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機鋼絲繩更換簡易要求》_第1頁
《起重機鋼絲繩更換簡易要求》_第2頁
《起重機鋼絲繩更換簡易要求》_第3頁
《起重機鋼絲繩更換簡易要求》_第4頁
《起重機鋼絲繩更換簡易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SASEXXX-202XICSXX.XXX.XXCCSXX.XX起重機鋼絲繩更換簡易要求Cranes—Wireropereplacement—Simplerequirements(征求意見稿)202X-XX-XX發布202X-XX-XX實施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發布目??次前言………………I1 范圍……………12 規范性引用文件………………13 術語和定義……………………14 鋼絲繩選擇……………………15 鋼絲繩安裝……………………56 鋼絲繩端部固定………………57 新鋼絲繩試運行………………68 鋼絲繩檢查……………………69 鋼絲繩報廢……………………810 鋼絲繩監護使用………………3附錄A(資料性附錄)鋼絲繩端部固定連接圖示………………12附錄B(資料性附錄)鋼絲繩直徑等值減小計算示例…………14II起重機鋼絲繩更換簡易要求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常見的在用起重機鋼絲繩更換的一般技術要求,比較直觀和簡要規定了部分起重機鋼絲繩的選擇、安裝、檢查、報廢等內容。 本標準適用于常規用途(如冶金、防爆、絕緣等特殊使用場景之外的起重機)、起重量較小(50噸以下)的橋、門式起重機常規工作過程中鋼絲繩的相關要求,其他相關起重機也可參照執行。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3811 起重機設計規范 GB/T6067.1 起重機械安全規程第1部分:總則 GB/T8706 鋼絲繩術語、標記和分類 GB/T34198 起重機用鋼絲繩 GB/T20118 鋼絲繩通用技術條件 GB/T5972 起重機鋼絲繩保養、維護、檢驗和報廢 GB/T24811.1 起重機和起重機械鋼絲繩選擇第1部分:總則術語和定義GB/T8706、GB/T5972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鋼絲繩選擇起重機上應安裝由起重機制造商規定的正確長度、直徑、結構、類別、捻向和強度(如鋼絲繩級別及最小破斷拉力)的鋼絲繩,選擇其他鋼絲繩時應得到起重機制造商或主管人員的批準。更換鋼絲繩的記錄應存檔。因鋼絲繩的概念及參數較為復雜,針對一些常見、常規用途、起重量較小的起重機,鋼絲繩更換可參照本規則簡易的要求進行判斷。鋼絲繩的更換,因受起重機的卷筒、滑輪等部件的制約,鋼絲繩直徑的選擇應與原尺寸一致,其他參數的選擇可參照條款4.1~4.5進行。鋼絲繩強度制繩用鋼絲鋼絲所用材料應選用優質碳素鋼熱軋盤條,并符合GB/T4354或技術協議的要求。