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遠英華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1頁
安徽省滁州市定遠英華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2頁
安徽省滁州市定遠英華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定遠縣英華(衡水分校)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題3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據里耶秦簡戶籍簿記載(釋文):“東成戶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澤若,子小女子傷。”東成,為里名。戶人,指戶主。士五,是身份稱謂,指無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為課役身份的標志,登記于戶籍,作為征發賦役的依據。夫、沙、澤若、傷,均為人名。這可以用來佐證A.沉重的賦稅制度 B.嚴酷的法律制度C.嚴密的基層管理 D.女子地位的提高2.曹魏以漢《刺史六條》為基礎,由豫州刺史賈逵創立《察吏六條》:察民疾苦冤失職者;察墨綬長吏以上居官政狀;察盜賊為民之害及大奸滑者;案犯田律四時禁者;察民有孝悌廉潔行修正茂才異等者,察吏不簿入錢谷放散者。所察不得過此。據此可知,《察吏六條》的制定()A.以郡縣長官為主要的監察對象 B.使監察機構獨立性得到增強C.將察糾奸官與探訪民情相結合 D.重在維護國家“大一統”局面3.元豐元年(1078年),宋朝頒布禁令:“諸榷場除九經疏外,若賣余書與北客,及諸人私賣與化外人書者,并徒三年,引致者減一等,皆配鄰州本城,情重者配千里。許人告捕,給賞”。元祐四年(1089年),出使遼國的蘇轍卻發現其兄蘇軾的《眉山集》“已到此多時”。這表明在此時期()A.政府嚴格監管出版行業 B.限制文化交流政策作用有限C.宋遼政權矛盾急劇激化 D.宋遼邊境貿易受到政府限制4.司馬光在上書宋神宗《論風俗札子》中寫道:“今之舉人,發口秉筆,先論性命,乃至流蕩忘返,遂入老莊。縱虛無之談,騁荒唐之辭,以此欺惑考官,獵取名第。”這反映()A.宋朝科舉命題不以儒書為限 B.宋朝并未嚴格限制應試者的資格C.儒學獨尊地位重新得以恢復 D.重文輕武導致宋朝實行文化專制5.康熙末年,“攤丁入畝”已開始在廣東推行,雍正時在全國普遍推廣。攤丁入畝繼一條鞭法和“永不加賦”之后更徹底地簡化了稅則,使得“窮民免累,而國賦無虧”,國家對百姓的人身控制繼續削弱。這一改革()A.有利于城鎮工商業發展 B.保證了財政收入富足C.使白銀成為了主要貨幣 D.確保了民眾生活的富足6.如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國部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變化。導致關稅稅率變化的主要因素是()(單位:%)進口貨物1843年前關稅稅率1843年關稅稅率出口貨物1843年前關稅稅率1843年關稅稅率棉花/擔1.740.4浙江絲/擔23.7310棉紗/擔2.411廣東絲/擔10.5710原色洋布/匹0.370.10茶葉/擔62.5A.英國割占中國香港島 B.被迫開放五個通商口岸C清政府承擔巨額賠款 D.中國關稅自主權遭到破壞7.1937年7月到12月,陜甘寧邊區鄉、區、縣、邊區四級議會選舉先后完成,進而組建邊區政府,建立起自鄉至邊區的抗日民主政權,實現了由蘇維埃民主制度到議會民主制度的轉變。這一轉變()A.適應了民族革命戰爭的需要 B.照搬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經驗C.建立起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 D.完善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8.如圖是1980-2018年中國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變化趨勢圖。這反映了我國()A.貧富差距逐漸消除 B.重視調節社會財富的分配C.政府財政收入增加 D.公民納稅意識的不斷增強9.“本黨愿與各黨派及一切群眾團體進行選舉聯盟,并在候選名單中確定共產黨員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黨各派及無黨無派人士均能參加邊區民意機關之活動與邊區行政之管理”,該政策旨在A.建立各階級聯合執政政府 B.適應國內政治形勢的發展C.鞏固國民革命的社會基礎 D.壯大反抗國民政府的力量10.下圖是西部大開發以來民族地區固定資產投資的統計(單位:億元)。圖中數據的變化反映出()A.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得到貫徹 B.邊疆民族地區是西部開發的重點C.民族地區發展依賴固定資產投資 D.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總量快速上升11.學者楊共樂在《羅馬的崛起及其原因》一文中指出:“羅馬的政府很簡單,主要有公民大會、元老院和執政官。公民擁有屬于自己的投票權,許多管理都是選舉產生的……羅馬最高行政長官是執政官,但是執政官生殺于奪的大權是有限的……元老院是執政官卸任以后進入的,是多個優秀的國王組成的一個機構。元老院是政策的制定者,執政官是執行者。”作者認為羅馬崛起的原因是A.戰無不勝的羅馬軍團 B.羅馬政府的簡單結構 C.羅馬法律的逐漸完善 D.優越的政治管理體制12.美國刑事訴訟中有著名的“米蘭達警告”:“你有權保持沉默;如果你不保持沉默,那么你所說的一切都能夠用來作為你的呈堂證供;你有權在受審時請一位律師;如果沒有錢請律師,法庭有義務為你指定律師。”這表明美國()A.樹立并維護聯邦法院最高權威 B.刑事訴訟蘊含著程序正義原則C.法院根據憲法獨立掌握司法權 D.切實保障民眾的自由平等民主13.大陸法系各國普遍不承認判例的效力,禁止“法官造法”,限制法官解釋法律。對行政權和立法權的監督也由至少在形式上不同于普通法院的機構來擔任,由此,產生了獨立于普通司法系統的行政法院。由此可見,大陸法系的國家A.以成文憲法為唯一的判決根據 B.行政干涉司法現象嚴重C.法官的權威性和創造性受限制 D.司法判例沒有參考價值14.19世紀歐洲歷史研究開始關注包括工人在內的社會下層的歷史,恩格斯指出:“一切重要歷史事件的終極原因和偉大動力是社會的經濟發展,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是由此產生的社會之劃分為不同的階級,是這些階級彼此之間的斗爭。”