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方案-重慶_第1頁
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方案-重慶_第2頁
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方案-重慶_第3頁
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方案-重慶_第4頁
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方案-重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39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設計方案

目錄TOC\o"1-4"\h\z\u第一章項目概述 91.項目名稱 92.項目建設單位 93.項目建設地點 94.項目建設目標、規模、建設期 95.項目簡介 9第二章項目分析 111.設計依據 112.業務需求分析 133.政府部門針對平臺的需求 144.物業管理人員針對平臺的的需求 145.業主針對平臺的需求 156.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指標 157.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硬件支撐需求 188.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設計思路 199.系統的業務流程分析 2110.系統功能用例分析 2211.物業管理用例分析 2312.智慧商業用例分析 2813.社區活動用例分析 2914.智慧應用系統用例分析 2916.小區其他公共服務用例分析 3015.系統非功能需求 30第三章總體建設方案 321.總體設計原則 321.1應用設計原則 321.2架構設計原則 321.3性能設計原則 331.4界面設計原則 332.系統的總體設計 342.1總體業務架構 342.2系統技術架構 352.3系統分級結構 372.4系統邏輯架構 372.5系統數據架構 382.6系統網絡架構 392.7系統接口架構 402.8系統部署架構 412.9平臺運行安全架構 442.10平臺搭建技術架構 442.11數據中心設計 452.12數據本地化和平臺部署方式 462.13與業務系統的對接 472.14與其它廠商系統的對接 473.運行環境設計 483.1平臺硬件部分指標 483.2性能指標 484.項目開發技術平臺 495.系統開發模式 516.系統數據庫 526.1邏輯結構設計 526.2數據表設計 55第四章項目設計方案 614.1.建設目標、規模與內容 614.2.平臺關系 664.3.信息資源規劃和數據庫設計 664.3.1.信息資源規劃 674.3.2.數據庫設計 674.4.安全系統設計 704.4.1.關鍵數據加密與傳輸安全 704.4.2.本地數據安全管理 70.系統軟件管理 70.物業管理制度 71.局域網管理 71.本地數據的備份和恢復 714.5.備份系統設計 714.5.1.數據備份 714.5.2.數據傳輸安全 724.5.3.用戶權限控制 744.6.數據無縫對接 744.7.硬件數據對接 754.8.服務平臺接口 754.8.1.接口調用示意圖 764.8.2.接口權限認證 76.認證說明 76.簽名方法 76.算法特點 774.8.3.接口說明 78.智慧物業接口 78.智慧康養接口 90.智慧通行接口 93.智慧商業接口 95.社區活動接口 106.應用系統接口 1114.9.開發安全 1244.10. 安全防范設計 1244.11.系統功能測試 1244.11.1.測試環境 1254.11.2.測試用例 1264.11.3. 試缺陷分布 1264.11.4. 測試缺陷分析 1264.11.5. 測試結論 1264.12. 機房及配套工程設計 1264.13. 運行維護 126第五章項目平臺功能實現 1285.1.總體建設要求 1285.1.1.基礎要求 128.平臺系統架構介紹 128.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部署架構 129.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網絡架構及接口拓撲圖 130.系統日志查詢與管理 132.系統角色和權限管理 1325.1.2. 數據交互 135.市級智慧小區平臺數據開放與共享 135.數據對接與應用 138.數據統一存儲與管理 141.數據可視化展示與分析管理 142.數據的電子地圖展示 144.與公安機關安防平臺對接應用 1465.1.3. 信息安全 147.平臺容災方案 147.備份方案 148.部署安全登記保護要求 150.數據加密(需要換成國產加密算法) 1655.2.智能化集成管理 1685.2.1.集成管理安全防范系統 168.公共人行出入口管理系統 168.周界防范系統 169.視頻監控系統 170.110聯動聯防系統 171.智慧巡查系統 171.智能訪客系統 1725.2.2.集成管理公共設備監控系統 173.排風監控系統 173.管網數字化管理系統 174.供配電監測系統 175.電梯狀態監測系統 176.公共照明控制系統 176.沼氣濃度監測系統 177.積水監測系統 178.智慧消防監測系統 179.自動灌溉監控系統 1790.智慧充電樁系統 1805.2.3.集成管理信息化服務系統 181.子系統地圖化可視化集成展示 181.子系統監測和管理 1865.2.4.智慧場景聯動應用 1875.2.5.安全服務與應急聯動預案系統 193.應用服務器 193.數據庫服務器 193.安全服務專用設備 193.預警信息處理和管理 193.報警閾值管理 1945.3.物業管理 1955.3.1.物業服務 195.小區公告信息綜合管理 195.在線管家應答功能 197.在線報事報修功能 200.在線收費功能 202.在線水、電、氣等費用代繳功能 206.電子出門條 206.物業服務監督 207.物業品質服務 207.在線裝修管理 2080.智能巡檢 2091.公共資產管理 2102.社區重大事件管理 2113.社區遺留事件管理 2114.在線租售查詢及服務功能 2125.指定公告發布功能 2136.租戶管理和服務功能 2155.3.2.智慧通行 216.出入口管理 216.訪客系統管理 217.停車系統管理 221.健康檢查功能 2265.3.3.智慧安全 227.出入口提示 227.公共監控查看 228.可疑人員通行監測 2285.4.便民服務 2295.4.1.小區共治 229.小區統一人員信息管理 229.失物招領管理 230.業主大會管理 231.智慧協同管理 231.垃圾分類管理 232.公共事務上報管理 2335.4.2. 智慧康養 234.緊急公共衛生事件管理 234.人員健康信息管理 235.社區醫療服務管理 236.康養數據共享 2365.4.3. 小區商業 237.居家服務信息管理 237.周邊商戶信息發布功能 239.無人商超管理 239第六章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軟著 241項目概述1.項目名稱2.項目建設單位3.項目建設地點4.項目建設目標、規模、建設期項目建設目標:達到國家或行業現行合格規范標準,滿足《重慶智慧小區評價標準》DBJ50/T279-2023一星及以上驗收標準。滿足物業管理單位、業主、小區周邊服務機構使用的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規模:建設期:2024年9月-2025年05月5.項目簡介地處重慶市XX縣XX街道,該小區占地面積為27333㎡,建筑面積約為133328.16㎡。建筑類型多為高層,物業類別為住宅。規劃建設戶數801戶,樓盤配備車位766個,車位配比1:1。為響應各級人大代表以及國家領導提出的加快“智慧小區”的建設的號召,推動社區智能化的快速發展,XX置業有限公司積極配合重慶市住房與城鄉建設委員會建設智慧小區的相關工作。智慧小區是社區管理的一種新理念,針對智慧化社區的特點,建設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它集成物業管理、智能化集成管理的相關系統,例如:停車場系統、視頻監控系統、智慧訪客系統等,實現社區各獨立應用子系統的融合,進行集中運營管理。其中,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也包含了智慧康養、智慧安全、小區共治等服務。