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2025高考化學一輪復習易混易錯專項復習(含解析)_第1頁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2025高考化學一輪復習易混易錯專項復習(含解析)_第2頁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2025高考化學一輪復習易混易錯專項復習(含解析)_第3頁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2025高考化學一輪復習易混易錯專項復習(含解析)_第4頁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2025高考化學一輪復習易混易錯專項復習(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一2025高考化學一輪復習易混易

錯專項復習

一、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

1.證明酸堿性實驗設計(以證明HA是弱酸為例)

實驗方法結論

常溫下,測0.01molL"HA溶液的pH若pH>2,則HA為弱酸

常溫下,測NaA溶液的pH若pH>7,則HA為弱酸

相同條件下,測相同濃度的HA和若HA溶液的導電能力比鹽酸溶液的

HC1溶液的導電能力弱,則HA為弱酸

測pH相同的HA溶液與鹽酸稀釋相若HA溶液的pH變化小,則HA為

同倍數(shù)前后的pH變化弱酸

2.電離常數(shù)的應用

應用結論

判斷弱酸(或弱堿)的相對強弱電離常數(shù)越大,酸性(或堿性)越強

判斷鹽溶液的酸性(或堿性)相酸(或堿)的電離常數(shù)越大,對應的鹽水解

對強弱程度越小,鹽溶液的堿性(或酸性)越弱

判斷復分解反應能否發(fā)生或產(chǎn)物

一般符合“強酸制弱酸”規(guī)律

是否正確

溫度不變時電離常數(shù)不變,利用電離常數(shù)

判斷微粒濃度或濃度比值的變化可判斷溶液中微粒濃度或濃度比值的變化

情況

二、水的電離

1、常溫下不同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水或c(OH-)水的相關計算

來源關系式

中性溶液c(H+)*=c(OH)*=lxlO-7mol-L1

OH-全部來自水的電c(H+)溶液=c(H+)水+c(H+)薩(cH+)酸,

酸溶液

離C(OH)K=C(OH)溶液

c(OH)溶液=c(OH)水+c(OH)堿PC(OH-)

H+全部來自水的電

堿溶液堿,

c(H+)溶液=c(H+)水

水解呈酸性的鹽H+全部來自水的電c(H+)溶液=c(H+)水,c(OH)容液

溶液離二Kw/c(H+)溶液

水解呈堿性的鹽OH全部來自水的電c(OH)溶液二c(OH)水,

溶液離c(H+)溶液=Kw/c(OH-)溶液

2、水的電離平衡曲線解讀方法

(1)曲線上的任意點的Kw都相同,即c(H+>c(OH-)相同,溫度相同。

(2)曲線外的任意點與曲線上任意點的Kw不同,溫度不同。

(3)實現(xiàn)曲線上點之間的轉(zhuǎn)化需保持溫度不變,改變酸堿性;實現(xiàn)曲線上點與

曲線外點之間的轉(zhuǎn)化一定要改變溫度。

三、酸堿中和滴定

1.酸堿中和滴定曲線題突破方法

首先看縱坐標,搞清楚是酸加入堿中,還是堿加入酸中。抓住“5個點”作為

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一、抓“起點”,看出酸性或堿性的強弱,有利于判斷滴定終點時溶液酸堿

性。

二、抓反應點“一半”點,判斷是什么溶質(zhì)的等量混合。

三、抓“恰好”反應點,生成什么溶質(zhì),溶液顯什么性,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四、抓溶液“中性”點,生成什么溶質(zhì),哪種反應物過量或不足。

五、抓反應“中性”點,溶質(zhì)是什么;判斷誰多、誰少。

2.滴定原理的遷移應用

(1)氧化還原反應滴定

原理:以氧化劑或還原劑為滴定劑,直接滴定一些具有還原性或氧化

性的物質(zhì)。

(2)沉淀滴定

原理: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劑本身就是一種沉淀劑,滴定劑與被滴定

物反應的生成物的溶解度要比滴定劑與指示劑反應的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否則

不能用這種指示劑。

四、鹽類水解

重要應用實例原理

NH4cl溶液

比較鹽溶液中離子

++NH:+HO<9NH*HO+H+

中:C(C1-)>C(NH4)>C(H)>232

濃度大小

c(OH)

