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考試高一語文試題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籍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5.考試結束后,只將答題卡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這里,在三北——西北、華北、東北,有一群人,為了生存,為了明天,艱難向上,奮力前行。漫漫35年征程,他們構筑著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人工生態林帶——中國三北防護林。英雄史詩高舉滿斟烈酒的七只土瓷大碗,七張古銅色的臉凝如泥塑。“死也要死在沙窩里!”頭扎白羊肚毛巾的壯漢一聲大吼———“這事干成,就沒白活這一遭!”30年前那個春寒料峭的黎明,外號“石灰錘”的陜西定邊農民石光銀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成了全國聯戶承包治沙先行者。七勇士大戰毛烏素沙地,就此開創一段石破天驚的歷史。三北,中華文化重要發源地。千百年來,我們的先祖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文明。然而,放眼20世紀70年代之前的中國版圖,風沙肆虐、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面積以每年15.6萬公頃的速度擴張。1978年11月,幾乎與改革開放同時,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一個重大決策——在我國四大沙地、八大沙漠南緣及黃土高原建設大型防護林。當代人類最為雄偉的生態史詩,由此拉開帷幕。為了承包3500畝沙地種樹,石光銀賣騾子賣羊。當時,所有人都認為他腦袋被驢踢了。這里黃沙一片,哪見長過一棵樹?“石灰錘”,意思是“傻子”。“石灰錘”認準的事就是板上釘釘。樹真的種活了!在鄉親們驚異的目光中,石光銀大手一揮,把招賢榜貼到鄉政府門口:要想栽樹你就來,我出樹苗你來栽!“七勇士”壯大到127戶,浩浩蕩蕩開進“狼窩沙”。時勢造英雄。奮斗二十多年,石光銀領導著一個規模龐大的治沙集團,在毛烏素沙地南緣營造了一條百余公里長的綠色屏障。石光銀感慨,沒有改革開放,沒有聯戶承包,就沒有我“石灰錘”的今天。壯士悲歌一棵重生的樹,一棵遠古的樹,一棵孤獨的樹——我們的故事,就從這三棵樹講起。寧夏鹽池,有一片沙窩子。當白春蘭33年前舉家遷來時,當地一棵四人合抱的老榆樹已被砍掉。風沙茫茫,夫婦倆在原址種下了他們的第一棵樹,一棵矮小而堅硬的榆樹。要種糧,先治沙。夫妻倆就這樣沿著沙丘種樹。第四年,苗苗長成小樹,樹旁的三畝地居然也打出了四麻袋小麥。這可是能磨出白面的麥子啊!夫婦倆喜笑顏開,趕著驢車把麥子運回家。第二棵是來自遠古的杉樹——2003年,造林人挖沙時發現了它,樹皮腐爛、枝條枯萎。人們據此能想象出昔日的慘烈:風沙呼嘯,林樹一棵棵倒下,唯獨這棵杉樹封存下了沙漠前的綠色記憶。而今,這一幕再現于寧蒙交界的荒灘上。退休工人邱建成種樹二十多年,挑壞十來根扁擔,還斷了一根手指。但從2007年起,因為周邊新建的工業園抽干了地下水,他的樹就開始成片成片枯死,11萬棵樹幾近死光。邱建成潸然淚下,仰天呼嘯。——誰能救活我的樹?誰能救活我的樹?第三棵是孤獨佇立、卻與守護者血脈相連的樹——在新疆的極旱荒原上,熱合曼·阿木提20年間栽下的幾百棵樹漸漸死去,僅存一棵。熱合曼只能守護著那棵樹。枝條已經有些枯黃,不知道它是否能活過即將到來的冬天。牽動我們目光的這三棵樹,不同命運的三棵樹,如果在同一時空、在大漠長風中牽引共舞,它們會吟出一曲怎樣的悲愴之歌?白春蘭和她的同行者們染綠大漠的長歌,遠比這蒼涼得多、沉重得多。種樹二十多年,丈夫積勞成疾,讓白春蘭失去依靠。而這一次,跟隨自己種樹多年的大兒子猝然離世,徹底擊倒了她。兒子向她道別,正在屋里忙活的白春蘭頭也沒顧上回。幾個小時后,兒子因病去了。“我都沒有看一眼他的背影……”心里裝得下風沙大漠的白春蘭,至今,無法裝下少了那一瞥的悔恨。如果不種樹,丈夫和兒子是不是不會這么早離開?