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主要面向小區住戶、小區物業管理人員以及小區周邊商鋪,旨在采用現代通信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提升小區物業管理人員的辦事效率。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為小區業主提供生活上的便利的同時,也推動智慧社區的發展,它的建設將加快對大數據的采集,對掌握大數據的運營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通過打造智慧小區,可以提升政府執政形象和效率,以社區作為政府政務信息及政策思想傳遞新型單位,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和服務能力,充分體現以人為本、服務民生;善加利用智慧小區,能夠為眾多社區工作人員積累經驗,掌握最科學的數據,為市場研究,企業發展規劃都會提供強大的支撐力。在此參與過程中,也能培養一大批高水平,具有強大互聯網思維的技術型人才。不管從社區居民的生活,還是從整個社會的發展,發展智慧社區,都是勢在必行。項目分析1.設計依據1)建設單位提供的相關土建設計圖說。2)國家與重慶市現行的有關規范、規程及相關行業標準:《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50314-2015《智慧小區評價標準》DBJ50/T-279-2023《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GB51348-2019《建筑智能化系統設計規范》DBJ50/T-175-2014《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DBJ50/T-082-2018《重慶市智能建筑工程檢測規程》DBJ50/T-254-2017《重慶市智慧小區建設技術要點》(試行)《重慶市建設領域信息化系統工程技術規程》DBJ50-T-257-2017《計算機軟件需求規格說明規范》GB/T9385-2008《計算機軟件測試文檔編制規范》GB/T9386-2008《計算機軟件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管理》GB/T14394-2008《計算機軟件測試規范》GB/T15532-2008《系統與軟件工程軟件生存周期過程》GB/T8566-2022《計算機軟件文檔編制規范》GB/T8567-2006《信息技術軟件工程術語》GB/T11457-2006《信息技術系統及軟件完整性級別》GB/T18492-2001《信息技術軟件生存周期過程指南》GB/Z18493-2001《現代設計工程集成技術的軟件接口規范》GB/T18726-2011《軟件工程軟件生存周期過程用于項目管理的指南》GB/Z20156-2006《存儲備份系統等級和測試方法》GB/T33138-2016《軟件工程軟件開發成本度量規范》GB/T36964-2018《綠色建筑評價標準》DBJ50/T-066-2020《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1《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242-2011《車庫建筑設計規范》JGJ100-2015《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2012《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981-2014《民用建筑電線電纜防火設計規范》DBJ50-164-2021《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劃分準則》GB17859-1999《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通用安全技術要求》GB/T20271-2006《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基礎安全技術要求》GB/T20270-2006《信息安全技術操作系統安全技術要求》GB/T20272-2019《信息安全技術數據庫管理系統安全技術要求》GB/T20273-2019《信息安全技術服務器安全技術要求和測評準則》GB/T39680-2020《信息安全技術終端計算機通用安全技術要求與測試評價方法》GB/T29240-2012《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要求》GB/T28448-2019《信息安全技術公共及商用服務信息系統個人信息保護指南》GB/Z28828-2012《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GB/T28181-2022《信息安全技術web應用防火墻安全技術要求》GA/T1140-2014《信息安全技術第二代防火墻安全技術要求》GA/T1177-2014《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范》GB50846-2012《重慶市住宅建筑群電信用戶駐地網建設規范》DBJ50-056-2010《綜合布線系統設計規范》GB50311-2016《有線電視網絡工程設計標準》GB/T50200-2018《公共廣播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526-2010《建筑設備監控系統工程技術規范》JGJ/T334-2014《安全防范工程技術標準》GB50348-2018《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4-2007《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395-2007《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198-2011《出入口控制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6-2007《電子巡查系統技術要求》GA/T644-2006《聯網型可視對講系統技術要求》GA/T678-2007《停車庫(場)出入口控制設備技術要求》GA/T992-2012《出入口控制人臉識別系統技術要求》GA/T1093-2023《安全防范視頻監控攝像機通用技術要求》GA/T1127-2013《車輛出入口電動欄桿機技術要求》GA/T1132-2014《安全防范高清視頻監控系統技術要求》GA/T1211-2014《數據中心設計規范》GB50174-2017《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GB/T2887-2011《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T50065-2011《通信管道與通道工程設計標準》GB50373-2019《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辦發〔2019〕57號3)國家和地方其它相關的現行標準和法規。以上所列標準若有新標準則以新標準為準,凡與本項目有關的國家、地方及國外工程技術規范標準都應遵守。在國內外規范標準發生矛盾時,以國內規范標準為準。4)重慶市及建設委員會有關地方管理規定。2.業務需求分析通過對重慶市《智慧小區評價標準》DBJ50T-279-2023的解讀,本項目要求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以云平臺、物聯網為依托,以現代通訊技術和信息技術為支撐,為小區物業管理提供集內部管理、客戶服務、多種經營于一體的數字物管應用平臺,為小區商家提供集市場拓展、線上預訂、線下運營于一體的數字商鋪應用平臺,在實現物管、商家內部信息化管理的同時,為小區業主提供在線式、本地化的智慧小區服務。小區業主以手機軟件賬戶為身份識別標志,以手機為主要終端,通過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瀏覽物管公告、小區新聞、商品打折、優惠促銷,享受在線報事、在線繳費、在線預訂、小區一卡通等便捷服務。