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統編版2024七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統編版2024七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統編版2024七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統編版2024七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統編版2024七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統編版2024七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歷史上南宋的建立者是()A.宋徽宗B.宋欽宗C.宋高宗D.宋高祖2、《蒙曼說唐:武則天》由《百家講壇》講稿改編而成,深入淺出,讀來引人入勝。該書中之所以肯定武則天主要是因為()A.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其執政時期社會經濟繼續發展C.發展科舉制度,創立殿試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3、“吾祖峻德,萬古流芳;平定荒漠,舉世稱殤。造車指南,辨兆萬民不易之方向。”據材料判斷這是拜謁何處的祭文A.炎帝陵B.嫘祖廟C.大禹陵D.黃帝陵4、唐詩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不少詩歌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其中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詩句是()A.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B.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C.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D.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5、我國第一次人口大遷徙的高潮出現在()A.東漢末年B.西晉初年C.西晉末年D.東晉初年6、七年級(1)班本月負責學校文化長廊的黑板報設計,他們選定的主題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擬定了如下四個標題,其中不恰當的一項是()A.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成親B.鑒真東渡宣揚中國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經D.日本派遣唐使來華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8題,共16分)7、比較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關于隋和秦的相似之處有()A.都結束了分裂,實現了統一B.都存在的時間很短C.都有重大工程修建D.都創立了影響后世的重大政治制度8、假如你是一名唐朝時期的百姓,你能看到的有()A.以詩會友,以茶會友B.長安城內分市和坊C.在商業都市看見精美的青瓷和漂亮的絲綢D.農民用曲轅犁耕地9、“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符合這一特征的制度是()A.分封制B.禪讓制C.等級制D.王位世襲制10、唐朝著名的書法家有()

A.顏真卿B.歐陽詢C.王羲之D.吳道子11、唐太宗是一位開明的君主,表現在()A.虛心納諫,善用賢臣B.政治上調整政治政策C.減輕人民苦役負擔D.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12、關于佛教說法正確的有()A.佛教起源于古印度B.西漢末年經絲綢之路傳入我國C.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是白馬D.對我國思想文化、文學藝術都產生深遠影響13、下列內容符合北京人的是()A.直立行走B.制造石器和木棒C.使用天然火D.模樣和現代人基本相同14、關于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的出現不正確的是()A.北宋的汴梁地區B.南宋的四川地區C.北宋的四川地區D.南宋的臨安地區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5、960年,______建立宋朝,定都______。16、橫線上填上合適的答案:(1)____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____時正式設置進士科。(2)唐朝經濟盛世繁榮,其中在農業方面: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制成______,提高農作物產量;在商業方面,大都市居多,其中長安城繁華的商業區是______。(3)______是日本政府派到唐朝進行交流的使團。唐玄宗時高僧______東渡日本弘揚佛法。唐太宗時高僧______西行天竺求取佛教精義。(4)后周大將趙匡胤發動兵變建立北宋,史稱______。(5)兩宋時,原產于越南的______由福建推廣到江淮一帶,______成為著名的瓷都。17、遼是契丹族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______(判斷對錯)18、【題文】隋朝大運河以長安為中心,是我國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19、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在______的率領下,開赴戰場,同朝鮮軍民一道抗擊美國侵略軍;“最可愛的人”中的一位--______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3題,共15分)20、據報道:從古沉船“南澳1號”中打撈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也就是河南開封。A.正確B.錯誤21、判斷題。

鐵制農具和牛耕廣泛使用是在戰國時期。()22、明朝中期倭寇之患嚴重的原因是武器落后。評卷人得分五、改錯題(共1題,共6分)23、在歷史課上,小文發言說:“陳勝、吳廣所以起義,是因為在前往漁陽戍邊的途中遇雨誤期,按秦律當斬,才揭竿而起的,如果說沒有遇到大雨,秦末農民戰爭就不會爆發了。”你同意他的觀點嗎?為什么?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C【分析】北宋末年;統治腐敗,金于1127年滅掉北宋,北宋宋欽宗的弟弟宋高宗趙構,于同年登上皇位,定都臨安,史稱南宋.故歷史上南宋的建立者是宋高宗.

故選C.

本題以“南宋的建立者”為切入點;考查的是趙構建立南宋的知識.

準確識記南宋的建立者.【解析】【答案】C2、B【分析】本題考查對武則天的評價。對一位帝王的評價主要是看其在位期間社會經濟是否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武則天在位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的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故選B。

【解析】B3、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黃帝的功績。根據所學知識,距今約四五千年,炎、黃大敗蚩尤后,炎帝和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中華民族的主干部分;相傳,黃帝建造宮室,制作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舟車,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被后人尊稱為“人文初祖”。所以ABC不正確,D正確。故選D。?

【解析】D4、B【分析】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聯系所學可知,唐朝時中日交流頻繁,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到中國學習,故B與題意相符.A是寫景,C是送別,D是戰爭收復失地.

故選B.

本題考查學生對唐朝中外交流的認識.

本題難度不大,注意扎實掌握唐朝中外交流的主要史實.【解析】B5、C【分析】【分析】西晉末年,中原水利失修,旱災,蝗災,疾疫連年不斷。為了求食,中原人民開始向南遷徙。八王之亂的破壞,以及西,北各族勢力的沖擊,引起更大規模的移民潮。黃河流域的人口遷徙到長江流域,長江流域的人口向更南的地方遷徙,形成我國古代第一次人口大遷徙的高潮.故選C。

【點評】考查學生記憶能力。6、A【分析】A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成親反映的漢藏友好的史實;屬唐朝民族關系內容,不屬于中外交往方面內容.BCD都是反映唐朝中外交往的史實,但不符合題意.

故選A.

本題考查的是唐朝的對外交往.

