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基礎》綜合復習資料含習題及參考答案_第1頁
《地質學基礎》綜合復習資料含習題及參考答案_第2頁
《地質學基礎》綜合復習資料含習題及參考答案_第3頁
《地質學基礎》綜合復習資料含習題及參考答案_第4頁
《地質學基礎》綜合復習資料含習題及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質學基礎》綜合復習資料含習題及參考答案《地質學基礎》綜合復習資料緒論二、選擇1、地球的形狀為(D)A、球形;B、理想的旋轉橢球體;C、蘋果形;D、近似梨形的旋轉橢球體。2、下列單元不屬于大陸地表形態的是(A)A、島弧;B、丘陵;C、裂谷;D、盆地。3、下列單元不屬于海底地表形態的是(B)A、大陸邊緣;B、裂谷;C、島弧;D、洋中脊。4、下列地點,地球的重力最大的是(B)A、赤道;B、南極;C、北回歸線;D、北京。5、根據磁異常的范圍大小,下面不屬于地磁異常分類的是(C)A、大陸磁異常;B、區域磁異常;C、全球磁異常;D、局部磁異常。6、下列地區中熱流值最高的地區是(B)A、大陸區;B、太平洋;C、大西洋;D、印度洋。7、大氣圈中與人類活動和地質作用密切相關的是(A)A、對流層;B、平流層;C、中間層;D、暖層。8、下列地區中,發生地震機率最小的地區是(D)A、日本;B、臺灣;C、阿拉斯加;D、廣州。9、地磁要素包括(ABD)A、磁偏角;B、磁傾角;C、磁異常;D、磁場強度。10、根據大陸地表以下溫度的分布狀況和地熱來源,可將地球內部分為以下幾個溫度層(BCD)A、高熱層;B、外熱層;C、常溫層;D、內熱層。11、根據氣溫的變化和密度狀況,可將大氣圈進一步分為(ABCDE)A、對流層;B、平流層;C、中間層;D、暖層;E、散逸層。12、大陸地殼由(AB)組成A、硅鋁層;B硅鎂層;C、鎂鐵層;D、硅鐵層。三、填空1、國際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協會1975年公布的地球參數表面地球的形狀是___________;(近似梨形的旋轉橢球體)2、地磁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磁偏角、磁傾角和磁場強度)3、根據大陸地表以下溫度的分布狀況和地熱來源,可將地球內部分為三個溫度層,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外熱層,常溫層,內熱層)4、根據氣溫的變化和密度狀況,可將大氣圈進一步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散逸層)5、地球的內部有兩個最重要的地震波速度變化界面,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據此可將地球內部劃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殼,地幔,地核)四、判斷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就是指大地水準面的形態和大小。√2、高原是海拔在800m以上,地勢較為平坦或有一定起伏的廣闊地區。如我國的青藏高原、云貴高原等。×3、每個大洋底都有一個洋脊或者洋隆,其中,太平洋底為洋隆,其余三大洋底都為洋脊。√4、平頂海山是高度在海平面附近的海山,其頂部被風化剝蝕和海水沖蝕夷平后,由于區域性下沉淹沒于水中而形成的。√5、古登堡面是地殼和地幔的分界面。×6、地殼由硅鋁層和硅鎂層兩層組成。×7、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的分界線在海岸線處。×8、地表的重力隨著緯度的增高而減小。×9、地磁極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斷變化。√10、地球內部的電性主要與地內物質地磁導率和電導率有關。√11、放射性元素一般都集中在固體地球表層,而且主要集中在變質巖中。×12、縱波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等介質傳播。