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項目本著以實現智慧小區范圍內各系統資源的共享和業務協同,支撐各系統正常運行、各服務資源接入,為小區住戶提供智慧化服務,為實現高效業務管理提供便利的原則,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便利的現代化、智慧化生活環境,從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會管理與服務的一種新的管理形態的社區。綜合以上所述,本項目的總體目標是:(1)業主端建設目標:能夠有機地結合小區的硬件條件,有效支撐小區住戶安防門禁需求、周邊商城購物、費用在線繳納、智慧政務等信息在線查詢等各項便民措施的數字化系統,能夠將各類應用系統有機集成,實現統一認證、統一門戶、統一數據中心、跨平臺運行支持多類終端使用、個性化服務,滿足小區住戶對智能化生活的需求;(2)物業管理端建設目標:能夠有效支撐小區內資源共建共享、辦公與管理、物業信息發布等各項工作的數字化系統,為了更好服務小區業主,將各類系統有機集成,使物業管理實現線上線下聯動,為物業提供更加及時、快捷、方便的管理條件;(3)物業管理后臺端建設目標:能夠有效支撐小區內資源共建共享、辦公與管理、信息發布與反饋等各項工作的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平臺能夠將各類應用有機集成,能夠將小區相關數據與上級部門(重慶市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進行對接,完成信息資源的統一交換,進而實現統一認證、統一門戶、統一數據中心支持多類終端使用、個性化服務。3.政府部門針對平臺的需求針對重慶市建委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相關標準的要求,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的功能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根據有關部門的要求,必須提供標準SDK包/API等接口程序以便智慧城市、公安、應急等其他上層系統接入。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也可與政府有關部門的管理系統進行對接,同時小區采集的數據可交換到各職能部門。各職能部門采取公共基礎數據,促進和擴大政務信息共享,實現信息資源統一交換??梢园凑諗底种貞c1361架構中三級治理中心的要求,滿足與數字社會、數字法治等系統業務聯動等其他上層系統接入要求,可與政府有關部門的管理系統進行對接,同時小區采集的數據可交換到各職能部門。各職能部門采取公共基礎數據,促進和擴大政務信息共享,實現信息資源統一交換。4.物業管理人員針對平臺的的需求針對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對小區物業管理層面的要求,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的功能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對小區、樓棟、單元的錄入和增、刪、改、查詢等功能實現,在基于這些小區的房產資源對小區進行管理,進而通過計算機技術手段節省成本,提高社區管理運營水準。對小區內住戶的詳細資料的管理,包括增、刪、改、查詢等功能的實現,這些也是一個小區的基本資源,畢竟物業管理最后是針對小區的所有住戶而言的。在具有了所有的基本資料信息后,需要實現實質性的物業管理。主要的管理業務包括:物業設備管理、公共設備管理、收費管理等。住戶投訴管理、住戶報修管理、設備維修管理、停車場管理。括增、刪、改、查詢等功能的實現。這些與用戶資料、小區繳費信息將成為小區物業管理的主體。對小區各部門負責人的資料、限權的管理,包括增、刪、改、查詢等功能的實現。對小區業主智慧生活的功能實現,以便民為宗旨,通過多項終端及網絡對業主可實現廣告推送、產品推薦、商家互動、通過增值服務實現增值收益;5.業主針對平臺的需求針對小區住戶對智慧小區和智慧生活的要求,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的功能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滿足小區住戶多樣化、個性化及便捷化的社區生活需求。小區住戶對服務系統的需求涉及居民及房產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服務,物流服務,安防與綜合監管,物業管理信息化,社區論壇,農產品及訂餐服務,家政服務,政府服務等多方面。其中,老年人更希望服務系統能夠提供健康監控服務,青少年和兒童則更希望服務系統能夠提供與學業輔導、日間托管、興趣班及各種文娛活動有關的服務。安全性高:對訪客進行身份驗證,采取有效的放行,避免尾隨闖入。家庭智能化系統在緊急情況時,可以防御人侵入并及時報警,有效保證家庭安全,提升人民生活安全感。改變生活方式,節省時間:住戶可在線進行購物,在線繳費、報事報修,對小區物業進行評價點贊,同時也可線上參與小區相關的活動,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提升舒適度和幸福感。6.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指標本小區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主要用于滿足綜合物業管理和服務應用的需要,主要指標如下:性能要求信息系統支持不小于2000個用戶的并發訪問,服務網站和APP客戶端支持不小于40000個用戶的并發訪問。前端設備網絡傳輸時延上限值為400ms;前端設備到軟件客戶端傳輸時延上限值為1s;整體平臺操作響應時間不大于1s;業務統計查詢時間不大于3S。設備故障發現時間:從設備發生故障到管理平臺監測到并記錄此故障的延時時間不大于3min。2)基礎要求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主平臺部署于本地服務器,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統部署于本地服務器上,根據項目體量、系統數量等綜合考慮計算、存儲、網絡等硬件資源以滿足系統應用需要;系統具備操作日志查詢與管理功能;系統具備分級分權管理功能,可根據業主、物業員工等不同角色提供不同的移動應用端,如業主、游客、保安、維修、客服等不同的移動應用端。3)數據交互平臺具備標準的HTTPAPI接口,具備與市級智慧小區平臺數據共享的能力;具備主要應用所需不少于5類主要數據的統一存儲與管理的能力,包括人員、車輛、設備、建筑、事件等數據類別;具備不少于3類數據(門禁、監控、停車等)的電子地圖展示功能,并具備不少于3類數據(報事報修、通知通告、物業繳費等)統計、分析與展示功能;具備接入公安機關指定安防平臺的功能,數據格式滿足公安機關相關規范和要求。4)信息安全具備用戶注冊需驗證碼,并進行密碼強度校驗功能,具備重置密碼或找回密碼的驗證體系;對用戶進行權限認證,對關鍵信息采用加密技術;可對數據進行備份和恢復,在保證物業和業主正常使用的同時,確保各類隱私數據、業務數據的絕對安全,進行分別存儲、脫敏處理等,避免出現信息安全和數據丟失的情況。5)集成管理安全防范系統具備對小區內安全防范系統中各子系統進行分析和處理,支持管理人員多終端訪問、權限管理和一定的擴展性;具備采用電子地圖的形式顯示小區內安全防范系統各個子系統,以便在地圖上實現對小區內的監控。6)集成管理公共設備監控系統具備對小區內公共設備監控系統進行分析和處理,以達到對小區內公共設備的實時監管,具備設備運行狀態查詢和運維管理功能;具備采用電子地圖的形式顯示小區內公共設備的位置信息,以便在地圖上實現對小區內公共設備的監控和管理。7)集成管理信息化服務系統具備對小區內信息化服務系統進行分析和處理,以達到信息共享及各應用系統聯動功能;具備采用電子地圖的形式顯示小區內信息化服務系統,便于物業管理。8)智慧場景聯動應用具備與市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平臺對接能力,應實現對預警信息進行發布播報的功能;具備應急預案聯動能力,例如接收到應急信息自動打開門禁、檢測相應設備工作狀態等;智慧AI云算法平臺,根據現場環境采集,對積水、內澇等災害進行及時報警、預警功能;根據不同應用場景,可實現物聯網設施設備跨系統的聯動響應和控制,滿足智慧管理服務的功能。