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7北京市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100分,60分鐘)一、本大題共11小題,每句1分,共26分。1.按詩文內容填空。(1)《靜女》中,描寫男子著急等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清照的《聲聲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用雨點打在梧桐葉上的情形寫出了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3)《登高》的頷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了自己與琵琶女境況相像,因而有同病相憐之感。(5)從古至今贊美英雄的作品不行勝數,蘇軾筆下英武豪邁,雄姿英發的周瑜“談笑間,______________”,風神瀟灑。(6)《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樣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琵琶行》中以“東船西舫悄無言,_________________”烘托了琵琶女演奏之高妙。(8)《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詞人從視覺、聽覺角度,同時運用比方生動描寫赤壁雄奇、險要、壯闊形勢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李清照《聲聲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用一連串疊字寫主子公一成天的愁苦心情,為全詞定下了一種愁慘而凄涼的基調。(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打風吹去。(11)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劉裕之典,來贊美他的壯志豪情。(12)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可謂好學也矣。”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2.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子衿(jīn)樊籠(fán)拾掇(cuò)弄巧成拙(zhuō)B.筵席(yán)曖曖(ài)斂容(liǎn)周公吐哺(pǔ)C.綸巾(guān)紅綃(shāo)贈遺(yí)東船西舫(fǎng)D.機杼(zhù)羈鳥(jī)匝道(zā)鈿頭銀篦(bì)3.對下列詩句中加點字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艱難苦恨繁霜鬢繁:多,濃B.低眉信手續續彈信手:順手C.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暫:突然,一下子D.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次第:依次4.對下列詩句中加點字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采之欲遺誰遺:贈送B.自牧歸荑歸:贈送C.暮去朝來顏色故故:舊、老D.愛.而不見愛:依戀、仰慕5.下列詩句中,與“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三句手法相同的一項是()A.明月松下房櫳靜,日出云中雞犬喧。(王維《桃源行》)B.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澗鳴》)C.誓辭甲第金門里,身作長城玉塞中。(王維《燕支行》)D.岸火孤舟宿,漁家夕鳥還。(王維《登河北城樓作》)6.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①錚錚然有京都聲②曲罷憫然B.①因為長句②不足為外人道也C.①是夕始覺有遷謫意②巨(吳巨,人名)是凡人D.①歌以贈之②何以解憂7.下列與“主子下馬客在船”所用的修辭手法不同的一項是()A.秦時明月漢時關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D.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8.“檣櫓灰飛煙滅”一句中,用“檣櫓”代指戰船。