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3年初中科學各類高中招生文化考試模擬試題1_第1頁
浙江省杭州市2013年初中科學各類高中招生文化考試模擬試題1_第2頁
浙江省杭州市2013年初中科學各類高中招生文化考試模擬試題1_第3頁
浙江省杭州市2013年初中科學各類高中招生文化考試模擬試題1_第4頁
浙江省杭州市2013年初中科學各類高中招生文化考試模擬試題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013年杭州市各類高中招生文化考試科學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羊肚菌(如圖所示),是生長在我國西北方地區的一種優良食用菌。含有苯丙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等7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含抑制腫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疲勞、抗病毒、抑制腫瘤等諸多作用。根據以上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它在生態系統中屬于生產者B.羊肚菌的營養方式是自養,不能進行無氧呼吸C.多食用羊肚菌,對腫瘤的抑制有一定的作用D.我們主要通過種子來繁殖羊肚菌2.早春是呼吸道感染的多發季節,尤其是今年,連續的陰雨天氣,使得春季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以下有關傳染病的描述中,錯誤的是(▲)A.盡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地方,外出盡量帶上口罩B.禁止隨地吐痰,主要是從切斷傳播途徑來預防呼吸道傳染病C.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可以通過抗生素來治療D.打預防針屬于人工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3.沿海一帶不少城市居民體內含碘量過高,因此,從去年開始,不少沿海城市銷售的食鹽中的含碘量已經開始降低,甚至食鹽中不含有碘,即無碘鹽。有關碘的性質描述正確的是(▲)A.碘元素與氯元素是同一主族,但在常溫下碘是固體,因此碘與氯氣性質完全不一樣B.碘鹽中含有的是碘分子C.固態碘和氣態碘都能使饅頭變藍色,所以保持碘單質這一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碘分子D.碘加熱后會直接變成碘蒸氣,這個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4.下列有關碳酸鈉性質的描述錯誤的是(▲)A.將其滴入到CaCl2溶液中,會產生白色沉淀B.我們不能用紫色石蕊來區別碳酸鈉溶液和硝酸鈉溶液C.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屬于純凈物D.當氯化鈉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鈉時,我們可以通過滴加適量鹽酸溶液來除去5.小柯為辨認電池的正負極,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四種方案,其中能達到目的的是(▲)6.不久前,日本某一材料研究所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碳納米管溫度計”,這種溫度計被認定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溫度計。研究人員在長約10-6m,直徑為10-7m的碳納米管中充入液態的金屬鎵。當溫度升高時,管中鎵就會膨脹,通過電子顯微鏡就能讀取溫度值。這種溫度計測量的范圍為30℃~490℃①碳納米管的體積在10℃至500②金屬鎵的熔點、沸點都很低③在30℃到490④金屬鎵的體積在30℃至490A、①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二、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7.下列除雜方案中,括號內為除去雜質所需的藥品,其中正確的是(▲)A.NaOH溶液中混有Ba(OH)2(K2SO4)B.CO2中混有HCl氣體(NaOH溶液)C.CO2中混有CO(熾熱的炭)D.Cu(NO3)2溶液中混有AgNO3(Cu粉)8.“紫羅蘭”馬鈴薯是由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蔬菜研究所經過5年多的努力攻關,采取“溫室加代繁育”的方法,用紅皮馬鈴薯進行雜交而成的第9代產品,據了解,“紫羅蘭”馬鈴薯主莖發達,株高約60厘米,可用塊莖繁殖,下列有關“紫羅蘭”馬鈴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馬鈴薯的“紫皮”這一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B.紅皮馬鈴薯雜交產生紫羅蘭這種現象是變異的結果C.發芽馬鈴薯一般不能食用,因為食用發芽馬鈴薯會使人中毒D.馬鈴薯用塊莖來繁殖是屬于有性生殖9.下列有關人體疾病的病因分析中正確的是(▲)①呆小癥②流行性感冒③夜盲癥④糖尿病⑤白化病⑥艾滋病⑦癌癥⑧色盲⑨血吸蟲病A.由于體內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是①④⑥B.由于體內遺傳物質而引起的是③⑧⑤C.由于體內病原體引起并可在人群中傳播的是②⑥⑨D.由于體內營養物質不足而引起的是③④⑦10.歐洲科研人員成功“抓住”反氫原子長達一千秒,是2011年世界十大科技新聞之一。科學家認為,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如電子、質子、中子等,都有各自的反粒子,它們在質量上以及其他方面與它對應的粒子一模一樣,但所帶的電荷正負恰恰相反。