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導論-油藏工程部分-10.15_第1頁
石油工程導論-油藏工程部分-10.15_第2頁
石油工程導論-油藏工程部分-10.15_第3頁
石油工程導論-油藏工程部分-10.15_第4頁
石油工程導論-油藏工程部分-10.1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石油工程導論

(油藏部分)石油工程學院1.石油工程概念

經濟有效地將深埋于地下油氣從油氣藏中開采到地面所實施的一系列工程和工藝技術的總稱。包括油藏、鉆井、采油和石油地面工程等。

石油工程是集多種工藝技術和工程措施于一體,多種工藝技術相互配合、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和發展的綜合工程。2.石油工程研究對象:油氣藏油氣藏:運移著的油氣,由于遮擋物的作用,阻止了它們繼續運移,而在儲集層富集起來就形成了油氣藏。因此,科學地開發油氣藏,需要首先對油氣的產生、運移、儲集過程及油氣藏形成的條件和規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經濟有效地提高油田產量和原油采收率3.石油工程目標是什么呢?勘探發現具有工業油氣流的含油氣構造制定合理的開發方案進行合理的鉆井設計和科學的鉆井施工4.石油工程任務制定采油工程方案,確定采油工藝技術開發的動態監測與開發調整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原油采收率石油工程知識點比較多,涉及的面比較廣,這就要求大家在平時上課注意聽講,勤做筆記,注重理解,善于思考。所以本課程油藏部分主要涉及四個方面:油藏流體物性,油藏巖石物性和油田開發設計基礎。第一章油藏流體的物理性質(1)高溫高壓,且石油中溶解有大量的烴類氣體;油藏流體石油天然氣地層水油藏流體的特點:儲層烴類:C、H(2)隨溫度、壓力的變化,油藏流體的物理性質也會發生變化。同時會出現原油脫氣、析蠟、地層水析鹽或氣體溶解等相態轉化現象。第一節油氣的化學組成一、天然氣的組成

石蠟族低分子飽和烷烴(主要)CH470-98%C2H6C3H8C4H10

非烴氣體(少量)H2S惰性氣體He、ArH2ON2COCO2>C5礦藏汽油蒸汽含量硫含量凝析氣油藏氣氣藏氣干氣<100g/m3≥100g/m3(濕氣)富氣酸氣≥1g/m3凈氣<1g/m3

天然氣的分類

環烷烴

芳香烴

其它化合物

烷烴C5~C16含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高分子雜環化合物苯酚、脂肪酸硫醇、硫醚、噻吩吡咯、吡啶、喹啉、吲哚膠質、瀝青質二、石油的組成第二節油氣的相態相態:物質在一定條件(溫度和壓力)下所處的狀態。油藏烴類的相態通常用P-T圖研究。相:某一體系或系統中具有相同成分,相同物理、化學性質的均勻物質部分。

油藏烴類一般有氣、液、固三種相態多組分烴類系統相圖

四區

三線

五點

各類油氣藏的開發特點四區液相區反常凝析區氣液兩相區氣相區PCT線包圍的陰影部分三線泡點線AC線,液相區與兩相區的分界線露點線BC線,氣相區與兩相區的分界線等液相線虛線,線上的液量的含量相等AC線以上BC線右下方ACB線包圍的區域五點泡點AC線上的點,也稱飽和壓力點露點BC線上的點臨界點C點,泡點線與露點線的交點臨界凝析壓力點P點,兩相共存的最高壓力點臨界凝析溫度點T點,兩相共存的最高溫度點油藏氣藏油氣藏凝析氣藏各類油氣藏的開發特點1點-油藏液態壓力下降泡點線(飽和壓力)壓力下降氣液兩相4點-凝析氣藏氣態壓力下降氣液兩相壓力下降氣態2點-飽和油藏液態壓力稍微下降氣液兩相3點-氣藏氣態壓力下降氣態第三節地層油的高壓物性地層油:高溫高壓,溶解有大量的天然氣一、地層油的溶解氣油比Rs定義①在油藏溫度和壓力下地層油中溶解的氣量,標m3/m3。②單位體積地面油在油藏條件下所溶解的標準狀況下的氣體體積,標m3/m3。二、地層油的密度和相對密度1.地層油的密度地層油的密度是指單位體積地層油的質量,kg/m3。一般,地層油的密度小于地面油的密度。2.地面油的相對密度20℃時的地面油密度與4℃時水密度之比。三、地層油的體積系數又稱原油地下體積系數,是指原油在地下體積(即地層油體積)與其在地面脫氣后的體積之比。一般地,Bo>1。影響因素分析:輕烴組分所占比例↑

