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石鐘山記蘇軾蘇軾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詩:清新豪健,想象豐富,與黃庭堅合稱“蘇黃”;詞:改變了五代以來的婉約柔靡的文風,開創了豪放派詞風,與辛棄疾合稱“蘇辛”;散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宋四家”之一(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背景
蘇軾一生遭受政治磨難。入朝任職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彈劾他作詩諷刺新法,以“謗訕朝廷”罪被捕下獄,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獄“烏臺詩案”。幸而未死,出獄后,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元豐三年(1080)到黃州。元豐七年(1084)被調赴汝州(今屬河南),這年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團練副使時,順便送他長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今屬江西)任縣尉,途徑湖口,游覽了石鐘山,寫了這篇文章。體裁記:
古代一種散文體裁,可敘事、寫景、狀物,抒發情懷抱負,闡述某些觀點。
在寫法上大多以記述為主而兼有議論、抒情成分,來抒發作者感情和主張。山水游記:主要是寫登山臨水的見聞觀感,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寫景、抒情)宋代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寫景、議論)宋代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寫景、抒情)宋代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寫景、議論、抒情)字音字形彭蠡(lǐ)
酈元(lì)
鐘磬(qìng)桴止響騰(fú)
鏗然(kēnɡ)
硿硿(kōng)
棲鶻(qīhú)
磔磔(zhé)
鸛鶴(guàn)
噌吰(chēnɡhónɡ)穴罅(xià)窾坎(kuǎn)無射(wúyì)
鏜鞳(tānɡtà)翻譯《水經》云:“彭蠡(lǐ)之口有石鐘山焉。”酈(lì)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qìnɡ)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水經注》說:“鄱陽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鐘山。”酈道元認為(石鐘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掀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拍打,發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現在如果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翻譯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fú)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kēnɡ)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到了唐代,李渤才訪求石山所在地,在深潭邊發現兩塊山石,敲擊聆聽它們(發出)的聲音,南邊那塊山石的聲音重濁模糊,北邊那塊山石的聲音清脆悠揚,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余音慢慢消失。(李渤)自己認為找到了(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但是這個說法,我更加懷疑。敲擊后能發出聲響的石頭,到處都這樣,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這是為什么呢?《水經注》是誰的作品?是一部什么書?酈道元認為石鐘山是怎樣命名的?李渤認為石鐘山又是因為什么命名?作者認為李渤的觀點不對,基本理由是什么?1.《水經注》,是酈道元的作品,他是記載我國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記。2.酈道元:以浪打岸石,聲如洪鐘命名。3.李渤:以山石敲擊所發出的聲音像鐘聲而命名。4.石頭大都能敲擊發出如鐘一般的聲音。概括這一段落的內容引用《水經》交代石鐘山的位置,提出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兩種說法,以及對這兩種說法的懷疑。人物得名由來態度依據
酈道元李渤“水石相搏”說“扣石發聲”說人常疑之余尤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翻譯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kōnɡ)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元豐七年六月初九,我從齊安乘船到臨汝去,并且大兒子蘇邁將要就職饒州德興縣的縣尉(管治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夠看到所說的石鐘山。寺廟的和尚讓小童拿著斧頭,在亂石中間選擇其中一兩塊敲擊,硿硿地響。我本來就覺得可笑并且不相信。翻譯至暮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hú),聞人聲亦驚起,磔(zhé)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ɡuàn)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噌吰(chēnɡhónɡ)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到了夜晚月光明亮,(我)特地和蘇邁乘著小船,到斷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傾斜地立著,有千尺之高,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陰森森地想要攻擊人(似的);山上宿巢的隼,聽到人的聲音也受驚飛起,在云霄中磔(zhé)磔地鳴叫;又像老人在山谷中一邊咳嗽一邊大笑的聲音,有人說這是鸛鶴。