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十三、鹽和化肥(解析版)目錄專題十三、鹽和化肥【五大題型】【題型1常見的鹽及鹽的性質與用途】 3【題型2復分解反應】 5【題型3物質或離子的共存】 7【題型4化學肥料】 9【題型5粗鹽提純】 111.鹽與化肥是中考的必考內容主要考查鹽的化學性質分值為2~8分各類題型均會涉及一般將鹽的性質用途提純化肥種類的判斷與其他知識聯系在一起綜合命題。2.預計2024年中考仍會將鹽的性質作為考查的重點,鹽的用途及化肥的使用會在選擇、填空、探究題中考查的可能性很大。【知識點1生活中常見的鹽】1.一類組成里含有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如NaCl、NH4HCO3等。2.幾種常見的鹽名稱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化學式NaClNa2CO3NaHCO3CaCO3俗名食鹽純堿、蘇打小蘇打石灰石顏色溶解性不溶溶液酸堿性弱堿性弱堿性主要用途食用調味積雪等生產玻璃、造紙、紡織、生產洗滌劑等治療胃酸潰瘍患者建筑材料、作補鈣劑3.其他鹽及鹽的統稱,味道與NaCl極為相似,易出現誤食中毒。(2)含有的陰離子相同的鹽歸為一類,給予統稱:如Na2CO3、CaCO3、BaCO3等統稱為碳酸鹽。含有相同的陽離子的鹽歸為一類,如NH4Cl、NH4HCO3、NH4NO3統稱為銨鹽。【知識點2鹽的化學性質】知識點02鹽的化學性質反應物通性反應類型金屬與鹽溶液反應通式—置換反應化學方程式FeCuSO4—CuFeSO4Cu—Cu與酸反應通式—復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2CO32HCl—2NaCl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有氣泡產生)NaHCO3HCl—NaClH2O2↑AgNO3HCl—AgCl↓HNO3(有白色沉淀產生)與堿反應通式—復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CuSO42NaOH—Cu(OH)2↓2SO4(有藍色沉淀)Na2CO3Ca(OH)2—2NaOHCO3↓(有白色沉淀)與鹽反應通式—化學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ClBaCl2Na2SO4—BaSO4↓Cl(有白色沉淀)AgNO3NaCl—AgCl↓(有白色沉淀)【知識點3復分解反應】種化合物的反應。;;只有當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物中有才可以發生。【知識點4化學肥料】種類作用氮肥常見氮肥含氮量白質的含量。生長過程中的主要缺氮肥NH4HCO3NH4ClNH4NO335%2(含氮量最高,是有機物)2·磷肥名稱化學式旱能力。生長過程中的主要作磷礦粉Ca32過磷酸鈣2混合物鉀肥名稱化學式的抗病蟲害和抗倒伏的能力。生長過程中的主要葉邊發黃鉀肥硫酸鉀K2SO4氯化鉀KCl碳酸鉀K2CO3復合肥K中的兩種或兩種名稱化學式同時提供多種營養素硝酸鉀KNO3磷酸氫二銨2磷酸二氫銨NH4H2PO4灰白色粉末,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氮肥和鉀肥為白色晶體,全部易溶于水。灰研磨。產生有刺激性氣味并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的是氮肥,另一種為鉀肥。【題型1常見的鹽及鹽的性質與用途】【例1】(2024?貴州一模)燒杯中盛有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10.0%的Na2CO3溶液,燒杯中溶液的質量與滴加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b段產生白色沉淀 B.bc段溶液質量增加86.3g C.c點對應溶液的溶質為Na2CO3 D.向d點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顯無色【解題思路】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鈉,碳酸鈉先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當稀鹽酸反應完后,再和氯化鋇反應,據此分析。【解答過程】ab段向混合物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碳酸鈉先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鈉,燒杯中溶液質量增加,bc段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氯化鈉和碳酸鋇沉淀,燒杯中溶液的質量依舊增加,但是有所減緩,cd段混合溶液中氯化氫和氯化鋇已反應完全,燒杯中溶液的質量快速增加,和氯化氫、氯化鋇反應的碳酸鈉的質量均為10.0%×106g=10.6g;設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的質量為x,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y,則:BaCl2+Na2CO3=2NaCl+BaCO3↓10619710.6gxx=19.7gNa2CO3+2HCl=2NaCl+H2O+CO2↑1064410.6gyy=4.4gA、ab段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不產生白色沉淀,錯誤;B、bc段溶液質量增加106g﹣19.7g=86.3g,正確;C、c點對應溶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鈉,錯誤;D、因為d點所示溶液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鈉,溶液顯堿性,因此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色,錯誤。故選:B。【變式1-1】(2024?安徽一模)CaCO3是一種重要的鹽類物質。下列關于CaCO3的說法錯誤的是()A.CaCO3難溶于水 B.CaCO3常用作補鈣劑 C.實驗室常用CaCO3和稀硫酸反應制二氧化碳 D.“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中的“清白”指的是CaCO3【解題思路】根據碳酸鈣的溶解性、化學性質、用途等,進行分析判斷。【解答過程】A、CaCO3難溶于水,故選項說法正確。B、CaCO3中含有鈣元素,常用作補鈣劑,故選項說法正確。C、CaCO3和稀硫酸反應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鈣,硫酸鈣覆蓋在碳酸鈣的表面,阻止反應進一步進行,不能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故選項說法錯誤。D、要留清白在人間,發生的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清白”指的是CaCO3,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變式1-2】(2024?東區校級模擬)習近平發表2024年新年賀詞中指出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化學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以下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農業上,用熟石灰中和土壤的酸性 B.生活中,用小蘇打做發酵粉 C.醫療上,用碳酸氫鈉治療胃酸過多 D.工業上,用鐵桶盛放硫酸銅溶液【解題思路】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解題時根據物質的性質來分析。【解答過程】A、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氫氧化鈣屬于堿,可與酸性物質發生反應,因此農業上,可用熟石灰中和土壤的酸性,故A合理,不合題意;B、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因此生活中,可用小蘇打做發酵粉,故B合理,不合題意;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因此醫療上,可用碳酸氫鈉治療胃酸過多,故C合理,不合題意;D、鐵比銅活潑,鐵可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因此工業上,不能用鐵桶盛放硫酸銅溶液,故D不合理,符合題意。故選:D。【變式1-3】(2024?太和縣一模)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廣泛,下列關于鹽的用途說法不正確的是()A.