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院感染應知應會內容2013年醫療保健人員培訓感染管理科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2012年10月23日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習近平贊賞梅里埃基金會長期關注和支持公眾健康事業,并同中國衛生部門在結核病防治、醫院感染控制、新發傳染病防控等領域開展的積極廣泛的合作。希望梅里埃基金會今后繼續支持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應知應會內容1.做好院感工作的重要意義:醫院感染事件回顧2.院感的法律指導----醫院感染的法律、法規3.工作遵循----醫務人員職業防護(手衛生、標準預防)4.院感第一步----醫院感染的診斷與報告5.院感可防可控----醫院感染控制措施(耐藥菌管理、醫療廢物處理)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
1998年4月至5月,深圳市婦兒醫院發生了嚴重的醫院感染暴發事件,該院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共計手術292例,發生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為56.85%。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宿州眼球事件2005年12月11日,宿州市立醫院,為10名患者做白內障手術。結果10名患者均出現感染情況,其中9人的單眼眼球被摘除。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2008年西安發生新生兒嚴重醫院感染事件處理:撤銷院長、主管副院長、新生兒科主任、護士長、醫務部、護理部、質控辦、感染辦等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職務。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2008年9月5日至15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新生兒科收治的94名新生兒患者中,有8名新生兒先后死亡。9月25日,西安交大對一附院相關責任人進行初步處理。鑒于第一附屬醫院未按規定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西安交大黨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給予第一附屬醫院院長馬愛群行政記過處分、主管醫務的副院長呂毅行政警告處分。交大一附院也對事件責任人進行了處理,新生兒科主任劉俐、護士長郭喜娥被撤職;醫務部部長劉正穩、控制感染中心主任李寶珍、醫務部質量控制辦公室主任唐芳雪、護理部主任車文芳、護理部副主任、總護士長朱淑群等責任人也被免職。新生兒科死亡患兒主治以上主管醫生,主管責任護士暫停工作。經濟損失3000萬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2010年一月廣東汕頭一醫院11名剖宮產婦術后感染
2010年9月貴州省德江縣人民醫院14名孕婦剖腹產感染傷口久治不愈,據她們婦產科醫生說主要是在國慶黃金周前后的20多天里陸續發現的,尤其是在黃金周期間做的孕婦剖腹產手術,大概有80%都出現了類似情況。衛生廳組織專家調查結果:剖腹產婦切口出現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
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
2009年3月,天津市薊縣婦幼保健院發生重大醫院感染事件,造成5名新生兒死亡。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江西省一所三甲醫院2012年術后感染十幾例去年10月前后,十余名患者在撫州市臨川區第一人民醫院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后,傷口反復出現腫塊、化膿,至今數月未能痊愈。醫院對患者實行免費治療,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醫院與其中7名患者簽下了4000元的賠償協議。據衛生部有關專家說,有可能的原因,是腔鏡的清洗、消毒問題,是否徹底沖洗干凈,如果戊二醛浸泡滅菌,是否達到10小時,使用前是否徹底沖洗干凈?"電源線和氣腹管又不能高壓又不能浸泡的,在沒有低溫滅菌器的情況下,只有戊二醛消毒,這就是一個污染環節。該院是一所三甲醫院,江西省衛生廳高度重視,已派出專家組前往現場進行調查。
2011年12月7日已關閉該院腹腔鏡手術。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滬一月子會所4名新生兒感染輪狀病毒或因未做好手衛生2013-01-1716:30:49來源:新民網近日有網友曝料稱,上海寶瑞佳國際月子會所有多個孩子感染傳染性的輪狀病毒。1月15日,新民網記者了解到,靜安區疾控中心已經介入調查,有4名新生兒確診感染輪狀病毒,但目前調查尚未找到致病因。
4名兒童確診感染輪狀病毒靜安區疾控中心何主任告訴新民網記者,1月6日至12日,陸續有5名新生兒出現腹瀉、發燒等癥狀。除1名新生兒被送往第一人民醫院救治,其余4名新生兒均被送往上海市兒童醫院救治。經過診斷,送往上海市兒童醫院的4名兒童確診為感染輪狀病毒。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
1998年4月至5月,深圳市婦兒醫院發生了嚴重的醫院感染暴發事件,該院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共計手術292例,發生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為56.85%。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深圳婦兒醫院醫院感染暴發事件,受害者不僅僅是患者,醫院自身發展也受到了重創!大家一定要謹記,發生醫院感染暴發事件,是一件醫患雙方都受傷害的事情,一定不可掉以輕心啊!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1998年6月上旬,感染病源被判定為龜分支桿菌。后來查明,引起這一后果的原因是,該院錯誤地配制消毒劑,將惠澤公司生產的供直接使用濃度為1%的戊二醛,當作濃度為20%的戊二醛稀釋20倍,用于浸泡手術器械。這樣,不僅不能滅菌消毒,還使多種細菌得以滋生繁殖。而寄生在消毒液中的龜分支桿菌則通過手術器械被種植在患者體內。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
