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聯考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聯考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聯考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聯考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聯考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題PAGE1試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八年級物理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1.下列對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測合理的是()A.教室門的高度約為1500mmB.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20m/sC.小明1min心跳大約60次D.六月份南京的平均氣溫約為50℃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誤差B.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所以研究一個物體是否運動,這個物體本身也可以選為參照物C.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的大小與運動路程,運動的時間無關D.貓追趕老鼠時,眼看它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則它們是相對靜止的3.下列體育節比賽中,描述正確的是()A.若百米賽跑終點處計時員聽到槍聲后開始計時,測出的比賽成績比真實時間要稍長B.同學們高聲呼喊“加油”助威,這里的“高”是指音調高C.某同學200m賽跑的前半程速度為6m/s,后半程速度為8m/s,則全程平均速度約為6.86m/sD.在擲實心球比賽中,測量距離時若用力拉緊皮尺,會提高比賽成績4.在學習了聲音知識后,某同學利用音叉進行了如下實驗,描述正確的是()A.如圖甲,三個不同規格的音叉中,③號音叉發出的聲音振幅最小B.如圖乙,敲擊右邊音叉,左邊相同規格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彈開,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C.如圖丙,將一正在發聲的音叉輕觸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彈開,說明聲音傳播需要介質D.如圖丁,用手機軟件測出音叉發出的聲音高達70dB,長期生活在此環境下會嚴重影響聽力5.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2022年9月18日14時44分我國臺灣省花蓮縣發生6.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來臨前,許多動物都有異常反應,其原因可能是()A.這些動物反應靈敏 B.這些動物能觀察到地面的振動C.這些動物能聽到超聲 D.這些動物能聽到次聲6.對下列四幅圖描述中正確的是()A.溫度計利用了固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圖甲中溫度計的示數為-4℃B.晶體熔化時,持續吸熱,溫度升高,圖乙中a-d段表示晶體熔化的過程C.“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給燒杯加蓋子可以縮短沸騰時間,圖丙中b燒杯加了蓋子D.用浸有酒精的棉花球包住溫度計玻璃泡,圖丁虛線表示溫度計示數隨時間的變化7.“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國詩詞大會),這一電視節目深受觀眾的青睞,對下列古詩文中涉及的熱現象進行解釋,其中正確的是A.“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形成是凝華現象B.“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霧凇的形成是凝固現象C.“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漸消失是升華現象D.“騰蛇乘霧,終為土灰.”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8.郭守敬是邢臺文化名人,邢州邢臺縣(今河北省邢臺市信都區)人。他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在達活泉公園內矗立著一尊郭守敬鑄銅像,用銅塊澆鑄銅像的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有()A.只有凝固過程 B.只有熔化過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9.請你想象一下,如果“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變為0.1m/s”,小華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遠處等他,于是一邊奔跑一邊對著小李大聲喊道:“我來也。”此時發生的情況是()A.和正常時一樣B.小華先追上小李,然后聽到“也來我”C.小李什么也聽不到D.小華先聽到“我來也”,然后追上小李10.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東運動,它們的運動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分析,不正確的是()A.