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題分類一物態變化
1、(2004年青海)我們常吃的月餅是在烤箱里“烤”的,但根據南宋《武林舊事》記載,最早的月
餅出自籠屜,青海就保留著用蒸籠“蒸”月餅的傳統習俗。“蒸”月餅時,關于籠屜上方冒出的“白
氣”,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A.“白氣”是水蒸氣,是液化現象B.“白氣”是小水滴,是液化現象
C.“白氣”是水蒸氣,是汽化現象D.“白氣”是小水滴,是汽化現象
【答案】B
【解析】
【詳解】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叫做汽化,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叫做液化。用蒸籠蒸月餅時產生的“白
氣”是鍋中溫度較高的水蒸氣上升過程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2、(2024年山東)水是生命之源,節約用水是公民的基本素養。關于水的物態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需要吸熱
B.夏天灑水降溫一汽化,需要放熱
C.秋天細雨綿綿---液化,需要吸熱
D.冬天大雪紛飛一凝華,需要吸熱
【答案】A
【解析】
【詳解】A.冰雪消融,是固態冰變成液態水熔化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吸熱,故A正確;
B.灑水能降溫,因為水在蒸發時,吸收熱量,故B錯誤;
C.雨是水蒸氣在上升時遇到冷液化而成的,液化需要放熱,故C錯誤;
D,雪是水蒸氣上升時,遇到極冷凝華而成的,凝華需要放熱,故D錯誤。
故選Ao
3、.(2024年湖南長沙)“玉階生白露”“人跡板橋霜”,關于水蒸氣遇冷形成露和霜的說法正確
的是()
A.露的形成是汽化B.露的形成需要吸熱
C.霜的形成是升華D.霜的形成需要放熱
【答案】D
【解析】
【詳解】A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的過程,對外放熱,故AB錯誤;
C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態的冰晶,對外放熱,故D正確,C錯誤。
故選D。
4、(2024年廣東廣州)廣州春季“回南天”到來時,課室的黑板、墻壁和玻璃都容易“出水”,如
圖是在“出水”玻璃上寫的字。這些“水”是由于水蒸氣()
A.遇熱汽化吸熱形成的B.遇熱汽化放熱形成的
C.遇冷液化放熱形成的D.遇冷液化吸熱形成的
【答案】C
【解析】
【詳解】廣州春季“回南天”到來時,課室的黑板、墻壁和玻璃都容易“出水”,原因是廣州地處我國
的南方,春季南風吹來溫暖的帶有大量水蒸氣的空氣,這些水蒸氣溫度較高,遇到溫度較低的黑板、
墻壁和玻璃就液化形成小水滴,附著在課室的黑板、墻壁和玻璃上造成的,液化需要放出熱量,故c
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5、(2024年廣東)《淮南子?俶真訓》記載:“今夫冶工之鑄器,金踴躍于爐中”。金屬在爐中從
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
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
【答案】C
【解析】
【詳解】我們要明確題目中描述的物理現象:“金屬在爐中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屬于熔化”。
A.汽化:這是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故A不符合題意。
B.液化:這是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故B不符合題意。
C.熔化:這是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故C符合題意。
D.凝固:這是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6、(2024年四川內江)如圖是冬天屋檐下的冰錐,關于冰錐中的冰的形成,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升華B.凝固C.汽化D.液化
【答案】B
【解析】
【詳解】冰錐的形成是水從液體變成固態的過程,屬于凝固現象,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7、(2024年江蘇無錫)如圖所示,密封的錘形玻璃泡內裝有少量碘顆粒,碘的熔點約為H4℃。打
開電吹風熱風擋對玻璃泡加熱,溫度約為60℃,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玻璃泡內彌漫著紫紅色的碘蒸
氣,停止加熱,冷卻后玻璃泡內又出現碘顆粒。關于這個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加熱時,碘顆粒熔化B.冷卻時,碘蒸氣凝固
C.加熱時,碘顆粒升華D.冷卻時,碘蒸氣液化
【答案】C
【解析】
【詳解】加熱時,觀察到玻璃泡內彌漫著紫紅色的碘蒸氣,說明固態的碘顆粒升華成碘蒸氣;停止
加熱,冷卻后玻璃泡內又出現碘顆粒,說明碘蒸氣遇冷凝華成碘蒸氣,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8、(2024年吉林)霧淞的形成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升華B.凝固C.熔化D.凝華
【答案】D
【解析】
【詳解】霧淞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附著在植被表面。故ABC不符合題意,D
符合題意
故選D。
9、(2024年內蒙古赤峰)下列關于自然界水循環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A.雨的形成是汽化B.雪的形成是凝固
C.霧的形成是液化D.霜的形成是升華
【答案】C
【解析】
【詳解】A.雨的形成是液化現象,故A錯誤;
B.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故B錯誤;
C.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故C正確;
D.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故D錯誤。
故選C。
10、(2024廣西)以勺為筆,用糖作墨,糖汁成畫。如圖所示,糖汁冷卻成糖畫的過程中,發生的
物態變化是()
A.沸騰B.凝固C.熔化D.升華
【答案】B
【解析】
【詳解】糖汁冷卻成糖畫的過程中,由液態變為固態,屬于凝固。
故選B。
11、(黑龍江龍東)下列物態變化屬于液化的是()
夏天晾衣服
?I
【答案】B
【解析】
【詳解】A.消融的冰花,是固態的冰熔化成液態的水,屬于熔化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
B.草葉上的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B符合題意;
C.潔白的霧淞,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
D.夏天晾衣服,衣服上的水由液態變成氣態,屬于汽化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2、(2024年山東濱州)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對下列節