判斷離子能否大量Fe3+與CO32-不能大量共

3+

2Fe+3COf+3H2O=2Fe(OH)3J+3CO2T

共存存

制備膠體制備Fe(0H)3膠體Fe3++3H,O=Fe(OH),(膠體)+3H+

凈水明磯凈水鋁離子水解形成膠體

加熱,碳酸根離子的水解程度加大,

去油污用熱的純堿溶液清洗油污

溶液堿性增強

配制FeCb溶液時常加入

試劑的配制H+可抑制Fe3+的水解

少量鹽酸

由MgCl2-6H2O制無水

制備無水鹽MgCb時,在HC1氣流中加入HC1可抑制Mg2+的水解

加熱

用A1(SO4)3溶液與

泡沫滅火器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

NaHCCh溶液混合

五、溶液中微粒濃度的大小關系

闡釋舉例

兩電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是微弱的,電離

H2c。3溶液中:

大離產(chǎn)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時還要

+2

C(H2CO3)>C(H)>C(HCO3-)>C(CO3-)>C(

理理考慮水的電離(多元弱酸分步電

OH)

論論離,逐級減弱)

水弱電解質(zhì)離子的水解是微弱的,

Na2c。3溶液中:

解水解生成的微粒濃度很小(多元

+2

c(Na)>c(CO3)>c(OH-)>c(HCO3)>c(H

理弱酸酸根離子分步水解,逐級減

2CO3)

論弱)

在電解質(zhì)溶液中,陽離子的電荷NaHCCh溶液中:

++2

總數(shù)與陰離子的電荷總數(shù)相等,c(Na)+c(H)=2c(CO3-)+c(OH-)+c(HC

即溶液呈電中性03)

物在電解質(zhì)溶液中,由于某些離子NaHCCh溶液中:

料能夠水解,粒子種類增多,但這n(Na+):n(C原子)=1:1,

守些粒子所含某些原子的總數(shù)始終則

+2

恒不變,符合原子守恒c(Na)=c(CO3-)+c(H2CO3)+c(HCO3-)

NaHCCh溶液中:

質(zhì)

電解質(zhì)溶液中,電離、水解等過(得質(zhì)子)(基準粒子)(失質(zhì)子)

子HCO,J^IHCO^

程中得到的質(zhì)子數(shù)等于失去的質(zhì)2

守(H?叫HQ|4OH

子數(shù)即有c(H+)+c(H2cO3)=

c(OH_)+c(CO;-)

六、沉淀溶解平衡

1、沉淀的生成

方法實例原理

3++

Fe+3H2O:——^Fe(OH)3+3H

調(diào)節(jié)pH法用CuO除去CuCl2中的FeCl3

+2+

CUO+2H=CU+H2O

以Na2s作沉淀劑除去污水中

沉淀劑法S2+Cu2+=CuS^

的重金屬離子Ci?+

2、沉淀的溶解

方法實例原理

CaCO+2H+=Ca2++COT+HO

酸溶解法CaCO3可溶于鹽酸322

Mg(OH)2溶于

2+

鹽溶解法Mg(OH)z+2NH;=Mg+2NH3?H2O

NH4C1溶液

配位溶解

AgCl溶于氨水AgCl+2NH*HO=[Ag(NH)]++CV+2HO

法32322

氧化還原不溶于鹽酸的硫化A不

3Ag2S+8HNO3=6AgNO3+3S+2NOT+4H2O

溶解法物Ag2s溶于HNO3

3、沉淀的轉(zhuǎn)化

鍋爐除垢:將CaS04轉(zhuǎn)化為CaC03,離子方程式為

CaSO4(s)+CO|(aq)7——^CaCO3(s)+SO:(叫)