甲、乙、丙均做勻速直線運動,甲、丙運動速度相同B.開始運動10s后,甲在乙正西20米處C.圖B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丙在4s內通過的路程D.若乙和丙運動路程相同,則乙和丙所用的時間之比是5:2二、作圖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2分,共4分。)11.在圖中畫出v=30m/s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12.如圖所示是氣溫計的一部分,若某一天的凌晨2∶00氣溫為,請你在相應的位置用線畫出。三、填空與實驗題(本題共4小題,每空1分,共28分。)13.(1)小明用塑料卷尺測一張桌子的長度,他測了五次,這是為了__________。五次測量記錄分別是:75.1cm、75.2cm、75.1cm、77.2cm、75.3cm,這一物體的長度應記作__________。(2)小明還想測量無錫地鐵的運行速度。他測的地鐵從堰橋站出發到達錫北運河站時間為2min,在手機中用百度地圖截取了一段地圖(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得地圖上兩站間的距離為__________cm,若地圖上1cm等于實際1km,則地鐵在兩站之間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km/h。(3)如圖是測量時間的工具叫停表,它的示數是__________s。14.(1)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的玻璃瓶里裝有不同深度的水,用嘴貼著瓶口吹氣,由于空氣柱的長度不同,所以能分發吹出“1(Do)”、“2(Re)”、“3(Mi)”、“4(Fa)”四個音階,則與這四個音階相對應的瓶子的序號是__________。(2)如圖是一款療傷噴霧劑,醫學上針對外傷的疼痛常用“冷療法”治療。噴霧劑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裝瓶是采用__________(限填四個字)的方法使其在常溫下液化;使用時,對準人的傷口處噴射,液態的氯乙烷在皮膚表面迅速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同時__________大量的熱,使人體受傷部位的溫度__________(升高\降低),皮膚血管收縮,神經纖維傳導速度變慢,起到鎮痛的作用。15.小熊同學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該實驗的原理是______(填寫公式);實驗中的測量工具有:秒表和______;(2)由圖可知:小車全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_cm/s;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_________cm/s;(3)由實驗看出,小車在下滑過程中速度越來越______(選填“大”或“小”),說明小車是在做______(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直線運動;(4)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平均速度偏______(選填“大”或“小”);(5)實驗時,斜面的坡度應該較______(選填“小”或者“大”)是為了便于______;(6)為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你認為他的做法是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16.探究蒸發快慢影響因素的實驗中,在四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上等量的水,如圖中A、B、C、D所示。(1)選擇A、B兩圖進行實驗探究,可以探究水蒸發快慢與水___________是否有關;選擇___________兩圖進行實驗探究,可以探究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是否有關;通過A、D兩圖的對比,可以探究水蒸發快慢與水表面的空氣流速是否有關。實驗中如果利用電吹風來改變空氣流速,___________(選填“應該”或“不應該”)使用熱風;(2)干濕溫度計是一種既能測量空氣溫度,又能測量空氣相對濕度的常用測量儀器,儀器上有兩支相同的溫度計并列地安裝在同一刻度板上,如下圖(圖乙為其背面),其中一支溫度計的測溫泡外面裹有被水浸濕的棉紗,為“濕”溫度計;另一支溫度計的測溫泡直接裸露在空氣中,為“干”溫度計;通常情況下,濕溫度計的示數比干溫度計的示數會___________(選填“高”或“低”)一些,這是由于濕溫度計棉紗上的水蒸發要___________的緣故,而且兩溫度計的差異越大,表示空氣越___________(選填“干燥”或“濕潤”)。(3)結合所學知識和生活經驗,提出一個新猜想,并簡單陳述事實依據。猜想:液體蒸發快慢還可能與液體的___________有關,事實依據:___________。四、計算題(本題共2小題,第17題5分,第18題7分,共12分。)17.潛水艇由海面上勻速向下潛,下降了,懸停在海中,接著向海底發射超聲波后接收到反射回來的信號,聲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求:(1)潛水艇下潛的速度是多少?(2)此處海洋深度是多少?18.港珠澳大橋(如圖甲)全長55km,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由引橋、跨海橋、海底隧道三部分組成,其中跨海橋長22.9km,海底隧道長6700m,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可抵御8級地震、16級臺風、30萬噸船舶撞擊。圖乙是港珠澳大橋的限速牌。請根據以上信息,求:(1)當汽車以最高限速行駛,通過港珠澳大橋全程需要多少時間?