9)物業服務具備物業通知、社區公告的發布、應急預警信息接收功能,可進行物管通知和信息發布;具備在線管家功能,可及時處理業主的咨詢和投訴;具備在線報事報修功能,可方便實時的進行各種報事報修;具備物品放行功能(電子出門條);具備物業費在線收費功能;具備在線水、電、氣等費用代繳功能;具備“保安、保潔、保綠、保修、客服中心”等的工作計劃公告、執行情況公示、意見收集以及業主評價等功能;具備裝修手續在線申請、審核、裝修信息公示、驗收申請、審核、裝修保證金退還等功能;具備小區重大事件(重點設備故障、安全隱患、突發應急事件等)推送和提醒功能,可實現小區管理人員及時獲取事件信息,快速下達處置指令并獲取反饋;具備遺留事件提醒和查詢功能,可實現小區管理人員實時查閱巡查日志和事件處理記錄,對遺留事件進行線上督辦和處置;具備對指定用戶下發通知通告功能;可以加強物業與業主之間的聯系,促進物業的服務效率,提升物業的服務品質,提高業主的滿意度。10)智慧通行接入人行出入口管理系統,具備兩種以上出入口放行功能;接入智能訪客系統,具備訪客實名預約申請,以及查詢申請審核結果,并在有效期內實現訪客自由通行等訪客管理功能;接入物業管理系統或軟件模塊,具備一戶多車共用一位的停車費收取功能,平臺通過與各個智能化子系統的對接和數據打通,方便業主的生活也可有效提高平臺的價值點和使用率。11)智慧安全接入視頻監控系統或軟件模塊,具備權限范圍內公共區域視頻監控查看功能;具備24小時應急預警服務保障功能,如應急預警傳輸通道中斷,及時對物業管理人員進行故障提示。12)小區共治具備采集街道、社區、能源供應部門、業主委員會等相關共治單位或組織及人員信息的功能;具備業主通過平臺發布物品丟失、認領、求助等信息的功能;可發布各類小區業主大會決策信息通知及意見調研,如業主管理規約、專項維修資金啟(使)用、業主滿意度調(查)研等活動,且具備能綜合查詢、統計、分析數據功能;具備發布各類興趣愛好小組、居民社團、志愿小隊等,活動組織、交友互動、信息共享等功能;具備業主端反饋小區公共管理事件的功能,業主發現異常情況可通過業主端以圖文、音視頻等形式將意見快速上傳至管理服務平臺,并跟蹤查詢事件處理進度情況和進行評價。13)智慧康養具備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傳染病和應急救治信息,以及醫療、養老、保險等相關政策信息的發布功能。14)小區商業具備提供家政、維修等居家服務信息的功能,具備線上廣告平臺功能,具備小區業主進行商品交易、物品置換等功能,具備商家優惠信息接收和優惠券領取功能,給業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小區周邊的商家和物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可以反哺平臺的運營,保障平臺的穩當運行。7.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硬件支撐需求性能指標指標要求TPS大于期望高峰值(期望高峰值100)超時概率小于0.5‰錯誤概率小于0.5‰CPU利用率小于75%響應時間小于2sLoad平均每核CPU的Load小于1JVM內存使用率小于80%FullGC頻率平均大于半小時每次為保證整個系統發揮出最佳效果、運行使用可靠穩定,系統設計應采用先進、成熟、實用的主流技術,各子系統設備應選用在國際、國內業界知名的、可靠性高、售后服務好、業績良好企業的產品。8.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設計思路以數字重慶1361架構為基礎,基于新一代的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優化等信息技術,通過感知化、互聯化、智能化的方式,將社區中的物理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社會基礎設施和商業基礎設施連接起來,成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礎設施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開放平臺”建設思路,以改善民生,服務社會為最終目的,使小區中各領域、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明顯化,使之成為可以方便服務、實時反應、協調運作的系統。具體要求如下:多系統融合智慧小區系統涵蓋了人口管理、出入控制、視頻監控、報警系統等各行業應用,系統設計時將行業先進的軟硬件高效地集成在一起,使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能充分發揮作用,協調一致地進行高效工作,避免采用多套系統拼湊,為系統建成后可持續性運行提供質量保障及技術支持。2)系統先進性在保證穩定性實用性和便捷性的前提下,管理平臺應該具備一定的先進性,以保證在今后的5-10年內不會被淘汰,并且可以滿足居住智能訪客、視頻監控等系統使用中的要求和需求。3)可靠性、穩定性硬件體系結構在實際應用中能經過較長時間的考驗,在運行速度和性能上都應是穩定可靠的、擁有完善的、實用的解決方案。同時,應從長遠的技術發展來選擇具有良好前景的、較為先進的技術和產品,以適應系統未來的發展需要。網絡設計、軟件設計等方面充分考慮可靠性和容錯性,對關鍵應用和設備應考慮冗余備份及容錯恢復機制。4)經濟、實用性系統力求經濟實用、操作簡單、維護方便,使技防、人防、物防三者有機結合,確保建立一個完整的防范體系,使工程投資達到良好的投資回報。5)設備安全性智慧社區系統的設備必須滿足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設備選型不能選試驗產品,要選擇市場成熟的主流產品,確保系統安全可靠運行。關鍵設備的數據存儲和接口擴展應采用冗余設計,要具有故障檢測和系統恢復功能;網絡環境下信息傳輸和數據存儲要確保安全,避免出現網絡非法惡性攻擊和數據被非法提取的現象。系統應采用多重加密方式,對安防系統的數據交換、存儲和訪問等應有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數據被破壞、竊取、丟失等事故發生。安全級別控制健全,防止截取操作,能有效審計用戶操作,以便追查事故原因。系統應保證敏感信息根據操作員權限屏蔽或顯示,避免低權限操作員查看到系統(如業主)的敏感信息等。應制定嚴密的安全管理機制,確保網絡安全、信息安全、系統安全、數據庫安全和設備安全。信息安全:嚴格設置用戶使用權限及審批方式,各級用戶只能調看本權限范圍內的視頻信息;傳輸安全:網絡數據傳輸采用安全加密機制,關鍵數據采用成熟的多重加密算法,防止各種非法提取或篡改;存儲安全:對于視頻圖像的存儲有分散與集中存儲機制,確保重要數據的安全性;6)統一性原則在系統建設中執行國家相關技術標準,嚴格按照GB/T28181-2022《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確保監控系統互聯互通。視頻實戰應用系統建設,要充分考慮與其他公安信息系統的銜接與共享,系統軟件接口開放、可擴展。在系統建設中,要充分論證、科學規劃、合理布建,站在全局一盤棋的角度,滿足公安的應用需求,堅持視頻資源高度共享。要結合實際,充分考慮各警種的實戰應用和政府其他部門視頻共享的需求,所有警種的視頻資源必須實現跨區域、跨警種高度共享,杜絕信息孤島。充分考慮到網絡視頻系統對于法制社會的重要性及緊迫性,建設先進的系統架構,整合社會的現有資源,同時通過統一的平臺,實現市縣視頻監控資源共享。7)兼容性、可擴充性系統的拓撲結構應具有可擴展性即系統聯結必須在系統結構、系統容量與處理能力、物理聯接、產品支持等方面具有擴充與升級換代的可能,采用的產品要遵循通用的工業和行業標準,以便不同設備和應用通過異構方式來擴充系統能力。為了使所實現系統能夠在應用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保護原有開發投資,在設計系統時,應將系統按功能做成模塊化、接口標準化,可根據需要增加和刪減功能模塊。8)標準性、開放性系統采用開放式架構,各前端子系統采用行業標準的接口,可方便地利用現有的設備(如攝像頭、鎖、可視對講、電源、組網設備等)進行增量式建設,節省建設成本,避免重復建設帶來的資源、資金的浪費。同時,系統的軟件設計時也采用業界成熟的標準服務式架構,可通過相關接口與第三方廠家開放型硬件、軟件進行集成。9)易操作性因平臺管理的人員數量龐大,涉及到管理對象多(人、房屋、設備等),系統應采用圖形化界面,易上手、便捷操作。具備操作流程說明以及FALSH視頻教程。10)可維護性、可管理性整個系統中的互連設備,使用方便、操作簡單易學,并便于維護和管理。對于關鍵設備,如門禁控制器、網絡硬盤錄像機能在系統中實時查看狀態,并能遠程升級。9.系統的業務流程分析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為小區業主和小區物業管理人員提供專業的智能化服務,服務內容分別為智能化集成管理、物業管理以及小區便民服務。