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實驗課文教案設計_第1頁
夜晚的實驗課文教案設計_第2頁
夜晚的實驗課文教案設計_第3頁
夜晚的實驗課文教案設計_第4頁
夜晚的實驗課文教案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夜晚的實驗課文教案設計

夜晚的實驗課文教案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聯系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后作業中“瞎子”、“穿透”、“聽I”等詞

的意思及其所帶引號的用法。

3、通過朗讀、復述等一系列語言訓,感受并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

考、大膽實驗、潛心研究、遭受失敗不氣餒、善于反思。不斷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

類的科學精神。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朗讀課文,學習生字。

一、導入:

魚兒在水中有自由來去的本領,人們就模仿魚類的形體造冊,鳥兒在天空有自

由飛翔的本領,人類就模仿鳥兒的結構制造飛機。這就是仿生學的例子。今天我們

也來學習一個在仿生學過程中重要的實驗。

板書課題:夜晚的實驗(讀題)

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疑問嗎?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讀準字旨,讀順課文。

⑵借助字典并聯系下文自學生字詞。

2、檢查自學情況。

⑴指瀆生字詞,相機字音。

喉嚨蒼蠅(嚨、蠅是后鼻音,在詞中讀輕聲)

瞎子薄膜油漆礦藏領域

堵住揭開:判斷

⑵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學生的掌握課文的能力。

3、通讀課文,回答揭題時提出的前兩個問題。

(板書;蝙蝠斯帕拉捷)

能不能根據這兩個詞把文章的內容概括出來。

4、指導分段

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是由哪兒個部分組成的?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蝙蝠在夜空中飛行引起了斯帕拉捷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寫經過多次實驗,終于揭開蝙蝠出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寫斯帕拉捷的實驗引起了科學對超聲波的研究,使

我們享受到它帶來的恩惠。

5、三部分中哪個是我們學習的重點,為什么?

三、指導書寫

本課生字全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大部分左窄右寬或左小右大。

判:左右相等;

添:注意“點”和“捺”c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學習課文,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都很崇拜科學家,老師也是一樣??墒窃谖覀兊挠∠笾惺遣皇强偸?/p>

覺得科學實驗是一個特別懸乎的事?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的認識是不是有了一

些改變呢?

2、我想我們這節課應該至少解決兩個問題:(出示)

斯帕拉捷是怎樣做這個實驗的?

斯帕拉捷是個怎樣的科學家?

通過解答第一個問題,我們才能對斯帕拉捷這個人有所了解,才能走進這位科

學家;我們了解了斯帕拉捷,才能真正感受到他實驗的魅力。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斯帕拉捷為什么想到做這個實驗?

2、指名讀。

3、為什么斯帕拉捷對蝙蝠感興趣?我想散步的人不會是他一個人吧?

4、可能我還有一個疑問希望大家幫助解答:我想街道上、樹上棲息的動物會

不少,可是他為什么對蝙蝠這么感興趣呢?

二、學習課文二■六自然段:

(一)整體把握,梳理線索c

1、首先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根據表格的耍求邊讀邊思考°做到不動筆墨不

讀書,先在書上做上記號,再嘗試著填表。

實驗順序實驗設想實驗想象實驗結果實驗后反思

2、斯帕拉捷的實驗一共分為幾次完成的?

3、我們發現有的可以內容可以通過讀書直接填寫出來,有的不能光看就清楚

的。先說第一次吧。這一次書上寫的比較詳細。

4、指名回答。

5、我們是概括的回答,課文中寫得還是比較詳細的。誰來讀讀第三自然段?這

個自然段解決了兩個問題一一一個是實驗猜想,一個是實驗后反思。

6、請一個同學把實驗猜想部分再來讀一讀。他讀完了,我再來讀一讀,大家

認真聽,發現有什么區別嗎?(教師在讀的時候故意漏了一個“總”字),發現什么?

一個“總”說明什么?

這是人的常態思維,可能和斯帕拉捷同行的人也可能產生過疑問,但是大家也

許就會根據常理認為蝙蝠就像貓一樣,有一雙敏銳的眼睛。而斯帕拉捷一一(啟發

學生說下去)

7、請同學把實驗的過程讀一讀(即讀第二自然段)看到這個詞了一一“輕盈敏

捷”?能不能用幾句話來形容一下它們是如何“輕盈敏捷”的?

8、斯帕拉捷不由得一一驚叫起來。誰來讀一讀斯帕拉捷的反思。想一想,如

果你是他,你會如何來表達?(只要學生說的有理則行)

9、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實驗過程,作者并沒有像第一次一樣面面俱到。

認真地讀四到五自然段,把作者沒有寫出來的部分通過自己的想象填寫出來。大家

可以先看看第一次作者是怎樣寫的,這樣對你寫有幫助。

10、指名說,只要說得有理就可以了。

11、通過這樣幾次實驗,斯帕拉捷終于發現蝙蝠是靠聽覺來辨別方向,確認目

標的。一起讀第六自然段。

有沒有發現這個“啊”字哥!這可是一個內涵豐富的字。說說看,在這個字背

后隱藏著斯帕拉捷的什么情感?

12、請同學們想一想:科學發現一般要經過哪幾個過程,才能有所發現,獲得

結果Q這幾個部分能不能調換次序?

13、斯帕拉捷的'實驗完成了,說說看他在你的印象中是個怎樣的科學家?

14、科學家能夠與眾不同,就是在于他們能夠抓住細微之處,并且能夠打破砂

鍋問到底。道爾頓有一次為孝敬老母買了一條長筒襪子送回家里,不想老母一見立

即不悅道:“孩子,就算你有孝心吧,也不能讓我這樣的年紀穿這櫻桃紅的艷色襪

子去教堂作禮拜吧?!边@一句話把道爾頓說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說:“這明

明是正合你老人家穿的深藍色麻,怎么會是櫻桃紅呢?”在場的人見狀都哈哈大

笑。后來道爾頓乂拿各種顏色紙讓他的學生去認,終于他成了第一個發現和研究色

盲的人。于是他專門就此寫了論文,并且留下遺囑,死后請將自己的眼球拿去解

剖,好探清色盲的原因。

四、學習七-九自然段。

1、斯帕拉捷的實驗為后來的研究者打開了一扇門??纯慈藗兌加辛四男┦斋@?

2、能不能用圖形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一下蝙蝠的工作原理。

3、大家還知道哪些仿生學的事例?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復述課文,完成練習。

一、復述課文。

1、能不能按照上節課所填寫的圖表說一說斯帕拉捷實驗的過程。

2、小組合作,練說。

3、班級展示。

二、拓展資料:

1、這里也有一篇揭示蝙蝠飛行秘密的文章,讀一讀,看看跟《夜晚的實驗》

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

三、完成練習

1、課后有這樣一個習題,讓我們也來探究一下好嗎?(出示課后練第4題;讀

一讀,說說下面句子中引號的用法。)

⑴那兒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⑵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聽”到沒有聲音的物體呢?

