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1.美國歷史學家寫道:“想象一下,哥倫比亞麥德林可卡因(一種毒品)壟斷集團勝利發動一起對美國的軍事攻擊,迫使其允許可卡因合法化,還須支付巨額斗爭賠款——這幅場景當然荒謬絕倫,但類似的事務在19世紀的中國確曾發生過。”“類似的事務”是指()A.八國聯軍侵華斗爭 B.甲午中日斗爭 C.中法斗爭 D.鴉片斗爭2.1832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派“阿美士德”號對上海進行偵察和測繪,鴉片斗爭后英國通過了一個不同等條約迫使清政府開放上海。該條約是()A.《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黃埔條約》 D.《南京條約》3.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清政府嚴詞拒絕英國遣使進京。庚申之役后,清廷被迫允準外公使進京常駐,但對遣使駐外無意執行。這反映了清政府()A.天朝體系起先崩潰 B.主動維護國家的主權C.傳統夷夏觀根深蒂固 D.請熟國際外交規則4.雷頤認為,甲午斗爭時中國仍屬“前現代國家”,而日本已基本完成“現代國家”的建構。這里的關于“前現代”的相識,主要是指中國()A.仍實行傳統的皇權專制 B.仍無現代扮裝備的軍隊
C.仍沒有改良自強的意識 D.仍舊全面抵制現代文明5.閱讀下表,由此可得出的最恰當的結論是()黃海海戰中日雙方兵力、損失對比表項目參戰艦艇(艘)火炮(門)兵力(人)艦船損失傷亡人數中方1019120525艘沉沒1200日方1227235665艘重傷300A.中國北洋水師損失殆盡 B.此戰使清政府起先避戰求和C.中國北洋水師主力尚存 D.此戰導致《馬關條約》的簽訂6.當某條約的若干條款傳出后,光緒皇帝發出“臺灣割則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為天下主!”的哀嘆,臺籍京官及舉人紛紛聲言“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該條約應是()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7.北京一次會試期間,臺灣舉人汪春源上書朝廷沉痛指出:“棄此數千百萬生靈于仇讎之手,則天下人心必將瓦解,此后誰肯為皇上出力乎!”此上書的歷史背景是()A.《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 B.《馬關條約》割臺灣給日本C.《膠澳租界條約》的簽訂 D.《辛丑條約》劃定東交民巷為“使館界”8.1903年,林紓編譯的《伊索寓言》出版,書中有一則故事:獅王與群獸立約,羊由狼管轄,兔子由狗管轄,彼此友好,和平共處。兔子感嘆說,我期盼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實現嗎?故事后的按語說:“今有盛強之國,以吞滅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獅之約眾耳?弱者國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見耶”。林紓意在(
)A.提示中國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急 B.頌揚人類社會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
C.呼吁世界列強擔當愛護弱國的責任 D.鼓動中國民眾推翻清政府殘暴統治9.1899年,英國與清政府達成一項照會,不將長江流域讓與他國。其后英國又與俄國在分鐵路利權上達成協議:一、英國在揚子江一帶承辦鐵路之事,俄不阻隔;二、俄在長江以北承辦鐵路一事,英不阻隔。這反映了()A.清政府淪為“洋人”朝廷
B.中國淪為列強的經濟附庸C.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D.列強在中國和平瓜分利益10.下圖是20世紀初西方某雜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畫,該漫畫所反映的事務()A.迫使清政府大量割地賠款B.掀起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C.激發了義和團運動廣泛興起D.客觀上促進了民主革命發展11.美國公使田貝曾說:“事實上,外國公使成為中國政府不行分割的一部分”,從而可以“隨意斥責對待外國人不稱職的中國官吏”。這一表述說明()A.清朝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B.帝國主義國家結成了宰割中國的同盟C.美國從今成為侵略中國的主要國家D.帝國主義完全把中國變為殖民地12.1840年后,西方列強對中國發動一系列侵略斗爭,也給中國人民留下了不行磨滅的印記,下表所列相關信息,按出現先后排列正確的是()①俄、法、德三國“干涉還遼”②細菌戰、毒氣戰③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④劃東交民巷為“使館界”A.③④②①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13.近代民族主義的形成發展與中華民族抗拒西方列強侵略的斗爭緊密相連。