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培訓課件:《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與處理措施》_第1頁
醫院培訓課件:《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與處理措施》_第2頁
醫院培訓課件:《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與處理措施》_第3頁
醫院培訓課件:《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與處理措施》_第4頁
醫院培訓課件:《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與處理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與處理措施

外科手術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

SSI)手術部位感染包括手術切口、手術入徑以及手術臟器的感染,是位居第2的常見醫院感染。發生手術部位感染者較未發生感染的患者留住重癥監護病房時間增加60%,需再次住院治療的可能性增加5倍,死亡的危險性增加2倍,治療費用亦顯著增加--載自抗感染藥物在外科領域的預防性應用指南(美國)

SSI感染類型切口淺部組織的SSI切口深部組織的SSI器官/腔隙SSI感染發生在手術后30天以內,僅涉及切口的皮膚或皮下組織,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切口淺層組織有化膿性液體。

2、從切口淺層組織的液體或組織中培養出病原體。

3、至少有下列感染的癥狀或體征之一:疼痛、觸痛、局部腫脹、發紅、發熱和外科醫生將切口淺層組織打開(切口細菌培養陰性則除外)。

4、外科醫生或會診的內科主治醫生診斷為切口淺層組織的SSI。

切口淺部組織的SSI感染發生在手術后30天以內(無植入物)或一年以內(有植入物),感染與外科手術有關,以及感染涉及到切口的深部軟組織(如筋膜和肌層)。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1、從切口深部引出膿液,但不是來自器官或腔隙部分。2、切口深部組織自行裂開或由外科醫生打開。。同時病人具有下列癥狀或體征之一。發熱大于38攝氏度,局部疼痛或腫脹(細菌培養陰性則除外)。3、經直接檢查,再次手術、病理學或影像學檢查,發現切口深部組織膿腫或其他感染證據。4、外科醫生或會診的內科主治醫生診斷為切口深部組織的SSI

切口深部組織的SSI器官/腔隙SSI

感染發生在手術30天內(無植入物)或發生在1年內(有植入物),且感染與手術有關。除切口以外的任何解剖部位,只要是手術操作過或打開過,同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1、另行戳口引流管中有化膿性引流物。放置于器官/腔隙的2、從器官/腔隙的分泌物或組織中培養分離出致病菌。3、經直接檢查,再次手術、病理學或影像學檢查發現有膿腫或感染的其它證據。4、外科醫生或會診的內科主治醫生診斷為器官腔隙SSI。

口咽部手術:草綠色鏈球菌及厭氧菌;心臟、腦外科手術后傷口感染:金葡菌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腦脊液分流術:可能有類白喉棒狀桿菌;胸外科手術:金葡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和革蘭陰性桿菌;泌尿外科手術:革蘭陰性桿菌。

SSI的病原菌SSI的病原菌骨科手術:葡萄球菌屬、產氣莢膜桿菌等;頭頸部手術:金葡菌、消化鏈球菌等;耳鼻喉科手術: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和厭氧菌。婦產科手術:大腸埃希菌、脆弱擬桿菌、消化球菌、腸球菌屬等的繼發感染或混合感染。因此,進行SSI的經驗性治療時,應根據感染部位考慮可能的病原體。體表找黃金,體內找大腸手術切口分類01手術切口清潔程度I類手術切口(清潔手術)手術野無污染;手術切口周邊無炎癥;患者沒有進行氣道、食道或尿道插管;患者沒有意識障礙。II類手術切口(相對清潔手術)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經以上器官的手術;患者進行氣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穩定;行膽囊、陰道、闌尾、耳鼻手術的患者

Ⅲ類手術切口(清潔一污染手術)開放、新鮮且不干凈的切口;前次手術后感染的切口;手術中采取消毒措施的切口;IIv類手術切口(污染手術)嚴重的外傷,手術切口有炎癥、組織壞死,或有內臟引流管手術切口與SSI的相關性

切口種類SSI發生的危險度清潔切口1.5%~4.2%清潔-污染切口<10%污染切口10%~20%污染-感染切口20%~40%外科手術部位感染(SSI)的危險因素02

手術因素手術技巧切口部位患者因素患者因素年齡免疫系統受損糖尿病非手術區的感染灶傷口分類營養不良吸煙肥胖術前住院日長激素

手術因素

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患者管理體溫吸氧血糖手術時間過長皮膚準備手術技術(止血、無菌技術、異物等)器械的滅菌監測切口部位不同切口部位對細菌的抵抗力不同,感染率也不相同。消化道、呼吸道等疾病手術切口的感染率較高,而未與口咽相通的面頸部切口感染率相對較低。

手術技巧良好的手術技巧是預防切口感染的關鍵,技術高明的醫生,不僅能縮短手術時間,而且能適度地處理組織、減少出血、消滅死腔,降低感染幾率。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預防的措施03