夜晚的實驗課文教案設計「篇二」

(一)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聯系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后作業中瞎子、穿透、聽I等詞的意思及其所

帶引號的用法。

3、通過朗讀、發述等一系列語言訓練,感受并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大膽實

驗、不斷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

在教師指導下,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揭題

同學們知道嗎,超聲波在現代:工:業、農業、醫療、軍事等領域發揮著極大

的作用。那么,人們對超聲波的研究是怎么開始的呢?這得從意大利位科學家的實

驗說起。

板書課題:7夜晚的實驗(讀題)

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為什么實驗是在夜晚進行的?誰做實驗果如何?)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讀準字旨,讀順課文。

(2)借助字典并聯系下文自學生字詞。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瀆生字詞,相機字音。

喉嚨蒼蠅(嚨、蠅是后鼻音,在詞中讀輕聲)

瞎子薄膜油漆礦藏領域

堵住揭開:判斷

(2)指名試瀆課文,并理解詞語掌握情況:

敏銳;感覺靈敏,文中指目光尖銳。

敏捷:(動作等)迅速而靈敏。

薄膜:像膜的薄皮。(結合生活經驗理解)

洞察:觀察得很清楚。

領域:區域、范圍。

恩惠:給予的或受到的好處。(可通過換詞理解)

3.通讀課文,回答揭題時提出的前兩個問題。

(板書:蝙蝠斯帕拉捷)

4.指導分段

第段(第1自然段)寫蝙蝠在夜空中飛行引起了斯帕拉捌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罵經過多次實驗,終于揭開蝙蝠出間屯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寫斯帕拉捷的實驗引起了科學對超聲波的研究,使我

們享受到它帶來的恩惠。

5.質疑問難。

三、指導書寫

本課生字全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大部分左窄右寬或左小右大。

判:左右相等;

添;注意點和捺。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人

同學們,若請你們來寫斯帕拉捷實驗的情況,你想先讓讀者了解什么?(起因,

即他做實驗的緣由是什么)

作者的想法跟大家一樣。這也是這一類文章通常的寫法。

二、精讀指導

1.理解第一段:

(1)默讀,口頭填空:斯帕拉捷產生好奇:------

(2)交流。(板書:憑什么)

(3)朗讀這一段,思考;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從哪里看出來的?

觀察細致,對常見現象敏感,好奇心強。

①他常??吹胶芏囹痨`活地在夜空中琶來飛去,卻從不會撞到樹上或者墻壁

±o

②蝙蝠憑什么特殊的本領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飛行呢?

⑷指導朗讀。

突出句中重點詞語,瀆好疑問的涪氣,表現斯帕拉捷強烈的來寫?

2.理解第二段

實驗的情況怎樣?

(1)默讀,思考:

斯帕拉捷共做廠幾次實驗?分別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交流。

①蒙上眼睛輕盈敏捷地來回龜翔

②堵住鼻子還是飛得那么敏捷、輕松

③全身涂滿油漆還是沒有影響到它們的屯行

④堵住耳朵很快就跌落到地,亡

(2)一系列實驗,怎樣寫既清晰又簡潔,而不使人覺得重刻呢?寫的時候要有重

點。你們覺得應重點寫哪次實驗?(第一次)

(3)輕讀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樣寫的。交流,相機點撥。(指名讀有

關語句并概括)

①先交代實驗的時間、地點,然后依次寫斯帕拉捷的做法,實驗的結果,斯帕

拉捷的思考。(板書:做法結果思考)

②提問:當他看到放出去的幾只蝙蝠輕盈敏捷地來回龜翔時,不由得驚叫起

來,為什么?(事實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③瞎子引號指什么?(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

⑷指導根據板書的提示,看圖復述第一次實驗的情況。

自由試述。指名復述,評議。

(5)默讀第46自然段,思考:與第一次相比,后來幾次實驗的情況是怎樣簡明

扼要地寫的?

交流。(先概括,再讀有關語句)

①第4自然段緊承上文簡潔地敘述斯帕拉捷兩次實驗的做法、結果及第二次實

驗后的猜想6

②第5自然段寫最后一次實驗的做法和結果。

提問:為什么做法一帶而過,而結果較細地加以描寫呢?

(因為結果與先前截然不同)

③第6自然段寫斯帕拉捷的發現。

(板書:發現原來是)

(6)指導朗讀。

注意通過停頓體現出實驗過程的層次。

重點指導讀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個問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嘆句,體會斯

帕拉捷終于揭開蝙蝠夜間琶行秘密的無比喜悅激動的心情。

指名讀,齊讀。

⑺小結

這??段簡練、生動地記敘丁斯帕拉捷通過多次實驗,終于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

秘密的經過:

(8)從這一段的敘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貴精神?

(勤于思考,大月巳實驗,刁;怕失敗,不斷探索,打破沙鍋問到底,不達目的

不罷休)

三、指導復述實驗過程

1.分部分復述;

借助板書,抓住文中關鍵語句進行。

同桌試述,指名復述,評議。

2.完整復述。

指名復述,評議后各自練習復述。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人

1.斯帕拉捷是怎樣解開蝙隔夜間飛行的秘密的?

要求;先概括回答,再詳細地復述。

2.讀了這個故事,你受到什么啟發?

(要注意觀察,對一些現象進行思考,要勇于探索等)

3.過渡:斯帕拉捷的實驗有什么重大意義呢?

二、精讀指導(第三段)

1.自由讀第三段,概括回答。

2.指名讀第7自然段。

出示: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物體呢?

說說句中引號的用法°

(視線能穿透黑夜,看到黑暗中的物體:通常耳朵只會聽到聲音,而蝙蝠卻能

像聽聲音一樣聽到前方的物體)

3.引讀第8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1)指名將其中的奧妙說一說。(同時可畫圖或動作演示)

(2)把自己對超聲波的認識用一句話表達出來。

(板書:超聲波)

4.齊瀆課文最后一句。

說說讀懂了什么。(實驗造福了人類)

(板書:巨大恩惠)

又交流;讀了這一部分,你又受到什么啟發?