作為專業的公共服務平臺,翰林府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以打造“七項管理服務體系”為目標,平臺采用B/S架構模式切入小區公共服務。通過翰林府智慧小區公共服務管理平臺,整合小區基礎環境,利用物聯網技術、現代通訊技術以及計算機科學技術改變傳統的物業管理模式,改變小區物業管理效率低、管理混亂的情況,通過整合小區基礎環境以及小區周邊環境,早日實現小區管理智能化,小區業主生活智能化,智慧小區的標準化。構建數字化的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聯動多項技術服務保障體系,服務“小區業主、小區物業、小區周邊商戶”三類客戶,方便上級有關部門監管,重構智慧生活概念,實現線上運營、線下運作的有機結合。業務流程:10.系統功能用例分析通過上述業務流程分析,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的基礎功能性服務可以分為四個功能模塊,分別為總體建設要求、智能化集成管理、物業管理、便民服務系統以及小區其他公共服務。根據系統的功能劃分,系統中的參與者包括小區住戶、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周邊商鋪店主以及上級有關部門監管平臺。業主是指通過小區業主注冊成功成為本系統中使用絕大多數功能的用戶,主要能使用的功能包括門禁系統管理、繳費管理、信息發布管理、報事報修管理以及其他公共服務管理服務。小區物業管理人員是指通過物業公司向軟件公司對該軟件的使用權進行購買,并具有一定權限的用戶。小區物業管理人員的主要能夠使用的功能包括統一身份識別管理、門禁系統管理、繳費管理、信息發布管理、報事報修管理等,周邊商鋪店主是指通過平臺進行商城注冊的用戶,主要能夠使用的功能有信息發布管理和其他公共服務管理。上級有關部門監管平臺是指重慶市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通過對接小區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小區相關數據的采集和管理的用戶。通過對系統主要功能的確定和系統用戶的分析,本系統的整體用例圖如下圖所示。系統功能用例分析圖11.物業管理用例分析智慧物業是現代建筑技術與現代通信技術以及現代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業管理用例分析圖其中,統一身份識別管理是指本項目中,通過小區物業管理人員錄入業主信息、業主進行注冊的功能,還包含了小區周邊商鋪的注冊等功能。主要實現業主的房屋信息、車輛信息、車位信息以及小區周邊商鋪的產品信息注冊等相關信息管理的操作。該用例主要實現的功能包括業主注冊、業主資料、商鋪注冊等。用例圖如下所示:用戶資料:通過用戶資料錄入功能,能夠實現系統數據庫中業主信息的添加與更改。用戶注冊:通過用戶注冊功能,小區業主和小區周邊商鋪可以對已錄入信息的用戶,進行賬號的注冊,然后可以登錄使用小區相應的軟硬件設施。用戶賬戶綁定:通過用戶賬戶綁定,小區業主或者小區周邊商品可以綁定自己的相關信息,比如車牌號碼,水電氣費賬戶等。能實現在用戶資料中添加和修改的操作。統一身份識別管理用例分析圖設備管理是指本項目中,通過小區物業管理人員錄入設備信息、建立設備檔案,制定設備維護計劃,然后通過設備巡檢任務管理系統自動生成任務,推送到物業管理人員手機移動端,并且還能夠提供相應設備的參數、維護記錄以及操作流程等。該用例主要實現的功能包括設備資料錄入、巡檢記錄、設備維護、設備巡檢任務管理等。用例圖如下所示。設備資料錄入:通過設備資料錄入功能,能夠實現系統數據庫中設備信息的添加與修改,同時也能提供相關的設備參數。巡檢記錄:通過巡檢記錄功能,能夠實現對設備維護記錄,維護時間,維護人員的查看。設備維護:通過設備維護功能,能夠實現制定設備維護計劃表,規定設備的巡檢內容、周期、責任人等信息。設備巡檢任務管理:通過任務管理能夠實現提醒工作人員按時有規律地對小區公共設備進行維護檢查,并進行任務的分配和下達。安全管理是指本項目中,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對通過物聯網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將小區內有關安全防護設備進行集中管理,其中包含了小區門禁管理、視頻監控管理、車輛出入行管理、在線巡查管理等。該用例主要實現的功能包括門禁管理、視頻監控管理、車輛出入行管理、在線巡查管理、小區信息安全管理等,以上功能需要通過統一身份認證才能夠使用。用例圖如下所示:門禁管理:通過統一身份識別管理后,門禁管理能夠實現根據業主的需求,打開相關的權限,使業主或業主的訪客有權限使用指定的門禁。視頻監控管理:通過統一身份識別管理后,視頻監控管理能夠實現根據業主的需求,打開相關的權限,使業主有權限查看相關的公共區域的視頻監控。車輛出入行管理:通過統一身份識別管理后,車輛出入行管理能夠實現小區業主車輛的正常進出,在監控或分控中心識別是否為小區住戶車輛。在線巡查管理:通過統一身份識別管理后,在線巡查管理能夠實現根據小區巡查人員數量,以及物業管理人員的設置,對巡查人員進行巡查路線的設置與查看。小區信息安全管理:通過統一身份識別管理后,小區信息安全管理能夠實現根據權限管理表,將小區相關的數據開放給授權人,防止小區信息的泄露。智慧安全、通行用例分析圖費用管理是指本項目中,小區業主通過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進行各種生活資費的在線繳納,包括了物業收費管理、在線繳費管理以及商城訂單管理等功能。該用例主要實現的功能包括在線繳納物業費,水電氣費,在線商城購物,以及對相關的商品和小區物業的服務進行評價等功能。用例圖如下所示:訂單管理:通過訂單管理,系統能夠實現業主在線購買周邊商鋪的產品,并生成訂單及時發給商鋪。支付管理:通過支付管理,系統能夠實現業主進行在線支付的功能,且能夠實現已付款并收到相應商鋪的買家所付資金發放至相應商戶賬號的操作。而且還支持退款,實現買家/賣家取消的訂單進行支付資金原路返回的操作。評價系統:通過評價系統,系統能實現已完成交易的買家對所購買的產品的質量等進行評價的操作。同時,也可以對小區物業管理方面進行評價。物業收費管理:通過物業收費管理,系統能夠實現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對物業收費的標準進行更改,以及收費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的操作。費用管理用例分析圖小區服務管理是指本項目中,通過小區物業管理人員的后臺管理,對小區范圍內的相關事務進行在線辦理,實現線上線下聯動的功能。服務管理包括小區物業公告發布、小區信息發布、小區報事報修管理、小區物業人員任務管理等。該用例主要實現的功能包括實現有計劃有目的的統籌小區相關服務人員對小區的范圍內的相關事務進行線上管理,線下運營的模式。用例圖如下所示:信息發布:通過信息發布功能,可以實現小區相關事務的分級發布,小區業主能夠收到對自己有用的物業公告,小區物業人員能夠收到報事報修等有關工作的信息。任務登記:通過任務登記功能,小區物業人員能夠按照上級指示對有關的設備設施,公區情況進行處理。任務處理:通過任務處理功能,小區物業人員能夠及時反饋給上級任務處理情況。任務回訪:通過任務回訪功能,小區物業管理人員能夠對布置給有關人員的任務進行查看,了解任務完成的情況和質量。小區服務管理用例分析圖12.智慧商業用例分析智慧商業是指小區業主在使用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時,能夠通過該平臺訪問在線商城以及購買相關商品。該用例實現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平臺購買周邊商鋪的產品。用例圖如下所示。智慧商業用例分析圖13.社區活動用例分析間,小區住戶與物業之間的交流互動。用例圖如下所示。社區活動用例分析圖14.智慧應用系統用例分析智慧應用系統是指小區業主通過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時,能夠對小區的物聯網設備進行具有一定權限的操作。該用例實現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平臺實現社區智能化生活。用例圖如下所示。智慧應用系統用例分析圖16.小區其他公共服務用例分析小區其他公共服務是指小區業主通過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時,能夠訪問其他公共資源平臺。