,Bo↑①

組成③

油藏溫度T↑,Bo↑④

油藏壓力P↓,Bo↑當P>Pb時,P↓,Bo↓

當P<Pb時,當P=Pb時,Bo=Bomax②

溶解氣油比Rs↑,Bo↑體積系數與壓力的關系四、地層油的等溫壓縮系數

在溫度一定的條件下,單位體積地層油隨壓力變化的體積變化率,1/MPa影響因素分析:輕烴組分所占比例↗,Co↗①組成③溫度T↗,Co↗P↗,Co↘④壓力②溶解氣油比Rs↗,Co↗五、地層油的粘度影響因素分析:輕烴組分所占比例↗,μo↘①組成③溫度T↗,μo↘④壓力②溶解氣油比Rs↗,μo↘μo~P、T關系P↗,μo↗當P>Pb時,P↗,μo↘

當P<Pb時,當P=Pb時,μo=μomin一、天然氣的壓縮因子方程理想氣體的假設條件:1.氣體分子無體積,是個質點;2.氣體分子間無作用力;3.氣體分子間是彈性碰撞;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天然氣處于高溫、高壓狀態多組分混合物,不是理想氣體第四節天然氣的高壓物性體積系數壓縮系數壓縮因子壓縮因子:一定溫度和壓力條件下,一定質量氣體實際占有的體積與在相同條件下理想氣體占有的體積之比。實際氣體的狀態方程:Z<1實際氣體較理想氣體易壓縮Z>1實際氣體較理想氣體難壓縮Z=1實際氣體成為理想氣體壓縮因子Z的物理意義:實際氣體與理想氣體的差別。二、天然氣的體積系數地面標準狀態下單位體積天然氣在地層條件下的體積。三、天然氣的等溫壓縮系數在等溫條件下單位體積氣體隨壓力變化的體積變化率。第五節地層水的高壓物性地層水油層水(與油同層)和外部水(與油不同層)的總稱油層水底水邊水層間水束縛水外部水上層水下層水構造水地層水長期與巖石和地層油接觸地層水中含有大量的無機鹽一、地層水的礦化度1、地層水中的離子陽離子Na+1、K+1、Ca+2、Mg+2Cl-1、CO3-2、SO4-2、HCO3-1陰離子2、礦化度水中礦物鹽的質量濃度,通常用mg/l表示地層水的總礦化度表示水中正負離子的總和不同油藏的地層水礦化度差別很大二、地層水的分類蘇林分類法具體思路根據水中Na+(包括K+)和Cl-的當量比,利用水中正負離子的化合順序,以水中某種化合物出現的趨勢而命名水型。氯化鎂(MgCl2)水型重碳酸鈉(NaHCO3)水型硫酸鈉(Na2SO4)水型氯化鈣(CaCl2)水型

三、地層水的高壓物性1.溶解氣很少地層水溶解鹽類是影響地層水高壓物性的根本原因壓力在10MPa下,1m3地層水中溶解天然氣不超過2m32.地層水的體積系數油藏條件下的體積地面條件下的體積3.等溫壓縮系數無溶解氣地層水壓縮系數在等溫條件下,地層水隨壓力變化的體積變化率第二章油藏巖石的物理性質巖石孔隙裂縫溶洞儲集空間滲流通道為油氣提供孔隙性滲透性砂巖的骨架性質砂巖的孔隙性質