下列詩文沒有采納這種手法的一項是()A.何以解憂?唯有杜康。B.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C.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D.主子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鐵騎突出刀槍鳴B.門前冷落鞍馬稀C.整頓衣裳起斂容D.凄凄不似向前聲三、本大題共2小題,共15分。閱讀《論語》選段,完成10~11題。①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②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行忍也?”《論語·八佾》③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論語·八佾》④子擊磬于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論語·憲問》⑤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行而為之者與?”《論語·憲問》注釋:①“畏”,此處是拘囚的意思。公元前496年,孔子從衛國去陳國時,經過匡地。匡地曾遭遇魯國陽貨的侵擾暴虐。孔子的相貌很像陽貨,匡人以為是仇人陽貨來了,便將他包圍,拘禁了五天,想殺他。后來弄清真情,才放了他們。匡,今不詳何處。一說即河南省長垣縣西南十五里的匡城。②茲:這,此。這里指孔子自己。③后死者:孔子自稱。與:賜予。于:介詞,把,拿。與于:即“把斯文賜予…”。④如予何:把我如何,能把我怎么樣。“予”,我。⑤八佾:佾,行,列。指古代奏樂舞蹈的行列。一佾,是八個人的行列;八佾,就是八八六十四個人。按周禮規定,天子的樂舞用八佾,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按季氏的官職,只有用四佾的資格,但他竟敢用了天子才能用的八佾的規格,在孔子看來這是不行饒恕的僭越行為。10.“深則厲,淺則揭”意思是水深就穿著衣服涉水,水淺就提起衣襟涉水。這兩句出自《詩經·邶風·匏有苦葉》,請分析荷蕢者引用該詩句有何深意?(7分)11.結合上面幾則材料,概述孔子是如何“知其不行而為之”的。(8分)四、本大題共6小題,共23分。(一)閱讀下面兩首詞,完成12~14題。(13分)山居即事王維孤獨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到處采菱歸。12.下列對詩句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寫詩人隱居山中,在蒼茫的暮色中關閉柴門,遠望余暉。B.“鶴巢松樹遍”寫鶴在松林中到處筑巢,表現朝氣盎然的景象。C.尾聯寫渡頭炊煙升起,人們采菱而歸,與頸聯形成顯明對比。D.此詩描繪了詩人在山中滿意的生活,但又透露出落寞的心情。13.“渡頭煙火起”一句中借“煙火”表明有人家在山中生活。下列詩詞語句沒有運用這種寫法的一項是(3分)()A.幾家煙火依村步,何處漁歌似家鄉。(司馬扎《曉過伊水寄龍門僧》)B.四面云山誰作主,數家煙火自為鄰。(朱灣《尋隱者韋九山人于東溪草堂》)C.水曲山隈四五家,夕陽煙火隔蘆花。(徐積《漁父樂》)D.更九衢、煙火近元宵,聞嬉笑。(劉仙倫《滿江紅》)14.本詩頸聯體物精細,狀寫傳神,“詩中有畫”,請作簡要賞析。(7分)(二)閱讀下面兩首詞,完成15~16題。(10分)沁園春·答九華葉賢良劉克莊①一卷《陰符》,二石硬弓,百斤寶刀。更玉花驄噴,鳴鞭電抹;烏絲闌展,醉墨龍跳。牛角書生,虬須豪客②,談笑皆堪折簡招。依稀記,曾請纓系粵,草檄征遼。當年目視云霄,誰信道、凄涼今折腰。悵燕然③未勒,南歸草草;長安不見,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塊④,歌罷猶須著酒澆。休休也,但帽邊鬢改,鏡里顏凋。【注釋】①劉克莊:南宋詞人,其詞繼承了辛棄疾的愛國主義傳統及豪放風格。②牛角書生:用隋末英雄李密少年時牛背上讀書遇權臣楊素事。虬髯豪客:用虬髯客張仲堅遇李靖,折服于李世民事。③燕然:即燕然山。《后漢山?竇憲傳》記載,東漢竇憲率兵追擊匈奴單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④磊塊:一作壘塊,《世說新語?任誕篇》云:“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15.下片“當年目視云霄,誰信道、凄涼今折腰”,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了自己內心的感慨。下列詩句,沒有運用這種手法的一項是(3分)()A.