該用例實現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平臺實現其他公共資源的接入。用例圖如下所示。小區其他公共服務用例分析圖15.系統非功能需求項目除了需要對功能上的需求進行分析之外,還需要對系統正常運行的非功能性需求進行分析,通常來說,系統的非功能性分析主要是為了保障系統在具體運行時需要的軟硬件環境以及確保系統有效運行所需要滿足的條件,非功能性需求分析對系統的正常使用非常重要,本節從智慧小區項目運行過程中需要具備的易操作性、安全性、先進性、準確性、及時性進行具體分析。(1)易操作性:對于任何一個系統,尤其是一個需要快速、精細完成,系統的便利性和易操作性非常重要。項目中使用的用戶較少,即小區住戶、物業管理人員、小區周邊商鋪。但小區業主缺乏相應的軟件使用培訓,因此,人性化的操作界面是該項米的重要內容。(2)及時性:及時性對于一個軟件系統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非功能性需求之一,系統需要在用戶可以接受的時間范圍之內反饋回相應結果,是軟件系統正常有效運行的必要條件。該項目涉及到眾多小區住戶的訂單管理,日常生活信息管理,因此需要合理的進行設計以確保用戶進行功能操作的及時性。(3)準確性:在軟件系統的非功能性需求中,準確性是最核心的內容之一,系統需要保證在每一個功能模塊在實現過程中功能邏輯的準確性,從而保證系統運算結果的準確性。(4)安全性:該項目涉及到了眾多小區業主與周邊商鋪的個人信息,因此,進行系統安全性分析十分必要,本系統需要進行安全性驗證,具有使用者身份識別、防止非法侵入等功能。同時在系統登錄過程中,不同用戶身份的用戶名和密碼等信息要放置在安全度較高的級別,有效的防止非專業人員和非內部人員登錄系統,從而造成損失。(5)可擴展性: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在開發過程中,應當采用符合當今成熟和發展趨勢的主流技術,同時考慮到平臺維護與功能升級,系統在開發過程中應當有效降低各個功能模塊之間的耦合度,從而在以后的軟件維護和軟件升級過程中降低工作量??傮w建設方案總體設計原則智慧小區綜合管理平臺是以信息化手段實現智能化集成管理、物業管理、便民服務等綜合服務的一種綜合性平臺。通過整合各種傳感器和設備,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可提升小區的管理效率、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因此需要一個先進、科學、完整、成熟的設計作為項目實施的藍圖,確保該系統全局規劃合理、設計思路清晰、實施建設有序;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新型智慧城市發展規劃及生態文明的建設要求。本系統的總體設計遵循以下原則:1.1應用設計原則高擴展性能夠通過應用系統的內部配置實現對新業務的快速支撐;通過主機系統擴容實現系統處理能力的提升。高穩定性能夠保證系統平穩正常運行。高靈活性系統內在模塊能靈活配置,如流程定制、工單定制、權限定制等;高開放性采用開放、標準接口技術實現開放的系統接口。高實用性能夠從可操作性、實際業務規則、技術要求等方面為系統應用者提供高實用性系統。高安全性通過安全控制手段保證系統數據等方面的安全性。高先進性采用多層結構、對象化、組件化、松耦合的設計思想和技術。1.2架構設計原則構件式設計系統必須由一系列獨立部署的構件組成,能夠構件多實例運行、構件接口定義穩定、構件粒度合理確定。分布式設計必須實現構件的分布透明機制,組成系統的構件實例可以部署在一臺或多臺主機上。松耦合、高內聚設計系統設計須遵循松耦合、高內聚原則。構件之間保持松耦合狀態,內部保持高內聚。1.3性能設計原則客戶服務性業務優先、實時對于與客戶直接交互的操作響應一定要及時,優先處理。避免操作性長事務在應用程序中不能采用操作性過長的事務。避免分析性事務作為操作性應用系統,不能采用分析型事務。能力冗余要對主機處理能力、存儲能力等考慮一定的冗余度??刹捎枚〞r任務通過分時處理機制,對實時性要求不高的統計、竣工、批量數據采集等業務可采用定時任務進行調度執行。1.4界面設計原則全中文顯示必須支持全中文顯示界面。風格統一界面顯示的風格要一致。操作友好、交互性強必須易于操作,對錯誤信息、幫助信息等有助信息要詳細??蛻舴战缑嬖谌龑右詢葘C合客服界面要控制在三層以內,以提高操作效率。屏幕大小的自適應性對于不同的顯示模式要能夠自適應。符合瀏覽器風格整個系統界面必須符合瀏覽器操作習慣。系統的總體設計智慧小區通過實現物理世界到數字世界的全面映射,實現小區人、地、事、物、組織的全方位數據化,基于小區“物聯感知、數據匯聚、智慧應用”的構建理念,以智慧小區綜合服務管理平臺為基礎,打造小區數據中樞和聯動樞紐,實現分級信息傳遞和一體化運作,構建安全、治理、惠民于一體的小區管理體系,為政府部門和小區居民提供了一整套的智慧小區整體解決方案。物聯感知:以小區智能承載網為載體,通過小區門禁管理系統、可視對講系統、出入口控制、小區環境監測、智慧巡查、車輛出入管理、積水監測、沼氣濃度監測、高空拋物智能檢測引擎等系統建設,實現小區各類物聯感知數據信息的采集。數據匯聚:按照數據規范建設小區數據匯聚系統,包括轄區內人員、房屋、車輛、人車軌跡、物聯感知等靜態和動態信息,形成小區感知數據中樞,實現數據融合和分類管理。智慧應用:利用深度AI技術、大數據等技術,形成小區數據智能感知、異常行為智能發現、數據智能研判等智能功能,有效支持城市行政管理、服務群眾、治安防控、維穩處突等各項社會治理工作,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2.1總體業務架構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基于移動端、智能IOT設備、云計算等前端技術解決方案建設本地化社區生活服務平臺,著力成為社區居民滿足生活需求的首選好伙伴,讓業主生活更便捷、更美好??傮w架構如下圖:系統應采用云計算、容器服務、大數據等先進的技術路線和主流技術和工具,采用基于J2EE體系的B/S/S的三層架構,采用組件化應用開發技術,實現軟件組件化和功能服務重用,從而能夠適應靈活擴展的業務和應用需求。面向微服務架構,采用服務總線技術,消息總線技術,實現不同服務之間的通信和整合,采用服務編排實現業務流程組合。支持異構環境中的服務、消息以及基于事件的交互,并提供服務和事件的統一管理。身份認證和數據加密,可根據需要配置啟用不同的加密算法(默認采用AES加密算法),對關鍵敏感數據進行加密傳輸與存儲,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和業務軟件系統要滿足信息系統安全要求,確保信息系統安全可靠。2.2系統技術架構智慧小區的技術架構由基礎服務層、數據服務層、平臺服務層、應用服務層組成。具體技術架構圖如圖所示:(1)基礎服務層基礎設施:以下一代通信網絡(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感知設備:由智慧小區各類感知節點和感知網絡構成,主要功能是對小區范圍的物理信息進行自動采集、分析識別和智能控制,實現自動感知、快捷組網和智能化處理。網絡傳輸:實現智慧小區各種信息數據的傳輸,網絡層面網絡形態包括通信網、互聯網、物聯網等,提供智慧小區感知層與平臺層間信息數據的互聯互通服務。(2)數據服務層數據服務基于大數據基礎服務組件,通過多種方式匯聚各類物聯感知數據及業務信息數據,在統一數據標簽和數據分類基礎上,生成結構化數據集,實現多源數據融合,為數據治理、關聯分析和模型訓練提供數據支撐。(3)平臺服務層實現智慧小區各種信息數據的匯聚和整合,分類存儲智慧小區的數據資源,為智慧小區應用層的具體應用提供支持,具備數據挖掘、數據分析、云計算等功能。(4)應用服務層根據智慧小區的各類服務需求,按照權限等級提供給各層級行業部門、物業機構、業主和社會組織等小區治理生態圈的多級應用端口,通過數據分發和解析資源,推動小區智慧場景的交互和實現。2.3系統分級結構2.4系統邏輯架構智慧小區綜合服務管理平臺通過集成小區各子系統(如:視頻監控系統、停車場系統、人行出入口管理系統)等的基礎設備,進行統一的接入管理,通過管理平臺進行統一的設置,監測、調度及操作,最后通過移動終端及其他聯動設備(手機、系統主屏、視頻、廣播、門禁)完成數據和狀態的展示。智慧小區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是智慧小區建設的基礎集成平臺,滿足為更上層的智慧化應用提供最底層的集成服務。2.5系統數據架構數據結構包含以下幾方面:小區本地數據存儲,主要是對住房數據、視頻錄像、居民身份數據、公共設施、人員進出數據、訪客數據等數據進行管理。