砂巖的粒度組成

巖石的比面

巖石的膠結物質與膠結類型

巖石的孔隙、孔隙結構與孔隙度

儲層流體飽和度

儲層巖石的滲透率

巖石的壓縮系數及油藏的綜合壓縮系數

儲層巖石的潤濕性巖石沉積巖如碎屑巖、碳酸鹽巖等巖漿巖如花崗巖、玄武巖等如大理巖、片麻巖等變質巖(世界99%以上)沉積巖儲層碎屑巖儲層碳酸鹽巖儲層我國大部分油田波斯灣盆地華北古潛山油田第一節砂巖的骨架性質性質不同、形狀各異、大小不等巖石的骨架砂粒膠結物性質不同,分布各異砂巖是由性質不同、形狀各異、大小不等的砂粒經膠結物膠結而成的。巖石的骨架是指支撐巖石整體的固體部分。最簡單的骨架由單礦物組成,復雜的骨架由多種不同的礦物組成。骨架由不同大小的顆粒組成。把砂巖和碳酸鹽巖中的固體部分統稱為基質,除組成骨架的顆粒外還有膠粘物等。一、砂巖的粒度組成及比面砂巖的粒度組成:指構成砂巖的各種大小不同的顆粒的相對含量。測定方法薄片法篩析法沉降法較大直徑的砂粒組成中小直徑的砂粒組成粒徑小于72μm以下顆粒1.砂巖的粒度組成2.巖石的比面巖石的比表面積: 指單位體積巖石內骨架的總表面積,m2/m3。或指單位體積巖石內所有孔隙的內表面積。“巖石體積”外表體積骨架體積孔隙體積巖石比面的影響因素顆粒直徑

顆粒直徑變小,比面值變大。主要粒級分布(mm)砂巖的比面(cm2/cm3)1~0.25500~9500.25~0.1950~23000.1~0.01>2300普通砂巖細砂巖泥砂巖排列方式、顆粒形狀、膠結物含量等

顆粒越不規則,巖石比面越大。二、巖石的膠結物砂巖中的填充物是由雜基和膠結物組成。巖石中的膠結物是除碎屑顆粒以外的化學沉淀物質,一般是結晶的或非結晶的自生礦物,在砂巖中含量不大于50%。它對顆粒起膠結作用,使之變成堅硬的巖石。膠結物質含量增加總使巖石的儲油能力和滲透能力變差。砂巖中膠結物的成分、數量和膠結類型,影響著砂巖的致密程度、孔隙性、滲透性等巖石物性。膠結物的成分中最常見的是泥質和灰質,其次為硫酸鹽和硅質。膠結物類型泥質膠結物灰質膠結物硫酸鹽膠結物硅質膠結物泥質膠結物粘土礦物(遇水膨脹、分散或絮凝)油氣儲層中常見的粘土礦物以高嶺石、蒙皂石、伊利石、綠泥石及混合層等含水層狀硅酸鹽為主。灰質膠結物碳酸鹽類礦物(遇酸反應)方解石(CaCO3)白云石(CaMg(CO3)2)灰質膠結物主要是由碳酸鹽類礦物組成。砂巖中常見的碳酸鹽礦物為:硫酸鹽膠結物石膏和硬石膏(高溫脫水)硅質膠結物(膠結最結實)硅酸鹽石膏CaSO4?nH2O硬石膏CaSO4第二節油藏巖石的孔隙性一、儲層巖石的孔隙和孔隙結構1.孔隙巖石中未被碎屑顆粒、膠結物或其它固體物質充填的空間。裂隙(縫)孔隙空洞空隙

砂巖的孔隙大小和形態取決于砂粒的相互接觸關系以及成巖后生作用引起的變化。孔隙2.儲層巖石的孔隙特征3.孔隙結構:巖石中孔隙和喉道的幾何形狀、大小、分布及其相互連通關系。

