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張寶蓮-中高考考綱分析_第1頁
-語文-張寶蓮-中高考考綱分析_第2頁
-語文-張寶蓮-中高考考綱分析_第3頁
-語文-張寶蓮-中高考考綱分析_第4頁
-語文-張寶蓮-中高考考綱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明確目標,有的放矢中高考語文知識結構與試卷結構培訓師:張寶蓮2016/10/18第一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目錄CONTENTS01高考考綱解讀與試卷結構02中考考綱解讀與試卷結構03溝通環節第二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高考語文綱要與試卷分析01第三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一、高考語文命題原則1.有利于語文課程改革;2.體現語文學科的基礎學科作用;3.考查學生對中學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4.考查學生進入高校繼續學習的潛能;5.符合課程標準和考綱要求;6.利用高考命題正面導向功能,推動課程改革。第四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二、高考語文考核目標與要求

A.識記:識別和記憶

B.理解:領會并能作簡單解釋

C.分析綜合: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

D.鑒賞評價: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

E.表達應用: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

F.探究: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有見解、有發現、有創新第五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高考試卷結構

分數考試時間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內容及分數分配語言文字運用約20分

閱讀(材料9+文言文19+古詩11+文學類/實用類25+默寫6)

約70分

寫作(個別地區微寫作10+寫作50)

60分

難度試卷由較易試題中等難度試題和較難試題組成,總體難度適中題型包括選擇、填空、簡答、寫作等。第六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一、基礎部分:語言文字運用篇(20分)

字音、字形、標點符號、詞語(包括熟語)、病句、語句語段、句式、修辭、語言表達。考點: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語境、對象、感情色彩等)考點: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考點: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第七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例:2016年全國1卷1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第二展廳的文物如同一部濃縮的史書,舉重若輕地展示了先民們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頑強戰爭、繁衍生息的漫長歷史。②這部翻譯小說雖然是以家庭生活為題材的,卻多側面、多視角地展現出那個時代光怪陸離的社會生活畫卷。③畢業后他的同學大都順理成章地走上了音樂創作之路,而他卻改換門庭,另有所愛,一頭扎進中國古代文化研究中。④就對后世的影響來說,我們一致認為《封神演義》雖然比不上《西游記》,但和《聊齋志異》是可以并行不悖的。⑤在那幾年的工作學習中,楊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他的教導在我聽來如同空谷足音,給我啟示,帶我走出困惑。⑥我國繪畫史上有一個時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為圭臬....,凡是學畫,都以他們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第八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近日剛剛建成的西紅門創業大街和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同步啟動,綠色設計和“互聯網+農業”設計是本次賽事的兩大主題。B.最近幾年,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節能環保、經濟實惠的新能源汽車逐漸進入老百姓的生活。C.實時性是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媒體的重要特點,是通過圖片、聲音、文字對新近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事件進行傳播的。D.廣西傳統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響下形成的其他特點。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我們曾說,中學生初學文言文時①不要依賴譯文。②并不是說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絕對不去參看譯文。其實,③肯動腦筋,④不盲目機械地看待譯文,⑤,只要譯文不是太差,看著譯文也無妨。有時候把譯文跟注釋對照起來揣摩學習,⑥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①②③④⑤⑥A./這如果而且那么也B.最好當然一旦/而且就C.一定也如果并且因此/D.盡量/因為進而所以仍第九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16.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沒出不超過15個字。(5分)

花青素是一種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分布在液泡內的細胞液中,能夠決定花的紅色,藍色,紫色等顏色的差別,這是因為花青素_________,在酸性溶液中呈現紅色,在堿性溶液中變為藍色,處于中性環境中則是紫色。更令人驚奇的是________,比如一種牽牛花清晨是粉紅色,之后變成紫紅色,最后變成藍色,究其原因,就是花瓣表皮細胞的液泡內PH值發生了變化_________,從而形成花的顏色的變化。17.下面是某校“中華文化體驗”計劃的初步構思框架,請把這個構思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85個字(6分)中華文化體驗

活動太極拳

中國結

剪紙手工課

體育課年終表演和展示講座旗袍圍棋國畫旗袍、圍棋、國畫第十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二、閱讀部分(70分)材料閱讀(9分)文言文閱讀(19分)古詩詞閱讀(11分)文學文本類閱讀(25分)實用文本類閱讀(25分)古詩名句默寫(6分)三、寫作(60分)