醫院感染的損失不可低估
醫院感染:預防控制為上
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院感染相關的法律法規
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感染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法律2004年《中華人發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法規2003年《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06年《艾滋病防治條例》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規范及標準2001年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2003年醫療廢物分類目錄.2003年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和警示標識規定.2004年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04年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2004年版)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2004年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試行).2005年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技術操作規范.2005年血液透析器復用操作規范.2008年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2009年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處置管理規范.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2009〕(《醫院手術部(室)管理規范(試行)》《醫療機構血液透析室管理規范》衛辦醫政發〔2010〕88號關于加強非結核分枝桿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的通知2010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加強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預防和控制技術指南(試行)》《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試行)》《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試行)》
2011年1月
《多重耐藥菌感染預防和控制技術指南(試行)》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認真貫徹落實醫院感染管理相關技術標準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12〕70號醫院感染管理相關行業技術標準目錄
1.《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1部分:管理規范》(WS310.1-2009)
2.《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WS310.2-2009)
3.《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WS310.3-2009)
4.《醫院隔離技術規范》(WS/T311-2009)
5.《醫院感染監測規范》(WS/T312-2009)
6.《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WS/T313-2009)
7.《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WS/T367-2012)
8.《醫院空氣凈化管理規范》(WS/T368-2012)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2012.4.5發布,2012.8.1實施)《醫院空氣凈化管理規范》(2012.4.5發布,2012.8.1實施2012-10-24衛生部印發《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行動計劃(2012—2015年)》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河北省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行動方案(2012-2015年)》方案》要求,各醫院要規范管理院感重點部門,減低重點環節院感風險。2013年,100%的三級綜合醫院和30%的二級綜合醫院的重癥醫學科(監護病房)、手術部(室)、血液透析中心(室)、新生兒室、消毒供應中心(室)等院感重點部門的布局流程、人員配備、質量安全管理等均要達到國家有關要求;2015年,60%的二級綜合醫院的院感重點部門建設均要達到國家有關要求。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院感染就是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和我們有很大的關系,醫院感染控制非常重要!基本概念控制策略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定義
