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題文】西域納入漢朝版圖,成為我們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標志是A.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B.西漢政府設立使者校尉C.絲綢之路的開辟D.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府的設立2、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共同原因是()A.爆發平民大起義B.諸侯內亂不聽從中央領導C.末代國君的統治昏庸殘暴D.少數民族攻破都城3、南宋時期曾經參加過北方抗金斗爭的人是()A.司馬光B.李清照C.蘇軾D.辛棄疾4、某同學在預習《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這一單元時,做了幾張卡片方便記憶。其中一張與史實不符,這張卡片是()A.B.C.D.5、宋代軍隊戰斗力低下,與遼、西夏、金的戰爭往往以付出一定的代價議和,最終被少數民族所滅,然而,歷史學家陳寅恪對宋代文化給以極高贊譽“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由此觀之,宋代()A.文武兼備B.重武輕文C.以文馭武.D.重文輕武6、(如圖)甲、乙、丙分別反映了中國古代三個封建王朝中央機構設置的主要情況,其中乙圖反映的朝代是()A.秦朝B.西漢C.唐朝D.明朝7、下列選項,屬于第一手資料的是()A.小李聽說星宿海在短短30年內環境發生了巨變B.小李在和朋友聊天中得知,星宿海就在黃河源頭C.小吳聽記者說泗安60%~70%的村民都開轎車去干農活D.記者在泗安鎮看到家家戶戶都住進了帶車庫的二層別墅8、請把下列圖片按先后順序排列()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③⑤C.③⑤④①②D.③④⑤②①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9、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是楚莊王。錯誤:訂正:10、______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______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1、公元前207年,項羽在______之戰中以少勝多,殲滅秦軍主力。12、______年,西漢設立______,這是今新疆地區歸屬中央政權的開始。13、______設立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后來武則天首創殿試和______,進一步完善科舉制。14、宋朝皇帝為了鞏固統治,采取了重文輕武的國策。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5、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統一了全國。16、商周時期青銅器逐步發展成禮器,成為王公貴族身份地位和國家權力的象征。()17、秦朝派蒙恬北擊犬戎,并修筑了東起臨洮西至遼東的萬里長城。()18、生活在70—20萬年前的遠古人類北京人,居住在周口店龍骨山。19、四五千年前,中國進入封建社會時期,相傳,當時的黃河流域活動著幾個較大的部落,如炎帝、黃帝、蚩尤等。______(判斷對錯)20、西域都護府的設立,使得我國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21、大思想家墨子的思想是“兼愛”“非攻”。______(判斷對錯)22、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不僅擅長用針灸、湯藥為人治病,而且能實施外科手術。他發明了“麻沸散”幫助進行各種手術,創編了“五禽戲”,幫助人們強身健體。______(判斷對錯)23、公元前1046年,武王聯合各地勢力,組成龐大的政治聯盟,與商軍在牧野決戰,商軍倒戈,周軍占領商都,商朝滅亡。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辨析題(共4題,共24分)24、通過涿鹿之戰使得炎帝和黃帝結成聯盟,稱為“炎黃聯盟”。()25、東漢光武帝統治時期,社會出現了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史稱“文景之治”。這個說法正確嗎?請寫出理由。26、春秋時期,齊國書生張忠前往魯國拜道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為師。27、小江在編寫的歷史小故事中寫道“高僧鑒真歷經艱險,終于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他專心翻譯佛經,還以親身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你覺得小江的歷史故事符合歷史事嗎?請說明理由。評卷人得分五、綜合題(共1題,共2分)28、秦漢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時代,試回答以下問題:(1)結合課文,補充完成下表(4分)。秦始皇鞏固統一和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政治稱皇帝,總攬大權:中央設三公;()經濟統一貨幣;()思想文化統一文字;()軍事北擊匈奴,();興修靈渠,拓展南疆(2)根據上述表中的內容,試用最簡練的語言評價秦始皇。(2分)(3)有人說秦始皇還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請你用一個具體史實加以說明。(1分)(4)秦始皇與漢武帝比較,你認為哪個更了不起,為什么?(4分,只答對兩點即可,允許有不同見解)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D【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西域都護設立的意義。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立西域都護,這是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的開始,從此新疆成為我們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答案選D。

考點: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大一統的秦漢帝國·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西域都護的設立【解析】【答案】D2、C【分析】夏桀是夏朝最后一個王;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華宮室,強迫人們服勞役,統治非常殘暴,導致了夏朝的滅亡;商紂是商朝最后一個王,他修筑豪華宮殿,制作炮烙之刑,鎮壓人民,導致了商朝的滅亡;周幽王統治時期,橫征暴斂,他寵信褒姒,利用分封制下諸侯的義務,烽火戲諸侯,導致周朝滅亡,可見夏;商、西周滅亡的共同原因是末代國君的統治昏庸殘暴.

故選C.

本題考查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共同原因.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運用夏商周更替的相關歷史史實.【解析】【答案】C3、D【分析】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南宋”“抗金”兩個關鍵詞;根據課本知識,可以排除選出正確答案.司馬光是北宋的史學家,編有《資治通鑒》.李清照是兩宋之交的詞人.蘇軾是北宋詞人,年代不符合.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辛棄疾是南宋著名愛國詞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一生力主抗金.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詞抒寫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題材廣闊,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

故選D.