粒子與反粒子碰到一起會同歸于盡,化作一束強光,這種現象稱之為湮滅。有反粒子就可能形成反物質、反世界。較長時間“抓住”反氫原子,有利于對反物質性質進行精確研究。下列關于反氫原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反氫原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B.反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lC.反氫原子中有一個帶正電荷的電子D.反氫原子中有一個帶負電荷的質子11.北京時間3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天文攝影師埃倫-弗里德曼近日拍攝到太陽表面出現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泡沫”活躍區,這其實是一個太陽黑子群的“謝幕演出”。這群太陽黑子上周爆發出壯觀的X級太陽耀斑,并導致地球上出現美麗、壯觀的北極光。關于此現象描述正確的是(▲)A.太陽黑子和耀斑都產生在太陽色球層上B.前一次太陽黑子活動極大期到相鄰的太陽黑子活動極小期的時間間隔約為11年C.太陽活動發出的強烈射電擾亂地球大氣對流層,影響地面無線電短波通信D.耀斑爆發后,太陽大氣拋出的帶電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場受到擾動12.如右下圖所示,一個帶金屬外殼的用電器,有甲、乙、丙三個觸點(可接通或斷開)。在使用過程中,當人站在地上,身體一部分接觸到金屬外殼時,最有可能造成觸電事故的是三個觸點處于(▲)選項觸點甲觸點乙觸點丙A接通接通接通B斷開接通斷開C斷開斷開接通D接通斷開斷開13.如圖所示,均勻木棒AB長為1m,水平放置在O、O'兩個支點上。已知AO、O'B長度均為0.25m。若把B端豎直向上稍微抬起一點距離,至少需要用力20N;若把B端豎直向下稍微壓下一點距離,則至少需要用力(▲)A.20NB.40NC.60ND.80N14.我國西北一些地區,如內蒙古,過去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現在則是“天蒼蒼,野茫茫,老鼠跑過露脊梁”,其主要原因是(▲)A.水資源利用不合理B.全球氣溫升高C.過度放牧、盲目開墾D.酸雨的影響15.探究中和反應是否發生的方法有多種。小華同學進行了以下4個實驗,并用圖像分別描述了實驗過程中的現象。其中依據圖示現象不能判斷中和反應一定發生的是 (▲)A.在鹽酸中加入氯化鐵溶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B.在燒堿溶液中加入硝酸鋇溶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C.在燒堿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鹽酸D.在燒堿溶液中加入氧化銅固體,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并微熱16.如圖所示的兩個電路中,電源電壓相等且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都向右移動時,燈泡L1和L2的亮度變化情況是(▲)A.L1變暗,L2亮度不變B.L1、L2都變亮;C.L1變亮,L2變暗D.L1、L2都變暗。17.小明家里有一個球形魚缸,有一次小明觀察魚缸中的魚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從魚缸上方和魚缸側方水平觀察都能看到魚,但是,從魚缸側方水平觀察到得魚比從魚缸上方看到的魚要大,對此現象,下列解釋正確的是(▲)A.從上方看到的魚是折射成像,比實際的魚位置淺,從側面觀察到的魚是凸透鏡成像,為正立放大的虛像B.從上方看到的魚是反射成像,比實際的魚位置淺,從側面觀察到的魚是凸透鏡成像,為正立放大的實像C.從上方看到的魚是反射成像,比實際的魚位置深,從側面觀察到的魚是凸透鏡成像,為正立放大的實像D.從上方看到的魚是折射成像,比實際的魚位置深,從側面觀察到的魚是凸透鏡成像,為正立放大的虛像18.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根據圖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t1℃時,取50gA的飽和溶液,將溫度升高到t2℃液中A的質量分數變大(假設升溫時溶劑沒有損失)B.t1℃,將A、B、C各ag放入100g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均相等C.t3℃時,取相同質量的A、B、C三種飽和溶液降溫到t1析出晶體最多的是A,沒有晶體析出并變成不飽和溶液的是CD.從A與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純A,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19.如圖所示,在空可樂瓶內滴一滴酒精,用裝有氣門芯的橡皮塞塞緊瓶口,再用打氣筒通過氣門芯向瓶內打氣。當氣壓達到足夠大時,塞子將從瓶口沖出,且原來透明的瓶內充滿了白霧,這一實驗現象表明(▲)A.氣體對外界做功,瓶內溫度升高,內能減少B.氣體對外界做功,瓶內溫度降低,內能減少C.外界對氣體做功,瓶內溫度升高,內能增加D.外界對氣體做功,瓶內溫度降低,內能增加20.某精密電子儀器中為了便于調節電路中的電流,其調節部分往往使用兩個變阻器,如圖所示。其中Rl的總電阻是100歐,R2的電阻是2000歐。開始時兩變阻器都處于最大阻值。為了能既快又準確安全地使用儀器。下列方法最準確的是(▲)A.先調節Rl,使電流表指針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調節R2。B.先調節R2,使電流表指針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調節R1。C.同時調節Rl和R2,使電流表指針指到要求位置。D.交替、反復調節R1和R2,使電流表指針指到要求位置。21.