孔隙結構對巖石儲集性能和滲透能力有影響。

巖石的孔隙結構與顆粒的大小、分選性質、顆粒接觸方式等密切相關。二、儲層巖石的孔隙度或:單位巖石體積中孔隙體積所占的比例。1.定義:巖石孔隙體積與巖石外表體積之比;2.孔隙度的分類(1)絕對孔隙度巖石總孔隙體積或絕對孔隙體積巖石外表體積或視體積(2)有效孔隙度在一定的壓差作用下,被油、氣、水飽和且連通的孔隙體積(3)流動孔隙度在一定的壓差作用下,飽和于巖石孔隙中的流體發生運動時,與可動流體體積相當的那部分孔隙體積儲層巖石(砂巖)有效孔隙度評價第三節油藏流體飽和度一、油藏流體飽和度單位孔隙體積中流體所占的比例。(同一油藏,同一時刻)定義:(l=o,w,g)勘探階段:原始飽和度開發階段:目前飽和度二、束縛水飽和度

分布和殘存在巖石顆粒接觸處角隅和微細孔隙中或吸附在巖石骨架顆粒表面,不可流動的水。1.束縛水單位孔隙體積中束縛水所占的比例。2.束縛水飽和度Swc三、殘余油飽和度1.殘余油

被工作劑驅洗過的地層中被滯留或閉鎖在巖石孔隙中的油。殘余油占儲層的孔隙體積的比例。2.殘余油飽和度Sor油藏采收率第四節油藏巖石的滲透性巖石的滲透性:在一定的壓差作用下,儲層巖石讓流體在其中流動的性質。其大小用滲透率表示。1.達西定律1856年、法國人、享利·達西未膠結砂充填模型水流滲濾試驗達西實驗裝置一、油藏巖石的絕對滲透率通用達西公式

粘度為1mPa·s的流體,在0.1MPa的壓差下,通過截面積為1cm2,長為1cm的巖石,當流量為1cm3/s時,該巖石的滲透率為1μm2。滲透率單位的物理意義為:滲透率達西實驗的條件:K是僅與巖石自身性質有關的參數,它只決定于巖石的孔隙結構。K為巖石的絕對滲透率巖石孔隙100%為某種流體飽和;流體在巖石孔隙中的滲流保持為層流;流體與巖石不發生反應。與所通過的流體性質無關2.油藏巖石滲透率的評價二、有效滲透率和相對滲透率1.有效滲透率

當巖石孔隙中飽和兩種或兩種以上流體時,巖石讓其中一種流體的通過能力稱為有效滲透率或稱為相滲透率。油相的有效滲透率Ko氣相的有效滲透率Kg水相的有效滲透率Kw

巖石的有效滲透率之和總是小于該巖石的絕對滲透率。

巖石的有效滲透率是巖石自身屬性、流體飽和度及其在孔隙中的分布的函數,而流體飽和度及其分布后者與潤濕性等有關。

指巖石孔隙中飽和多相流體時,巖石對每一相流體的有效滲透率與巖石絕對滲透率的比值。2.相對滲透率油相的相對滲透率氣相的相對滲透率水相的相對滲透率同一巖石的相對滲透率之和總是小于1。第五節油藏巖石的潤濕性潤濕現象:干凈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銀水銀聚攏形成球狀干凈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水迅速散成薄薄的一層在銅片上滴一滴水銀水銀呈饅頭狀一、巖石的潤濕性1.潤濕的定義液體在表面分子力作用下在固體表面的流散現象。2.衡量潤濕性的參數潤濕角θ

過氣液固或液液固三相交點對液滴表面所作的切線與液固表面所夾的角。油水對固體表面的潤濕平衡1-水2-油3-固體(從極性大的一端算起)定義

潤濕是指三相體系:一相為固體,另一相為液體,第三相為氣體或另一種液體。液體是否潤濕固體,總是相對于另一相氣體(或液體)而言的。3.潤濕性的判斷θ<90°巖石表面親水θ=90°巖石表面中間潤濕θ>90°巖石表面親油θ=0°巖石表面完全水濕巖石表面完全油濕θ=180°