鋼絲分為光面鋼絲、B類鍍鋅鋼絲、A類鍍鋅鋼絲;鋼絲表面應無銹蝕、竹節、微裂紋等影響性能的缺陷;鋼絲不得散亂扭轉或呈“∞”字形。鋼絲的實測直徑是指同一橫截面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兩次測量所得直徑的算術平均值,其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的要求;在鋼絲同一橫截面上最大直徑與最小直徑之差為鋼絲的不圓度,其值應不大于鋼絲公稱直徑的公差之半。表1鋼絲實測直徑允許偏差鋼絲公稱直徑δ/mm允許偏差/mm光面、B類鍍鋅鋼絲A類鍍鋅鋼絲0.30≤δ<0.60±0.01±0.030.60≤δ<1.00±0.02±0.031.00≤δ<1.60±0.02±0.041.60≤δ<2.40±0.03±0.052.40≤δ<3.70±0.03±0.063.70≤δ<4.00±0.04±0.07鋼絲力學性能要求,光面或B類鍍鋅鋼絲抗拉強度級別為1570MPa、1770MPa、1960MPa、2160MPa四個級別;A類鍍鋅鋼絲抗拉強度級別為1570MPa、1770MPa、1960MPa三個級別。組成鋼絲繩的鋼絲可采用的強度級別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2鋼絲抗拉強度級別范圍鋼絲繩強度級別/MPa鋼絲抗拉強度級別范圍/MPa17701570~196019601770~216021601960~2160注:鋼絲繩的最小破斷拉力是基于鋼絲繩的強度級別來計算,而不是按單絲的抗拉強度級別進行計算。鋼絲繩按強度級別分為:1770MPa、1960MPa、2160MPa。鋼絲繩強度選擇本標準所涉及常見的正常環境、常規用途、起重量較小的起重機,考慮起重機的重要性與鋼絲繩性價比等因素,至少應選取光面或B類鍍鋅鋼絲、強度級別為1770MPa的鋼絲繩。鋼絲繩繩股繩股結構類型鋼絲繩按繩股的形狀分為圓股鋼絲繩、壓實股鋼絲繩和三角股鋼絲繩。其中圓股鋼絲繩結構類型分為單捻(無代號)、平等捻(西魯式,代號S;瓦林吞式,代號W;填充式,代號F)、組合平行捻、點接觸捻(代號M)。繩股技術要求股中心鋼絲和股纖維芯應具有足夠的支撐作用,以使外層包捻的鋼絲能均勻捻制,圓股中相鄰鋼絲之間宜有均勻的縫隙。股應捻制均勻、緊密,股中鋼絲不應有斷絲交錯等制造缺陷。繩股選擇起重機用鋼絲繩,一般選擇圓股鋼絲繩。起重機用鋼絲繩的結構類型,尤其是較繁忙用途起重機的主起升機構,不推薦使用點接觸型鋼絲繩(M),優先采用線接觸型鋼絲繩(S,W)。繩芯纖維芯(FC)纖維芯包括天然纖維芯(NFC)合成纖維芯(SFC)和復合纖維芯(CFC)。在海邊等腐蝕性嚴重或涉水的環境下的纖維繩芯應用劍麻纖維繩芯、合成纖維繩芯或復合纖維繩芯。天然纖維芯應含不低于15%的油脂;合成纖維芯復合纖維芯應含不低于5%的油脂。鋼芯(WC)鋼芯包括鋼絲股芯(WSC)獨立鋼絲繩芯[IWRC、IWRC(K)]和聚合物包覆獨立鋼絲繩芯(EPI-WRC)。繩芯選擇本標準所涉及常見的常規用途、起重量較小的起重機,考慮起重機的重要性與鋼絲繩性價比等因素,單層卷繞卷筒上一般選擇纖維芯(FC)的鋼絲繩即可。