氯化鈉可用于配制生理鹽水 B.碳酸鈣可用作補鈣劑 C.碳酸鈉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D.用碳酸氫鈉治療胃酸過多癥【解題思路】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根據常見鹽的性質與用途,進行分析解答。【解答過程】A、生理鹽水是氯化鈉溶液,故氯化鈉可用于配制生理鹽水,故選項說法正確。B、碳酸鈣中含有鈣元素,且對人體無毒,可用作補鈣劑,故選項說法正確。C、碳酸鈉廣泛應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等,不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故選項說法錯誤。D、碳酸氫鈉可以和胃酸中的主要成分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二氧化碳,可以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題型2復分解反應】【例2】(2024?湖南模擬)表中酸性強弱情況揭示出復分解反應的一條規律,即較強酸發生類似反應可以生成較弱酸。下列反應均能發生,其中不符合該規律的是()溶質H2SO4HClH2SH2CO3HClO酸性大→小A.H2SO4+2NaHCO3═Na2SO4+2H2O+2CO2↑ B.2HCl+CaS═CaCl2+H2S↑ C.CO2+H2O+Ca(ClO)2═CaCO3↓+2HClO D.H2S+CuSO4═H2SO4+Cu【解題思路】根據題意,表中酸性強弱情況揭示出復分解反應的一條規律,即較強酸發生類似反應可以生成較弱酸,進行分析判斷。【解答過程】由題意,中酸性強弱情況揭示出復分解反應的一條規律,較強酸發生類似反應可以生成較弱酸,由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可知,若兩種物質相互交換成分有沉淀或氣體或水生成,則能發生化學反應。A、H2SO4的酸性比H2CO3強,符合較強酸發生類似反應可以生成較弱酸的反應規律,故選項錯誤。B、HCl的酸性比H2S強,符合較強酸發生類似反應可以生成較弱酸的反應規律,故選項錯誤。C、H2CO3的酸性比HClO強,符合較強酸發生類似反應可以生成較弱酸的反應規律,故選項錯誤。D、H2S的酸性比H2SO4的弱,不符合較強酸發生類似反應可以生成較弱酸的反應規律,故選項正確。故選:D。【變式2-1】(2023?五通橋區模擬)下列各組物質之間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是()A.K2CO3、Ca(OH)2B.H2SO4、Zn C.CuSO4、BaCl2D.HCl、NaOH【解題思路】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若兩種物質相互交換成分有沉淀或氣體或水生成,則能發生化學反應,據此進行分析判斷。【解答過程】A、K2CO3、Ca(OH)2相互交換成分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能發生復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B、H2SO4、Zn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但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正確。C、CuSO4、BaCl2相互交換成分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銅,能發生復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D、HCl、NaOH相互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鈉和水,能發生復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故選:B。【變式2-2】(2023?長沙二模)下列反應中不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A.H2SO4+BaCl2═BaSO4↓+2HCl B.Ca(OH)2+H2SO4═CaSO4+2H2O C.Fe+2HCl═FeCl2+H2↑ D.CaCO3+2HCl═CaCl2+CO2↑+H2O【解題思路】根據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進行分析判斷。【解答過程】A、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B、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C、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正確。D、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故選:C。【變式2-3】(2023?東安縣模擬)下列兩種物質的溶液混合后,能發生反應,且溶液的總質量不會發改變的是()A.碳酸鈉溶液和稀鹽酸 B.氯化鈉溶液和稀硫酸 C.氫氧化鈣溶液和稀鹽酸 D.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溶液【解題思路】根據反應前后溶液組成的改變,利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質量守恒定律,對反應后所得溶液質量進行分析,判斷所得溶液的質量比反應前溶液的總質量的大小關系。【解答過程】A、碳酸鈉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后二氧化碳氣體逸出,反應后溶液的質量減少,故選項錯誤。B、氯化鈉溶液和稀硫酸交換成分沒有沉淀或氣體或水生成,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C、氫氧化鈣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沒有沉淀或氣體生成,反應前后溶液的總質量不變,故選項正確。D、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有沉淀生成,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后溶液的質量減少,故選項錯誤。故選:C。【題型3物質或離子的鑒別與共存】【例3】(2024?興化市模擬)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幾種離子中的一種或幾種:Ba2+、Na+、Ag+、Cl﹣、、,現將溶液等分兩份: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入過量的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另一份加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請你根據實驗現象,推測原溶液中含有的離子說法正確的是()A.一定存在,可能存在Ag+ B.可能存在Na+,一定不存在Ag+ C.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Ba2+ D.一定存在Na+、Cl﹣和【解題思路】根據碳酸鋇和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鋇、二氧化碳和水,鋇離子能與碳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碳酸鋇,銀離子能與氯離子結合生成難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銀沉淀,銀離子能與碳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碳酸銀沉淀,碳酸銀能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銀、二氧化碳和水,進行分析。【解答過程】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溶液中含碳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中至少一種,則白色沉淀為硫酸鋇或碳酸鋇或它們的混合物,再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硫酸鋇和稀硝酸不反應,碳酸鋇和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鋇、二氧化碳和水,則白色沉淀是碳酸鋇,溶液中含碳酸根離子,不含硫酸根離子,鋇離子能與碳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碳酸鋇,不能共存,故溶液中不含鋇離子,當加入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入過量的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銀離子能與氯離子結合生成難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銀沉淀,銀離子能與碳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碳酸銀沉淀,碳酸銀能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銀、二氧化碳和水,故溶液中一定含氯離子、碳酸根離子,銀離子能與氯離子結合生成氯化銀沉淀,不能共存,故溶液中不含銀離子,根據電荷守恒,則一定含Na+,故溶液中一定含Na+、Cl﹣和。