有科學家提出回收利用CO2的構想:把空氣吹入吸收池溶液然后從分解池溶液中提取出CO2,又在合成塔使之變為燃料甲醇(CH3OH)和水。該技術流程如下:(說明:合成塔內的反應條件為高溫并加催化劑。)則下列推斷中不正確的是(▲)A.該流程可以減輕碳的排放,緩解大氣的溫室效應B.合成塔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吸收池中發生的是化合反應,分解池中發生的是分解反應,合成塔中發生的是置換反應D.吸收池中是盛飽和碳酸鉀溶液,分解池中的是碳酸氫鉀溶液22.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用鉀還原白鎂氧(即氧化鎂MgO),最早制得少量的鎂。金屬鎂具有比較強的還原性,可與熱水反應生成一種堿和最輕的氣體,若趁熱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試液,溶液會變為紅色,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發現溶液的紅色會褪去。在氧氣中燃燒時能產生眩目的白光,并且它還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黑白兩種物質。鎂是構成骨胳的主要成分,它具有預防心臟病、糖尿病、夜尿癥、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根據上述描述,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鎂與熱水反應反應生成了一種可溶性堿B.如果鎂帶燃燒,可用泡沫滅火器進行滅火C.用鉀還原白鎂氧、鎂與熱水反應和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都屬于置換反應D.一個人患上了糖尿病是由于他體內缺鎂的緣故三、填空題23.(5分)請你根據以下四種動物的圖示回答問題。草履蟲鯽魚鴿子蝗蟲(1)若要你將這四種動物分成兩大類,你的分類依據是▲其中一類包括▲,另一類包括▲(填代號)。(2)鯽魚生活在池塘中,整個池塘可以看成一個▲,右圖是生活在池塘中在一定的時間內A、B、C三個種群數量的變化曲線,由圖中可知在某段時間內C數量增多時B數量會減少,其中A是自養生物,那么A、B、C三種生物的食物鏈可能是▲_。24.(6分)某同學為研究某些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響,設計了下面的實驗裝置(一)、(二)。由漏斗向種子瓶內加入少量水(對應圖(三)中的a點)后,測定的種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變化曲線如下圖(三)所示。請據圖分析回答:(1)曲線ab上升的原因是▲;曲線cd上升的原因是▲。(2)曲線在d點后趨于水平狀態,說明▲25(4分)2005年3月29日晚6時許,京滬高速淮安段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輛槽罐車與一輛迎面駛來的解放牌大貨車相撞后翻倒在地,槽罐車上滿載的約32噸液態氯氣快速泄漏。事故導致28人中毒死亡,⑴根據以上信息,氯氣的物理性質有▲;⑵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噴水溶解彌漫在空氣中的氯氣(如圖所示)。寫出氯氣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⑶請你為現場居民提出一條自救的建議:▲。26.(4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SO4和NaCl中的一種或兩種,為確定該粉末的成分,老師進行了實驗后確定了該白色粉末成分,他將自已的實驗過程和現象記錄如下:則B為__▲_____溶液(填寫化學式),試劑A與無色溶液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27.(6分)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小剛騎自行車帶著小明正在勻速前進,路過小明家門口時,小明要從車上跳下來。(1)如果直接跳下來,小明可能會摔跤。用力學知識解釋他可能摔跤的原因。▲。(2)小明為了避免在跳下車的過程中摔跤,想出兩種方法:方法一:小明跳離車時應該▲(填“與前進方向一致”、“與前進方向相反”或“與前進方向垂直”)的方向從車上跳下來。方法二:小明跳離車時應該用力▲(填“向前推”或“向后拉”)自行車。28.(4分)某物理小組決定測量一塊鵝卵石的密度,但是手邊的測量工具只有量筒.他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先把鵝卵石浸沒在水杯內的水中,向礦泉水瓶中逐漸加水,當加入200ml的水時,瓶子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平衡.拿掉水杯后,繼續向瓶中加入300ml的水,此時瓶子在如圖乙所示的位置平衡.若不考慮鵝卵石的吸水性、瓶子的質量和滑輪和繩子間摩擦,g取10N/kg,鵝卵石在水中受到的浮力▲N,鵝卵石的密度為▲g/cm3.四、實驗、簡答題29.(5分)酶的活性受溫度、pH等因素影響,為驗證這一結論,小明同學設計實驗如下:(說明:藍色的斐林試劑和麥芽糖在加熱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淀。而斐林試劑與淀粉卻不會反應。因此,斐林試劑可用于鑒定麥芽糖的存在與否。)(1)小明設計本實驗想要驗證的猜想是▲。(2)預測A試管加斐林試劑加熱后的現象是▲。(3)指出本實驗存在的不足之處▲(寫出一點即可)30.(8分)工業燒堿中含有雜質碳酸鈉,為測定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某工廠甲、乙兩實驗員分別設計了實驗方案:(相對原子質量:鋇137鈣40氯35.5)甲的方案是:準確稱量一定質量的燒堿樣品于燒杯中加蒸餾水溶解,再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至沉淀完全,過濾、洗滌、烘干、稱量。