√13、橫波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等介質傳播。×二、選擇1、地表出露的褐鐵礦,稱為“鐵帽”,常常是尋找地下多金屬礦床的標志。它是由(A)形成的。A、氧化作用;B、溶解作用;C、水解作用;D、水化作用。2、下列硅酸鹽礦物中最易風化的是(C)A、石英;B、黑云母;C、橄欖石;D、角閃石。3、分布于洋中脊的地震特點是(C)A、震源淺而震級大;B、震源深而震級大;C、震源淺而震級小;D、震源深而震級小。4、外力地質作用的主要能源是(B)A、放射能;B、太陽能;C、地球引力能;D、科里奧利力。5、下列地區中幾乎沒有沉積物發現的是(D)A、海溝;B深海平原;C、陸隆;D洋中脊裂谷。6、下列巖石中最易風化的是(A)A、橄欖巖;B花崗巖;C、石英砂巖;D、長石砂巖。7、長江下荊江段的“九曲回腸”是因為(C)造成的。A、河流向源侵蝕;B、河流下蝕作用;C、河流截彎取直;D、河流分叉。8、下列不屬于地下水沉積作用的現象是(D)A、溶洞滴石;B、石化木;C、泉華;D、示底構造。9、海蝕地貌不包括(B)A、海蝕柱;B、天生橋;C、波切臺;D、海蝕崖。10、地質作用的能量來源中,來自地球內部的能量包括(BCDF)A、太陽輻射能;B、旋轉能;C、重力能;D、結晶能和化學能;E、日月引力能;F、放射能。11、下列作用中屬于巖石機械風化作用的有(ABCD)A、溫度變化;B、冰劈;C、巖石的釋重;D、根劈;E、構造運動。12、影響風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BCD)A、地質營力的大小;B、巖石的結構和構造;C、巖石的礦物成分;D、自然地理條件13、河水流動時能量的大小與(BC)有關A、河床寬窄;B、河水流量;C、河水流速;D、河床地形高差。14、河流容易發生機械沉積的主要場所是(ACD)A、河流進入湖泊處;B、河曲的凹岸;C、河曲的凸岸;D、山區河流進入平原處。15、海水的運動方式主要表現為(ABCD)A、海浪;B、潮汐;C、洋流;D、濁流。16、冰川搬運冰運物的方式有(CD)A、懸運;B、躍運;C、推運;D、載運。17、成巖作用主要包括(ABC)A、壓實作用;B、膠結作用;C、重結晶作用;D、膠體沉積作用三、填空1、根據引起地質作用的能量來源和特點,可將其分為內能和外能兩大類,它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重力能,放射能,旋轉能,結晶能和化學能,太陽輻射能,日月引力能)2、根據變質作用的地質環境、物理化學因素,可將變質作用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動力變質作用,接觸變質作用,區域變質作用,混合巖化作用)3、雙變質帶分別是靠大洋一側的___________和與之平行的___________。(高壓低溫變質帶,高溫低壓變質帶)4、化學風化作用包括幾種重要的化學反應,它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生物化學風化作用)5、影響風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自然地理條件,巖性)6、河流的下蝕極限是___________。(侵蝕基準面)7、海水的運動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海浪,潮汐,洋流,濁流)8、按冰川在大陸上的分布及其本身的特點將冰川分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大陸冰川,山岳冰川)9、地表松散堆積物由風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搬運到別處。(懸移,躍移,推移)10、風積物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風成砂,風成黃土)四、判斷1、地殼運動按運動的方向可以分為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2、第四紀以后發生的地殼運動一般被稱為新構造運動。