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校園網設計方案_第1頁
xx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校園網設計方案_第2頁
xx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校園網設計方案_第3頁
xx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校園網設計方案_第4頁
xx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校園網設計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編號:(教師填寫)xx職業技術學院課題名稱:xx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校園網設計方案專業:網絡技術與信息處理第一章校園網絡概述 41.1項目背景及現狀 4 4第二章校園網絡系統設計原則 5 52.2網絡設備的選擇原則 5第三章校園網絡總體結構設計 6 63.2主要網絡設備的選擇原則 63.3網絡設計方案描述 73.3.1網絡總體規劃設計 7 83.3.3主要網絡設備配置及報價 93.3.4主要網絡設備介紹 10第四章布線系統設計 24 244.2設計依據 244.2.1標準 244.2.2安裝與設計規范 254.2.3連接線路 254.3設計范圍及要求 254.3.1設計范圍 254.3.2設計要求 254.4布線的設備選擇 264.5布線系統設計方案描述 264.5.1工作區子系統設計 274.5.2水平布線子系統設計 274.5.3垂直主干子系統 274.5.4管理子系統 284.5.5設備間子系統設計 284.5.6建筑群主干子系統設計 29第五章應用系統 295.1辦公信息管理系統軟件 295.2教學管理系統軟件 30 305.4遠程教育系統 315.5校園網通訊服務系統 32參考文獻 33致謝 34由于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校園網的建設,各高校及其中小學都在籌備建設校園網,希望通過校園網的建設,增加硬件的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提高辦學質量。[7]本文主要從校園網建設的需求分析、校園網建設目標、校園網絡規劃設計中涉及到的網絡技術、規劃設計方法、組網技術要求、網絡設計要求、方案整體設計、網絡設備選型、設備配置、網絡規劃、與服務系統到校園網應用系統等方面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分析與描述,以使在建設或規劃中的校園網絡具備較高的整體性能,對準備建設校園網和進行網絡升級的學校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5]關鍵字:校園網絡總體結構設計,網絡設計,網絡設備,布線系統設計,應用系統設計當今社會已步入信息社會,信息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因素,信息化已成為當今世界潮流。半導體集成電路、計算機、光纖、衛星、多媒體等電子信息科技發展迅猛,并迅速廣泛應用于社會各領域,產生和激發出新的生產力,正引起社會經濟乃至人們工作、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自從1993年美國政府公布實施“信息高速公路計劃”之后,在世界引起巨大反響,許多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也相繼提出了本國或本地區的信息基礎設施計劃。可以說,信息化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標志。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家提出本世紀末將我國建設成為經濟高度發展、教育設備完備的現代化強國。近年來國家加快改革教育體系,以教育為立國之本,建設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教育體系。為提高我國教育的現代化、建立先進高效的教育體系。提供更為先進的教育手段,學校很有必要建設一個校園網絡管理應用系統,這樣可以達到校園資源共享、建立完備的數據交換體系、快速的傳遞信息等目的。以順應無紙教學,無紙辦公的發展趨勢,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公效率,為培養二十一世紀人才提供一個優良的硬件教學環境。現今的網絡系統包括網絡交換機以及疊加其上的語音、數據、視頻裝置以及可變化的軟,硬件應用。它的開放式設計意味著更好的整體化及高品質應用的能力。提供的帶寬可適合話音,圖像,數據的傳輸,這種帶寬結合設備廠商優秀網管模式,可以向用戶提供面對面的通訊。在建設校園網時,要達到以下目標:(1)在校園內部實現資源高度共享,為教學、科研、管理提供服務,為計劃、組織、管理與決策提供基礎信息和科學手段;(2)支持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技術的現代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為學校教師的備課、課件制作、教學演示提供網絡環境;(3)通過互聯網、錄像機、掃描儀、數碼相機等各種渠道獲得多媒體資料,實現素材收集、電子備課功能。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使學生能自主學習、協商學習、發現探究式學習以及自我評價,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相應的條件;(4)實現辦公自動化,提供與上級教育部門、社會、家庭之間通訊的出入口,提供電子函件、公告牌和教育教學信息查詢等服務,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5)及時、準備、可靠地收集、處理、存儲、傳輸學校的教育教學信息完成與因特網的通訊和資源共享,實現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機整合。(6)實現課堂多媒體電化教學,具備適用于雙向課堂語音教學及語音室功能學習。以代替手提錄音機,實現音頻數字化資源共享、集中管理。電教綜合平臺實現多媒體電教設備及室內電器設備電動一體化控制。總之,校園網的建設能促進教師和學生盡快提高應用信息技術的水平,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的環境,為教師提供了一種先進的輔助教學工具、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庫。校園網是學校進行教學改革、推行素質教育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學校現代化信息管理的基礎,也提供了學校與外界交流的窗口。然而,校園網絡管理應用系統支持的是一個不斷多元化的網絡應用系統設備組合,用以支持其日常運作和實現其長遠目標。系統設備、管理者及使用者之間的聯系必須是親密無間的,自覺而透明的,從而具備較強的擴展性。