本題以文成公主入藏為背景,考查了學生對唐朝民族關系和中外交往的區別和掌握.【解析】A二、多選題(共8題,共16分)7、ABCD【分析】本題考查隋和秦的相似之處。隋和秦都結束了分裂,實現了統一;兩者存在的時間都很短,兩個朝代都是二世而亡;統治者都修建了重大工程長城和大運河;兩個朝代都創立了影響后世的重大政治制度,秦朝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并統一了度量衡;隋朝創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并為后世延續。所以,兩個朝代的共同之處是ABCD。故選ABCD。【解析】ABCD8、ABCD【分析】本題考查唐朝的史實。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是我國詩歌繁榮階段;茶葉生產在江南農業中占有重要地位,飲茶之風在全國范圍盛行。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構成曲轅犁。陶瓷業在唐朝有重要發展,越窯青瓷、邢窯折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所以,在唐朝時期,我們可以看到ABCD。故選ABCD。【解析】ABCD9、DA【分析】【解析】D試題分析:中國的權力傳遞歷程。1在奴隸制社會時期,是“禪(shan)讓制”權利是現任者讓給他指定的人。我國只有兩代:堯禪讓給舜;舜禪讓給禹2禹建立夏,將他的位置傳給了他的兒子—啟。由此“公天下”變為了“家天下”。即“世襲制”。所以你說的“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是世襲制。也就是家天下,夏朝一直實行“父死子繼”制度,即王位由子繼承,而且長子優先。到了商朝出現了“兄終弟及”的現象。但從武乙到紂,便廢除了“兄終弟及”制度,確定王位只傳給嫡長子。周承襲商制,確立了“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王位繼承原則,成為后世基本上遵守的法規。故選DA.分封制是古代皇帝或國王分封諸侯的制度。被封諸侯有自己的領地,在諸侯領地內皇帝或國王并沒有直接的權力,始于周朝。不符題意C.等級制在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專制制度下用等級以區別人們政治地位的一種排序,那就等于說,等級制無非是支撐少數政治上層人物施行專制的一種層次分明的社會架構。不符題意考點:本題考查的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符合這一特征的王位世襲制。【解析】【答案】10、AB【分析】略【解析】AB11、ABC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唐太宗相關知識的掌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是一位開明的君主。唐太宗注意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房玄齡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還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進諫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諫臣,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調整政治政策,下令合并州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減輕人們負擔;他吸取隋亡的教訓,明白統治者不可過分壓榨農民,政府要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形成了唐朝與周邊民族的和親結盟政策。所以ABCD都對,故選ABCD。【解析】ABCD12、ABCD【分析】略【解析】ABCD13、ABC【分析】略。

【解析】ABC14、ABD【分析】宋代商業的繁榮超過了前代;南方的商業尤為發達.那時候,市場上流通的仍是金屬貨幣,人們攜帶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C正確,ABC表述不正確。

故選ABD.

本題考查學生對宋代經濟發展的掌握情況;重點考查了紙幣交子.

本題以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為依托,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北宋商品經濟發展的表現.【解析】ABD三、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5、略

【分析】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了北宋,定都東京,取代后周.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陳橋兵變”.

故答案為:

趙匡胤;東京.

本題主要考查北宋的建立.解題關鍵是知道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北宋建立的相關史實.【解析】趙匡胤;東京16、略

【分析】(1)本題考查科舉制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辦法來選拔官員。隋煬帝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科舉制正式誕生。故填隋文帝,隋煬帝。(2)本題考查唐朝盛世經濟的繁榮。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農業方面,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制成曲轅犁。唐朝都城長安的市坊分開,市為繁華的商業區,坊為住宅區。故填曲轅犁,市。(3)本題考查唐朝的對外交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政府到唐朝進行學習;交流的使團,稱為遣唐使。唐玄宗時期,鑒真應日本學問僧的邀請,去日本弘揚佛法,六次東渡,歷盡艱辛,到達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熱烈歡迎,并主持設計了唐招提寺。唐朝貞觀初年,玄奘從長安出發,歷經艱險,前往天竺取經,貞觀后期,玄奘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故填遣唐使;鑒真;玄奘。

(4)本題考查北宋的建立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北宋,史稱陳橋兵變。故填陳橋兵變。(5)本題考查兩宋的經濟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宋時期,為了提高糧食產量,我國從越南引進了優良品種——占城稻,很快得到推廣,從福建推廣到江淮一帶。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后來發展為著名的瓷都。故填占城稻;景德鎮。【解析】(1)隋文帝,隋煬帝。(2)曲轅犁,市。(3)遣唐使;鑒真;玄奘。

(4)陳橋兵變(5)占城稻;景德鎮。17、略

【分析】根據所學可知;10世紀初,契丹族杰出首領阿保機建立契丹國,都城在上京,后改國號為遼.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學生對遼政權的認識.

本題難度不大,注意扎實掌握兩宋時期民族政權的主要史實.【解析】√18、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隋朝大運河的史實。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從北至南分為四段,依次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全長兩千多公里,是我國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而從洛陽沿著廣通渠可以到達長安。

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繁榮與開放的社會?繁盛一時的隋朝【解析】【答案】錯誤:長安改正:洛陽19、略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抗美援朝的相關史實。1950年6月到1953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朝鮮政府請求,為粉碎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朝鮮的侵犯,保衛中國安全,派志愿軍入朝進行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中國人民志愿軍在與敵人的戰斗中,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們被譽為“最可愛的人”,邱少云就是其中一位。故填寫:彭德懷和邱少云。【解析】彭德懷;邱少云。四、判斷題(共3題,共15分)20、×【分析】本題考查宋代手工業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和所學可知,從古沉船“南澳1號”中打撈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后來的“瓷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