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單元測試卷】(原卷版)_第1頁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單元測試卷】(原卷版)_第2頁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單元測試卷】(原卷版)_第3頁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單元測試卷】(原卷版)_第4頁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單元測試卷】(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三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單元測試卷(滿分30分,考試用時3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是()A.加大農藥施用量,減少農田病蟲害 B.利用秸稈堆肥,解決部分肥料問題C.積極開發綠色能源,減少燃煤發電 D.扎實推進植樹造林,應對氣候變化2.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彰顯大國責任擔當,我國政府提出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和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實現該目標,主要從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與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兩方面入手。下列舉措不利于達成目標的是()A.大力植樹造林B.大力發展以煤作燃料的火力發電項目C.倡導節約資源D.進行垃圾分類3.保護生物圈就是保護生態安全。下列人類的活動中不利于保護生物圈的是(

)A.減少農藥的使用 B.垃圾分類處理C.亂砍濫伐 D.合理利用自然資源4.下列做法不符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是()A.植樹造林 B.節能減排,減少污染C.可回收垃圾的再循環利用 D.為發展經濟,大力開發礦石資源5.廢電池應投入到下列的垃圾箱是()A. B.C. D.6.下列行為與愛護植被、綠化環境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不相符的是()A.使用塑料袋方便快捷 B.用電子郵件發布通知C.大力提倡種草植樹 D.快遞紙箱回收利用7.2022年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其主題是“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下列做法與這一主題相違背的是(

)A.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分類處理B.減少使用塑料袋,提倡使用布袋C.減少化石燃料燃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D.人口過度增長是好事,改造環境的力量大8.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愛護生物、保護生物圈是現代公民的基本素養和行為準則。以下對此觀點的理解,正確的是()A.人類社會應該高速發展,可以以耕地減少為代價B.開展圍海造田、退耕還林、還草行動,還生物更多更好的生存環境C.增加煤、石油的利用和開發太陽能、風能、水電等能源并行D.強調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9.日常生活中,不利于維持大氣中“碳-氧”平衡的做法是()A.乘公交車出行 B.節約用電 C.使用一次性紙制品 D.愛護花草樹木10.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提出2060年前力爭實現“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過節能減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以下做法不利于實現“碳中和”的是()A.自駕出行,少坐公共交通工具B.少買不必要的衣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C.淋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澡時間,節水減排D.把米提前浸泡10分鐘,縮短煮飯時間,節約用電11.“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出量和吸收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在“碳達峰”和“碳中和”雙碳目標下,國內新能源發電的主力軍——風電和太陽能,其發電量未來將承擔著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角色。下列與“碳中和”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A.“碳中和”是指抵消生物產生的二氧化碳B.實現碳中和離不開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為實現“碳中和”,不能使用污染型能源D.實現碳中和與居民日常用電量無關12.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下列敘述中,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是(

)A.開發森林資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B.在菜地中噴灑大量農藥以殺死菜青蟲C.發展生態農業,提高廢棄物的再循環D.圍海造田可以促進經濟發展,更能改善環境13.我國提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長),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二氧化碳凈排放為零)的目標。以下做法不能為此目標貢獻力量的是()A.分類處理垃圾,合理回收利用B.堅持綠色出行,減少私家車使用C.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嚴禁濫欣濫伐D.氣溫到25℃時,就打開空調14.愛護植被,綠化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下列行為不利于保護環境的是()A.減少使用一次性木筷B.開展廣泛而持久的義務植樹活動C.倡導節能減排,少開車多步行D.大量砍伐森林以擴大樓房修建面積15.日常生活中,有利于維持大氣中碳—氧平衡的做法是(

)A.電腦持續待機 B.亂砍濫伐 C.使用一次性餐具 D.節約用電16.我國宣布力爭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與吸收互相平衡。下列行為有利于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A.廣泛使用一次性筷子 B.大力發展火力發電項目C.大量焚燒作物秸稈 D.提倡使用太陽能熱水器17.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在“爭做環保小達人”的活動中,做法不當的是(

)A.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處理B.倡導環保低碳出行C.經常使用一次性塑料飯盒D.超市購物自帶購物袋18.每年6月5日為生態環境保護日,今年我國環境日的主題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B.建設和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C.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理念D.人類活動對生物圈造成的破壞都是可以再修復的19.2023年4月22日是第54個“世界地球日”,圍繞“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自然資源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在福州共同舉辦地球日主場活動。下列做法與這一宣傳主題相違背的是(

)A.圍湖造田 B.拒絕野味C.荒坡植綠 D.伏季休漁20.黨的二十大提出“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下列做法中,與該要求不相符的是(

)A.綠色出行,少開私家車 B.倡導使用一次性木筷C.合理利用森林資源 D.對草原實施輪休、輪牧二、綜合分析題:每空1分,共10分。21.微塑料與健康微塑料系指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被形象地稱為“海洋中的PM2.5”,是目前備受關注的新型污染物之一。調查發現,在浮游動物、魚類以及大型鯨類等許多水生動物的腸道和組織中發現了微塑料,而且攝食微塑料的動物范圍在不斷地擴大。微塑料對水生動物的生長有危害嗎?對此,研究人員用鯉魚進行了相關探究,實驗操作及結果記錄如下表:組別鯉魚數量(條)微塑料濃度(g/L)鯉魚平均體重(kg)實驗前實驗后11000.9381.5972100.060.9401.5983100.120.9551.4794100.180.9391.3835100.240.9511.254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微塑料屬于影響魚類生活的(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該實驗可作出的假設是。(2)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是第組。(3)該實驗的變量是。為了使實驗更加嚴謹,選取的鯉魚在月齡、體重、健康狀況等方面應盡量。(4)本實驗中為避免偶然性,所采取的措施有①、②。該實驗的結論是:。(5)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保護生物圈,人人有責。為減少微塑料的產生及其對生物的危害,請列出可行的措施:。(一條即可)22.廢舊電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鎘,處理不當會對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科研人員為驗證鎘對生物體的危害,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過程】第一步:用生理鹽水配制不同濃度的鎘溶液,做為灌胃液體。第二步:取50只體重為100g,生理狀態、健康狀況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第三步:把小鼠隨機平均分成5組,雌雄各半第四步:取配制的灌胃液體各1mL分別灌入不同組別的小鼠胃內,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實驗培養。【操作和結果】組別灌胃液體鎘濃度灌胃液體用量實驗小鼠數量48h死亡率A?1mL10只0B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