在有月亮的晚上,在沒月亮的晚上,她獨自坐在家門口,靜靜地看著遠方黝黑的樹林,問自己這個永遠無解的問題,一次次,一遍遍。然而,造林人總有一種精神。面對死去的樹,滿頭白發的邱建成,一只腳跺得塵土飛揚:“總有一天,我要把樹重新種起來!”熱合曼又拎起小桶,迎著風沙走向他那棵孤獨的樹:“還有一口氣,我就不讓你死掉。”兒子去世后的第二個春天,比樹更孤獨的白春蘭又站了起來,扛上鐵鍬,走向沙地……心靈綠洲如今,35年過去了,三北工程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2647萬公頃。滄海桑田,曾經的貧窮和絕望逐漸遠去。綠蔭遍野,三北人構筑了一座當代中國的生態長城。三北工程35年,是生態恢復與保護的35年。不僅如此。我們又想起來邱建成,他四處去討說法。人家爭辯:為了幾棵樹就得把工業園關了?邱建成百思不得其解:難道工業和種樹就勢不兩立?一面是生態工程艱難建設,一面是工業化狂飆突進,該如何取舍?如何平衡?三北工程35年,還是人類重新認識自然的35年。在陜西神木,因為發展育苗產業、大量使用除草劑,林場里的海子里不再有野鴨飛來。“樹林起來了,鳥卻少了。怎樣做才更符合自然規律?”張應龍不斷自問。于是,他盡量模擬自然生態系統,對沙漠“九治一放”——九分綠化,一分保持原貌。從毀林墾植到治沙種樹,從征服自然到尊重自然。數十年來,三北人精神世界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與自然的單純抗爭演化為和諧的對話與交融。采訪車穿行在濃密綠蔭中,我們不禁感慨萬千:是誰,為這曾經荒蠻的土地重披綠裝?35年來,是三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憑借自身的勤勞智慧創造了人間奇跡。當然,三北工程遠未結束。1978年—2050年,三北工程恰與改革開放同步;工程全面建成之際,也將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基本實現之時。建設美麗中國、發展生態文明,希望在三北。三北綠色夢,與中國夢同行!采訪車向毛烏素沙地挺進。窗外景色由綠到黃,最終只剩下棱角分明的層層沙丘,包著各色頭巾的西北男女在打草方格,彎腰,佇立,推進。(摘編自李從軍、劉思揚、李柯勇、白瑞雪、韓冰《“三北”造林記》)1.下列關于“三北防護林工程”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三北防護林工程”于1978年啟動,橫跨中國北方廣袤的疆土,歷時數十載,形成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人工生態林帶。B.“三北防護林工程”以改善生態環境,恢復曾經燦爛的文明為目的,通過植樹造林等措施來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C.“三北防護林工程”不僅對三北地區生態環境改善起到重要作用,還有助于經濟發展,可以幫助當地人逐漸遠離貧困。D.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三北地區造林人眾志成城,堅持不懈地奮戰,“三北防護林工程”取得了階段性勝利。2.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石光銀能夠治沙成功,是因為他不顧人們質疑,勇敢變賣家產來承包沙地種樹。B.白春蘭忙于種樹而沒有回應兒子,對此她非常懊悔,因而決定以后不再去種樹。C.工業化狂飆突進,使得當地生態失衡,這導致邱建成和熱合曼種的樹大量枯死。D.文末男女在沙地打草方格的動作,讓人聯想到三北人治沙不停、奮斗不止的精神。3.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英雄史詩”部分第一段再現了七勇士立志治沙的悲壯情景,人物樸實的話語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和感染力。B.“壯士悲歌”部分用三棵樹來比喻三種不同類型的人,雖然他們性格不同,但悲和喜都與樹的命運緊密相連。C.