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學復習熱搜題速遞之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2024年7月)_第1頁
2025年中考化學復習熱搜題速遞之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2024年7月)_第2頁
2025年中考化學復習熱搜題速遞之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2024年7月)_第3頁
2025年中考化學復習熱搜題速遞之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2024年7月)_第4頁
2025年中考化學復習熱搜題速遞之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2024年7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5年中考化學復習熱搜題速遞之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2024年7月)一.選擇題(共20小題)1.(2024?涼州區三模)某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X+3O22CO2+2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的化學式是C2H4 B.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C.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 D.CO2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2.(2024?賀州一模)運載火箭采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為推進劑,其燃燒產物不可能是()A.N2 B.CO2 C.SO2 D.H2O3.(2024?新鄉四模)氫化鈣能與水反應:CaH2+2H2O=X+2H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X為CaCO3 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CaH2可用作氫氣發生劑 D.CaH2可用作氣體干燥劑4.(2024?益陽三模)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M、N、Q、P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表,則關于此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物質MNQP反應前質量(g)18120反應后質量(g)x4.623.2A.該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B.x的值為11.2 C.反應的N、P的質量比是5:4 D.物質Q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5.(2024?鄲城縣四模)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OH)2CO3+2H2SO4═2CuSO4+X+3H2O。則X的化學式為()A.CO2 B.CO C.O2 D.SO26.(2024?梁山縣一模)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丁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反應前甲、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質量 D.若消耗3g乙,則生成17g丙7.(2024?佳木斯一模)在密閉容器內有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質量/g901158反應后質量/g36M353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M的值是15 C.該反應中甲、丙的質量比為5:9 D.該反應是分解反應8.(2024?湖北模擬)某興趣小組同學使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通過紅熱的玻璃導管引燃紅磷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下列圖像是組內同學繪制的實驗過程中錐形瓶內物質質量與時間關系,其中正確的是()A. B. C. D.9.(2024?蒸湘區二模)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密閉容器內反應前后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X=19 B.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C.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丁一定是化合物10.(2024?鎮平縣三模)現有含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2%的氧化鎂、氧化銅組成的混合物40g,與100g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則該硫酸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2% B.4% C.10% D.19.6%11.(2024?南樂縣三模)開封北宋州橋遺址考古項目中出土了多個文物,其中包括三尊銅造像,在銅造像表面有部分綠色的銅銹[Cu2(OH)2CO3],銅銹產生的化學方程式是:2Cu+O2+X+H2O═Cu2(OH)2CO3,其中X的化學式為()A.C B.CO C.CO2 D.H2CO312.(2024?富錦市校級二模)我國古代將爐甘石(ZnCO3)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熱到約800℃可得到鋅。主要發生的化學反應①ZnCO3ZnO+CO2↑,②C+2ZnO2Zn+X↑,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的化學式為CO B.反應①是分解反應,反應②是置換反應 C.反應前后固體的質量不變 D.反應前后碳元素的化合價均發生變化13.(2024?富順縣三模)在一定條件下,一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的質量/g1015201反應后的質量/g01035xA.x的值等于1 B.丁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D.該反應中甲與乙的質量比為2:114.(2024?梁園區校級四模)中國航天捷報頻傳,遠程火箭常用高氯酸銨(NH4ClO4)作為推進劑,在其分解過程中,不可能生成的是()A.CO2 B.Cl2 C.O2 D.H2O15.(2024?鄲城縣模擬)取一定量的氧化鎂和氧化鋅的固體混合物,加入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9.8%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原固體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是()A.1.8g B.1.5g C.2.0g D.1.6g16.(2024春?墾利區期末)利用催化劑將廢氣中的三氧化碳轉化為燃料X,是實現“碳中和”的路徑之一,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X+H2O,X的化學式為()A.C B.CH4 C.CH3OH D.C2H5OH17.(2024?甘谷縣三模)鎂帶在耐高溫的容器中(內含氧氣)密封加熱,如圖能正確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質總質量變化的是()A. B. C. D.18.(2024?玉林一模)有一包鎂和氧化鎂的混合物共6.4g,與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24g,則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A.1.6g B.2.4g C.3.2g D.4.0g19.(2024?江陰市校級三模)將一定質量的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甲乙丙丁反應前質量/g1051220反應后質量/g8530xA.x=4 B.丙一定為化合物 C.若甲中含有氫元素,則丙中一定含有氫元素 D.若甲與丁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2:1,則其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820.(2024春?泰山區期末)在密閉容器內有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和一種未知物質W,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物質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W反應前質量/g501123反應后質量/g24528XA.X的值是0 B.該反應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質量比為44:27 C.該反應屬于氧化反應 D.該反應中物質W含碳元素的質量為14g