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

第十一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2017年考綱新變:1、取消:選考,“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均為必考內容。2、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語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識內容,

在漢語中增加文言文、傳統節日、民俗等內容3、調整:閱讀材料由一篇調整為兩篇4、改變:考試科目名稱由“漢語文”更改為“漢語”。第十二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

學科建議

1以考綱為依據進行復習。

2新增加內容必考。(傳統文化閱讀量加大)

3重視一模二模試卷(新增加內容在模擬考試中會有體現)

4重視傳統文化知識。

5增加閱讀量,掌握答題方法及技巧。

6寫作內容有新意,立意有深度。

第十三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Ⅳ.

題型示例一、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詩經》原來是詩,不是“經”,這在咱們今天是很明確的。但在封建社會里,詩三百篇卻被尊為“經”,統治階級拿它來做封建教化的工具。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詩三百篇是一種配樂演唱的樂歌。這些樂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會和各種典禮,當作儀式的一部分或娛樂賓主的節目。另一方面則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會生活,當作表情迭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語言差不多,當然它更加曲折動人。例如周代有一種“獻詩陳志”的做法,當一些人看到國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壞。事,就做一首詩獻給他們,達到頌美或者諷諫的目的。還有人由于個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過詩來發泄和申訴。應該說明,“獻詩陳志”是要通過樂工的演唱來獻給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獻詩”總和“瞽獻曲”或“瞍賦”、“矇誦”并提。在人民群眾的生活里,詩歌也常用于表情達意,例如《詩經·邶風·新臺》和《詩經·秦風·黃鳥》等,都是針對具體的現實問題而發的。古代史傳中還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內的“徒歌”,例如《左傳·宣公二年》記載宋國將軍華元被鄭國人提了去,后來逃回來,人民譏笑這位敗軍之將,做了一個歌兒對他唱。這樣的歌,從性質上說和“獻詩陳志”沒有什么分別。不過士大夫獻詩,是特地做了給樂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則先是在社會上流傳,給采訪詩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樂曲,達到統治階級的耳中。在外交宴會等場合,賓主各方往往通過“賦詩”來表達愿望和態度。“賦詩”時點出現成的詩篇,叫樂工們演唱,通過詩歌的問答,了解彼此的立場,這就叫“賦詩言志”。這種“賦詩”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內容和意義,僅僅是把賦詩者的觀點和愿望寄托在詩中桌幾句之上,來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種典型的斷章取義。《左傳·寰公二十六年》記晉侯為了衛國一個叛臣的緣故,把衛侯羈押起來,齊侯和鄭伯到晉國去說情,鄭國的子展就賦《詩經·鄭風·將仲予》一詩。《將仲子》本來是一首愛情詩,這當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話,是說女的愛著男的,又怕旁人說閑話;子展卻借用采說,晉候縱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別人看來總是為了一個叛臣。詩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時代,由于新聲代替古樂,造成了詩與樂的分家,詩也就由樂歌逐漸變為純粹的語言藝術了,“賦詩”、“獻曲”也不大見到了。詩三百篇在社會上的實際用途縮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漸把詩的意義和封建教化的原則聯系起來。比如公孫丑問,《伐檀》詩中,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國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榮;子弟信從他,就學會孝悌忠信。君子不勞而食,還有誰比他功勞更大呢?”封建統治階級就是這樣“以意逆志”,最后把詩尊為“經”。直到五四運動以后,這部偉大的詩集才沖開了各種烏煙瘴氣,在思想和藝術上放射出奪曰的光輝。(摘編自中華書局“知識叢書”金開誠《詩經》)

第十四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

1下列關于原文第一、二兩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詩經》中的作品原來是普通的詩歌,并沒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統治階級卻把它尊為經典,用它來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葉以前,詩三百篇曾經作為一種配樂演唱的樂歌,成為祭祀、宴會和各種典禮的一部分儀式或娛樂賓主的節目。