文本既寫了治沙的輝煌成果,也不回避人物的失敗痛苦,真實、立體、深入地展現了造林人復雜的精神世界。D.文本通過情景切換加組合的方式,如電影鏡頭一般展現人物形象、講述故事,凸顯了畫面感,增強了可讀性。4.通訊通過深入挖掘典型事件來表現人物精神,并在其中體現作者的情感態度。請結合文章,依據表格提示,用簡明的語言填寫下列空缺部分。(4分)典型事件人物精神情感態度石光銀_①_敢為人先贊頌像英雄、壯士一般的造林人白春蘭遭受生活重擊后仍治沙不輟②張應龍用“九治一放”的方法治沙尊重自然____③____5.有人提出了優秀新聞作品的三個標準:“文貴有物”“文須有序”“文以載道”。作為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三北”造林記》是如何體現這些標準的?請簡要分析。(6分)(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姑娘的心事草明吃晚飯的時候,父親石富貴和哥哥石玉璞越是講得有味道,石玉芝就越不高興。她故意用筷子戳著飯團,抱怨飯涼了,再不就是說母親今年漬的白菜一點兒也不酸。她大聲叫嚷著,裝作毫不注意父親和哥哥的談話;實際上呢,卻一句也不肯漏掉,以致母親的解釋她半句也沒聽進去。哥哥說道:“爸爸,今天我們小組的流動紅旗差一點給乙組搶走了。”父親已吃飽了,擦了擦嘴,笑笑說:“我說呀,你們要保住紅旗,就該把技術提高一步。大家把先進經驗拿來‘趕集’,然后由大家把零碎的經驗配成套。把成套的先進經驗傳播開,你看這意義有多大。”石玉芝聽到這里,急得憋不住勁,撒野地嚷道:“好啦,好啦,技術、技術,不怕人聽了心焦!”哥哥得意地逗她說:“那你也來個嘛,誰擋得住你?”這句話正戳到她的痛處,她難過得眼淚水都涌到眼眶上了,只差沒有流出來。她鼓著腮幫望著父親說:“哼,給人家看車,人家把車放好,我動也不敢動。不學技術,來什么呀?說起來倒挺好聽——在鋼鐵工廠工作,原來是個給人看車的!”玉芝不高興地扭頭就走,找隔壁的小姊妹去了。第二天,石玉芝有意提早上班,她沒有徑直上存車棚,卻溜到平爐車間去了。忽見前面很熱鬧,平臺上站了不少人,有工友、黨委書記、廠長、還有總工程師,王主席也和別人并排站著。看那模樣,九成是在進行什么技術展示。再往爐前看,東西兩個爐門打開,穿了操作服的煉鋼工人操著大鍬輪番貼補前墻。左邊的往西貼,右邊的往東扔,他們的動作真快捷,又勇猛。他們臉上那個汗水直流就不用提了;偏偏那火焰往外竄得老高,眼看都舔著他們的臉了,可是他們并不后退,活像演獅子拋球的那個逗引獅子的勇敢的人兒。石玉芝瞅著,心里又敬佩又擔驚,想到:“這活兒真不簡單,火里進,煙里出的,我能為他們看看車子,也不算白活啊。”回到存車間,她自個兒繞著車子轉。她用手輕輕拍著每個車座,好像要求它們原諒她似的。真奇怪,這些車子,過去她看見了很討厭,今兒個,車子都變得很可愛。石玉芝瞅著它們又愁開了:“等我學會修車就晚了。人家搞建設,我在一邊干瞅著,我還有什么臉見人!”她想呀想得頭也大了,可是想不出個好辦法來。這時,一個工人急急忙忙跳下了車,把車子推給她,連牌子都不拿就走了。石玉芝趕上一步,把牌子交給了他。她嘴露出微笑,好像很理解他的急忙的心情似的。回頭一看,他那部車子,給泥巴糊得像個花車子,她不禁噗嗤一笑。要是在以前,她看見別人的新自行車,總是瞅了又瞅,摸了又摸;但是看見又臟又破的車子,卻是連看也不愿看它一眼,今兒個她同情地拍了拍那部臟車子,誰知這一拍,竟有兩塊干泥巴掉下來了。她用手去摳,又摳下了幾塊臟泥,這下她觸動了心事,想道:“我閑著,干啥不替他把車子擦擦?”主意一打定,她動手找擦布。可是,這里哪有擦布啊。她一轉身,進那小屋,把包飯盒的那塊小包袱解下,跑到車子跟前,蹲下就動手擦起來。一會兒工夫就擦得溜光嶄亮,她偏起頭欣賞了一會,才又下第二個決心:要陸續把所有的臟車都擦干凈。她那塊小包袱早都給擦得稀爛了。后來,她求人家到修理工段要了一團紗布,要了點機油。一上午就擦了三輛最臟的車子,下午又擦了五輛。下班了,大家陸續出來找車子。有一個人找了半天也沒找著,石玉芝走過來定睛一看,他不是那個不要牌子的人嗎?她熱情地指著他的車子說:“這不是你的車子?”那人搖搖頭說:“牌號是我的車子,可是我的車子很臟,不是這樣漂亮的。”石玉芝恍然大悟地說:“啊,我順手幫你擦了擦,它就亮啦。”那工友聽了,瞪大了眼望著她,半天不知說什么好。他接過車子,吶吶地說道:“好姑娘,你怎么知道我沒工夫擦車?”