2025年中考化學復習熱搜題速遞之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2024年7月)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20小題)1.(2024?涼州區三模)某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X+3O22CO2+2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的化學式是C2H4 B.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C.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 D.CO2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反應類型的判定.【專題】化學式的計算;元素質量守恒;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A【分析】A、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進行分析判斷。B、化合反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其特點可總結為“多變一”。C、根據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X+3O22CO2+2H2O,反應前碳、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0、0、6,反應后的生成物中碳、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2、4、6,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則每個X分子由2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C2H4,故選項說法正確。B、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不符合“多變一”的特征,不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C、根據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O2屬于單質,故氧元素的化合價為0,故選項說法錯誤。D、CO2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16×2)=3:8,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守恒、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化學式的有關計算等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2.(2024?賀州一模)運載火箭采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為推進劑,其燃燒產物不可能是()A.N2 B.CO2 C.SO2 D.H2O【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C【分析】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進行分析。【解答】解:A、偏二甲肼(C2H8N2)中含有碳、氫、氮三種元素,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可能生成氮氣,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偏二甲肼(C2H8N2)中含有碳、氫、氮三種元素,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可能生成二氧化碳,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反應物中不含有硫元素,則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該選項符合題意;D、偏二甲肼(C2H8N2)中含有碳、氫、氮三種元素,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可能生成水,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一般,主要考查質量守恒定律,理解相關內容為解答該題的關鍵。3.(2024?新鄉四模)氫化鈣能與水反應:CaH2+2H2O=X+2H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X為CaCO3 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CaH2可用作氫氣發生劑 D.CaH2可用作氣體干燥劑【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反應類型的判定.【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C【分析】根據CaH2+2H2O=X+2H2↑可知,反應前鈣原子是1個,反應后應該是1個,包含在X中,反應前氫原子是6個,反應后應該是6個,其中2個包含在X中,反應前氧原子是2個,反應后應該是2個,包含在X中,所以X是氫氧化鈣進行分析。【解答】解:A、通過推導可知,X是氫氧化鈣,故A錯誤;B、反應物中是兩種化合物,不符合置換反應的條件,故B錯誤;C、氫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氣,所以CaH2可用作氫氣發生劑,故C正確;D、氫化鈣不可用作氣體干燥劑,是因為氫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氣,故D錯誤。故選:C。【點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4.(2024?益陽三模)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M、N、Q、P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表,則關于此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物質MNQP反應前質量(g)18120反應后質量(g)x4.623.2A.該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B.x的值為11.2 C.反應的N、P的質量比是5:4 D.物質Q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反應類型的判定.【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B【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由表中數據可知,x=18+1+2﹣4.6﹣2﹣3.2=11.2;反應后M的質量減少了6.8g,則M是反應物;反應后N的質量增加了3.6g,則N是生成物;反應前后Q的質量不變,則Q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不參加反應的物質;反應后P的質量增加了3.2g,則P是生成物;該反應是M反應生成N和P的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據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該反應是M反應生成N和P的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B、由表中數據可知,x=18+1+2﹣4.6﹣2﹣3.2=11.2,故選項說法正確。C、反應的N、P的質量比是3.6g:3.2g=9:8,故選項說法錯誤。D、反應前后Q的質量不變,則Q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點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5.(2024?鄲城縣四模)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OH)2CO3+2H2SO4═2CuSO4+X+3H2O。則X的化學式為()A.CO2 B.CO C.O2 D.SO2【考點】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A【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來分析。【解答】解: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2(OH)2CO3+2H2SO4═2CuSO4+X+3H2O可知,反應前有2個Cu,6個H,2個S,1個C,13個O,反應后有2個Cu,6個H,2個S,0個C,11個O,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則X中含有1個C,2個O,所以X的化學式為:CO2。故選:A。【點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6.(2024?梁山縣一模)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丁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反應前甲、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質量 D.