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稻麥(油)輪作主要病蟲害防控技術規范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水稻與小麥、水稻與油菜輪作區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控的基本策略、防治對象、檢疫措施、生態調控、理化誘控、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及農藥使用檔案。本文件適用于水稻與小麥、水稻與油菜輪作區主要病蟲害的綜合防控。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4404.1-2008糧食作物種子第1部分:禾谷類GB4407.2-2008經濟作物種子第2部分:油料類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15790稻瘟病測報調查規范GB/T15791稻紋枯病測報調查規范GB/T15792水稻二化螟測報調查規范GB/T15793稻縱卷葉螟測報調查規范GB/T15794稻飛虱測報調查規范GB/T15795小麥條銹病測報調查規范GB/T15796小麥赤霉病測報技術規范NY/T612-2002小麥蚜蟲測報調查規范NY/T613-2002小麥白粉病測報調查規范NY/T614-2002小麥紋枯病測報調查規范NY/T496肥料合理施用準則通則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則總則NY/T790雙低油菜生產技術規程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稻麥(油)輪作rice-wheat(rape)rotation在同一塊田里種植一季水稻,收割后再種植一季小麥或者油菜的耕種方式。3.2生態調控ecologicalregulation基于對稻麥(油)輪作生態系統的整體認識,遵循自然調節規律,適時輔以人工干預措施,充分保護并提高生物多樣性,發揮有害生物種群的自然調控功能,最大程度控制本系統內有害生物種群發展,確保稻麥(油)輪作生態系統健康運行與可持續發展。3.3綠色防控greenpreventionandcontrol采取生態調控、農業防治、理化誘控、生物防治和科學用藥等技術活和方法,達到有效控制農作物病蟲害,實現農作物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的植物保護措施。4防控策略在稻麥(油)輪作區,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主要病蟲害“早防早控,壓低基數”的防控策略。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統籌協調生態調控、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科學選藥與精準施藥等綜合措施,堅持達標防治、統防統治、一噴多防,將稻、麥(油菜)輪作區主要病蟲害的為害損失控制在5%以內。5防治對象5.1水稻主要病蟲害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二化螟、稻苞蟲、稻飛虱和稻縱卷葉螟等。5.2小麥主要病蟲害條銹病、赤霉病、白粉病、紋枯病、蚜蟲和紅蜘蛛等。5.3油菜主要病蟲害菌核病、根腫病、霜霉病、病毒病和蚜蟲等。6防控措施6.1病蟲害預測測報根據稻麥(油)輪作歷年主要病蟲害發生情況及調查基數,結合品種布局、耕作栽培特點及氣象情況,參照GB/T15790、GB/T15791、GB/T15792、GB/T15793、GB/T15794、GB/T15795、GB/T15796、NY/T612、NY/T613、NY/T614執行,達到防治指標時按以上規范進行防治。6.2農業防治6.2.1選用抗(耐)性品種選用抗逆性強,耐病蟲害的優質高產品種,種子質量應符合GB4404.1、GB4407.2的規定。稻麥輪作區:水稻選用豐產、優質、抗(耐)蟲的中早熟品種;小麥選擇耐遲播、耐漬害、抗(耐)病蟲的早熟品種。稻油輪作區:水稻選用豐產、優質、抗(耐)蟲的中熟品種;油菜選擇耐低溫、耐遲播、短生育期、抗(耐)病蟲的早熟品種。6.2.2科學肥水管理6.2.2.1實行測土配方施肥,根據土壤肥力、肥料特性、作物需肥規律和目標產量等,平衡施用有機肥和化肥。施肥時兼顧作物高產、優質、高效與化學肥料精準減施原則,控制農田總施氮量,科學合理配施氮、磷、鉀及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6.2.2.2加強田間溝系配套,確保排灌暢通。