捻制圓股鋼絲繩的捻距應不大于鋼絲繩公稱直徑的7.5倍。鋼絲繩應捻制均勻、緊密和不松散(阻旋轉鋼絲繩的不松散性能除外),在展開和無負荷情況下,不得呈波浪狀。鋼絲繩的繩芯應具有足夠的支撐作用,以使外層包捻的股均勻捻制。各相鄰股之間宜有均勻的間隙。鋼絲繩的捻向和捻制類型一般選擇右交互捻(sZ)。長度公稱長度鋼絲繩的公稱長度是在合同中注明的訂貨長度,在保證訂貨長度的前提下,鋼絲繩長度測量方法由供方確定。有異議時應在無載荷平直的條件下測量。鋼絲繩測量長度以米為單位。實測長度鋼絲繩的實測長度在無負荷狀態下允許與訂貨長度的偏差應符合表3的規定。表3鋼絲繩長度允許偏差鋼絲繩長度L/m允許偏差≤4000~+5%>400~20000~+20m>20000~+1%卷筒及安全圈起重機吊鉤上升至極限位置時,鋼絲繩在卷筒上應按順序整齊排列,且應按繩槽在卷筒上只纏繞一層,卷簡上還宜留有至少1整圈的繞繩余量。起重機吊鉤下降至最低工作位置時,卷筒上除固定鋼絲繩的圈數外,至少保留2圈鋼絲繩作為安全圈。鋼絲繩長度的選擇應滿足上述要求。直徑和不圓度公稱直徑鋼絲繩的公稱直徑是鋼絲繩的名義尺寸,按GB/T34198附錄D列出的典型的公稱直徑確定。實測直徑和不圓度鋼絲繩直徑和不圓度應用精度為0.02mm的帶寬鉗口游標卡尺測量。其鉗口的寬度要足以跨越兩個相鄰的股,見圖1。圖1鋼絲繩直徑測量方法測量應在無張力或張力不超過5%最小破斷拉力的條件下進行。在相距至少1m的兩截面上,取同一截面相互垂直測量的兩個值,四個測量結果的平均值作為鋼絲繩的實測直徑。(在用鋼絲繩檢查直徑減小量時,應選擇鋼絲繩最不利的位置進行直徑測量。)鋼絲繩在同一截面測量直徑的最大差值與公稱直徑之比稱為鋼絲繩的不圓度。鋼絲繩測得的直徑和不圓度,其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的規定。表4鋼絲繩直徑允許偏差及不圓度要求鋼絲繩類別直徑允許偏差不圓度圓股鋼絲繩0~+4%≤4%鋼絲繩安裝展開或安裝鋼絲繩時,應采取各種措施避免鋼絲繩向內或向外旋轉。否則可能使鋼絲繩產生結環扭結或折彎,導致無法使用。宜將鋼絲繩在允許的最小松弛狀態下呈直線放出。從卷盤上直接供繩時,應將卷盤和其支架放在離起重機或起重葫蘆盡可能遠的地方,以便將鋼絲繩偏角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從而避免不利的旋轉。為了避免沙土或其他污物進入鋼絲繩,作業時,應將鋼絲繩放在合適的墊子(如舊傳送帶)上,不能直接放在地面上。在安裝過程中,只要條件允許,就要確保鋼絲繩始終向一個方向彎曲,即:從供繩卷盤上部放出的鋼絲繩進人到起重機或起重葫蘆卷筒的上部(稱為“上到上”),從供卷盤下部放出的進入到起重機或起重葫蘆卷筒的下部(稱為“下到下”)。安裝期間,應避免鋼絲繩與起重機或起重葫蘆的任何部位產生摩擦。鋼絲繩端部固定鋼絲繩與卷筒、吊鉤滑輪組或機械結構固定點的連接也應采用起重機制造商在使用說明書中規定的鋼絲繩端固定裝置,選擇其他鋼絲繩端固定裝置時應得到起重機制造商或主管人員的批準。鋼絲繩端部固定的簡易要求可參照本條款進行(圖示見附錄A)。壓板卷筒上鋼絲繩尾端的固定裝置,應安全可靠并有放松或自緊的性能。