從前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孟郊《登科后》)B.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曹松《乙亥歲》)C.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梅堯臣《東溪》)D.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16.劉克莊此詞與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都借用古人古事來塑造形象、表達情感。試比較這兩首詞,簡要分析其塑造的自我形象或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7分)五、本大題共4小題,共12分。材料一《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全書中性格最豐富、最困難的一個人物,也是一個塑造得極為勝利的藝術典型。蘇軾的《東坡志林》有這樣一條記載:“涂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這說明至少從北宋起,在“說三國事”中已經形成“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并引起大眾共鳴。羅貫中順應大眾的心理,繼承了這種基本傾向;同時又超越以往的通俗文藝,敬重歷史,博采史料,塑造了一個高度特性化的、有血有肉的“奸雄”曹操。羅貫中以大開大闔的筆觸,藝術化地呈現了曹操在漢末群雄中脫穎而出,逐步戰勝眾多對手的豪邁歷程,又時常地揭露曹操奸詐的作風、殘忍的性情。而在曹操與劉備、諸葛亮的對比中,則更多地鞭笞和訕笑其惡德劣行。這樣的曹操形象,以歷史真實為基礎,達到了高度的藝術真實。在除滅董卓之亂的斗爭中,曹操的性格第一次得到了全面的呈現。當董卓擅行廢立,殘殺大臣,甚至悍然害死何太后和漢少帝,隨意屠戮百姓時,眾大臣惶恐無計,只能聚在一起掩面而哭;曹操卻別出心裁,反而“撫掌大笑”,曰:“吾非笑別事,笑眾位無一計殺董卓耳。操雖不才,愿即斷董卓頭,懸之都門,以謝天下。”這氣魄,這膽略,眾大臣只能自愧不如。當董卓的猛將華雄擊敗孫堅,并連斬聯軍幾員大將,眾諸侯“皆失色”時,關羽自告奮勇愿斬華雄,袁紹、袁術都以位取人,瞧不起關羽,曹操卻主動支持關羽出戰。關羽一舉斬了華雄,袁術仍欲以勢壓人,曹操卻說:“得功者賞,何計貴賤乎?”兩相比照,曹操的慧眼識人可謂鶴唳雞群。當然,羅貫中也不斷揭露著曹操丑惡的一面。為報父仇而攻打徐州,竟下令“但得城池,將城中百姓,盡行屠戮”;對于忠于漢室,反對自己的大臣,毫不留情地揮起屠刀;甚至輔佐他最得力的首席謀士荀彧,僅僅因為不贊成他封魏公,便被逼服毒而亡;至于“借頭欺眾”“夢中殺人”等陰謀陰謀,更是花樣百出,令人怵目驚心……毛宗崗稱他為“奸絕”,實在并不過分。這一連串情節,大起大落,一波三折,表現了曹操性格的各個側面。是的,曹操就是這樣的典型:機靈與奸詐雜糅,豪爽與殘忍并存;時而厚遇英雄,時而摧殘人才;殺人時心如鐵石,殺人后又經常擠出幾滴后悔的眼淚;昨天不講道理地殺人,今日又假惺惺地予以厚葬。這種反復無常的手段,充分表現了曹操驚人的權術:做了虧心事卻從不認錯,企圖以“厚葬”來抹掉自己手上的血跡,在自欺欺人中求得心靈的安靜。可以說,《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不僅是歷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征的藝術演繹,而且集中涵蓋了千百個封建統治者的困難品性,因而具有更高層次、更大范圍的歷史真實性。在中國文學史上,很難找到像曹操這樣集真偽、善惡、美丑為一體的封建政治家形象,這樣的“圓的人物”,他完全可以稱得上世界名著之林的藝術典型,具有永恒的審美意義。(取材于沈伯俊《再論曹操形象》)材料二《三國演義》作為一部世代累積型作品,其“擁劉反曹”思想傾向有著深遠、困難的社會歷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淵源。三國之后,歷代史家和統治者從統治階級的政治須要動身實行了“擁劉”或“擁曹”的不同看法。但實質上,這種“擁劉”與“擁曹”之爭不過是封建正統觀念在不同歷史條件下的表現而已。曹操的兒子曹丕逼漢獻帝下臺,建立曹魏王朝后,繼起的司馬氏集團如法炮制,經過一系列的宮廷政變,逐步減弱曹魏勢力,最終推翻曹魏統治,建立了西晉王朝。因為司馬集團是以同樣的方式獲得政權的,所以它必需奉曹魏為正統,將自己定格為曹魏的繼承者,故陳壽的《三國志》將曹魏樹為正統。東晉是一個偏安的政權,狀況有點類似于蜀漢,于是,習鑿齒的《漢晉春秋》提出,蜀漢才是正統。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不是正常的政權過渡,所以歐陽修在《正統論》中,認為曹魏是正統。