B.圖乙“霜降”節氣,“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C.圖丙“大雪”節氣,“雪”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D.圖丁“雨水”節氣,“雨”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答案】B
【解析】
【詳解】A.圖甲“寒露”節氣,“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錯誤;
B.圖乙“霜降”節氣,“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化形成的小冰晶,故B正確;
C.圖丙“大雪”節氣,“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化形成的小冰晶,故C錯誤;
D.圖丁“雨水”節氣,“雨”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錯誤。
故選B。
13、(2024年甘肅臨夏州)大自然是神奇而多彩的。下列對自然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冰清玉潔的霧淞,是熱空氣凝華放熱形成的
B.虛無縹緲的霧,是水蒸氣液化放熱形成的
C.白如凝雪的冰雹,是水凝固吸熱形成的
D.晶瑩剔透的露水,是液態水汽化吸熱形成的
【答案】B
【解析】
【詳解】A.冰清玉潔的霧淞,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該過程需要放熱,故A錯
誤;
B.虛無縹緲的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該過程放熱,故B正確;
C.白如凝雪的冰雹,是由水遇冷凝固形成的冰晶,該過程放熱,故C錯誤;
D.晶瑩剔透的露水,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該過程放熱,故D錯誤。
故選B。
14、(2024年黑龍江齊齊哈爾)“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那水呢,不
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上面的文字節選于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一文。關
于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現象,用物理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A.“雪”的形成是液化現象B.“結冰”是凝固現象
C.“熱氣”的形成是升華現象D.“冰”是非晶體,沒有熔點
【答案】B
【解析】
【詳解】A.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故A錯誤;
B.水結成冰,由液態變成固態,屬于凝固現象,故B正確;
C.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態小水滴,故C錯誤;
D.冰是晶體,有固定的熔點,故D錯誤。
故選B。
15、(2024年天津)天津盤山有“上盤雪花飄,中盤霧雨渺,下盤夕陽照”的天然奇觀,其中“霧”
的形成過程中發生的主要物態變化是()
A.凝固B.升華C.汽化D.液化
【答案】D
【解析】
【詳解】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態小水滴。
故選D。
16、(2024年陜西A)中國古代青銅器鑄造技術十分發達,其中制作模具時常用到“失蠟法”,具
體做法是,用固態蜂蠟雕刻成鑄件模型,再將耐火泥料敷在其表面,加熱后蜂蠟變成液體流失,模具
便做好了。該過程中蜂蠟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液化B.升華C.熔化D.凝固
【答案】C
【解析】
【詳解】物體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根據題意知,用固態蜂蠟雕刻成鑄件模型,再將耐火
泥料敷在其表面,加熱后蜂蠟變成液體流失,該過程中蜂蠟發生的物態變化是熔化。故ABD不符合
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17、(2024年湖北)如圖是我國的傳統民俗表演“打鐵花”。表演者擊打高溫液態鐵,液態鐵在四
散飛濺的過程中發出耀眼的光芒,最后變成固態鐵。此過程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升華B.凝華C.熔化D.凝固
【答案】D
【解析】
【詳解】表演者擊打高溫液態鐵,液態鐵在四散飛濺的過程中發出耀眼的光芒,最后變成固態鐵,
液態變成固態,這是凝固現象,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18、(202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用水壺將水燒開時,在壺蓋內表面發生的主
要的物態變化是()
A.液化B.汽化C.升華D.凝華
【答案】A
【解析】
【詳解】燒開水的壺蓋內會有水滴,是液化現象,水遇熱變為水蒸氣,但壺蓋溫度較低又由水蒸氣
液化變為小液滴。
故選Ao
19、(2024年安徽)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里記載了鑄造“萬鈞鐘”和“鼎”的方法,先
后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黃蠟附其上數寸”,在油蠟上刻上各種圖案(如圖),
然后在油蠟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殼。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蠟”,油蠟流出形成空腔,在
空腔中倒入銅液,待銅液冷卻后,“鐘鼎成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炙化其中油蠟”是升華過程B.“炙化其中油蠟”是液化過程
C.銅液冷卻成鐘鼎是凝固過程D.銅液冷卻成鐘鼎是凝華過程
【答案】C
【解析】
【詳解】AB.“炙化其中油蠟”是固態的油蠟變成液態的蠟水,因此是熔化的過程,故AB錯誤;
CD.銅液冷卻成鐘鼎是液態的銅液變成固態的銅,因此是凝固的過程,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20、(2024年四川眉山)水的物態變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霧、霜和雪等千姿百態的奇觀。下列
關于水的物態變化解釋正確的是()
A.露的形成是熔化現象B.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C.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D,冰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答案】C
【解析】
【詳解】AC.霧和露都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A錯誤,C正確;
B.霜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故B錯誤;
D.冰的形成是由液態變為固態,屬于凝固現象,故D錯誤。
故選C。
21、(2024年河北)下圖中的四幅圖,反映的物態變化不屬于凝華的是()
B.