他大概覺得這句話問得太笨,便連謝謝也不說一聲,跨上車就走了。那幾個車子被擦亮了的主人,都連聲稱贊石玉芝。石玉芝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但是不知怎的,臉上連笑也不笑,因為她考慮明天應提高效率,一天擦十部,這樣,兩個星期工夫,就可以把全部臟車子都擦一遍。這幾天,石玉芝又忙擦車,又忙給車打氣,真是又累又快活,每天天黑才回家。那天吃晚飯時,母親忍不住盤問她道:“你怎么回家越來越晚啦?”母親看見女兒也不聲辯也不發脾氣,嘴里更絮叨個不休,要不是王主席走進來,她的話真不知什么時候才算講完。王主席一來,全家人都讓他坐,要他坐下吃飯。王主席擺擺手說:“不用客氣了,我吃過了。今天我是特意向你們家道喜來的。”母親搶著說:“我家能有什么喜事!”王主席指著石玉芝說:“就是這小姑娘唄。”石玉芝一聽就急,她生怕王主席把自己的“秘密”揭了。母親見那情形,斷定女兒和人搞對象,著急地追問王主席,他慢悠悠地笑著說:“工會收到許多工友來信,是表揚石玉芝同志的。工會統計了一下,她已給工友擦過一百七十多輛車子,還給不少車子打了氣……”父子倆一聽,都愣住了,眼睛連忙盯著玉芝,責備她怎么不早點告訴他們。母親喜得快掉淚了,連忙安慰她道:“差點冤了你啦,玉芝。”玉芝這時裝了副大人樣兒,正經地說:“我還要學修車子哩,王主席。”天已入黑,全城的電燈全亮了,石富貴家的電燈也通明透亮。這陣燈光燦爛的時刻,正是鋼都鞍山最溫暖的時刻。一九五九年十二月鞍山(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石玉芝“撒野地嚷道”“扭頭就走”,表現了青春期少女的小性子,也體現出她對父親和哥哥所聊話題的不以為意。B.為了能到平爐車間觀摩技術展示,石玉芝第二天特意提前去上班,工人們嫻熟的技術讓她大開眼界,心生敬佩之情。C.面對自己煥然一新的自行車,工友非常意外,一時無言,最后連謝謝也沒說就離開,體現了他拙于言辭表達的質樸。D.晚飯時母親不斷盤問石玉芝連續晚歸的原因,王主席來道喜時又錯誤地理解了“喜”的含義,可見母親強勢的性格。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圍繞“姑娘的心事”展開情節,標題起到統攝全文的作用,還能激發讀者閱讀興趣。B.小說描寫技術展示場景,善用動作塑造工人形象,用火焰營造出緊張熱烈的工作氛圍。C.小說中吃晚飯的場景富有生活氣息,具有真實感,前后兩次出現,結構上也形成呼應。D.小說用大量筆墨刻畫石玉芝兄妹倆的形象,以此展現時代變革中積極進取的工人面貌。8.石玉芝對自己工作的認識經歷了怎樣的變化?請簡要說明。(4分)9.小說結尾畫線句中的“溫暖”一詞有多重意蘊,請簡要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浮山自東南路入,曰華嚴寺。寺在平曠中,竹樹殆以萬計。自華嚴之寺西行,背金谷而當山之豁者,會勝巖也。巖縱三十尺,橫五十尺,即巖內為殿,而架閣于其右。一日坐閣上,值大雷雨,云霧窈冥。閣前老松數十株,隱見云際,森然如群龍欲上騰之狀。出連云之峽,又西北行,有巖曰壁立之巖。其右有泉,自峽而出,曰桃花之澗。跨澗為橋。澗以全石為底,雨后泉穿橋而墮。游其下者仰見飛流如噴雪其聲轟然人語不能相聞也。逾橋而西有巖,石壁陡立不可入,乃穴石為門,架石為樓而居之,名之曰嘯月。浮山在桐城縣治之東九十里,登山而望之,蓋東西南北皆水匯,而山石嵽嵲空虛,幾欲乘風而去,故名之曰浮山。北起而為黃鶴峰,自黃鵠東南復起而為妙高峰。妙高者,浮山之最高處也。峰之半有巖曰凌霄,登之則飛鳥皆在其下。自黃鵠北迤,是為翠微峰。翠微峰之西南壑中,其水流而為胡麻溪。折而南,有小峽,峽有巖曰談玄。出峽而北,有石梁二,相并而跨于溪上。溪以全石為底,而仰承二梁為一石,名之曰仙人之橋。雨則登橋而下見溪水奔流,霽則橋下可通往來,可羅幾榻而居之。自翠微之東別起而為抱龍峰。登抱龍之巔,有大石,上平如砥,曰露臺。四望無所蔽,而風自遠來甚勁,立其上則人輒欲仆。臺前有老松,枝干虬曲,蓋千歲物云。(節選自劉大櫆《浮山記》)材料二:余嘗與仲郛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須,積虛浮素,云水郁藹,中流有微風擊于波上,發聲浪浪,大魚皆砉然而躍。