×3、引起地震的根本原因在于板塊運動。√4、活火山只能分布在板塊邊緣。×5、地幔柱位置固定,板塊運動通過地幔柱的時候可能形成火山鏈。√6、整個地球內部都是熔融的,到處都存在巖漿。×7、變質作用中,靜壓力的主要作用是使變質反應的溫度升高。√8、糜棱巖是動力變質作用形成的巖石。√9、水化作用不屬于化學風化作用。×10、相同氣候條件下,非晶質、細粒、等粒結構或孔隙度大的巖石比成分相同的結晶質、非等粒和粗粒的巖石更不易于化學風化。×11、在風化作用中,巖石最不易風化的礦物組分是石英。√12、碎屑物質在流水中搬運時,粘土級顆粒一旦沉積后被再一次侵蝕需要更大的流水速度。√13、瀑布的后退是河流的下蝕作用造成的。√14、云南路南石林是河流的侵蝕作用形成的。×15、泉華是地下水沉積作用的產物。√16、南極洲屬于大陸冰川。√17、千湖之國芬蘭,其眾多的湖泊是河流成因。×18、蜂窩石是風蝕作用的產物。√19、風積物包括風成砂和風成黃土。√五、簡答與論述1、簡述世界地震的分布。答:引起地震的根本原因在于板塊運動。由于板塊的相對運動,在板塊的邊緣造成地應力的積累和應變能的突然釋放,從而形成地震。所以地震的分布受板塊邊界的控制,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以下四個地區:環太平洋地震帶;地中海—印度尼西亞地震帶;洋脊地震帶;大陸裂谷地震帶。2、簡述變質作用的影響因素及其結果。答:影響和控制變質作用發生的主要因素是溫度,壓力和化學活動性流體。在變質過程這些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常常是同時存在,相互配合而又相互制約,在不同情況下起不同作用,從而形成不同的變質作用特征。一般說來,溫度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溫度升高,巖石內部分子或原子活動性加大,為變質創造前提條件,主要引起重結晶和新生礦物形成。壓力的作用分兩種。靜壓力是上覆物質重量造成的,隨深度增加。其作用使變質反應的溫度升高以及形成分子體積較小和比重較大的礦物。而應力是一種定向壓力,與構造運動有關,在地殼淺部較強,深部則減弱。地殼淺部,地殼運動應力最集中,以形成巖石構造上的變化為主(機械改造)。在地殼深處,由于溫度較高,礦物之間易發生化學反應。最大應力方向溶解(壓溶),最小應力方向沉淀,在定向壓力作用下形成柱狀,片狀礦物。在地下流體中,主要是H2O、CO2還有F、Cl、B等揮發分。一般存在于礦物粒間孔隙,裂隙中。可能來自于原巖粒間孔隙,原巖礦物脫水,或巖漿及地殼深處。流體的作用是起溶劑作用,促進組分的溶解,加大擴散速度,從而促進重結晶和變質反應的進行,也可以作為一種組分參加變質反應,形成不含水或含水的礦物,水溶液又是交代作用中物質帶入或帶出不可缺少的介質。上述各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并存的、相互配合和制約的,在不同情況下,以某種因素起主導作用,因而表現出不同的變質作用特征。3、簡述風化作用的主要類型答:風化作用是指地表巖石在各種地質營力作用下遭受破壞的作用。風化作用包括三種類型:物理(機械)風化作用、化學風化作用和生物風化作用。機械風化作用主要是由于溫度變化、水的物態變化(水的凍結與融化以及鹽晶體的生長)、巖石的釋重以及正在生長的植物根的作用。化學風化作用是巖石的化學分解,主要包括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等重要的化學反應。生物風化作用是指生物在其生命活動中,新陳代謝產物及尸體腐爛分解產物與巖石中礦物的化學元素發生生物化學反應,使原礦物或巖石破壞的過程。4、簡述母巖風化產物的類型答:母巖的風化產物有三類:其一,陸源碎屑物質:它是母巖遭受機械風化后破碎而成的碎屑物質再經機械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所形成的碎屑物質,如石英、長石等。其二,粘土物質:粘土礦物主要是由母巖化學風化中長石分解而成。其三,化學及生物化學物質:這類沉積物來源于母巖化學分解。主要是:Al2O3、Fe2O3、FeO、SiO2、CaO、Na2O、K2O、MgO等。