(1)甲實驗員洗滌沉淀的具體操作是:向沉淀中加入蒸餾水,然后過濾,重復2~3次。確認沉淀已洗滌干凈的依據是

▲。(2)氯化鋇溶液和氯化鈣溶液都能與該樣品溶液反應生成沉淀,但使用氯化鋇溶液比氯化鈣溶液所得的結果具有更高的精確度,原因是

▲。乙的方案:如下圖所示:(3)根據乙的實驗裝置圖分析,堿石灰的作用是

。小明認為按照乙的方案進行測定,會導致不可避免的誤差,例如:裝置內空氣中的CO2沒有排出;反應產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等。該設計中還有一個因素也會導致不可避免的誤差,你認為是下列因素中的(填序號)

。①裝置的氣密性不好

②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③干燥管與空氣直接相通31.(8分)鎂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但實驗室看到的鎂條常常有一層灰黑色的“外衣”,這層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質呢?甲同學認為可能是MgO:乙同學認為可能是Mg2(OH)2CO3;丙同學認為可能是Mg(OH)2。(1)丁同學認為甲的猜想是錯誤的,理由是▲

。(2)丁同學按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發現被加熱的試管內生成白色固體,且試管口有液滴出現,另一只試管內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由此,丁同學認為___▲___的猜想也是錯誤的,其理由是▲

。(3)大家查閱資料后又知道:Mg(OH)2和Mg2(OH)2CO3加熱后均可分解,產物均為氧化物。據此請寫出Mg2(OH)2CO3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32.(9分)在“測定額定電壓為2.5伏小燈泡功率”的實驗中。(1)按圖1所示電路圖連接電路(注:電表本身無故障)。ABABCDEF(1)(2)若連接完電路后,閉合開關,電壓表示數出現如圖(2)所示的情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次數U/VI/AP/W12.000.210.4222.500.250.6333.000.270.81(3)若連接完電路后,閉合開關,電流表示數出現如圖(3)所示的情況,而滑動變阻器是將圖中的A、D接線柱連入電路,滑動變阻器滑片P應向____▲______滑動(選填:右、左),從而可以使電流表指針偏轉不超出量程。(2) (3)(4)上表是三次實驗測得的數據,則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___▲___瓦。33.(8分)咸菜,佐餐的小菜,烹飪的調料,家家都會做。自制咸菜,原料隨意挑,衛生有保障,原料配比隨意。但也有不盡人意之處,即保存時間稍長,味道變酸,刺激腸胃。那么酸味何來,可有解法?【原料準備】:新鮮的紅辣椒、大蒜頭、生姜等,洗凈,曬干表面水分,切成塊或片。【制作】:將原料與適量的食鹽、白糖、白酒等混合均勻,裝入泡菜壇,蓋上壇蓋,再向荷口倒適量水,這一過程叫腌制。【問題】:腌好的咸菜時間一長,味道就逐漸變酸。這酸味哪來?怎么控制?科學探究小組的同學經過分析判斷,該酸味物質可能是碳酸。理由為壇內蔬菜是以C和H元素為主的化合物,與久放菜窖的白菜一樣,在密封的有限空間里CO2濃度大。生物學知識告訴我們,通過鹽、糖腌制的蔬菜細胞會失水。因此,壇內會出現少量的液體(主要成分是H2O)。【評價檢測】:(1)設計證明酸味物質是碳酸的實驗:▲;(2)壇頂荷口內裝水至一半高度的目的是▲;隨著時間增長,壇內的“酸水”不斷增加,這水從何來?▲;(3)通過探究,你覺得可以如何控制酸味▲;五、分析、計算題(本大題共37分)34.(7分)小明利用熱敏電阻設計了一個“過熱自動報警電路”,如圖甲所示。