諸客皆歌呼,舉酒更醉。余乃慨然曰:“他日從容無事,當裹糧出游,北渡河;東上太山,觀乎滄海之外;循塞上而西,歷恒山、太行、大岳、嵩、華,而臨終南,以吊漢、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攬西極,浮江而下,出三峽,濟乎洞庭,窺乎廬、霍,循東海而歸,吾志畢矣。”客有戲余者曰:“君居里中,一出戶輒有難色,尚安盡天下之奇乎?”余笑而不應。今浮渡①距余家不百里,而余未嘗一往,誠有如客所譏者。(節選自姚鼐《左仲郛浮渡詩序》)[注]①浮渡:即浮渡山,浮山的別稱。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游其下A者B仰見C飛流D如噴雪E其聲轟然F人語G不能H相聞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見,看見,與荀子《勸學》中“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的“見”意思相同。B.穴,名詞活用為動詞,與曹操《短歌行》“烏鵲南飛”的“南”用法不同。C.墟,廢址,與陶淵明《歸園田居》中“依依墟里煙”的“墟”意思不同。D.循,順著,與姚鼐《登泰山記》中“余始循以入”的“循”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前兩段以游蹤為序,分別介紹了華嚴寺、會勝巖、壁立巖等幾處浮山勝境,描寫了它們周圍的景致。B.材料一運用側面描寫,以見飛鳥在下表現出凌霄巖的高峻,以人在露臺上站立不穩表現出此處風力的強勁。C.材料二視聽結合,形象生動地描寫了中夜泛舟所遇之景,又連續使用動詞表達出游之志,語言簡潔明快。D.材料二中作者許下未來要歷覽勝景的誓言,友人卻戲言他絕不可能實現,作者無法反駁,就此打消了念頭。13.把材料一中畫橫線的句子以及教材內文言文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雨則登橋而下見溪水奔流,霽則橋下可通往來,可羅幾榻而居之。(2)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蘇軾《赤壁賦》)14.兩則材料由觀山水而引發的情感各有側重,請簡要概括。(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小題。九江春望①白居易森茫積水非吾土,飄泊浮萍自我身。身外信緣為活計,眼前隨事覓交親。爐煙豈異終南色,湓草寧殊渭北春?②此地何妨便終老,譬如元是九江人。[注]①本詩寫于白居易被貶江州時,九江即江州治所潯陽。②“爐”指廬山香爐峰,“湓”指湓浦口。終南、渭北,都在長安附近。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緊扣題目“九江春望”,眼見淼茫積水,以浮萍自比,由景及人,借以抒懷。B.遭遇貶謫的詩人因生計所需而任憑命運安排,所幸有至交老友相伴,可暫得安慰。C.“豈異”“寧殊”運用反問,強調爐煙、湓草等九江風景無別于長安,以此自慰。D.詩人謫居江州卻認為不妨終老此地,這與《琵琶行》小序中“恬然自安”的心態相似。16.本詩首聯說九江“非吾土”,尾聯又說“譬如元是九江人”,對此你如何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琵琶行》中“?”兩句,以江州的鳥獸之聲表現出詩人謫居的苦悶心情。(2)信息中心陳老師幫助語文組李老師解決了電腦系統故障問題,李老師說:“您的電腦技術太厲害了!”陳老師引用韓愈《師說》里的名句說道:“您言重了,只是‘,’而已。”(3)“黃花”是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或用以點明時令,或借其寄托情志,比如“,”。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節氣。霜降與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氣溫下降帶來的變化,露和霜是如何形成的呢?