若消耗3g乙,則生成17g丙【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反應類型的判定.【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D【分析】反應前丙物質的質量分數為:1﹣70%﹣14%﹣10%=6%,反應后乙物質的質量分數為:1﹣42%﹣40%﹣10%=8%。【解答】解:A、反應后甲、乙的質量分數減小,是反應物,丙的質量分數升高,是生成物,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反應前后丁的質量不變,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劑,也不是反應物和生成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反應前甲、乙的質量之和不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質量,應該是參加反應的甲、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質量,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反應后甲的質量分數減小了28%,乙的質量分數減小了6%,丙的質量分數升高了34%,即反應的甲、乙、丙的質量比為:28:6:34,若消耗3g乙,則生成17g丙,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點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7.(2024?佳木斯一模)在密閉容器內有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質量/g901158反應后質量/g36M353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M的值是15 C.該反應中甲、丙的質量比為5:9 D.該反應是分解反應【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反應類型的判定.【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D【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據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M=90+11+5+8﹣36﹣35﹣32=11,故乙可能是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不參與反應的雜質,故A錯誤;B、M=90+11+5+8﹣36﹣35﹣32=11,故B錯誤;C、該反應中甲、丙的質量比為(90﹣36):(35﹣5)=9:5,故C錯誤;D、該反應中甲的質量減小,是反應物,丙和丁的質量增加,是生成物,是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的反應,故屬于分解反應,故D正確;故選:D。【點評】加強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知識的掌握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8.(2024?湖北模擬)某興趣小組同學使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通過紅熱的玻璃導管引燃紅磷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下列圖像是組內同學繪制的實驗過程中錐形瓶內物質質量與時間關系,其中正確的是()A. B. C. D.【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D【分析】根據紅磷燃燒消耗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紅磷燃燒消耗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隨著反應的進行,氣體的總質量逐漸減少,但是空氣中氮氣不參與反應,最終氣體總質量不為0,故選項圖像錯誤。B、由于空氣中氮氣不參加反應,反應前后氮氣的質量不變,故選項圖像錯誤。C、紅磷固體燃燒消耗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隨著反應的進行,固體的質量逐漸增加,至完全反應不再發生變化,故選項圖像錯誤。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氧元素的質量不變,故選項圖像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是一道圖像坐標與化學知識相結合的綜合題,解題的關鍵是結合質量守恒定律,正確分析各變化的過程,注意分析坐標軸表示的意義、曲線的起點、折點及變化趨勢,進而確定正確的圖像。9.(2024?蒸湘區二模)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密閉容器內反應前后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X=19 B.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C.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丁一定是化合物【考點】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計算.【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B【分析】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密閉容器內反應前后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則有10g+10g+10g+10g=9g+2g+10g+Xg,X=19,反應前后甲的質量減少了10g﹣9g=1g,則甲為反應物,反應前后乙的質量減少了10g﹣2g=8g,則乙為反應物;反應前后丙的質量不變,則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沒有參與反應的物質;反應前后丁的質量增加了19g﹣10g=9g,則丁為生成物,則該反應為甲和乙反應生成丁。【解答】解: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密閉容器內反應前后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則有10g+10g+10g+10g=9g+2g+10g+Xg,X=19,反應前后甲的質量減少了10g﹣9g=1g,則甲為反應物,反應前后乙的質量減少了10g﹣2g=8g,則乙為反應物;反應前后丙的質量不變,則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沒有參與反應的物質;反應前后丁的質量增加了19g﹣10g=9g,則丁為生成物,則該反應為甲和乙反應生成丁;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則有10g+10g+10g+10g=9g+2g+10g+Xg,X=19,說法正確;B、由分析可知,該反應為甲和乙反應生成丁,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說法錯誤;C、反應前后丙的質量不變,則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沒有參與反應的物質,說法正確;D、由分析可知,該反應為甲和乙反應生成丁,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丁作為化合反應的生成物,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丁一定是化合物,說法正確;故選:B。【點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10.(2024?鎮平縣三模)現有含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2%的氧化鎂、氧化銅組成的混合物40g,與100g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則該硫酸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2% B.4% C.10% D.19.6%【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計算.【專題】化學式的計算.【答案】B【分析】根據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氧化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水,再根據氧元素的質量守恒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于氧化銅和氧化鎂的混合物與100g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分析化學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MgO+H2SO4=MgSO4+H2O,可知氧化物中氧元素全部轉變為水中的氧元素,生成水中氫元素全部來自硫酸即可;氧化鎂、氧化銅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是40g×32%=12.8g,設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質量為x,其中氫元素的質量為y,由化學方程式可以看出氧化鎂、氧化銅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硫酸、生成水以及氫元素的關系為O~H2SO4~H2O~2H1698212.8gxy則x=78.4g,y=1.6g該硫酸溶液中水的質量為100g﹣78.4g=21.6g,其中氫元素的質量為21.6g××100%=2.4g則該硫酸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0%=4%。