(2)若一輛通過海底隧道的小客車車長10m,車身完全在隧道中的時間為223s,請通過計算說明該車是否超速?(3)一車隊以90km/h的速度完全通過海底隧道,所用時間為280s,該車隊的長度為多少米?五、計算題(本題1題,每空1分,共6分。)19.物理學伴隨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生活中的物態生活中處處都有物態變化的現象。廚房的爐子上正架著一口裝了水的鍋,蓋上鍋蓋,加熱鍋里的水。幾分鐘后就可以聽到“咕嚕咕嚕”的水聲從鍋里傳來;揭開鍋蓋,“一股白氣”迅速冒出來。打開冰箱,上層的隔板上放有一些蔬菜,仔細觀察后發現,有時蔬菜上浮著一些“小冰粒”。把蔬菜拿出冰箱一會兒后,那些“小冰粒”就會消失,只剩下蔬菜葉上的水珠。(1)“一股白氣”迅速冒出來,“白氣”的形成是__________(選填“熱鍋”或“空氣”)中的水蒸氣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小水珠;(2)有時蔬菜上浮著一些“小冰粒”。“小冰粒”的形成是水洗后蔬菜上的小水珠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那些“小冰粒”就會消失,只剩下蔬菜葉上的水珠。“小冰粒”的消失是因為小冰粒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變成了小水珠;(3)下列事例中,為了防止熔化和凝固產生的不利影響的是__________。A.冰凍食品可以保鮮B.將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C.冬天將水箱中的水放掉D.高熱病人利用冰袋降溫(4)用水壺向熱水瓶中注開水時,小濤父母在一旁提醒他:“水快滿了。”他的父母是根據聲音的__________(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來判斷的。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八年級物理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1.下列對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測合理的是()A.教室門的高度約為1500mmB.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20m/sC.小明1min心跳大約60次D.六月份南京的平均氣溫約為50℃【答案】C【解析】【詳解】A.教室門的高度約為,故A不符合題意;B.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故B不符合題意;C.正常情況下,大多數人的心跳約為75次、分鐘,運動員的心跳次數較慢,小明1min心跳大約60次,故C符合題意;D.六月份南京的平均氣溫約為30°C,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誤差B.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所以研究一個物體是否運動,這個物體本身也可以選為參照物C.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的大小與運動路程,運動的時間無關D.貓追趕老鼠時,眼看它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則它們是相對靜止的【答案】C【解析】【詳解】A.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但是不能避免誤差,故A錯誤;B.參照物是假定不動的物體,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但是研究一個物體是否運動,不能把物體本身選為參照物,故B錯誤;C.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的大小等于運動路程與運動時間的比值,但是其大小與運動路程,運動的時間無關,故C正確;D.貓追趕老鼠時,眼看它們之間距離越來越近,則它們的相對位置發生了變化,是是相對運動的,故D錯誤。故選C3.下列體育節比賽中,描述正確的是()A.若百米賽跑終點處計時員聽到槍聲后開始計時,測出的比賽成績比真實時間要稍長B.同學們高聲呼喊“加油”助威,這里的“高”是指音調高C.某同學200m賽跑的前半程速度為6m/s,后半程速度為8m/s,則全程平均速度約為6.86m/sD.在擲實心球比賽中,測量距離時若用力拉緊皮尺,會提高比賽成績【答案】C【解析】【詳解】A.運動員和指令槍都在起點,而計時員在終點,當發令槍一響,運動員會比計時員先聽到槍聲,運動員起跑后稍微一會,計時員才聽到槍聲,所以計時員晚記了一些時間,故測出的成績比真實成績時間短了一些,故A錯誤;B.比賽時高聲吶喊助威,是指聲音大響度高,故B錯誤;C.由題意可知,前半程時間為后半程時間為全程平均速度為故C正確;D.測量距離時若用力拉緊皮尺,會使皮尺伸長,使得測量值比真實值小,會降低比賽成績,故D錯誤。故選C。4.在學習了聲音知識后,某同學利用音叉進行了如下實驗,描述正確的是()A.如圖甲,三個不同規格的音叉中,③號音叉發出的聲音振幅最小B.如圖乙,敲擊右邊音叉,左邊相同規格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彈開,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C.如圖丙,將一正在發聲的音叉輕觸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彈開,說明聲音傳播需要介質D.如圖丁,用手機軟件測出音叉發出的聲音高達70dB,長期生活在此環境下會嚴重影響聽力【答案】B【解析】【詳解】A.頻率是每秒鐘振動的次數,音調由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由圖知道,③號音叉每秒振動的次數最少,頻率最低,音調最低,故A錯誤;B.