市住建委智慧小區大數據與小區本地服務數據接入從而形成人員、住房、設施等基礎數據,并接入市級共享數據交換平臺,獲取市級其他政務部門數據,結合市住建委智慧模型算法進行數據挖掘。新業務系統數據模塊管理著空間項目數據、業主客戶數據、人房人車關系、資源數據、服務數據、設備數據等,為物業各系統與流程提供主數據服務功能。具體數據架構如下圖所示。2.6系統網絡架構智慧小區部署網絡環境涉及小區局域網、VPN專網、互聯網、政務外網、公安信息網。在實際項目中,可根據綜治辦、大數據局、公安局、醫療等職能部門的業務需求,選擇相應的網絡環境來部署。小區信息網絡系統網絡架構應滿足小區各應用子系統信息數據的互聯互通,小區信息網絡系統與外部網絡的連接應設置安全防護措施,滿足網絡安全控制要求,采用冗余技術設計網絡拓撲結構,避免存在網絡單節點故障,并提供主要網絡設備、通信鏈路和數據處理相關的硬件冗余,使業務處理能力具備冗余空間,以滿足業務高峰期需要。2.7系統接口架構智慧小區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滿足集成接入的硬件設備的狀態,滿足實時數據的接收和抓取服務。本平臺提供各類異構數據源(UDP、TCP以及高級的各類HTTP協議數據,或WebServices等數據,又或信息發布系統的媒體流數據)的數據抓取和集中式收集管理服務。為智慧小區綜合管理平臺的維護和數據應用開發提供統一化的數據接口,預期支持的抓取的數據源多樣化,能夠滿足多樣化的數據提和整理服務。通信接口滿足數據存儲和傳輸的加密方式、用戶權限的控制模式,確保涉密信息傳輸、交換、存儲和處理安全。示意圖如下:2.8系統部署架構系統采用B/S架構,用戶通過APP或PCWeb訪問系統,通過防火墻實現高并發訪問下的壓力分解及彈性擴容,應用OSS實現數據對象存儲及數據對象的高效訪問,數據庫配置主從結構確保數據安全,采用Redis實現數據高速緩存提高數據訪問速度。根據業務系統特點,充分考慮其高度需求的的高性能、高可用、水平擴展、安全等特性進行部署架構設計,主要圍繞以下幾點:應用程序、文件、數據庫三者分離隨著用戶量增加,業務發展,一臺服務器無法滿足要求,需要分解壓力,因此需要根據功能將相應的模塊放置在不同服務器上——根據模塊功能等選擇對應配置服務器,然后將應用程序、文件和數據庫三者分離部署到獨立的服務器上來提升性能。利用緩存改善網站性能除了硬件上的優化,軟件設計肯定也有辦法改善網站服務器性能。我們都知道,訪問靜態頁面要比動態頁面快地多。因為一般很多動態頁面都需要應用程序服務器去后臺數據庫服務器訪問并查詢數據結果,然后根據返回結果調用文件服務器或者自身應用服務器上的模板來生成動態頁面然后返回給瀏覽器或者客戶端。利用集群改善應用服務器性能—負載均衡服務器盡管在后臺我們分離了不同模塊并部署獨立的服務器和采用緩存的措施改善了網站性能,但是隨著用戶數量達到一個級別,所有用戶都去訪問同一臺應用程序服務器是不現實的,將面臨崩潰問題。因此需同一服務需要多臺來分擔用戶請求,即建立應用程序服務器集群來共同承擔大量請求。通過在應用程序服務器前面(即在用戶請求和應用程序服務器之間)部署一個負載均衡服務器來調度用戶請求,讓它根據分發策略將用戶請求合理的分發到應用程序服務器節點。數據庫讀寫分離,分庫分表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數據庫中的數據越來越龐大,網站性能瓶頸將轉向數據庫,整套系統多數用戶業務場景中,數據庫中80%的操作都是在查詢數據——讀數據。那么改善性能的方向就一目了然,將數據庫分離,一些數據庫專門進行讀數據業務,一些數據庫專門進行寫數據業務,然后通過主備功能實現各數據庫同步。除了數據庫在硬件上的讀寫分離能夠改善web服務器性能外,隨著用戶量的增加,后續通過采用分庫分表來提高服務器的操作效率。利用CDN和反向代理提高網站性能通過內容分發網絡將一些緩存放在運營商機房,這樣用戶訪問時先從最近的運營商機房獲取數據,若不存在,再訪問我們的web服務器。這種方式可以大大減少網絡訪問路徑,畢竟每個地區的用戶總有一些共性習慣,他們經常訪問的那些內容可以通過CDN緩存在他們所在地區運營商的機房,以提高訪問速度。使用分布式存儲系統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因系統中涉及到上傳大量的照片,產生的文件越來越多。單臺服務器肯定存儲空間不足且性能會受到巨大影響。因此需建立分布式文件系統來分解壓力,可通過常見的分布式文件系統FastDFS、HDFS、NFS等構建分布式文件系統。使用容器化技術與虛擬機的硬件堆棧虛擬化不同,容器在操作系統級別進行虛擬化,且可以直接在操作系統內核上運行多個容器。也就是說,容器更輕巧:它們共享操作系統內核,啟動速度更快,且與啟動整個操作系統相比其占用的內存微乎其微。通過容器鏡像保證軟件運行環境的一致性和可快速遷移能力實現快速交付應用程序,當出現業務高峰時,可輕松的實現服務水平擴展,輕松應對流量沖擊。安全防護通過前置DDos防御畸形報文,傳輸層、DNS、連接型、WEB應用層等DDos攻擊,WEB防火墻防御SQL注入、XSS跨站腳本、常見Web服務器插件漏洞、木馬上傳、非授權核心資源訪問等OWASP常見攻擊,并過濾惡意CC攻擊,避免資產數據泄露,保障網站的安全與可用性。2.9平臺運行安全架構此平臺集數據采集、數據質量管理、數據存儲與分析、數據同步、數據展現、數據安全管理等于一身。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從數據接收到存儲維護再到展現的數據管理功能。此平臺能夠對海量數據(包括結構化數據、半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進行存儲、維護挖掘等工作。使用目前最前沿的數據存儲、分析、管理技術,以此為基礎針對數據分析的實時性,分為在線數據分析和離線數據分析。2.10平臺搭建技術架構采用主流的J2EE框架,Springboot2.1.5版本,MybatisPlus等框架,基于集團的PaaS平臺,為物業提供技術保障。中間件:采用Redis作為緩存,RabbitMq作為消息隊列,Apollo作為配置中心,xxljob作為分布式任務,ELK作為日志中心。2.11數據中心設計依托于公司數據、CRM、NC及外部導入數據完成新業務基礎數據的建設;通過MQ\REST\RPC等多種交互方式實現各個業務系統的數據交互;所有數據統一入庫完成數據報表分析。2.12數據本地化和平臺部署方式①物業住戶、房屋、費用等數據信息采用云端或本地物業系統管理。②手機開門授權、可視化對講、車輛進出記錄等數據云端或本地平臺管理。③門禁卡授權、車輛授權等信息采用項目本地數據部署方式(門禁與車禁廠家本地部署服務器)。2.13與業務系統的對接智慧小區作為城市智慧大腦的基礎部分,是小區、街道(鎮)、區(市)縣等層級相關信息平臺和響應機制的拓展,發揮城市智慧治理感受和中樞神經的作用。1)與小區、街道(鎮)、區(市)縣相關信息平臺進行數據實時傳輸和推送服務。2)按照行政管理層級和區劃范圍,接收來自市級、區(市)縣、街道(鎮)和小區的聯動指令,進行逐級管理、上報、監督、備案。3)數據聯動信息應滿足公安、消防、城管、住建、應急、電力、燃氣、通訊、水務、環保、衛生防疫、市政基礎設施、特種設備等部門聯動所需的基本數據和專用數據的信息要求。2.14與其它廠商系統的對接1)與人像比對系統的對接智慧小區管控系統支持與其它廠家的人像比對系統進行對接,通過定制化開發接口方式,將管控系統采集匯聚的人口信息提供給其它廠家的人像比對系統,依托人像比對系統的人臉識別算法進行比對分析,比對結果回傳給智慧小區管控系統作展示應用。2)與車輛比對系統的對接智慧小區管控系統支持與其它廠家的車輛比對系統進行對接,通過定制化開發接口方式,將管控系統采集匯聚的車輛信息提供給其它廠家的車輛比對系統,依托車輛比對系統的車牌識別算法進行比對分析,比對結果回傳給零壹智慧小區管控系統作展示應用。3.運行環境設計3.1平臺硬件部分指標產品需求產品選擇作用說明1應用中間件Tomcat應用服務器2分布式協調中間件Zookeeper集群管理、負載均衡、發布訂閱3服務總線引擎GraviteeAPI網關,降級,限流4消息中間件Message、RabbitMQ、RocketMQ主要解決應用解耦,異步消息,流量削鋒5容器云平臺K8S、Docker持續交付和部署,簡單管理6事務數據庫MySQL關系型數據庫,數據存儲7內存數據庫Redis、memcached高性能、高并發存儲、速度快8Hadoop平臺ClouderaHadoop分布式存儲和計算的平臺、hadoop集群的管理工具3.2性能指標針對智慧小區中心信息化系統的應用需求,結合小區建筑平面布局及配套情況,對智慧小區信息化的硬件支撐做規劃如下:1、計算機資源序號集群應用集群Web集群1主機80臺60臺2內存(G)150012003CPU核心數5203004硬盤(PB)5030存儲量對比項標準存儲低頻訪問存儲歸檔存儲特性高可靠、高可用和高性能的對象存儲服務高可靠、高性能、較低成本的實時訪問存儲服務極低成本的高可靠歸檔數據存儲服務應用場景云應用、數據/內容分析、大數據等熱點數據的存儲和訪問網盤存儲、政企數據備份、監控數據存儲檔案數據、小區影像、視頻素材存儲數據設計可靠性99.999999999%(119)99.999999999%(119)99.999999(1個9)服務設計可用性99.99%99.99%數據解凍之后)SLA承諾服務可用性99.9%99%99%數據訪問實時訪問ms級延遲實時訪問ms級延遲數據需先解凍才能訪問,解凍過程1-5分鐘最短存儲時間無要求30天60天最小計量空間無要求64KB64KB4.