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煙臺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只收答題卡。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材料一:①近期,王峰團隊的百萬字人工智能小說《天命使徒》面世引發關注。聯想到去年由清華大學沈陽團隊創作而成的人工智能短篇小說《機憶之地》,可以看到,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革命性變化,新一輪的人工智能發展,似乎開始朝向人類創造力和想象力的高峰攀登。②面對人工智能,藝術家似乎很難有護城河。青年科幻作家慕明在小說集《宛轉環》的《自序:從猿到神》里想象到,60年后,曾經堅固的“寫作”觀念早已崩塌,“當風格轉移的算法成功實現中文自然語言應用,無論是博爾赫斯還是汪曾祺,曾被看作寫作者指紋的語言風格被抽象、編碼”,可以運用到任何原始文本之中。因此,無論是布局謀篇還是詞句段落,人工智能都能用自己的方式閱讀、思考和創作。到那時,“寫什么”“如何寫”的方法論問題已經解決,而難住人工智能的將是“為什么寫作”這個哲學命題。③就現實而言,不難發現人工智能正在對寫作領域進行“包抄”。2017年,微軟小冰出版了現代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至今人工智能已能寫出較為優秀的詩歌和散文作品。而在網絡文學、科幻文學等創作中,不少作家都將人工智能作為工具來收集、整合資料,并讓其承擔撰寫情節大綱、激發敘事靈感等功能。更不用說在更寬泛的寫作領域,人工智能對各類制式寫作的駕馭已經爐火純青……對此,文藝創作者們的態度是復雜微妙的:重復性工作日漸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它永遠也不可能取代人類無窮無盡的想象力與創造力。④某種意義上,作家和人文學者的態度是對的。目前,無論是認知心理學、自然科學、計算機領域還是哲學和藝術創作領域,較為一致的觀點是,藝術的核心創造力,常常就是有關無限性和非理性的表達,這是人工智能無法習得、更無法模仿的存在。人的大腦至今仍具有高度的神秘性,人工智能的“世界模型”建構依然遠遠趕不上人腦的運行模式。哲學家趙汀陽在其著作《人工智能的神話或悲歌》中談到,當前人工智能還停留在“圖靈機”階段,凡是人腦能夠進行的、一切在有限步驟內能夠完成的理性思維,它都能有所表達,但欠缺創造力和變通能力是其重要缺陷。⑤此外,人作為主體,在現實生活實踐中積累了大量復雜的感性經驗,而個體經驗的復雜性與特殊性正是生活意義的有機組成部分,更是文學藝術重點表現的內容,無數經典文學作品正得益于此而不朽。從這個意義上看,人工智能沒有經驗的實感及處理經驗的藝術轉換能力,也就將永遠無法擁有人類標準下的藝術創造力。慕明正以虛構的科幻故事表達了類似觀點:當傳統的寫作觀念煙消云散之后,“故事”仍然是人類創造力最后的高地。因為故事如同由無數線索編織而成的巨大掛毯,正是這些線索攜帶著廣闊世界和自我心靈感受,讓無數層次的信息以自洽而又具有審美性的方式或隱或現地存在于藝術世界里。⑥回到這兩部具體作品的討論中來,《天命使徒》是一部超大體量的“網絡玄幻小說”,它有主人公,故事情節大略完整,相較于情節和敘事,風景和人物內心描寫更為突出。但就如同王峰自己給這部作品打61分一樣,小說的文學性是存疑的,存在語言冗余、敘事性不足、模式化套用和堆砌痕跡明顯等問題。如果說小說語言問題能隨著大模型技術的升級而改善,那么敘事詩學作為小說核心問題,可能是人工智能小說創作永遠無法攻克的“難關”。⑦相較而言,短篇小說《機憶之地》的人物對話性更為突出,但也存在文學性不足的問題。不過,值得玩味的是,作為一部“百分之百由AI創作出的小說”,“作者”借助“Memoria”之口闡釋了對數據、記憶和人類情感關系的理解。從思想性(無論是AI真正思考的結果還是意外的巧合)而言,《機憶之地》如同一個關于人工智能創作的未來寓言。⑧值得追問的還有,認知神經科學和計算機技術等能否解決人工智能文學創作的藝術發生學問題?文學創作能否真正被“人工智能技術化”?這是很難但并非不可能實現的問題。如同青年科幻作家、文學計算領域學者劉洋談到的,人工智能文學創作,首先需要建構一個成熟的文學大語言系統。只有對文學進行可量化、指令明確的拆解和數據化,然后用人類文明長河中無數經典文學作品作為數據庫、語料庫、修辭庫、情感表達庫,并進行大算力的喂養,才能推動文學創作大模型的發展。但其第一步——文學的量化,至今仍然被視為“天方夜譚”。由此可見,人工智能文學創作之路,依然道阻且長。但如同我們對科技發達時代的“奇點”何時來臨一樣無法預知,人工智能創作的可能性邊界及其發展速度,我們也很難準確預測。但有價值的是,人工智能文學創作作為一種“他者”,可以讓人類自身不斷反思——科技時代,文學的獨特價值究竟在何處。(摘編自康春華《“敘事詩學”可能是寫作無法攻克的難關》)材料二:莫言在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上發言說:“文學和科學相比,的確沒什么用處,但文學最大的用處,也許就是它沒有用處。”文學并不是無用,而是有“無用之用”。文學并不像科學一樣擁有很強的目的性,文學具有獨特的審美意識屬性和獨特的情感表現方式,不有意識地為政治所用。