【答案】A
【解析】
【詳解】A.冰錐的形成是液態的水遇冷,由液態的水變為固態的冰,是凝固過程,故A符合題意;
BCD.冰花、霧淞和霜的形成是水蒸氣遇冷,由氣態的水蒸氣直接變為固態的冰,是凝華過程,故
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2、(2024年河北)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當環境溫度過高時,其
自備的降溫裝置能通過冰的升華達到降溫目的。冰升華的過程中,水分子的()
A.間隔增大B,質量增大C.種類改變D.數目改變
【答案】A
【解析】
【詳解】A.冰升華過程中,從固態變為氣態,其分子間隔增大,故A符合題意;
B.冰升華后,水分子的質量不變,故B不符合題意;
CD.升華過程是物理變化,升華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都不發生變化,故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23、(2024年重慶A卷)如圖所示,是同學們拍攝的“中國年?中國味”活動情境,對涉及的物理知
識解釋正確的是()
ABCD
A.墨跡未干的春聯墨香四溢,說明分子間有引力
B.停止加熱砂鍋煲繼續沸騰,說明汽化不需吸熱
C.湯圓上方的“白氣”是水蒸氣吸熱液化形成的
D.激昂歡快的迎新鼓聲是敲鼓時鼓面振動產生的
【答案】D
【解析】
【詳解】A.墨跡未干的春聯墨香四溢,是墨香分子在空氣中做無規則運動的結果,即擴散現象,不
能說明分子間有引力,故A錯誤;
B.停止加熱砂鍋煲繼續沸騰,是因為砂鍋煲的余溫高于水的沸點,水繼續吸熱沸騰,故B錯誤;
C.湯圓上方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放熱過程,故C錯誤;
D.敲鼓時,聽到的聲音由鼓的振動產生的,激昂歡快的迎新鼓聲是敲鼓時鼓面振動產生的,故D
正確。
故選D。
24、(2024年四川宜賓)下列現象中屬于蒸發是()
A.窗玻璃上出現冰花B.鐵塊變成鐵水
C.從冰箱拿出的葡萄“冒汗”D.擦在皮膚上的酒精“消失”
【答案】D
【解析】
【詳解】A.窗玻璃上出現冰花是室內溫度高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凝華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
意;
B.鐵塊變成鐵水是由固態變為液態,屬于熔化,故B不符合題意;
C.從冰箱拿出的葡萄“冒汗”是因為葡萄附近溫度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故C不符合題意;
D.擦在皮膚上的酒精“消失”,是液態的酒精直接變為氣態,屬于蒸發,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25、(2024年四川南充)用飛機向云層撒干冰進行人工降雨,出現下列物態變化,其中放熱的是()
A.干冰迅速升華成二氧化碳氣體B.小冰晶在下落過程中熔化為小水珠
C.小雨滴在下落過程中部分汽化為水蒸氣D.云層中的水蒸氣凝華成小冰晶
【答案】D
【解析】
【詳解】A.干冰迅速升華成二氧化碳氣體,是升華現象,升華吸熱,故A不符合題意;
B.小冰晶在下落過程中熔化為小水珠,是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故B不符合題意;
C.小雨滴在下落過程中部分汽化為水蒸氣,是汽化現象,汽化吸熱,故C不符合題意;
D.云層中的水蒸氣凝華成小冰晶,是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26、(2024年四川廣安)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悟生活之理。對下列詩句所蘊含的熱現象分析
正確的是()
A.“北國風光,千里小封,萬里雪飄”,水凝固成冰的過程會放熱,溫度降低
B.“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C.“一夜新霞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D.“青青園中葵,朝窿待日晞”,露的形成需要吸熱
【答案】C
【解析】
【詳解】A.水凝固成冰的過程會放熱,但溫度不變,故A錯誤;
B.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故B錯誤;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附著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正確;
D.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附著在植被表面,此過程放熱,故D錯誤。
故選C。
27、(2024年四川達州)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在各種物態變化中
不停地循環,讓四季多姿多彩。下列說法里誤的是()
A.溫暖的春天,萬物復蘇、冰雪消融,這是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B.炎熱的夏天,蓮花湖的水在陽光下變成水蒸氣,這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C.涼爽的秋天,路邊的草或樹葉上結有晶瑩的露珠,這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
D.寒冷的冬天,水蒸氣在高空急劇降溫變成雪花,這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
【答案】C
【解析】
【詳解】A.冰雪消融是固態冰變為液態水的過程,屬于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故A正確,不符合題
后;
B.水在陽光下變成水蒸氣,是液態水變為氣態水蒸氣的過程,屬于汽化現象,汽化吸熱,故B正確,
不符合題意;
C.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態小水滴,液化放熱,故C錯誤,符合題意;
D.水蒸氣在高空急劇降溫變成雪花,是氣態水蒸氣直接變為固態冰晶的過程,屬于凝華現象,凝華
放熱,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8、(2024年成都)小李同學在爸爸指導下,走進廚房進行勞動實踐,他發現廚房里涉及到很多物