如果鋼絲繩尾端用壓板固定,固定強度不應低于鋼絲繩最小破斷拉力的80%,且至少應有兩個相互分開的壓板夾緊,并用螺栓將壓板可靠固定。鋼絲繩電動葫蘆繩端固定壓板不少于3個。繩夾固定鋼絲繩夾的布置鋼絲繩夾應把夾座扣在鋼絲繩的工作段上,U形螺栓扣在鋼絲繩的尾段上。鋼絲繩夾不得在鋼絲繩上交替布置。鋼絲繩夾的數量鋼絲繩端連接處所需鋼絲繩夾的最少數量,推薦如表5的要求,同時應保證連接強度不小于鋼絲繩最小破斷拉力的85%。表5鋼絲繩夾連接時的安全要求鋼絲繩公稱直徑/mm≤1919~3232~3838~4444~60鋼絲繩夾最少數量/組34567鋼絲繩夾間的距離鋼絲繩夾的距離等于6~7鋼絲繩直徑。繩夾固定處的強度鋼絲繩夾固定處的強度決定于繩夾在鋼絲繩上的正確布置,以及繩夾固定和夾緊的謹慎和熟練程度。不恰當的緊固螺母或鋼絲繩夾數量不足就可能使繩端在承載時,一開始就產生滑動。如果繩夾按推薦數量,正確布置和夾緊,并且所有的繩夾將夾座置于鋼絲繩的較長部分,而U形螺栓置于鋼絲繩的較短部分或尾段,那么,固定處的強度至少為鋼絲繩自身強度的80%。繩夾在實際使用中,受載一、二次以后應作檢查,在多數情況下,螺母需要進一步擰緊。鋼絲繩夾的緊固緊固繩夾時須考慮每個繩夾的合理受力,離套環最遠處的繩夾不得首先單獨緊固。離套環最近處的繩夾(第一個繩夾)應盡可能地緊靠套環,但仍須保證繩夾的正確擰緊,不得損壞鋼絲繩的外層鋼絲。套環的要求套環表面應進行熱浸鍍鋅,鍍鋅層的質量不低于120g/m2套環成形后應光滑平整,不得有任何損害鋼絲繩的裂紋、瑕疵、銳邊和表面粗糙不平等缺陷套環的尖端處應自由貼合,并將尖端部位截短至凹槽深的一半。套環的最大承載能力應不低于公稱抗拉強度為1770MPa的圓股鋼絲繩最小破斷拉力的32%。使用時,與套環連接所采用的銷軸直徑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2倍。楔形接頭固定楔套應無裂紋,楔塊無松動。楔形接頭與鋼絲繩的連接方法見附錄A。對電動葫蘆楔塊固定進行檢驗時,應參照GB5973-2006相關規定,同時應滿足功能需要及廠家制造圖紙要求。新鋼絲繩試運行在鋼絲繩投入起重機的使用之前,用戶應確保與起重機運行有關的限制和指示裝置工作正常。為使鋼絲繩組件能較大程度地調整到正常工作狀態,用戶應操作起重機在低速輕載(或額定起重量的10%)狀態下運行若干工作循環。鋼絲繩檢查總則當起重機制造商和/或鋼絲繩制造商或供貨商提供的有關鋼絲的使用說明時,鋼絲繩的檢查應符合其使用說明要求,完善的鋼絲繩檢查與評估應按GB/T5972進行。日常檢查起重機日常投入工作前,應指定司機或操作人員承擔對鋼絲繩工作區段進行外觀檢查,此項檢查還應包括鋼絲繩與起重機的連接部位以及鋼絲繩在卷筒和滑輪上的正確位置。應特別注意下列關鍵區域和部位:卷筒上的鋼絲繩固定點;鋼絲繩繩端固定裝置上及附近的區段;經過一個或多個滑輪的區段;經過安全載荷指示器滑輪(或夾繩式起重量限制器)的區段;經過吊鉤滑輪組的區段;進行重復作業的起重機,吊載時位于滑輪上的區段;位于平衡滑輪上的區段;經過纏繞裝置的區段;纏繞在卷筒上的區段,特別是多層纏繞時的交叉重疊區域;因外部原因導致磨損的區段;暴露在熱源下的部位。