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孟子三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大家都熟悉“臥薪嘗膽”的故事吧。越王勾踐在患難中矢志不渝,終于打敗了吳國,重振越國;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沉溺于安樂中的越王重蹈覆轍。越王勾踐的經歷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請走進《孟子·告子下》的選段中去尋找答案。導入⒈準確而流暢地朗讀課文;⒉掌握一些字詞的特殊用法,并準確翻譯課文;⒊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道理;⒋體會層層推理的論證方法。學習目標孟子,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
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元朝追封為“亞圣”。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于《孟子》一書。其中《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國也》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等篇編入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中。作者
孟子生活在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國時代。當時,各大國之間“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統治者是“庖有肥肉,廄有肥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面對這樣的社會現實,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這在當時是有積極意義的。本文就是這種思想的具體體現。寫作背景
《孟子》一書共七篇,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匯編,記錄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策略和政治行動,是儒家經典著作。其文氣勢充沛,感情洋溢,邏輯嚴密;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來說明復雜抽象的道理;語言明白曉暢,平實淺近,又精煉準確。《孟子》對后世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寫作背景
題目意思是:常處憂愁禍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處安逸快樂之中可以使人死亡。題目是文章的論點,以此為題,文章自然眉目分明,主旨顯露。解題畎(quǎn)畝膠gé(鬲)
拂(bì)士百里奚(xī)曾(zēng)益其所不能傅說(yuè)孫叔敖(áo)夯(hāng)實行拂(fú)字音
舜/發于/畎(qu?n)畝之中,傅說(fùyuè)/舉于/版筑之間,膠鬲(gé)/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xī)/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kòng)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bì)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朗讀舜從田野中發跡,傅說從筑墻的泥水匠中高升,膠鬲自魚鹽販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的手里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的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登上了相位。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被任用田間,田地選拔,任用搗土用的杵指從獄官手里被釋放并被重用市集譯文因此,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個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之苦,身處貧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順,(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以不斷增加才干。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因此使……勞累用(這些辦法)來使……堅韌同“增”,增加。代詞,這使……痛苦使……饑餓
使……財資缺乏
違背擾亂一個人常犯錯誤,這樣以后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聲中表現出來,然后才能為人們所了解。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犯錯誤同“橫”,梗塞、不順了解奮起征驗,表現顯露,流露在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很快滅亡。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必將導致滅亡(的道理)。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指在國內同“弼”,輔佐指在國外連詞,表并列關系匹敵,相當(一)古今異義1.所以動心忍性(古義:用來……的方法;今義: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2.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古義:了解,明白;今義:比方)3.曾益其所不能(古義:不具備的才能;今義:不可以)(二)詞類活用1.發舜發于畎畝之中(動詞,興起,指被任用)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動詞,顯露,流露)2.拂行拂亂其所為(動詞,違背)入則無法家拂士(同“弼”,輔佐)3.于舜發于畎畝之中(介詞,從)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詞,給)征于色(介詞,在)文言知識(三)通假字1.“曾”通“增”。例句:曾益其所不能2.“拂”通“弼”,輔佐。例句:法家拂士3.“衡”通“橫”:梗塞、不順。例:衡于慮(四)特殊句式1.必先苦其心志(使動用法,使……痛苦)2.勞其筋骨(使動用法,使……勞累)3.餓其體膚(使動用法,使……饑餓)4.所以動心忍性(使動用法,使……受到震撼,使……堅忍)1.本文開篇列舉了六個人物的事跡
,他們的同點是什么?作者由以上六個例子得出了什么結論(用原文回答)?人物出身成就共同點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畎畝(農)版筑(泥水匠)魚鹽(小販)士(監獄)海(隱居)市(集市)天子相輔佐武王相相大夫出身卑微歷經磨練終成大器文本研讀2、誦讀下面這段話,說說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需要經受哪些方面的磨練。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本段從思想上、身體上、生活上和行為上,論述了人才必須在艱苦的環境中造就的道理。3、除了艱苦的環境造就人才,還有哪些因素造就人才?個人主觀因素:思想斗爭的折磨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從正面論述了憂困挫折產生的積極作用。
4、孟子認為造就人才的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分別是:思想斗爭的折磨造就人才艱苦環境的磨練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主觀因素客觀因素5、人是這樣的,那么國家不經歷磨難又會怎么樣呢?
國無憂患易滅亡。6、課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列舉六位名人事例人才在困境中造就人處逆境能激發斗志國無憂患易滅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個別)(一般)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個人)(正面)(國家)(反面)中心論點正反對比論證文章通過列舉六位名人歷經磨煉最終有所成就的事例,證明“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觀點,闡明人才和困境的關系,明確指出國家和人才一樣,要在艱苦環境中生存發展、強大的道理。主旨
1.排比造勢,先聲奪人。文章一開始連用六個排比,列舉六位名人的事例,說明這些人雖出身貧賤,但他們在經受了艱苦磨煉之后,終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讀來氣勢逼人,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
2.層層深入,邏輯性強。文章先由具體例子人手,引出一般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先在主、客觀方面經歷一番痛苦磨煉的觀點,然后由個人推論到國家,論述層層推進,水到渠成。另外,在論述從個別到一般時,從正面著手,先舉同類事例,歸納出觀點,然后從理論上加以說明;在論述國家層面時,從反面著手,對歷史上大量亡國事實進行高度概括,從正反兩方面加以證明,使結構嚴謹,觀點不言自明。寫作特色孟子名言1、仁者無敵。2、盡信書,不如無書。3、不以規矩,不成方圓。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6、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7、老吾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材料力學與智能材料性能控制重點基礎知識點
- 材料疲勞斷裂機理實驗驗證重點基礎知識點
- 經濟學理論與現實的沖突試題及答案
- 銀行發生火災的應急預案(3篇)
- 船上發生火災應急預案(3篇)
- 火災觸電踩踏事故專項應急預案(3篇)
- 鐵路超大火災應急預案(3篇)
- 高考數學間接法探究及試題及答案
- 風險管理與企業戰略目標順應性的研究試題及答案
- 經濟政策的心理學影響與效果評估試題及答案
- 中國生鐵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報告
- 2025年中國白楊樹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試題及答案
- 龍巖市五縣2025屆初三5月教學質量檢測試題語文試題含解析
- 浙江開放大學2025年《行政復議法》形考作業4答案
- 2025年新媒體營銷職業能力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保密教育線上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
- JJG 693-2011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
- 職業衛生評價重要知識點概要
- 計算機應用基礎-終結性考試試題國開要求標準
- 年產30萬件衛生潔具天然氣隧道窯爐設計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