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第21課《小圣施威降大圣》同步練習(含答案)_第1頁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第21課《小圣施威降大圣》同步練習(含答案)_第2頁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第21課《小圣施威降大圣》同步練習(含答案)_第3頁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第21課《小圣施威降大圣》同步練習(含答案)_第4頁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第21課《小圣施威降大圣》同步練習(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圣施威降大圣》同步訓練一、文學常識1.

《小圣施威降大圣》出自中國古典名著(),作者是(),他是()代小說家。2.

吳承恩字(),號()。3.

《西游記》主要描寫了()、()、()、()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二、字詞解釋1.

掣棒()2.

淬入()3.

蹤跡()4.

提防()5.

花鴇()6.

木木樗樗()7.

蓼汀()8.

鷀老()9.

鴇鳥()10.

鱖魚()11.

攛()12.

幌()13.

釘住()14.

鸕鶿()三、一詞多義1.

之(1)二郎見他變得低賤,故此不去攏傍()(2)那大圣趁此機會,滾下山崖,伏在那里又變()(3)急縱身,又跳出瀑布泉中,卻被那猴王一筋斗,又早回到花果山,將定海神針藏在耳內,變化多端,那里有一個神仙能識破他的機關?()(4)真君撞進門,大圣見了,現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廟宇已姓孫了。”()2.

以(1)將身一縱,跳上云端里,變作一個“海東青”()(2)忽見一只飛禽,似青鷂,毛片不青;似鷺鷥,頂上無纓;似老鸛,腿又不紅()(3)那大圣就攛出水中,一變,變作一條水蛇,游近岸,鉆入草中()(4)他若哄我進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進去?()四、古今異義1.

那六兄弟,慌慌張張,前后尋覓不見,一齊吆喝道(尋覓古義:今義:)2.

大圣見了,笑嘻嘻的,將金箍棒掣起,高叫道(高古義:今義:)3.

卻說真君與大圣變做法天象地的規模(規模古義:今義:)4.

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擻神威,將身一縱,站在佛祖手心里,卻道聲:“我出去也!”(縱古義:今義:)五、句子翻譯

大圣慌了手腳,就把金箍棒捏做繡花針,藏在耳內,搖身一變,變作個麻雀兒,飛在樹梢頭釘住。

二郎趕至澗邊,不見蹤跡,心中暗想道:這猢猻必然下水去也,定變作魚蝦之類。等我再變變拿他。

他兩個這場好殺——昭惠二郎神,齊天孫大圣,這個心高欺敵美猴王,那個面生壓伏真梁棟。

兩個嚷嚷鬧鬧,打出廟門,半霧半云,且行且戰,復打到花果山,慌得那四大天王等眾,提防愈緊。

正嚷間,真君到了,問:“兄弟們,趕到那廂不見了?”眾神道:“才在這里圍住,就不見了。”

真君前前后后亂趕,只見四太尉、二將軍,一齊擁至道:“兄長,拿住大圣了么?”六、內容理解

孫悟空與二郎神的打斗中,孫悟空分別變成了哪些動物?二郎神又是如何應對的?

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孫悟空的機智?

從這場打斗中,可以看出二郎神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孫悟空為什么會被二郎神擒住?

文中多次描寫孫悟空和二郎神的變化,有什么作用?

這場戰斗的結局如何?反映了怎樣的主題?

文中除了孫悟空和二郎神,還出現了哪些人物?他們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七、寫作手法

文中運用了大量的動作描寫,請找出三處并分析其作用。

作者是如何通過對比手法來突出孫悟空的形象的?

本文語言生動形象,試舉例分析。

文中運用了心理描寫來刻畫人物,找出并分析其作用。八、拓展延伸

結合本文,說說《西游記》中孫悟空的形象深受人們喜愛的原因。

如果你是孫悟空,在被二郎神追捕的過程中,你會想些什么?

《西游記》中還有很多精彩的打斗場面,請你再列舉一個,并簡要分析其精彩之處。

有人說孫悟空的反抗精神值得贊揚,也有人說他的反抗是不理智的,你怎么看?請結合本文及《西游記》的相關內容闡述你的觀點。

請你根據本文內容,為孫悟空和二郎神設計一段對白。答案一、文學常識1.

《西游記》吳承恩明2.

汝忠射陽山人3.

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二、字詞解釋1.

掣棒:抽、拔。2.

淬入:指浸入或沉入水中。3.

蹤跡:行蹤。4.

提防:小心防備。5.

花鴇:一種鳥類。6.

木木樗樗:形容癡呆、孤單的樣子。7.

蓼汀:長滿蓼草的小洲。8.

