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咸陽百靈中學2017-2018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1頁
陜西省咸陽百靈中學2017-2018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2頁
陜西省咸陽百靈中學2017-2018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3頁
陜西省咸陽百靈中學2017-2018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4頁
陜西省咸陽百靈中學2017-2018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咸陽百靈學校20172018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高二歷史試卷學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級:_______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項小題只有一個最佳選項)1、“(它)使正在萎縮中的公民集體日益壯大,為雅典民主政體的發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證。”這是學者對梭倫改革的哪項措施作的評價()A.解負令B.發展工商業C.津貼制D.抽簽選舉2、梭倫在前594年出任雅典城邦的第一任執政官,梭倫改革體現公平、機會均等的措施是()A.廢除債務奴隸制B.輪流坐莊和抽簽選舉C.設立陪審法庭D.財產等級制度3、古希臘的雅典人口眾多,缺少肥沃耕地,食物供應短缺,50~80%的糧食需要進口。為了解決民生問題,雅典采取的措施是()A.發展工商業 B.實行民主政治C.發展精耕細作的農業 D.提高農業技術4、唐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規定,每年召開特別的公民大會,投票決定將那些嚴重威脅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據此,下列行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時參加公民大會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權C.為贏得個人政治聲望資助貧窮公民D.拒絕參加城邦舉行的戲劇表演5、梭倫改革把解決“六一漢”問題作為改革的突破口,有益于()①維護平民的公民身份②削弱小農經濟③為政治改革創造條件④限制土地兼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詩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長毛,與子同仇。”《吳子?料敵》:“秦性強,其地險,其政嚴,其賞罰信,其人不讓,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戰。”下列商鞅變法的措施中能夠起到鼓舞上述風氣形成與發展的是()A.廢井田,開阡陌B.獎勵軍功,實行軍功授爵制C.建立嚴密的戶籍制度D.普遍推行縣制7、商鞅主持變法使秦國由弱變強,但他自己卻因變法而慘遭殺害。變法內容中,為他招來殺身之禍的是()A.“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B.“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C.“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D.“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8、商鞅通過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商鞅變法使秦國向封建化過渡的根本性措施是()A.實行中央集權,推行縣制B.廢井田,以法律形式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C.發展小農經濟,重農抑商,獎勵耕織D.廢除貴族特權,軍功授爵9、《商君書》:“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戰國時期“農戰思想”產生的客觀條件是()A.七雄兼并戰爭B.百家爭鳴局面C.新興地主階級的崛起D.中央集權的形成10、據統計,在商鞅變法時期,秦國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繳納國家的各類賦稅,這一比例遠遠高于當時東方六國。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秦國統治者的苛政導致了自身的落后 B.秦國建立起了強大的中央集權機構C.東方六國君主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D.東方六國的經濟發展程度不及秦國11、商鞅變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買賣”措施的最重要意義是()A.從法律上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增強了秦國的經濟實力C.促進了自耕農經濟的產生D.推動了秦國封建化進程12、有史家在評價商鞅立木為信的史事時寫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該史家關切的是()A.“善惡必書”的秉筆直書精神B.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C.為全體國民寫史,寫全體國民的歷史D.史家當具史才、史學、史識、史德13、商鞅通過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五伯不同法而霸,三代不同禮而王……”。上引言論應該是()A.對夏商兩朝歷史經驗的總結B.舊貴族反對變法的理論基礎C.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D.商鞅用以支持自己變法的依據14、《戰國策·秦策》:“夫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是兵休而國富,故秦無敵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調輕重”的措施客觀上有利于()A.重農抑商政策的實施B.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的繁榮C.秦國富國強兵,實現統一D.促進商品經濟的交流與發展15、認為商鞅變法使社會制度發生根本變革的最主要的依據是()A.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B.廢除奴隸主特權,獎勵軍功C.廢除分封制,建立縣制D.重農抑商,獎勵耕織16、《史記.商君列傳》記載:“甘龍曰:‘圣人不易民而教,知(智)者不變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勞而成功;緣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之”這段材料反映甘龍的政治態度是()A.趨時而變B.因循守舊C.努力進取D.無為而治17、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前8~公元前6世紀的雅典的“六一漢”,下面關于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你之所以是“六一漢”因為你要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為地租交給債主,自己只能保留六分之一B.你的身份是平民C.你有可能變成債務奴隸D.