故選:D。【變式3-1】(2024?市中區模擬)下列各組物質的溶液,不用其他試劑,用觀察或組內物質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鑒別出來的是()A.CuCl2、KOH、MgCl2、NaCl B.Ba(NO3)2、NaCl、H2SO4、Na2SO4 C.CaCl2、AgNO3、KCl、HNO3 D.Ca(NO3)2、HCl、Na2CO3、HNO3【解題思路】在不另加試劑就能鑒別的題目中,首先觀察有無有特殊顏色的物質,若有,將有顏色的溶液鑒別出來,然后再借用這種溶液鑒別其它溶液;若都沒有顏色就將溶液兩兩混合,根據混合后的現象進行分析鑒別。【解答過程】A、CuCl2溶液是藍色的,首先鑒別出藍色的CuCl2溶液,能與氯化銅反應生成藍色沉淀的是氫氧化鈉,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鎂,最后一種氯化鈉,故選項正確。B、組內兩兩物質混合,稀硫酸、硫酸鈉都能與硝酸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不加其它試劑無法鑒別稀硫酸和硫酸鈉,故選項錯誤。C、組內兩兩物質混合,氯化鈣、氯化鉀都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沉淀,不加其它試劑無法鑒別氯化鈣、氯化鉀,故選項錯誤。D、組內兩兩物質混合,HCl、HNO3都能與Na2CO3反應生成氣體,不加其它試劑無法鑒別HCl、HNO3,選項錯誤。故選:A。【變式3-2】(2024?新泰市一模)實驗室有一瓶無色透明的廢液。經同學們測定,其pH=2,對其中可能存在的離子組合,推測合理的是()A.Fe3+、Na+、Cl﹣、 B.Ba2+、Ca2+、、 C.K+、Na+,Cl﹣、 D.Na+、K+、Cl﹣、【解題思路】pH為2的水溶液顯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據復分解反應的條件,離子間若能互相結合成沉淀或氣體或水,則離子不能大量共存;本題還要注意溶液呈無色,不能含有明顯有顏色的銅離子、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等。【解答過程】pH為2的水溶液顯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溶液呈無色,不能含有明顯有顏色的銅離子、鐵離子和亞鐵離子。A、含有Fe3+的溶液呈黃色,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B、與Ba2+在溶液中能結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因此這些離子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C、與H+在溶液中能結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pH為2的水溶液顯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兩者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D、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離子,符合題意,選項正確。故選:D。【變式3-3】(2023?汝南縣模擬)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是()A.無色溶液中:K+、Na+、、Cu2+ B.酸性溶液中:Mg2+、Na+、、Cl﹣ C.pH=11溶液中:Zn2+、、、Cl﹣ D.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Na+、、、【解題思路】根據復分解反應的條件,離子間若能互相結合成沉淀或氣體或水,離子不能共存,進行分析判斷即可。【解答過程】A、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或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2+的水溶液顯藍色,故選項錯誤。B、酸性溶液中含有氫離子,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或氣體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離子,故選項正確。C、pH=11的溶液顯堿性,溶液中含有氫氧根離子,、OH﹣能結合生成氨氣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D、Ba2+能與結合生成硫酸鋇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故選:B。【題型4化學肥料】【例4】(2024?南樂縣模擬)《天工開物》中有“凡研硝不以鐵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則禍不可測”的記載,這里的硝主要成分是KNO3,也可以作肥料,下列化肥的種類與其相同的是()A.NH4Cl B.NH4H2PO4 C.KCl D.K2CO3【解題思路】氮磷鉀這三種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鉀元素的是鉀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復合肥。【解答過程】KNO3中含有營養元素中鉀元素和氮元素,屬于復合肥。A、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故A錯;B、NH4H2PO4中只有營養元素中氮元素和鉀元素,屬于復合肥,故B正確;C、KCl中只含有營養元素中鉀元素,屬于鉀肥,故C錯;D、K2CO3中只含有營養元素中鉀元素,屬于鉀肥,故D錯。故選:B。【變式4-1】(2024?鳳凰縣模擬)根據土壤條件、作物營養特點、化肥性質等,軍軍決定給學校勞動基地種植蘿卜的土壤中施加磷肥。下列化肥屬于磷肥的是()A.尿素[CO(NH2)2] B.硝酸鈉(NaNO3) C.磷礦粉[Ca3(PO4)2] D.硫酸鉀(K2SO4)【解題思路】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稱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稱為磷肥,含有鉀元素的肥料稱為鉀肥,同時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肥料稱為復合肥。【解答過程】A、尿素[CO(NH2)2]中只含有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故A錯;B、硝酸鈉(NaNO3)中只含有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故B錯;C、Ca3(PO4)2中只含有營養元素中的磷元素,屬于磷肥,故C正確;D、K2SO4中只含有營養元素中的鉀元素,屬于鉀肥,故D錯。故選:C。【變式4-2】(2024?泰興市模擬)“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下列屬于復合肥料的是()A.KNO3B.K2CO3C.NH4ClD.Ca(H2PO4)2【解題思路】只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的肥料稱為氮肥,只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磷元素的肥料稱為磷肥,只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鉀元素的肥料稱為鉀肥,同時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肥料稱為復合肥。【解答過程】A、KNO3中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鉀元素和氮元素,屬于復合肥,故A正確。B、K2CO3中只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鉀元素,屬于鉀肥,故B錯誤。