圖乙中,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彈起,這個現象說明聲波可以通過空氣傳播,且可以傳遞能量,故B正確;C.如圖丙所示,用豎直懸掛的乒乓球接觸發聲的音叉時,乒乓球被彈起,這個現象說明發聲體在振動;乒乓球在實驗中起的作用是顯示音叉的振動,把不容易看到的現象轉換成便于觀察的現象,故C錯誤;D.因為聲音的強弱用分貝來表示,0dB的聲音最微弱,人耳聽不見;為了保護聽力,30~40dB之間人們較理想的安靜環境;70dB的聲音會干擾談。如果聲音超過90dB,就會影響聽力,對人的聽力造成損傷,故D錯誤。故選B。5.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2022年9月18日14時44分我國臺灣省花蓮縣發生6.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來臨前,許多動物都有異常反應,其原因可能是()A.這些動物反應靈敏 B.這些動物能觀察到地面的振動C.這些動物能聽到超聲 D.這些動物能聽到次聲【答案】D【解析】【詳解】地震波屬于次聲波,地震來臨前,許多動物都有異常反應,是因為這些動物能聽到次聲波,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6.對下列四幅圖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溫度計利用了固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圖甲中溫度計的示數為-4℃B.晶體熔化時,持續吸熱,溫度升高,圖乙中a-d段表示晶體熔化的過程C.“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給燒杯加蓋子可以縮短沸騰時間,圖丙中b燒杯加了蓋子D.用浸有酒精的棉花球包住溫度計玻璃泡,圖丁虛線表示溫度計示數隨時間的變化【答案】D【解析】【詳解】A.溫度計利用了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故A錯誤;B.圖乙中a-b段為晶體吸熱升溫過程,b-c段為熔化過程,c-d段為液體吸熱升溫過程,故B錯誤;C.由圖丙可知,加熱至沸騰時,a燒杯用時短,b燒杯用時長,故a燒杯加了蓋子,故C錯誤;D.用浸有酒精的棉花球包住溫度計玻璃泡,酒精蒸發吸熱,所以溫度計示數會降低,酒精蒸發完后,溫度計又會吸熱回升到原來溫度,故D正確。故選D。7.“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國詩詞大會),這一電視節目深受觀眾的青睞,對下列古詩文中涉及的熱現象進行解釋,其中正確的是A.“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B.“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霧凇的形成是凝固現象C.“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漸消失是升華現象D.“騰蛇乘霧,終為土灰.”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答案】A【解析】【詳解】A.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故A正確;B.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故B錯誤;C.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附著在植被表面,露在日出后逐漸消失是汽化現象,故C錯誤;D.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故D錯誤.8.郭守敬是邢臺文化名人,邢州邢臺縣(今河北省邢臺市信都區)人。他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在達活泉公園內矗立著一尊郭守敬鑄銅像,用銅塊澆鑄銅像的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有()A.只有凝固過程 B.只有熔化過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答案】C【解析】【詳解】澆鑄銅像時,需要先把銅塊加熱熔化成液態,再讓液態銅在模具中放熱凝固形成銅像,因此用銅塊澆鑄銅像的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先熔化后凝固,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9.請你想象一下,如果“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變為0.1m/s”,小華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遠處等他,于是一邊奔跑一邊對著小李大聲喊道:“我來也。”此時發生的情況是()A.和正常時一樣B.小華先追上小李,然后聽到“也來我”C.小李什么也聽不到D.小華先聽到“我來也”,然后追上小李【答案】B【解析】【詳解】小華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遠處等他,于是一邊奔跑一邊對著小李大聲喊道:“我來也”,因為聲速小于小華奔跑的速度,所以小華先追上小李,然后聲音才慢悠悠地傳播過來,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10.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東運動,它們的運動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分析,不正確的是()A.甲、乙、丙均做勻速直線運動,甲、丙運動速度相同B.開始運動10s后,甲在乙正西20米處C.圖B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丙在4s內通過的路程D.若乙和丙運動的路程相同,則乙和丙所用的時間之比是5:2【答案】D【解析】【詳解】A.在第一個s-t圖象中,甲運動路程與時間成正比,說明甲在做勻速直線運動,t=5s時,s=20m,所以甲車的速度