理知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冷凍室取出的排骨表面有“白霜”,“白霜”是固態
B.在排骨的“解凍”過程中,排骨中的冰吸熱熔化成水
C.排骨湯煮沸后冒出大量的“白氣”,“白氣”是液態
D.排骨湯盛出后不容易涼,是因為湯能夠不斷吸熱
【答案】D
【解析】
【詳解】A.因為排骨在冷凍室的低溫環境下,其表面溫度極低。當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這樣低溫的
排骨表面時,會發生凝華現象,即由氣態直接轉變為固態,形成我們看到的“白霜”。故A正確,
不符合題意;
B.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熔化需要吸收熱量;因此在排骨的“解凍”過程中,排骨
中的冰吸熱熔化成水,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白氣”是由于煮沸過程中產生的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空氣后迅速冷卻并凝結成的小水滴,因此“白
氣”是液態,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排骨湯含有大量的水,水的比熱容比較大,與等條件的其他物質相比,當放出相同的熱量時,水
的溫度變化小,故排骨湯盛出后不容易涼,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29、(2024年成都)圖是某小組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
A.實驗中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秒表
B.該實驗操作簡單,不需要注意安全
C.有“白氣”冒出,說明水已經沸騰
D.水沸騰后即可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
【答案】A
【解析】
【詳解】A.因為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需要記錄不同時刻的溫度,所以需要用到秒表來
記錄時間。故A正確;
B.在加熱過程中,水可能會因為沸騰而濺出,造成燙傷;因此需要注意安全,故B錯誤;
C.白氣是小水滴,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沸騰前后都可以觀察到白氣冒出,故C錯誤;
D.水沸騰后,由于水沸騰需要不斷吸收熱量,為了繼續探究水沸騰時的特點,不能熄滅酒精燈,停
止加熱,故D錯誤。
故選Ao
30、(2024山東臨沂)霜、霧、露、雪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現象,下列關于它們的說法正確的是()
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答案】B
【解析】
【詳解】A.霜的形成是由氣態變為固態的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A錯誤;
B.霧的形成是由氣態變為液態的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B正確;
C.露的形成是由氣態變為液態的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C錯誤;
D.雪的形成是由氣態變為固態的凝華過程,凝華放熱,故D錯誤。
故選B。
31、(2024山東臨沂)2023年冬,憑借冰雪資源火爆出圈的哈爾濱吸引了眾多的南方“小土豆”前
來游玩,千姿百態的霧淞成為“小土豆”們必看的絕世美景.下列自然現象,與霧淞形成時的物態變
化相同的是()
A......葉尖露珠
心顯杷加
枝頭白霜
【答案】C
【解析】
【詳解】霧淞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
A.葉尖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不符合題意;
B.山間薄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題意;
C.枝頭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C符合題意;
D.房檐冰掛是水遇冷凝固形成的冰,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2、(2024江蘇鹽城)據《天工開物》記載,可從朱砂礦石中提煉水銀(液態汞)。如圖所示,給
密閉鍋內的砂礦石加熱,就會在倒扣的鍋壁上布滿水銀。在倒扣鍋壁上形成水銀的物態變化是()
A.凝固B.凝華C.液化D.汽化
【答案】C
【解析】
【詳解】砂礦石被加熱時,其中的汞元素可能會以氣態的形式釋放出來。這是因為加熱使得汞元素
獲得了足夠的能量,從固態或液態轉變為氣態。隨后,這些氣態的汞遇到溫度較低的倒扣鍋壁時,
會失去能量并轉變為液態,即發生液化現象。這是因為鍋壁的溫度低于汞的沸點,使得氣態汞無法
維持其氣態狀態,從而轉變為液態。因此,在倒扣鍋壁上形成水銀的物態變化是液化,故ABD不符
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33、(2024江蘇連云港)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A.花香滿園B.塵土飛揚C.雪花飄飄D.落葉紛紛
【答案】A
【解析】
【詳解】A.花香滿園,是芳香燒分子無規則運動的結果,故A正確;
B.塵土飛揚是固體小顆粒的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故B錯誤;
C.雪花飄飄是雪花在運動,屬于機械運動,故C錯誤;
D.落葉紛紛是樹葉在運動,是機械運動,故D錯誤。
故選Ao
34、(2024江蘇連云港)晾曬的濕衣服在逐漸變干的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熔化B.汽化C.升華D.凝華
【答案】B
【解析】
【詳解】晾曬的濕衣服變干,是衣服上的水變成了水蒸氣,屬于汽化現象,故B符合題意,ACD不
符合題意。
故選B。
35、(2024江蘇連云港)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下面四幅圖中,操作正確的是()
AB.
