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第三屆概論二等獎教案:吳寧 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_第1頁
23年第三屆概論二等獎教案:吳寧 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_第2頁
23年第三屆概論二等獎教案:吳寧 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_第3頁
23年第三屆概論二等獎教案:吳寧 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_第4頁
23年第三屆概論二等獎教案:吳寧 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首次公開!教育部、北京市教委點贊的思政課教案編者按:近日,《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雜志2024年第3期刊發了北京化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吳寧副教授的《“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教案設計》一文,該教案系教育部主辦的第三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獲獎教案。日前,由吳寧老師領銜(成員:喬瑾、陳希、趙翌妍、李霞,排名不分先后)撰寫的全套《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案已榮獲2024年北京高校優質本科教案。趁此契機,經作者同意授權,特予刊發以望交流。引用格式:吳寧.“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教案設計[J].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2024(03):177-183.原文:“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教案設計[課程名稱]《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對應章節]第一章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課程教材]《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3年版)一、教學說明1.學情探底本課受眾多為“05后”大學生:他們思維活躍、熱衷探索、信息渠道多元、知識體系薄弱,價值可塑性極強。通過查閱小學、初中、高中、大一思政課教材,借助“問卷實測”“訪談問詢”“數據分析”等調查發現:第一,學生對毛澤東同志的個人生平及經典詩詞作品等常識性知識印象深刻(如78.63%的受眾知悉2023年系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第二,學生對“毛澤東思想”的提出背景及代表論著等專業性知識了解不足(如僅48.44%的受眾知悉“毛澤東思想”科學概念的提出者是王稼祥);第三,學生對“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及‘活的靈魂’”等進階性知識較為匱乏(如僅57.04%的受眾知悉“實事求是”內涵,其中文科生準確率為57.62%);第四,學生普遍認同學習“毛澤東思想”對個人成長的積極價值,對毛澤東同志的歷史事跡抱有濃厚興趣,渴望教師通過視頻、故事、數據案例等鮮活素材進行教學(如“視頻展播”“案例分析”“詩歌鑒賞”等選項占比均超70%)。2.章節定位“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作為《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的第一篇章,涵蓋了毛澤東思想的生發背景、演進歷程、核心內容、“活的靈魂”、歷史地位等五大知識體系,對后續深入、聚焦地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發展”等章節內容具有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的關鍵作用,是引領學生科學評價毛澤東同志及毛澤東思想價值貢獻,系統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系列重要理論成果的“溯源之鑰”。3.目標靶向知識目標:幫助學生了解近代中國基本國情,明確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的背景條件及具體過程,掌握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及“活的靈魂”,理解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及深遠影響。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邏輯思維,引領學生樹立正確歷史觀念,強化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本領。價值目標:啟迪學生立足新時代新征程,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夯實家國情懷,強化“四個自信”,奮力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爭做先鋒闖將。4.重難點聚焦教學重點:①近代的國際復雜形勢及中國特殊國情是毛澤東思想生發的時代背景與歷史條件;②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大眾進行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是毛澤東思想生發的實踐基礎;③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節點、關鍵事件、代表著作、經典論斷;④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是黨長期堅持的科學指導思想,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教學難點:①明晰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內涵意蘊及當代價值;②破除歷史虛無主義錯誤觀念,科學評價毛澤東同志及毛澤東思想;③理解毛澤東思想的與時俱進及現實啟迪,并自覺在學習、生活中認真貫徹、踐行。二、邏輯思路1.框架編排毛澤東詩詞作為學生耳熟能詳又喜聞樂見的傳世經典,既采擷了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又鐫刻了中國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智慧,是對中國精神的生動彰顯及藝術再現。