故選:B。【點評】本題很好的考查了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解答時首先分析實驗的反應原理,再根據反應原理,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出該樣品中某一成分的質量,得出所要探究的物質中該成分的含量。11.(2024?南樂縣三模)開封北宋州橋遺址考古項目中出土了多個文物,其中包括三尊銅造像,在銅造像表面有部分綠色的銅銹[Cu2(OH)2CO3],銅銹產生的化學方程式是:2Cu+O2+X+H2O═Cu2(OH)2CO3,其中X的化學式為()A.C B.CO C.CO2 D.H2CO3【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C【分析】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原子的數目不發生變化進行分析。【解答】解: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原子的數目不發生變化;化學方程式右邊,銅原子個數是2個,氧原子個數是5個,氫原子個數是2個,碳原子個數是1個;化學方程式左邊,銅原子個數是2個,氧原子個數是3個,氫原子個數是2個;所以化學方程式左邊X中含有1個碳原子,2個氧原子,即X的化學式為CO2。故選:C。【點評】掌握質量守恒定律并能靈活運用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2.(2024?富錦市校級二模)我國古代將爐甘石(ZnCO3)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熱到約800℃可得到鋅。主要發生的化學反應①ZnCO3ZnO+CO2↑,②C+2ZnO2Zn+X↑,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的化學式為CO B.反應①是分解反應,反應②是置換反應 C.反應前后固體的質量不變 D.反應前后碳元素的化合價均發生變化【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反應類型的判定.【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B【分析】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分析;B、根據化學變化的基本類型以及特征分析;C、根據反應生成氣體分析;D、根據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進行分析。【解答】解:A、反應物中有1個碳原子、2個鋅原子、2個氧原子,生成物中有2個鋅原子,所以X是CO2,故A錯誤;B、反應①是一種物質生成了兩種物質,屬于分解反應,反應②是是一種單質和化合物反應生成了另一種單質和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故B正確;C、反應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逸散到了空氣中,所以反應前后固體的質量減少,故C錯誤;D、反應②中單質碳生成了化合物二氧化碳,所以反應前后碳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的是金屬的有關性質以及冶煉的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結合題干提供的信息進行。13.(2024?富順縣三模)在一定條件下,一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的質量/g1015201反應后的質量/g01035xA.x的值等于1 B.丁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D.該反應中甲與乙的質量比為2:1【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反應類型的判定.【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B【分析】反應后質量增加的屬于生成物,反應后質量減少的屬于反應物,反應后質量不變可能屬于催化劑,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反應前后甲的質量減少了10g﹣0g=10g,故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質量為10g;同理可以確定乙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質量為15g﹣10g=5g;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質量為35g﹣20g=15g;由質量守恒定律,丁的質量應不變,故x的數值為1。A、x的數值為1,故選項說法正確。B、丁的質量不變,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C、該反應的反應物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變一”的形式,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D、該反應中甲與乙的質量比為10g:5g=2:1,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的是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分析表中數據(反應后質量增加的屬于生成物、質量減少的屬于反應物),靈活運用質量守恒定律。14.(2024?梁園區校級四模)中國航天捷報頻傳,遠程火箭常用高氯酸銨(NH4ClO4)作為推進劑,在其分解過程中,不可能生成的是()A.CO2 B.Cl2 C.O2 D.H2O【考點】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A【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來分析。【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高氯酸銨(NH4ClO4)中含有N、H、Cl、O四種元素,沒有碳元素,則分解后的產物中不可能出現碳元素,即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故選:A。【點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15.(2024?鄲城縣模擬)取一定量的氧化鎂和氧化鋅的固體混合物,加入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9.8%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原固體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是()A.1.8g B.1.5g C.2.0g D.1.6g【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計算.【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D【分析】根據氧化鎂和氧化鋅與稀硫酸反應,分別生成硫酸鎂和水、硫酸鋅和水,由反應前后氫元素的質量不變,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氧化鎂和氧化鋅與稀硫酸反應,分別生成硫酸鎂和水、硫酸鋅和水,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9.8%稀硫酸中含氫元素的質量為100g×9.8%××100%=0.2g,則生成水的質量為0.2g÷(×100%)=1.8g。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質量即為原固體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則原固體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是1.8g﹣0.2g=1.6g。故選:D。【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明確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質量即為原固體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6.(2024春?墾利區期末)利用催化劑將廢氣中的三氧化碳轉化為燃料X,是實現“碳中和”的路徑之一,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X+H2O,X的化學式為()A.C B.CH4 C.CH3OH D.C2H5OH【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C【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解答】解: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都不變,反應前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個數分別是1、6、2,反應后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個數也應該分別是1、6、2,因此X中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個數分別是1、4、1,X的化學式是CH3OH。