C.D.
【答案】C
【解析】
【詳解】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時,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6、(2024湖南)2024年初,幾場寒流來襲,讓湖南人在家門口也能看到北方常見的冰掛(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冰掛熔化時,需要吸熱
B.冰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C.冰是非晶體,有固定的熔點
D.一定質量的水結冰時,體積變小
【答案】A
【解析】
【詳解】A.冰掛熔化時,由固態變為液態,需要吸熱,故A正確;
B.固態的冰是液態的水凝固形成的,故B錯誤;
C.冰是晶體,有固定的熔點,故C錯誤;
D.一定質量的水結冰時,密度減小,體積變大,故D錯誤。
故選Ao
37、(2024福建)木雕是工匠智慧和藝術修為價值體現,鋸木、刨料、風干、雕刻、開樟、組裝、
打磨、油漆,每一環節都講究科學的工藝流程。如圖,木頭風干時,成垛交疊,留有空隙,可以加快
木頭中水分的(填物態變化)。切割木頭時工人要帶上降噪耳塞,這是在_____處減弱噪聲。
【答案】①.汽化②.人耳
【解析】
【詳解】[1]木頭風干時,成垛交疊,留有空隙,可以增加液體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可以加快木頭中
水分的汽化。
切割木頭時工人要帶上降噪耳塞,這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防止噪聲進入人耳。
38、(2024甘肅白銀)夏天,打開電冰箱門時,常會看到冰箱門附近有一股“白氣”,打開熱水瓶
時也會看見這種現象。“白氣”都是水蒸氣(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小水滴,前者是
的水蒸氣形成的(選填“冰箱內”或“冰箱外”)。
【答案】①.液化②.冰箱外
【解析】
【詳解】口]“白氣”是小水滴,是由氣態的水蒸氣變成液態的小水滴形成的,所以是液化現象。
⑵“白氣”是冰箱門附近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冰箱中的冷空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形成的,所以“白
氣”是冰箱外的水蒸氣形成的。
39、(2024福建)探究液體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特點,實驗裝置如圖甲。取質量相等的水和鹽水
分別放入兩個相同的燒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燈同時加熱,根據實驗數據,繪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如圖乙;
>
i水[,鹽;水
時間/min
甲
(1)實驗中除了圖甲的器材,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天平和
(2)分析圖乙中水的圖線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水的沸點是℃。推斷當時實
驗室的氣壓_____一個標準大氣壓;
(3)對比圖乙中兩條圖線可知,選用煮蛋可以更快地將蛋煮熟。
【答案】①?秒表②.保持不變③.98④.小于⑤.鹽水
【解析】
【詳解】(1)口]取質量相等的水和鹽水需要測量工具是天平,實驗中需記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所
以要用秒表記錄時間,用溫度計測量溫度,實驗需要的另一個測量儀器是秒表。
(2)[2]⑶該實驗用加熱的時間表示吸收熱量。分析圖乙中水的圖線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繼續加
熱,溫度為98℃保持不變,故水的沸點是98℃。
[4]氣壓越低,水的沸點越低。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此時水的沸點98℃小于100℃,
故推斷當時實驗室的氣壓小于一個標準大氣壓。
(3)[5]分析圖乙中圖線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在同樣加熱的情況下,鹽水的沸點高于水的,且升
溫較快,故選用鹽水煮蛋可以更快地將蛋煮熟。
