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校史館實踐體會_第1頁
參觀校史館實踐體會_第2頁
參觀校史館實踐體會_第3頁
參觀校史館實踐體會_第4頁
參觀校史館實踐體會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參觀校史館實踐體會歷社學子集體參觀校史館深刻體會老校底蘊八十四載在歷史長河中只是短暫一瞬,而對于一所學校來說卻是一段漫長的發展歷程。站在新的起點回顧歷史,一條氣勢恢宏的歷史長卷由此展開。一曲發展的贊歌也由此寫就。作為一名黨校學員,僅僅學習理論知識是不夠的,更重要的在實踐。為了深入開展黨課學習小組的實踐教育活動,歷史與社會學院分黨校第16期(校第48期)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所有成員(有課的同學除外)于20xx年3月29日來到安徽師范大學校史館參觀學習。下午2:00我們在校史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參觀了安徽師范大學校史館。進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的圖版,近百年歷史盡顯這里。從19xx年起,堅強的師大人在歲月的長河中迎著時代的風浪前進,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洗禮中依然屹立不倒。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師大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培養了大量人才。隨著新中國的高速發展,師大的教育事業也蒸蒸日上。歷史沿革:在十九世紀末清代敬敷書院和二十世紀初創辦的安徽大學堂基礎上,學校的前身——省立安徽大學于19xx年創建于當時的安徽省府安慶市。19xx年,省立安徽大學更名為國立安徽大學,時有“于京滬一帶,僅次于上海同濟大學”之譽。19xx年,國立安徽大學成建制遷至蕪湖,并與當時的安徽學院合并成立新的安徽大學。1950至19xx年,學校部分系先后調整并入到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華東政法學院等高校,安徽師專于19xx年并入我校。19xx年,安徽大學的師范學院和農學院分別建院,本部改名為安徽師范學院。19xx年,安徽省委決定,將安徽師范學院的部分文科系(科)調整到合肥,建立合肥師范學院;同時將物理系部分師生調入新建的合肥大學(后改名為安徽大學)。19xx年,安徽師范學院更名為皖南大學,劉少奇同志題寫了校名。19xx年,皖南大學更名為安徽工農大學。19xx年,合肥師范學院撤消,大部分系(科)遷回安徽工農大學。19xx年,經國務院批準,學校正式定名為安徽師范大學,郭沫若同志題寫了校名。20xx年,蕪湖師范專科學校整體并入安徽師范大學。在近百年的辦學歷程中,劉文典、周建人、郁達夫、蘇雪林、陳望道、朱湘、朱光潛等一大批知名的專家學者、社會賢達先后匯聚在菱湖之畔、鏡湖之濱,著書立說,弘文勵教。經過一代代師大人潛心耕耘、勵志踐行、培育后學、薪火相繼、言傳身教,砥礪出“厚重樸實、至善致遠、追求卓越、自強不息”的精神,積淀出“嚴謹治學、敬業奉獻、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教風,培育出“勤學慎思、質樸謙遜、知行合一、求實求新”的學風,凝煉出“厚德、重教、博學、篤行”的校訓。建校以來,累計為國家培養全日制高等專門人才20萬余名。激情銳意進取,改革創新輝煌。學校現有學校現有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文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中心),18個省級重點學科(含安徽省A類重中之重學科1個)。現有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教改示范專業;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門國家級精品課程,39門省級精品課程。一級學科博士點(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7個)博士后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94個)該校在教育部學位中心2011全國學科排名中地理學名列第14,體育學名列24,教育學名列第24,歷史學名列第25,中國語言文學名列第28,政治學名列23,哲學名列第28,馬克思主義名列第38,生物學名列第50,學校的全國綜合排名125位左右,位列安徽省第4。學校圖書館藏書豐富,種類齊全,現有文獻總量257.6萬冊,古籍善本600多種,其中《洪武正韻》為國內唯一全本、元刻明遞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為海內珍本,還擁有國內外主要網絡資源及數據庫,館藏資源基本實現了數字化。學校已形成了一校三區的辦學格局,形成了博士—碩士—本科教育等不同層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學生教育等不同類型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已發展成為一所融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法學、理學、工學、教育學等學科門類于一體,師范與非師范并舉,在安徽乃至全國有較大影響、被安徽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優先建設的綜合性大學。學校重視教學工作,始終堅持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根本任務,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倡導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畢業生遍及安徽及全國各地的教育、經濟、文化、科技、管理等領域,一大批已成為所在行業領域的中堅骨干力量。學校是全國首批獲準招收公費留學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漢語國際推廣中心。