作家通過文學作品來反映自己的思想以及當時的社會道德倫理風貌,并對讀者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摘編自馬嫣然《淺談文學無用論》)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根據慕明的想象,一旦風格轉移的算法成功實現中文自然語言應用,再獨特的作家語言風格也會被人工智能自如運用到文本創作之中。B.2017年,微軟小冰出版了現代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這成為人工智能正在以難以阻擋的趨勢對寫作領域形成“包抄”之勢的標志。C.就目前來看,人工智能還只能完成有限的、程序化的事情,尚無法把握無限性、非理性和不確定性思維以及個體復雜特殊的感性經驗。D.本文作者對運用人工智能實現真正的文學創作持有樂觀態度,但什么時候實現是無法預知的,人工智能的文學創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人工智能或能模仿、創造出一個故事,但永遠不會解碼這個故事背后對世界的認知和自我心靈感受。B.《天命使徒》和《機憶之地》共同之處在于,突出的語言描寫沖淡了小說敘事,造成其文學性不足。C.人工智能創作是由嚴密的邏輯與計算支撐的,優秀作品創作過程需要成熟的文學大語言系統來支持。D.莫言在諾貝爾頒獎典禮上的發言,強調了文學的獨立性及其在精神層面的獨特價值,并非真的無用。3.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人工智能文學創作未來尚需解決的問題的一項是()A.提供寫作創意能力B.風格轉移算法的發展水平C.藝術的創造力和變通力D.經驗的實感及處理經驗的藝術轉換能力4.目前,人工智能寫作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5.科技時代,文學有哪些獨特的價值?請結合材料簡析。【答案】1.B2.B3.A4.①多種文體創作成果初現,能夠創作出高質量的詩歌和散文,在小說創作領域有了初步探索。②輔助寫作功能強大,能夠收集與整合資料,撰寫情節大綱與激發靈感。③制式寫作駕輕就熟,能夠熟練地完成任務。5.①在科技時代,文學能夠展現藝術獨有的核心創造力,這是人工智能無法習得、更無法模仿的存在。②在科技時代,文學能夠將復雜的感性經驗進行藝術轉換,傳遞個體復雜的感性經驗。③文學作品在科技時代能為人們提供獨特的審美體驗。④在科技時代,文學能夠引導人們進行反思,提升人類的精神境界。【解析】【導語】這篇文章通過兩則材料探討了人工智能在文學創作中的角色與挑戰。材料一詳細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寫作領域的進展及其局限性,指出其在創造力和情感表達上的不足。材料二則通過莫言的觀點強調了文學的獨特價值,尤其在精神層面的影響。整體來看,文章揭示了科技與文學的交匯點,提示我們在科技時代重新審視文學的意義與價值。【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B.“形成‘包抄’之勢的標志”錯誤,2017年微軟小冰出版現代詩集只是人工智能在寫作領域的一個表現,不能說是以難以阻擋的趨勢對寫作領域形成“包抄”之勢的標志。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進行判斷、推斷的能力。B.“同之處在于,突出的語言描寫沖淡了小說敘事,造成其文學性不足”錯,根據“短篇小說《機憶之地》的人物對話性更為突出,但也存在文學性不足的問題”“《機憶之地》如同一個關于人工智能創作的未來寓言”可以看出文章并沒有提到是突出的語言描寫沖淡了小說敘事造成其文學性不足。故選B。【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A.根據“并讓其承擔撰寫情節大綱、激發敘事靈感等功能”可知提供寫作創意的能力已經開發。故選A。【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①根據“2017年,微軟小冰出版了現代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至今人工智能已能寫出較為優秀的詩歌和散文作品”可知人工智能在詩歌和散文創作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能夠創作出質量較高的作品。根據“《天命使徒》是一部超大體量的‘網絡玄幻小說’,它有主人公,故事情節大略完整,相較于情節和敘事,風景和人物內心描寫更為突出”“短篇小說《機憶之地》的人物對話性更為突出”可知雖然這兩部小說存在一些問題,但它們的出現標志著人工智能在小說創作領域進行了初步探索,并且在情節、人物等方面有一定的表現。②根據“而在網絡文學、科幻文學等創作中,不少作家都將人工智能作為工具來收集、整合資料”可知人工智能能夠幫助作家快速收集和整合大量的資料,為創作提供豐富的素材。根據“并讓其承擔撰寫情節大綱、激發敘事靈感等功能”可知人工智能可以為作家提供情節大綱的框架,激發創作靈感,為文學創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③根據“更不用說在更寬泛的寫作領域,人工智能對各類制式寫作的駕馭已經爐火純青”可知在一些格式較為固定、內容相對規范的寫作領域,人工智能能夠熟練地完成任務,表現出較高的寫作水平。