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就一般而言,歷史事務隨著時間消逝而意義日減。鴉片斗爭則不然。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生活在這一尚未現代化區域中的人們,體會現實,探究問題,免不了聯系到那次災難性的斗爭。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種種心情交織,民族情感油然而生。——《天朝的崩潰:鴉片斗爭再探討》材料二建立近代民族國家,是近代民族主義的核心內容。梁啟超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華民族”的概念。他還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國家的問題,于1902年發表的《論民族競爭之大勢》明確提出:“今日欲救中國,無他術焉,亦先建設一民族主義之國家而已。”——轉引自《光明日報》關于“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的對話材料三1924—1927年國共合作事實上是以“國民革命”為號召的民族革命。這場革命的干脆斗爭目標就是所謂“打倒列強除軍閥”,北伐斗爭即為這場革命最詳細的實現手段。北伐斗爭這一軍事統一行動,從一個側面清晰地反映出,中國社會民族主義觀念廣泛發酵,多數社會大眾對國家統一運動明顯抱以期盼和歡迎的看法。——《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民國卷)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列舉《南京條約》中丟失的國家主權,由此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怎樣的改變?(2)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這場革命”的實質任務是什么?結合所學學問,指出這場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果。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學者認為,中國近代港埠都市之形成與發展大致有以下可尋的特點:其一,中國近代港埠都市自起先即為列強交涉之成品。其二,中國近代港埠都市之形成與發展動力,起于西方工商業國家經濟力氣之擴張與對外市場之需求。其三,中國近代港埠都市之發展與新港新埠之開拓,多由外人擴張工商之欲望所推動。其四,中國近代港埠都市之發展,充分代表外人特權勢力在華之擴張。其五,中國近代港埠都市之發展,代表帝國主義擴張之結果。其六,中國近代港埠都市之發展,形成困難之二元體制或多元體制之行政系統。其七,中國近代港埠都市之發展,十足表現其國際化之意義。即凡此都市,除絕大多數之中國人口外,無論政治、經濟、金融、市政、社團、宗教、教化、新聞,以至上流社會分子,均以困難之外國各國人士為主體。一切活動,亦以在埠之外人為首腦。——王爾敏《五口通商變局》結合材料與所學中國近代史的相關學問,任選一則材料或整體進行闡述。(要求:闡述須有史實依據,邏輯嚴密)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依據“可卡因”可知此事務跟毒品有關,且發生在19世紀的中國,故“類似的事務”是指鴉片斗爭。選D。2.答案:D解析:依據題干信息“一個不同等條約”和上海被開拓為通商口岸可知該條約是《南京條約》。選D。3.答案:C解析:A,中國天朝體系起先崩潰應當是在中法斗爭以后。B.對外不派駐外大使并不是主動維護國家主權。C.材料反映的應當是兩次鴉片斗爭以后,外國公使可以進駐北京。在形式上出現了中外的同等外交現象,大大沖擊了中國傳統的外交觀念。但是清政府對遣使駐外無意執行,說明當時清政府傳統夷夏觀根深蒂固。D.清政府并不重視派遣駐外大使說明并沒有諳熟國際外交規則。
故選:C。4.答案:A解析:甲午斗爭之前,我國早已經出現民族危機,而面對危機,洋務派通過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以洋務運動這一舉措,建立起了新式軍隊,目的就是要改良自強,故BCD都不符合史實;而當時的中國還處于皇權專制之下,日本則已經完成了明治維新,建立起君主立憲制國家,故選A。5.答案:C解析:從表格中中國參戰艦艇的數量為12艘、艦船損失的數量為5艘可知,北洋水師雖然傷亡慘重,但是仍保持著相當的戰斗力,故A項錯誤、C項正確。表格只是反映了黃海海戰中日雙方兵力、損失對比狀況,雙方互有損失,但是無法得知此戰使清政府起先避戰求和,解除B項;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威海衛戰役的失敗標記著甲午中日斗爭的失敗,其后清政府馬上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解除D項。6.答案:D解析:“臺灣割”出現在1895年甲午中日斗爭后,《南京條約》是1842年簽訂的,不符合材料反映的時間,故A項錯誤;《天津條約》是1858年簽訂的,不符合材料反映的時間,故B項錯誤;《北京條約》是1860年簽訂的,不符合材料反映的時間,故C項錯誤;1895年甲午中日斗爭后簽訂的《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全島及全部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故D項正確。