故選:C。【點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17.(2024?甘谷縣三模)鎂帶在耐高溫的容器中(內含氧氣)密封加熱,如圖能正確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質總質量變化的是()A. B. C. D.【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C【分析】鎂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參加反應的鎂和氧氣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氧化鎂的質量之和,因此容器里所盛物質總質量不變。【解答】解:鎂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隨著鎂和氧氣的減少,氧化鎂增多,減少的鎂和氧氣的質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鎂的質量;因此容器中的總質量保持不變,C選項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18.(2024?玉林一模)有一包鎂和氧化鎂的混合物共6.4g,與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24g,則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A.1.6g B.2.4g C.3.2g D.4.0g【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計算.【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A【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即可,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氧化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水,根據所得溶液中溶質硫酸鎂的質量為24g,可以計算鎂元素的質量,進一步可以計算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解答】解:24g硫酸鎂中,鎂元素的質量為:24g××100%=4.8g,則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6.4g﹣4.8g=1.6g;故選:A。【點評】加強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知識的掌握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9.(2024?江陰市校級三模)將一定質量的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甲乙丙丁反應前質量/g1051220反應后質量/g8530xA.x=4 B.丙一定為化合物 C.若甲中含有氫元素,則丙中一定含有氫元素 D.若甲與丁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2:1,則其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8【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D【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解答】解:A、x=10+5+12+20﹣8﹣5﹣30=4,該選項正確。B、甲和丁反應后質量減小,都是反應物,丙反應后質量增大,是生成物,即甲和丁反應生成丙,丙是化合物,該選項正確。C、若甲中含有氫元素,則丙中一定含有氫元素,該選項正確。D、設甲與丁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x:y,根據題意有:2x:y=(10﹣8):(20﹣4),x:y=1:16,該選項不正確。故選:D。【點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20.(2024春?泰山區期末)在密閉容器內有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和一種未知物質W,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物質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W反應前質量/g501123反應后質量/g24528XA.X的值是0 B.該反應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質量比為44:27 C.該反應屬于氧化反應 D.該反應中物質W含碳元素的質量為14g【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氧化反應.【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D【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解答】解:A、X的值是50+1+1+23﹣2﹣45﹣28=0,該選項正確。B、由A中的分析可知該反應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質量比為44:27,該選項正確。C、該反應是W物質與氧氣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該選項正確。D、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質量不變,所以該反應中物質W含碳元素的質量為44g××100%=12g,該選項不正確。故選:D。【點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

考點卡片1.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12.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知識點的認識】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的公式有如下3種:1.溶質質量分數的一般計算公式是:2.特殊計算公式(使用于飽和溶液)是:3.變形公式有:值得注意的是:①溶質的質量分數只表示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并不代表具體的溶液質量和溶質質量.②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比值,沒有單位;一般用百分數表示.③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式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單位必須統一.④計算式中溶質質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質的質量,沒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質質量不能計算在內.⑤當計算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即該溫度下該溶質質量分數的最大值)時,才可以使用特殊計算公式來計算.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的題型包括以下幾種:1.已知溶質和溶液(或溶劑)的質量,求算溶質的質量分數.此時,只要將已知的質量代入相應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即可.2.已知(暗知)某溫度下的某物質的溶解度,求算該溶質的質量分數.此時,首先要確認該溶液是飽和溶液,并制定該物質的溶解度(有時從溶解的曲線上或括號內的補充說明中尋找),如果將溶解度代入溶質的質量分數的特殊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即可.3.已知溶質的質量分數和溶液(或溶質)的質量,求算溶質(或溶液或溶劑)的質量.此時,可將已知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和溶液的質量代入相應的變形公式中,進行計算即可(注意:溶劑的質量是溶液的質量與溶質的質量之差).4.已知某溫度時某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求算該溶質在此溫度下的溶解度.此時,可以將已知的溶質的質量分數代入相應的變形公式中,進行計算即可.5.溶液稀釋前后有關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此時,由于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是不變的;若設濃溶液質量為m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a%,加水稀釋成溶質的質量分數為b%的稀溶液ng,則等式mg×a%=ng×b%成立,加入水的質量為ng﹣mg.6.