【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材料中信息,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①根據“藝術的核心創造力,常常就是有關無限性和非理性的表達,這是人工智能無法習得、更無法模仿的存在”可知藝術的核心創造力是人工智能無法習得和模仿的,文學作為藝術的一種形式,能夠展現人類這種獨有的創造力,這是科技時代文學的重要價值之一。②根據“人作為主體,在現實生活實踐中積累了大量復雜的感性經驗,而個體經驗的復雜性與特殊性正是生活意義的有機組成部分,更是文學藝術重點表現的內容,無數經典文學作品正得益于此而不朽”可知文學能夠將這些復雜的感性經驗進行藝術轉換,這是人工智能難以做到的,在科技時代這種對人類經驗的傳遞顯得尤為珍貴。③根據“文學并不像科學一樣擁有很強的目的性,文學具有獨特的審美意識屬性和獨特的情感表現方式,不有意識地為政治所用”可知文學與科學不同,文學以其獨特的方式構建審美形象,使得文學作品在科技時代能為人們提供獨特的審美體驗。④根據“作家通過文學作品來反映自己的思想以及當時的社會道德倫理風貌,并對讀者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文學作品能夠反映社會現實和人類的生存狀態,對社會現象、人性、道德等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批判。在科技時代,文學依舊可以引導人們對社會和自身進行反思,提升人類的精神境界。(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石臣張曉林石臣(1821—?),晚號糞叟,有楷書墨跡在開封民間流傳。石臣,夷門書法名家。工行楷,兼擅篆隸。楷書宗法顏真卿,能得《顏勤禮》《自書告身》神韻。顏真卿是晚唐名臣,七十多歲還馳騁疆場,親自到安祿山叛軍營帳談判,談不攏就大罵叛軍,氣若長虹。書法一如其人,他的行書遒勁而具古風,氣勢磅礴,令宵小之輩不敢近觀。石臣身子骨單薄,清癯的臉上生著稀疏的三縷長須,手指竹節一般瘦長,他能得顏書神韻,按傳統書如其人的說法,確有幾分讓人感到不可理解。石臣是他的名,起初,他沒有像其他文人那樣,字什么,號什么,他也沒有別署。有人很奇怪,問他:“上海某書法家給自己起了二百多個號,你怎么不起上一個呢?”石臣笑笑,打趣道:“號多了,書法就能寫得好嗎?”但他還是給自己起了一個號:糞叟。怎么起了這樣一個號呢?讀書、練書法之余,石臣就到郊外走走,溜達溜達。秋天里,他喜歡到楝樹下撿金黃色的楝楝棗,放鼻子下嗅一嗅,然后裝進長衫的口袋里。再然后,就忘記了。他老婆洗衣服時,總想不起來去掏一下他長衫的口袋,啪,啪,揚起棒槌,只幾下,楝楝棗就面目全非了,黏乎乎的,散發著一股子難聞的氣味。妻子就埋怨他,他改不了,下次還照舊。石臣住的是三間麥秸草房。石臣的三間草舍很好找,夷門往西走,有一個白水胡同,他的草舍,就坐落在胡同口的拐角處。在開封城,大都是帶有脊獸的青色瓦房,像石臣這樣的麥秸屋,已是很難見到了。為蓋這三間茅舍,石臣趕著個毛驢,拉著平頭車,往鄉間整整跑了一個月,才把屋頂的麥秸拉夠了。那些日子,他人更清瘦了,長衫胖了一圈,穿在身上,咣當咣當的,若戲子身上的戲袍一般。茅屋的前邊,是一處院子,不大,有三分多的樣子。種著一棵老槐樹,是他的父親種下的?抑或是他的爺爺種下的?已經無可考證了。槐花開的季節,每天早晨,石臣都會到院子里彈琴。他坐在小石凳上,面前是一個青石板桌,琴就放在上邊。這是一把焦尾琴,是開封天籟堂出品,也就是幾塊錢的樣子。石臣竹節一般的手指在琴弦上來回劃幾下,琴音清越,一紋一紋蕩漾開去,喚醒了尚在夢中的蜜蜂,它們嚶嚶著,開始繞著奶白色的槐花起舞。這時,石臣正彈到入港處,他半瞇了雙眼,臉高高地仰起,高高地仰起……一只小蜜蜂嚶嚶著,打著旋,停在他的鼻頭,他也渾然不知……這是一幅畫。偌大的開封城中,石臣只有一個朋友。那朋友是個糊燈籠的,據說祖上給宋徽宗糊過宮燈,姓李,人們都喊他燈籠李。燈籠李隔三差五地來茅舍找石臣閑噴,他二人噴得來。燈籠李給他介紹個徒弟,是開封最大生藥鋪子同濟堂的二掌柜,姓胡,字三豐。胡掌柜拿了二三幅書法習作讓石臣點撥,臨的是顏真卿楷書《麻姑仙壇記》,已有幾分形似。石臣不語,手里拿了把折疊紙扇,有一下沒一下地搖著。胡掌柜很尷尬,僵笑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糊燈籠的朋友打圓場,把習作遞到石臣手上。石臣接過,順手就丟進了紙簍,說:“廢紙!”胡三豐臉上終于掛不住了。霍,扭轉身,頭也不回地走了。糊燈籠的朋友埋怨石臣。石臣說:“不是那塊料,不如專心做生藥生意。”很快,秋天到了。槐樹上的葉子開始發黃,看上去有幾分肅殺。這些日子,石臣的右眼皮總是跳,嘣,嘣嘣,跳得他心里都有些焦躁了,糊燈籠的朋友有日子沒來了。一個秋雨連綿的黃昏,是那種雨打芭蕉的沙沙細雨,燈籠李來了。閑話的時候,燈籠李話語有些遲緩,沒有先前利索了。石臣不明白怎么回事。燈籠李一年四季總戴著帽子,原因是他的頭頂長出一個粉疙瘩,長三寸有奇,沒有生一根雜毛,通紅嶄新,很是飽滿。后來,燈籠李脫下帽子撓頭,石臣吃驚地發現,不知什么時候那個粉疙瘩癟了下去,丑陋地趴在頭頂,沒有了往日的神采。①石臣忽然想明白了。他心頭“咯噔”一響,臉上有陰云飄過。燈籠李這次來,是求他辦一件事的。讓他給開封駐軍的馬師長寫幅字。這馬師長雖說是行伍出身,卻狂熱地喜愛書法。他換防來到開封,已幾乎把開封書法家的作品要遍了。他以前托人找過石臣幾次,都被石臣給拒絕了。出乎意料,石臣這次答應了。燈籠李懸著的心落地了。石臣寫了副對聯,押了印,交給了燈籠李。過兩天,燈籠李又來了。