7.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棄此數千百萬生靈于仇讎之手”是指《馬關條約》簽訂中國割讓臺灣給日本,故B正確;ACD均不符合題意,解除。8.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時間信息“1903年”和所學可知,《辛丑條約》簽訂后列強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林紓通過寓言故事竄提示國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急,故A項正確;材料反對弱肉強食,B項錯誤;材料強調要對列強保持警惕之心.C項錯誤項與題意不符。9.答案:C解析:留意材料中的時間1899年,分析內容“英國在揚子江一帶承辦鐵路之事,俄不阻隔”,“俄在長江以北承辦鐵路一事,英不阻隔”,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斗爭后,西方列強在中國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10.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八國聯軍侵華斗爭的影響。漫畫反映了八國聯軍侵華事務。這次斗爭后八國與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清政府賠款4.5億兩白銀,但未割地,故A項錯誤;列強瓜分中國狂潮引發了八國聯軍侵華,故B項錯誤;義和團運動的開展是八國聯軍侵華的干脆緣由,故C項錯誤;《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民族沖突空前激化,客現上推動了近代民主革命的發展,故D項正確。11.答案:A解析:依據“成為中國政府不行分割的一部分”“隨意斥責……不稱職的中國官吏”可知,外國公使肯定程度上影響和限制著中國的內政,這說明清朝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B、C、D三項說法錯誤。12.答案:D解析:①是中日甲午斗爭之后,1895年;②是1937年抗日斗爭時期;③是在1842年《南京條約》;④屬于《辛丑條約》的內容,1901年簽訂.故選D13.答案:(1)主權:領土主權、貿易主權、關稅自主權。改變:獨立自足的封建社會起先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實質任務:實現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動搖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根基。解析:(1)依據《南京條約》的內容可以分析出,《南京條約》中丟失了領土主權、貿易主權、關稅自主權;鴉片斗爭后中國起先由獨立自足的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從材料“打倒列強除軍閥”“多數社會大眾對國家統一運動明顯抱以期盼和歡迎的看法”中可以歸納出國民革命的實質任務。依據所學學問可知,國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動搖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根基。14.答案:觀點:中國近代港埠都市之形成與發展起于西方工商業國家經濟力氣之擴張與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藏山南地區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統編版期中考試(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2025屆天津市濱海七所重點學校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考英語試卷含答案
- (光纖通信)職業技能鑒定四級模擬試題含參考答案
- 2025屆黑龍江省牡東部地區四校聯考高三考前熱身英語試卷含解析
- 2025屆河南省名校高三語文模擬題及答案
- 山東省德州市優高十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4月月考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海洋氣象災害社區防范考核試卷
- 電池制造與電動自行車充電樁考核試卷
- 紡織品企業供應鏈金融與風險管理考核試卷
- 白酒釀造技術與品質提升研究考核試卷
- 櫥柜施工組織方案
- 磁材自動成型液壓機設計
- 校園小賣部承租經營管理方案
- 瑞幸咖啡案例分析
- 石材翻新工藝流程
- 《來喝水吧》課件故事
- GB/T 42802-2023嬰童用品洗浴器具通用技術要求
- 華為解決方案營銷化五環十四招(簡版)
- 圖解液氨制冷企業重大事故隱患
- 高晶飾面板施工工藝
- 2022年電力電纜頭制作施工方案【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