C、NH4Cl中只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故C錯誤。D、Ca(H2PO4)2中只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磷元素,屬于磷肥,故D錯誤。故選:A。【變式4-3】(2024?泰安一模)施肥是使農業增產的重要手段。下列關于化肥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尿素[CO(NH2)2]屬于氮肥 B.植物的葉片發黃,應施用磷肥來改善其生長狀況 C.銨態氮肥不能與草木灰混用 D.硝酸鉀屬于復合肥【解題思路】A、根據化肥的分類來分析;B、根據化肥的作用來分析;C、根據銨態氮肥的性質來分析;D、根據化肥的分類來分析。【解答過程】A、尿素[CO(NH2)2]中只含氮、磷、鉀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故A說法正確;B、植物的葉片發黃,應施用氮肥來改善其生長狀況,故B說法錯誤;C、銨態氮肥的銨根離子能與堿性物質中的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氨氣和水,因此銨態氮肥不能與堿性物質混用,以防肥效降低,故C說法正確;D、硝酸鉀中含氮、磷、鉀中的氮元素和鉀元素,屬于復合肥,故D說法正確。故選:B。【題型5粗鹽提純】【例5】(2024?西安二模)為除去粗鹽水中的雜質CaCl2、MgCl2、Na2SO4制取精鹽,某化學小組設計以下方案:(1)寫出操作a的名稱:。(2)寫出加入過量Na2CO3溶液后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一個)。(3)溶液A中至少含有種陰離子。(4)最后得到的精鹽的質量(選填“>”“<”或“=”)原粗鹽中NaCl的質量。【解題思路】(1)根據操作a能將溶液A和固體B分離,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加入過量Na2CO3溶液后,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鎂離子用氫氧根離子沉淀,硫酸根離子用鋇離子沉淀,鈣離子用碳酸根離子沉淀,進行分析解答。(4)根據除去雜質離子的過程中有氯化鈉生成,進行分析解答。【解答過程】(1)操作a能將溶液A和固體B分離,操作a的名稱是過濾。(2)加入過量Na2CO3溶液后,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3)鎂離子用氫氧根離子沉淀,硫酸根離子用鋇離子沉淀,鈣離子用碳酸根離子沉淀,氯化鋇和硫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氫氧化鈉和氯化鎂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鈉和氯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鈉和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則溶液A是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的混合溶液,溶液A中至少含有氯離子、氫氧根離子、碳酸根離子3種陰離子。(4)由于除去雜質離子的過程中有氯化鈉生成,則最后得到的精鹽的質量>原粗鹽中NaCl的質量。【答案】(1)過濾;(2)Na2CO3+CaCl2=CaCO3↓+2NaCl(或Na2CO3+BaCl2=BaCO3↓+2NaCl);(3)3;(4)>【變式5-1】(2024?武漢一模)粗鹽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MgCl2、CaCl2、Na2SO4等雜質,為獲得精鹽進行如圖實驗。敘述錯誤的是()A.根據NaCl的溶解度,可計算出溶解10g粗鹽所需水的最少質量 B.只調換“過量的NaOH溶液”與“過量的BaCl2溶液”的順序,也能達到實驗目的 C.加入過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盡BaCl2和CaCl2 D.若稱得精鹽的質量為8.5g,則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鈉的純度是85%【解題思路】A、根據粗鹽提純的實驗是在常溫條件下進行的,可以依據氯化鈉的溶解度,把粗鹽看出全部是氯化鈉,可以計算出溶解10g粗鹽所需水的最少質量進行分析;B、根據氫氧化鈉的作用只是除去氯化鎂,氯化鋇可除去硫酸鈉,碳酸鈉必須放在氯化鋇的后面,除去過量的氯化鋇和溶液中的氯化鈣進行分析;C、根據碳酸根離子和鋇離子、鈣離子會生成碳酸鋇沉淀和碳酸鈣沉淀進行分析;D、根據在粗鹽提純過程中,反應生成氯化鈉進行分析。【解答過程】A、粗鹽提純的實驗是在常溫條件下進行的,所以可以依據氯化鈉的溶解度,把粗鹽看出全部是氯化鈉,可以計算出溶解10g粗鹽所需水的最少質量,故A正確;B、氫氧化鈉的作用只是除去氯化鎂,氯化鋇可以除去硫酸鈉,碳酸鈉必須放在氯化鋇的后面,除去過量的氯化鋇和溶液中的氯化鈣,所以只調換“過量的NaOH溶液”與“過量的BaCl2溶液”的順序,也能達到實驗目的,故B正確;C、碳酸根離子和鋇離子、鈣離子會生成碳酸鋇沉淀和碳酸鈣沉淀,所以加入過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盡BaCl2和CaCl2,故C正確;D、在粗鹽提純過程中,反應生成了氯化鈉,所以稱得精鹽的質量為8.5g,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鈉的純度不能說是85%,故D錯誤。故選:D。【變式5-2】(2024?平頂山模擬)某NaCl樣品含有雜質CaCl2和MgCl2,實驗室提純流程如圖:(1)過濾時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之外,還有哪些?(2)寫出加入X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鹽酸的作用是什么?【解題思路】(1)過濾時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之外,還有漏斗和玻璃棒。(2)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3)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解答過程】(1)過濾時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之外,還有漏斗和玻璃棒。(2)加入X(碳酸鈉)溶液,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2CO3+CaCl2═CaCO3↓+2NaCl。【答案】(1)漏斗、玻璃棒。(2)Na2CO3+CaCl2═CaCO3↓+2NaCl。(3)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變式5-3】(2024?殷都區模擬)食鹽(主要成分是NaCl)除可用作調味品外,還是一種重要化工原料。晾曬海水所得到的粗鹽中含有不溶性雜質(泥沙)和可溶性雜質(CaCl2、MgCl2、Na2SO4),如圖是某化學小組在實驗室對粗鹽樣品進行除雜提純的過程。(1)溶解、過濾、蒸發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種玻璃儀器為(填“燒杯”“漏斗”或“玻璃棒”)。(2)固體甲中所含有的難溶性物質為BaSO4、、CaCO3和BaCO3。(3)請設計實驗驗證溶液乙中所含有的雜質。(簡要敘述實驗步驟及現象)。【解題思路】(1)根據溶解、過濾、蒸發的操作中用到的玻璃儀器進行分析;(2)根據粗鹽提純除去可溶性雜質的實驗操作進行分析;(3)根據溶液乙中所含有的雜質的種類進行分析。【解答過程】(1)溶解、過濾、蒸發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種玻璃儀器即玻璃棒;(2)粗鹽中含有不溶性雜質(泥沙)和可溶性雜質(CaCl2、MgCl2、Na2SO4),粗鹽加水溶解后,過濾除去泥沙,得到濾液,向濾液中依次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氫氧化鈉、碳酸鈉溶液,可以得到的沉淀有硫酸鋇、氫氧化鎂、碳酸鈣和碳酸鋇;因此固體甲中所含有的難溶性物質為:BaSO4、Mg(OH)2、CaCO3和BaCO3;(3)由流程圖可知,溶液乙中所含有氯化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其中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屬于雜質,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氯化鈉,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因此驗證溶液乙中所含有的雜質的方法是取少量的溶液乙于試管中,先滴加過量的氯化鈣溶液,有白色沉淀沉淀,證明其中含有碳酸鈉;靜置后,向上層清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若溶液變成紅色,證明其中還含有氫氧化鈉。