定期檢查 定期檢查是在日常檢查正常的基礎上,由日常檢查之外的主管人員進行的常規檢查,應包括日常檢查的內容,其檢查周期應根據第8.4條的內容來確定,一般不超過一周。 定期檢查如未發現異常,應能保證鋼絲繩能夠繼續安全使用到最近的下一次定期檢查;如發現下列異常內容,應采用計算、測量、觀察等方法進行評價,以確定是否需要立即更換或者在規定的時間段內更換。 鋼絲繩檢查異常內容:可見斷絲數量(包括隨機分布、局部聚集、股溝斷絲、端固定裝置及其附近);鋼絲繩直徑減小(源自外部磨損/擦傷、內部磨損和繩芯異常)繩股斷裂腐蝕(外部內部及摩擦)變形機械損傷熱損傷(包括電弧)檢查周期定期檢查的周期至少應考慮如下內容:國家關于鋼絲繩應用的法規要求;起重機的類型及工作現場的環境狀況;機構的工作級別;前期的檢查結果;在檢查同類起重機鋼絲繩過程中獲取的經驗;鋼絲繩已使用的時間;使用頻率。其他檢查事故后檢查如果發生了可能導致鋼絲繩及其繩端固定裝置損傷的事故,應在重新開始工作前按照定期檢查的規定,或按照主管人員的要求檢查鋼絲繩及其端固定裝置。啟用前檢查如果起重機停用3個月以上,在重新投入使用前應按定期檢查的規定對鋼絲繩進行定期檢查。無損檢查用電磁方法進行無損檢測(鋼絲繩探傷儀)可以用來幫助外觀檢查確定鋼絲繩上可能異常區段的位置。如果計劃在鋼絲繩壽命期內對鋼絲繩的某些點進行電磁無損檢測,宜在鋼絲繩壽命期的初期進行(可以在鋼絲繩安裝期間,最好是在鋼絲繩安裝后),并作為將來進行對比的參考點。鋼絲繩報廢總則當缺少起重機制造商和/或鋼絲繩制造商或供貨商提供的有關鋼絲繩的使用說明時,鋼絲繩的報廢基準應符合GB/T5972的規定。本標準簡化、較直觀的規定了常規用途、起重量較小的起重機鋼絲繩常見的部分報廢情況及相關要求。在某些情況下,超長鋼絲繩中相對較短的區段達到報廢基準,如果受影響的區段能夠按要求移除,并且余下的長度能夠滿足工作要求,主管人員可以決定不報廢整根鋼絲繩。可見斷絲一般情況——隨機分布在單層股(例如六股和八股鋼絲繩)和平行捻密實型鋼絲繩經過鋼制滑輪的情況下,斷絲通常沿鋼絲繩隨機地出現在繩股的頂部,即外層股的外表面。這種斷絲常常與外部磨損區域有關。斷絲隨機地分布在單層纏繞的鋼絲繩經過一個或多個鋼制滑輪的區段和進出卷筒的區段,其達到報廢基準的最少可見斷絲數按外層股中承載鋼絲的總數來確定(參見表6)。表6單層股鋼絲繩和平行捻密實鋼絲繩中達到報廢基準的最少可見斷絲數外層股中承載鋼絲的總數n可見外部斷絲的數量鋼絲繩典型結構舉例工作級別M1~M4或未知級別交互捻6d長度范圍內30d長度范圍內n≤502451≤n≤753676≤n≤10048101≤n≤1205106×19121≤n≤140611141≤n≤1606136×26,8×19161≤n≤1807146×29181≤n≤2008168×25201≤n≤2209186×36221≤n≤24010196×37241≤n≤26010216×41注:1、為了較直觀簡單的了解斷絲數量,本表僅列出了常規用途、起重量較小的起重機所用常見類別的部分鋼絲繩情況。2、對于外股為西魯式結構且每股的絲≤19的(例如6×19S),在表中的取值位置為其“外層股中承載鋼絲總數”所在行之上的第二行。