醫院感染是指入院時不存在或不在潛伏期內,而在住院48后小時發生的所有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后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者入院時已處于潛伏期的感染。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于醫院感染。醫院感染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源性感染醫源性感染是指在醫療服務中,因病原體傳播引起的感染。易引起醫源性感染的因素包括:多次進行侵襲性操作;使用消毒或滅菌不合格的醫療器械或設備;醫療環境污染嚴重,如物體表面、空氣、醫務人員的手等,輸入已被污染的藥品、血液或血液制品等;醫務人員的職業暴露等等。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院感染的分類.根據病原體的來源不同,醫院感染可分為哪幾類(一)外源性感染
病原體來自病人體外,感染可以散發,也可以暴發,可以通過消毒、滅菌、隔離措施和宣傳教育工作得到預防和控制。(二)內源性感染病原體來自病人自身貯菌庫的正常菌叢或外來的已定植菌,感染呈散發。醫院感染多為內源性感染。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院感染流行病學特點(1)感染鏈特點:外源性感染的傳播過程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環節,即感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2)發病形式:醫院感染多為散發性,有時可出現暴發流行。外源性感染的表現形式可為散發,也可為暴發。而內源性感染則呈散發形式。(3)預防控制特點:大部分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通過規范醫護人員診療操作、嚴格消毒滅菌及隔離等措施得到預防和控制的。內源性感染的發生基于病人的基礎病、診療措施等多種因素,較難有效地預防和控制。但可以通過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及免疫抑制類藥物、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措施降低感染風險。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院感染流行病學特點(4)科室分布特點:醫院感染多發生于醫院的高危科室,主要有各類重癥監護病房、新生兒病房、神經外科、燒傷科、心胸外科,呼吸科、血液科和腎科病房等。(5)感染部位分布特點:鑒于不同國家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不同,導致醫院感染發生的主要部位亦有所不同。在美國,主要感染部位為泌尿道、手術部位、下呼吸道及血流感染。而我國主要感染部位則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及手術部位感染,占整個醫院感染的80%以上。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院感染常見感染源1、醫院感染常見感染源主要有病人、帶菌者或自身感染、污染的醫療器械、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環境儲源等。2、醫院感染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1)接觸傳播-----是醫院感染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傳播途徑。包括直接接觸傳播和間接傳播。由接觸傳播的疾病常見的有腸道感染、多重耐藥菌感染、皮膚感染等。(2)飛沫傳播-----由飛沫傳播的疾病有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等。(3)空氣傳播-----由空氣傳播的疾病常見的有肺結核、麻疹、水痘等。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院感染易感人群主要有:(1)有嚴重基礎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腎病等患者。(2)老年人及嬰幼兒患者。(3)接受各種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如抗癌藥物、放療、免疫抑制劑等。(4)長期接受抗菌藥物治療,造成體內微生態失衡的患者。(5)接受各種侵襲性診療操作的患者。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院感染管理的基本概念醫院感染管理是針對診療活動中存在的醫源性感染及相關的危險因素運用相關理論與方法,總結醫院感染的發生規律,并為降低醫院感染而進行的有組織、有計劃的預防、診療和控制活動。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應履行的職責: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及本科監控醫師、護士組成。其主要的職責是:(1)根據本科室的工作特點,制定醫院感染相關制度,并組織實施及督導。(2)協助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開展醫院感染預防工作。(3)對本科室感染病例進行監測,及時發現并上報醫院感染病例。(4)指導、督促本科室醫務人員執行無菌操作技術、消毒隔離、職業防護等制度。(5)負責本科室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宣教工作。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務人員在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中應履行的職責醫務人員是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的執行者,其主要職責是:(1)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2)掌握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及時發現和上報醫院感染病例,并協助開展醫院感染流行趨勢的調查。