【答案】(1)玻璃棒;(2)Mg(OH)2;(3)取少量的溶液乙于試管中,先滴加過量的氯化鈣溶液,有白色沉淀沉淀,證明其中含有碳酸鈉;靜置后,向上層清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若溶液變成紅色,證明其中還含有氫氧化鈉1.(2023?揚州)俗名往往反映了物質的組成、性質或用途。下列對物質俗名的理解正確的是()A.燒堿:NaOH具有可燃性 B.食鹽:NaCl可用作食品調味劑 C.水銀:汞(Hg)是液態的銀(Ag) D.干冰:干凈無雜質的冰【解題思路】根據常見化學物質的俗名、性質、用途,進行分析解答。【解答過程】A、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名,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故選項說法錯誤。B、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NaCl可用作食品調味劑,故選項說法正確。C、水銀是金屬汞的俗名,其化學式為Hg,不是液態的銀,故選項說法錯誤。D、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2.(2023?云南)下列化肥屬于鉀肥的是()A.KCl B.(NH4)2SO4 C.Ca3(PO4)2 D.NH4H2PO4【解題思路】只含有營養元素中氮元素的肥料稱為氮肥,只含有營養元素中磷元素的肥料稱為磷肥,只含有營養元素中鉀元素的肥料稱為鉀肥。同時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肥料稱為復合肥。【解答過程】A、KCl中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故A正確;B、(NH4)2SO4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故B錯;C、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屬于磷肥,故C錯;D、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屬于復合肥,故D錯。故選:A。3.(2023?無錫)下列化肥不能配成綠植“水培溶液”的是()A.氯化鉀 B.氯化銨 C.硝酸鈉 D.磷礦粉【解題思路】根據化肥的種類和物質的溶解性分析。【解答過程】A、氯化鉀中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易溶于水,能配成綠植“水培溶液”,故A不符合題意;B、氯化銨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易溶于水,能配成綠植“水培溶液”,故B不符合題意;C、硝酸鈉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易溶于水,能配成綠植“水培溶液”,故C不符合題意;D、磷礦粉難溶于水,不能配成綠植“水培溶液”,故D符合題意。故選D。4.(2023?黑龍江)小強發現自家農田中的水稻葉子發黃且莖桿細弱,小強建議父親施用含鉀的復合肥料。下列肥料符合要求的是()A.(NH4)2SO4 B.KNO3 C.(NH4)2HPO4 D.K2CO3【解題思路】只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的肥料稱為氮肥,只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磷元素的肥料稱為磷肥,只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鉀元素的肥料稱為鉀肥,同時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肥料稱為復合肥。【解答過程】A、(NH4)2SO4中只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不符合要求,故選項錯誤。B、KNO3中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鉀元素和氮元素,屬于復合肥,符合要求,故選項正確。C、(NH4)2HPO4中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磷元素和氮元素,屬于復合肥,不含有鉀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選項錯誤。D、K2CO3中只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鉀元素,屬于鉀肥,不符合要求,故選項錯誤。故選:B。5.(2023?濱州)施肥是使農業增產的重要手段。下列關于化肥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尿素[CO(NH2)2]屬于氮肥 B.植物的葉片發黃,應施用磷肥來改善其生長狀況 C.銨態氮肥不能與堿性物質混用 D.硝酸鉀屬于復合肥【解題思路】A、根據化肥的分類來分析;B、根據化肥的作用來分析;C、根據銨態氮肥的性質來分析;D、根據化肥的分類來分析。【解答過程】A、尿素[CO(NH2)2]中只含氮、磷、鉀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說法正確;B、植物的葉片發黃,應施用氮肥來改善其生長狀況,說法錯誤;C、銨態氮肥的銨根離子能與堿性物質中的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氨氣和水,因此銨態氮肥不能與堿性物質混用,以防肥效降低,說法正確;D、硝酸鉀中含氮、磷、鉀中的氮元素和鉀元素,屬于復合肥,說法正確。故選:B。6.(2023?重慶A卷)鑒別是重要的實驗技能。分別鑒別兩組物質:①C、CuO②稀H2SO4、Na2CO3溶液,都能選用的試劑是()A.O2 B.NaOH溶液 C.鐵片 D.稀H2SO4【解題思路】鑒別物質時,首先對需要鑒別的物質的性質進行對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據性質的不同,選擇適當的試劑,出現不同的現象的才能鑒別。【解答過程】A、分別灼燒,碳能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氧化銅不能,可以鑒別;稀H2SO4、Na2CO3溶液均與氧氣不反應,不能鑒別;故選項錯誤。B、碳、氧化銅均不能與NaOH溶液反應,不能鑒別,可排除該選項,故選項錯誤。C、鐵片與碳、氧化銅均不反應,不能鑒別,可排除該選項,故選項錯誤。D、稀硫酸與氧化銅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會觀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變藍色;與碳不反應,無明顯現象,可以鑒別;稀H2SO4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可以鑒別;故選項正確。故選D。7.(2023?濟南)已知某溶液X是稀鹽酸和Ca(OH)2溶液兩者之一,甲、乙、丙是NaNO3溶液、K2CO3溶液、FeCl3溶液中的各一種。取三等份溶液X,分別向其中滴入適量的甲、乙、丙三種溶液,產生的實驗現象如下表所示。則依據實驗現象做出的下列推斷中,合理的是()所加溶液甲乙丙實驗現象產生白色沉淀產生紅褐色沉淀無明顯現象A.甲是K2CO3溶液 B.乙是NaNO3溶液 C.丙是FeCl3溶液 D.溶液X是稀鹽酸【解題思路】根據某溶液X是稀鹽酸和Ca(OH)2溶液兩者之一,甲、乙、丙是NaNO3溶液、K2CO3溶液、FeCl3溶液中的各一種,取三等份溶液X,分別向其中加入適量的甲、乙、丙三種試劑,遇甲產生白色沉淀,遇乙產生紅褐色沉淀,遇丙無明顯現象,結合酸堿鹽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解答過程】稀鹽酸與NaNO3溶液、FeCl3溶液均不反應,與K2CO3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鉀、水和二氧化碳氣體,X不可能是稀鹽酸;X是Ca(OH)2溶液,氫氧化鈣溶液能與碳酸鉀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能與FeCl3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鐵紅褐色沉淀,與NaNO3溶液不反應,則甲是K2CO3溶液,乙是FeCl3溶液,丙是NaNO3溶液,觀察選項,A說法正確。故選A。8.(2023?濟寧)甲、乙兩廠分布如圖所示,箭頭代表水流方向。兩廠排放的廢水中含有K+、Cu2+、Ag+、、OH﹣、Cl﹣六種離子,兩廠分別含有其中不同的三種離子。