說,這副對聯,馬師長很滿意,只是嫌印文不雅,怎么能印“糞叟污紙”這樣惡俗的內容呢?石臣嘆口氣,也不說話,拿過一張宣紙,重新寫了。找出原來的印章,在砂石上磨去印文,②又刻了一枚印重新蓋了。交給那燈籠李,燈籠李低頭看上半天,也不說話了,陰了臉,告辭。一天早晨,石臣起床,攜琴到院子里彈,覺得少了點什么。少了點什么呢?③那棵槐樹被人鋸走了。槐樹被鋸走了。春天再來的時候,槐花搖曳,蜜蜂嚶嚶,一清瘦老人在樹下彈琴,這幅畫,也就消失了。(選自《書法菩提·民國河南書法人物志》)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清癯瘦弱的石臣卻擅長雄強厚重的顏體書法,這一反差彰顯了人物的鮮明個性。B.“臉高高地仰起,高高地仰起……”精細刻畫出石臣彈琴漸入佳境的沉醉狀態。C.“他二人噴得來”,著一“噴”字,將閑談時心無芥蒂的暢快感表現得淋漓盡致。D.重寫對聯前“嘆口氣”,寫出了石臣以“糞叟污紙”嘲諷馬師長被識破后的沮喪。7.關于石臣給馬師長題字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秋天的肅殺景象烘托了故事發生的氛圍,右眼跳的細節揭示了石臣不安的心理。B.在石臣看來,燈籠李頭上的粉疙瘩“癟了下去”,正是其人格塌陷的一種表現。C.“臉上有陰云飄過”表現石臣對“糊燈籠的朋友有日子沒來了”一事深為不滿。D.“出乎意料,石臣這次答應了”,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石臣對朋友的愧疚和補償。8.小說表現了石臣哪些精神品質?9.小說畫線的三個句子巧妙留白,請結合相關情節,對留白內容作簡要說明。【答案】6.D7.C8.①特立獨行,堅守自我;②安貧樂道,甘于平淡;③耿直孤傲,堅持原則;④清高剛正,不媚權貴。9.①“想明白”的事并未明說,指的應是燈籠李為了治頭上的粉疙瘩所以介紹胡三豐給自己做徒弟;而今話語遲緩,必定又有求于自己;②“又刻了一枚印”內容不詳,但從后文燈籠李的反應來看,應是對馬師長的不敬之辭;③槐樹被何人鋸走、因何鋸走,沒有交代,根據上下文應是馬師長的報復之舉,石臣的生活狀態也因之改變。【解析】【導語】這篇小說通過描繪書法家石臣的生活細節,展現了他獨特的個性和精神品質。石臣雖清瘦,卻擅長顏體書法,反差鮮明,體現了他內心的堅韌和對藝術的執著。他對朋友燈籠李的態度變化,反映了他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世俗權力的無奈妥協。小說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留白,刻畫了一個在物質貧乏中追求精神富足的藝術家形象,富有深意。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沮喪”錯。石臣刻有“糞叟污紙”印文,是對自己一種自謙,同時也是對當時社會一些不良風氣的一種暗諷。而馬師長嫌棄印文不雅,要求重寫,石臣“嘆口氣”表達的是石臣本無意冒犯卻被誤解的無奈,并非沮喪。故選D。【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表現石臣對‘糊燈籠的朋友有日子沒來了’一事深為不滿”錯。“臉上有陰云飄過”是石臣看到燈籠李頭上的粉疙瘩“癟了下去”,意識到燈籠李可能因某些原因向權貴妥協,表現的是石臣已經猜出燈籠李要讓自己做違背心意之事。故選C。【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的能力。①石臣對于名號并不在意,當別人問他為何不像其他書法家那樣有許多名號時,他打趣回應“號多了,書法就能寫得好嗎”,表明他不追逐外在的虛名,體現了他的特立獨行,堅守自我。②石臣的生活簡單質樸,住的是“三間麥秸草房”,“三間茅舍,石臣趕著個毛驢,拉著平頭車,往鄉間整整跑了一個月,才把屋頂的麥秸拉夠”,“讀書、練書法之余,石臣就到郊外走走,溜達溜達”,他沉醉于書法藝術本身,不靠眾多名號來抬高自己的身價,體現了他的安貧樂道,甘于平淡。③在書法教學上,他不迎合他人。面對胡掌柜臨摹顏真卿楷書的習作,他毫不掩飾自己的看法,直接將其丟進紙簍,直言是“廢紙”,體現了他對書法藝術有著自己的堅持和標準,不因為人情世故而違背自己的真實想法,體現了他的耿直孤傲,堅持原則。④開封駐軍的馬師長喜愛書法,幾乎要遍了開封書法家的作品,但幾次托人找石臣要字,都被他拒絕。體現了他的清高剛正,不媚權貴。【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的作用的能力。①“石臣忽然想明白了”,此處“想明白”的事并未明說,指的應是燈籠李為了治頭上的粉疙瘩,所以介紹胡三豐給自己做徒弟。而今“閑話的時候,燈籠李話語有些遲緩,沒有先前利索了”,這使石臣想到朋友可能為了某種利益而向馬師長低頭,也因此有求于己。這讓他感到失望和不安,同時也為自己可能要面臨的抉擇而憂慮。②“又刻了一枚印重新蓋了”,此處“又刻了一枚印”內容不詳,但從后文燈籠李的反應,“低頭看上半天,也不說話了,陰了臉,告辭”,及前文中石臣特立獨行、堅守自我的表現可知,石臣雖重新刻印,但依然堅持自己的態度,沒有完全迎合馬師長,新的印章應是對馬師長的不敬之辭。③“那棵槐樹被人鋸走了”,此處留白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空間。槐樹被何人鋸走、因何鋸走,沒有交代。槐樹被鋸走可能暗示著石臣寧靜的生活被打破。