(3)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消毒隔離等規程,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4)參加醫院感染知識培訓,掌握職業安全防護方法。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預防控制措施嚴格無菌技術是每位醫務人員的職責。在臨床檢查過程中遵守的并不好,如無菌包要求;應由2層包裝材料分2次包裝;剪刀和血管鉗等軸節類器械不應完全鎖扣;有蓋的器皿應開蓋;包外應設有滅菌化學指示物,高度危險性物品,滅菌包內還應放置包內化學指示物;滅菌物品包裝的標識應注明物品名稱、科室、包裝者姓名、鍋次、滅菌日期、失效日期。換藥碗是用于清創或手術切口的換藥,與破損皮膚和組織接觸,屬于高度危險性物品,應采用滅菌方法消毒。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乙肝病人用過的醫療器械處理1、先消毒----后清洗2、先浸泡消毒然后再清洗你認為?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2012版消毒技術規范5、消毒、滅菌基本原則基本要求(新增加的內容)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等先清洗,再消毒或滅菌。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每項無菌技術操作前都有手衛生,到底有無必要?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預防感染和降低耐藥:手衛生的循證證據和最佳實踐陳文森江蘇省疾控中心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循證證據的選擇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目的:強化執行手衛生與社區獲得性感染之間的關聯方法:meta分析的方法時間:1960年~2007年研究結果:胃腸道感染:31%(19%~42%)呼吸道感染:21%(95%CI=5%,34%).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ABHR與醫療相關感染研究顯示通過手衛生,可以降低40%醫療相關感染的發生!!!Citethisas:DtschArzteblInt2009;106(40):649–55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研究地點:2200床位的大型教學醫院,臺灣干預前期:1999~2004干預期:2004~2007手衛生依從性:43.3%~95.6%依從性與ABHR消耗:r=0.9399結果:手衛生可以降低8.9%HAI的發病率BSI、MRSA和AB感染也顯示下降趨勢成本效益分析顯示:直接節省5,289,364美元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研究證實,加強手衛生,可以顯著提高手衛生依從性,降低醫療相關感染的發生,節約醫療成本,保障患者安全。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
手消毒問題
北京晚報2004年8月16日一項最新調查表明
一半以上醫護人員未受過手部衛生培訓
本報訊(記者張雪梅)1位病房內的醫生平均每天要接觸12名病人,而1位護士則要接觸22名病人,但他們平均每天只用普通肥皂洗7次手,或是用酒精類快速消毒劑洗3次。昨天,中國疾控中心曾光教授公布的一項調查表明,我國醫護人員洗手消毒頻率和日常工作量不成比例。調查還發現,竟有一半以上的醫護人員沒有參加過手部衛生知識的培訓。
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
這項調查是剛剛在包括北京天壇、同仁和人民醫院在內的京、滬、穗的8家醫院中進行的,為期1個半月。曾教授介紹,在調查的同時他們也采取了措施,對醫護人員進行了手部衛生的干預,結果自然有改變。
醫生每天要為患者查體、聽診、做穿刺性操作等,護士則負責測體溫、血壓,還要輸液、抽血和吸痰。但以往他們做這些事情前后,卻不是每次都洗手。調查發現,在干預前,只有41%的護士,每天使用酒精類快速手消毒劑3次以上,而醫生中只有16%。培訓后,進出病房時經常使用酒精類快速手消毒劑的護士上升到83%,醫生的比例也上升到65%,每天平均使用的次數由干預前的3次達到現在的8.5次。……
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手衛生(handhygiene)是指所有手部清潔行為的通稱,包括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手衛生(handhygiene)洗手(handwashing)是指用普通或者抗菌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膚污垢和暫居菌的過程。衛生手消毒(handantisepsis)是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劑(主要為酒精擦手液即ABHR,alcohol-basedhandrubs)揉搓手,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無需沖洗或干手設備。外科手消毒(surgicalhandantisepsis)是指術前醫務人員使用外科手消毒劑,清除或者殺滅手部暫居菌和減少常居菌的過程,應具備持久抗菌活性。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
手衛生是預防醫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經濟的方法,但也是存在問題最多的醫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
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
控制醫院感染
最簡單,最有效,最方便,最經濟方法
洗手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第一步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摩擦