(科學家前仆后繼地進行科學研究,以豐碩的科研成果造福人類,我們也應該

努力學習,勤于鉆研,立志造福人類。

(二)

《夜晚的實驗》講述了科學家從蝙蝠飛行的現象上發現了超聲波,進而用這個

科學成果造福人類的事實。按通常做法,教學這篇課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了

解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飛行現象上發現超聲波的,并從中學習科學家留心觀察,勤

于思考,潛心研究,造福人類的精神。這樣教,且不說能不能真正學得科學家的科

學態度和科學精神Q僅說這樣教,和上自然課、科學課有什么差別,難不成語文課

主要是用來了解科學知識、掌握實驗方法的?這便是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需澄清

的一個問題語文課教什么,也是新課程所極力反對教教材、大力倡導用教材教的緣

故。所以,即使在教學目標中冠以自主、探究、合作等時尚用語,但如果不是在用

教材教學生學語文,而是教教材,那么可以說,這樣的教依然是失卻語文意義的。

語文教學應該教什么?應該確立這樣一種觀念:首要的是憑借語文材料教學生

生成與語文發展有關的智慧。即在語文學習中,讓學生對語文具有一種敏感,能思

索、體味、探究語言文字內容與形式所承載的有利于語文發展的信息,從而建構與

生成出屬于自己的知識經驗。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有其特有的科學性,語文教學

的科學性與其它學科的不同,就在于它并不是體現在對知識體系的有序呈現上,而

是體現在對語文本身的探索悟和獨特性理解上。體現在對知識的質疑、批判以及不

懈的思考與探索,并以知識的主人意識對它們靈活運用,積極地進行再生產和再創

造,而不是被事實性材料所控制,受知識所奴役。唯有這樣的學習,才是一種完整

的生命意識的展現,也是個體主觀精神對客觀存在認識的智慧呈現。這應該是語文

學科對求真的一種體認。

正是基于這種理解,所以我把本課主要教學目標定位于;學生能通過閱讀,憑

借語言文字,經歷科學家發現的過程,著重探究課文在表達這個故事時所呈現出的

特點,并能有機地進行語言的轉換與再創6

正如前面幾篇例說中所述,在確定教什么和怎么教時,教師要明確兩點:一、

什么是學生在該階段語文學習發展所需要的;二、這篇課文所呈現出的語言文字方

面的特點是什么。課文是學生學習的憑借,如果說課文所呈現的語言文字方面的特

點,同時適合學生在該階段語文學習發展的需求,那么就可以有機結合,確立為教

學的目標、任務。從這個目標的陳述中,我們不難看出,課文在表達這個故事時所

呈現出的特點是個關鍵所在。那么,這篇課文在表達這個故事時所呈現的特點是什

么呢?最主要就是作者在陳述這個事實時,語言組織具有極大的'跳躍性和想象空

間。如作者第1自然段末引出蝙蝠憑什么特殊的本領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飛行呢這

個疑問后,緊接著就在第2自然段里,介紹了斯帕拉捷第一次實驗的全部事實。兩

段文字之間,恰巧少了進一步提出假設的文字,而這部分文字,作者卻用補白的方

式放在第三自然段里作了說明c后面的第二次和第四次的實驗假設,作者干脆作了

省略處理。作為科學實驗,這是不可能的,但是作為語言文字的描述,這樣的跳躍

卻給學生的質疑、思考、探究、創新留下了極大的空間。于是,我對教學過程作了

這樣設計:

一、話說科學,誘發興趣C

1、師:同學們喜歡上科學課嗎?為什么?你們知道科學的任何一次發明、發現

都是從哪兒開始的嗎?

2、師:課文《夜晚的實驗》講的就是一個科學家發現的故事,讓我們一塊去

經歷一下科學家發現的過程,同時探究一下課文在表述這個故事時有什么特點,好

嗎?

二、整體把握,梳理線索C

1、師:下面請同學們自讀一下課文,想一想:

①課文講了誰?什么時候,看見了一個什么現象?

②這位科學家一共做了哪幾次實驗?這些實驗都是從哪兒開始的?

注:學生交流時,可讓學生把人物、時間、現象、疑問、實驗的有關內容寫在

黑板上Q

2、師:你能把這些疑問處都找出來嗎?

三、讀中誘疑,轉換創新,

1、師:下面我們來研究第1次實驗和第1個疑問之間的關系好嗎?

誰愿把第2自然段讀一下?(指名數人讀)

2、師:再請同學把第1個疑問句讀一下。(可找兩三人)

3、師:你們覺得科學家斯帕拉捷所做的第一個實驗,是從這個疑問開始的嗎?

注1:如果學生聽不懂,可換個角度:假如你就是斯帕拉提,你看到這個現

象,產生這個疑問,會馬上就去做這個蒙眼睛的實驗?

注1:這個問題拋出后,學生可能出現兩種意見,一種是是,一種是不是。可

讓學生說說理由,展開矛盾,讓同學們仔細聽辨,哪部分同學說得更有道理。

4、師:可是,作者寫了斯帕拉捷的這個疑問后,卻緊接著就寫了斯帕拉捷做

的第1個實驗。這樣寫,你們覺得合適嗎?

注:不管是說合適還是不合適,都要說出理由,這樣就有可能自然地說到第3

自然段的有關內容上。

5、師:讀讀第3自然段,看看作者在這里有沒有說清,如果認為說清了,能

說說作者說清了什么嗎?

注:學生可能會說作者在這里說清了第1次實驗的理由或假設,教師可在原有

板書中添加假設。

6、師:假如我們要改變一下作者這樣的表達方式,你覺得可以怎樣改?

注1:學生會把假設的內容放在第1句疑問后說。當學生在嘗試語言轉換再創

時,教師要引導其他學生聽,思考怎樣把表達清楚意思、恰當使用句式6

四、讀中質詢,感悟再創C

1、師:請同學們讀讀第2次、第3次、第4次實驗的描述,你覺得這三次描

述中,哪些地方可說得更清楚點,讀過以后和同桌交流、商討一下,行嗎?

2、學生集體交流。

注1:學生繼上學習后,一般能發現第2次和第4次實驗的描述缺乏一定的假

說。交流時可讓學生說清文字的描述缺失了什么。

注2:當學生在語言重組和再創時,可引導學生注意添加有關假說的句式,耍

多樣化,盡可能不與上面的句式雷同。

3、師:通過這樣幾次實驗,斯帕拉捷終于發現蝙蝠是靠聽覺來辨別方向,確

認目標的。請同學們想一想:科學發現一般要經過哪幾個過程,才能有所發現,獲

得結果。

注;這一步著重是讓學生再梳理一下科學發現的全過程,體味科學研究就是從

身邊的現象開始,從疑問開始,進而提出假說,不斷實驗,逐步逼近實質的過程。

五、再讀感悟,發現意義,

1、師:作為一個科學實驗,是不是僅僅為了得到這樣一個結果?請同學們讀讀

課文79小節,想想科學家為什么對蝙蝠飛行的秘密還要繼續研究下去,目的何在?