我正內心驚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在水上發出,”噌吰“地響著像鐘鼓的聲音連續不斷。船夫非常害怕。慢慢的觀察發聲之處,山下都是石穴裂縫,不知道它多深,細微的水波進入那里。(波浪)激蕩沖擊。因而發出這種聲音。翻譯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kuǎn)坎鏜(tānɡ)鞳(tà)之聲,與向之噌(chēnɡ)吰(hónɡ)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船調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擋在水流的中間,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風浪吞進去又吐出來,發出窾坎鏜鞳的聲音。和先前的噌吰的鐘鼓聲相互應和,好像音樂演奏。于是(我)笑著對蘇邁說:“你知道嗎?那噌吰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窾(kuǎn)坎鏜(tānɡ)鞳(tà)的聲音,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代的人沒有欺騙我啊。記敘實地考察石鐘山,得以探明其名由來的經過。第一層:點名探訪石鐘山的時間、同行者和緣由。第二層:訪問寺僧,“扣石發聲”,“笑而不信”。第三層:月夜考察游歷石鐘山的經過。本段主要書寫什么內容?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概述酈、李、蘇關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酈道元認為是水石相擊產生的聲音像鐘而得名;李渤認為是山石敲擊發出的聲音像鐘而得名;蘇軾認為是風水進出洞穴發出的聲音像鐘得名。“而陋者乃以……”中“陋者”指什么?
作者的觀點是什么?(文章主旨句)“此”指石鐘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類人。做事不可主觀臆斷,要實地考察。石鐘山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得來的呢?這一段又寫了幾種說法?在原文中找出相關語句,完成以下表格。人物得名由來作者態度作者依據寺僧蘇軾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笑而不信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實地考察目見耳聞笑謂邁曰非常自信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大聲發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也。有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二者相應,如樂作焉。翻譯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任何事不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卻根據主觀想象去推斷它有或沒有,可以嗎?酈道元的所見所聞,大概和我相同,但是記載的不詳細;士大夫終究不愿意乘小船在夜里停泊在絕壁的下面,所以不能知道;而漁人船夫雖然知道卻不能用文字記載。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而淺陋的人竟然用斧頭敲打石頭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自己認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記錄這件事,嘆惜酈道元的簡略,而嘲笑李渤的淺陋啊。本段寫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感想,表明寫作意圖,點明文章主旨。想要認識事物的真偽,必須“目見耳聞”,切忌主觀臆斷。在作者看來,世人為什么不能準確知道石鐘山得名的由來?作者對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態度?
所以不傳酈道元: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漁工水師:知而不能言陋者:以斧斤考擊而求之嘆惜笑本文作者三次“笑”,為何而笑?一笑:寺僧和小童的行為,二笑:探得山名由來的興奮,三笑:嘲笑李勃不實地考察。蘇軾找到了石鐘山的得名由來,你對蘇軾的這種做法怎么看待?①雖然由于種種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結論未必完全正確,但這種不迷信古人、不輕信舊說、不主觀臆斷的質疑精神和實地考察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學習的。②為了弄清石鐘山得名的真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海南省煙草專賣局系統招聘考試真題2024
- 新媒體宣傳管理暫行辦法
- 北海市農村土地管理辦法
- 教職工轉崗管理暫行辦法
- 泰州市犬類管理暫行辦法
- 上海市醫藥管理辦法規定
- 市政府招標采購管理辦法
- 辦公室線上文檔管理辦法
- 移動式起重機械管理辦法
- 加油站設備檢修管理辦法
- 碘海醇外滲的預防與處理
- 醫療糾紛-醫療投訴登記表
- 人民醫院診斷證明書
- 燃氣有限公司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 2023年株洲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員工歷年試題(常考點甄選)含答案帶詳解-1
- 嘉峪關市招聘公辦幼兒園編制外聘用制教師考試真題2022
- 塔吊基礎沉降觀測記錄
- 綜合日語說課講課公開課一等獎市優質課賽課獲獎課件
- 茶樓服務員的禮儀培訓資料
- GB/T 5976-2006鋼絲繩夾
- GB/T 4169.3-2006塑料注射模零件第3部分:帶頭導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