如果在a處取水樣進行檢測,廢水的pH大于7;兩廠發水按適當比例混合,可將廢水中的某些離子轉化成沉淀,這樣處理后c處的廢水就可以達到排放標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B)A.a處廢水中含有K+、OH﹣、Cl﹣ B.b處廢水中一定含有Cu2+,可能含有Cl﹣、 C.b處廢水顯藍色 D.c處廢水中溶解的溶質可用作肥料【解題思路】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可知若離子結合生成水、氣體或沉淀時,結合常見的離子不能共存在溶液中,則可判斷兩廢水中的離子。【解答過程】如果在a處取水樣進行檢測,廢水的pH大于7,說明甲廠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氫氧根離子。則不能與氫氧根離子不能共存的銅離子、銀離子存在于乙廠廢水中,不能與銀離子共存的氯離子存在甲廠廢水中。兩廠的廢水中既含有陽離子,又含有陰離子,則甲廠廢水中含有鉀離子、氫氧根離子和氯離子;乙廠廢水中含有銀離子、銅離子和硝酸根離子。A、由以上分析可知,a處廢水中含有K+、OH﹣、Cl﹣,說法正確;b處廢水中一定含有Cu2+、Ag+、,一定不含Cl﹣,說法錯誤;b處廢水中一定含有Cu2+,因此b處廢水顯藍色,說法正確;D、c處廢水中含有鉀離子和硝酸根離子,可組成硝酸鉀,硝酸鉀中含有農作物需求量大的鉀元素與氮元素,可用作化肥,說法正確。故選:B。9.(2023?廣州)在家務勞動中感悟化學原理。下列家務勞動涉及的化學知識正確的是()選項家務勞動化學知識A用天然氣作燃料生火做飯天然氣的成分是CO和H2B用洗潔精清洗餐具洗潔精與油污發生中和反應C用食鹽調節湯的咸淡食鹽和水的比例影響NaCl的濃度D用NH4NO3配制綠蘿生長的營養液NH4NO3是復合肥料【解題思路】A、根據天然氣的主要成分來分析;B、根據除油污的原理來分析;C、根據溶液的濃稀來分析;D、根據化肥的分類來分析。【解答過程】A、天然氣主要成分甲烷,燃燒放熱可用于做飯,說法錯誤;B、洗潔精具有乳化作用,將油污分散為小油滴,可用于清洗餐具,并沒有發生化學反應,說法錯誤;C、食鹽主要成分氯化鈉,食鹽和水比例會導致氯化鈉的濃度不同,氯化鈉有咸味,則可調節湯的咸淡,說法正確;D、NH4NO3含有氮、磷、鉀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說法錯誤;故選:C。10.(2023?泰安)粗鹽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MgCl2、CaCl2、Na2SO4等雜質,為獲得精鹽進行如圖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根據NaCl的溶解度,可計算出溶解10g粗鹽所需水的最少質量 B.只調換“過量NaOH溶液”與“過量BaCl2溶液”的順序,也能達到實驗目的 C.操作c的名稱為蒸發結晶 D.若稱得精鹽的質量為8.5g,則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是85.0%【解題思路】A.根據粗鹽提純的實驗是在常溫條件下進行的,所以可以依據氯化鈉的溶解度,把粗鹽看出全部是氯化鈉,可以計算出溶解10g粗鹽所需水的最少質量進行分析;
B.根據氫氧化鈉的作用只是除去氯化鎂,氯化鋇可以除去硫酸鈉,碳酸鈉必須放在氯化鋇的后面,除去過量的氯化鋇和溶液中的氯化鈣進行分析;
C.根據氯化鈉溶解度大小分析其分離方法;
D.根據在粗鹽提純過程中,反應生成了氯化鈉進行分析。【解答過程】A.粗鹽提純的實驗是在常溫條件下進行的,所以可以依據氯化鈉的溶解度,把粗鹽看出全部是氯化鈉,可以計算出溶解10g粗鹽所需水的最少質量,故A正確;B.氫氧化鈉的作用只是除去氯化鎂,氯化鋇可以除去硫酸鈉,碳酸鈉必須放在氯化鋇的后面,除去過量的氯化鋇和溶液中的氯化鈣,所以只調換“過量的NaOH溶液”與“過量的BaCl溶液”的順序,也能達到實驗目的,故B正確;C.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幅度較小,可以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鈉固體,因此操作c的名稱為蒸發結晶,故C正確;D.在粗鹽提純過程中,反應生成了氯化鈉,所以稱得精鹽的質量為8.5g,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鈉的純度小于85%,故D錯誤。故選D。11.(2023?德陽)粗鹽提純過程中,除去難溶性雜質后的食鹽水中,還含有、Ca2+和Mg2+等雜質離子。在實驗室中去除這些雜質離子的實驗步驟如下:(1)取100mL除去難溶性雜質的食鹽水于燒杯中,依次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將雜質離子轉化為沉淀;(2)過濾,得沉淀和濾液;(3)向濾液中加入適量鹽酸,得到精鹽水;(4)將精鹽水蒸發結晶,得到較純凈的氯化鈉晶體。依據以上實驗步驟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步驟(1)中將NaOH溶液放在Na2CO3溶液之后加入,不影響除雜效果 B.步驟(2)過濾得到的沉淀中含有3種物質 C.步驟(3)加入的鹽酸若過量,會導致蒸發結晶得到的NaCl中含HCl D.步驟(4)中需要加熱至水分完全消失,再停止加熱【解題思路】根據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氫氧根離子和鎂離子結合生成白色沉淀氫氧化鎂,碳酸根離子和鈣離子結合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鈣,和過量的鋇離子結合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鋇,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解答過程】A、氫氧化鈉可以除去鎂離子,碳酸鈉可以除去鈣離子和過量的鋇離子,所以步驟(1)中將NaOH溶液放在Na2CO3溶液之后加入,不影響除雜效果,故A正確;B、步驟(2)過濾得到的沉淀中含有碳酸鋇、硫酸鋇、碳酸鈣、氫氧化鎂4種沉淀,故B錯誤;C、步驟(3)加入的鹽酸若過量,蒸發過程中氯化氫會揮發掉,所以蒸發結晶得到的NaCl,故C錯誤;D、步驟(4)中需要加熱至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再停止加熱,故D錯誤。故選A。12.(2023?蘭州)向少量氯化鈣和稀鹽酸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碳酸鈉溶液,采用pH傳感器采集的實驗數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a→b過程,溶液的酸性逐漸增強 B.b點時碳酸鈉和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C.c點時溶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鈉和碳酸鈉 D.a→b→c→d過程,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不斷增加【解題思路】根據向少量氯化鈣和稀鹽酸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碳酸鈉溶液,由圖像可知,pH先增大到等于7,說明先發生的是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后發生的是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進行分析判斷。【解答過程】A、向少量氯化鈣和稀鹽酸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碳酸鈉溶液,由圖像可知,pH先增大到等于7,說明先發生的是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則a→b過程,溶液的酸性逐漸減弱,說法錯誤;B、b點時碳酸鈉和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說法正確;C、c點時碳酸鈉和氯化鈣恰好完全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鈉,說法錯誤;D、a→b→c過程,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不斷增加;c→d的過程中,是碳酸鈉和氯化鈣恰好完全反應后繼續加入碳酸鈉溶液,說法錯誤。故選B。13.(2023?襄陽)現有80g稀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充分反應后再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氫氧化鈉溶液,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測得生成沉淀的質量與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a點溶液中含有兩種溶質 B.a→b段溶液中發生的化學反應為CuSO4+2NaOH=Na2SO4+Cu(OH)2↓ C.