注:學生可能會馬上說到發明創造,造福人類這個目的上去,教師可引發學生

再讀第8自然段,想想繼續研究的目的,首先應是什么9

2、師:能說說科學家對其它事物或現象的研究,從中發現了什么而發明創

造,造福人類的事例嗎?

六、回顧小結,誘發再探C

1、師:讀了這個故事,研究了這篇課文語言文字的特點,你有哪些啟發和收

獲。

注:這里的回顧、小結,不應僅僅指向教材內容所呈現的科學發現過程,以及

科學家所持的態度和精神,還應引導學生回顧自己在對課文表達的學習上,有什么

收獲和啟發,以讓學生建構一種批判、反思、深究、再創的學習品質。

2、師:課后有這樣一個習題,讓我們也來探究一下好嗎?1出示課后練第4

題:讀一讀,說說下面句子中引號的用法。)

⑴那幾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⑵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聽到沒有聲音的物體呢?

注;探究方式可小組合作,也可獨立完成,但交流時一定要讓學生充分說出自

己的見解,讓學生在交流中辨別、區分、選擇。同時還可有機引導學生搜尋相關資

料,證明個人見解。

夜晚的實驗課文教案設計「篇三」

關于夜晚的實驗教案

關于夜晚的實驗教案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3、能聯系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后作業4中“瞎子”、“穿透”、“聽”等詞

的意思及其所帶引號的用法。

4、通過朗讀、復述等一系列語言訓練,感受并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

考、大膽實驗、潛心研究、不斷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感受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考、大膽實驗、潛心研究、不斷利用科學技

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三、教學時間:三課時

四、分課時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繼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課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

3、獨立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教具準備:

課文錄音、小黑板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一、激趣揭題。同學們知道嗎,超聲波在現代工業、農業、醫療、軍事等領域

發揮著極大的作用。那么,人們對超聲波的研究是怎么開始的呢?這得從意大利一

位科學家的實驗說起。板書課題,齊讀6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為什么實驗

是在夜晚進行的?誰做實驗?怎樣做實驗?結果如何?)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1)畫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2)借助字典并聯系上下文自學生字詞。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讀生字詞,相機正音。喉嚨蒼蠅瞎子薄膜油漆礦藏領域堵住揭開判斷

(2)指名試讀課文,并了解詞語掌握情況。敏銳:感覺靈敏,文中指目光尖

銳。敏捷:(動作等)迅速而靈敏。薄膜:像膜的薄皮。(結合生活經驗理解)洞

察:觀察得很清楚。領域:區域、范圍。恩惠:給予的或受到的好處。(找近義詞

幫助理解)

3、通讀課文,回答揭題時提出的前兩個問題。

4、指導分段;

(1)默讀思考:課文哪一部分記敘了斯帕拉捷夜晚的實驗情況?(第2—6自

然段)

(2)交流分段情況。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蝙蝠在夜空中飛行引起了斯

帕拉捷的好奇Q第二段(第2—6自然段);寫經過多次實驗,終于揭開蝙蝠夜間

飛行的秘密。第三段(第7—9自然段):寫斯帕拉捷的實驗引起了科學家對超聲

波的研究,使我們享受到它帶來的恩惠。

5、質疑問難。

三、指導書寫。本課生字全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大部

分左窄右寬或左小右大。學生描紅、臨寫。

四、作業設計,

1、選擇正確的讀音。揭(jiexi)開礦藏(cangzang)漆(qixi)黑捕(pubu)

2、組詞。堵()蠅()判()漆()賭()繩()叛()滕()

3、寫出近義詞、好奇0靈巧()恩惠()奧妙()猜想()迅速()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抓住關鍵詞語,感悟課文的語言材料。

2、感受并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考、大膽實驗、潛心研究、不斷利用

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c

課時重點:

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抓住關鍵詞語,感悟課文的語言材料。

課時難點:

感受并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考、大膽實驗、潛心研究、不斷利用科學

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教具準備:

圖表一份、小黑板、課文錄音磁帶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一、激趣導入:同學們,如果請你們來寫斯帕拉捷實驗的情況,你想先讓讀者

了解什么?(起因,即他做實驗的緣由是什么)作者的想法跟大家一樣。這也是這

一類文章通常的寫法。

二、精讀第一段1、播放課文錄音第一段。

2、出示:這個現象引起了他的好奇。引導學生就看到這句話進行質疑。(什

么現象?好奇什么?)

3、默讀,口頭填空:斯帕拉捷時,常??吹浆F象,產生好奇。

4、齊讀,思考: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從哪里看出來的?觀

察細致,對常見想象敏感,好奇心強。

(1)他常??吹胶芏囹痨`活地在夜空中飛來飛去,卻從不會撞到樹上或者

墻壁上。

(2)蝙蝠憑什么特殊的本領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飛行呢?

5、指導朗讀這兩句,突出重點詞語,讀好疑問語氣,表現斯帕拉捷強烈的好

奇Q

6、過渡:斯帕拉捷著手進行實驗啦,實驗的情況應怎樣來寫?(重點寫,具

體寫)三、精讀第二段。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1、默讀,思考:斯帕拉捷共做了幾次實驗?分別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小

組討論完成表格。次數實驗做法實驗結果

交流。①蒙.上眼睛輕盈敏捷地來回飛翔②堵住鼻子還是飛得那么敏捷、輕松③

全身涂滿油漆還是沒有影響到它們的飛行④堵住耳朵很快就跌落到地上

2、一系列實驗,怎樣寫既清晰又簡潔,而不使人覺得重復呢?寫的時候要有

重點。你們覺得應重點寫哪一次實驗?(第一次)

3、輕讀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樣寫的,交流,點撥。(指導讀有關語句

并概括)

(1)先交代實驗的時間、地點,然后依次寫斯帕拉捷的做法,實驗的結果,

斯帕拉捷的思考。師生問答:時間一一?地點一一?做法一一?結果一一?思考一

——?