第二步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搓擦
第三步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摩擦
第四步雙手指交鎖,指背在對側掌心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搓擦,交換進行
第六步指尖在對側掌心前后擦洗六部洗手法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手衛生指征直接接觸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進行侵襲性操作前,不論是否戴手套;接觸體液或排泄物、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敷料之后;護理患者從污染部位移到清潔部位時;接觸患者周圍的物品(包括醫療設備)之后;特別注明:如果手部皮膚無可見污染,建議使用速干手消毒劑(ABHR)做為手衛生方法。當手上有血跡或分泌物等明顯污染時,必須洗手。有耐藥菌流行或暴發時,洗手時建議使用抗菌皂液。
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手衛生方法
1.洗手:
濕手:用水打濕雙手;
涂皂:取適量皂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膚;
揉搓:認真揉搓雙手,步驟包括:
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
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將五個手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必要時增加對手腕的清洗。
沖洗:用流動水沖洗、清洗雙手;
干手:用紙巾或烘手機干燥雙手;
關水龍頭:如為接觸式,則干手方式應為紙巾或一次性小毛巾,用紙巾或小毛巾關閉水龍頭。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
WHO推薦:洗手的五個重要時刻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
大部分確實是用大褂的背部擦干的!!!白大衣是首選甩手運動第二重復毛巾是擺樣子
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2.手消毒
取適量的速干手消毒劑于掌心;
涂抹手的所有皮膚,揉搓方法參照洗手方法中的揉搓步驟;
揉搓時保證手消毒劑完全覆蓋手部皮膚,直至手部干燥,使雙手達到消毒目的。
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注意事項對于部分酒精不能殺滅的病原體如諾如病毒、腸道病毒EV71等,應采用流動水洗手做為手衛生的方法;
為了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盡量選用含有護膚成分的速干手消毒液;
不可用消毒盆浸泡做為醫務人員的衛生手消毒方法;
應加強對護工和保潔工人的手衛生培訓、教育和監督;
應對陪護人員進行手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進入病室探視患者前,和結束探視離開患者時,應洗手或用速干手液消毒進行手衛生;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手術中無菌操作規范有時間的話再講。1、建立一個無菌區:無菌區內所有物品都必須是滅菌的,如稍有懷疑應立即更換。無菌區的建立應盡量接近使用時間,以減少暴露和污染的機會。物品有下列情況者,應視為有菌,不能在無菌區內使用:①在非限制區內的滅菌敷料;②無菌包破損或潮濕;③無菌包墜落在地面上;④滅菌有效時間及效果不能肯定;⑤懷疑無菌物已被污染。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手術中無菌操作規范2、無菌手術衣的應用:無菌手術衣的無菌范圍僅限于前身肩平面以下,腰平面以上及袖子。其他部位應視為有菌區。手術人員在穿好手術衣后,前臂不應下垂,應保持在腰平面以上。雙手不應接近面部或交叉及放于腋下,應肘部內收,靠近身體。由于手術衣在腰平面以下視為有菌的,因而不應接觸無菌桌及鋪好的手術臺。手術人員倚墻而立或靠坐在未經滅菌的地方,均是違反無菌原則的。也不應來回走動或走出手術間以外。如因手術需要移動,應面向無菌區。與另一手術人員換位時,應先退后一步,轉過身,背對背地轉到另一位置上。在經過來穿手術衣人員面前時,應互相讓開,以免碰撞污染。醫務人員院感應知應會培訓手術中無菌操作規范3、正確使用無菌包或無菌容器:任何無菌包及容器的邊緣均應視為有菌,開包時應將包布的四角翻轉并用手握住,防其滑脫污染內容物。取用無菌物時注意不觸及邊緣。利用包布鋪無菌區時,包布的內面是無菌的,包布的外面和邊緣是有菌的。若取無菌包內某種無菌物,余下無菌物仍須保持無菌時,可按原包包好,但須在4小時內應用此包內的無菌物,否則須重新滅菌。無菌容器為盛無菌敷料、器械或藥液之用。打開無菌容器時,蓋子應朝上,取出無菌物后即蓋好。以容器浸泡消毒用物時,須寫上浸泡時間,中途投入其他器械,應重新計算消毒時間。無菌溶液瓶一經打開,液體應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預防消防火災課件
- 跑步培訓分享:從入門到進階的科學跑步指南
- 項目管理課件教學
- 高風險診療技術操作授權及審批管理制度培訓
- 希沃教學一體機賦能數字化教學培訓大綱
- 保安門衛禮儀培訓
- 2025年飲料及冷飲服務合作協議書
- 城鎮污水管網建設工程申請報告(模板范文)
- 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實施方案
- 2025年建筑鋼材:螺紋鋼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3年音樂考試真題
- NB/T 10751-2021礦用往復式氣動注漿泵
- 裝卸搬運課件
- GB/T 18391.2-2009信息技術元數據注冊系統(MDR)第2部分:分類
- GB/T 16924-2008鋼件的淬火與回火
- 基礎護理學:肌內注射
- 藥品電子監管碼管理sop
- 2018年上海高考歷史試題及答案
- 醫療器械直調管理制度
- 中儲糧內控管理地圖手冊
- 銀行不良貸款責任認定及問責管理工作實施細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