南宋偏安,又有點類似固守四川的蜀漢,于是朱熹提出蜀漢是正統。明清的統治者,在理論上無法接受這種權臣架空、威逼皇帝并取而代之的模式,于是在經驗了數百年的爭辯以后,最終將曹操和司馬懿父子歸入篡逆的奸臣。永樂年間的《春秋大全》,更是正式地將曹操歸入“亂臣賊子”行列。而民間,從兩晉南北朝起先,“擁劉反曹”傾向就日趨顯明。尤其宋元時期,民族沖突尖銳,因此,偏處西南一隅的蜀漢被當作漢族政權的象征,而盤踞中原的曹魏則被視為漢族政權的篡奪者。同時,民間的“擁劉反曹”情結還反映了處于社會底層的廣闊人民在困苦的生活境遇中對明君賢相的渴望。宋元時期,社會民眾飽受壓迫摧殘。他們無力變更現實,于是將對生活的志向寄予在駕馭國家政權的國君和文臣武將身上。歷史上流傳下來的蜀漢君臣的賢明、仁義正好符合民眾渴望明君賢相的志向,而曹操的奸詐、殘忍正是他們所厭惡和恐驚的。于是,蜀漢君臣成為民間志向君臣的代名詞,并在民間流傳和文藝創作中不斷被美化;而曹操則成為百姓眼中殘民害民的君主代表,并在民間流傳和文藝創作中不斷被丑化。元明之際,生活于社會底層的羅貫中正是在元末動亂的社會環境中,在民間濃重的“擁劉反曹”氛圍中,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思想觀念,將“擁劉反曹”思想傾向熔鑄于《三國演義》的創作中。他將大部分藝術心血都傾注在了劉蜀集團的那些“虎賁之士”身上,而曹操作為作者塑造的一個反面人物,卻是“腹隱機謀”,他的才智加上他的善用人才,使他在三國這個紛爭的社會里所向無敵,無往不勝,但全部的英雄業績一旦和他在道德倫理上的丑行結合起來,就忽然黯然失色了。(取材于趙鳳杰《<三國演義>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材料三千百年來,對于曹操的歷史評價之所以難以統一,起因于衡量歷史人物的標準從來就沒有統一過。這個標準就是封建的正統觀念。而正統觀念自身充溢了沖突、虛偽和混亂,經不起仔細的推敲。正統觀念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和華夷之辨。可是,帝王有沒有嫡長子,有沒有一個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嫡長子,嫡長子是不是具有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智商和實力,都沒有肯定的把握。嫡長子繼承制來自宗法制。更重要的是,帝王視天下為一家一姓之私產,奉行一種“老子打江山,子孫坐江山”的觀念,而這種保證子孫坐享其成的制度又往往促成了子孫的腐敗和無能。至于華夷之辨,有人認為,漢人建立的王朝代表正統。根據這種標準,元朝和清朝都不是正統。但歷史上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并不以為自己是“夷”,因為所謂“華夷之辨”,經常是從文化的意義上來看的,血緣、種族和地理的因素反而是次要的。只要繼承了中華的傳統文化,就是正統。事實上,漢族從來也沒有“純”過,漢族本是華夏眾多民族融合的產物。在歷史上,只要運用漢字,奉儒家學說為正宗,遵循禮教,在中華大地上實行了有效的統治,那就會被認為是正統。更何況,在有些文人那里,所謂“正統”更是一個特別混亂的概念。《三國演義》評點者毛宗崗曾說,要讀懂《三國演義》,“當知有正統、閏運、僭國之別”。所謂“閏運”,指的是不正常的時世、亂世,如閏月之于正常的年份。毛宗崗說蜀漢是正統,是三國中唯一合法的政權,因為劉備是“帝室之胄”。可是,劉備是否景帝的后裔,誰也說不清晰。毛宗崗認為:曹魏是“竊國之賊”,而且曹魏沒有統一中國;西晉雖然統一了中國,但西晉“以臣弒君,與魏無異”,是一丘之貉,“亦不得為正統”。不但西晉不是正統,東晉也不是正統,因為“東晉偏安”,“愈不得以正統歸之”。他甚至認為,“煬帝無道而唐代之,蹈魏、晉之陋轍,則得天下之正不如漢也”。至于宋朝,“終宋之世,燕云十六州未入版圖,其規模已遜于唐,而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取天下于孤兒寡婦之手,取得天下之正亦不能如漢也”。總之,根據毛宗崗的意思,中國歷史上沒有幾個朝代是正統,真正合格的只有漢朝和劉備的蜀漢。可見,毛宗崗的正統概念也是一片混亂。他指責魏和東晉是“偏安”,指責宋的版圖不廣,卻不知蜀漢更是偏安的一朝。取材于張國風《曹操的“正”與“反”》)17.對于“材料一”第三段說的“歷史真實”,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三國演義》在塑造曹操形象時“敬重歷史,博采史料”B.《三國演義》順應了廣闊民眾“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C.