(2)提問:“當他看到放出去的幾只蝙蝠輕盈敏捷地來回飛翔時,不由得驚

叫起來?!睘槭裁矗浚ㄊ聦嵧耆龊跛囊饬希?/p>

(3)“瞎子”加上引號指什么?(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蛹)4、指導根據板書的

提示,看圖復述第一次實驗的情況。自由試述。指名復述,評議。

5、默讀第4-6自然段,思考:與第一次相比,后來幾次實驗的情況是怎樣簡

明扼要地寫的?交流?(先概括,再讀有關語句)

(1)第4自然段緊承上文簡潔地敘述斯帕拉捷兩次實驗的做法、結果及第二

次實驗后的猜想。

(2)第5自然段寫最后一次實驗的做法和結果。提問:為什么做法一帶而

過,而結果較細地加以描寫呢?(因為結果與先前截然不同)

(3)第6自然段寫斯帕拉捷的發現。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6、指導朗讀。重點指導讀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個問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

嘆句,體會斯帕拉捷終于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秘密的無比喜悅激動的心情。指名讀,

齊讀。

7、小結;這一段簡練、生動地記敘了斯帕拉捷通過多次實驗,終于揭開蝙蝠

夜間飛行的秘密的.經過。

8、從這一段的敘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貴精神?(勤于思考,大

膽實驗,不怕失敗,不斷探索,打破沙鍋問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

四、指導復述實驗過程。

1、分部分復述。借助板書,抓住文中關鍵語句進行。同桌試述,指名復述,

評議。

2、完整復述。指名復述,評議后各自練習復述。

五、作業設計:

1、按課文內容填空。后來人們繼續(),終于弄清了其中的()0原來,蝙

蝠靠()發出人耳聽不到的0,這種聲音()傳播,一碰到物體就O回來。蝙

蝠用()接收到這種(),就能迅速(),()地自由(),捕捉食物。

2、欣賞佳句。

超聲波就像一位無聲的功臣,廣泛地應用于工業、農業、醫療和軍事等領域。

這是一個()句,把()比作(),這樣的比喻好在()0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復述全文,內化課文語言。

2、初步認識“超聲波”,了解“仿生學”o

教具準備;

圖表一份小黑板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一、復習導入。

1、斯帕拉捷是怎樣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的?要求:先概括回答,再詳細

地復述。

2、讀了這個故事,你受到什么啟發?(要注意觀察,對一些現象進行思考,

要勇于探索等)3、過渡:斯帕拉捷的實驗有什么重大意義呢?

二、精讀第三段。

1、自由讀第三段,概括回答。

2、指名讀第7自然段。出示: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聽”到

沒有聲音的物體呢?說說句中引號的用法。(視線能穿透黑夜,看到黑暗中的物

體。通常耳朵只會聽到聲音,而蝙蝠卻能像聽到聲音一樣“聽”到前方的物體)

3、引讀第8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的前半部分。(1)作圖揭示其中奧妙。

(2)把自己對“超聲波”的認識用一句話表達出來。(“超聲波”)蝙蝠的(喉

嚨)物蝙蝙的(耳朵)體(“超聲波”)

4、齊讀課文最后一句。說說讀懂了什么。(實驗造福了人類)

5、交流:讀了這一部分,你又受到什么啟發?(科學家前赴后繼地進行科學

研究,以豐碩的科研成果造福人類,我們也應當努力學習,勤于鉆研,立志造福人

類。)

6s復述第三段。

三、總結課文,復述全文,

1、課文記敘斯帕拉捷通過多次實驗,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秘密的經過,告訴我

們,正是這次實驗,引起科學家對超聲波的研究,使我們今天能夠享受它帶來的巨

大恩惠。同學們讀了這個故事,在思想上受到啟發的同時?,在寫法上肯定也有不少

的收獲。誰想說說?

2、自由練習復述全文。

夜晚的實驗課文教案設計「篇四」

精選夜晚的實驗教案

精選夜晚的實驗教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聯系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后作業中“瞎子”、“穿透”、“聽”等詞

的意思及其所帶引號的用法。

3、通過朗讀、復述等一系列語言訓練,感受并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大膽實

驗、不斷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

在教師指導下,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一、話說科學,誘發興趣c

1、師:同學們喜歡上科學課嗎?為什么?你們知道科學的任何一次發明、發

現都是從哪兒開始的嗎?

2、師:課文《夜晚的實驗》講的就是一個科學家發現的故事,讓我們一塊去

經歷一下科學家發現的過程,同時探究一下課文在表述這個故事時有什么特點,好

嗎?

二、整體把握,梳理線索°

1、師:下面請同學們自讀一下課文,想一想:

①課文講了誰?什么時候,看見了一個什么現象?

②這位科學家一共做了哪幾次實驗?這些實驗都是從哪兒開始的?

注:學生交流時,可讓學生把“人物、時間、現象、疑問、實驗”的有關內容

寫在黑板上。

2、師;你能把這些疑問處都找出來嗎?

三、讀中誘疑,轉換創新c

1、師:下面我們來研究第1次實驗和第1個疑問之間的關系好嗎?

誰愿把第2自然段讀一下?(指名數人讀)

2、師:再請同學把第1個疑問句讀一下。(可找兩三人)

3、師:你們覺得科學家斯帕拉捷所做的第一個實驗,是從這個疑問開始的

嗎?

注1:如果學生聽不懂,可換個角度:假如你就是斯帕拉捷,你看到這個現

象,產生這個疑問,會馬上就去做這個蒙眼睛的實驗?

注1:這個問題拋出后,學生可能出現兩種意見,一種是“是”,一種是“不

是"??勺寣W生說說理由,展開矛盾,讓同學們仔細聽辨,哪部分同學說得更有道

理6

4、師:可是,作者寫了斯帕拉捷的這個疑問后,卻緊接著就寫了斯帕拉捷做

的第1個實驗。這樣寫,你們覺得合適嗎?

注:不管是說合適還是不合適,都要說出理由,這樣就有可能自然地說到第3

自然段的有關內容上Q

5、師:讀讀第3自然段,看看作者在這里有沒有說清,如果認為說清了,能

說說作者說清了什么嗎?

注;學生可能會說作者在這里說清了第1次實驗的理由或假設,教師可在原有

板書中添加“假設”。

6、師:假如我們要改變一下作者這樣的表達方式,你覺得可以怎樣改?

注1:學生會把假設的內容放在第1句疑問后說。當學生在嘗試語言轉換再創

時,教師要引導其他學生聽,思考怎樣把表達清楚意思、恰當使用句式。

四、讀中質詢,感悟再創c

1、師:請同學們讀讀第2次、第3次、第4次實驗的描述,你覺得這三次描

述中,哪些地方可說得更清楚點,讀過以后和同桌交流、商討一下,行嗎?