在第二個v-t圖象中,乙車的速度v乙=6m/s,丙車的速度v丙=4m/s,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開始運動10s后,甲通過的路程為

乙通過的路程為

因此,甲在乙正西20米處,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圖B中陰影部分的面積=速度×時間,所以陰影面積表示小車4s內通過的路程,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已知丙和乙運動的路程之比是l∶l,由可得,乙和丙所運動的時間之比

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二、作圖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2分,共4分。)11.在圖中畫出v=30m/s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v—t圖象。【答案】【解析】【詳解】小車的速度保持30m/s,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隨時間變化,速度保持不變,如下圖所示:12.如圖所示是氣溫計的一部分,若某一天的凌晨2∶00氣溫為,請你在相應的位置用線畫出。【答案】【解析】【詳解】由圖可知,此氣溫計的分度值為,數字越往下越大,零刻度線在上面,應從上向下讀數,故位置應在“5”下面第一條刻度線處,如圖所示:三、填空與實驗題(本題共4小題,每空1分,共28分。)13.(1)小明用塑料卷尺測一張桌子的長度,他測了五次,這是為了__________。五次測量記錄分別是:75.1cm、75.2cm、75.1cm、77.2cm、75.3cm,這一物體的長度應記作__________。(2)小明還想測量無錫地鐵的運行速度。他測的地鐵從堰橋站出發到達錫北運河站時間為2min,在手機中用百度地圖截取了一段地圖(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得地圖上兩站間的距離為__________cm,若地圖上1cm等于實際1km,則地鐵在兩站之間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km/h。(3)如圖是測量時間的工具叫停表,它的示數是__________s。【答案】①.求平均值,減小誤差②.75.2cm③.2.00④.60⑤.337.5【解析】【詳解】(1)[1]小明用塑料卷尺測一張桌子的長度,他不怕麻煩測了五次,這是為了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2]77.2cm與其它四個測量結果比較差別最大,所以此數值是錯誤的,應該舍去;桌子的長度為(2)[3]如圖,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讀數為2.00cm,用刻度尺測得地圖上兩站間的距離為2.00cm。[4]若地圖上1cm等于實際1km,則地鐵在兩站之間的距離為2km,平均速度為(3)[5]停表小盤的分度值是0.5min,指針在5min和6min之間偏向6min一側;大盤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盤指針在37.5s,因此停表讀數為。14.(1)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的玻璃瓶里裝有不同深度的水,用嘴貼著瓶口吹氣,由于空氣柱的長度不同,所以能分發吹出“1(Do)”、“2(Re)”、“3(Mi)”、“4(Fa)”四個音階,則與這四個音階相對應的瓶子的序號是__________。(2)如圖是一款療傷噴霧劑,醫學上針對外傷的疼痛常用“冷療法”治療。噴霧劑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裝瓶是采用__________(限填四個字)的方法使其在常溫下液化;使用時,對準人的傷口處噴射,液態的氯乙烷在皮膚表面迅速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同時__________大量的熱,使人體受傷部位的溫度__________(升高\降低),皮膚血管收縮,神經纖維傳導速度變慢,起到鎮痛的作用。【答案】①.丙乙甲丁②.壓縮體積③.汽化④.吸收⑤.降低【解析】【詳解】(1)[1]用嘴貼著瓶口吹氣,空氣柱振動發聲,由于空氣柱的長度不同,空氣柱越短音調越高,所以丁音調最高,丙音調最低,“1(Do)”、“2(Re)”、“3(Mi)”、“4(Fa)”四個音階這四個音階相對應的瓶子的序號是丙乙甲丁。(2)[2]液化的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噴霧劑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裝瓶是采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其在常溫下液化,體積減小,便于儲存和運輸。[3][4][5]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噴霧劑使用時,對準人的傷口處噴射,液態的氯乙烷在皮膚表面迅速汽化,同時吸收大量的熱,使人體受傷部位的溫度降低,皮膚血管收縮,神經纖維傳導速度變慢,起到鎮痛的作用。15.