理論標準

實際標準θ<85°85°<θ<100°θ>100°θ=0°θ=180°

巖石潤濕性主要內容油田開發方案報告編寫油田開發準備油藏驅動方式及開采特征開發層系劃分與組合井網與注水方式第三章油田開發設計基礎油田開發調整對于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油田,依據詳探成果和必要的生產性開發試驗,在綜合研究的基礎上,按照國民經濟發展對原油生產的要求,從油田的實際情況和生產規律出發,制訂出合理的開發方案并對油田進行建設和投產,使油田按預定的生產能力和經濟效果長期生產,油田開發直至開發結束的全過程。開發方案的調整和完善一個油田的正規開發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開發前的準備階段詳探開發試驗油層研究和評價全面布置開發井制訂和實施完井方案、注采方案開發設計和投產(開發方案的制訂和實施)工藝技術措施調整井網層系調整開發方式調整第一節油田開發準備普查打探井打資料井(詳探井)開辟試驗區基礎井網全面開發預探地震細測試油試采初步方案正式方案詳探全面開發認識油田開發油田可采儲量:在現代技術和經濟條件下可以采出的儲油(氣)層中的那一部分油(氣)儲量。

可采儲量與本國的技術水平及政治經濟政策有很大的關系。工業價值:指可采儲量能補償勘探、開發及附加費用。工業油流井深:<500m500-1000m1000-2000m2000-3000m>3000m產量(t/d):0.30.51.03.05.0確定可采儲層的標準(大慶油田)開發初期:滲透率(×10-3μm2)孔隙度地層厚度(m)15023%0.584年復查:50~100>0.2增加儲量10億噸第二節油藏評價遠景儲量概算儲量地質儲量的分級三級儲量:概算儲量。一個含油氣構造在有3口以上的探井發現工業油流后,在基本掌握油藏類型、含油范圍以后,利用鉆井、地震、區域地質研究的基礎上計算三級地質儲量。與遠景儲量相比概算儲量具有工業儲量的性質,與二級和一級相比具有推測的性質。該儲量是進一步詳探的依據,不能作為開發使用,與一級儲量相比具有50%的精確度。二級儲量:探明儲量,在探井和資料井達到一定的密度以后,取得相當的試油試采資料以后,計算的儲量,與一級儲量相比具有80%的精度。一級地質儲量:開發儲量。開發井網鉆完以后,依據巖心資料、測井資料和開采資料確定的儲量,它要求油藏類型清楚、含油面積準確、有效厚度可靠,各項參數落實,是制定生產計劃和編制開發調整方案的依據。一、儲量評價及計算方法儲量估算方法通常分為三類:類比法;容積法;動態法各種計算方法的優缺點:類比法:經驗確定容積法:比較準確,但是參數難取動態方法:比較準確,方法多,需要資料多。物質平衡、產量遞減、數值模擬、水驅曲線、試井。遠景儲量:推測,潛在探明儲量:詳探階段,資料比較清晰開發儲量:地質、生產資料都比較齊全容積法地質儲量的計算油藏的地質儲量:確定六類參數的方法含油面積:確定油水油氣界面后,確定含油的范圍有效厚度:扣除隔夾層后的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的確定:巖心分析和測井解釋資料原始含油飽和度的確定:油基泥漿取心或者密閉取心的確定的含水飽和度求取,測井解釋地面原油平均密度:利用地面原油測定其密度原油體積系數的確定:高壓物性分析資料按規模分類特大油田>10億噸特大氣田>1000億方大油田1-10億噸大氣田300-1000億方中油田0.1-1億噸中氣田50-300億方小油田0.01-0.1億噸小氣田5-50億方按儲量豐度:特高豐度>500萬噸/km2>30億方/km2

高豐度300-500萬噸/km210-30億方/km2

中豐度100-300萬噸/km24-10億方/km2

低豐度50-100萬噸/km22-4億方/km2特低豐度<50萬噸/km2<2億方/km2儲量綜合評價二、油藏的驅動方式及其開采特征驅動方式:油藏中驅動流體運移的動力能量的種類及其性質。