2、學生集體交流。

注1:學生繼上學習后,一般能發現第2次和第4次實驗的描述缺乏一定的假

說。交流時可讓學生說清文字的描述缺失了什么。

注2:當學生在語言重組和再創時,可引導學生注意添加有關假說的句式,要

多樣化,盡可能不與上面的句式雷同。

3、師:通過這樣兒次實驗,斯帕拉捷終于發現蝙蝠是靠聽覺來辨別方向,確

認目標的。請同學們想一想:科學發現一般要經過哪幾個過程,才能有所發現,獲

得結果。

注:這一步著重是讓學生再梳理一下科學發現的全過程,體味科學研究就是從

身邊的現象開始,從疑問開始,進而提出假說,不斷實驗,逐步逼近實質的'過

程。

五、再讀感悟,發現意義C

1、師;作為一個科學實驗,是不是僅僅為了得到這樣一個結果?請同學們讀

讀課文7—9小節,想想科學家為什么對蝙蝠飛行的秘密還要繼續研究下去,目的

何在?

注:學生可能會馬上說到“發明創造,造福人類”這個目的上去,教師可引發

學生再讀第8自然段,想想繼續研究的目的,首先應是什么。

2、師:能說說科學家對其它事物或現象的研究,從中發現了什么而發明創

造,造福人類的事例嗎?

六、回顧小結,誘發再探e

1、師:讀了這個故事,研究了這篇課文語言文字的特點,你有哪些啟發和收

獲。

注:這里的回顧、小結,不應僅僅指向教材內容所呈現的科學發現過程,以及

科學家所持的態度和精神,還應引導學生回顧自己在對課文表達的學習上,有什么

收獲和啟發,以讓學生建構一種批判、反思、深究、再創的學習品質。

2、師:課后有這樣一個習題,讓我們也來探究一下好嗎?(出示課后練第4

題,讀一讀,說說下面句子中引號的用法。)

⑴那幾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⑵蝙蝸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聽”到沒有聲音的物體呢?

注:探究方式可小組合作,也可獨立完成,但交流時一定要讓學生充分說出自

己的見解,讓學生在交流中辨別、區分、選擇。同時還可有機引導學生搜尋相關資

料,證明個人見解。

夜晚的實驗課文教案設計「篇五」

夜晚的實驗教案參考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雷達嗎?那是現代軍事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電子裝備,你

知道醫院里的B超等設備嗎?其實,雷達、B超等,都是超聲波。超聲波在現代工

業、農業、醫療、軍事等領域發揮著極大的作用。

然而,人們對超聲波的研究是在什么時候開始的呢?又是怎樣開始的呢?這得

從一位意大利科學家的實驗說起。

2、板書課題:7

、夜晚的實驗

3、質疑,同學們,你們看了這個課題后,想知道什么?

(學生交流)

4、師;同學們剛才提了許多有意思的問題,老師想知道,你們的這些問題是

問誰的呢?

(引導學生懂得,最了不起的是學會問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問題,獲

得知識Q)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讀準字音,借助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學習生字。

(2)在讀課文的同時,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看看能不能在課文中找到答

案。(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生字,詞語。

(把生字字音讀準,能看生字想詞語,成語,通過交流達到豐富詞匯的目

的。)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交流剛才初讀課文后的收獲。

4、質疑問難。

三、再讀課文

1、師:一篇好的課文,不僅僅告訴我們一些問題的答案,他在講述一個故事

的同時,還告訴我們許多許多c讓我們從中學到很多。

請同學們投入的朗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或者句子,多讀兒遍,在書

上寫上你喜歡的理由。

然后和同桌的同學分享一下你的感受,你的收獲。

2、交流,點評。

四、指導寫字

1、交流寫法。

2、學生練習描紅。

五、布置作業

1、朗讀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學習

同學們,通過上一堂課的.學習,我們對課文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那么

課文有時如何細致生動地講述這一個實驗的經過的呢。

現在我們繼續學課文,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感受斯帕拉捷是怎樣完成這一個實

驗的。

二、精讀課文(1-6段)

1、讀第1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段。

出示:

他常??吹剑芏囹痨`活地在夜空中飛來飛去,卻從不會撞到樹上或者墻壁

上Q

指導讀出蝙蝠的靈活,讀出“常??吹健?

出示:

這個現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蝙蝠憑什么特殊的本領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飛行

呢?

這個問題是問誰的?從中你感受到什么?怎樣讀好這個句子?

(2)交流,朗讀。

(3)師:那么斯帕拉捷是怎樣著手進行實驗的,實驗情況怎樣?

2、精讀課文2?6段。

(1)指名朗讀第2、3自然段。

“不由得驚叫”說明什么?

“瞎子”加上引號指什么?

第一次實驗的結果怎樣呢?——

(2)出示:

不用眼睛,蝙蝠憑什么來辨別前方的物體,捕捉靈活的飛蛾呢?

師:這個問題是從那里來的?這一次斯帕拉捷在問誰呢?他有時怎樣做的呢?

(引導學生繼續朗讀課文)

(3)齊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思考:

這一段講斯帕拉捷做了幾次實驗?這實驗情況又如何呢?

出示:

難道它薄膜似的翅膀,不僅能飛翔,而且能在夜間洞察一切嗎?

指導朗讀這句話,從這個問句中你感受到什么?

師:課文的第四自然段簡潔敘述了斯帕拉杰兩次實驗的做法、結果以及第二次

實驗后的猜想。

然而第三次實驗依然沒有找到蝙蝠夜間飛行自如的探路工具,當時他又是怎樣

想的呢?你能幫作者設計一個問題嗎?

(學生思考,交流,評價,并說明問題設計的依據。一一從下文中知道)

(4)指名朗讀課文第五第六兩段

出示:

?。◎鹪谝归g飛行,捕捉事物,原來是靠聽覺來辨別方向,確認目標的!

同學們,此刻的斯帕拉杰心情如何?你能從這句話中看出來嗎?

(這里一個“啊”表示出斯帕拉杰是那么的驚喜,兩個感嘆號也足以看出實驗

成功給作者帶來的是何等的興奮與快樂。)

指導朗讀5、6自然段。要讀出快樂,驚喜的語氣。

(5)小結:

這一段簡練、生動地記敘了斯帕拉杰通過多次實驗,終于揭開了蝙蝠夜間飛行

的秘密的經過。

從斯帕拉杰的實驗研究過程中,你感悟到了些什么?

(失敗是成功之母;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3、學生感情朗讀課文2-6自然段。

三、練習用自己的話指導復述實驗過程.

(1)分部分復述。

(2)完整復述。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斯帕拉捷是怎樣通過實驗,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秘

密的?

學生可以在概括描述的基礎上,再進一步進行詳細的復述。

2、師:斯帕拉捷的實驗證明,蝙蝠是靠聽覺來辨別方向,捕捉食物的。但

是,蝙蝠又是如何依靠聽覺來辨別方向的呢?這里面還有許多秘密呢。

斯帕拉捷的實驗對以后的科學發展又有什么重大意義呢?

二、讀講課文7-9段

1、出示:

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聽”到沒有聲音的物體呢?