根據水稻生長特點,合理排灌,以水控病,貫徹“前淺、中曬、后濕潤”用水原則,做到“淺水分蘗,夠苗曬田促根,淺水養胎,濕潤保穗,不過早斷水,防止早衰”,水稻收割后,開好“三溝”,廂溝﹑腰溝和圍溝互連配套,田間不留漬水,降低田間及土壤濕度。在小麥或油菜生長季,根據土壤墑情和雨水條件,于生長前期合理灌溉,重點保土壤墑情,促幼苗生長;生長中后期,及時清溝瀝水,降低田間相對濕度,壓低病害流行風險。6.2.3清潔田園低茬收割水稻,秸稈適度粉碎與深耕還田,既減少土表裸露的帶菌稻樁,壓低赤霉菌初始菌源量,又破壞了螟蟲的越冬場所,有效壓低翌年蟲口密度;在水稻移栽前,清撈水面浪渣(含菌核),并帶出田外集中處理。在油菜蕾苔期,結合除草開展中耕培土,破壞田間油菜菌核病菌的子囊盤。6.3理化誘控6.3.1性誘二化螟越冬代、稻縱卷葉螟主害代始蛾期,每667m2稻田布設1個誘捕器,高度以誘捕器底部高于地面50-80厘米為宜。選用持效期3個月以上的長效誘芯,及時更換誘芯。6.3.2燈誘誘蟲燈懸掛高度一般以接蟲口處距地面1.5m為宜,單燈控制面積約2hm2,兩燈間距100m,開燈時間為水稻螟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害蟲的主要為害代成蟲發生期每日19:00-24:00。6.3.3色板誘控利用蚜蟲對黃色有正趨性,對銀灰色有負趨性的特性,在小麥或油菜苗期,根據田間蚜蟲發生情況,可在田間設置銀板避蟲或黃板誘殺,每667m2懸掛25-30塊30cm×30cm黃色誘蟲板或銀色避蟲板。黃板或銀板應懸掛于距油菜或小麥幼苗冠層10-15cm的位置,以誘殺或趨避蚜蟲,以減少小麥或油菜蚜蟲危害和傳播病毒病。6.4生態調控6.4.1生物多樣性控害。水稻田田梗留草,田間道路和溝渠旁種植誘蟲植物香根草,田埂邊種植芝麻、大豆、紫花苜蓿、紫薇等顯花植物,營造適宜蜘蛛、寄生蜂等天敵種群生長的環境。麥田或油菜田采用套種蠶豆、豌豆等豆科植物,為瓢蟲、食蚜蠅、草蛉和蚜繭蜂等蚜蟲天敵提供天然棲息場所。6.4.2稻鴨共育。有條件的稻田,水稻分蘗初期每畝放入15-20日齡的雛鴨10只左右,水稻齊穗時收鴨。通過鴨子的取食和活動,減輕紋枯病、稻飛虱和雜草等發生為害。6.5生物防治6.5.1天敵昆蟲利用水稻生長季釋放赤眼蜂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在主害代成蟲始盛期,每667m2放蜂量8000~10000頭,每代放蜂2~3次,間隔期為一周。蜂卡放置高度以分蘗期高于植株頂端5cm~20cm、穗期低于植株頂端5cm~10cm為宜。6.5.2生物農藥防治6.5.2.1在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害蟲卵孵始盛期,噴施蘇云金芽孢桿菌、金龜子綠僵菌、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乙基多殺菌素、球孢白僵菌、短穩桿菌等防治;在稻飛虱等低齡若蟲期,可噴施球孢白僵菌防治。在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發生初期或水稻破口前5-7天,噴施井岡霉素A、井岡霉素·臘芽菌、枯草芽孢桿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與蕓苔素內酯等混用,可提高防效。6.5.2.2小麥孕穗至揚花期,可用苦參堿、金龜子綠僵菌等生物農藥防治小麥蚜蟲。應用多粘類芽孢桿菌或枯草芽孢桿菌、申嗪霉素、四霉素等生物農藥防治赤霉病。6.5.2.3油菜播種期,結合播種深翻,施用盾殼霉或木霉菌等生物菌劑;油菜盛花初期或菌核病發病初期選用枯草芽孢桿菌、哈茨木霉菌、盾殼霉等防治油菜菌核病。6.6化學防治6.6.1原則在實施農業防治、理化誘控、生態調控和生物防治等措施仍不能有效控制病蟲危害時,應選用高效、低風險、環境友好型化學藥劑開展防治。按農藥標簽控制用藥劑量和用藥次數,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所有藥劑使用應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的規定。6.6.2種子處理水稻、小麥和油菜播種前,選擇合適藥劑進行拌種或種子包衣,常用藥劑參見附錄A。6.6.3大田期用藥6.6.3.1根據當地農作物病蟲害監測信息,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風險化學農藥。6.6.3.2水稻、小麥、油菜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指標、防治藥劑及使用方法參見附錄A。