原混合溶液中H2SO4與CuSO4的質量比為49:80 D.向c點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不會立即出現白色沉淀【解題思路】根據氯化鋇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氫氧化鈉能與氯化銅反應產生氫氧化銅沉淀、鹽酸能與氫氧化鈉反應進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過程】氯化鋇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氫氧化鈉能與硫酸銅反應產生氫氧化銅沉淀、鹽酸能與氫氧化鈉反應。A、加入氫氧化鈉溶液40g時沉淀的質量不變,說明此時是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的是氯化鈉,故a點含有氯化鈉、過量的氯化鋇以及生成的氯化銅三種溶質,故A錯誤;B、a→b段溶液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是氫氧化鈉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故B錯誤;C、0→a段是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a→b是氫氧化鈉和氯化銅反應,消耗氫氧化鈉的質量相等;H2SO4——2HCl——2NaOH,CuSO4——CuCl2——2NaOH故硫酸和硫酸銅的質量關系為:H2SO4——CuSO498160故C正確;D、c點溶液中含有氯化鋇,故向c點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會立即出現白色沉淀,故D錯誤。故選C。14.(2023?福建)中國科學家首次從月壤樣品中發現新礦物——嫦娥石。學習小組查得資料:嫦娥石是從月壤樣品的14萬個顆粒中,利用針尖和顆粒之間靜電吸附作用,分離出的一個粒徑約1.0×10﹣5m的單晶顆粒,其化學式為Ca9NaMg(PO4)7。請和小組同學一起研究。(1)嫦娥石的吸附分離過程屬于(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2)嫦娥石由種元素組成。(3)圍繞“人類在月球上生活”的話題,展開月球上嫦娥石應用的討論:①助力農業生產:嫦娥石可作為生產(填“氮肥”“磷肥”或“鉀肥”)的原料。②提煉金屬單質:若用107.2g嫦娥石提煉金屬鎂,最多可得鎂的質量為g(嫦娥石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72)。③展望更多應用:根據嫦娥石的組成推測,其可能另有的用途是(填一種)。【解答過程】(1)根據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進行分析;(2)根據嫦娥石的化學式進行分析;
(3)①根據嫦娥石的元素組成進行分析;②根據元素質量的計算方法進行分析;③從題干中獲得有用信息。【解答過程】(1)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嫦娥石的吸附分離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2)由嫦娥石的化學式:Ca9NaMg(PO4)7可知嫦娥石由5種元素組成;(3)①嫦娥石中含有磷元素,屬于磷肥;②107.2g×=2.4g;③嫦娥石中含有氧元素,可以用來制取氧氣。【答案】(1)物理變化;(2)5;(3)①磷肥;②2.4;③制取氧氣(或其他合理答案)15.(2023?宜賓)觀察和實驗是獲取化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回答下列問題:(1)施肥是農業增產的重要手段。某肥料包裝袋的部分說明書如圖1,據圖回答問題。①該化肥屬于。A.氮肥B.磷肥C.鉀肥D.復合肥②由說明書的“注意事項”,推測該化肥可能具有的性質是(寫出一點即可)。③一袋該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質量為。(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后一位)(2)以宏觀、微觀、符號相結合的方式認識和表征化學變化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思維方式。某實驗小組同學探究酸堿中和反應,向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發生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2。①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呈色。②反應結束時,溶液的pH7(填“>”“<”或“=”)。③由圖2可知,NaOH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實質是。【解題思路】(1)根據化肥的分類、題干信息以及元素質量的計算方法來分析;(2)根據酸堿指示劑的變色情況、溶液中存在的粒子、中和反應的實質來分析。【解答過程】(1)①碳酸氫銨中只含氮、磷、鉀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②由說明書的“注意事項”,推測該化肥可能具有的性質是易溶于水、受熱易分解等;③一袋該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質量為50kg×≈8.9kg;(2)①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因此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呈紅色;②由題干圖示可知,反應后的溶液中存著在氫離子,因此反應結束時,溶液顯酸性,溶液的pH小于7;③由圖2可知,NaOH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水分子。【答案】(1)①A;②易溶于水(合理即可);③8.9kg;(2)①紅;②<;③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水分子16.(2023?揚州)揚州是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1)揚州漆器,雋秀精致的藝術。①制作漆器使用的生漆中含有C21H32O2。C21H32O2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②朱漆由生漆和紅色硫化汞(HgS)調和而成。Hg和硫磺(S8)加熱化合可生成HgS,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朱漆經調和后,需透過細紗布,以除去其中較大的固體顆粒,該操作的名稱為。(2)揚州廚刀,心手相應的藝術。①新購的廚刀表面往往涂有一層油膜,目的是。②廚刀的材質多為鋼,鋼屬于(填序號)。A.金屬材料B.合成材料C.復合材料③“文思豆腐”刀工精細、根根分明。豆腐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含量較多的某有機物可轉化為氨基酸,該有機物的名稱為。(3)揚州銅鏡,精美華貴的藝術。①揚州是唐代鑄鏡中心城市之一,制作唐鏡的主要材料為銅錫鉛合金,該合金比純銅更易熔煉,原因是。②唐鏡表面有一層耐腐蝕的二氧化錫(SnO2)。SnO2是由SnO在空氣中受熱生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解題思路】(1)①根據元素的質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個數的乘積比來分析解答;②根據Hg和硫磺(S8)加熱化合可生成HgS來分析解答;(2)①根據防止鐵生銹的措施來分析解答;②根據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以及它們的合金來分析解答;根據過濾是分離液體和固體的操作來分析解答;③根據蛋白質是由多種氨基酸構成來分析解答;(3)①根據合金的熔點一般比純金屬更低來分析解答;②根據SnO在空氣中受熱生成SnO2來分析解答。