40、(2024江蘇連云港)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當水沸騰時,觀察到燒杯內產生大量氣泡并
不斷上升,氣泡在上升過程中將(選填“逐漸變小”“逐漸變大”或“不變”)。沸騰
時繼續吸熱,水的溫度o實驗中,有三組同學選用同樣規格的溫度計,測量水的沸點卻
不同,同學猜想可能是溫度計本身的差異引起的。為了驗證同學的猜想,你的操作方法是。
【答案】①.逐漸變大②.不變③.將該三支溫度計放入同一杯沸水中進行觀察
【解析】
【詳解】口]⑵水沸騰時各處的水溫相同,水中形成大量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受到水的壓強減小,
所以氣泡會不斷變大,升到水面處破裂;沸騰時繼續吸熱,但水的溫度不變。
[3]為了驗證同學的猜想,將該三支溫度計,同時測量同一杯水的溫度,若三支溫度計示數相同,即
可說明不是溫度計本身的差異引起的。
41、(2024江蘇揚州)冬季雨雪嚴重時,溫度極低的雨水在高鐵電網上迅速結冰,發生的物態變化
是,此過程熱,對鐵路道岔通電融雪除冰利用了電流的效應。
【答案】①.凝固②?放③.熱
【解析】
【詳解】[1]⑵冬季雨雪嚴重時,溫度極低的雨水在高鐵電網上迅速結冰,物質由液態的水變成固態
的冰,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凝固,凝固時向外放熱。
網對鐵路道岔通電融雪除冰利用了電流的熱效應,將電能轉化為內能,使鐵道溫度升高,雪冰從中
吸熱熔化。
42、(2024江蘇揚州)如圖所示,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實驗小組發現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
高于100℃,于是對此進行探究。
(1)小華猜想:可能是實驗室中氣壓高于1個標準大氣壓導致的。她應該選用(填測量
工具)進行測量驗證;
(2)小麗猜想:可能是因為蓋了硬紙板,增大了水面上方氣壓,提高了水的o要驗證猜
想,應___________,進行實驗驗證;
(3)小明猜想:可能是溫度計不準確導致的。要驗證猜想,請簡述做法:;
(4)小芳猜想:可能是由于水蒸氣溫度高于100℃導致的。她的猜想是否合理?請說明理由:
【答案】①.氣壓計②.沸點③.去掉硬紙板,重新測量水沸騰時的溫度④.換一
支溫度計測量⑤.見解析
【解析】
【詳解】(1)口]小華猜想:可能是實驗室中氣壓高于1個標準大氣壓導致的。因此可以用氣壓計測
量實驗室的大氣壓的大小。
(2)⑵⑶水的沸點隨著大氣壓的增大而增大,小麗猜想:可能是因為蓋了硬紙板,增大了水面上方
氣壓,從而提高了水的沸點,要想驗證小麗的猜想,可以去掉硬紙板,重新測量水沸騰時的溫度,
看是否高于100℃o
(3)[4]小明猜想:可能是溫度計不準確導致的。因此可以再換一支溫度計測量水沸騰時的溫度,比
較兩支溫度計的示數。
(4)[5]小芳猜想:可能是由于水蒸氣溫度高于100℃導致的。該猜想不合理,因標準大氣壓下水的
沸點為100℃,水達到沸點后繼續吸熱會發生汽化,液態的水變為氣態的水蒸氣,水蒸氣的溫度最高
為100℃,不可能更高,故該猜想不合理。
43、(2024江蘇蘇州)據記載,唐朝時省油燈已在四川地區出現。瓷質燈體如碗狀,腹部有中空夾
層,可通過注水孔向夾層裝水,碗內有油和燈芯,如圖所示。燃燈前,向注水孔緩慢注入冷水,讓______
及時排出。燃燈時,吸收燃燒產生的熱量后不斷蒸發,使燈碗和燈油較低,燈油蒸發速
度,以達到省油的目的。
【答案】①.空氣②.水③.溫度④.減小
【解析】
【詳解】口]燃燈前,為了讓空氣及時排出,向注水孔緩慢注入冷水。
[2][3][4]由于蒸發的影響因素有溫度的高度、表面積大小、表面空氣流動速度,溫度越低,蒸發越慢。
燃燈時,水吸收燃燒產生的熱量后不斷蒸發,蒸發吸熱,使燈碗和燈油溫度較低,燈油蒸發速度減
慢,以達到省油的目的。
44、(2024江蘇蘇州)觀察水的沸騰實驗:
(1)按圖甲組裝器材,使用大試管可以適當縮短實驗時間,也可以更好地觀察水沸騰前后
的變化。用酒精燈加熱,水溫達到88℃時開始讀數,每隔Imin記錄一次,第3min時溫度計示數如
圖乙所示,讀數為℃;
甲乙丙丁
時
間012345678
/min
水8890929698989898
溫
/℃
(2)用表中數據在圖丙上作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3)由圖可知,水的沸點為℃;
(4)為研究沸點與氣壓的關系,用抽氣打氣兩用氣筒、橡皮塞等組裝成如圖丁所示裝置。用氣筒
(抽氣/打氣),觀察到水再次沸騰,記錄此時的,多次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答案】①.氣泡②.94(4).98⑤.抽氣⑥.