所以,這需要學校和我們共同設計建成一個先進的多媒體校園網絡系統而努力。采用先進成熟的技術和設計思想,運用先進的集成技術路線,以先進、實用、開放、安全、使用方便和易于操作為原則,突出系統功能的實用性,盡快投入使用,發揮較好的效能。本系統在軟件配置和硬件設備,整個系統設計上依照以下原則確定。世界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更新換代周期越來越短。所以,選購設備要充分注意先進性,選擇硬件要預測到未來發展方向,選擇軟件要考慮開放性,工具性和軟件集成優勢。網絡設計要考慮通信發展要求,因此,主要、關鍵設備以進口為主,但國內能滿足要求的,盡量采用國產設備。系統的設計既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證其先進性,還應本著實用的原則,在實用的基礎上追求先進性,使系統便于聯網,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易于維護管理,具有廣泛兼容性,同時為適應我國實際情況,設備應具有使用靈活、操作方便的漢字、圖形處理功能。目前,計算機網絡都與外部網絡互連互通日益增加,都直接或間接與國際互連網連接。因此,在系統方案設計需考慮到系統的可靠性、信息安全性和保密性的要求。系統規模及檔次要易于擴展,可以方便地進行設備擴充和適應工程的變化,以及靈活地進行軟件版本的更新和升級,保護用戶的投資。目前,網絡向多平臺、多協議、異種機、異構型網絡共存方向發展,其目標是將不同機器、不同操作系統、不同的網絡類型連成一個可協同工作的一個整體。所以所選網絡的通迅協議要符合國際標準,為將來系統的升級、擴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采用結構化、模塊化的設計形式,滿足系統及用戶各種不同的應用要求,適應業務調整變采用的技術標準按照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與規范,保證系統的延續性和可靠性。項目開發必須按照系統工程的管理方法,有計劃做實施。滿足系統目標與功能目標,總體方案設計合理,滿足用戶的應用要求,便于系統維護,以及系統二次開發與移植。根據已制定的網絡設計原則,我們所選擇的網絡設備必須具有以下一些特定:作為整個校園網絡系統的硬件基礎,網絡設備必須是具備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的特點。這是網絡系統穩定運行的最基本條件。最好是經過相當長時間,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應用的網絡產品,所以在選擇產品時選用國際知名廠商的產品。網絡設備僅僅具有安全、穩定和可靠的特點是不夠的。作為高科技的產品,還應該具有技術先進性。在選擇網絡設備應該采用當今較先進的技術,能夠保持該設備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由于信息技術和人們對于新技術的需求發展都非常迅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投資,應選擇具有一定擴展能力的設備,能夠保證在網絡規模逐漸擴大的時候,不需要增加的設備,而只需要增加一定數量的模塊就行。最好能夠做到在網絡技術進一步發展,現有模塊不支持新技術的情況下,只需要更換相應模塊,而不需要更換整個設備。先進的設備必須配合先進的管理和維護的方法,才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所以,在選擇設備時必須支持現有的、常用的網絡管理協議和多種網絡管理軟件,便于管理人員的維護。[7]第一期工程:根據學校建筑物的分布在校園內敷設光纖纜線和網絡電纜,形成了覆蓋全校所有樓群的計算機網絡,在學校任何一點只要有聯網需求都可以就近上網。根據學校的規模來網主干交換應在36Gbps左右,網絡內外傳輸出口也要達到10Mbps。第二期工程:在完成第一期工程的基礎上,實現校園網建設的目標,達到支持多媒體教學的最初預定目標,如:視頻的教學節目、視頻網絡會議、學術報告、實時點播等都可以在網上實現,還可以完成電視到網絡、網絡到電視的互傳。為教師學生進行與網絡有關的課題提供實驗環境,為今后大量采用網絡多媒體化教學、科研打基礎。校園網絡總的計算處理能力也得到極大的加強,遠遠超出立項時確定的目標。Ethernet作為幾年前主干網組網的主要技術,現在主要被用于工作組級組網,使網絡交換到FastEthernet是一種非常成熟的組網技術,造價很低,性能價格比很高,可作為資金不很充裕的中小型單位組建Intranet網的首選技術。快速以太網技術現在被廣泛用于大型企業網的二級、三級網絡組網或直接連至桌面工作站。FDDI也是一種成熟的組網技術,但技術復雜、造價高,FDDI網絡難以向更先進的網絡技術升級,現在用FDDI組建主干網的情況已非常少見。GigabitEthernet技術已成為大型FastEthernet的升級目標。雖然FastEthernet和GigabitEthernet因采用CSMA/CD的介質訪問控制方式而廣泛地存在著“廣播風暴”的問題,但可以更好的傳輸介質和交換設備予于克服,其實出的優點是兼容先前的設備投資,師生的網絡應用及培訓更易進行,網絡的可管理性和擴展性也很好。ATM是一種快速分組交換技術,它在WAN(廣域網)上體現的強大功能和在LAN上的成功應用,是多媒體應用系統的理想網絡平臺,均以事實說明了它的技術的先進性。在ATM中,不同速率的各種數據,如:語音、圖像、視頻都被分成標準的53字節的信元,以光纖作為傳輸通道,避免了以太網中的“廣播風暴”,提升了網絡的整體性能。但是ATM不兼容以往的以太網投資,其管理和操作有異于傳統的以太網平臺,故不適用于以太網的升級改造。從網絡應用、維護、安全和擴展方面而言,GigabitEthernet和ATM在實際應用中得到了廣泛的采用。但在本方案中選擇使用千兆位以太網技術,主干為千兆網,10M/100M自適應或10M交換到桌面。其理由是:(1)以低廉的價格提供高帶寬。千兆位以太網提供10倍于快速以太網的性能而價格遠遠低于其10倍,與ATM相比,其價格則遠遠低于622MbpsATM。(2)良好的兼容性和管理的簡單性。ATM必須使用局域網仿真才能與現有的網絡設施兼容。在網絡系統管理的技術要求上,千兆以太網比ATM要簡單得多。(3)能保證服務質量。目前普遍認為:合理組織的千兆位以太網永遠不需要考慮QoS管理,這也是千兆位以太網的宗旨;帶寬本身比帶寬管理更便宜。此外,千兆位以太網也可服務分級及預留帶寬等技術來保證關鍵應用的服務質量。所有這些技術正促使校園網逐漸轉向(4)支持千兆以太網的第3/4層交換機的出現。這大大地增強了千兆以太網在園區的地位,原來認為的以太網的一些不足,如對多媒體應用的支持、靈活的網絡拓撲結構和多鏈路負載均衡、基于標準的虛擬網等,已被新的技術和標準所解決。[3]3.3.1網絡總體規劃設計[7]網絡規劃設計是一個系統建立和優化的過程,建設網絡的根本目的是在Internet上進行資源共享與通信。要充分發揮投資網絡的效益,需求設計成了網絡規劃設計中的重要內容,它提供了網絡設計應到達的目標,并有助于設計者更好地理解網絡應該具有的性能;結合學校的辦學規模、管理需求和師生對教學科研的需要,學校的配套設施(如:機房、配線房、電源系統等)也應確定,確立一個性能較高的網絡計算平臺。網絡平臺中主要有針對學校建筑群而設計出拓樸圖,有聯網軟件(包括網絡安全上的軟件及應用軟件還有互聯設備(包括主交干換機、路由器、二級交換機、服務器等)。