根據上下文應是馬師長的報復之舉。這棵槐樹不僅是自然景觀,更是石臣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它的消失象征著美好被破壞,石臣的生活狀態也因之改變。這讓讀者思考在那個時代,普通人的生活和精神追求是多么容易被外界干擾和破壞。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人來承示近日所為文數首,并以為文之道殷殷下問。余學殖荒落,安有以發足下者耶?顧其平日頗有志不肯為世間言語既辱二生之問其曷敢以匿?蓋余苦嘗讀道家之書矣。凡養生之徒,從事神仙之術,吐納以為生,咀嚼以為養,蓋其說有三:曰精,曰氣,曰神。此三者,煉之凝之而渾于一,于是外形骸,凌云氣,飄飄乎御風而行,遺世而遠舉。余嘗欲學其術而不知所從,乃竊以其術而用之于文章。古之作者,未有不得是術者也。太史公纂《五帝本紀》,擇其言尤雅者,蔡邕曰:“煉余心兮浸太清。”夫惟雅且清則精。精則糟粕、渣滓與剽賊,皆刊削而靡存,夫如是之為精也。而有物焉,陰驅而潛率之,動如風雨,靜如山岳,無窮如天地,不竭如山河。是物也,杰然有以充塞乎兩間,而益冒乎萬有。嗚呼!此為氣之大過人者,豈非然哉!今夫語言文字,文也,而非所以文也;行墨蹊徑,文也,而非所以文也。文之為文,必有出乎語言文字之外,而居乎行墨蹊徑之先。蓋昔有千里馬,牝而黃,伯樂使九方皋視之。九方皋曰:“牡而驪。”伯樂曰:“此真知馬者矣!”夫非有聲色臭味足以娛悅人之耳目口鼻,而其致悠然以深、油然以感,尋之無端而出之無跡者,吾不得而言之也。夫惟不可得而言,此其所以為神也。二生好學甚篤,所為文章,意思蕭然,既閑且遠。蓋有得于吾之云云者,而世俗之人不識也,吾故書以告焉。吾聞為神仙遺形骸解銷化,其術秘不傳;即傳,其術不能通。嗚呼!遇之而傳、傳之而通者,非二生,吾誰望之?(節選自戴名世《答張、伍兩生書》)材料二:穆公不悅,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伯樂謂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者也。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志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馬,乃有貴乎馬者也。”馬至,果天下之馬也。(節選自《列子·說符》)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顧其平日A頗有志B不肯為C世間D言語E既辱F二生之G問H其曷I敢以匿?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形骸,人的軀體,與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放浪形骸”的“形骸”意思相同。B.率,遵行,遵循,與林覺民《與妻書》中“率性就死不顧”的“率”意思不同。C.所以,原因,與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今具道所以”的“所以”意思相同。D.一,副詞,乃,競,與《荀子·勸學》“用心一也”的“一”意思及用法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在引述道家關于精氣神的學說的時候,化用了蘇軾《赤壁賦》中的句子,為文章增添了文采。B.戴名世認為,寫文章不能只在外在的語言文字、行墨蹊徑上下功夫,更應該重視內在的思想感情。C.戴名世既為自己的文學主張不為世俗理解而慨嘆,又為能得到張、伍二生這樣的優秀傳人而欣慰。D.伯樂認為,九方皋相馬關注的是馬的內在素質而忘記了它的外表,這正是九方皋勝過自己的地方。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精則糟粕、渣滓與剽賊,皆刊削而靡存,夫如是之為精也。(2)二生好學甚篤,所為文章,意思蕭然,既閑且遠。14.戴名世是如何闡述自己的文學主張的?【答案】10.BEH11.B12.C13.(1)既然是精,那么粗劣的、無價值的與抄襲的東西,都要削除而不留存,這樣才能稱之為精。(2)二位書生追求學問非常專心,所寫的文章,文意灑脫自然,既閑雅又深遠。14.①借用道教概念,提出文章要有精氣神的主張;②援引司馬遷、蔡邕等人的實例、言論,明確“精”的內涵;③運用比喻論證,將“氣”比作風雨、山岳、天地、江河;④以九方皋相馬進行類比,闡明文章的“神”重于外在形式的觀點。【解析】【導語】這篇文言文通過對道家“精、氣、神”學說的引述,表達了作者戴名世的文學主張。他認為寫作不僅要注重語言文字的外在形式,更要追求內在的思想深度和情感表達。文章通過引用歷史典故和道家思想,強調文學創作應如同煉丹修道,追求精煉、充實和神韻。作者對張、伍二生的贊賞和期望,體現了他對傳承和創新文學精神的重視。整體上,文章融合了哲學思考與文學理念,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雖然我平常也有一些想法,但是不愿意用平時那些應景的話來應付你們,那樣既是對你們的侮辱,又會讓人覺得我藏匿不肯教給你們!“平日”是狀語,修飾“有”,不斷開,“有志”是動賓結構,其后B處斷開;“為世間言語”是介賓結構,不斷開;其后省略了謂語比喻“應付你們”,因而單獨斷開,即E處斷開;“辱二生之問”也是動賓結構,其后H處斷開。故選BEH。