(1)這個句子應該怎樣讀?

(2)質疑:句子中'“穿透”、“聽”都用上了雙引號,你是怎樣理解的?

(“耳朵”本來是不能穿透黑夜的,沒有聲音的物體也是不能用耳朵來聽的。

但是,應用“穿透”和“聽”這兩個詞語,形象地說明了蝙蝠辨別方向的特點。)

2、指名朗讀第八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1)讀了這部分內容后,你知道了什么?(奧妙)

(2)出示:

原來,蝙蝠靠喉嚨發出人耳聽不到的“超聲波”,這種聲音沿著直線傳播,一

碰到物體就像光照到鏡子上那樣反射回來。

朗讀句子,引導體會比喻的作用。(形象地解釋了“超聲波”這一個很抽象的

概念。

3、超聲波對于人類,又有怎樣的功用呢?一一

讀課文最后一句。

交流:你讀懂了什么?(實驗造福了人類)

三、課堂小結

1、讀了課文的最后三個自然段,你又受到什么啟發?

(科學的發展需要一代一代的人不斷的努力。

要熱愛大自然,因為人類的科學事業的發展,人類美好的生活與大自然密切相

關6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啟迪太多了。例如

科學家前赴后繼地進行科學研究,以豐碩的科研成果造福人類,我們也應努力

學習,勤于鉆研,立志造福人類。)

四、讀完了這篇課文,你還有問題需要提出來討論的嗎?總知道些什么?

學生質疑,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學會發現問題,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途徑

夜晚的實驗課文教案設計「篇六」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聯系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后作業中瞎子、穿透、聽等詞的意思及其所

帶引號的用法。

3、通過朗讀、復述等一系列語言訓練,感受并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大膽實

驗、不斷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

在教師指導下,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抓住課文的梗概

(一)、激趣揭題

同學們知道嗎,超聲波在現代:工:業、農業、醫療、軍事等領域發揮著極大

的作用。那么,人們對超聲波的研究是怎么開始的呢?這得從意大利位科學家的實

驗說起。

板書課題:7夜晚的實驗(讀題)

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為什么實驗是在夜晚進行的?誰做實驗果如何?)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讀準字旨,讀順課文。

(2)借助字典并聯系下文自學生字詞。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瀆生字詞,相機字音。

喉嚨蒼蠅(嚨、蠅是后鼻音,在詞中讀輕聲)

瞎子薄膜油漆礦藏領域

堵住揭開:判斷

⑵指名試瀆課文,并理解詞語掌握情況:

敏銳:感覺靈敏,文中指目光尖銳。

敏捷:(動作等)迅速而靈敏。

薄膜;像膜的薄皮。(結合生活經驗理解)

洞察:觀察得很清楚。

領域:區域、范圍。

恩惠:給予的或受到的好處。(可通過換詞理解)

3、通讀課文,回答揭題時提出的前兩個問題。

(板書:蝙蝠斯帕拉捷)

4、指導分段

第段(第1自然段)寫蝙蝠在夜空中飛行引起了斯帕拉捌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寫經過多次實驗,終于揭開蝙蝠出間屯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寫斯帕拉捷的實驗引起了科學對超聲波的研究,使我

們享受到它帶來的恩惠。

5、學生朗讀全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可以看出斯帕拉捷的

那些特點?能用比較簡潔的語句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內容嗎?

板書;仔細觀察善于思考大膽實驗造福人類

第二課時

一、精讀指導,清楚實驗的過程

1、理解第一段:

(1)默讀,口頭填空:斯帕拉捷產生好奇:------

(2)交流°(板書;憑什么)

(3)朗讀這一段,思考: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從哪里看出來的?

觀察細致,對常見現象敏感,好奇心強。

①他常??吹胶芏囹痨`活地在夜空中琶來飛去,卻從不會撞到樹上或者墻壁

上。

②蝙蝠憑什么特殊的本領在夜空中汽由自在地飛行呢?

(4)指導朗讀。

突出句中重點詞語,瀆好疑問的涪氣,表現斯帕拉捷強烈的來寫?

2、理解第二段

實驗的情況怎樣?

(1)默讀,思考:

斯帕拉捷共做了幾次實驗?分別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交流。

①蒙上眼暗輕盈敏捷地來回龜翔

②堵住鼻子還是飛得那么敏捷、輕松

③全身涂滿油漆還是沒有影響到它們的電行

④堵住耳朵很快就跌落到地,亡

(2)一系列實驗,怎樣寫既清晰又簡潔,而不使人覺得重刻呢?寫的時候要有重

點Q你們覺得應重點寫哪次實驗?(第一次)

(3)輕讀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樣寫的。交流,相機點撥。(指名讀有

關語句并概括)

①先交代實驗的時間、地點,然后依次寫斯帕拉捷的做法,實驗的結果,斯帕

拉捷的思考。(板書:做法結果思考)

②提問:當他看到放出去的幾只蝙蝠輕盈敏捷地來回龜翔時,不由得驚叫起

來,為什么?(事實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③瞎子引號指什么?(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

(4)指導根據板書的提示,看圖復述第一次實驗的情況。

自由試述。指名復述,評議。

(5)默讀第46自然段,思考:與第一次相比,后來幾次實驗的情況是怎樣簡明

扼要地寫的?

交流。(先概括,再讀有關語句)

①第4自然段緊承上文簡潔地敘述斯帕拉捷兩次實驗的做法、結果及第二次實

驗后的猜想。

②第5自然段寫最后一次實驗的做法和結果。

提問;為什么做法一帶而過,而結果較細地加以描寫呢?

(因為結果與先前截然不同)

③第6自然段寫斯帕拉捷的發現。

(板書:發現原來是)

⑹指導朗讀。

注意通過停頓體現出實驗過程的層次。

重點指導讀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個問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嘆句,體會斯

帕拉捷終于揭開蝙蝠夜間琶行秘密的無比喜悅激動的心情。

指名讀,齊讀。

二、感悟人物的精神

這一段簡練、生動地記敘丁斯帕拉捷通過多次實驗,終于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

秘密的經過,從這一段的敘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貴精神?

(勤于思考,大膽實驗,不怕失敗,不斷探索,打破沙鍋問到底,不達目的不

罷休)

第三課時

一、精讀感悟實驗的結果(第三段)

1、自由讀第三段,概括回答。

2、指名讀第7自然段。

出示: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物體呢?