3、一根斷絲有兩個斷頭,按一根斷絲計數。4、填充鋼絲不作為承載鋼絲,因而不包括在n值之中。5、機構的工作級別為M5~M8時,斷絲數可取表中數值的兩倍。6、“d”為鋼絲繩公稱直徑。區域性當斷絲呈現區域性分布或集中出現在某一繩股時,很難給出允許斷絲數的準確數值。有時,區域性斷絲會以捻距為間隔重復出現,起始點通常是在局部磨損的區域。在不進出卷筒的鋼絲繩區段出現的是局部聚集狀態的斷絲,如果局部聚集集中在一個或兩個相鄰的繩股,即使6d長度范圍內的斷絲數低于表6的規定值,可能也要報廢鋼絲繩。股溝斷絲一根股溝斷絲有可能是內部劣化的征兆,因此應對該區段鋼絲繩進行嚴格的檢查。尤其是對于小尺寸的鋼絲繩,使其脫離正常位置后在無張力的狀態下彎曲,有時會看到斷絲。如果一個捻距內出現一根以上的股溝斷絲,就應認為繩芯或鋼絲繩中心已經不能充分地支持外層繩股了。在一個鋼絲繩捻距(大約為6d的長度)內出現兩個或更多斷絲,應報廢鋼絲繩。繩端固定裝置處的斷絲繩端固定裝置處有兩個或更多斷絲,應報廢或去除。鋼絲繩直徑減小直徑減小的原因外部磨損是導致鋼絲繩直徑減小的主要原因。外部磨損可能是整體或是局部的,通常是由鋼絲繩與滑輪或卷筒的接觸引起的。磨損可能沿著或圍繞鋼絲繩表面均勻分布,也可能沿鋼絲緝的一側發生。更顯著的磨損通常出現在載荷加速或減速時與滑輪繩槽和卷筒繩槽相接觸的鋼絲繩區段。潤滑不足或不正確以及具有磨蝕作用的灰塵和沙土的存在都會影響到磨損速度。下列原因也可能導致鋼絲繩直徑的減小:內部磨損和鋼絲凹痕;由鋼絲繩內部相鄰繩股和鋼絲之間的摩擦導致的內部磨損,特別是鋼絲繩受彎時;纖維芯或鋼芯的斷裂。等值減小纖維芯單層股鋼絲繩在卷筒上單層纏繞和/或經過鋼制滑輪的鋼絲繩區段,沿鋼絲繩長度方向直徑等值減小量達到10%,鋼絲繩應報廢。鋼絲繩直徑等值減小量的計算參見附錄B。局部減小如果發現直徑有明顯的局部減小,如由繩芯或鋼絲繩中心區損傷導致的直徑局部減小,鋼絲繩應報廢。斷股鋼絲繩發生整股斷裂,鋼絲繩應立即報廢。腐蝕外部腐蝕外部腐蝕特別容易發生在海洋環境和工業污染的大氣環境中,蝕不僅會減小金屬截面積導致鋼絲繩的強度降低,還會引起不規則表面導致應力裂紋擴展,進而加速疲勞。嚴重腐蝕還會導致鋼絲繩的彈性降低。鋼絲氧化會導致鋼絲表面手感粗糙,非鍍鋅鋼絲粗糙程度會更嚴重。當鋼絲表面有嚴重凹痕、鋼絲松弛,鋼絲之間出現間隙時,鋼絲繩應報廢。內部腐蝕當發現內部腐蝕的明顯可見跡象(腐蝕碎屑從外繩股之間的股溝溢出)時,應報廢鋼絲繩。內部腐蝕在鋼絲繩的檢查時有一定主觀性,但如果對內部腐蝕的嚴重程度有懷疑,也宜將鋼絲繩報廢。內部腐蝕比外部腐蝕更難發現,但是它們常常同時發生。內部腐蝕在鋼絲繩的外觀檢查時常常不是很明顯,如果發現疑點,應對鋼絲繩進行內部檢查。內部腐蝕能夠導致鋼絲繩直徑增大。摩擦腐蝕摩擦腐蝕過程為:干燥鋼絲和繩股之間的持續摩擦產生鋼質微粒的移動,然后是氧化,并產生形態為干粉(類似紅鐵粉)狀的內部腐蝕碎屑。對此類跡象特征宜作進一步探查,若仍對其嚴重性存在懷疑,宜將鋼絲繩報廢。摩擦腐蝕能夠導致鋼絲繩直徑增大。畸形和損傷鋼絲繩失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