在溶液中發生化學反應時的有關溶質的質量分數的綜合計算;即有關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的綜合性計算.特別是,在計算反應后溶液中某溶質的質量分數時,需要注意的是:①如果某溶質反應前有,反應生成物中也有,并且反應后的溶液為該溶質的不飽和溶液,那么該溶質的質量應該是原來的質量與反應生成的質量(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之和;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可以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來計算,即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反應前各組份的質量之和﹣氣體的質量﹣沉淀(或雜質)的質量;然后將所求的兩個質量相除,再乘以100%,就可求得反應后溶液中該溶質的質量分數了.②如果反應后的溶液已是某溶質的飽和溶液(此時,會給其溶解度或有關信息),那么判定飽和后,就可根據所給的溶解度來計算該溶質的質量分數了.【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設置相關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對溶質的質量分數及其與溶解度的關系等相關問題的分析、推斷、計算的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并且,經常將其與“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意義”、“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質量守恒定律”等關聯起來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并且,經常以計算題或計算型的填空題的形式出現.中考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溶質的質量分數及其有關計算,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意義,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質量守恒定律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特別是,對溶質的質量分數及其有關計算,固體溶解度概念、意義,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和質量守恒定律的綜合考查,是近幾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題方法點撥】解答這類題目時,首先,要熟記和理解溶質的質量分數及其有關計算方法,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意義,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方法,以及質量守恒定律解等相關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細致地閱讀、分析題意等,聯系著生活實際,細心地進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題目的要求,認真地進行選擇或解答即可.愛心提示:在有關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的綜合性計算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1.化學方程式中化學式下面所對應的物質質量不能直接寫成溶液質量,一定要寫參加化學反應的溶質實際質量.2.若已知溶液的體積或求溶液的體積,要用m=ρV這個公式進行換算.3.計算過程中,單位一定要統一.3.元素質量比的計算【知識點的認識】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是指利用相對原子質量,根據化學式來計算某物質中所含的元素的質量比.計算公式是:“元素質量比=相對原子質量與相應原子個數的乘積比”.當然,如果知道了物質中各元素的實際質量,就可以利用元素的實際質量來直接相比即可.【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創設相關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閱讀、分析、推斷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并且,經常將其與“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符號的意義、化學式的意義及有關的其它計算、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及有關計算”等相關知識聯系起來,進行綜合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方法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分析、解答相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當然,有時還會根據所給的有關的表達,進行科學地評價、判斷正誤等.特別是,對“利用相對原子質量和化學式來計算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或者是利用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來反推化學式中的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原子個數(即右下角的數字)”等相關問題的考查,以及對有關知識的遷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幾年中考命題的熱點,并且還是中考考查這塊知識的重中之重.【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記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及其計算方法,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細致地分析題意(或圖表信息)等各種信息資源,并細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題目要求進行認真地選擇或解答即可.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雖然計算元素質量比的公式中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原子的相對質量而不是其實際質量,但是計算出來的元素的質量比與利用元素的實際質量計算出來的是相等的.因為,各元素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是一樣的,都是以一種碳原子(即碳﹣12原子)質量的1/12(即1.66×10﹣27kg)作為標準的;當然,可以利用該標準推算出原子的實際質量(即某原子的實際質量=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碳﹣12原子實際質量的1/12),但是當用來計算元素的質量比的時候,這個標準又以約數的形式被約分掉了;所以,按照元素質量比的計算公式,采用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來計算,是根本不會影響各元素的質量比的.2.利用公式計算物質的各元素質量比時,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一定要用試卷上給出的數值來計算.還有,其中的原子個數一般是相應元素符號的右下角的數字(沒有數字時,默認為是1);但是,如果某元素在同一化學式中出現多次,那么該元素的原子個數應該是該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之和;如果某元素符號被括號括起來了,那么該元素的原子個數應該是該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與括號的右下角的數字的乘積.3.利用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來反推化學式中的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原子個數(即右下角的數字)時,可以先將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原子個數設為x,然后再代入公式進行計算即可.4.有時還會利用某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來計算其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例如,如果已知或已求氧化鐵(Fe2O3)中的鐵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3(即56×2:16×3),那么就可以推算出氧化鐵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0%[即7÷(7+3)×100%],也可以推算出氧元素的為30%.4.