小熊同學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該實驗的原理是______(填寫公式);實驗中的測量工具有:秒表和______;(2)由圖可知:小車全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_cm/s;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_________cm/s;(3)由實驗看出,小車在下滑過程中速度越來越______(選填“大”或“小”),說明小車是在做______(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直線運動;(4)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選填“大”或“小”);(5)實驗時,斜面的坡度應該較______(選填“小”或者“大”)是為了便于______;(6)為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你認為他的做法是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答案】①.②.刻度尺③.16④.20⑤.大⑥.加速⑦.大⑧.小⑨.見解析⑩.錯誤【解析】【詳解】(1)[1][2]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需要測量路程和時間,需用到刻度尺和秒表,根據可知小車的平均速度。(2)[3]由圖可知,全程的路程和時間s1=80cm,t1=5s小車全程的平均速度[4]下半程的路程s3=s1-s2=80cm-40cm=40cm下半程的時間t3=2s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3)[5][6]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因為v3>v2說明下滑時運動速度越來越大,即小車做加速直線運動。(4)[7]如果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時間偏小,由可知,會使所測小車由A至C的平均速度偏大。(5)[8][9]斜面的坡度越小,小車運動的時間會大,便于測量出時間。(6)[10]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斜面底端的時間,由于所測的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所以不能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是錯誤的。16.探究蒸發快慢影響因素的實驗中,在四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上等量的水,如圖中A、B、C、D所示。(1)選擇A、B兩圖進行實驗探究,可以探究水蒸發快慢與水的___________是否有關;選擇___________兩圖進行實驗探究,可以探究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是否有關;通過A、D兩圖的對比,可以探究水蒸發快慢與水表面的空氣流速是否有關。實驗中如果利用電吹風來改變空氣流速,___________(選填“應該”或“不應該”)使用熱風;(2)干濕溫度計是一種既能測量空氣溫度,又能測量空氣相對濕度的常用測量儀器,儀器上有兩支相同的溫度計并列地安裝在同一刻度板上,如下圖(圖乙為其背面),其中一支溫度計的測溫泡外面裹有被水浸濕的棉紗,為“濕”溫度計;另一支溫度計的測溫泡直接裸露在空氣中,為“干”溫度計;通常情況下,濕溫度計的示數比干溫度計的示數會___________(選填“高”或“低”)一些,這是由于濕溫度計棉紗上的水蒸發要___________的緣故,而且兩溫度計的差異越大,表示空氣越___________(選填“干燥”或“濕潤”)。(3)結合所學知識和生活經驗,提出一個新猜想,并簡單陳述事實依據猜想:液體蒸發快慢還可能與液體的___________有關,事實依據:___________。【答案】①.表面積

②.A、C③.不應該④.低⑤.吸熱⑥.干燥⑦.液體的種類⑧.見解析【解析】【詳解】(1)[1]比較A、B兩圖看出水的溫度和水上方空氣流動速度相同,水的表面積不同,所以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表面積有關。[2]要研究水蒸發的快慢與水的溫度的關系,應控制水的表面積和水上方空氣流動速度,故選A、C兩次實驗過程。[3]通過A、D兩圖的對比,可以探究水蒸發快慢與水表面的空氣流速是否有關,則溫度必須相同,所以不能用熱風。(2)[4][5]通常情況下,由于濕棉紗上的水蒸發吸熱,使濕溫度計的測溫泡溫度低于周圍大氣溫度,進而濕溫度計的示數比干溫度計的示數稍低。[6]干濕泡溫度計測空氣中水蒸氣含量的大致原理:干泡溫度計放置在空氣中,顯示的是空氣的正常溫度;濕泡溫度計下端包著濕布,濕布上的水蒸發吸熱,因此濕泡溫度計的示數比干泡溫度計的示數低;在一定的溫度下,兩溫度計的差異越大,表示空氣中的水蒸氣越少,空氣越干燥。(3)[7][8]由于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在相同條件下,它們吸熱時溫度變化快慢不同,蒸發的快慢也不同,因此,我們結合生活經驗可以猜想:液體蒸發快慢還可能與液體的種類有關;比如:在相同的條件下,酒精蒸發得比水和食用油快。四、計算題(本題共2小題,第17題5分,第18題7分,共12分。)17.潛水艇由海面上勻速向下潛,下降了,懸停在海中,接著向海底發射超聲波后接收到反射回來的信號,聲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求:(1)潛水艇下潛速度是多少?(2)此處海洋深度是多少?【答案】(1);(2)【解析】【詳解】解:(1)潛水艇由海面上勻速向下潛,下降了,下潛的速度為(2)懸停在海中,接著向海底發射超聲波后接收到反射回來的信號,則超聲波到達海底的時間為海洋深度答:(1)潛水艇下潛的速度是;(2)此處海洋深度是。18.港珠澳大橋(如圖甲)全長55km,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由引橋、跨海橋、海底隧道三部分組成,其中跨海橋長22.9km,海底隧道長6700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