應用系統中包括硬件需求和系統需求。硬件需求主要是對多媒體教學提供,為了更好取得教學效果;系統需求主要是對網絡操作系統的選擇,目前優先選用Windows2000Server、Linux、Unix等系列的主流操作系統產品。還要配備能提供基于瀏覽器模式操作的應用軟件。用戶需求是校網管理員、教職工和學生等。如圖3-1:[5]校園網絡由多種完成不同功能的網絡設備組成,包括路由器、交換機、Internet接入設備、防火墻等以及各種服務器,如:遠程教育服務器、網管服務器(包括網管軟件)、/PSTN等方式,選擇中國科研教育網接入到Internet,校際之間通過國際互聯網的方式互相聯接。同時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通訊數據的安全、保密。系統運行要安全、可靠、故障小。網絡拓撲結構設計的要符合以下幾點要求:(1)要適應未來網絡的擴展和拓撲結構的變化。(2)要能為特定的師生用戶或用戶組提供訪問路徑。(5)當網絡擴大和應用增加時,(6)變化的網絡結構要能應付相應的帶寬要求。(7)使用頻率較高的應用能夠支持網上大多數的師生用戶。(8)能合理地分配用戶對網內、網外的信息流量。(9)能支持較多的網絡協議,(10)擴大網絡的應用范圍。支持IP的單點傳送和多點廣播數據流。所以,要達到以上這些設計要求,分層的設計功能及星型、樹型和交叉型的拓撲結構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做到應地而異。學校里分三個區:教學區、辦公區、生活區。教學區主要有圖書信息樓(電子閱覽室、網絡中心、廣播室、文化大廳)、綜合樓(機房、語音室、多媒體教室、電教室館等;辦公區主要有行政樓(教務處、學生處、教科處、總務處<校長室、團委、工會>、財務根據學校的建筑物的分布,把校園網的主節點放置在圖書館的網絡中心,教學區和辦公區的使用量很大,但生活區的使用量相對比較小,所以目前的拓撲結構呈星形,即以圖書館為核心,向其他大樓輻射,建筑物之間使用多模光纖連接。同時,各建筑物都不大(以四至五層為主,寬度也比較適中所以建筑物內部也將采用星形布局,每幢建筑只需要一個設備間,統一網絡拓撲圖(如圖3-2[10]3.3.3主要網絡設備配置網絡設備配置的情況主要是參考信息點的多少和通訊量的高低來決定相應的設備,校園信息點分布及統計,如表3-3-1:樓宇信息點數據點無線點廣播點監控點A+B+C(個)行政樓2綜合樓2363教學樓1243教學樓2243體育館24441教師公寓40402022024學生公寓2040020008808441運動場看臺60411校門6402221校園通道0000002342414教學區和辦公區(教務處、財務處、總務處)的通訊量都比較高,而生活區和辦公區(學生處、教科處)的通訊量都相對比較低,根據設計原則和網絡設備選擇原則,如表3-3-2設備名稱設備型號放置地點路由器NM-1FE1CE1模塊E1/ISDN接口Cisco111詳細技術參數及要求見核心交WS-C3750-24TS-SWS-X2922-XL模塊Cisco12接入層交換機WS-C2916M-XLWS-X2922-XL模塊Cisco22WS-C2916M-XLWS-X2922-XL模塊行政樓Cisco33WS-C2916M-XLWS-X2922-XL模塊綜合樓Cisco33CiscoCatalyst1924-ENWS-X2922-XL模塊學生公寓Cisco44網絡設備介紹CiscoCatalyst1924-ENWS-X2922-XL模塊教師公寓Cisco22CiscoCatalyst1924-ENWS-X2922-XL模塊教學樓Cisco22主服務器IBMX226IBM1高速緩存CacheEngine570Cisco1CiscoSecurePIX防火墻535Cisco1IP/TV視頻CiscoIP/VC3500系列綜合樓Cisco13.3.4主要網絡設備介紹1、Cisco12816路由器的介紹[4]Cisco12816路由器利用CiscoIOS?軟件提供多種服務。CiscoIOS軟件是當今部署范圍最廣的路由器操作系統,它提供全套IP/MPLS和高可用性,能夠同時支持當前和未來的新一代服務。16插槽的Cisco12816路由器不但能夠將服務供應商的IP/MPLS核心網絡擴展到40Gbps/插槽,還能為高速Peering服務和邊緣服務提供擴展功能。Cisco12816路由器的規格兼容性與當前的所有Cisco12000系列線卡兼容軟件兼容性CiscoIOS12.0(27)S及更高版本協議遠程向量組播路由協議(DVMRP)和協議獨立型的組播密集模式/稀疏模式(PIMDM/SM)。組件每個基本系統包括:四個DC電源或三個AC電源●一個路由處理器(GRP/PRP-1/PRP-2)●為線卡和RP配備●的16插槽卡盒,●系統可以容納15塊線卡和1個RP,●或者14塊RP(1:1冗余)續表組件l用于分布式分組轉發的思科快速轉發卡、端口和插槽接口(每塊卡上的端口數量)接口密度(每個系統的端口總數)1端口10千兆位以太網15個10千兆位以太網端口1端口千兆位以太網15個千兆位以太網端口3端口千兆位以太網45個千兆位以太網端口4端口千兆位以太網60個千兆位以太網端口8端口快速以太網120個快速以太網端口6端口DS-354個DS-3端口12端口DS-3180個DS-3端口6端口E390個E3端口12端口E3180個E3端口4端口OC-3c/STM-1POS60個OC-3c/STM-1POS端口4端口OC-3c/STM-1ATM60個OC-3c/STM-1ATM端口16端口OC-3c/STM-1POS240個OC-3c/STM-1POS端口6端口通道化T3(CT3)(168T1)POS90個CT3(15120T1)POS1端口OC-12c/STM-1POS15個OC-12c/STM-4POS端口4端口OC-12c/STM-4POS60個OC-12c/STM-4POS端口1端口OC-12c/STM-1ATM15個OC-12c/STM-4ATM端口4端口OC-12c/STM-4ATM60個OC-12c/STM-4ATM端口1端口通道化OC-12C/STM-4(4×OC-3/STM-1)POS15個通道化OC-12/STM-4(60×OC-3/STM-1)POS1端口通道化OC-12c/STM-4(12×DS-3)POS15個通道化OC-12/STM-4(180×DS-3)POS1端口OC-48c/STM-16POS15個OC-48c/STM-16POS端口1端口OC-48c/STM-16SRP15個OC-48c/STM-16SRP端口4端口OC-48c/STM-16cPOS60個OC-48c/STM-16cPOS端口4端口OC-48c/STM-16cSRP60個OC-48c/STM-16cSRP端口1端口OC-192c/STM-64cPOS15個OC-192c/STM-64cPOS端口1端口OC-192c/STM-64cSRP15個OC-192c/STM-64cSRP端口8端口OC-48c/STM-16cPOS120個OC-48c/STM-16cPOS端口2端口OC-192c/STM-64cPOS30個OC-192c/STM-64cPOS端口續表連接POS、ATM、DPT、千兆位以太網和快速以太網內存取決于路由處理器,通過PRP-2最高可達4GB選項GRP=千兆位路由處理器PRP1=性能路由處理器1PRP2=性能路由處理器2GSR16-SFC=交換矩陣卡GSR16-ALRM=警報卡GSR16-DISP=顯卡GSR16-BLOWER=風扇PWR-GSR16-DC=DC電源PWR-GSR16-AC=AC電源GSR16/1280-CHASSIS=帶背板的12816機箱Cisco12800路由器在CiscoIOS12.0(27)中支持PRP-1.