學校先后接收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長短期留學生3000多人次,并與美國、英國、德國、芬蘭、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日本、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幾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學術團體教育機構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與學術交流關系。學校還是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教育部中小學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安徽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安徽省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訓基地、安徽省高中骨干教師培訓基地。春華秋實,桃李芬芳。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學校在“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明確了新的發展目標,努力把安徽師范大學建成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教學研究型大學,積極為“科教興國”、“科教興皖”戰略的實施和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暮色下,同學們意猶未盡的結束了本次活動。在這次的參觀學習中,同學們激情澎湃,受益匪淺:不僅更加了解了師大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素質和文化素養,培養刻苦鉆研的精神,繼承師大先輩們優秀的品質,更堅定了對中國共產黨的向往和追求。相信同學們在自此參觀之后,能夠在重大歷史及各項成果的激勵下取得更好的成績。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要繼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將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奮進,踏歌而行,為母校創造更加驕人、輝煌的成績。回顧學校八十四年走過的光輝歷程,我校校址數遷,校名幾易,但辦學不輟,特色不改,傳統不失。一代代師大人始終秉承著創業惟艱、奮斗以成的頑強信念,鑄就了教書育人的豐碑,譜寫了兩個時代、跨越世紀的歷史篇章,人才濟濟,星光燦爛,杏壇流芳。我們祝愿團結奉獻、求真務實、開拓創新、自強不息的安徽師大人一定能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創造新的輝煌。某某第二篇:參觀校史成列館1400字參觀我校校史成列館和勞模墻有感入校兩年之久了,對我校的了解還停留在一些基本常識上,對我校的具體校史和成就還沒有一個真正的認識。終于通過這次的形勢政策課的課外實踐活動的機會我們終與能深刻的了解我校校史和過去的輝煌成就,我們參觀了我校的校史成列館和勞模墻并進行了小組討論。在參觀和討論后,我們有許多感慨和想法。首先,我們對學校的建立歷史有了新的認識。我校成立于1960年,前身為上海市業余工業大學,1984年正式更名為上海第二工業大學;2000年7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成人高校轉制為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2001年11月與上海東滬職業技術學院合并組建新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經管文理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本科院校,同時作為國家重點建設高職院校、國家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20xx年5月,學校被上海市命名為首批“技師學院”。學校辦學四十五年來,緊密服務于上海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并在服務上海中不斷發展壯大。2002年學校主體搬遷浦東金橋出口加工區金橋教育園區,真正實現了社區、校區與工業園區的三區聯動,成為上海新世紀優美的大學校園之一。2003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掀開了學校發展新的一幕。二工大的發展,見證了上海大教育跨越式發展的歷程。首先,在校史成列館門口,就遠遠看見幾個大字“厚生,厚德,厚技”,這就是我校的校訓,從我剛進學校的那天我就牢牢記住了這幾個大字。學校一直堅持發揚“厚生,厚德,厚技”的校訓和學校精神,我們更以此來嚴格要求自己。然后我們就踏入校史成列館,剛進門就看到了一幅幅,各個名人為學校題的字。在名人為學校題字的墻上,有江澤民同志曾親臨我校參加首屆教師節活動,并于2000年為我校建校四十周年親筆題詞“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為四化建設培養合格專業人才”的字,非常惹人注目。五十多年來,我校為上海現代化建設輸送了以全國勞動模范和優秀發明家李斌、包起帆等為代表的各級各類技術與應用型人才八萬余名,被譽為勞動模范的搖籃、高級技術人才的深造平臺。在后面就是各大勞模來學校的照片,與他們的生活照。同時在學校也設有勞模墻,讓這群學校為之驕傲的人時刻存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時刻激勵我們努力學習。在后面還有各位領導人來我校參觀與我校校長的合影留戀,看到這我們都為母校感到自豪,極大地鼓舞了我們這一群參觀者。參觀完校史成列館我們就來到了,勞模墻的走廊。長長的走廊墻壁上貼滿了學校勞模的照片,他們有的已年過半百有的還意氣風發。從不同的年齡可以看到學校一年一年培養的勞模人才,他們是學校的關榮是學校的驕傲。參觀完我校的校史成列館和勞模墻,我們不僅深深感嘆,原來我們的學校有這樣悠久的歷史,同時培養了這么多的國家學要的人才。使我們對學校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回顧我校的歷史,五十年的風和雨,五十年的日和月,五十年的天和地,都印證了建校的3次跨越,映照了學校的創業歷程,蘊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