礦物轉(zhuǎn)化:ZnS遇CuS04溶液轉(zhuǎn)化為CuS,離子方程式為

ZnS(s)+Cu2+(aq)^^CuS(s)+Zn2+(aq)

【典型例題】

1.25C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NaHA溶液呈酸性,可以推測H2A為強酸

B.可溶性正鹽BA溶液呈中性,可以推測BA為強酸強堿鹽

C.0.010mol-匚1、0.10mol[T醋酸溶液的電離度分別為名、a2,則/<的

+5

D.100mLpH=10.00的Na2CO3溶液中水電離出的H的物質(zhì)的量為1.0xlO'mol

2.某同學擬用pH計測定溶液pH以探究某酸HR是否為弱電解質(zh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25℃時,若測得0.01mol-L1NaR溶液pH=7,則HR是弱酸

B.25C時,若測得0.01mol?I^HR溶液pH>2且pH<7,則HR是弱酸

C.25C時,若測得HR溶液pH=。,取該溶液10.0mL,加蒸儲水稀釋至100.0mL,測得

pH=Z?,b-a<\,則HR是弱酸

D.25C時,若測得NaR溶液pH=a,取該溶液10.0mL,升溫至50℃,測得pH=6,

a>b,則HR是弱酸

3.常溫下,下列有關電解質(zhì)溶液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相同濃度的HCOONa和NaF兩種溶液,HCOONa溶液的pH較大,則

Ka(HCOOH)>Ka(HF)

B.相同濃度的CH3coOH和CH3coONa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合后pH約為4.7,則溶液中

++

C(CH3COO)>c(Na)>c(H)>c(0H)

C.FeS溶于稀硫酸,而CuS不溶于稀硫酸,則Ksp(FeS)〉Ksp(CuS)

D.在ImoLL-iNa2s溶液中:c(S2)+c(HS-)+c(H2s)=1moLL-i

4.下表列出25。(:時不同竣酸的pKa(即-lgKa)。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推測,結論正確的是()

峻酸CH3COOHCH2FCOOHCH2clec)OHCH2BrCOOH

PE4.762.592.872.90

A.酸性強弱:CHJCOOH>CH2BrCOOH

B.對鍵合電子的吸引能力強弱:F<CI<Br

C.25T時的pKa大小:CHE.COOH<CH2FCOOH

D.25C時0.1mol-1二1溶液的堿性強弱:CH3coONa<CH2cleOONa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pH=6時溶液呈酸性

B.在常溫下,將1mLpH=6鹽酸稀釋至1000mL,所得溶液的pH為9

C.在常溫下,當水電離出的c(H+)為ixlOT3mol/L時,此溶液的pH為13

D.將濃度相同的鹽酸和醋酸各1mL分別稀釋至100mL,所得醋酸的pH略大

6.25℃時,按下表配制兩份溶液:

一元弱酸溶液10.0mL0.20mol-I71HA10.0mL0.20molL'HB

加入的NaOH溶液10.0mL0.10mol-U110.0mL0.10mol-L-1

混合后所得的溶液溶液I的pH=5溶液n的pH=4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溶液I中,c(A-)>c(Na+)>c(H+)>c(0H-)

K(HA)

B.溶液I和n的pH相差LO,說明笠£=10

C.混合溶液I和n:c(Na+)+c(H+)=c(A-)+c(B)+c(OH-)

D.混合溶液I和n:c(HA)>c(HB)

7.已知:pOH=-lgc(OH)o常溫下,向濃度為0.1mol[T的氨水中緩緩通入HC1,

lg/Xi隨POH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假設溶液體積沒有變化,下列推斷中正確

C(NH3-H2O)

A.NH3.H2O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的數(shù)量級為1()T

B.B點對應溶液中:c(NH^)>c(NH3-H2O)

C.C點對應溶液中:c(cr)=0.1moiu'