未來軟件版本將同時支持GRP和PRP-2。性能交換能力可達1.28Tbps環境參數溫度工作:32-●122°F(0-●50℃)濕度●工作:0-●10,000ft(0-●3●非工作:0-●15,000ft(0-●4570m)熱耗散●最高DC:2430W@8296Btus/hrAC:2791W@9528Btus/hr沖擊●工作(半正弦):21in./sec(0.53m/se):續表振動可靠性和可用性●警報卡冗余度1:1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交換矩陣卡=276,062hr●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接口GRP支持兩個串行端口(控制臺和AUX連接)和一個10/100端口物理規格機箱高度●72.5in.(184.2cm),●帶AC輸入電源架或DC輸入電源架,●并安裝了前蓋機箱寬度),●24.0in.(61.0cm),●包括電纜管理系統和前蓋續表),●390lb(177kg),●機箱完全配置,●使用所有線卡插槽、AC輸入電源架和三個AC輸入電源AC輸入電源子系統的電氣規格:●AC輸入總功率:4706W●輸入電壓值3:額定值為200-240VAC(浮動范圍:180-●264VAC)●輸入線頻3:額定值為50-60Hz(浮動范圍:47-●63Hz)●輸入電流值3:最高10.3A@240VAC●額定輸出電壓和電流:-54.5VDC@最高60ADC輸入電源子系統的電氣規格:●DC輸入總功率:最高4210W(每背板負載區2400W,●每個負載區1:1冗余4)●輸入電壓值4:北美洲的額定值為-48VDC歐洲共同●體的額定值為-60VDC(浮動范圍:-40.5-●-75VDC)●輸入電流值4:最高52A@40.5VDC●額定輸出電壓和電流:-50VDC@最高40A(總輸出功率不●超過每個負載區2400W)指示燈和接口●用可視方式提供時鐘排程器卡和交換矩陣卡的嚴重警報、一般警報和小警報顯示,●以及系統警報板的故障狀況顯示認證SR-3580中規定的NEBSLevel3要求兼容性安全認證電磁兼容性(輻射)●AS/NZS3548ClassB續表抗干擾性●EN61000-3-2/IEC-1000-3-2(電源線諧波)●EN61000-4-3/IEC-1000-4-2(靜電放電[ESD])●EN61000-4-3/IEC-1000-4-3(抗輻射干擾性)●EN61000-4/IEC-1000-4-4(EFT)●EN61000-4-5/IEC-1000-4-5(浪涌)●EN61000-4-6/IEC-1000-4-6(低頻傳導抗干擾性)●EN61000-4-11/IEC-1000-4-11(電壓下降)●GR-63-Core—NEBS:物理保護●GR-1089-Core—NEBS:EMC和安全●FCCClassAComplianceNotice(美國)●ICES-003ClassAComplianceNotice(加拿大)●VCCIClassBComplianceNotice(日本)2G為加速度值,1G等于32.17ft/sec**(9.81m/sec**)3Grms是加速度的均方根值4針對三個電源模塊5在完全冗余電源配置中,電源輸入模塊A1和B1為系統負載區1(上風扇模塊和上卡盒)提供了冗余電源,模塊A2和B2為系統負載區2(交換矩陣卡盒、下卡盒和下風扇模塊)提供冗余電源。2、核心交換機(WS-C3750-24TS-S)的介紹思科的CiscoCatalyst3750系列交換機是結合業界領先的易用性和最高的冗余性,里程碑地提升了堆疊式交換機在局域網中的工作效率。這個產品系列采用了最新的思科StackWise技術,不但實現高達32Gbps的堆疊互聯,還從物理上到邏輯上使若干獨立交換機在堆疊時集成在一起,便于用戶建立一個統一、高度靈活的交換系統--就好像是一整臺交換機一樣。這代表了堆疊式交換機新的工業技術水平和標準。對于學校而言,CiscoCatalyst3750系列可以通過提供配置靈活性,支持融合網絡模式,已經自動配置智能化網絡服務,降低融合應用的部署難度,適應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此外,CiscoCatalyst3750系列針對高密度千兆位以太網部署進行了專門的優化,其中包含多種可以滿足接入、匯聚或者小型網絡骨干網連接需求的交換機。為了有效地平衡流量負載,分組被分配到兩條邏輯計數循環路徑上。每個計數循環徑都支持16Gbps的流量,總共支持32Gbps。輸出隊列會計算路徑的使用率,以確保流量負載。用戶可以在不影響堆疊性能的情況下,在一個工作中的堆疊中添加或者移除交換機。在添加了一個新的交換機以后,主交換機會自動地利用目前正在使用的CiscoIOS軟件鏡像和堆疊配置對該單元進行設置。堆疊將會搜集包括交換表在內的各種信息,并在獲得新地址之后更新MAC地址。網絡管理員不需要對交換機進行任何配置,就可以直接使用該交換機。同樣,用戶也可以在不對剩余交換機產生影響的情況下,從一個工作中的堆疊中移除交換機。當堆疊發現一系列端口不再可用時,它將在不影響轉發或者路由的情況下更新相關信息。WS-C3750-24TS-S采用了思科StackWise技術可以智能化地結合單個交換機創建一個單一的交換單元,使之具有32Gbps的交換堆疊互聯,在同一堆疊中的所有交換機共享配置和路由信息。用戶可以在不影響性能的情況下,從一個正在工作的堆疊中添加或者移除交換機。交換機可以通過特殊的堆疊互聯電纜,組織成一個單一的邏輯單元,從而創建一條雙向的封閉環路。這條雙向環路可以充當它所連接的所有交換機的交換矩陣。WS-C3750-24TS-S交換機在物理上通過菊花鏈連接在一起,任何一條電纜發生中斷,都將導致堆疊的帶寬降低到它的總容量的一半。次秒級定時機制可以檢測流量故障,能及時地進行故障切換。這種機制可以在定時機制檢測到電纜上的互動時重新恢復雙路徑傳輸。WS-C3750-24TS-S交換機最多可以將9個交換機堆疊在一起,構成一個統一的邏輯單元,其中總共包含468個以太網或以太網供電10/100端口或者252個以太網10/100/1000端口、或9個10GB以太網端口。各個10/100、10/100/1000和10Gb以太網單元可以根據網絡的需要任意組合。WS-C3750-24TS-S交換機可以使用標準多層軟件鏡像(SMI)或者增強多層軟包括先進的、基于硬件的IP單播和組播路由。WS-C3750-24TS-S交換機的參數:類型類型設備類型千兆以太網交換機吞吐率(MBPS)7交換方式存儲-轉發地址表大小IEEE802.3,802.3u,802.3x,802.3ab端口類型1000Base-FX/SX交換容量(GBPS)端口數模塊化插槽數2額定電壓(V)200-240堆疊支持堆疊式額定功率(W)背板帶寬(Gbps)包轉發率128MBDRAM+16MB傳輸速率(Mbps)10/100/1000VLAN支持支持是否支持全雙工全雙工是否可堆疊可堆疊工作溫度(℃)工作濕度存儲溫度(℃)存儲濕度長度(MM)445高度(MM)重量(KG)工作高度(米)存儲高度(米)4573WS-C3750-24TS-S交換機的特征:WS-C3750-24TS-S交換機提供了468個以太網或以太網供電10/100端口或者252個以太網10/100/1000端口、或9個10GB以太網端口。各個10/100、10/100/1000和10Gb以太網單元可以根據網絡的需要任意組合。