你的所有借款或租地都要以財產作為抵押18、史學界非常重視對梭倫財產等級制度的研究,通過對該制度的研究可以獲知()①“中庸”原則在梭倫改革中的體現②梭倫改革對雅典民主政治的影響③古代雅典血緣門第觀念的衰落原因④地理環境對雅典社會發展的影響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9、公元前4世紀,一位雄辯家曾說:“德拉古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寫成的,而是用血寫成的。”這是在說明《德拉古法典》()A.是用嚴刑峻法來維護貴族的利益B.編訂過程充滿了血腥與斗爭C.在實施中遭到平民和工商業奴隸主、貴族強烈反對D.法典沒有任何進步意義20、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對貴族的斗爭中取得勝利,最重要的社會因素是()A.平民開展暴力斗爭B.代表平民利益的領袖不斷改革C.平民中不再有債務奴隸D.平民中新興工商業者力量壯大班級姓名答題卡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選擇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共60分)21、(14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梭倫改革的一項重大措施是按照財產多少,把自由民劃分為四個等級,并確定個等級的權利和義務。等級的劃分是以公民全年的田產收入為依據。……第一、二等級公民可擔任國家高級官職,第三等級可擔任低級官職,第四等級不能擔任官職。材料二“國家和舊的氏族組織不同的地方,第一點就是它按地區來劃分它的國民。……第二個不同點事公共權力的設立,這種公共權力已不再同自己組織為武裝力量的居民直接符合了。”——希羅多德《雅典政治》請回答:材料一梭倫改革中這項措施的主要意義是什么?(6分)材料二所提到的改革是由誰實行的?具體措施包括哪些方面?(8分)22、(1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故治國者欲民之農也。國不農,則與諸侯爭權不能自持也,則眾力不足也……事商賈,為技藝,皆以避農戰;民以此為教,則粟焉得無少,而兵焉得無弱也……茍能令商賈技巧之人無繁(多),則欲國之無富不可得也。——摘自《商君書》材料二我已將適當的權力給予民眾,絕不會故意剝削或縱情泛濫,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貴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恥和守分,執著盾牌我屹立在兩派之間,雙方的權利不可以相互侵犯。——梭倫材料三在梭倫改革后的80年間,雅典社會就逐漸采取了一個它在以后數百年中都遵循著的發展方向。在梭倫以前的時代盛行的農村高利貸,以及地產的無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節制。商業以及靠奴隸勞動日益大規模發展起來的手工業和工藝,都成了流行的職業……由貨幣、奴隸以及商船構成的財富日益增加,但是,這些財富已經不是僅僅用來購置地產,它已經變成了人們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摘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請回答:據材料一,概括“事商賈”帶來的危害,指出商鞅變法中經濟政策的指導思想。(6分)材料二的詩句體現了梭倫怎樣的改革理念?結合梭倫改革內容,舉一例說明。指出梭倫的這一改革理念在當時產生了怎樣的積極影響?(6分)(3)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如何理解“在梭倫改革后的80年間,雅典社會就逐漸采取了一個它在以后數百年中都遵循著的發展方向”?(4分)23、(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軍功者各以率(標準)受上爵,為私斗者各以輕重被刑”;二、“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藉(列入家族譜牒)”;三、“明尊卓爵枝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按等級分享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四、“有軍功者顯蒙,無軍功者雖富無所芬華(榮耀)”。這四條法令對秦國的歷史可以說產生了劃時代的影響。——朱紹侯《商鞍變法與泰國早期軍功爵制》材料二17世紀末,當英、荷等國沿著資本主義道路迅猛前進的時候,俄國還是一十落后的農奴制國家。1697年,(沙皇)彼得一世派遣高級使團出訪西歐,回國后立即進行改革。其中在用人制度上,頒布官職等級,規定所有貴族都從低級做起,按功晉升。非貴族出身者也可做官,升到8等以后列為貴族。它打破了按門第論資排輩的傳統……俄國初步邁開了實現近代社會政權組織的職能分化和規范管理的步伐。——摘編自趙虹《俄國近代社會轉型芻議》(1)據材料一,概括軍功爵制內容的基本特點。它反映了怎樣的政治背景?(4分)(2)據材料二指出彼得一世改革的動機。歸納其用人制度改革與商鞅推行軍功爵制的相似歷史作用。(6分)24、(2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食賤則農貧,錢重則商富;末事不禁,則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眾之謂也。故農之用力最苦而贏利少,不如商賈技巧之人……食貴則田者利,田者利則事者眾;食貴糴(即買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無(不)取其商賈技巧而事地利也。——《商君書外內》材料二熙寧四年(1071年),司農寺擬定的免役法規定:廢除原來按戶等輪流充當衙前等州、縣差役的辦法,改由州縣官府出錢雇人應役,各州縣預計每年雇役所需經費,由民戶按戶等高下分攤。原不負擔差役的官戶、女戶、寺觀,要按同等戶的半數交納錢,稱助役錢。熙寧五年(1072年),頒行市易法,在京城設市易務(后改為市易司),以100萬貫作本,負責平價收購商人滯售的貨物,賒貨給商販販賣,也向商販發放貸款。商販賒貨物及借款,需以財產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納息二分。——轉自歷史風云網材料三(司馬光說)“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則修之,非大壞則不更造也。”——《宋史》材料四宋太傅荊國王文公安石,適應于時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傳諸今日莫之能廢……——梁啟超《王安石評傳》(1)據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農方面的具體做法。(4分)(2)據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對商業的態度。結合時代背景簡析其原因。(6分)(3)結合三四材料分析,司馬光和梁啟超對王安石變法的態度及原因。(6分)(4)分析梁啟超對王安石變法持這種態度的真實意圖。(4分)一、單項選擇12345678910ABACCBBBAB11121314151617181920ABDDABDAAD二、非選擇題21、【答案】(1)意義:進一步打擊了氏族制度殘余,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6分)(2)克里斯提尼;措施:用10個地域部落取代原來的4個血緣部落,設立五百人議事會,成立十將軍委員會,實行陶片放逐法。(8分)22、【答案】(1)危害:導致農業勞動力減少,影響農業生產和兵源;難以實現富國強兵,在諸侯爭霸中將處于不利地位。(3分)指導思想:重農抑商(1分)(2)理念:中庸(或折中、不偏不倚)(1分)舉例:財產等級制等(1分)影響:緩解社會矛盾,減少變法阻力,推動改革成功。(2分)(3)促進雅典經濟的發展,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2分)23、【答案】(1)特點:以軍功大小授爵,按爵級享受相應待遇。政治背景:兼并戰爭頻繁,謀求富國強兵;新型地主階級力量壯大。(2)動機:學習西歐,改造俄國,目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