將熱敏電阻R安裝在需要探測溫度的地方,當環境溫度正常時,電磁繼電器的上觸點接觸,下觸點分離,指示燈亮;當環境溫度超過某一值時,電磁繼電器的下觸點接觸,上觸點分離,警鈴響。圖甲中繼電器的供電電壓U1=3V,繼電器線圈用漆包線繞成,其電阻R0為30Ω。當線圈中的電流大于等于50mA時,繼電器的銜鐵將被吸合,警鈴響。圖乙是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變化的圖像。⑴圖甲中警鈴的接線柱C應與接線柱▲相連,指示燈的接線柱D應與接線柱▲相連(均選填“A”或“B”)。⑵由圖乙可知,當環境溫度為20℃時,熱敏電阻阻值為▲Ω。當環境溫度升高時,電磁繼電器的磁性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⑶試計算當環境溫度高于多少攝氏度時,警鈴報警。35.(6分)如圖所示,是拓展活動的一個項目:徒手爬桿,就是指手腳并用,沿著桿子從地面爬到頂端。⑴甲乙兩位同學比賽爬桿時,若兩者均勻速爬桿,甲乙的速度分別為v1、v2,且v1>v2,桿對甲乙兩位同學的摩擦力分別為f1、f2,則f1▲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⑵若甲同學的重力為G,當甲同學勻速爬桿時,甲同學對桿的摩擦力f▲G(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請你利用力學知識證明你的結果。36.(8分)液壓電梯如圖所示是一項新技術,在高壓油擠壓下,柱塞通過滑輪和鋼索可帶運轎廂上升,若該液壓電梯設計的最大承載質量為1000kg,圖中轎廂本身質量是300kg,滑輪和柱塞的質量為200kg,柱塞橫截面積為140cm2,g取10N/kg。在最大承載情況下,求:(1)要使轎廂勻速上升,高壓油的最小壓強。(2)若不計滑輪、滑軌和柱塞的摩擦,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37.(6分)右圖是某試劑瓶標簽的部分內容。請回答下列問題:(1)配制10%的稀鹽酸100g,需要這種濃鹽酸的體積約為__▲___mL(精確到0.1mL)鹽酸(分析純)化學式HCI質量分數36%密度1.18g/cm鹽酸(分析純)化學式HCI質量分數36%密度1.18g/cm3①未變質的氫氧化鈉的質量是多少?②反應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精確到0.1%)38.(10分)生活離不開科學,科學與生活息息相關。(1)均衡膳食有益健康。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質的是▲(填字母序號)。A.牛奶B.土豆C.雞蛋 D.蔬菜(2)吸煙有害健康。香煙煙氣中含有幾百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其中與血紅蛋白結合能力強的有毒氣體是▲。(3)葡萄糖(C6H12O6)的氧化分解可供給人體生理活動和維持體溫所需要的能量,其反應可表示為:▲。(4)右圖所示的“火立熄”是一種新型的家用滅火用品。“火立熄”接觸到火焰3-5秒后炸開,釋放的粉末覆蓋在燃燒物上,同時放出不可燃燒氣體,使火焰熄滅。“火立熄”的滅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與氧氣隔絕C.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5)為解決日益加劇的溫室效應問題,科學家研究建立如下圖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環體系:根據上述關系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序號)。①化學變化中元素種類守恒②光能或電能可以轉化為化學能③無機物和有機物可以相互轉化④二氧化碳也是一種重要的資源