本專題教學扎根教材原有內容,充分關照學生知識基礎及興趣習慣,以毛澤東詩詞為邏輯紐帶,對授課框架進行優化編排,統籌設置:①“人間正道是滄桑—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歷史條件”;②“亂云飛渡仍從容—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具體過程”;③“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和活的靈魂”;④“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四個部分,以期引領學生哲思入境,感悟“第二個結合”的方法論意義。2.內容銜系問題是最好的老師,是啟發思維、構建知識、高效溝通的重要載體。本專題在緊扣學情特征、深耕教材內容、錨定學生訴求的基礎上,利用“疑問鏈條”對教學內容進行銜接優化,通過羅列“毛澤東思想為何能風靡全球”“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時代背景是什么”等15個環環相扣的疑問,循序善誘、步步推進,漸次啟迪學生在破除疑惑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把學生對問題的實際掌握效果作為評價教學目標是否順利達成的評判標準。3.方法統籌本專題教學立足學生學情實際、聚焦學生價值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手段、聯動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綜合構建:①理論講授與問題分析相結合的案例式教學法;②驅動興趣與思考的啟發式教學法;③激發心靈共鳴的情境式教學法;④聯通線上平臺與線下翻轉的混合式教學法;⑤走向立體敘事的研究式教學法等“各有側重、彼此協同”的方法矩陣,混而不雜地將教學重點、理論難點、社會熱點、學生痛點進行了融會貫通。三、過程設計1.課前任務新課預習:閱讀教材,登錄學校“在線教育平臺”完成課前摸底測試。交互拓展:學習《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及《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等經典文獻,組織線上交流討論。實踐規劃:實踐小組依據緊扣教材章節設置的“研究性教學指南目錄”,選擇專題,開展具體實踐,形成類型自擬(如報告、音樂、微電影、情景劇、小品等多元形式)的團隊成果,予以后期在“翻轉課堂”環節進行展示。考勤統計:通過“智慧課堂”APP掃描簽到。前課回顧:快速串講“導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進程與理論成果”知識要點,助力學生鞏固前課知識、系統把握課程結構。2.課中教學第一部分:人間正道是滄桑—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歷史條件【問題一】毛澤東思想為何能風靡全球?氛圍營造:播放央視文獻紀錄片《走近毛澤東》剪輯視頻,創設教學情境,沉浸感受毛澤東同志的偉人風采。案例導入:介紹“2023年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瞻仰毛主席紀念堂并敬獻花籃,高度贊揚毛主席的偉大貢獻”及“2022年美國德州勞動節大游行,群眾高舉毛澤東畫像,高喊‘我們要共產黨執政’”熱點事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交流討論:邀請學生暢談感悟,借助“毛澤東同志巨大的國際影響力”話題,順勢引出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權威援引:依托《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及《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重要核心觀點,圖文并茂呈現,啟迪學生深刻認同“毛澤東同志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他不僅贏得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愛戴和敬仰,而且贏得了世界上一切向往進步的人們敬佩”[1]。【問題二】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時代背景是什么?教師提問:今天,我們步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即將迎來新中國75周年華誕,可大家知道124年前的中國,是以什么樣的姿態邁進20世紀的嗎?數據說理:1900年,當八國聯軍打進北京的時候,總兵力不過18811人,而當時拱衛京城的清朝正規軍和義和團戰士,加起來近80萬人,但僅僅十天,北京就淪陷了。當20世紀的曙光照在地平線時,山河破碎、內憂外患就是中國最真實的寫照。(比對過往,啟迪學生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教師講授:19世紀中葉,馬克思恩格斯提出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伴隨20世紀初,世界進入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戰爭與革命成為時代主題。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拉開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新序幕,也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科學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締造了新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我們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兩大陣營的對立,在“冷戰”的陰霾下,西方國家不僅對中國實行封鎖禁運,還極力推行和平演變戰略。毛澤東思想就是在這樣復雜的時代背景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問題三】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實踐基礎包括社會主義初期建設嗎?交流討論: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成果,都是對當時一定社會關系和物質生活的反映。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經歷了千辛萬苦的奮斗歷程,既有革命與建設的成功,也有社會主義初期探索的挫折。大家想一想,是否只有成功的實踐經驗才算是理論的來源?質言之,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實踐基礎是否包括社會主義初期建設?(根據討論情況,及時引導、適時啟發)教師總結: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革命與建設中,既有成功的寶貴經驗,也有失敗的慘痛教訓。