項目開發技術平臺SpringCloud是基于SpringBoot的一整套實現微服務的框架。他提供了微服務開發所需的配置管理、服務發現、斷路器、智能路由、微代理、控制總線、全局鎖、決策競選、分布式會話和集群狀態管理等組件。最重要的是,跟SpringBoot框架一起使用的話,會讓你開發微服務架構的云服務非常好的方便。SpringBoot旨在簡化創建產品級的Spring應用和服務,簡化了配置文件,使用嵌入式web服務器,含有諸多開箱即用微服務功能。SpringCloud子項目包括:SpringCloudConfig:配置管理開發工具包,可以讓你把配置放到遠程服務器,目前支持本地存儲、Git以及Subversion。SpringCloudBus:事件、消息總線,用于在集群(例如,配置變化事件)中傳播狀態變化,可與SpringCloudConfig聯合實現熱部署。SpringCloudNetflix:針對多種Netflix組件提供的開發工具包,其中包括Eureka、Hystrix、Zuul、Archaius等。NetflixEureka:云端負載均衡,一個基于REST的服務,用于定位服務,以實現云端的負載均衡和中間層服務器的故障轉移。NetflixHystrix:容錯管理工具,旨在通過控制服務和第三方庫的節點,從而對延遲和故障提供更強大的容錯能力。NetflixZuul:邊緣服務工具,是提供動態路由,監控,彈性,安全等的邊緣服務。NetflixArchaius:配置管理API,包含一系列配置管理API,提供動態類型化屬性、線程安全配置操作、輪詢框架、回調機制等功能。SpringCloudforCloudFoundry:通過Oauth2協議綁定服務到CloudFoundry,CloudFoundry是VMware推出的開源PaaS云平臺。SpringCloudSleuth:日志收集工具包,封裝了Dapper,Zipkin和HTrace操作。SpringCloudDataFlow:大數據操作工具,通過命令行方式操作數據流。SpringCloudSecurity:安全工具包,為你的應用程序添加安全控制,主要是指OAuth2。SpringCloudConsul:封裝了Consul操作,consul是一個服務發現與配置工具,與Docker容器可以無縫集成。SpringCloudZookeeper:操作Zookeeper的工具包,用于使用zookeeper方式的服務注冊和發現。SpringCloudStream:數據流操作開發包,封裝了與Redis,Rabbit、Kafka等發送接收消息。SpringCloudCLI:基于SpringBootCLI,可以讓你以命令行方式快速建立云組件。SpringCloud特點1:約定優于配置2:開箱即用、快速啟動3:適用于各種環境4:輕量級的組件5:組件支持豐富,功能齊全5.系統開發模式軟件系統的開發模式是指客戶端組件與服務器端組件的關系描述,常見的系統開發模式主要包括客戶端與服務器端模式(C/S模式)和瀏覽器和服務器端模式(B/S模式)兩種類型。每一種類型都有各自的實現特點和技術優點,需要根據系統的功能和設計的具體環境來選擇最適合的開發模式。B/S架構模式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對C/S架構模式的一種改進方式,即用戶界面通過使用者的瀏覽器以網頁形式打開,主要的功能和運算放在服務器端進行,從而將客戶端的模式進行了統一,同時還將系統功能實現與計算進行了集中,簡化了系統開發、使用、維護和升級的成本。B/S架構模式的主要特點包括:1)B/S架構模式的客戶端實現和部署較為簡單,一般情況下,只要電腦系統中含有瀏覽器應用就可以使用軟件系統,接入成本較低。2)B/S架構模式的開發成本較低,該模式的支持軟件、開源項目較多,降低了系統的開發難度和成本,易于實現。3)B/S架構模式由于實現了系統功能集中在服務器端,因此對于數據的保護性較強,數據安全性較高。4)B/S架構相對于C/S架構來說,可以降低客戶端運算負荷,節約開銷成本,由于系統功能集中在服務器端,有效減輕了系統客戶端的維護成本和開銷成本。綜上所述,B/S架構最大的優點就在于使用者可以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電腦配置上,只需要接入互聯網就可以訪問網頁,使用軟件系統,不需要安裝專門的客戶端程序。對于本項目開發的智慧小區綜合服務管理平臺的主要功能是實現在線的物業管理和業主訪問,更加注重訪問的便利性,因此本系統采用B/S架構進行開發和實現。6.系統數據庫本系統使用MySQL數據庫。MySQL是目前最流行的關系數據庫,在該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全球許多發展迅猛的行業巨頭(包括Facebook、Github、YouTube、Twitter、PayPal、諾基亞、Spotify、Netflix等)都使用MySQL來支持其高流量網站、業務關鍵型系統和打包軟件,從中節省了大量時間和資金。MySQL數據庫在各種大型軟件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并且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結果,是目前關系型數據庫中成熟和穩定的解決方案,它的主要優點包括:1).可以同時處理幾乎不限數量的用戶;2).處理多達50,000,000以上的記錄;3).命令執行速度快,也許是現今最快的;4).安全性高,具有簡單有效的用戶權限系統。5).跨平臺,可在多種不同的操作系統上進行開發運行;6).支持工具豐富,覆蓋開發周期各個階段的開發和管理工具;7).穩定性高,支持分布式處理。MySQL數據庫是一款操作簡單、效率高、可靠性好的據庫。6.1邏輯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是概念結構設計的下一階段,設計根據概念階段的信息轉化成系統支持的數據模型,本系統的模塊轉換為關系模式如下:報事報修系統管理:報事同步項目信息表:(主鍵ID,小區名,父節點ID,類型ID,創建時間,創建人ID,更新時間,更新人ID,備注信息,是否刪除(0-否,1-是))報事同步用戶信息表:(主鍵ID,三方用戶ID,集團ID,集團名稱,對應員工ID,城區公司ID,用戶名稱,員工姓名,城區公司名稱,區域公司名稱,項目ID,項目名稱,登錄賬戶,區域公司ID,職位,手機號碼,部門名稱,密碼,角色集合(roleId-角色ID,roleName-角色名稱),是否刪除(0-否,1-是),創建時間)報事同步角色信息表:(主鍵ID,三方角色ID,角色名稱,角色所屬公司,角色備注信息,是否刪除(0-否,1-是),創建時間)報事同步用戶-角色信息表:(主鍵ID,三方角色ID,三方用戶ID,是否刪除(0-否,1-是),創建時間)報事同步樓棟信息表:(主鍵ID,樓棟ID,樓棟名稱,項目ID,項目名稱,單元ID,單元名稱,房屋數)報事同步房屋信息表:(主鍵ID,分公司,項目ID,項目名稱,項目類型,分組,樓棟ID,樓棟名稱,單元ID,房屋ID,單元名稱,房屋名稱,產權面積,房屋類型,業主姓名,業主電話,房屋狀態,更新時間)報事同步業主信息表:(主鍵ID,分公司,業主姓名,業主性別,業主電話,等級,房屋ID,房屋名稱,項目ID,項目名稱,身份證號,更新時間)靜態報事動作信息表:(主鍵ID,靜態報事流程ID,動作模板ID,推送人ID,是否推送(0-否,1-是),崗位,是否展示在工單詳情(0-否,1-是),創建時間,創建人ID,更新時間,更新人ID,備注信息,是否刪除(0-否,1-是))靜態報事動作數據選項模板信息表(主鍵ID,靜態報事動作數據ID,標題,排序,創建時間,創建人ID,更新時間,更新人ID,備注信息,是否刪除(0-否,1-是))報事動作數據模板信息表:(主鍵ID,動作模板ID,動作數據模板標題,作數據模板類型:1-單選、2-下拉、3-多選、4-輸入、5-圖片、6-視頻、7-時間、8-其它附件,9-音頻,10-可輸入下拉,動作數據模板排序,是否必填(0-否,1-是),附件數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