-1

D.pOH=8的溶液中:c(NH3-H2O)+c^Cr)>0.1mol-L

8.用O.lOOmoLLTAgNQ滴定SO.OmLO.OSOOmoblJCl一溶液的滴定曲線如圖所示。下列

有關描述錯誤的是()

6

C

5

W

4

I

3

2

0

b101520253035404550

V(AgNOJ/mL

A.根據(jù)曲線數(shù)據(jù)計算可知K(AgCl)的數(shù)量級為IO」。

B.曲線上各點的溶液滿足關系式c(Ag+).c(C「)=Ksp(AgCl)

C.相同實驗條件下,若改為0.0400mol?匚仁「,反應終點c移到a

D.相同實驗條件下,若改為0.0500mol.iJ'Br",反應終點C向b方向移動

9.室溫下,通過下列實驗探究Na2cO3的性質(zhì)。已知:25。(2時,H2SO3的

11

K.=1.4x10\&2=1.0義10-7,H2c03的&?=4.3xl(T7、K=5.6x10

daldZZJdiaZ2o

實驗1:配制50mL0.1mol-LTNa2c。3溶液,測得溶液pH約為12;

實驗2:取10mL0.1mol-LTNa2c。3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SO,固體充分攪拌,一段

時間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固體部分溶解;

實驗3:取lOmLO.lmoLI^Na2cO3溶液,向其中緩慢滴入等體積0.1mol稀鹽酸。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1所得溶液中,c(Na+)<c(CO|-)+c(HCO;)

B.實驗2,加入稀鹽酸后的上層清液中c(Ca2+)=c(SOt)

+

C.實驗3反應后溶液中存在:c(Na)=c(COf)+c(HCO;)+c(H2CO3)

8

D.25OC時,反應CO:+H2SO3-^HCO]+HSO;的平衡常數(shù)K=2.5x10

10.室溫下,H2s的%=10197,K^noT"。。通過下列實驗探究NaHS溶液的性質(zhì)。

實驗1:測得O.lmol/LNaHS溶液的pH約為9.2

實驗2:向5mLO.lmol/LNaHS溶液中滴加O.lmol/LNaOH溶液至溶液pH為12.9

實驗3:將濃度均為0Q02mol/L的NaHS和CUSO4溶液等體積混合,生成黑色沉淀CuS

實驗4:向足量O.lmol/LNaHS溶液中通入少量S。?,生成沉淀S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2-

A.O.lmol/LNaHS溶液中存在c(OH)+2c(H2S)c(H)+c(S)

B.實驗2所得溶液中C(S2-)<C(HS')

C.依據(jù)實驗3的現(xiàn)象,可以推斷出Ksp(CuS)<1.0x10-6

+

D.實驗4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S+SO2+2H—3S^+2H2O

11.一種制備C%。的工藝路線如圖所示,反應H所得溶液pH在3~4之間,反應III需及時補

加NaOH以保持反應在pH=5條件下進行。常溫下,H2SO3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IBxlO",

(2=6.3x10-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u、濃硫酸Na2c。3溶液

反應I-------?氣體I—?反應U--氣體n

調(diào)pH=ll

低溫真空蒸發(fā)

反應III|一化合物X—固液分離|---?溶液Y

II

Cu2O

A.反應I、II、III均為氧化還原反應

B.低溫真空蒸發(fā)主要目的是防止NaHSO3被氧化

c.溶液Y可循環(huán)用于反應n中吸收氣體I

D.若C%。產(chǎn)量不變,參與反應III的X與CuSC)4物質(zhì)的量之比增大時,需補加

”(CuSOJ

的NaOH的量增加

12.向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三種一元弱酸HX、HY、HZ溶液及一種一元強酸還有純水中,分別

V(NaOH)

滴入濃度相同的NaOH溶液與pH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V(酸或水)

A.曲線①為強酸的滴定曲線

B.酸性:HX>HY>HZ

C.滴定HX溶液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劑

D.HZ+Y-;——^HY+Z-的平衡常數(shù)K=1x核

13.室溫下,通過礦物中PbS。,獲得Pb(NC)3)2的過程如下:

Na2c。3溶液HNO3

PbSO4T脫硫fPbCO3T溶解iPb(NO3)2

8I4

已知:7<Csp(PbSO4)=1.6xl0-,^sp(PbCO3)=7.4xl0-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a2c。3溶液中:c(OH)<c(H+)+c(HCO3)+C(H2CO3)

OoC(SOj)8a

6

B.反應PbSO4+CO;一^PbCOj+SOf正向進行,需滿足4~V>—X10

c(COj)37

C."脫硫"后上層清液中:2c(SOt)+c(OHj=c(Na+)+c(H+)

D.PbCO3懸濁液加入HNO3“溶解”過程中,溶液中COj濃度逐漸減小

14.己知HX為二元可溶性弱酸。25℃,分別向1LO.lmoLI^NH4Hx溶液和1L

O.lmoLLTNH4HCO3溶液中加NaOH固體(忽略溶液體積變化,溶液中不存在NH^和

NH3的逸出,NH3-凡。的Kb=1.8x10-5,lg5.6=0.7),所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

正確的是()

A.^a2(H2X)>^a2(H2CO3)

B.P點pH約為9.3

C.如圖甲,當”(NaOH)=0.20mol時,c(Na+)+c(H2X)>c(x2-)+c(NH3-凡。)

D.當a=0.14時,&2(H2co3)約為2.5x10W

15.某工廠采用如下工藝處理鍥鉆礦硫酸浸取液(含Ni?+、Co2+>Fe2+>Fe3+>Mg?+和

Mi?+),實現(xiàn)銀、鉆、鎂元素的回收。

混合氣

濾渣鉆銀渣

己知:①"氧化"中,混合氣在金屬離子的催化作用下產(chǎn)生具有強氧化性的過一硫酸(H2so5);

H2SO5可將Mi?+氧化為Mn02。

NHH=148K148

②常溫下,已知:^(3-2O)0,sP[CO(OH)2]=10^-,

149113

^sp[Ni(OH)2]10-Ksp[Mg(OH)2]=10-o

③當溶液中離子濃度小于l.OxlOTmobLT時,認為沉淀完全。

(1)常溫下,工業(yè)上用一定濃度的硫酸浸取已粉碎的銀鉆礦,為提高浸取率可采用的方法有

(答出一條即可)。

⑵己知:H2SO5的電離方程式為H2SO5.H++HSO?、HSO!-H++SO;-①"氧化"

時,溶液中Fe?+被H2sO5氧化為Fe2(SC)4)3,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②通入混合氣中SC)2的體積分數(shù)與Mn(II)氧化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若混合氣

中不添加SO2,相同時間內(nèi)Mn(II)氧化率較低的原因是;S02的體積分數(shù)高于9.0%

時,相同時間內(nèi)Mn(n)氧化率開始降低的原因是

%

B(

U

W

③Fe?+易被氧化為Fe3+,請利用核外電子排布的相關原理解釋其原因

(3廣沉鉆鑲"時,C(?+沉淀完全,溶液pH的理論最小值是

即常溫下,"沉鎂"時發(fā)生的反應為乂82++2?4113田2。^1^(。切25+2>^:,其平衡

常數(shù)K=o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若H2A為弱酸,HAJ的電離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NaHA溶液也會呈酸性,A錯誤;