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知識點的認識】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是指利用相對原子質量,根據化學式來計算某物質中所含的某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公式是:“某元素質量分數=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該原子個數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100%”.當然,如果知道了物質和其中某元素的實際質量,就可以利用公式該元素的實際質量/該物質的實際質量×100%來直接相比即可.【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創設相關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閱讀、分析、推斷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并且,經常將其與“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符號的意義、標簽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及其含量、化學式的意義及有關的其它計算”等相關知識聯系起來,進行綜合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分析、解答相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當然,有時還會根據所給的有關的表達,進行科學地評價、判斷正誤等.特別是,對“利用相對原子質量和化學式來計算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分數,或者是利用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分數來反推化學式中的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原子個數(即右下角的數字)”等相關問題的考查,以及對有關知識的遷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幾年中考命題的熱點,并且還是中考考查這塊知識的重中之重.【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記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細致地分析題意(或圖表信息)等各種信息資源,并細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題目要求進行認真地選擇或解答即可.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雖然計算元素質量分數的公式中的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都是原相對質量而不是實際質量,但是計算出來的元素的質量分數與利用元素和物質的實際質量計算出來的是相等的.因為,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的標準是一樣的,都是以一種碳原子(即碳﹣12原子)質量的1/12(即1.66×10﹣27kg)作為標準的;當然,可以利用該標準推算出原子和分子的實際質量(即某原子或分子的實際質量=該原子或分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碳﹣12原子實際質量的1/12),但是當用來計算元素的質量分數的時候,這個標準又以約數的形式被約分掉了;所以,按照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采用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來計算時,是根本不會影響各元素的質量比的.2.利用公式計算物質的各元素質量分數時,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一定要用試卷上給出的數值來計算.還有,其中的原子個數一般是相應元素符號的右下角的數字(沒有數字時,默認為是1);但是,如果某元素在同一化學式中出現多次,那么該元素的原子個數應該是該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之和;如果某元素符號被括號括起來了,那么該元素的原子個數應該是該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與括號的右下角的數字的乘積.并且,計算數據要準確,除不盡的按照題目的要求保留小數位數,沒有要求的最好保留兩位小數,最少也要保留一位小數.3.利用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分數來反推化學式中的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原子個數(即右下角的數字)時,可以先將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原子個數設為x,然后再代入公式進行計算即可.4.有時還可以利用某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來計算其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例如,如果已知或已求氧化鐵(Fe2O3)中的鐵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3(即56×2:16×3),那么就可以推算出氧化鐵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0%[即77+3×100%],也可以推算出氧元素的為30%.5.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計算【知識點的認識】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計算是指利用化合物的化學式先求出某元素的質量分數,然后結合化合物的質量來求解其中某元素的質量的一種綜合性計算.計算公式是:“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該化合物的質量×該化合物中該元素的質量分數”.【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創設相關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計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閱讀、分析、推斷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并且,經常將其與“物質的組成、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符號的意義、標簽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及其含量、化學式的意義及有關計算”等相關知識聯系起來,進行綜合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計算方法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分析、解答相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當然,有時還會根據所給的有關的表達,進行科學地評價、判斷正誤等.特別是,對“利用相對原子質量和化學式來計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而結合該化合物的質量來計算其中該元素的質量;或者利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結合化學式的有關計算來反推該化合物的質量”等相關問題的考查,以及對有關知識的遷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幾年中考命題的熱點,并且還是中考考查這塊知識的重中之重.【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記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計算方法,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細致地分析題意(或圖表信息)等各種信息資源,并細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題目要求進行認真地選擇或解答即可.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在解答這類綜合性的計算題時,最好采用分步計算的方法來做.即先計算出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然后再用它乘以該化合物的質量,從而得出化合物中該元素的質量.并且,一定要注意質量的單位是不可忽略的.2.在利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結合化學式的有關計算來反推該化合物的質量時,也是最好采用分步計算的方法來做.即先計算出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然后再用化合物中該元素的質量除以該元素的質量分數,從而得出該化合物的質量.并且,一定要注意質量的單位是不可忽略的.并且,計算數據要準確,除不盡的按照題目的要求保留小數位數,沒有要求的最好保留兩位小數,最少也要保留一位小數.6.