6.7農藥使用檔案對稻麥(油)輪作區主要病蟲害的防治藥劑使用情況詳細記錄,記錄內容和格式參見附錄B,并建立農藥使用檔案。(資料性)稻麥(油)輪作區主要病蟲害防治藥劑、防治技術與指標防治對象防治藥劑防治技術與指標稻瘟病枯草芽孢桿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申嗪霉素、井岡·蠟芽菌、三環唑、丙硫唑、肟菌·戊唑醇、咪銅·氟環唑、嘧菌酯、苯甲·嘧菌酯、咪鮮胺。葉瘟:田間初見病斑時施藥;穗瘟:破口抽穗初期預防施藥。水稻紋枯病噻呋酰胺、肟菌·戊唑醇、噻呋·氟環唑、井岡霉素、井岡·臘芽菌、己唑醇、多抗霉素、井岡·己唑醇。分蘗末期至孕穗期病叢率達到15%~20%,孕穗期病叢率達到20%~30%時進行藥劑防治。施藥后保持田間淺水層3d~5d。連續施藥2次~3次,每次間隔5d~7d。稻曲病井岡·臘芽菌、氟環唑、肟菌·戊唑醇、咪銅·氟環唑、申嗪霉素、苯甲·丙環唑。水稻破口前7~10天(10%水稻劍葉葉枕與倒二葉葉枕齊平時)。稻縱卷葉螟蘇云金桿菌、金龜子綠僵菌、短穩桿菌、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球孢白僵菌、乙基多殺菌素、氰氟蟲腙懸浮劑、茚蟲威、四氯蟲酰胺、氯蟲苯甲酰胺。分蘗期百叢水稻束葉尖150個,孕穗后百叢水稻束葉尖60個。施藥適期是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齡幼蟲高峰期。二化螟蘇云金桿菌、金龜子綠僵菌、印楝素、氯蟲苯甲酰胺、乙基多殺菌素。分蘗期枯鞘叢率達到8~10%或枯鞘株率3%時進行施藥;穗期于卵孵化高峰噴霧施藥。稻苞蟲蘇云金桿菌、短穩桿菌、球孢白僵菌、氯蟲苯甲酰胺、四氯蟲酰胺、茚蟲威百叢稻有1~3齡幼蟲10~15頭,噴霧防治。稻飛虱金龜子綠僵菌、球孢白僵菌、苦參堿、吡蚜酮、噻嗪酮、烯啶蟲胺、噻蟲胺、呋蟲胺、噻蟲嗪、三氟苯嘧啶、氟啶蟲胺腈、醚菊酯。孕穗期百叢蟲量1000頭;穗期百叢蟲量1500頭進行藥劑防治。小麥條銹病三唑酮、戊唑醇、已唑醇、丙環唑、氰烯·戊唑醇。病葉率達0.5%~1%,噴霧防治。小麥赤霉病枯草芽孢桿菌、井岡·蠟芽菌、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羥胺、氰烯菌酯、戊唑醇、丙唑·戊唑醇、氰烯·戊唑醇、戊唑·噻霉酮、戊唑·咪鮮胺。最佳施藥時間是小麥揚花初期(俗稱見花打藥),赤霉病重發常發區5~7天后開展第二次防治,噴藥后遇雨要及時補防。小麥白粉病戊唑醇、三唑酮、丙環唑、烯唑醇、氟環唑、嘧菌酯、烯肟菌酯。播種前種子包衣處理;春季田間病葉率達到10%,噴霧防治。小麥紋枯病苯醚甲環唑、烯唑醇、噻呋酰胺、肟菌·戊唑醇、丙環唑、噻呋酰胺·吡唑醚菌酯、三唑酮。播種前種子包衣處理;苗期或返青拔節期病株率達10%,噴霧防治。麥蚜噻蟲嗪、吡蟲啉、吡蚜酮、溴氰菊酯、啶蟲脒、抗蚜威播種前種子包衣處理,返青拔節后百株蚜量達500頭,灌漿期蚜量超過800頭,噴霧防治。油菜菌核病氟唑菌酰羥胺、啶酰菌胺、咪鮮胺、腐霉利、異菌脲、菌核凈。防治適期一般是在油菜盛花初期至盛花末期,在油菜80-90%主莖開花時進行,噴霧時要噴勻整個植株,特別是植株中下部要噴到藥液。油菜根腫病氰霜唑、氟啶胺種子處理。油菜霜霉病代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骨科病房護理要點與實踐
- 牽引術護理要點
- 生產管理:運作戰略管理
- 2025屆廣東汕尾甲子鎮瀛江學校八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聯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血液臭氧治療
- 重癥護理核心理念與實務
- 手寫護理文書標準化管理
- 高一新生住宿管理規范與實施策略
- 與法律有關的職業考試題及答案
- 經典誦讀活動總結模版
- 個性化旅游定制服務設計與運營策略制定
- 《CMOS反相器的設計》課件
- 《中學生入學協議書》
- 機械制圖-形成性任務4-國開(ZJ)-參考資料
- 頭暈課件完整版本
-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
- 2024年5月26日河南省事業單位聯考《職業能力測試》試題
- 酒店安全生產培訓教育
- 土建質量員課件
- 食品安全科普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50題)
- 2025年高考作文專練(25道真題+審題立意+范文)- 2025年高考語文作文備考總復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