它們以膠體真溶液的形式在水中搬運至適當的環境中沉淀下來。5、解釋機械沉積分異作用答:機械沉積是在碎屑的重力大于水流的搬運力時發生的。由于流水的流速、流量不定,碎屑本身的大小、形狀、比重不同,故沉積順序有先后之分。從碎屑大小上看,最先沉積的是顆粒粗大的碎屑,依次過渡到最小的碎屑;從碎屑比重上看,比重大的顆粒沉積先于比重小的顆粒。這樣,在沉積的過程中,使原來粗、細、輕、重混雜在一起的物質,按一定順序依次沉積下來,這種作用稱機械沉積分異作用。這種作用的結果使沉積物按照礫石--砂--粉砂--粘土的順序,沿搬運的方向,形成有規律的帶狀分布,因此,沉積物固結后分別形成礫巖、砂巖、粉砂巖和粘土巖。6、簡述成巖作用的主要類型答:成巖作用是指沉積物沉積以后,由疏松的沉積物變成固結巖石的作用。成巖作用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壓實作用由于上覆沉積物逐漸增厚,壓力也不斷增大,因此,沉積物中的附著水分逐漸排出,顆粒間的孔隙減少,體積縮小,顆粒之間的聯系力增強,進而使沉積物固結變硬。2、膠結作用填充在沉積物孔隙中的礦物質將分散的顆粒粘結在一起,稱為膠結作用。3、重結晶作用沉積物受溫度和壓力影響,使非結晶物質變成結晶物質,使細粒結晶物質變成粗粒結晶物質,這種作用稱重結晶作用。7、解釋喀斯特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基本條件和有機酸,在可溶性碳酸鹽巖廣泛分布的地區,地答: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的CO2下水沿層面及孔隙流動,在流動過程中不斷溶蝕沿途巖石。地下水的溶蝕作用為主,再加上地表水的共同作用,使地表和地下形成一些特殊地形,這些地形以及作用過程稱喀斯特。喀斯特形成的基本條件為:節理等裂隙發育的、產狀平緩的厚層可溶性巖石及豐富的可流動的地下水。8、簡述海蝕地貌的形成過程答:海水運動的動能、海水的溶解作用及海洋生物活動等因素引起海岸及海底巖石的破壞作用稱海蝕作用。海蝕作用方式有機械剝蝕作用和化學溶蝕作用,但以機械剝蝕作用為主。機械剝蝕作用有兩種:一種是海水在運動過程中對巖石進行沖積導致巖石破壞,稱為沖蝕;一種是運動著的海水所挾帶的礫砂摩擦、碰撞海岸或海底使其遭受破壞,稱為磨蝕作用。海蝕作用的主要營力是海浪。海浪在基巖組成的海岸帶以拍岸浪猛烈沖積海岸以及以其挾帶的礫砂磨蝕海岸帶海底和海岸巖石。潮汐在開闊的海岸帶可助長海浪的破壞作用。在海浪和潮汐的不斷破壞下,首先在岸壁基部海浪達到的高度附近,形成沿海岸延伸的凹槽,稱為海蝕凹槽。海蝕凹槽繼續擴大、加深,海蝕凹槽上部巖石失去支撐而垮塌,形成直的陡峭巖壁,稱為海蝕崖。海蝕崖在海浪作用下不斷后退,則在海蝕崖前形成由基巖組成的微向海傾斜的平臺,稱為海蝕平臺(或波切臺)。底流把剝蝕海岸的物質帶到波切臺外靠海水一側沉積下來形成波筑臺。殘留于波切臺上未被剝蝕掉的基巖巖柱稱海蝕柱。海蝕平臺因海蝕作用而不斷加寬,使波浪沖擊崖基時要經過越來越長的距離,波浪的能量消耗越來越大。最終,海浪的能量全部消耗在海蝕平臺上。海蝕作用趨于停止。此后,如果地殼上升使波切臺上升到海水不能淹沒的高度時,形成海蝕階地。二、選擇1、下列不是礦物的是(C)A、冰;B、石英;C、煤;D、自然金。2、不參加晶體組成,且與礦物晶體無關的水是(D)A、沸石水;B、化合水;C、層間水;D、吸附水。3、下列礦物中,硬度比石英大的是(A)A、黃玉;B、螢石;C、正長石;D、方解石。4、白云母和黑云母屬于(C)A、完全解理;B、不完全解理;C、極完全解理;D、中等解理。5、橄欖石屬于(B)礦物A、環狀結構硅酸鹽;B、島狀結構硅酸鹽;C、架狀結構硅酸鹽;D、鏈狀結構硅酸鹽。6、花崗巖屬于(A)A、酸性深成侵入巖;B、中性淺成侵入巖;C、基性深成侵入巖;D、基性淺成侵入巖。三、填空1、根據水在礦物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在礦物晶體結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吸附水,結晶水,結構水,沸石水,層間水)2、根據二氧化硅的含量,可將巖漿巖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標明其二氧化硅含量,否則判錯)(超基性巖SiO2<45%,基性巖SiO245-52%,中性巖SiO252-65%,酸性巖SiO2>65%)四、判斷1、結構水不參加晶體組成,且與礦物晶體無關。