這些經驗與教訓促使著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國實際問題,正是基于長期實踐的反復比較,對中國革命和建設正、反兩個方面的深刻總結,中國共產黨才會堅定擁護毛澤東同志為黨的偉大領袖,堅決貫徹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根本指導思想。第二部分:亂云飛渡仍從容—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具體過程【問題四】標志毛澤東思想開始萌芽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案例導入:通過詢問學生對毛澤東同志的“第一印象”,靈活插入“少年毛澤東博覽群書、借古喻今,撰寫《商鞅徙木立信論》獲老師稱贊”“青年毛澤東赴京問道、心系民生,選擇信仰馬克思主義”“毛澤東鞠躬盡瘁、不忘初心,一生痛失六位至親”等三個線索故事。從而激發“朋輩效應”,引導學生深化對毛澤東同志的立體認知,啟發認同“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情境渲染:借助圖片集錦,介紹1925年五卅運動、1927年南昌起義等歷史事件始末,交代背景。穿插解讀毛澤東經典詩詞《沁園春·長沙》并邀請學生共同朗誦,帶動情感共鳴,活躍課堂氣氛。依托“青年毛澤東步行700公里,走訪鄉間、實踐調研”等生動故事,詳盡闡釋《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毛澤東早期代表著作的產生歷程與核心觀點,史論結合地開展教學。教師講授: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著作中,分析了中國農民斗爭的特點,強調了無產階級領導農民斗爭在推翻反動政權、建立人民革命政權中的重大作用,解決了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這些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標志著毛澤東思想開始萌芽。【問題五】標志毛澤東思想初步形成的代表論斷有哪些?情境渲染:播放中央電視臺“國家記憶”欄目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爆發”剪輯視頻,援引毛澤東經典詩詞《菩薩蠻·黃鶴樓》,情景交融、烘托強調中國共產黨面臨殘酷迫害的悲慘境遇。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加深理解“八七會議”確立“武裝起義”“土地革命”等方針的蝶變邏輯。原文解析:結合“井岡山上南瓜香”“一根燈芯”等膾炙人口的革命故事,通過選摘、解析《中國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對本本主義》等毛澤東經典著作原文,帶領學生透徹理解“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等標志毛澤東思想初步形成的代表論斷及其深遠價值。【問題六】標志毛澤東思想走向成熟的系統理論是什么?情境渲染:借助八一電影制片廠《浴血廣昌》等電影的剪輯視頻,透過歷史陳述,為學生們立體還原1930至1934年中國共產黨五次反“圍剿”斗爭的經過。依托“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藝術油畫作品,全景式展現紅軍“長征”的艱辛歷程。數據說理:通過“西游記”與“長征”的傷亡數字及難度系數對比,在輕松交流中觸動學生心靈,在深化知識進階中啟迪學生感悟中國革命的悲壯與豪情。翻轉課堂:邀請學生實踐小組展示自制微電影“半條被子”,通過經典小故事引導學生深刻體會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大情懷。教師講授:依托解析毛澤東經典詩詞《憶秦娥·婁山關》,情境交融地銜接講解“遵義會議”“婁山關大捷”“長征勝利會師”的歷史演進,強化記憶。原文解析:立足延安時期歷史背景,通過選摘、解析《<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等毛澤東著作原文,層層遞進地幫助學生理解中國共產黨正是經過對革命實踐勝利、失敗、再勝利、再失敗的反復比較與總結,才能循序漸進地闡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動力、領導力量、性質和前途等基本問題,最終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并制定相應綱領,這也標志著毛澤東思想走向成熟。【問題七】毛澤東思想在新中國成立后,是否繼續發展?交流討論:圍繞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組織學生討論“毛澤東思想是否已經徹底完善”問題,依據討論適時引導。情境渲染:依托解析毛澤東經典詩詞《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借助“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背后中國共產黨對未來帶領人民建立新政權、建設新中國的美好期許,側面啟發學生理解毛澤東思想必將伴隨新中國建設而繼續發展。原文解析:講解新中國成立之初“一窮二白”的現實背景,闡釋毛澤東同志提出的“第二次結合”理念及任務;借助選摘、解析《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著作原文,引導學生明確毛澤東思想在社會主義初期建設中與時俱進、繼續發展。【問題八】毛澤東思想是毛澤東同志個人的思想嗎?教師講授:繪制毛澤東思想生發邏輯路線圖,串聯展示毛澤東思想演進脈絡,配合代表性歷史事件進行回顧總結,加深學生知識記憶。交流討論:圍繞“毛澤東思想是毛澤東個人的思想嗎”話題展開交流,邀請1~2名學生發表見解,及時觀測學生判斷傾向,適時規導學生價值認知。權威援引:結合《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文件,闡明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對經過艱苦探索、付出巨大犧牲積累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2]作出的科學理論總結。第三部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和活的靈魂【問題九】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教師講授: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進行了集中概括,把毛澤東思想的獨創性理論分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革命軍隊建設和軍事戰略的理論”“政策和策略的理論”“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論”“黨的建設理論”等六個主要方面。