溫度⑦.沸點隨氣壓減小而降低
【解析】
【詳解】(1)口]⑵實驗中,需要觀察沸騰前后氣泡的變化情況,故使用大試管可以適當縮短實驗時
間,也可以更好地觀察水沸騰前后氣泡的變化;由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其示數為94℃。
(2)[3]用表中數據在圖丙上描點畫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下圖所示:
(3)[4]由圖可知,當水溫為98℃后,水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故水的沸點為98℃。
(4)⑸⑹⑺用氣筒抽氣,使水面上方的氣壓減小,觀察到水再次沸騰,記錄此時的溫度,進行多
次實驗后,分析實驗現象和數據可得出結論:沸點隨氣壓的減小而降低。
45、(2024江西)下圖是某物質的三種狀態的分子微觀模型。甲圖中的物質狀態變成乙圖中的物質
狀態的過程叫做()
A.凝固B.熔化C.液化D.汽化
【答案】B
【解析】
【詳解】分析這三個圖可見:甲圖分子排列十分緊密,是固體分子的排列模型;乙圖分子排列沒有
固定的位置,比較松散,是液體分子的排列模型;丙圖分子排列分子極度散亂,間距很大,是氣體
分子的排列模型;物質由甲圖直接變成乙圖的過程是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是熔化現象,故ACD
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46、(2024山東臨沂)2024年5月2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舉行了第五個“國際茶日”慶祝活動,中
國展臺的工作人員展示了煮茶茶藝。小明想知道煮茶時茶葉對水的沸點有沒有影響,于是他使用燒杯、
溫度計、酒精燈等器材進行了探究,并每隔2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
一-
-
二°C
-趣
-
二-
--
一-
-
二-
二-
-
--
二-%
二-
-
二-
二-
-
-
-
乙
(1)將少量茶葉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后,小明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組裝圖甲所示實驗裝置,一是為了
使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二是為了讓溫度計的玻璃泡;
(2)水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水的沸點為℃;燒杯上方出現的大量“白氣”
是水蒸氣(選填“吸熱”或“放熱”)后形成的;
(3)根據實驗數據,小明描繪了如圖丙所示的水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圖像,請給小
明提一條合理化建議;
(4)分析實驗數據,小明并不能得出茶葉對水的沸點有沒有影響.為了得出結論,他可以o
【答案】①.浸沒在水中,且不接觸燒杯壁和底部99③.放熱④.提高水的初
溫,以縮短加熱時間⑤.同時做一組加熱水的對比實驗,比較茶水和水的沸點
【解析】
【詳解】(1)口]將少量茶葉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后,小明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組裝圖甲所示實驗裝置,
一是為了使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二是為了讓溫度計的玻璃泡浸沒在被測物體中國,且不碰杯壁與
杯底,使測量時溫度計的示數較準確。
(2)[2]水沸騰時,由圖乙得,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示數為99℃,即水的沸點為99℃。
網燒杯上方出現的大量“白氣”是水蒸氣放熱后形成的水珠。
(3)[4]由圖得,實驗過程中選用的水的初溫為20℃,較低,實驗時間較長,則可以提高水的初溫,
以縮短加熱時間。
(4)[5]為了得出茶葉對水的沸點有沒有影響,他可以同時做一組加熱水的對比實驗,比較茶水和水
的沸點,若沸點相同,說明茶葉對沸點沒有影響,若沸點不同,說明茶葉對沸點有影響。
47、(2024年重慶B)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
-
-°c
-
-90
F-80
E
t
f
c
E
甲
①在加熱過程中,當溫度計示數如圖甲所示時,水溫為°C;
②A、B兩組同學用相同的加熱裝置完成實驗后,畫出的圖像分別是圖乙中的A和B,分析圖像可知:
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A組同學所用水的質量更o
【答案】①87②.不變③.小
【解析】
【分析】
【詳解】(1)⑴零刻度在溫度計的下方,液柱遠離零刻度,是零上,每一個大格代表10℃,每一個
小格代表1℃,示數是87℃。
(2)[2]由乙圖可知,水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98C不變。
網由圖乙可知,A組的水先沸騰,所以在所用的器材及環境溫度都相同的情況下,A組的水質量較
小。
48、(2024年河南)如圖,在塑料袋中滴入幾滴酒精,將袋擠癟,排出空氣后把袋口扎緊,放入熱
水中,塑料袋鼓起,該過程中酒精發生的物態變化是,此過程中酒精熱量。
【答案】①.汽化②.吸收
【解析】
【詳解】口]⑵當把滴入幾滴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熱水中時,酒精液體會汽化成酒精氣體,體積變大,
故發現塑料袋鼓起,而汽化吸熱。
49、(2024年湖北武漢)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得到了
如圖乙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實驗中要控制好燒杯中的水溫。
(1)根據圖乙所示的圖像中段溫度的變化特點可知冰是晶體,在這段時間內,物質處于
O
(2)該同學繼續探究加有鹽的冰塊熔化時溫度的變化特點。他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
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現白霜,這些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填物態
變化名稱)形成的。用溫度計測量罐中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溫度0℃。
【答案】①.BC②.固液共存③.凝華④.低于
【解析】
【詳解】(1)口]根據圖乙所示的圖像中BC段可知,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說明冰是晶
體。
⑵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2)[3]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迅速降溫凝華形成的小冰晶。
[4]冰與鹽水混合會使冰的熔點降低,低于0℃,水蒸氣遇到低于的物體凝華形成小冰晶,則混合
物的溫度低于0℃。
50、(2024廣西)在探究晶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中,如圖所示,此時溫度計的讀數為
℃o觀察到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說明晶體在熔化過程中(選填“有”或
“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
有
?.