還提供了SFP光接口形式的千兆以太網端口,SFP光接口模塊則提供了從275米到120公里的多種規格,用戶可根據組網距離的遠近選配不同模塊而不必重新購買交換WS-C3750-24TS-S交換機提供了36Gbps的交換能力,包轉發速率可到18Mpps,L2/L3均支持全線速轉發。還支持16KMAC地址、4KVLAN、4K路由表項,為硬件轉發提供了有力保證。WS-C3750-24TS-S交換機支持802.1d/w/s生成樹協議。支持802.1q,802.1p,802.3ad,802.3x,GVRP,DHCP,SNTP等標準。支持IGMP,DVMRP,PIM等完整的組播協議。支持RIPv1/2、OSPF、VRRP等路由協議,適應于復雜的網絡環境。支持Ipv6(需要未來軟件升級來啟動功能),為將來做好準備。WS-C3750-24TS-S交換機為每個端口提供了8個CoS級別,可根據端TCP/UDP端口進行流量分類并分配不同的服務級別,支持WRR/SP等調度方式,為語音/數據/視頻在同一網絡中傳輸提供所要求的不同服務質量。WS-C3750-24TS-S交換機提供了完整的ACL策略,可根據源/目的MAC、源/目的IP、TCP/UDP端口號對數據進行分類并進行不同的轉發策略。支持IEEE802.1X基于端口和MAC的認證,為網絡提供端口級的安全保證。在網絡管理中采用了SSH和SSL等加密傳輸,配合RADIUS/TACACS+等認證機制,可有效防止非法用戶侵入網絡。WS-C3750-24TS-S交換機支持SNMP,支持帶內和帶外管理,支持CLI和WEB界面,支持RMON,并可采用SMTP協議自動向管理員信箱發送相關敏感信息。3、接入層交換機(WS-C2916M-XL)的介紹Cisco的WS-C2916M-XL10/100交換機融突的性能、通用的模塊性和易于使用的管理于一身。有16個端口的Catalyst2916M-XL是聚集以太網工作組并向單個用戶和服務器提供專用10/100Mbps連通性的理想解決方案。Cisco的先進體系結構采用了一個3.2Gbps和前傳速率每秒300萬個信息元的交換結構,在所有端口上提供線速性能。Catalyst2916M-XL的2個通用模塊插槽具有擴展能力、更高速的連通性和對特性模塊的未來支持,從而使用戶可靈活地升級他們的網絡。Catalyst2916M-XL的4端口10BaseT/100BaseTX和2端口100BaseFX模塊允許客戶增加端口密度、通過帶寬集中提供更高速的上行鏈路并提供遠距離的光纖連通性。另外,未來的特性模塊將提供額外的功能,如:通過一個交換機間鏈路(ISL)特性模塊來支持虛擬LAN(VLAN)。Catalyst2916M-XL交換機具有易于使用的、基于WEB的管理和先進的安全特性。用戶前用一個基于WEB的接口通過標準的瀏覽器,如MicrosoftExplorer或NetscapeNavigator,在網絡的任何地方管理交換機,針對控制臺訪問的多級安全性可防止未經授權的用戶修改交換機的配置。通過在一個引導服務器上自動配置網絡上的多個交換機,自動配置使部署變得更為簡單。Catalyst2916M-XL是Cisco的全線端到端解決方案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集成化CiscoIOS軟件具有適應于端到端集成的功能,包括帶寬集中、網絡多媒體支持和未來的VLAN支持。FastEtherChannel技術在Catalyst系列交換機與服務器之間提供高達800Mbps的帶寬,Cisco的組管理協議(CGMP)支持功能降低了網絡通信量,允許一臺交換機向目標終端工作站有選擇地動態前傳IP多點廣播通信流量、提供多媒體網絡支持并將網絡通信量降到最低限度。將來對使用ISL中繼設備的VLAN的支持提供了廣播控制和安全性,簡化了添加、移動和變更操作。WS-C2916M-XL交換機的特征:Catalyst2916M-XL交換機具有24個固定的10/100Base-TX端口。這些端口均支持Nway標準,可支持10/100Base-TX自適應及全雙工/半雙工。Catalyst2916M-XL的2個通用模塊插槽具有擴展能力、更高速的連通性和對特性模塊的未來支持,從而使用戶可靈活地升級他們的網絡。未來的特性模塊將提供額外的功能,如:通過一個交換機間鏈路(ISL)特性模塊來支持虛擬LAN(VLAN)。Catalyst2916M-XL交換機后面板上端插槽可插管理模塊,全面支持SNMP/RMON,可通過console口或連到串口的modem,或通過Telnet板上配置,或基于web方式通過HTTP協議訪問嵌支持虛擬網絡(VLAN)標準來控制廣播域和網段流量,可以提高網絡性能、安全性和可管理性。支持IEEE802.1qVLAN標記,可基于端口或MAC地址來劃分VLAN,最多可劃分256個VLAN,并最多支持2048個動態VLAN(GVRP)。通過控制口或網管工作站可以輕松完成結構和設備的添加、移動和更換。可根據最大網絡流量和網絡安全性來劃分虛擬網絡。(5)端口可與MAC地址綁定每臺交換機支持端口與MAC地址綁定,即可以通過手工設置的方式,使每個端口只能與指定的若干MAC地址相連通,從而提高網絡的安全性。(6)流量控制(FlowControl)在全雙工模式下,交換機的嵌入式流量控制(FlowControl)可以在網絡傳輸中防止用戶數據丟失。在連接支持流量控制的局域網適配器時,如果網絡流量過大,交換機會給電腦發出緩802.3x流量控制協議。Catalyst2916M-XL交換機提供了完整的ACL策略,可根據源/目的MAC、源/目的IP、TCP/UDP端口號對數據進行分類并進行不同的轉發策略。支持IEEE802.1X基于端口和MAC的認證,為網絡提供端口級的安全保證。在網絡管理中采用了SSH和SSL等加密傳輸,配合RADIUS/TACACS+等認證機制,可有效防止非法用戶侵入網絡。4、接入層交換機(CiscoCatalyst1924-EN)的介紹CiscoCatalyst1924系列以太網交換機是Cisco提供的全套高性能交換和路由選擇產品中桌面產品的一部分。它帶來了更出色的網絡性能和可管理性,價格也格外經濟。具有標準版和企業版的Catalyst1924交換機的不同其他產品之處在于他們的易用性、靈活的配置和可升級性。標準版交換機的設計是在外部直接工作并將臺式機與高速服務器或網絡主干網相連。企業版軟件增加了可擴展性和靈活的網絡配置選項,包括虛擬LAN(VLAN)支持、帶寬優化、強化安全性和全面的管理功能。企業版的Catalyst1924交換機通過FastEtherChannel技術提供了大容量的鏈路和可堆疊性,通過靠TACACS+實現的集中訪問控制能力為交換機增強安全性,他們還通過ISLVLAN中繼提供簡化的管理、強化的安全性和廣播控制能力。多級控制口令實現了面向交換機控制的安全、靈活的訪問控制政策。易于在大型網絡中部署的企業版交換機通過一臺啟動服務器支持多臺交換機的自動配置。并可以通過廣泛使用的CiscoIOS命令行界面(CLI)進行管理。當與Cisco路由器、機箱交換機和訪問服務器共用時,企業版交換機可在Cisco端到端網絡中提供無與倫比的網絡性能、管理控制能力和方便的使用。12或24個10Base-T端口向個人用戶或工作組提供專用的10Mbps帶寬,以便支持帶寬密集型應用。2個100Base-T端口(Catalyst1924)或1個100Base-T端口+1個100FX端口(Catalyst1924C)提供了最大的高速配置和主干網靈活性。還有一個附屬設備接口(AUI)端口實現了與光纖、傳統10Base2或10Base5網絡的連接,Cisco分組管理協議(CGMP)使交換機能夠有選擇地動態過濾并向目標多媒體終端站發送經過路由選擇的IP多點廣播,從而為電視會議和IP/TV等應用優化了帶寬。