此外,毛澤東思想中還有關于“國際戰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論”等內容,都是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方法思路:本章教材對“毛澤東思想主要內容”部分進行了高度概括,避免了與后續章節的重復,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古今對照,善于轉化教材內容為教學語言,靈活統籌教學方法予以生動講解,切忌枯燥說理。比如,講授“革命軍隊建設理論”時可使用“邏輯串聯法”,協同“三灣改編”及“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幫助學生理解“中國共產黨方針政策的一脈相承”;比如,講授“文化工作理論”時可使用“情境教學法”,通過展示《護士日記》電影、“小燕子”歌曲等豐富素材,真實還原“雙百方針”背景下社會主義初期建設的文化成就及活潑局面;講授“黨的建設理論”時可列舉“窯洞對”案例,銜接毛澤東倡導的“民主”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引導學生把握中國共產黨對毛澤東思想的一以貫之及開拓創新。【問題十】如何理解“實事求是”,為什么今天還要貫徹它?教師講授:援引《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講解“實事求是”出處與本意;借助“青年毛澤東寄宿岳麓書院”《反對本本主義》、延安整風等故事、文獻與史料,循序闡明毛澤東對“實事求是”理解的逐步深化;選摘、解析《改造我們的學習》原文,闡明毛澤東基于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事求是”的創造性解讀,啟發學生感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第二個結合”智慧邏輯;協同習近平總書記對“實事求是”的重要論述,啟迪學生認同“實事求是”始終是中國共產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與核心思想。案例說理:結合中紀委出品的《打虎簡報》視頻與“十八大以來中國反腐成績單”數據、全球繁榮中心發布的《2023年世界各國基尼系數》、北京展覽館推出的“‘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網絡展館”等多元素材,引導學生理解“全面從嚴治黨”“精準脫貧”“鄉村振興”等系列舉措對“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貫徹與實效,強化學生認同“實事求是”始終是中國共產黨贏得成功的制勝法寶。【問題十一】如何理解“群眾路線”,它的核心要求是什么?教師講授:通過講述毛澤東1933年指導查田運動時首提“群眾路線”概念、1943年《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首次完整論述“群眾路線”內涵、中國共產黨關于“群眾路線”的三次系統總結等史料故事,廓清黨的“群眾路線”形成過程;援引《中國共產黨黨章》原文,解讀“群眾路線”,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案例說理:借助“毛澤東的人民情懷”剪輯視頻,“周恩來的‘為人民服務’徽章”經典故事,寓情于理,靈活引領學生把握“群眾路線”原則要求,即堅持人民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力量、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依托《新京報》2024年熱點新聞“北京12315接訴即辦受理案件超1.4億”為切入,透過“小院議事廳”等當代鮮活案例,由點及面地講解中國共產黨貫徹“群眾路線”的舉措與成就,烘托“群眾路線”時代價值。【問題十二】如何理解“獨立自主”,它在今天有哪些彰顯?教師講授:引導回顧《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中“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設”“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確立”“以蘇為鑒、走自己的工業化道路”等學生已有知識,邀請學生暢談個人感悟,順勢啟迪學生認同“獨立自主”對國家發展的重大意義,緊扣教材內容為學生解讀“獨立自主”的內涵與要求。案例說理:通過展示“神舟飛天”“嫦娥奔月”“復興號飛馳雪原”等科技案例圖錦,依托“科技自立自強”話題為切入,點面結合地介紹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貫徹“獨立自主”路線在社會方方面面取得的系列成績,強化學生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情感共鳴與價值認同。第四部分: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問題十三】如何客觀評價毛澤東同志?方法思路:利用“疑問鏈條”進階啟迪學生思維。首先,拋出互動問題“你認為古代人物中誰最聰明”,詢問學生答案。其次,結合“莊子”“諸葛亮”等學生反饋的信息進行二次提問“那他們會使用手機嗎”,等待學生反駁“他們的時代沒有手機”。再次,順勢啟發學生思考,評價歷史人物不能“居高臨下”地苛責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業績,要置于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現實條件下進行辯證分析。最后,援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革命領袖是人不是神”重要論述,提醒學生跳出“盲目崇拜”或“徹底否定”的歷史虛無主義陷阱。【問題十四】如何把握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技術賦能:利用人工智能AI繪畫工具“Midjourney”(技術保障:楊兵兵同學)制作“1949—1976社會主義初期建設代表成果”動畫視頻,為學生帶來視覺沖擊,助力學生直觀、深刻認識毛澤東思想指導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取得的系列重大成就。隨后趁熱打鐵,結合現實成績與價值貢獻,系統講授“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科學指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問題十五】今天,我們是否還需要毛澤東思想?交流討論:拋出問題“你認為毛澤東思想過時了嗎”,邀請學生暢談感悟,密切關注學生思維走向,靶定學生認知偏差,端正學生價值認知。案例說理:通過展現“2019—2022年清華大學圖書館《毛澤東選集》借閱量四年霸榜”“2023年上海、廣州地鐵上青年閱讀《毛澤東選集》”“2024年Bilibili網站‘毛澤東走進《三體》’視頻引爆海量彈幕”等熱點素材,依托“當代青年熱愛毛澤東同志”這一話題為切入,啟發學生明確毛澤東思想從未離去,不僅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其鮮明科學的立場、觀點、方法在新時代的今天同樣綻放著歷久彌新的璀璨魅力。總結升華:通過援引習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