不同的能量方式決定了油藏的開發方式、開采特征、采收率、布井方式等油藏的重要措施。(1)油藏中流體和巖石的彈性能。(2)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氣膨脹能。(3)邊水和底水的壓能和彈性能。(4)氣頂氣的膨脹能。(5)重力能。(6)人工注水注氣的壓能和彈性能量。驅油能量驅動方式溶解氣驅動水壓驅動氣壓驅動重力驅動剛性水驅彈性水驅剛性氣驅彈性氣驅溶解氣驅采收率最低各種驅動方式的驅油能量來源不同最終采收率也不同一般情況下水壓驅動方式的驅油效率最高, 采收率最大油藏的驅動方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同一時間內,同一油藏的不同部位可以表現為不同的驅動方式;同一油藏在不同時間可以表現為不同的驅動方式。國內外許多油田都采用人工注水保持壓力的開發方式。第三節開發層系的劃分與組合

將性質相同或者相似的油層組合在一起,采用單獨一套井網進行開發,并在此基礎之上進行生產規劃,動態研究和調整,以便于更好的開發各種儲層。各個油層之間具有差異,充分發揮各類油層的潛力。1.河流相儲層,沉積相變化復雜,導致形成的油藏不同。不同的油藏開采機理,驅動方式都不同,需要分層系進行開發。2.即使油藏類型相同,不同層系之間的油水關系可能不同。3.各個油層的油氣水性質,地層壓力,飽和壓力都可能不同。4.儲油層的物性有差別,主要體現在油砂體的幾何形態、分布面積,滲透率上。為什么進行開發層系的劃分劃分開發層系的意義1.合理地劃分開發層系有利于充分發揮各類油層的作用2.采油工藝技術的發展水平要求進行層系劃分3.高速高效開發油田的要求4.開發部署和生產規劃的要求5.提高注水波及范圍,提高最終采收率的要求(1)把特性相近的油層組合在同一開發層系內,以保證各油層對注水方式和井網具有共同的適應性,減少開采過程中的層間矛盾。劃分開發層系的原則(2)一個獨立的開發層系應具有一定的儲量,以保證油田滿足一定的采油速度,并具有較長的穩產時間和達到較好的經濟指標。(3)各開發層系間必須具有良好的隔層,以便在注水開發條件下,層系間能嚴格地分開,確保層系間不發生串通和干擾。(4)同一開發層系內,油層的構造形態、油水邊界、壓力系統和原油物性應比較接近。(5)在分層開采工藝所能解決的范圍內,開發層系不宜劃分得過細,以利減少建設工作,提高經濟效果。劃分開發層系時,要考慮目前的工藝技術水平,充分發揮工藝措施的作用,盡量不要將開發層系劃分得過細。這樣可以少鉆井,既便于管理,又能達到較經濟的開發效果。劃分開發層系的原則

(6)多油層油田當具有下列地質特征時,不能夠用一套開發層系開發:

a.儲層巖性和特性差別較大,因為滲透率的差異程度是影響多油層油田開發效果的根本原因。

b.油氣的物理化學性質不同。如原油粘度的差別,將造成注水開發時油水流度比差別大、使得油井過早見水,無水采油期短;

c.油層的壓力系統和驅動方式不同;

d.油層的層數太多,含油層段過大。劃分開發層系的原則

油田的注水注水時機的確定注水方式注采井網的面積波及系數井網密度研究第四節井網和注水方式(1)補充保持地層的能量,補充能量,提高開采速度。(2)保護油層及流體性質。(3)提高驅替效率,降低生產成本。(4)便于開發調整。油田補充能量的原因第四節井網和注水方式1)一般都有可供利用的水資源,2)注水是相對容易的,設備比較簡單,因為在注水井中的水柱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水壓,3)水在油層中的波及能力較高,4)水在驅油方面是有效的。為什么采用注水的方式使油藏見水早,生產成本升高。注水開發的缺點:一、油田的注水二、注水時機的確定