還有可以重疊的橋接組控制交換機內的廣播,以便管理帶寬和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能。支持虛擬網絡(VLAN)標準來控制廣播域和網段流量,可以提高網絡性能、安全性和可管理性。支持IEEE802.1qVLAN標記,可基于端口或MAC地址來劃分VLAN,最多可劃分256個VLAN,并最多支持2048個動態VLAN(GVRP)。通過控制口或網管工作站可以輕松完成結構和設備的添加、移動和更換。可根據最大網絡流量和網絡安全性來劃分虛擬網絡。(4)端口可與MAC地址綁定每臺交換機支持端口與MAC地址綁定,即可以通過手工設置的方式,使每個端口只能與指定的若干MAC地址相連通,從而提高網絡的安全性。(5)流量控制(FlowControl)半雙工以太網端口上采用IEEE802.3第二層補償算法調節網絡傳輸。在擁塞擠控制選項支持要求無信息包丟失的應用。CiscoCatalyst1924-EN交換機提供了完整的ACL策略,可根據源/目的MAC、源/目的IP、TCP/UDP端口號對數據進行分類并進行不同的轉發策略。支持IEEE802.1X基于端口和MAC的認證,為網絡提供端口級的安全保證。在網絡管理中采用了SSH和SSL等加密傳輸,配合RADIUS/等認證機制,可有效防止非法用戶侵入網絡。5、主服務器(IBMX226)的介紹IBMX系列服務器NAS解決方案結合了IBMX系列塔式、機架式和刀片服務器,以及WindowsStorageServer2003操作系統,幫助企業實現快速安裝與部署。IBMX系列存儲服務器可以為客戶提供低成本的可靠的NAS解決方案,易于使用和管理,并可以通過NAS網關功能與現有的SAN基礎設施相集成。IBMx系列NAS存儲服務器包括:X206、X226、X346和刀片服務器HS20。IBMxSeries226采用全新的IBMXtendedDesignArchitecture,通過IntelEM64T提供低價位的2路性能,通過集成的RAID0或1、可選熱插拔SCSI或易插拔SATA驅動器以及ASF2.0等創新管理特性提高了可用性。IBMxSeries226的參數:類型類型類別塔式4UCPU類型XeonDPCPU頻率(MHz)2800支持CPU個數2FSB(總線)800MHz處理器描述2路英特爾?至強?處理器,IntelEM64T內存帶寬/描述PC2-3200400MHzECC內存,DDR2SDRAM/Chipkill512MB標配/16GB1最大PC2-3200DDR2內存續表內存類型及大小ECCDDR512MB最大內存容量最大熱插拔硬盤數6硬盤大小(GB)73.4GB硬盤類型/描述SCSI硬盤驅動器,最多支持4個易插拔SATA硬盤驅動器擴展槽1個PCI-Express插槽3個PCI-X插槽2個PCI插槽磁盤陣列卡集成的RAID0或1網絡控制器集成的千兆以太網光驅DVD顯示器功率(W)特點可通過PCI-Express升級I/OIBMxSeries226的特征及優勢特征優勢2路英特爾?至強?處理器,800MHz前端總線速度通過更高的處理性能來提高生產效率IntelEM64T適用于計算密集型環境,并為64位應用提供端到端的投資保護最多支持6個熱插拔U320SCSI硬盤驅動器提供880GB的內置存儲容量最多支持4個易插拔SATA硬盤驅動器提供1TB的內置存儲容量(需RAID適配器)集成的RAID0或1支持RAID0或1,集成在服務器中,不占用PCI插槽,從而提高了系統可用性和數據保護能力可通過PCI-Express升級I/O客戶可通過最多1個PCI-E×16適配器升級其I/O允許客戶獲得比PCI-X133MHz更快的傳輸速率集成的SCSIRAID0和1支持SCSI硬盤驅動器RAID,不占用PCI插槽,因此提高了系統可用性和數據保護能力冗余電源模式當電源發生故障時,允許在不關閉服務器的情況下替換故障電源,因此可維持系統運行性能,縮短意外停機時間PC2-3200400MHzECC內存佳的系統性能DDR2SDRAM/ChipkillChipkill?內存在2x512MBDIMMs及更高配置上提供內存出現錯誤時保持服務器的正常工作1個PCI-Express插槽3個PCI-X插槽2個PCI插槽廣泛的適配器靈活性,無論是功能強大的PCI-Express插槽還是傳統的PCI插槽集成的千兆以太網提供低價位的高速網絡連接,不占用寶貴的PCI插槽塔型-機柜轉換4U服務器,可提供低成本的可選套件輕松轉換成機架式服務器無需工具便可拆裝服務器無需工具便可裝卸的全新設計、散熱片固定模塊以及透明的氣流隔板,將維護成本降至最低IBM遠程管理適配器RSAII子卡(可選)使系統管理員能夠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在系統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降低總投資成本并簡化運行提供遠程服務,大幅度減少因IT產生的差旅活動ASF2.0和網絡喚醒,用于監視系統遠程開關電源功能,節省時間和金錢允許您主動監視系統狀態并就潛在故障向您發送警告,從而縮短故障停機時間續表IBMDirector和IBMDirectorExtensions提供全面的系統管理通過先進的服務器管理功能幫助延長運行時間、降低成本并提高生產力ServerGuide?軟件幫助安裝操作系統和驅動程序幫您快速啟動并運行服務器簡化xSeries服務器的安裝和配置工作遠程部署管理器一次性快速輕松地從網絡部署多個服務器,節省寶貴時間部件和人力的三年現場有限保證使您長期放心使用6、高速緩存CacheEngine590的介紹作為網絡集成的高速緩存解決方案,CiscoCacheEngine500系列產品加快了內容交付,優化了廣域網帶寬利用,控制了內容訪問。網絡流量的迅速增加給Internet服務供應商(ISP)和企業帶來了許多網絡挑戰,其中包括:廣域網帶寬擁塞和高額傳輸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網絡服務質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并控制用戶看到的Internet及內部網內容的可用性;經濟有效的網絡可伸縮性等。網絡高速緩存透明地高速存儲被頻繁訪問的內容,然后本地滿足對相同內容的后續請求,從而消除了通過廣域網鏈路重復傳輸完全相同的內容。高速緩存CacheEngine590的特性和優點:類別特性優點透明高速緩存透明高速緩存低廉的部署和維護成本。不需要改變網絡體系結構、客戶機瀏覽器或終端服務器。客戶機IP地址嵌入客戶IP地址被嵌入在高速緩存引擎HTTP請求中,可以防止與傳統高速緩存相關的源IP授權問題。ToS透明性當高速緩存引擎被透明插入客戶機和服務器之間時,ToS位得通過Websense提供內容過濾提供更高效率的帶寬利用以及更低的企業法律責任。事務日志記錄生成業界標準Web使用日志,以供分析和報表使用。日志可以清除,以保護客戶機密性。高速緩存引擎事務日志可以通過FTP定期推至指定的主機,簡化了事務日志管理。RADIUS鑒別提供用戶和管理訪問控制。防容錯,故障安全動態地適應故障。如果一個高速緩存引擎不可用或找不到,其他高速緩存引擎集群成員將迅速補上(容錯)。如果一個集群中的所有高速緩存引擎發生故障,那么WCCP啟動的宿主路由器將停止向高速緩存引擎迂回流量(故障安全)。容錯、故障安全磁盤驅動器支持這些特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高速緩存可用性。可伸縮的集群增量增加高速緩存容量只需最低投資。能TCP調節按鈕該特性能夠啟動不同TCP參數的調整,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高速緩存性能。