本題考查辛棄疾的生平經歷.

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注意掌握辛棄疾的生平經歷.【解析】【答案】D4、A【分析】本題考查三國鼎立;西晉和東晉、南朝、北朝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立為帝,國號魏,都洛陽。第二年,劉備也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都建業。三國鼎立的局面完全形成,A不正確但符合題意;266年司馬炎滅篡奪了皇位,建立了晉朝,史稱“西晉”。西晉滅亡的第二年,司馬睿重建晉朝,歷史上稱為“東晉”。420年,大將劉裕自立為帝,國號“宋”,結束了東晉的統治。此后,南方經歷了四個王朝,宋、齊、梁、陳。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現了四個王朝。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東魏被北齊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北魏和四個王朝統稱為北朝,BC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A。

【解析】A5、D【分析】本題考查宋代的歷史特征。為了避免唐末以來武將專權跋扈的弊端重現,宋朝建立后,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提高文官待遇,武將受到壓制,甚至形成了文臣統兵的格局。這種局面,促進了宋代文化的繁榮,使得宋代的科技(如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也到到廣泛應用)、文學藝術(如宋詞)等高度發達,所以陳寅恪認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但這也對宋代軍事實力造成了負面影響,致使宋朝在于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戰爭中多數戰敗,最終為少數民族所滅(如金滅北宋,蒙元滅南宋)。故選D。【解析】D6、C【分析】根據乙圖片中的中書;尚書和門下;可知它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唐朝在政治上,沿襲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書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最后交由尚書省執行。尚書省下設有六部,分管具體政務。

故選:C。

本題考查了唐朝三省六部制。626年;唐高祖的第二個兒子李世民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為貞觀,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唐朝三省六部制的機構設置。【解析】C7、D【分析】【分析】此題考查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的區分。其中A項是聽說的。B項是和朋友聊天中得知的;C項是小吳聽記者說的,所以ABC三項都是屬于第二手資料。D項記者親身去體驗,才是第一手資料,故此題選項為D。

【點評】掌握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的區分。8、A【分析】神農氏就是傳說中的炎帝;相傳他教民耕種,遍嘗百草,發明醫藥,是中華原始農業和醫藥的創始人.堯舜禹時期,黃河經常泛濫,大禹帶領自己的部落對黃河進行治理,采取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結合的辦法,為此三過家門而不入.此后黃河再也沒有泛濫,并且造福人類.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討伐商紂王,周軍與商軍在牧野大戰,商軍陣前倒戈,周軍取得了勝利,商朝滅亡.春秋時期,齊國桓公在位期間,任管仲為相,注重發展經濟,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穩定內政以后,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積極展開對外活動,北擊山戎,南伐楚國,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葵丘會盟,受到周天子賞賜,正式承認了齊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前207年,劉邦項羽起義,率軍進入咸陽,迫使子嬰投降,滅亡了秦朝.故順序為①②③④⑤.

故選A.

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古代的重要人物或事件.

本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題干,注意準確識記的中國古代的重要人物或事件內容.【解析】【答案】A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9、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春秋時期的第一個是齊桓公,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促進國家的統一,“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為霸主。考點:春秋五霸戰國七雄【解析】【答案】楚莊王齊桓公10、略

【分析】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1919年的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了先鋒作用.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故答案為:

鴉片戰爭;五四運動.

本題考查鴉片戰爭和五四愛國運動.

本題掌握鴉片戰爭和五四愛國運動.重點熟記鴉片戰爭和五四運動意義.【解析】鴉片戰爭;五四運動11、略

【分析】公元前207年;項羽以少勝多,在巨鹿大敗秦軍主力,與此同時,劉邦率兵直逼咸陽,秦朝統治者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故答案為:

巨鹿.

本題以殲滅秦軍主力戰役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巨鹿之戰.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秦的暴政和秦末農民起義的相關史實.【解析】巨鹿12、略

【分析】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加強對新疆地區的管轄,這是新疆地區正式隸屬中央政府管轄的開始.

故答案為:

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

本題考查西漢對新疆地區的管轄知識.

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史上關于邊疆問題的把握,需比較不同朝代加以區分掌握.【解析】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13、略

【分析】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隋文帝時,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從此門第不高的讀書人,可憑才學做官,后來武則天首創殿試和武舉,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

故答案為;

隋煬帝;武舉。

本題考查科舉制的誕生與完善。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科舉制的創立完善、內容、特點以及影響。【解析】隋煬帝;武舉14、略