1、手術室環境的控制:手術室應位于較高層,以保持空氣潔凈;嚴格區別清潔區、污染區、無菌區、無菌手術間、污染手術間。手術間大小符合要求,溫度、濕度適宜,地面用水磨石,設下水道以便于刷洗。1、手術室環境的控制:手術間門以自動開啟為好,以避免因開、關門引起氣流使塵土飛揚,手術間每天早、中、晚各用紫外線照射1h,每次做手術間空氣培養1次,細菌數不應超過規定標準。2、手術室器械、敷料的管理:手術室器械、敷料應徹底清潔、不殘留任何血跡、異物等,并且經過高壓滅菌后才能使用。定期對高壓鍋進行檢修,每周用芽胞細菌菌片監測其壓力效能。對于不能高壓的器械及物品改用環氧乙烷滅菌消毒。2、手術室器械、敷料的管理:定期對高壓鍋進行檢修,每周用芽胞細菌菌片監測其壓力效能。對于不能高壓的器械及物品改用環氧乙烷滅菌消毒。

3、手術人員的準備:凡參加手術人員進入手術室必須更換手術室專用且消毒過的衣、褲、戴好帽子(頭發不外露)、口罩(遮住口鼻)。3、手術人員的準備:穿手術室衣服、拖鞋不得外出,必要時更換清潔的外衣、鞋后方可。手術人員應的按照刷手規則嚴格刷手,刷手后手臂不得培養出致病菌。參觀手術的人員不得互竄房間,手術室最好安裝閉路電視教學。4、手術中的無菌操作:正確掌握無菌技術是預防切口感染,保證患者安全渡過手術的關鍵。手術人員穿戴無菌手術衣及手套后,應明確有菌、無菌界限。背、肩以上及腰以下、手術臺平面以下部位視為有菌區,器械、手套、敷料等污染后應立即更換,手術區皮膚按手術規定范圍嚴格消毒,按無菌原則鋪巾,手術野皮膚粘貼手術薄膜。4、手術中的無菌操作:切開胃腸道、膽道、呼吸道、生殖道前用紗墊保護周圍組織,殘端需經消毒處置,吻合所用的器械,物品不得用于其他部位的操作。縫合完畢重新洗手或換手套。切口皮膚縫合前后或延長切口時均以酒精球消毒皮膚,切皮刀不能用于切口內。核心策略

正確的抗生素使用

正確備皮方式

患者保溫

控制血糖

皮膚消毒

非手術部位感染灶的治療

外科手消毒

人員管理

傷口護理

手術預防抗菌藥物選擇

手術預防抗菌藥物選擇

抗菌藥物預防應用的首劑給藥時機

手術患者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的目標為使手術期間的血清和組織藥物濃度超過手術中可能污染病原菌的MIC。

術前30min開始靜脈給予抗菌藥物。

研究顯示在麻醉誘導期給予抗菌藥物安全、有效

。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持續時間

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時,單劑給藥與多劑給藥相比效果無明顯差異。手術部位感染預防性用藥持續時間是術后24h。

什么情況下需要預防使用抗生素?

清潔手術通常不主張預防性應用抗生素清潔一污染手術中胃癌手術、大腸或末端回腸手術、有腸管血供不良的小腸手術及膽道手術有必要預防性用藥。污染手術需要術前使用抗生素。污染一感染手術則屬于治療性應用抗生素的范疇。圍手術期患者的管理2024/11/10Dr.HUBijie35關于手術部位備皮方法與切開感染率的關系備皮方法 剃毛備皮 5.6%

脫毛或不去毛 0.6%備皮時間 術前24小時前 >20%

術前24小時內 7.1%

術前即刻 3.1%方法/時間 術前即刻剪毛 1.8%

前1晚剪/剃毛 4.0%控制血糖圍手術期血糖控制在8mmol/L

血糖正常的患者,不但SSI風險更低,而且中風,尿路感染,腸梗阻,術后出血及死亡的風險均更低病人的術前準備擇期手術前,如果存在手術部位以外的感染,應盡可能待此感染控制后再行擇期手術。在術區消毒前,徹底清洗切口及附近皮膚肉眼可見的污染物。術中保溫

增加組織的血流和含氧量

低溫會影響包括血凝,血粘度和血球容積等系統中的分子相互作用和細胞功能病人的術前準備切口皮膚消毒是以切口為中心,以同心圓方式向周圍擴大。消毒區域應足夠大以備延長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

術前住院時間應盡可能短,減少等候手術期間醫院內固有致病菌定植于病人的機會。但須允許對病人進行足夠的術前準備。術中注意點通風,保持正壓通風,最少每小時15次空氣交換,至少3次是新鮮空氣。清潔和消毒手術室環境表面。微生物學取樣,但不需要常規進行。外科器械的滅菌。外科的穿衣和鋪單。無菌術和外科技術。圍手術期保溫。

手術后的護理1、注意切口包扎:手術切口縫合后應敷以吸附性很好的敷料,對頭部、四肢切口可用繃帶加壓包扎,以減少組織間隙滲液和消滅死腔,敷料一經滲濕應立即更換,以杜絕細菌穿透,并清除能繁殖細菌的滲液,避免皮膚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