可溶性正鹽BA溶液呈中性,可能是B+和A-的水解程度相同,不能說明BA為強酸強堿鹽,

B錯誤;由“越稀越電離"原理可知,0.010mol[T醋酸溶液的電離度大于0.10mol[T醋

酸溶液的電離度,即因〉的,C錯誤;pH=10.00的Na2cO3溶液中

c(H+)=1.0xl0-1°molU1,則c(OH-)=1.0xl0Tmol.Iji,由于Na2cO3溶液中發(fā)生

水解反應:CO^+H2O^=^HCO;+OH-,因此水電離出的OH-濃度等于Na2cO3溶

液中OJT濃度,又因為水電離出的H+濃度等于OIF濃度,則水電離出的c(H+)=1.0x

10-4mol-L-1,n(H+)=100xl0-3Lx1,0x10^mol-171=1.0x105mol,D正確。

2.答案:B

解析:25℃時,若O.OlmoLLTNaR溶液pH=7,則NaR為強堿強酸鹽,即HR為強酸,

A錯誤;25℃時,若O.OlmoLLTHR溶液pH>2且pH<7,則HR在溶液中部分電離,

即HR為弱酸,B正確;25℃時,10.0mLpH=。的HR溶液,加水稀釋至100.0mL,即體

積擴大至原來的10倍,pH=Z?,若HR為一元強酸,且a=6,b小于7但無限接近7,此

時》—。<1,故不能據(jù)此判斷HR為弱酸,C錯誤;水的離子積Kw:25℃<50℃,若HR

是強酸,升溫后溶液pH會降低,即》<a,若HR是弱酸,升溫有利于R-水解:

R+H2O^^HR+OH-,平衡正向移動,溶液pH會增大,即》>a,D錯誤。

3.答案:A

解析:HCOONa和NaF兩種溶液的濃度相同,HCOONa溶液的pH較大,說明HCOCF的水

解程度較大,由越弱越水解可知,H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較小,即&(HCOOH)<&(HF),

A錯誤;相同濃度的CHsCOOH和CH,COONa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合后pH約為4.7,此時

溶液呈酸性,H+濃度大于OIF濃度,說明溶液中CH3coOH的電離程度大于CH3coeT

的水解程度,則CH3COO濃度大于Na+濃度,所以溶液中

++

(CH3COO)>c(Na)>c(H)>c(OH),B正確;CuS的溶解度較小,將CuS投入稀

硫酸中,CuS溶解平衡產(chǎn)生的S2一不足以與H+發(fā)生反應生成H2s氣體,而將FeS投入稀硫

酸后可以得到H2s氣體,說明Ksp(FeS)〉Ksp(CuS),c正確;根據(jù)溶液中的元素質(zhì)量守恒,

ImoLLTNa2s溶液中所有含S元素的粒子的總物質(zhì)的量的濃度為,即

2--1

S+c(HS+c(H2S)=1mol-L,D正確。

4.答案:C

解析:根據(jù)表中信息可知,鹵素電負性越大,竣酸酸性越強,由于電負性Br>l,故酸性:

CH21coOHvCHzBrCOOH,A錯誤;對鍵合電子的吸引能力強弱與元素的電負性有關,

電負性越大,對鍵合電子的吸引能力越強,電負性:F>CI>Br,故對鍵合電子的吸引能力:

F>CI>Br,B錯誤;CHF2coOH中有兩個氟原子,對鍵合電子的吸引力更大,竣基更易電離

出H+,故CHF2cOOH的酸性更強,PE更小,C正確;由表可知,CH2clCOOH的酸性

強于CH2cle00H,故對應強堿弱酸鹽溶液的堿性CH2ClCOONa<CH3coONa,D錯

誤。

5.答案:D

解析:A項,非常溫下pH=6的溶液不一定顯酸性。B項,在常溫下,酸性溶液

稀釋后不可能為堿性。C項,在常溫下,當水電離出的4H+)為ixio-i3mol/L時,

此溶液的pH為13或10D項,將濃度相同的鹽酸和醋酸各1mL分別稀釋至100mL

后,兩者濃度仍然相同,但醋酸是弱酸,電離出的氫離子的濃度小,pH略大。

6.答案:B

解析: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一元弱酸的物質(zhì)的量均為O.OlLxO.20moi=2x1(T3moi,