【分析】宋朝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的具體表現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軍政大權;后繼的宋太宗繼續抑制武將,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武將帶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預授的“陣圖”行軍布陣,嚴重束縛了統軍的指揮權。宋朝注重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了科舉制,宋初時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在全國范圍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也促進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宋朝皇帝為了鞏固統治,采取了重文輕武的國策,這個表述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了宋朝重文輕武的政策。宋朝把中央集權強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權大大加強。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宋朝實行重文輕武政策。【解析】√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5、×【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判斷歷史史實的正誤。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沒有統一全國。【解析】【答案】錯16、√【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商周時期青銅器。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已出現青銅器。商朝以后,青銅器的數量增多,種類逐漸豐富,主要用于飲食;祭祀和軍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發展到禮器,成為王公貴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國家權力的代表性器物,禮器的類型和數量反映了權利的大小和嚴格的等級界限。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夏商西周的青銅文明。17、×【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秦長城。秦始皇為了抵御匈奴的進攻;安定北邊,維護國家統一,他派蒙恬在修筑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城防,蜿蜒萬余里,這就是聞名中外的“萬里長城”。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18、√【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北京人相關知識。北京人是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屬于直立人,會使用天然火,打制工具,人類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種自然力的能力。他們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腳分工明顯,能打制和使用工具,會使用天然火。森林茂密,野草叢生,猛獸出沒。北京人將石塊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樹枝砍成木棒,憑著極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進行艱難的斗爭。在這樣險惡的環境里,只靠單個人的力量,無法生活下去。因此,他們往往幾十個人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果實,過著群居生活。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會。故:正確。【解析】T19、×【分析】四五千年前;中國進入氏族部落聯盟時期。相傳,當時黃河流域活動著幾個較大的部落,如炎帝;黃帝、蚩尤等,部落之間展開攻伐,又不斷合并,進而結成部落聯盟。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炎帝和黃帝;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炎帝和黃帝,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解析】×20、√【分析】【分析】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事務,自此,新疆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管轄,成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西域都護府的設立。21、√【分析】墨子是墨家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兼愛”就是反對人對人的壓迫,主張對待別人就像對待自己一樣,盡力幫助別人。“非攻”就是反對不義的掠奪戰爭。

故答案為:

√。

本題以墨子的主要思想為切入點;考查百家爭鳴。墨子是墨家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

本題以百家爭鳴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解析】√22、√【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不僅擅長用針灸;湯藥為人治病,而且能實施外科手術。他發明了“麻沸散”幫助進行各種手術,創編了“五禽戲”,幫助人們強身健體。題干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秦漢科技、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成就。【解析】√23、√【分析】公元前1046年;武王聯合各地勢力,組成龐大的政治聯盟,與商軍在牧野決戰,商軍倒戈,周軍占領商都,商朝滅亡。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先秦史的重要史實;記住朝代更替的先后順序。

本題考查先秦史的重要史實,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記商朝滅亡的戰役是牧野大戰。【解析】√四、辨析題(共4題,共24分)24、錯誤;改正: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戰中打敗蚩尤。【分析】【分析】相傳;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戰中打敗蚩尤。從此,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故答案為:錯誤;改正: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戰中打敗蚩尤。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黃帝和炎帝的知識點。25、錯誤,“文景之治”是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東漢光武帝統治時期形成的局面稱為“光武中興”。【分析】【分析】西漢初年統治者吸取秦亡教訓;減輕農民的賦稅徭役;兵役和賦稅負擔,注重農業生產發展。文帝和景帝獎勵努力耕作的農民勸誡百官關心農桑,提倡節儉,并以身作則,重視“以德化民”。文景時期,社會比較安定,百姓富裕,社會比較安定,國家的糧倉豐滿,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的統治為“文景之治”。而光武帝末年,社會安定,經濟狀況明顯好轉,史稱這個時期的統治為“光武中興”。

故答案為:錯誤;“文景之治”是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東漢光武帝統治時期形成的局面稱為“光武中興”。

【點評】本題考查“文景之治”的相關知識。“文景之治”是西漢初年漢文帝、漢景帝開創的盛世局面。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文景之治與光武中興的區別。26、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老子和孔子。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因而春秋時期,齊國書生張忠前往魯國拜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為師。故答案為:錯誤: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理由: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區別掌握老子和孔子。27、不符合。攜帶佛經回長安,寫成《大唐西域記》的是玄奘,應該把鑒真改為玄奘。【分析】【分析】唐朝貞觀初年;玄奘從長安出發,歷經艱險,前往天竺取經,貞觀后期,玄奘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并寫成《大唐西域記》;鑒真是唐玄宗時期到日本傳播唐朝文化的著名僧人。故答案為:不符合。攜帶佛經回長安,寫成《大唐西域記》的是玄奘,應該把鑒真改為玄奘。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唐朝對外交往的有關內容。五、綜合題(共1題,共2分)28、略

【分析】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統治措施的理解。結合所學,秦始皇開創了中央集權制度。在政治上了,確立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中央設立三公,地方設立郡縣;在經濟上,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在思想文化上,統一文字,并實行焚書坑儒的政策;在軍事上,北擊匈奴,修長城,興修靈渠,拓展南疆。(2)從秦始皇創立的中央集權制來評價他,可以看出,秦始皇不愧為千古一帝。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長期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和生產的發展;他的中央集權的措施,不但有利于當時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而且也為歷代王朝所沿用;但同時,秦始皇統治時期刑法嚴酷,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