用傳統CiscoIOS管理功能,包括:CiscoIOSCLI;SNMP,高速緩存MIBSyslog;Netboot;Telnet;TFTP這些特性利用CiscoIOS設備管理熟悉性,降低了高速緩存引擎管理和操作成本。續表WCCP備用模式WCCP備用模式能使您將一個高速緩存引擎退出服務,而無需改變WCCP宿主路由器配置,從而減輕了高速緩存引擎維護任可配置的數據新鮮性參數該特性允許管理員控制高速緩存內容的新鮮性。基于Web的GUI直觀的GUI能夠實現快速、簡單的高速緩存引擎配置和監控,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和操作成本。持Supportisofferedforindustry-standardHTTP沒有適合指定域的代理/鑒別對于指定的域(例如內部內容),高速緩存引擎可以旁路鑒別或直接從初始服務器而不是通過上行代理取出內容。該特性提高了內容交付效率。支持(在RFC2186中介紹)該支持與現有的ICP高速緩存環境兼容。代理模式支持代理模式支持與利用基于代理的傳統高速緩存的網絡兼容。它促進了從基于代理的傳統高速緩存向網絡集成的透明高速7、CiscoSecurePIX防火墻535的介紹CiscoSecurePIX防火墻535提供的承載級的性能可以滿足大型企業網絡和服務提供商的需要。作為世界領先的CiscoSecurePIX防火墻系列的組成部分,PIX535能夠為當今的網絡客戶提功能與千兆位以太網吞吐量靈活地結合在一起。PIX535是一種能夠提供空前保護能力的通用防火墻設備。它與PIX操作系統(OS)緊密集成在一起,該操作系統是一種消除了安全漏洞和性能退化開銷的專用固化系統。PIX535防火墻的核心是基于自適應安全算法(ASA)的一種保護機制,它可以提供面向靜態連接的防火墻功能,能夠進行50萬個同時連接,并同時防止常見的拒絕服務(DoS)攻擊。CiscoSecurePIX防火墻535的參數:類型類型性能純文本吞吐量:1.7Gbps同時連接:50萬168位3DESIPsecVPN吞吐量:440Mbps技術規格處理器:1.0GHzIntelPentiumIII隨機讀寫內存:512MB或1GBSDRAM高速緩存:256KBLevel2,1GHz同時VPN隧道:2000外形尺寸和重量高度:5.25英寸(8.89厘米3機柜單元寬度:17.5英寸(44.45厘米標準19英寸柜安裝長度:18.25英寸(46.36厘米)重量(一個電源約32磅(14.5公斤)擴展和接口PCI總線:9個PCI插槽(4個64位/66MHz,5個32位/33MHz)的PC133DRAM控制臺端口:RS-232(RJ-45)9600波特率故障切換端口:RS-232(DB-15)115Kbps續表環境工作環境溫度:-25°--131°F(-5°--55°C)相對濕度:5%--95%,不冷凝高度:0到3000米;沖擊:1.14m/s(45in/s)震動:0.41Grms2(3-500Hz)隨機輸入噪聲:最大65dBa非工作環境溫度:-13°--158°F(-25°--70°C)相對濕度:5%--95%,不冷凝高度:0到15000英尺(4570米)沖擊:30G震動:0.41Grms2(3-500Hz)隨機輸入輸入(每個電源)最大輸入電壓:100V-240V交流或48V直流額定輸入電壓:100V-240V交流或48V直流電流:4-2安培頻率:50-60Hz,單相功率:220W(雙熱插拔)輸出穩態功率:135W最大峰值功率:220W最大熱耗:750BTU/小時,滿功率使(220W)認證安全:UL1950,CSAC22.2No.950,EN60950,IEC60950,AS/NZS3260,TS001,IEC60825,EN60825,21CFR1040EMI:CFR47Part15ClassA(F22ClassA(包括UTP),AS/NZ3548ClassA(包括UTP),VCCIClassA(包括UTP),EN55024,ClassB(包括FTP),VCCIClassB(包括FTP)。8、IP/TV視頻CiscoIP/VC3500系列的介紹IP/TV視頻CiscoIP/VC3500系列已整合到PC和Internet革命中,世界正迅速以IP為中心—企業正在令人驚異的速度采用IP技術,采用多媒體的IP網絡已經出現,電視會議正轉變為主要合作工具,實現了多種外部及內部通信。客戶提供全面的多服務網絡解決方案。這一視像會議解決方案—CiscoIP/VC3500系列,采用了CiscoAVVID,帶給您多項優勢:開放、業界標準、可擴展性、可管理性、可靠性、新運用迅速部署、現有基礎設施向新技術的平穩遷移、更高工作效率和更低成本。(1)CiscoIP/VC3510視像會議多點控制器CiscoIP/VC3510多點控制器(MCU)可實現三個以上端點間的會議。多個位置的參與者可參加同一會議并進行完全實時的交流。IP/VC3510MCU允許用戶自動啟動全面多媒體多點會議,包括數據會議。用戶可以選擇以連續顯示方式運行會議,一次至多可在屏幕上顯示四個地點。此外,會議可使用語音激活切換模式,顯示當前發言人;或是以主席控制方式運行,其中主席可控制屏幕上顯示哪位發言人。有了IP/VC3510,用戶只需撥會議號碼,MCU即可設置會話,它是無人值守式運行的—無需事先安排會議。希望參與的其它人可撥同一號碼并立即與會議相連。而且啟動這一會議的人員也可向會議添加新人。(2)CiscoIP/VC3520和IP/VC3525視像會議網關IP/VC3520和IP/VC3525網關為在H.323和H.320協議間轉換的獨立系統。這些網關讓用戶將基于IP的H.323電視會議端點與原有電路交換H.320系統相連。IP/VC3520網關具有兩或四個基本速率接口(BRI)、V.35WAN它至多可支持四個速度高達384kbps(3-BRI或PRI接口)或786kbps(v.35接口)的端口。所有端口均包括音頻代碼轉換器,可達到最優視頻/音頻質量和帶寬利用率。BRI端口有了回聲消除,成為標準產品。V.35端口支持EIA/TIA-366(RS/366)信令來建立通話。CiscoIP/VC3525網關向公共交換電話網(PSTN)提供了單一基本速率接口(PRI)。它支持T1和E1連接,使之進行部署在世界任意地方。IP/VC3525網關在T1連接上支持384kbps的電話,在E1上則支持4個或8個128kbps電話。音頻代碼轉換器也作為一項標準特性得以支持,從而(3)CiscoIP/VC3530視頻終端適配器IP/VC3530視頻終端適配器(VTA)是將一個H.320系統連至IP網絡的獨立視頻接口。它使公司可在實施新IP多媒體通信的同時保護其在原有技術方面的投資。IP/VC3530VTA將H.320室內系統或小型系統與LAN相連,并將其轉化為H.323協議。它提供兩個V.35WAN接口、EIA/TIA-366信令;一個10-BaseTLAN端口、速度高達768kbps;低配置致密設計和RISC體系結構來確保可靠性和易于安裝性多媒體會議管理器(MCM)是CiscoIOS軟件的一部分,它起到高性能H.323關守和代理的作用,使網絡管理員能根據單獨網絡配置和容量來控制H.323電視會議服務的帶寬和優先權MCMH.323關守子系統可作為各種能與IP網絡相連的H.323元件:視像會議終端、MCU、H.320-H.323視頻網關、IP電話、IPPBX和PSTN-IP電話網關的控制點。該關守支持多種IP電話服務語音和視頻的高級特性,包括呼叫方驗證(經由RADIUS和TACACS+)、連接認可控制(CAC),帶寬分配和管理、高級電話路由、通話細節記錄(CDR)的生成和可使外部服務與關守連接并改進H.323通話處理的應用編程接口(API)。