×2、火山巖中的杏仁體屬于顯晶集合體形態。×3、礦物的顏色可以用類比法進行描述,比如說赤鐵礦的豬肝色。√4、礦物的光澤其實是指礦物表面的發光性。×5、金剛石的摩氏硬度為10。√6、白云母的解理為不完全解理。×7、普通輝石和普通角閃石都是鏈狀結構硅酸鹽礦物。√8、高嶺石和云母是屬于層狀結構硅酸鹽礦物。√9、沉積巖與變質巖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10、巖漿巖中石英和角閃石具有特殊意義,能夠反映巖漿巖中SiO2飽和度,因此可以稱為酸度指示礦物。×11、鮑溫反應系列解釋了巖漿巖中礦物共生組合的一般規律。√12、花崗巖是酸性深成侵入巖。√13、安山巖是中性噴出巖。√14、由沉積巖經變質作用形成的變質巖被稱為正變質巖。×15、按照李克定律,在地殼深處,礦物在最大應力方向沉淀,最小應力方向溶解。×16、片麻巖是一種區域變質巖。√五、簡答與論述1、簡述礦物中水的存在類型答:水是很多礦物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水在礦物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在礦物晶體結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分為:1、吸附水:中性水分子被機械吸附于礦物顆粒表面或孔隙中,如粘土礦物表面的薄膜水,T≈110℃全部脫失,水的數量也不固定。水不參加晶體構成,與礦物晶體結構無關。2、結晶水:以中性水分子形式參與構成礦物晶體結構,水的數量固定,并遵守定比定律,因受晶格束縛,脫失溫度較高,約200~500℃,甚至更高,脫失后,結構被破壞。O+離子形式參與構成礦物晶體結構,因3、結構水(或化合水):以OH-或H+、H3O放出。而也有確定的含量比。結合強度更高,脫失溫度500~900℃,以H2O存在其中,占4、沸石水:沸石礦物的晶體結構中存在大的空腔和通道,以H2有確定位置,含量有一定上限,隨溫度變化逸失后不破壞結構。5、層間水:存在于層狀結構硅酸硅礦物結構單元之間的中性水分子,如蒙脫石的層間水,含量不定,水逸失,結構不破壞,只是相鄰結構單元層間距縮小,有水時,再吸收,膨脹。2、簡述鮑文反應序列及其用途答:美國學者N.L.鮑文(1922年)根據人工硅酸鹽熔漿的實驗發現:巖漿在冷卻時,主要造巖礦物的結晶析出遵循一定的順序,可劃分為兩個系列,即斜長石的連續反應系列和暗色礦物的不連續反應系列,被稱為鮑文反應系列。根據反應的性質不同,鮑溫把巖漿巖中主要造巖礦物分為兩個反應系列。連續反應系列為架狀的硅鋁礦物,礦物成分上有連續漸變關系,內部的結晶格架無質的變化。不連續反應系列為鐵鎂礦物,礦物成分的變化是不連續的,內部結晶格架發生了質的變化。如橄欖石變為黑云母,其結晶格架由島狀變為層狀。上述兩個系列在巖漿結晶過程中,硅鋁礦物與鐵鎂礦物依次對應出現共結關系,最后兩個系列演化成一個系列,即鉀長石、白云母和石英,它們是巖漿結晶的最終產物。根據上述反應系列可以解決下列實際問題:(1)確定礦物的結晶順序。反應系列上部的礦物比下部的礦物早結晶。顯然橄欖石、基性斜長石是最早結晶的礦物,石英則是巖漿結晶的最后產物。(2)解釋了巖漿巖中礦物共生組合的一般規律。由于兩種反應系列存在著共結關系,當巖漿冷卻到一定溫度時,必定同時結晶出一種淺色礦物和一種暗色礦物。例如當巖漿降至1550℃時,析出橄欖石、斜方輝石和基性(鈣、培)長石而組成超基性巖。巖漿溫度降至1270℃時,單斜輝石和拉長石同時析出組成基性巖。(3)解釋了巖漿巖多樣性的原因。同一種巖漿可以形成不同類型的巖漿巖。(4)解釋了巖漿巖中某些結構上的特征。如斜長石的正常環帶結構和暗色礦物的反應邊結構。二、選擇1、Fe3+:Fe2+如果大于3,則沉積巖底顏色多為(D)A、棕色;B、黑色;C、淺綠灰色;D、紅色或棕紅色。2、某碎屑巖含中礫石8%,細礫石10%,粗砂17%,中砂16%,細砂18%,粗粉砂14%,細粉砂17%,則應命名為(A)A、含礫的粉砂質砂巖;B、含粉砂的礫質砂巖;C、礫質粉砂巖;D、粉砂質礫巖。