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知識點的認識】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是指根據化合價的原則,結合著常見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來推算化學式中某種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或者是來推斷化學式;或者是推算化學式中某原子或原子團的個數;等等.例如,計算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多少?解析:在SO2里,O為﹣2價,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的原則,硫元素肯定為正價.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x,列:x+(﹣2)×2=0,解得:x=+4.答: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4.又如,含有氯元素的酸有多種,高氯酸是其中的一種.已知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7價,則高氯酸的化學式是()A.HClB.HClOC.HClO3D.HClO4解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的原則,結合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7價,氫元素為+1,就不難看出選項A是明顯不對的;觀察比較后三個選項可得,它們只是含有的氯原子的個數不同而已;又知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2價.因此,可以設:氯原子的個數為x,列:(+1)+(+7)+(﹣2)x=0,解得:x=4.故選項D是正確的.同理可得,交通警察常用裝有硫酸酸化的重鉻酸鉀(K2CrxO7)的儀器檢測司機是否酒后駕駛,因為乙醇分子可以使紅色的重鉻酸鉀變為綠色硫酸鉻.已知重鉻酸鉀中鉻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那么,重鉻酸鉀的化學式中x的值為2.【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創設相關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閱讀、分析、推斷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并且,經常將其與“常見元素與原子團的化合價、化合價的規律和原則、化合價和離子的表示方法、化學式的書寫和有關計算”等相關知識聯系起來,進行綜合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分析、解答相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當然,有時還會根據所給的有關的表達,進行科學地評價、判斷正誤等.特別是,對化學式與化合價的相互推算或根據化合價推算化學式中的原子個數等相關問題的考查,以及對有關知識的遷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幾年中考命題的熱點,并且還是中考考查這塊知識的重中之重.【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記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原理和方法,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細致地分析題意(或圖表信息)等各種信息資源,并細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題目要求進行認真地選擇或解答即可.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根據化學式推算化合價時,首先要辨析一下物質的類別,如果是單質,其中的元素的化合價也就不用推算了,根據“在單質中,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的原則可知,其化合價為零;如果是化合物,然后再設未知量,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的原則,結合已知元素的化合價(即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或題中給出的某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等),列等式求解即可.但是,列等式時,一定要注意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的右下角的個數不能忽略了;還有,化合價的正、負(特別是負價)也不容忽視.最后,求解的結果一定要帶有正、負號,特別是,正號不能省略不寫.2.根據化合價推斷化學式或推求化學式中的部分原子(或原子團)的個數時,比較明顯的采用交叉正、負化合價數值的方法即可,復雜一點的,要先設未知量,然后,再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的原則,結合已知元素的化合價,列等式求解即可.7.氧化反應【知識點的認識】氧化反應是指物質與氧發生的反應.但它不是四大基本反應類型之一,因為它只考慮了反應物是不是含有氧,而沒有考慮到生成物的問題.其特點是物質與氧的反應,可以簡記為:“物與氧反應”.例如,S+O2SO2,2Mg+O22MgO,等等.【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創設相關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氧化反應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閱讀、分析、推斷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并且,經常將其與“物質(特別是氧氣、氫氣、碳、一氧化碳等)的化學性質、物質的元素組成、物質的鑒別或推斷、文字表達式或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及其它的反應類型”等相關知識聯系起來,進行綜合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氧化反應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分析、解答相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當然,有時還會根據所給的有關的表達,進行科學地評價、判斷正誤等.特別是,對“氧氣、氫氣、碳、一氧化碳等物質的化學性質,氧化反應的判定及其與其它反應類型的判別”等相關問題的考查,以及對有關知識的遷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幾年中考命題的熱點,并且還是中考考查這塊知識的重中之重.【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記氧化反應的概念和特點,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細致地分析題意(或圖表信息)等各種信息資源,并細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題目要求進行認真地選擇或解答即可.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在判定氧化反應時,一定要抓住它的特點,結合它的概念和物質的元素組成來細心地判定.值得一提的是,氧化反應的概念和特點中的“氧”是指“氧元素”;可是,很多人都把它誤認為是“氧氣”.當然,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確實是氧化反應;因為氧氣就含有氧元素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應都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還有一部分氧化反應不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而是物質與含氧化合物發生的反應.例如,在化學反應C+2CuO2Cu+CO2↑和CO+CuOCu+CO2中,碳和一氧化碳發生的反應就是氧化反應.2.在判別它與其它反應類型時,除了關注它本身的特點外,還要兼顧其它反應類型的特點.特別是,不要將其與化合反應混為一談.雖然有一部分氧化反應確實是化合反應;反過來,有一部分化合反應也確實是氧化反應,但是,它們之間并沒有必然的聯系.當然,它們也是有規可循的.也就是,生成物是一種的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反過來,有氧參與的化合反應也一定是氧化反應.8.反應類型的判定【知識點的認識】反應類型的判定主要是指四大基本反應類型(即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的判定.判定的方法就是結合它們的概念和相應的通式,根據它們各自的特點來細心地判定.當然,有時也對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進行判定.判定方法是從物質得、失氧(即氧元素)的角度來判定的;物質得氧的反應是氧化反應,物質失氧的反應是還原反應.【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創設相關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反應類型的判定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閱讀、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