【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句意:這樣就可以消除形體的局限。/形體不受世俗的束縛。B.錯誤。都是“遵行,遵循”。句意:暗暗的驅使默默地遵循。/這就是我斷然干脆地為革命而死、舍你不顧的原因。C.正確。句意:這就是成為文章的神的原因。/如今詳細地說明這樣做的原因。D.正確。副詞,乃,競;/形容詞,專一。句意:九方皋相馬竟然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嗎?/因為它的心專一。故選B。【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鑒賞寫作手法的能力。C.“為自己的文學主張不為世俗理解而慨嘆”錯。原文“蓋有得于吾之云云者,而世俗之人不識也,吾故書以告焉”,是說世俗的人不能理解二生寫的文章,并非為自己的文學主張不為世俗所理解而慨嘆。故選C。【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能力。(1)“剽賊”,剽竊,抄襲;“刊”,刪改;“靡存”,不留存。(2)“篤”,專心;“蕭然”,悠遠,灑脫的樣子;“既……且……”,既……又……。【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第二段戴名世先說自己研讀道家文章,得到三個概念,“蓋其說有三:曰精,曰氣,曰神”,于是借用這三個概念,“余嘗欲學其術而不知所從,乃竊以其術而用之于文章”,提出文章要有精氣神的主張;②闡述“精”的概念時,“太史公纂《五帝本紀》,擇其言尤雅者,蔡邕曰:‘煉余心兮浸太清。’”援引司馬遷、蔡邕等人的實例、言論,明確“精”的內涵;③“而有物焉,陰驅而潛率之,動如風雨,靜如山岳,無窮如天地,不竭如山河”,運用比喻論證,將“氣”比作風雨、山岳、天地、江河;④“蓋昔有千里馬,牝而黃,伯樂使九方皋視之。九方皋曰:‘牡而驪。’伯樂曰:‘此真知馬者矣!’夫非有聲色臭味足以娛悅人之耳目口鼻,而其致悠然以深、油然以感,尋之無端而出之無跡者,吾不得而言之也。夫惟不可得而言,此其所以為神也”,以九方皋相馬進行類比,闡明文章的“神”重于外在形式的觀點。參考譯文:材料一:有人捎過來你們近期寫的幾篇文章給我看,還懇切地向我請教作文的方法。我的學問已經荒廢很久了,又怎么能有什么可以啟發你們的地方呢?雖然我平常也有一些想法,但是不愿意用平時那些應景的話來應付你們,那樣既是對你們的侮辱,又會讓人覺得我藏匿不肯教給你們!我曾經深入研讀道家的書籍。凡是喜歡養生的人,都喜歡研究得道成仙的辦法,消除雜念和欲望,以呼吸為生,以吃飯為養,他們認為養生的關鍵有三個方面:精、氣、神。這三個方面修煉好了,就會渾然一體,這樣就可以消除形體的局限,可以凌于云氣之上,可以輕飄飄地乘風而行,離開塵世到很遠的地方。我曾經也想學養生成仙的道術,但是摸不到門道,于是就把他們的辦法用在寫文章方面。古代寫文章寫的好的人,沒有沒學會這個辦法的。太史公司馬遷寫《五帝本紀》,選取說的高妙文雅的部分,蔡邕說:“在大自然中修煉提高自己的心境。”只有雅并且清才能精。既然是精,那么粗劣的、無價值的與抄襲的東西,都要削除而不留存,這樣才能稱之為精。有一個東西,暗暗的驅使默默地遵循,動起來像風雨,靜下來像山岳,無窮無盡就像天和地,綿延不斷就像山河。這個事物,與眾不同充沛在陰陽間的萬事萬物之中。唉,這是氣大大超越人的地方,難道不是這樣嗎?現在說話作文,文章,不是做文章的路子,就如同木工的墨盒打出的墨線,文章不是文章的章法。文章之所以為文章,一定是要有出乎語言文字之外的意境和深刻,有超越章法之外的思想認識。過去有匹千里馬,是黃顏色的母馬,伯樂請九方皋審查辨別。九方皋說:“是黑顏色的公馬。”伯樂贊許九方皋:“真是懂得鑒馬的人啊!”不光有那些聲音顏色氣味可以愉悅人的耳目口鼻,其深刻綿遠的回味、自然的感想感受,尋找起來,看不出頭緒,明明是從文字中出來的,卻看不到痕跡,沒有什么語言能夠形容或者講明白。只有那無法用語言形容講清的東西,這就是成為文章的神的原因。二位書生追求學問非常專心,所寫的文章,文意灑脫自然,既閑雅又深遠,就像是我上面所講的一樣,但是世俗的人不能理解這些,所以我寫這封信告訴你們。我聽說神仙的形骸很快就消逝,他們的道術也是秘而不傳的,即便傳出來,也不能學會。唉,遇到能傳授的人,傳授之后能理解學會的人,除了你們兩個,我還能指望誰呢?材料二:秦穆公很不高興,把伯樂找來對他說:“壞了!您所推薦的那個找好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馬,什么不是好馬呢?”伯樂長嘆了一聲,說道:“九方皋相馬竟然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嗎?這正是他勝過我千萬倍乃至無數倍的地方!九方皋他所觀察的是馬的天賦的內在素質,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記了它的粗糙之處;明悉它的內部,而忘記了它的外表;只看見所需要看見的,看不見他所不需要看見的;只視察他所需要視察的,而遺漏了他所不需要觀察的。像九方皋這樣的相馬,包含著比相馬本身價值更高的道理哩!”等到把那匹馬牽回馴養使用,事實證明,它果然是一匹天下難得的好馬。(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寄李儋元錫①韋應物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注】①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暮春時節,韋應物離開長安,秋天到達滁州任所。