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巴蜀與青銅文化的見證_第1頁
三星堆-巴蜀與青銅文化的見證_第2頁
三星堆-巴蜀與青銅文化的見證_第3頁
三星堆-巴蜀與青銅文化的見證_第4頁
三星堆-巴蜀與青銅文化的見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星堆

巴蜀與青銅文化的見證三星堆地址三星堆文化遺址位于四川廣漢縣,岷江上游,距離成都約22公里青銅器金杖及金面具玉石陶器漆器海貝及燒骨刻畫符號等不計算海貝共達1200余件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的種類及數量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寶墩文化,下啟金沙文化(見金沙遺址)、古巴國,前后歷時約2000年,是我國長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為止我國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不能否認,三星堆文化的確是中華文明最古老的源流之一。三星堆青銅器高163.5厘米,軀體修長,身著左衽長袍。長袍下部有饕餮紋,下擺呈燕尾狀。面部方正,大眼睛,直挺的鼻梁,方額大耳,耳垂上還穿著小孔。可能是古蜀人掌握祭祀大權的巫師。青銅神樹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共出土了8棵青銅神樹,分為中、小三型。大型青銅神樹修復后高達3.95米。從造型來看,該青銅神樹應是代表東方的神木“扶桑”。青銅面具千里眼順風耳金面銅人頭像---通寬19.6、通高42.5厘米二號祭祀坑出土出土文物名稱:青銅人面像編號:K1:20概要:寬臉,圓下頷,粗眉,大眼,尖鼻,大嘴緊閉,兩云雷紋形小耳,耳垂穿孔。名稱:青銅虎形器編號:K1:62概要:虎方頭昂首,雙眼圓瞪,尖圓形大耳外撇,呲牙咧嘴,虎尾勁挺上豎,尾尖已殘。以中空圓圈狀作虎身,四足站立于圓座之上。該器風格雄渾古樸,頗具真力彌滿的氣象。名稱:青銅爬龍柱形器編號:K1:36概要:器身呈圓柱形,上大下小。器上有一龍昂首站于器頂,下身垂于器壁,兩后爪緊抱器壁兩側,尾上卷。龍口大張,作嘯吼狀。此器可能是套在木柱頂端的附件。名稱:青銅花蕾狀鈴編號:K2③:78概要:門型提鈕,鈴為喇叭花狀,頂部為花托,萼片四瓣,鈴舌做成花蕊形。銅鈴整件造型如同一朵盛開的鮮花,優美無比。名稱:青銅喇叭座頂尊跪坐人像編號:K2③:48概要:分銅喇叭座和跪坐頂尊人像兩部分,人像上身裸露,乳頭突出,下身著裙,腰間系帶,帶兩端結紐于胸前,紐中插物。人像雙手上舉捧護圈足尊腹部。表現了巫師跪在神山頂上頂尊獻祭神天的情景。從人像的造型特征看,可能表現的是古蜀國的女巫形象。名稱:青銅雞編號:K2③:107概要:昂首引頸,尾羽豐滿。造型生動,寫實性強,鑄造工藝精美。它可能即是古代神話中呼喚日出的”天雞”的象征物。名稱:青銅獸首冠人像編號:K2③:264概要:人像下身殘缺,面部、右耳、下頜部有多處鑄造孔。獸耳冠右耳下部為補缺,左耳邊緣上有三處裂紋,獸首吻部上緣有一長約12厘米的補鑄形成的裂縫延伸至左耳根部。獸頸部前面右側有多處鑄造孔。人像左腋下有一道鑄造形成的缺口,人像腦后冠下部有一敲擊形成的凹洞。獸鼻頂端有一處鑄造不佳形成的孔洞。名稱:青銅太陽形器編號:K2②:67概要:這種近似車輪的青銅器經研究認為是古蜀太陽太陽神崇拜的象征物。該器在圓凸中心及暈圈上各有一小孔作固定使用,估計是常設在宗廟的神器,釘掛在某種物體上以供祭祀者膜拜。三星堆遺址發現的重大意義1、三星堆的發現將古蜀國的歷史推前到5000年前,彰顯了早期蜀王國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改變了人們過去對古蜀國的認識。2、為中華文明起源多元一體的格局提供佐證3、三星堆文物填補了中國考古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