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從氣象上看,露和霜的形成大體相似,都是空氣中水分達到飽和時析出的自然現象。一般來說,空氣容納水分的能力①:氣溫越高,空氣可容納的水分就越多;反之就越少。當氣溫降到一定程度,空氣中多余的水分就會由氣態轉化為液態或固態,形成露或霜。露與霜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看到,因氣候差異,出現的②。在南方,露出現得更為頻繁,幾乎四季可見;霜則相對少見,一般形成于深秋或冬季。在北方,露與霜主要出現在秋季,隨著氣溫降低,霜出現的頻率會逐漸增加。露和霜與白露、寒露、霜降關系密切。白露預示著天氣轉涼,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凝結為露;寒露意味著③,露水更多;霜降則提示開始出現霜凍。這也適時提醒人們要增添衣物,多吃些溫補食物,增大身體抵抗力。18.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成都的老茶館不僅具有經濟、文化功能,也在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老百姓遇到矛盾時,雙方會邀請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或在當地有影響力的人物來當調解人。一份文獻中曾這樣記載:“一旦發生糾紛,人們即往茶鋪講理,眾人邊喝茶邊聆聽當事人的陳訴,最后由錯方付茶錢。”李劼人在《暴風雨前》中也有類似描述:“大家氣勢洶洶地吵一陣,由所謂中間人兩面敷衍一陣,再把聲勢弱的一方說一陣,就算他們理輸了,也不用賠禮道歉,只將兩方幾桌或幾十桌茶錢一并開銷了事。”因此,成都民間有這樣的諺語:“一張桌子四只腳,說得脫來走得脫。”需要指出的是,在茶館里解決的爭端多是日常生活和生意上的矛盾沖突,比如吵架、財產爭執以及不涉及命案的毆斗等,涉及命案就要交給官府處理。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連續三處使用“一陣”,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2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處諺語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3分)A.到了茶館,什么事都會得到四平八穩地解決。B.只要你語言說得漂亮,就能得到大家的認可。C.如果你講得在理說得通,不用付茶錢就可以離開。D.桌子靠腳才能保持平穩,人靠巧嘴方能走遍四方。22.下列句子中的“開銷”與文中加點的“開銷”,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姑父幾次吵著要開銷她,直到她的兒子跑來把她接了回去。B.有人就告訴他,八千法郎的年薪俸祿還不夠她的車馬開銷。C.有我在,他會感到礙手礙腳的。有些不同的意見,怕我會當面開銷。D.女人穿衣扯布,娃娃念書買本,老人有病就醫,都可以從這兒開銷。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生命里總有一些沉默的時光,那是付出很多努力卻看不到結果的日子,然而成長卻在其中悄然發生。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2025學年度上期期末高一年級調研考試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1.(3分)B(“恢復曾經燦爛的文明為目的”無中生有)2.(3分)D(A項因果關系不恰當;B項“因而決定以后不再去種樹”分析錯誤,白春蘭從第二個春天開始又繼續種樹;C項分析有誤,邱建成的樹枯死和工業園抽干地下水有關,但熱合曼的樹枯死主要是因為“極旱荒原”)3.(3分)B(“用三棵樹來比喻三種不同類型的人”理解有誤)4.(4分)①成為全國聯戶承包治沙先行者②堅韌頑強/矢志不渝③肯定與自然和諧對話交融的治沙理念(第①點2分,②③點各1分)5.(6分)①文貴有物:文章講述了三北造林人的真實故事,內容豐富,大量的細節描寫讓文章生動具體。