3、竹葉狀灰巖是(B)A、生物骨架結構;B、粒屑結構;C、晶粒結構;D、泥狀結構。4、碳酸鹽巖結構中常見的粒屑有(ABCD)A、內碎屑;B、生物碎屑;C、鮞粒;D、團粒。三、填空1、沉積物的成巖作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壓實作用,膠結作用,重結晶作用)2、沉積巖的顏色按照成因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繼承色,原生色,次生色)3、碳酸鹽巖的結構類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粒屑結構,生物骨架結構,晶粒結構)4、碳酸鹽巖中常見的粒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內碎屑,生物碎屑,鮞粒,團粒)四、判斷1、機械沉積分異作用的結果使沉積物按照礫石--砂--粉砂--粘土的順序,沿搬運的方向,形成有規律的帶狀分布。√2、純石英砂巖為白色是繼承了石英的顏色,是一種繼承色。√3、厚度~的巖層我們稱為薄層。×4、按照石油行業碎屑顆粒粒度分級標準,~的碎屑顆粒為中砂。√5、某碎屑巖含中礫石8%,細礫石10%,粗砂17%,中砂16%,細砂18%,粗粉砂14%,細粉砂17%,則應命名為“含礫的粉砂質砂巖”。√6、圓度好的碎屑顆粒一般來說球度也比較高。×7、基底膠結代表碎屑與膠結物同時沉積,是快速堆積的產物。√8、在砂巖和雜砂巖中,按照三個端元組分石英(Q)、長石(F)、及巖屑(R)的相對含量劃分類型。√9、粘土巖主要是指粒度<的細顆粒組成,并含大量粘土礦物(高嶺石、蒙脫石、水云母等)的疏松或固結的巖石。×10、我國華北地區廣泛分布的竹葉狀灰巖中的“竹葉”體是一種典型的內碎屑。√五、簡答與論述1、列舉沉積巖層理構造的主要類型,并加以說明。答:層理是沿原始沉積平面的垂直方向上礦物成分、顏色、結構等特征發生變化所構成的一種層狀構造。層理不僅是沉積巖的基本構造特征,而且也是研究沉積環境或沉積相的良好標志。一般按形態特點把層理分為下列類型:1、水平層理:細層之間以及細層與層系界面之間互相平行,主要形成于細粉砂和泥質巖石中,多見于水流緩慢或平流的環境中形成的沉積物內,如河漫灘、牛軛湖、瀉湖、沼澤、閉塞的海灣沉積物中。2、平行層理:類似水平層理,細層之間以及細層與層系界面之間也互相平行,但出現在粒度較粗的砂巖中,常伴有沖刷現象,它形成于急流、水淺的水流條件下。3、波狀層理:細層呈波狀起伏,但其總方向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層系面。其成因有兩種,一種是往復振蕩的波浪造成的,波層對稱,多見于湖泊淺水帶、海灣、瀉湖環境的沉積物中;另一種是微弱的單向水流造成的,波層不對稱,多見于河漫灘沉積物中。4、斜層理:細層與層系界面斜交,且層系之間可以重疊、交錯。它是水流(或風)中形成的沙紋或沙波被埋藏以后在巖層剖面上所呈現出的構造特征。細層的傾向反映了介質的流向(風向),細層的厚度(相當于沙紋或沙波的高度)反映介質的流速。因此,斜層理常用來作為水流動態(流速、方向、水深等)和沉積環境的重要標志。常見者如下:a、板狀斜層理:細層單向傾斜,單向水流所造成,見于河床沉積中。b、槽狀交錯層理:在層理的橫切面上,層系界面呈凹槽狀,細層的彎度與凹槽一致或以很小的角度與之相交;在縱剖面上,層系界面呈緩弧狀彼此切割,細層與之斜交。河流沉積物中常見之。c、楔形層理:層系呈楔形,多出現于三角洲及湖、海的淺水地帶。5、透鏡狀層理:砂質小透鏡體連續地且較有規律地包裹于泥質層中,砂巖透鏡體內部又具有斜層理。它在潮汐沉積物中最常見。6、粒序層理:又叫遞變層理,是無明顯的細層界線,整個層理主要表現為粒度的變化,即由下至上粒度由粗到細逐漸遞變。它是濁流的沉積特征,并且比較常見。7、塊狀層理:巖層自下至上巖性均一,肉眼看不出其它內部層理構造,一般厚度大于lm,是沉積物快速堆積的產物。也可為生物擾動所致。2、列舉陸源碎屑巖的類型并說明其粒度含量標準。答:碎屑巖中礫石(粒度>2mm)的含量大于50%者叫礫巖。碎屑巖中粒度為2~的陸源碎屑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