綜合布線系統將所有的語音、數據、視頻信號等所需的線路和各自的設備進行連接,經過統一的規劃設計,綜合在一套標準的布線系統中,將學校建筑的三大子系統(教學區、辦公區、生活區)有機地連接起來,為建校園網絡系統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質。另外,綜合布線系統有自已獨特的要求。綜合布線系統要能滿足校園網現在以及未來網絡高速多媒體傳輸的要求,要能滿足系統對性能、可靠性的高要求,還要能滿足校園網對擴展性、升級性的要求。結構化布線系統正是被廣泛接受的一種布線技術,它能夠以一次性的布線投資,解決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內的所有布線問題。近年來,信息處理系統發展迅速,對信息傳輸的快速、便捷、安全性和穩定可靠性要求高。在辦公大樓中,所建網絡要求對內適應不同的網絡設備、主機、終端、PC及外部設備,可構成靈活的拓撲結構,有足夠的系統擴展能力,對外通過與國家公共信息網與外部信息源相連,組成全方位多通道的信息訪問系統。總之,既要適應當前信息處理的需要,又充分考慮到信息系統未來的發展趨勢。2IEEE802.3uEtherneet(100BASE-T)3EIA/TIA568EIA/TIA5694TSB36/40工業標準國際商務建筑布線標準6ISO/IECJTC1/SC25/WG37ANSIFDDI/TPDDI100Mbps8ATMForum4.2.2安裝與設計規范此方案是以開放式結構的綜合布線系統為基礎,依據國家標準CECS72:97(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作設計及市內電話線工程施工及實驗收技術規范。4.2.3連接線路布線系統的連接如圖4-1:4.3設計范圍及要求4.3.1設計范圍根據表3-3-1,整個學校綜合布線系統共包括3712個高速信息點,其中數據點1064個,無線點234個。綜合布線系統配線間的布置原則如下:(1)網管中心設在圖書信息樓,集中圖書館所有的信息點以及其他建筑物配線間的上聯主(2)校園網共設12個建筑物配線間,分別為行政樓、綜合樓兩端準備室、教學樓休息室、體育館設備室等,均通過光纜主干連接到網管中心。(3)各建筑物配線間之間,數據主干采用多芯室外包裝多模光纖,語音主干采用大對數語音電纜。(4)水平布線均采用超5類UIP布線產品。(5)234個無線點采用CiscoAironet340系列無線橋路可在視線內相距25英里的建筑物間進行傳輸,并能夠提供中程或短程的高速率傳輸或者遠程的低速率傳輸支持。教師在使用筆記本電腦時,無須為沒網線而煩惱。4.3.2設計要求(1)?布線系統設計要為數據通信提供實用的、可重新組合、可擴展的模塊化通道,網絡布線要內、外網實行物理隔離,配置放火墻。(2)要求對每一樓層信息點分布情況詳細列出,內、外網便于切換。(3)數據點線材依據水平、垂直采用不同的類型。水平子系統全部采用超五類非屏蔽系統可靠地提供100MHZ傳輸帶寬,垂直子系統、樓群子系統的數據可采用不同類非屏蔽雙絞線、光纖等符合傳輸速率,滿足語音、數據、圖象的通信要求。(4)要從學校廣域網的接入方式出發,對內部與之對應的綜合布線方法整體考慮。(5)依據設計慣例,網絡容量要有一定的冗余。(2)除了固定于建筑物內線纜外,所有的接插件都應是模塊化的標準件,以方便系統管理和使用;(3)系統要有可擴充性,以便將來系統增加時,很容易將設備擴展進去;(4)能實現數據通信,話音通信和圖像傳遞;(5)為計算機網絡與高速電信網絡之間提供接口,以方便校園計算機系統擴展時對城域網的高速通信需求。(2)垂直、水平面線纜的鋪設方法;(3)整個布線系統中的金屬線管、橋架、底盒的安裝方法;(4)布線系統管線與其它系統管線的配合:(5)其它有關的管線鋪設按說明書安裝。4.4布線的設備選擇綜合布線系統的選擇應滿足以下要求:(1)開放性:具有可傳輸語音、數據、圖像、視頻信號、控制信號等功能;系統能夠支持目前及今后所有的數據、話音及控制設備廠商的應用系統。(2)靈活性:由于所有信息系統采用相同的傳輸介質,因此所有信息通道應是通用的。信息通道應該可以支持電話、傳真、多用戶終端、以太網、令牌環網、CDDI、ATM以至RS232、RS422、RS485、IEEE488等等。所有設備的開通均應該不需要改變系統布線,只需作必要的跳線管理即可使用;系統組網也應靈活多樣,各部門既可獨立組網,又可方便地互聯,這樣為合理組織信息流提供了必要條件。系統不僅應該滿足當前信息傳輸的需求,而且還應該適應將來的網絡結構的更改或設備的擴充,做到以不變應萬變。(3)可靠性:應采用高品質的標準材料,以組合壓接的方式構成一套高標準的信息通道。每條信息通道都應采用專用儀器測試,以保證其電氣性能。系統布線應全部采用物理星型拓撲結構。使點到點端接、任何一條線路故障均不影響其他線路的運行;應為線路的運行維護及故障檢修提供較大的方便,保障系統的可靠運行。系統的配線架及各種插座都應該可以反復插接數百次,以滿足網絡結構更改、線路重新連接和應用環境不斷的變化。(4)模塊化:應采用模塊化結構,能通過輕易更改網絡的結構和線路的連接方式,來滿足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環境的變化。系統能適應不同規模的綜合布線環境,可隨用戶的需要而增減(跳線、跳線面板等)。(5)免工具安裝:系統應采用組合壓接的方式,使安裝人員僅需配備剪刀就可以安裝跳線面板和插座面板,減輕安裝人員和維護人員身上的負擔,提高壓接時的可靠性。4.5布線系統設計方案描述[1][2][8]本布線系統采用美國AMP公司的結構化布線系統進行設計,與其他各種國際上著名規范化布線系統一樣,AMP符合EIA/TIA-568國際標準,并具有模塊化,配置靈活,可擴充,經濟可靠以及投資保障等特點。建筑物結構化布線系統分為六個子系統: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布線子系統、垂直主干子系統、管理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和建筑干線子系統。如圖4-2:4.5.1工作區子系統設計指從設備出線到信息插座的整個區域,即一個獨立的需要設置終端的區域劃分為一個工作區,提供用戶終端設備到信息插座的連接。各個工作區根據信息點的集中程度,可以采用單孔或雙孔插座。一般每個工作站區由多個墻盒式或埋入式RJ45插座構成.墻盒式安裝,信息插座距地面高度應為30厘米,埋入式安裝,應在墻內裝一個國標86暗埋盒。根據現場情況,也可以采用地面式或桌面式安裝,墻盒式安裝可直接適用于各種場合。4.5.2水平布線子系統設計水平布線為星型拓撲結構,即從配線室到每個信息孔位均應有一條通信纜線,所有用于數據的水平布線材料均為超五類AMP非屏蔽雙絞線,用于數據傳輸時最高速度達100M。各樓層水平布線從各配線室發出,通過布線槽,穿墻線管,到達各工作區,從布線槽通過鐵槽或PVC阻燃線槽(40×10),PVC阻燃線管(G20,G25)等引出該工作區數據線,沿立柱,墻面或從地下伸延至各信息插座.。4.5.3垂直主干子系統垂直干線子系統由連接主設備間至各樓層配線間的線纜構成,提供高速數據通訊主干通道。主要由高性能室內光纖、雙絞線纜、大對數通訊電纜組成。從主配線間發出至各子配線間,垂直干線材料根據通信要求我們對數據主干采用光纖,光纖根數根據各個子配線間中的網絡設備的類型及數量配置并留有一定的備份。通向綜合樓的語音主干采用2根50對的3類大對數電纜。其他樓宇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