鷀老:一種水鳥。9.

鴇鳥:一種鳥類。10.

鱖魚:一種淡水魚。11.

攛:跳。12.

幌:揮動、搖晃。13.

釘住:緊緊停住。14.

鸕鶿:一種水鳥。三、一詞多義1.

之(1)助詞,無實義(2)助詞,無實義(3)助詞,的(4)助詞,的2.

以(1)憑借(2)像(3)就(4)如果四、古今異義1.

尋覓古義:尋找今義:尋求,探索2.

高古義:大聲今義:從下向上距離大3.

規模古義:氣勢今義:指事業、工程、運動、機構等所包含的范圍4.

縱古義:跳今義:放任;不拘束五、句子翻譯1.

大圣慌了手腳,就把金箍棒捏做繡花針,藏在耳內,搖身一變,變作個麻雀兒,飛在樹梢頭釘住。譯文:大圣慌了手腳,就把金箍棒捏成繡花針,藏在耳朵里,搖身一變,變成一個麻雀兒,飛到樹梢頭緊緊停住。2.

二郎趕至澗邊,不見蹤跡,心中暗想道:這猢猻必然下水去也,定變作魚蝦之類。等我再變變拿他。譯文:二郎神趕到山澗邊,不見孫悟空的蹤跡,心中暗想:這猴子一定下水去了,肯定變成了魚蝦之類。等我再變化去捉拿他。3.

他兩個這場好殺——昭惠二郎神,齊天孫大圣,這個心高欺敵美猴王,那個面生壓伏真梁棟。譯文:他們兩個這一場好打斗——昭惠二郎神,齊天孫大圣,這個心高氣傲輕視敵人的美猴王,那個外表陌生卻能壓制住他的真英雄。4.

兩個嚷嚷鬧鬧,打出廟門,半霧半云,且行且戰,復打到花果山,慌得那四大天王等眾,提防愈緊。譯文:兩人叫嚷喧鬧,打出廟門,半是云霧半是云團,一邊走一邊戰斗,又打到花果山,嚇得那四大天王等人,防備更加嚴密。5.

正嚷間,真君到了,問:“兄弟們,趕到那廂不見了?”眾神道:“才在這里圍住,就不見了。”譯文:正在叫嚷的時候,二郎神到了,問道:“兄弟們,趕到那邊就不見了?”眾神說:“剛剛在這里圍住,就不見了。”6.

真君前前后后亂趕,只見四太尉、二將軍,一齊擁至道:“兄長,拿住大圣了么?”譯文:二郎神前前后后胡亂追趕,只看見四太尉、二將軍,一起擁上前說道:“兄長,抓住大圣了嗎?”六、內容理解1.

孫悟空分別變成了麻雀、大鶿老、魚兒、水蛇、花鴇、土地廟。二郎神相應地變成餓鷹、大海鶴、魚鷹、灰鶴、現原身、用彈弓打、用戟搗。2.

如孫悟空變成土地廟時,尾巴不好處理,便化作旗桿豎在后面,體現了他的機智。3.

二郎神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機智靈活。4.

孫悟空被二郎神的細犬咬住,加上太上老君用金剛琢偷襲,最終被擒。5.

突出兩人本領高強,戰斗激烈精彩,情節跌宕起伏。6.

結局是孫悟空被擒。反映了統治階級對反抗者的鎮壓。7.

還出現了六兄弟、四大天王等。他們起到了烘托氣氛、側面表現孫悟空和二郎神本領高強的作用。七、寫作手法1.

示例:“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擻神威,將身一縱,站在佛祖手心里,卻道聲:‘我出去也!’”動作描寫表現了孫悟空的勇敢無畏。“二郎趕至澗邊,不見蹤跡,心中暗想道:這猢猻必然下水去也,定變作魚蝦之類。等我再變變拿他。”動作描寫表現了二郎神的心思縝密。“大圣慌了手腳,就把金箍棒捏做繡花針,藏在耳內,搖身一變,變作個麻雀兒,飛在樹梢頭釘住。”動作描寫展現了孫悟空的隨機應變。作用:通過這些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展現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狀態,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活。2.

如孫悟空變化多端,二郎神總能識破并應對,通過對比突出孫悟空的機智和二郎神的精明。3.

示例:“那六兄弟,慌慌張張,前后尋覓不見,一齊吆喝道”,“慌慌張張”“吆喝”等詞語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六兄弟的慌亂。4.

示例:“二郎趕至澗邊,不見蹤跡,心中暗想道:這猢猻必然下水去也,定變作魚蝦之類。等我再變變拿他。”心理描寫表現了二郎神的思考和判斷,突出其機智。八、拓展延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