【詳解】口]由圖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此時溫度計的讀數為45℃。
⑵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說明說明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有固定的熔化溫度。
51、(2024黑龍江綏化市)如圖甲是某興趣小組同學“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
記錄的溫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
甲乙
(1)組裝實驗裝置時,要保證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應先調整_________的位置;(選填“燒杯”
或“溫度計”)
(2)實驗中杯口周圍出現大量“白氣”,“白氣”的形成屬于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
(3)關于甲裝置中硬紙片作用的說法,錯誤的是;(選填字母)
A.減少熱損失B.降低杯內氣壓,使水沸騰更快
C.減少“水霧”的干擾,方便讀數D.有助于固定溫度計
(4)小組同學進一步分析圖象,發現水沸騰時的特點是;
(5)實驗結束后撤去酒精燈,水還能繼續沸騰一會兒,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o
【答案】①.燒杯②?液化③.B④.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⑤.見解析
【解析】
【詳解】(1)口]實驗中,要保證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應先調整燒杯的位置,再懸掛溫度計,可避
免,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燒杯底。
(2)[2]杯口周圍出現的白氣,是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空氣液化成的小水珠。
(3)[3]甲裝置中硬紙片,可固定溫度計,能減少熱量散失,同時,杯中水面氣壓在加熱過程中會增
大,水的沸點升高。又可避免過多的水蒸氣在上升時遇到冷的溫度計液化成的水霧,干擾計數,故
ACD正確,不符合題意,B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B。
(4)[4]由圖乙知,水的溫度達到98攝氏度后,溫度保持不變,此時水已經沸騰,而在整個過程中,
酒精燈一直在加熱,所以水沸騰時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5]石棉網(或陶土網)、鐵圈、燒杯底部的溫度高于水的沸點,水能繼續吸熱。
(1)圖甲中溫度計示數為℃;
(2)加熱4分鐘后,水開始沸騰,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圖像,分析圖像可得:水沸騰過程中,
吸收熱量,溫度
(3)通過分析圖像中的數據還可以發現,水面上方的大氣壓_____________標準大氣壓。
【答案】①.95②.不變③.低于
【解析】
【詳解】(D口]由圖甲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示數為95℃。
(2)[2]由圖乙可知水沸騰后繼續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3)[3]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大氣壓越低,液體的沸點越低;由圖乙可知水沸騰時
的溫度為98C,所以水面上方的大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
53、(2024年江蘇無錫)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電熱水壺中裝有適量的水,閉合開關加熱。
當水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為℃。玻璃片下表面出現小水珠,這是(填物態變
化名稱)現象。停止加熱,水不能繼續沸騰,這說明沸騰時需要0
【答案】①.98②.液化③.吸熱
【解析】
【詳解】口]由圖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C,溫度計的示數是98℃。
[2]玻璃片下表面出現小水珠,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
網水沸騰過程中需要吸熱,停止加熱,水不能繼續沸騰,這說明沸騰時需要吸熱。
54、(2024年吉林長春)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
甲乙丙
時間/min0123456
溫度/℃929498989898
(1)如圖甲所示,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接下來合理的操作是;
(2)調整后進行實驗,水溫升到92℃時,每隔Imin讀取一次溫度并記錄在表格中,第2min時溫
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關天培小學期末數學試卷
- 阜陽市2024中考數學試卷
- 高三零模數學試卷
- 2025年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醫療集團考核招聘派駐保亭縣看守所駐所醫師1人(第1號)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4月陜西漢中市鐵路中心醫院招聘崗位0102擬聘人選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0船舶制造產業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報告
- 2025至2030櫥柜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并購重組策略與投融資報告
- 2024年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考試真題
- 2025至2030超薄CRT彩電行業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報告
- 2025至2030茶袋紙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咨詢分析報告
- 測繪成果保密管理制度
- 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
- 生命周期視角下的石油煉化工藝碳排放分析
- 【初中信息】農業生產新模式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級全一冊
- 2024新高考數學閱卷經驗分享及2025備考建議課件
- 刑法中的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解析與案例分析
- 黃燜雞意向合作協議
- 玉盤二部合唱正譜
- 智慧旅游與大數據-課程教學大綱
- 放射防護知識培訓課件
- 安防設備采購與銷售合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