濟B.中國的主要任務是爭取世界和平C.中國應當領導發展中國家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D.新時期中國外交是為現代化建設創建良好的國際環境答案D解析材料意在強調新時期中國的外交是服務于現代化建設的須要,是為現代化建設創建一個良好的和平的國際環境,故D項正確。A、B兩項對材料解讀不完整,故解除;中國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但不會領導發展中國家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C項解除。15.中國倡議建立的亞投行以促進亞洲區域的互聯、互通建設和經濟一體化為目的,創始成員卻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至2024年3月,亞投行成員總規模達到70個,已經成為僅次于世界銀行的全球其次大多邊開發機構。從外交政策角度來看,這()A.體現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的“同等互利”思想B.有利于加強成員國之間的睦鄰友好與互信任任C.說明中國的發展不以犧牲他國發展機會為代價D.說明中國以自身發展帶動他國發展及共同旺盛答案A解析本題的疑難之處是不能正確理解“同等互利”的原則。亞投行創立目的是促進亞洲區域的互聯、互通建設和經濟一體化,主要體現了國家之間同等互利的思想,故答案為A項。亞投行成員遍及五大洲,B項中的“睦鄰友好”明顯錯誤。題干要求從“外交政策角度”回答,C、D兩項強調中國發展與他國發展的關系,不符合題意。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們要敬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是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給予一國的最基本權利。對中國人民而言,沒有什么比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更為重要。信任經驗過南北斗爭的美國人民,不難理解統一對一個國家是多么重要和寶貴。毋庸置疑,中美國情不同,雙方難免存在一些沖突和分歧,關鍵是要敬重和照看對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妥當處理相互之間存在的一些敏感問題,不斷增加互信基礎。——胡錦濤在其次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上的致辭(2010年5月)材料二胡錦濤在講話中就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深化合作提出重要看法。這些看法包括:鞏固團結互信,夯實本組織發展的政治基礎;加大反恐力度,構筑本組織發展的平安環境;深挖合作潛力,增加本組織發展的持續后勁;擴大友好溝通,鞏固本組織發展的人文基礎;完善內部建設,健全本組織發展的決策機制;秉承透亮開放,營造本組織發展的良好環境。胡錦濤在講話中表示,中國將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同各國一道,為創建本地區長久和平、共同旺盛的新成就作出更大努力。——新華網(2010年6月11日)(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中美之間最“敏感”的問題是什么。緣由何在?依據所學學問簡要概括二戰后中美關系的發展階段。(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新時期中國外交的基本策略。據材料二,指出中國提倡和組織建立上海合作組織的目的。(3)綜合上述材料,從二戰以來的中國外交史中你可以得出哪些啟示?答案(1)問題:臺灣問題。緣由:臺灣問題關系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美國欲以臺灣為基地威懾中國,維護其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利益。階段:二戰后初期,美國支持蔣介石打內戰;新中國成立后,美國實行遏制新中國的政策,發動朝鮮斗爭,中美交鋒;20世紀70年頭,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起先走向正常化并建交;21世紀以來,結成戰略協作伙伴關系。(2)策略: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改善和發展同世界大國的關系;致力于促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開展“反恐”外交。(答出兩點即可)目的: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促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火災應急預案英文(3篇)
- 2025年中醫藥現代化進程中巴勒斯坦市場拓展潛力分析報告
- 2025年能源行業智能電網在數字化轉型中的智能電網與智能電網儲能融合報告
- 現代管理中的商業模式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互聯網金融平臺合規整改案例研究及可持續發展前景展望
- 2025年特色農產品加工園區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體系構建報告
- 投資回收期分析試題及答案
- 工程經濟企業成本控制模型試題及答案
- 逐步提高的市政工程考試能力與試題及答案
- 電氣安全技術實習報告范文
- 冰敷在臨床工作應用
-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家校合作的實踐研究
- T-GXAS 689-2024 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涉及風景名勝區選址論證報告編制技術規范
- 中職心理健康第五課認識情緒管理情緒
- 足浴技師押金合同范例
- 2024下半年四川省中江縣事業單位招聘30人歷年管理單位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MOOC】動物學-華中農業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大學本科生入學登記表(系統版)
- 足球鞋相關項目實施方案
- 信貸準入資格考試練習測試題附答案
- 名著閱讀:簡答、閱讀題(解析版)-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專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