【解答過程】(1)①C21H32O2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12×21):(1×32):(16×2)=63:8:8;②Hg和硫磺(S8)加熱化合可生成HgS,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8Hg+S88HgS,朱漆經調和后,需透過細紗布,以除去其中較大的固體顆粒,該操作的名稱為過濾;(2)①鐵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新購的廚刀表面往往涂有一層油膜,目的是隔絕空氣和水,防止生銹;②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以及它們的合金,廚刀的材質多為鋼,鋼是鐵的合金,則鋼屬于金屬材料,故選:A;③蛋白質是由多種氨基酸構成,豆腐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含量較多的某有機物可轉化為氨基酸,該有機物的名稱為蛋白質;(3)①合金的熔點一般比純金屬更低,制作唐鏡的主要材料為銅錫鉛合金,該合金比純銅更易熔煉,原因是銅錫鉛合金的熔點比純銅更低;②SnO2是由SnO在空氣中受熱生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SnO+O22SnO2。【答案】(1)①63:8:8;②8Hg+S88HgS;過濾;(2)①隔絕空氣和水,防止生銹;②A;③蛋白質;(3)①銅錫鉛合金的熔點比純銅更低;②2SnO+O22SnO217.(2023?株洲)已知銨態氮肥能與堿反應,放出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氨氣。現有氨水、碳酸氫銨、硫酸銨[(NH4)2SO4]、氯化銨(NH4Cl)、硝酸銨(NH4NO3)、尿素[CO(NH2)2]六種氮肥:(1)在上述六種化肥中,呈液態,碳酸氫銨有強烈的氨味,據此可直接將它們與其他四種氮肥相區別。(2)其他四種氮肥的鑒別方法如圖所示。寫出氮肥B與硝酸鋇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在A、B、C、D四種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解題思路】(1)根據物質的狀態來分析;(2)根據化學反應的原理來分析;(3)根據化合物中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來分析。【解答過程】尿素與堿不反應,其他三種均為銨態氮肥,均能與堿反應釋放出氨氣,因此取余下的四種氮肥分別加堿,無氨味的尿素,有氨味產生的是硫酸銨、氯化銨和硝酸銨,即A是尿素;再取余下的三種銨態氮肥,分別加入硝酸鋇溶液,氯化銨和硝酸銨與硝酸鋇溶液不反應,硫酸銨能與硝酸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因此B是硫酸銨;再取余下的兩種銨態氮肥,分別加入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則是氯化銨,無沉淀生成的則是硝酸銨,即C是氯化銨,D是硝酸銨.(1)在上述六種化肥中,氨水呈液態,碳酸氫銨有強烈的氨味,據此可直接將它們與其他四種氮肥相區別;(2)硫酸銨能與硝酸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和硝酸銨,化學方程式為(NH4)2SO4+Ba(NO3)2=BaSO4↓+2NH4NO3;(3)A是尿素,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6.7%;B是硫酸銨,硫酸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1.2%;C是氯化銨,氯化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6.2%;D是硝酸銨,硝酸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5%,則在A、B、C、D四種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尿素。【答案】(1)氨水;(2)(NH4)2SO4+Ba(NO3)2=BaSO4↓+2NH4NO3;(3)尿素或CO(NH2)218.(2022?郴州)亞硝酸鈉(NaNO2)是一種工業用鹽,它有毒、有咸味,外形與食鹽相似,人若誤食會引起中毒,危害人體健康,甚至致人死亡。我國曾發生過多次將工業用鹽誤作食鹽用于烹調而引起的中毒事件。在化學老師的指導下,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從以下兩個方面對亞硝酸鈉和氯化鈉進行對比探究,請同學們完善下列實驗結論:(1)物理性質:亞硝酸鈉和氯化鈉都是色固體,溶于水(填“難”或“易”)。(2)化學性質:①亞硝酸鈉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價;②亞硝酸鈉溶液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成紅色,說明亞硝酸鈉溶液顯性;氯化鈉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色,說明氯化鈉溶液顯性;③亞硝酸鈉溶液和氯化鈉溶液都能和硝酸銀溶液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白色沉淀。請寫出亞硝酸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解題思路】(1)根據氯化鈉為白色晶體,易溶于水進行分析;(2)①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原則和常見元素化合價進行分析;②根據紫色石蕊試液遇酸性溶液變紅色,遇堿性溶液變藍色,遇中性溶液不變色(為紫色);酚酞試液遇堿性溶液變紅色進行分析;③根據亞硝酸鈉和硝酸銀反應生成亞硝酸銀沉淀和硝酸鈉進行分析。【解答過程】(1)亞硝酸鈉是一種工業用鹽,它有毒、有咸味,外形與食鹽相似。氯化鈉為白色晶體,易溶于水,故亞硝酸鈉也為白色固體,易溶于水;(2)①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原則和常見元素化合價可知,亞硝酸鈉中鈉元素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為﹣2價,設氮元素化合價為x,則有(+1)+x+(?2)×2=0,解得x=+3;②紫色石蕊試液遇酸性溶液變紅色,遇堿性溶液變藍色,遇中性溶液不變色;酚酞試液遇堿性溶液變紅色。亞硝酸鈉溶液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成紅色,說明亞硝酸鈉溶液顯堿性;氯化鈉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色,說明氯化鈉溶液顯中性;③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亞硝酸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根據復分解反應的特點,亞硝酸鈉和硝酸銀反應生成亞硝酸銀沉淀和硝酸鈉,方程式為NaNO2+AgNO3=AgNO2↓+NaNO3。【答案】(1)白;易;(2)①+3;②堿;中;③NaNO2+AgNO3=AgNO2↓+NaNO319.(2023?眉山)紅色經典影片《閃閃的紅星》中有一段兒童團員潘冬子給紅軍送鹽的故事。冬子開始把食鹽裝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將食鹽送給紅軍。途中發現敵人盤查嚴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邊,把竹筒里的食鹽全部溶成鹽水,再用棉襖吸收,最終順利地將食鹽送給了紅軍。回答下列問題:(1)從物質分類的角度分析,鹽水屬于(填“純凈物”或“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年商旅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管理市場
- 穆棱輔警考試題庫2024
- 老王說課課件模板
- 2025年汝陽縣社區工作者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老年護理安全課件
- 老年護理壓瘡課件
- 老年中醫養生教學課件
- 知識產權密集型部分股份轉讓合同樣本
- 生態農業部分股權投資與產業鏈整合合同
- 餐飲連鎖企業員工福利待遇合同范本
- 呼吸閥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與投資分析研究報告
- 精-品解析:廣東省深圳紅嶺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學段考(期中)英語試題(原卷版)
- 互聯網企業產品經理聘用合同
- 課程委托協議合同范例
- 論語十二章原文全篇高中版
- 食堂內部控制制度
- 世界衛生組織人類精液及精子-宮頸粘液相互作用實驗室檢驗手冊第五版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深圳高級中學七年級(上)期中歷史試卷
- 2024-2025學年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蘇科版(2023)教學設計合集
- HGT20638-2017化工裝置自控工程設計文件深度規范
- 【真題】2024年常州市中考英語試卷(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