②文須有序:文章構思精巧,用小標題多角度有層次地組織材料,各部分內容脈絡清晰。③文以載道:文章展現了造林人豐富的精神世界和治沙理念的變化,凸顯了三北造林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答出一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6.(3分)C(A項“體現出她對父親和哥哥所聊話題的不以為意”分析不當;B項“為了能到平爐車間觀摩技術展示”有誤,技術展示是偶然遇見的;D項“可見母親強勢的性格”分析不當)7.(3分)D(“大量筆墨刻畫石玉芝兄妹倆的形象”有誤,小說中對哥哥的刻畫較少)8.(4分)①認為“看車”工作沒有技術含量,無法體現個人價值;②看到技術工人的辛苦,認識到工作的意義,主動去“擦車”,體會到付出的快樂;③提出“要學修車”,希望工作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答出一點1分,答出兩點3分,答出三點4分,意思相近即可)9.(6分)①燈火通明的場景給人暖意,營造出鞍山幸福美好的氛圍;②石玉芝感到平凡工作被尊重,找到自我價值,家人消除誤會,和樂融融;③鞍山工人群體積極投身國家建設,未來充滿希望,讓人感到溫暖。(答出一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10.(3分)BEF11.(3分)A(“隱見云際”的“見”,通“現”,意思是“顯現”,二者意思不同)12.(3分)D(“就此打消了念頭”理解有誤)13.(8分)(1)下雨時就登上橋向下看見溪水奔流,天晴時在橋下就可往來通行,可擺放(排列)幾案床榻休息。(“霽”“羅”各1分,大意2分)(2)蘇先生不禁改變容色,整理了衣裳端坐著,問客人說:“曲調為什么這樣悲涼呢?”(“愀然”“危”各1分,大意2分)14.(3分)①材料一側重以欣賞的眼光描寫風景,表現了作者對浮山山水的喜愛之情;②材料二側重表達作者想要縱覽天下名山大川的豪情,以及未能游覽浮山的遺憾。(第①點1分,第②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15.(3分)B(“有至交老友相伴,可暫得安慰”理解有誤。“眼前隨事覓交親”,意思是遷謫九江時隨事結交朋友,這些并非至交老友)16.(6分)①詩人感受到異鄉的陌生,首聯用“非吾土”,抒發自身的遷謫之愁;②尾聯“元是九江人”,體現了詩人將他鄉當作故鄉,隨遇而安的心態;③心態的轉變,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戰略目標與風險預警試題及答案
- 網絡管理員個案研究試題及答案
- 風險管理中企業聲譽如何維護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文化產業戰略試題及答案
- 數據倉庫構建技巧測試題及答案
- 基于數字技術的智慧農業發展路徑探索
- 理解軟件設計中的安全性與合規性要求試題及答案
- 2019-2025年證券從業之證券市場基本法律法規考前沖刺模擬試卷A卷含答案
- 景點安全教育培訓課件
- 商業領域的數字化轉型與信息安全保障
-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第18課《井岡翠竹》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針刺傷預防與處理-2024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
- 基裝合同范例版
- 永久性租房合同(2篇)
- 外賣員交通安全課件
- 車輛火災應急處理方法
- 兒童繪本故事《螞蟻搬家》
- 《全氟己酮滅火系統技術規范》
- 2025年安徽合肥東部新中心建設投資限公司招聘8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水循環課件完整版本
- 2024年公司政工專業技術工作總結樣本(4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