《三國演義》既表現了曹操英武豪邁,又揭露其奸詐殘忍D.《三國演義》并沒有刻意地去掩飾曹操的諸多惡德劣行18.下列對“材料二”內容的分析或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對統治者來說,無論“擁劉”還是“擁曹”,都是為了鞏固自己政權的輿論須要。B.民間流傳和文藝創作不斷丑化曹操,是廣闊民眾“擁劉反曹”情結助推的結果。C.經過數百年的爭辯,曹操最終被歸入“亂臣賊子”之列,這說明歷史自有公論。D.羅貫中“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既來源于他所處的時代,也與其所屬階層有關。19.下列對“材料三”中有關學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黃袍:古代帝王袍服。“黃袍”作為帝王專用衣著源于唐朝,后來“黃袍”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B.帝室之胄:胄,從由從月,本義為頭盔,引申為受到愛護的帝王或貴族子孫。“帝室之胄”即帝王的子孫。C.華夷:華夏與蠻夷。古代華夏族是文明中心,稱合于華夏禮俗者為華夏、中國人,不合者為蠻夷、化外之民。D.以臣弒君:弒,從殺,式聲,古代專指臣殺君,“以臣弒君”即以臣子的身份謀殺自己的君王,曹操即典型代表。20.下列對《三國演義》及民間“貶曹”的緣由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A.《三國演義》的“貶曹”傾向既是作者羅貫中自身生活經驗和思想觀念的反映,也是他對廣闊民眾“尊劉貶曹”心理順應的結果。B.民間的“貶曹”傾向源于處在社會底層的廣闊人民在困苦的生活境遇中對明君賢相的渴望,而奸詐殘忍的曹操則成為百姓眼中殘民害民的君主代表。C.封建正統觀念中“嫡長子繼承制”的繼位標準也使得人們對于曹操的“竊國”行為大為不齒。D.曹操不僅具備某個人物的基本特征,而且涵蓋了某個群體的困難品性;集真偽、善惡、美丑等沖突對立的方面于一體。參考答案一、略二、2.D3.D(次第:光景)4.D5.C(C項,“辭甲第”用典,霍去病事。《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天子為治第,令驃騎(霍去病)視之,(霍去病)對曰:‘匈奴未滅,無以為家也。’”甲第:第一等的宅第,舊指貴族宅邸。)6.A(A項,均為形容詞詞尾,…的樣子。B項,①動詞,創作;②介詞,向。C項,①指示代詞,這;②動詞,表推斷。D項,①連詞,表目的,來;②介詞,用)7.C(題干句和A、B、D三項均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C項用了比方的修辭手法)8.B(題干中是借代修辭。A項,“杜康”代指酒。B項,“樊籠”運用比方修辭,把官場比作鳥籠。項,“烽火”代指斗爭。D項,“管弦”代指音樂。)9.B(A項,(古義)突然沖出;(今義)①超過一般地顯露出來,②沖出。B項,古今同義,不喧鬧。C項,(古義)整理;(今義)使紊亂的變為整齊,使不健全的健全起來(多指組織、紀律、作風等)。D項,(古義)以前;(今義)往前,朝前走。)10.(7分)深厲淺揭是個比方句,以根據水的深淺采納不同的涉水方式來比方不同社會的處世方式。水深比方社會特別黑暗,只得聽之任之,如涉水爽性放下衣裳干脆走過去;水淺比方黑暗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籃球單挑協議書
- 聯建工廠協議書
- 洗車臺租賃合同協議書
- 續租場地協議書
- 良田翻耕協議書
- 道路通信協議書
- 聯盟合作協議書
- 建房搭竹架安全協議書
- 店鋪租賃合同書協議書
- 肉羊供應協議書
- 《2024 3575-T-424 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規范 第 1 部分:總則》知識培訓
- 2025至2030年中國聚四氟乙烯彎頭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升降車高空作業施工方案
- 11.2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課時) 初中數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教案
- 手術記錄書寫規范
- DB5301-T 98-2023 改性磷石膏綜合利用礦山生態修復環境風險評估規范
- 室外消防鋼絲網骨架塑料復合PE管施工方案
- 養殖羊購銷合同范例
- 內鏡室工作人員職業防護制度
- 完整版高中古詩文必背72篇【原文+注音+翻譯】
- 飲水安全保障體系-深度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