加入的NaOH的物質(zhì)的量為0.01LxO.lOmol[T=1x10-3mol,酸過量,混合后所得的

溶液中溶質(zhì)為酸和鹽,溶液I的溶質(zhì)為HA和NaA,濃度相等;溶液H的溶質(zhì)為HB和NaB,

濃度相等。溶液I的pH=5<7,呈酸性,c(H+)>c(OH-),根據(jù)電荷守恒

c(Na+)+c(H+)=c(OJT)+c(A)可得c(Na+)<c(A-),故離子濃度大小順序為

(A-)>c(Na+)>c(H+)>c(0H-),故A正確;由溶液I的pH大于溶液n的pH可知,

Ka(HA)<&(HB),故B錯誤;溶液I和溶液H混合,溶液中的離子有

X、Na\H\OIF、B-,根據(jù)電荷守恒有c(Na+)+c(H+)=4OIT)+°。一)+

c(B),故C正確;溶液I和溶液H中溶質(zhì)HA和HB的濃度相等,但溶液I的pH大于溶

液n的pH,故HA的酸性弱于HB的酸性,混合后HA的電離程度小于HB的電離程度,

HA的濃度大于HB的濃度,故D正確。

7.答案:D

解析:電荷守恒關系為c(NH:)+c(H+)=c(C「)+c(OH-),元素質(zhì)量守恒關系為

C(NH3-H2O)+c(NH:)=0.1mol?L。取A點,其對應溶液中pOH=4.7,則c(0H)=

=0可得。(岫3-凡0)=[岫;),則四出2。的

電離平衡常數(shù)為£、一?=10-47,數(shù)量級為10-5,A錯誤;B點對應溶液中

C(NH3H2O)

則焉%

SfW所以

C(NH3H2O)

c(NH;)<c(NH3.H2O),B錯誤;C點對應溶液中pOH=7,則c")=c(OH),根據(jù)

電荷守恒c(NH:)+c(H+)=c(C「)+c(OH_),則有c(NH:)=c(C「),但

lg-—J=2.3,則溶液中有NH3H2O,c(NH^<0.1molL-',所以

c(Cl)<0.1molI71,C錯誤;pOH=8時,{OH)=10mol.「,則4H+)=

IO-6mol-L-1,根據(jù)電荷守恒c(NH:)+c(H+)=c(C「)+c(OH-)和元素質(zhì)量守恒

1

C(NH3-H2O)+c(NH^)=0.1mol-L可得C(H+)—C(NH3.旦。)=(。)+

11+

c(OH)-0.1mol-17,貝ijc(NH3-H2O)+c(Cr)=0.1mol■I7+c(H)-c(OH")=

0.1mol-L'+W6mol-K'-IO-8mol-L'1>0.1mol-I71所以

C(NH3-H2O)+c(C「)>0.1mol?匚1,D正確。

8.答案:C

解析:根據(jù)滴定曲線,當加入25mLAgNC)3溶液時,Ag+與C「剛好完全反應,AgCI處于

沉淀溶解平衡狀態(tài),此時溶液中

+751+9510

c(Ag)=C(C1)=10^mol-I7,Ksp(AgCI)=c(Ag)-c(Cl)=10=3.16x10,

A項正確;曲線上各點都處于沉淀溶解平衡狀態(tài),故符合c(Ag+)-c(C「)=長爾(AgCI),B

項正確;根據(jù)圖示,C「濃度為0.0500mol時消耗25mLAgNC)3溶液,則C「濃度為

0Q400moi時消耗20mLAgNC)3溶液,a點對應AgNOs溶液體積為15mL,所以反應終

點不可能由c點移到a點,C項錯誤;由于AgBr的K‘p小于AgCI的K$p初始c(Br「)與

c(C「)相同時,反應終點時消耗的AgNOs溶液體積相同,但Br-濃度小于C「濃度,即反

應終點從曲線上的c點向b點方向移動,D項正確。

9.答案:D

解析:D.反應COj+H2so3^=HCO;+HSO;的平衡常數(shù)