是年冬天,長安發生朱泚叛亂,德宗倉皇出逃。李儋,字元錫(一說李儋與元錫為兩個人),韋應物的詩交好友,在長安與韋應物分別后,曾托人問候。次年春天,韋應物寫了這首詩寄贈以答。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即景生情,由眼前的花開自然回想到去年的花里分別,蕭索之意油然而生。B.頷聯“茫茫”巧用疊詞、既寫出了世事的變幻莫測,又寫出了自己的前途未卜。C.詩人憐貧恤苦,因轄區百姓疾病頻發、不得安心耕作而四處流亡深感心中有愧。D.末句以景結情,用“月圓”表達對友人別后的深切思念和來訪重聚的強烈期盼。16.本詩頗合詩歌寫作的起承轉合之妙,請簡要說明。【答案】15.C16.①首聯以眼前花事起筆,想到離別之事,既奠定感情基調,又巧妙引起下文;②頷聯承接上文,深化自己離別之后的內心愁苦,為下文轉折作好鋪墊;③頸聯由個人情感轉向社會責任,展現詩人的高尚情操和憂國憂民之心;④尾聯以期盼友人到來收束全詩,既照應開頭離別,又點明寄詩用意。【解析】【導語】韋應物的《寄李儋元錫》通過對花開花落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世事無常的感慨。詩中運用疊詞和景物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愁苦與無奈。詩歌結構上起承轉合自然流暢,首聯引出別情,頷聯抒發感慨,頸聯表達內疚,尾聯寄托思念,情感真摯動人。【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C.“轄區百姓疾病頻發、不得安心耕作而四處流亡”錯,“身多疾病思田里”寫的是詩人自己。故選C。【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結構的能力。①起:詩是寄贈好友的,所以從敘別開頭。首聯即謂去年春天在長安分別以來,已經一年。以花里逢別起,即景勾起離別之事,有欣然回憶的意味;而以花開一年比襯,則不僅顯出時光迅速,更流露出別后境況蕭索的感慨,既奠定感情基調,又巧妙引起下文;②頷聯承接上文,深化自己離別之后的內心愁苦。“世事茫茫”是指國家的前途,也包含個人的前途。當時長安尚為朱泚盤踞,皇帝逃難在奉先,消息不通,情況不明。這種形勢下,他只得感慨自己無法料想國家及個人的前途,覺得茫茫一片。他作為朝廷任命的一個地方行政官員,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憂愁苦悶,感到百無聊賴,一籌莫展,無所作為,黯然無光。這就為下文轉折作好鋪墊;③頸聯由個人情感轉向社會責任。正因為他有志而無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辭官歸隱;但因為他忠于職守,看到百姓貧窮逃亡,自己未盡職責,于國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展現詩人的高尚情操和憂國憂民之心;④尾聯以感激李儋的問候和亟盼他來訪作結。既照應開頭離別,又點明寄詩用意。(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論語·學而》中,孔子對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在吃飯和居住方面提出要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2)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指出,左丘明因失去視力,“______”;而《詩三百》的問世,則“_______”。(3)小剛在假期中參加了“壯闊波瀾”社會實踐小組,面對氣勢澎湃的江河湖海,感受到古典詩詞中“_______,_______”的磅礴之景。【答案】①.君子食無求飽②.居無求安③.厥有《國語》④.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⑤.驚濤拍岸⑥.卷起千堆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有:厥、底、蕭。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近兩年,各地文化旅游發展如火如荼,一批又一批網紅城市接連出現在人們面前,讓人
①
。不過,紅極一時的旅游城市如何避免
②
而保持長盛不衰?面對旅游資源同質化難題,各地如何破解?旅游資源同質化,其實質是旅游產品的同質化,也是旅游體驗的同質化。人們為什么會到某個特定城市旅游?在觀光旅游時代,他們需要一個“到此一游”的契機,或是某場活動,或是幾個景點;而在休閑度假時代,他們更需要一個“住下來”“留下來”的理由,或是獨特的體驗,或是別樣的生活。一個地方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地貌、寒暑冷暖、花開花謝和潮漲潮落,顯得較為穩定。而這里的社會文化要素是千變萬化的,生活方式是
③