2013年中考科學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題號123456答案CCCBDB二、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題號7891011121314答案DDCACBCC題號1516171819202122答案BAAABBCC三、簡答題(本答題共32分)23.(5分)(1)有無脊椎骨或水生和陸生或單細胞和多細胞等等BCAD或ABCD或ABCD等,(前后依據與分類對應即可)(2)生態系統、A→B→C24.(6分)(1)種子吸水萌發(1分),呼吸作用加強(1分)裝置(一)中種子萌發產生的C02進入裝置(二)(1分),光合作用強度隨著CO2濃度的增加而增加(1分)(2)當二氧化碳濃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1分),光合作用的強度不再隨二氧化碳含量的提高而增強(1分)25.(4分)⑴一種黃綠色、有毒、有劇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同溫同壓下氯氣的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⑵Cl2+H2O=HCl+HClO⑶跑到高處、用濕手巾捂住鼻口、逆風走、適當用濕肥皂涂抹皮膚上。26.(4分)AgNO3Ba(NO3)2+Na2SO4====BaSO4↓+2NaNO327.(6分)(1)身體具有慣性保持原來的速度前進,而腳受到地面向后的摩擦阻力靜止下來,所以人向前撲倒。

(2)與前進方向一致

向前推28.(4分)13四、實驗探究題(本題有3小題,共38分)29.(5分)(1)在溫度相同的條件下,酶的活性與溶液的pH有關(2分)(2)溶液顯藍色(1分)(3)未設置對照組或水浴的溫度沒控制在37℃30(8分)(1)取適量洗滌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Na2CO3溶液(或稀硫酸溶液、硫酸鈉溶液等)無沉淀產生。(也可用同樣的操作,滴加相應的試劑檢驗氯離子、氫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