說說句中引號的用法。

(視線能穿透黑夜,看到黑暗中的物體:通常耳朵只會聽到聲音,而蝙蝠卻能

像聽聲音一樣聽到前方的物體)

3、引讀第8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1)指名將其中的奧妙說一說。(同時可畫圖或動作演示)

(2)把自己對超聲波的認識用一句話表達出來。

(板書;超聲波)

4、齊瀆課文最后一句。

說說讀懂了什么。(實驗造福了人類)

(板書:巨大恩惠)

5、又交流:讀了這一部分,你又受到什么啟發?

(科學家前仆后繼地進行科學研究,以豐碩的科研成果造福人類,我們也應該

努力學習,勤于鉆研,立志造福人類。

二、暢談自己的體會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根據課文內容完成練習

3、師生共同小結

(按照作者的寫作思路,循序漸進地展開閱讀理解,相機點拔,把學生導引向

前。為感情尋找著陸點,最后用感情浸染語言文字,幫助學生用適當的感情表達課

文內容。

夜晚的實驗課文教案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弄清斯帕拉捷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秘密的經過并能復述;體會斯帕拉捷善于觀

察、不怕失敗的品質;學習作者遣詞造句構段謀篇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6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七課(齊讀課題)。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了解

了課文的大致內容。文章重點寫了什么?是哪幾段寫的?(二至六)

二、學習第一段

1、如果文章就從第二自然段開始寫,第一段不要,你覺得如何?為什么?讀

一讀第一段。(不行。這一段交代了實驗的起因和目的。)實驗的起因和目的是什

么?

2、出示: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靈活地在夜空中飛來飛去,卻從不會撞到樹上

或墻壁上。這個現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蝙蝠憑什么特殊的本領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

飛行呢?

a這兩句話中哪些詞引起了你這個讀者的注意?(通過對“常?!薄ⅰ皬摹钡?/p>

詞的討論體會斯帕拉捷留心觀察事物,觀察很細。)

b憑什么就是一一(靠什么)

c讀好這兩句話。

三、學習二至六自然段。

1、斯帕拉捷就來研究這個問題。他怎么研究,怎么做實驗?默讀二至六段,

弄清楚:實驗中哪些情況下蝙蝠仍能自由地飛翔,哪些情況下不能,得出什么結

論,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2、出示;當他看到放出去的幾只蝙蝠輕盈敏捷地來回飛翔時,不由得驚叫起

來。因為那幾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a為什么驚叫?會叫什么?

b瞎子為什么加引號?

3、“然而事實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薄耙饬稀焙汀笆聦崱本唧w指什么?

4、斯帕拉捷先設想還是先做實驗?按設想、實驗、結果的順序講講斯帕拉捷

的第一次實驗。

可書上為什么倒過來先說實驗后說他的設想?哪一種更能吸引人?讀二三自然

段,比較一下。(文似看山不喜平)

照書上的順序復述二三自然段。

5、不用眼睛看,也能自由飛翔,真神了。斯帕拉捷又有了新的問題一一于是

——結果一一這次實驗前,斯帕拉捷會怎樣假設?

6、既不是眼睛,也不是鼻子,斯帕拉捷又提出新的猜想一一洞察什么意思?

他又捉來幾只蝙蝠,用一一然而一一

7、在蒙眼、堵鼻、涂身的情況下蝙蝠都能自由飛行,幾次失敗啦?斯帕拉捷

打退堂鼓了嗎?他又提出一個猜想,書上也省略了,誰知道?

出示:最后,斯帕拉捷堵住蝙蝠的耳朵,把它們放到夜空中。這次蝙蝠可沒有

了先前的神氣Q它們像無頭的蒼蠅一樣在空中東碰西撞,很快就跌落到地上。

“先前的神氣〃具體什么樣兒?現在怎樣?

“堵住蝙蝠的耳朵”,要是你寫,還會用“堵”這個詞嗎?為什么?(可以換

成“塞”,因為前面已寫過“把蝙蝠的鼻子堵住”。)

9、實驗結論出來了,出示:啊!蝙蝠在夜間飛行,捕捉食物,原來是靠聽覺

來辨別方向、確認目標的!齊讀。

你從這兩句話中讀出了什么?怎么讀好這兩句話?

10、復述后三次實驗及結論。

四、本課小結。

課文讀到這兒,你覺得斯帕拉捷這個人怎么樣?(要結合課文內容講)

(他善于觀察、肯動腦有好奇心、不怕失?。?/p>

結束語:斯帕拉捷的實驗僅僅初步揭開了蝙蝠飛行的秘密一一靠聽覺,那么它

究竟怎么“聽”到物體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有關內容。

板書:

看到一一好奇一一夜晚的實驗

憑什么蒙眼

堵鼻聽覺

涂身

堵耳

夜晚的實驗課文教案設計「篇八」

一、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聯系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后作業中“瞎子”、“穿透”、“聽”等詞的

意思及其所帶引號的用法。

3?通過有感情朗讀、感受并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考、大膽實驗、潛心

研究、遭受失敗不氣餒、善于反思。不斷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二、預習學案

【預習目標】

1.正確認讀文中的生字詞,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2.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預習內容】

1.我會讀

憑借障礙物蒼蠅薄膜障礙

油漆礦藏領域揭開領域

3.總結全文,再思考

在斯帕拉捷揭開了蝙蝠的飛行秘密以后,人們又是怎么做得呢?斯帕拉捷的實

驗有什么重大意義呢?

(1)自己默讀,深入思考。

(2)組內交流,形成統一。

(3)班內交流,探究學習。

【精講點撥,升華認識】

夜晚的實驗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恩惠,當你們知道這些恩惠里有斯帕拉捷的功

勞時,想對他說些什么?

三、課堂檢測

1.上填上合適的詞

啊嗎呢吧

(1)時間不早了,快走⑵老師問道:“你怎么遲到了?”

(3)這兒的風景多美(4)咦,你認識小張?

2.我會選

固然既然居然

(1)意見對,應該接受,現在意見錯得如此離譜,你

(2)也接受,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嚴峻嚴格嚴肅嚴厲

(3)老師地說:“時光不等人職,你們要時刻

(4)要求自己,今后才能經受住各種的考驗。”

四、主題閱讀,課外延伸

閱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感悟名人》中的《我認識了汞》和《蚊子的亮點》,

暢談自己的閱讀收獲。

五、課后作業

1.把課本生字生詞摘抄10個,寫兩遍6

2.學了《夜晚的實驗》一文,你對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有所了解了吧,請你將

所了解的內容向周圍的親朋好友說一說,別忘了說說你從中獲得的啟示喔!

六、板書設計

12夜晚的實驗

細心觀察

斯帕拉捷善于思考超聲波

大膽實驗

不怕失敗

2.我會組

蝙蝠辨賭

偏福辮堵

膜撞捕磚

摸幢鋪傳

3,我知道

《夜晚的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