C所謂“獻詩陳志”,一種情況是指卿士通過貢獻詩歌,向國君或同僚陳述自己的心意,以達到頌美或者諷諫的目的。

D在古籍記載中,卿士“獻詩”經常和“瞽獻曲”、“矇誦”等一起出現,是因為卿士做詩以后,總是通過樂工的演唱來呈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宋國人民譏笑敗軍之將華元的詩歌,也是用來作為表情達意的工具,所以從性質上說,跟卿士的“獻詩陳志”沒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賦詩言志”時所言的志,往往不為原詩所具有,而是賦詩者采用斷章取義的辦法,寄托在詩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詩經·鄭風·將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話,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詞令人擔心,請晉侯不要聽信。

D到孔子時代,新音樂逐漸興起,古樂逐漸失傳,由此造成詩與樂分家,《詩經》也就變成純粹的語言文學作品,而與音樂無關了。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會生活中,《詩經》被當作表情達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語言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B上古時候,人民群眾的作品如果給采訪詩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進入詩三百篇中,不然則仍然是沒有曲調的“徒歌”。

C古人在“賦詩言志”時采用的都是現成的詩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夠通過詩歌的來回問答,了解彼此的立場。

D孟子解釋《伐檀》說,君子使國君得到安富尊榮,使子弟學會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勞而食。這就曲解了《詩經》的原意。第十五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材料閱讀部分小結:2016年新課標1卷:殷商甲骨文2015年新課標1卷:古代金融(宋)2016年新課標2卷:小說的虛構2015年新課標2卷:藝術品的接受2016年新課標3卷:文學、歷史間的聯系2016年上海卷:考據、批評與欣賞2015年上海卷:地圖與理論模型2016年浙江卷:中國現代小說2015年浙江卷:思維與語言2016年天津卷:文化消費2015年天津卷:人化自然、人文世界第十六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中考語文解讀02第十七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中命考題依據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考命題原則1.以初中語文新課標要求為指導,以各地初中語文教學實際為依據,以本屆初中所用語文教材為主要參考內容,以近三年各地語文中考試題的難易程度為基本標高,以水平測試與能力測試相結合的方式對考生進行全面考查2.命題以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宗旨,不僅要考查學生的語文知識、能力水平,還要關注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的情況以及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發展狀況。3.要重視考查語言文字的實際運用能力,關注語言文字這一特殊信息載體的人文價值導向,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感悟、體驗和審美活動,體現語文學科特有的靈性和生氣。4.試題中要選用適當比例的課外語言材料,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狀況。選文要注意語言的規范性。5.試題應符合學生生活的實際情況,與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通過測試發現學生的潛能。6.設計一些開放性的試題,這類試題不規定統一的標準答案,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做出自己富有個性的解答。第十八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中考試卷結構一、分數考試時間滿分為120分時間150分鐘二、內容及分數分配基礎運用約22分文言文閱讀約12分現代文閱讀約36分作文50分三、試卷難度試卷由較易試題中等難度試題和較難試題組成,總體難度適中四、題型及分數分配選擇題約12分填空題簡答題等約58分寫作題50分第十九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基礎·運用篇1.字音(漢語拼音方案、拼音的大寫、連寫和分寫,語音的重音、停頓和語速、語音的音變)2.漢字(漢字的特點、構造單位、書寫順序、漢字的構造方式、其他相關知識、初中生易錯字)3.詞語(語素和詞、詞義、詞的色彩、詞類、詞語的運用、短語的類型、詞匯)4.句子(句子的概念和成分、單句的種類、復句、修改病句、句子的變換與句子的選用)5.標點符號(標點符號的概念、種類和用法、標點符號的位置及作用)6.修辭(修辭的含義、修辭與語音、詞匯、語法的關系、常見的修辭方法、修辭格中常見的語病、句子仿寫、對聯)7.文體及文學常識(文體知識、文學體裁知識)8.文化常識(姓名與稱謂、古代官職、科舉制度、風俗禮儀、中國文化之最、中國古典十大悲劇和十大喜劇)9.名著導讀《魯濱遜漂流記》《朝花夕拾》《三國演義》《西游記》《駱駝祥子》《童年》《海底兩萬里》《繁星·春水》《格列佛游記》《名人傳》10.名句名段(注重積累及積累的方法)

第二十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閱讀篇文言文閱讀記敘文閱讀小說閱讀散文閱讀說明文閱讀議論文閱讀寫作篇小作文大作文第二十一頁,編輯于星期五:九點二十三分。考核目標與要求

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