的,因此一個城市的地方性(又叫地理特征、鄉土特征)更多地受到人類文化活動的影響。如果我們想解決旅游資源同質化趨勢,就需要考慮自然地理、歷史文化、地容地貌、開發投資等多種因素,綜合施策。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19.第二段中用了兩個“或是……,或是……”,請簡析其表達效果。20.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有語病,請修改。【答案】18.①目不暇接②曇花一現③日新月異19.①兩個“或是……,或是……”構成了兩組并列關系,強調了在不同的旅游時代,人們到特定城市旅游的不同理由。這樣的表達增強了語言的節奏感和表現力,使內容更加具體生動,讓讀者更直觀地感受到不同旅游時代人們需求的變化,層次分明,邏輯連貫。②句式具有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同時,它避免了單調的敘述方式,使語言更加豐富多樣,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文章所傳達的關于旅游動機的信息。20.將“解決”改為“扭轉”。【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理解和使用成語的能力。①原文中“一批又一批網紅城市接連出現在人們面前”說明網紅城市在人們面前出現得頻繁,讓人看不過來,由此可填“目不暇接”。目不暇接:眼睛來不及看。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或變化很大,一下子來不及看。②前文“如火如荼”“一批又一批網紅城市接連出現在人們面前”都是在說明網紅城市很多,發展很快;后文“不過”卻與前文的內容構成轉折,“紅極一時的旅游城市如何避免
②
而保持長盛不衰”句中的“而”也表明空格處所填的成語和“長盛不衰”相對,能夠表達出時間短暫即可,由此可填“曇花一現”。曇花一現:比喻人或事物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剛一出現就消失了。③“而這里的社會文化要素是千變萬化的,生活方式是
③
的”句中的“而”和前文的“顯得較為穩定”形成轉折,表明“生活方式”不是穩定;“生活方式是
③
的”與“社會文化要素是千變萬化的”有時并列的,空格處既要表明不穩定,又要有變化的意思,由此可填“日新月異”。日新月異:指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不同。【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句式的表達效果的分析的能力、①“或是……,或是……”是表示選擇關系的關聯詞,“在觀光旅游時代,他們需要一個‘到此一游’的契機”句強調了在觀光旅游時代,可能是因為某場活動或幾個景點;“而在休閑度假時代,他們更需要一個‘住下來’‘留下來’的理由”句強調了在休閑度假時代,可能是因為獨特的體驗或別樣的生活。兩個“或是……,或是……”構成了兩組并列關系,強調了在不同的旅游時代,人們到特定城市旅游的不同理由。這樣的表達增強了語言的節奏感和表現力,使內容更加具體生動,讓讀者更直觀地感受到不同旅游時代人們需求的變化,層次分明,邏輯連貫。②“或是……,或是……”的句式具有節奏感。這種整齊的句式結構,讀起來朗朗上口,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同時,它避免了單調的敘述方式,使語言更加豐富多樣,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文章所傳達的關于旅游動機的信息。【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丙修改病句的能力。句中“解決”和“趨勢”不搭配,將“解決”改為“扭轉”,搭配更恰當。(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牙齒作為人體最堅硬的骨骼,正常情況下,
①
:第一次是出生后6個月開始,萌出的是乳牙;第二次是6~7歲時乳牙逐漸脫落后,萌出的是恒牙。恒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徒合同協議書百度庫
- 經濟學微觀試題及答案
- 合同權益轉讓協議書
- 釘釘項目管理試題及答案
- 出售合同協議書
- 貨源合同協議書
- 校車轉讓合同協議書范本
- 租憑農田合同協議書
- 租地合同協議書廣告
- 代理協議書和合同
- 跨學科實踐;自行車-2024-2025學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教學同步課件
- 輔助運輸管理規定
- 康復治療士測試題及答案
- 漢語言文學自考命題形式試題及答案
- 中國創新藥械多元支付白皮書2025
- 2025-2030中國光芯片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競爭格局研究報告
- 《工業機器人仿真技術應用》課件-項目四 工業機器人涂膠工作站的仿真應用
- 2016賦安消防JB-QBH-FS5101W 火災報警控制器
- 2025-2030年中國泵閥產業運行狀況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 中醫養生學沐浴養生講解
- CNAS-GL040-2019 儀器驗證實施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