由此可知,這一時期的歷史研究()A.關注民族歷史研究 B.體現歷史唯物主義C.推動歷史學科獨立 D.走向理性化專業化15.如圖為1919年一幅漫畫《超重》,畫中美國總統威爾遜將寫有“國際聯盟”字樣的橄欖枝交給一只和平鴿。作者意在A.彰顯國聯在處理國際爭端中的作用B.質疑國聯維護戰后世界和平的能力C.頌揚戰后興起的全球反戰與和平思潮D.揭露美國試圖通過國聯稱霸世界的野心16.197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牙買加協議》,奠定浮動匯率體系的基礎。這一“無體系的體系”中,美元取代了黃金的地位,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國際貨幣和儲備資產,但是美國政府對美元的價值不承擔任何制度性的責任和義務,這必然導致A.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 B.美元世界貨幣權力大大降低C.多元化貨幣體系形成 D.世界經濟動蕩國際收支失衡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計52分。17.中國法律體系歷史悠久,不斷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應為:材料一在古代中國,“法律是道德化法律,而道德是法律化道德,情理即是道德,情理法融為一體”,這得益于中國特殊的現實狀況和環境。尊卑長幼、貴賤親疏情理觀念是與自給自足的家庭生產生活方式相適應……古代中國宗法制組織形式,也深深決定著中國人的法就是“家法”,就是情理法。人們也習慣于依據自幼耳濡目染的儒家“禮”“理”“名分”“義”等來評斷一個人言行非法與否罪惡輕重,而不是依據朝廷的法律去評斷。此外,在古代中國往往不恰當地強調了政治的作用,把法律當作了政治的附庸,從而使法律失去了其自身的獨立性,這也為以情理介入法律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摘編自俞世峰《中國法文化中的情理交融現象形成原因分析》材料二1985年,隨著改革開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來越活躍,客觀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調整各種民事關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頒布民法通則。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確定改革開放的方向。隨后,與之相適應的擔保法、合同法等單行法相繼制定。進入21世紀,中國與國際接軌,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實施。——摘編自梁慧星《中國民法典編纂的幾個問題》(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古代法文化的特點及成因。(6分)(2)據材料二,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民法典編纂歷程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民法典頒布的主要意義。(8分)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西方政治制度評價標準的演變歷程人物(時間)主張柏拉圖,古希臘哲學家(公元前427—前347)理想國是整體主義的正義城邦,政體的好壞與統治者和公民的品格、心靈這一內在精神尺度相關。當城邦追逐榮譽、財富、自由和專制這些原則時,正義城邦就逐步走向墮落的、壞的政體。奧古斯丁,羅馬帝國神學家(354—430)政治社會(國家)是墮落的人以拯救他們罪惡的一種神授秩序。以是否按照上帝的標準生活為依據,區分了上帝之城和塵世之城。馬基雅維利,意大利哲學家(1469—1527)推崇君主制,政府最重要的事務是維持人民享有安全與和平的環境,君主掌握國家主權,避免內訌,維持安全、安定和保衛無辜者。——摘編自扈瓊琳《西方政治制度評價標準的歷史演變及啟示》等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西方古典時代、中世紀、近代三個階段政治制度的評價標準,并作出合理解釋。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西方國家的開庭富有濃厚的宗教儀式的色彩。法官高居法庭正中,身著黑色法官袍,頭戴披肩的假發,宛如教堂壁畫里傳教布道的上帝。法庭的布置,嚴格的出場順序,尊敬的辭令,手按《圣經》念出發自肺腑的誓言。像宗教儀式一樣被戲劇化了的法律的各種儀式會喚起人們對法律的忠誠本質。在西方法律制度中,正如在西方宗教制度中一樣,延續的歷史意識相對較強,以致劇變也被有意識地解釋成為保存和貫徹過去的觀念、原則所必須的。法律評判是非曲直的標準則是已經被權威者載入成文法的各項條款,或是前任法官在類似的情況下所作的判決,以及其他的權威淵源。《摩西十誡》中禁止殺人、通奸、偷竊,作偽證和欺詐等戒條成為建立各個法律部門的基礎。這是法律的宗教性的重要體現。——摘編自張冉《試論宗教對西方法律的影響》(1)根據材料概括說明西方國家“法律的宗教性”的主要表現。(6分)(2)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西方國家法律受宗教深刻影響主要原因。(6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36年7月,國民政府頒布了近代中國第一部所得稅暫行條例,所得稅最初發生為戰時稅,以補充戰時財政之不足,在抗戰期間和勝利后,國民政府對所得稅曾進行三次重大修訂和稅負調整,三次修訂和調整都是為了應付通貨膨脹和財政赤字,以擴大征稅范圍和提高稅收負擔為中心。由于個人所得稅征起征點低,進稅率級距差距小,最高稅率訂得較低,失去了調節收入、平衡負擔的初衷,抗戰結束后,個人所得稅的繼續開征,加大了工薪階層對國民政府的離心力,再加上所得稅制度本身的缺陷,最終無疾而終。——摘編自何家偉《南京國民政府個人所得稅制度略論》材料二1980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個人扣除標準為800元每月。隨著私營經濟的迅速發展,1986年國務院先后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1994年,國家開始進行全面稅制改革,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形成了一套比較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