K_C(HCO)C(HSO;)_降但2so一).14x10-2_25xio8

cjcO;)c(H2so3)K^H2co3)5.6xl0-11,°

10.答案:c

解析:A.O.lmol/LNaHS溶液中存在質(zhì)子守恒C(OH)+C(S2-)=C(H+)+C(H2S),故A錯誤;

c(S2-)c([[+)

B.根據(jù)題意,&2=--(H[)=1X10-129,此時溶液pH為12.9,則C(H+)=1x10-09,

則c(S,=c(HS],故B錯誤;

C.將濃度均為0.002mol/L的NaHS和CuS04溶液等體積混合,生成黑色沉淀CuS,則混合時

忽略溶液體積變化,c(S2)?c(Cu2+)=0.001mol/L,生成沉淀則

6

Ksp(CuS)<Qc(CuS)=0.001moVLx0.001moVL=1.0xW,故c正確;

i*1n-14

D.HS的水解平衡常數(shù)等于NaHS溶液呈堿性,方程式為

2HS+SO2—3S^+20H,故D錯誤;

故選c。

11.答案:C

解析:溶液Y含少量Na2so3,可循環(huán)用于反應n所在操作單元中吸收s。?氣體生成

NaHSO3,C正確。

12.答案:D

解析:由題圖可知,起始時,曲線①溶液的pH=7,所以曲線①為純水的滴定曲線,故A

c(H+“X-)

錯誤;c(HX)=c(x-)時,溶液pH=10,則Ka(HX)==IO-10,c(HY)=

c(HX)

c(Y-)時,溶液pH=7,則&(HY)==10-7,c(HZ)=c(Z)時,溶液

c(HY)

pH=4,則K(HZ)={H)C(Z)=10一,所以&(HZ)〉Ka(HY)〉&(HX),則酸

aC(HZ)

性:HZ>HY>HX,故B錯誤;甲基橙變色范圍(pH)為3.1?4.4,將HX溶液滴入

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應生成的鹽溶液呈堿性,則不能用甲基橙作指示劑,故C錯誤;

4

由以上分析可知,^a(HZ)=10,Ka(HY)=i()-7,則HZ+Y-p^HY+Z一的平衡常

13.答案:D

+

解析:A.由質(zhì)子守恒關系得:c(OH')=c(H)+c(HCO-)+2C(H2CO3),故A錯誤;

B.PbSO4+CO|^^PbCO3+SO^-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c(SO:)c(S0;)c(Pb2+)/(PbSOjL6xl(y88

6

K=-二——X10,當濃度商

c\(co丁c(COf-)-c(Pb*)-&p(PbCC)3)—7.4x10*37

。/。廣)Q

<K=方xl()6時,平衡正向移動,故B錯誤;

C."脫硫"后上層清液主要是Na2s。4溶液,還含有未反應完的Na2c。3溶液,守恒關系還應

考慮coj,故C錯誤;

D.PbC。3懸濁液加入HN。3"溶解"過程中,由于CO:會和H+反應生成C。?,所以溶液中

COj濃度逐漸減小,故D正確;

故選Do

14.答案:D

解析:HX\NH;、HC。1的初始濃度相同,由題圖甲可知,加入NaOH固體后,X?一濃

度增大而HX-濃度減小,NH:濃度在HX-幾乎反應完之后才開始減少,可推測NaOH固

體力口至UNH4HX溶液中先與HX-反應,再與NH:反應,所以HX-結合0T能力強于NH;,

根據(jù)題圖乙可知,NH;濃度先降低而HCO;濃度后降低,可推測NaOH固體加到NH4HCO3

溶液中,優(yōu)先與NH;反應,再與HCO;反應,NH:結合OJT能力強于HCO;,得結合OJT

能力:HX>NH:>HCO;,則Ka2(H2X)>Ka2(H2co3),A正確;P點

C(NH:)C(OH-)火

-51

c(NH3H2O)=c(NH^),c(OH)=1.8xlO_molU,

1

C(NH3H2O)

c(H+)=/~5-6xl°-'°mo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