根據注水相對于開發的時間(飽和壓力),分為早期、中期、晚期注水。早期注水開采初期即注水,保持地層壓力處于飽和壓力以上。優點:能量足,產量高、不出氣,調整余地大。缺點:初期投資大,風險大,投資回收的時間比較長。適用油藏:地飽壓差小,粘度大,要求高速開發的油藏。晚期注水開發后期,利用天然能量以后注水,即在溶解氣驅以后水驅。優點:初期投資小,天然能量利用的比較充分。缺點:地層原油脫氣以后,粘度升高,降低水驅開發的效果。采油速度低。適用油藏:天然能量比較好,溶解氣油比高,油藏比較小,注水受到限制。中期注水初期采用天然能量,在地層壓力降低到稍微低于飽和壓力以后注水。優點:既能利用天然能量,又能保證水驅的開發效果,投資回收也較早。缺點:界限不好把握。適用油藏:地飽壓差大,油層物性好,溶解氣油比比較高。1天然能量的大小,以及在開發中的作用。例如邊水充足,地飽壓差大。2油藏的大小,以及對產量的要求。例如小斷塊油藏和整裝大油田。3油田的開采方式。例如自噴生產和機械抽油的要求就不同。4經濟效益論證。尤其對于海上的油氣藏的開發。選擇注水時機應考慮的因素

油田注水方式就是指注水井在油藏中所處的部位和注水井與生產井之間的排列關系。油田的油層性質和構造條件確定注水方式的主要依據:目前國內外油田所采用的注水方式切割注水面積注水不規則點狀注水邊緣注水三、注水方式將注水井按一定的形式布置在油水過渡帶附近進行注水。邊上注水邊內注水邊外注水邊緣注水適用條件:1)構造比較完整,中小型油藏,寬度4-5km。2)油層分布比較穩定,含油邊界清晰。3)邊緣和內部的連通性能比較好,具有較高的流動系數。優點:1)無水采油期比較長,油水界面比較完整,水線推進比較均勻,無水采收率比較高。2)比較容易進行調整,需要注水井少,投資小。缺點:1)注水利用率比較低。2)對于構造比較大的油藏,中部高部位的收效不明顯,受效井數不超過3排,產量比一般為5:2:1。中部容易出現溶解氣驅利用注水井排將油藏切割成為若干區塊,每個區塊可以看成是一個獨立的開發單元,分區進行開發和調整。切割注水適用油藏:(1)油層大面積穩定分布且具有一定的延伸長度;(2)在切割區內,注水井排與生產并排間要有好的連通性;(3)油層滲透率較高,具有較高的流動系數。優點:(1)可以根據油田的地質特征來選擇切割井排的最佳切割方向和切割區的寬度;(2)可以優先開采高產地帶,使產量很快達到設計要求;(3)根據對油藏地質特征新的認識,可以便于修改和調整原來的注水方式。(4)切割區內的儲量能一次全部動用,提高采油速度;(5)能減少注入水的外逸。(1)對油層的非均質性適應性不高。(2)注水井排和生產井排間都存在干擾。(3)可能出現切割區塊之間的不均衡。缺點:將注水井和油井按一定的幾何形狀和密度均勻地布置在整個開發區上進行注水和采油的系統。(1)油層分布不規則,延伸性差;適用油藏:面積注水(2)油層滲透性差,流動系數低;(3)油田面積大,但構造不完整,斷層分布復雜;(4)面積注水方式亦適用于油田后期強化開采;(5)對于油層具備切割注水或其他注水方式,但要求達到更高的采油速度時,也可以考慮采用面積注水方式。

根據油井和注水井相互位置的不同,面積注水可分為四點法面積注水、五點法面積注水、七點法面積注水、九點法面積注水以及直線排狀注水等。適用的油藏范圍廣,油井見效塊,采油速度高。井網不同,油藏的開發動態以及最終的開發效果也不同。

主要分正方形井網(美國,適用于強注強采)和三角形井網(前蘇聯,驅油效率高)兩種。特點:直線排狀系統:井排中井距與排距可以不等。直線排狀井距排距正對式直線排狀交錯式反五點井網和正五點井網是相同的。適合于強注強采的井網五點法井網開發初期采用,注采井數比少,便于調整角井邊井反九點法井網開發后期采用,可以提液正九點法井網四、注采井網的面積波及系數面積波及系數:在開發的某一時刻,注入工作劑所波及的面積占井網控制面積的百分數。

不同的見水時刻,地層中的波及面積不同,隨時間的增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