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北京育才學校高二語文期中考試試卷說明:1.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2.請考生務必用黑色簽字筆將所有答案寫在答題卡上。一、本大題共8小題,共16分。1.下列各句中,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君子喻于義喻:知曉,明白B.質勝文則野質:質樸,樸實C.非所以要譽于鄉黨朋友也要:要求D.惡得不禁惡而勸愛勸:鼓勵2.下列各句中,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治天下可運之掌上運:運轉,轉動B.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也賊:傷害C.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焉:于是D.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伐:討伐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用法和意義都相同的一項是()A.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克己復禮為仁B.其恕乎其皆出于此乎C.復眾人之所過吾為其無用而掊之D.人而不仁知止而后有定4.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見不賢而內自省也A.朝聞道,夕死可矣B.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C.我樹之成而實五石D.之所先后,則近道矣5.下列各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C.當察亂自何起D.故不孝不慈亡6.下列各句中,句式特點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君子喻于義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B.仁以為己任C.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D.無惻隱之心,非人也7.對下列各句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A.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譯:好比填平洼地,雖然才倒了一筐土,但繼續堆下去,那是我自己在往前努力B.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譯:事物安然未生變的時候容易持守,問題還沒有顯露出跡象的時候容易得到解決C.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譯:所以說人們都有同情、憐憫他人的心緒D.夫子固拙于用大矣譯:你確實是不善于使用大的東西啊8.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墨子名程,春秋戰國之際的思想家,墨家學派創始人,其學說在當時社會上顯赫一時,與儒家并成為“顯學”。《墨子》一書是墨子本人及其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匯編。B.莊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與老子并稱“老莊”。其文想象豐富奇特,語言靈活多變,能把微妙難言的哲理寫得引人入勝。代表作有《逍遙游》《齊物論》《養生主》等。C.狄更斯是18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他善于描寫生活在英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英國復雜的社會現實。除了《大衛·科波菲爾》,他的代表作還有《霧都孤兒》、《雙城記》、《復活》等。D.《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小說圍繞著古巴老漁夫圣地亞哥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搏斗而展開故事的講述,塑造了主人公永不服輸、不向命運低頭的“硬漢”形象。二、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9-12題。(15分)材料一先秦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陰陽、名六家屬第一流的大學派。漢以后,法、陰陽、名三家,其基本思想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為獨立學派;墨家中絕;唯有儒、道兩家長期共存,互相競爭,互相吸收,形成中國傳統文化中一條縱貫始終的基本發展線索。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兩極,形成鮮明的對立和有效的互補。兩者由于處處相反,因而能夠相輔相成,給予整個中國傳統文化以深刻的影響。儒家的人生觀,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業為價值取向,內以修身,充實仁德,外以濟民,治國平天下,這便是內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態度是積極進取的,對社會現實強烈關切并有著歷史使命感,以天下為己任,對同類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與濁俗同流合污,在生命與理想發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時,寧可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觀,以超越世俗人際關系網的羈絆,獲得個人內心平靜自在為價值取向,既反對心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關心社會事業的奮斗成功,只要各自順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擾,必然自為而相因,成就和諧寧靜的社會。其人生態度消極自高二語文期中試卷第2頁共10頁保,以免禍全生為最低目標,以各安其性命為最高目標。或隱于山林,或陷于朝市,有明顯的出世傾向。儒家的出類拔萃者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為清修隱者。儒道兩家的氣象不同,大儒的氣象似乎可以用“剛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親和、彬彬有禮、忠貞弘毅、情理俱得、從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權行經等等,凡事皆能觀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時、合情,可謂為曲踐乎仁義,足以代表儒家的態度。古者有儒風、儒士、儒雅、儒吏、儒將等稱謂,皆寓道德學問有根底、風度溫文爾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氣象似可用“涵虛脫俗”四字表示,就是內斂不露、少私寡欲、清靜自守、質樸無華、超然自得、高舉遠慕、留戀山水等,富于詩意,富于山林隱逸和瀟灑超脫的風味。我們也發現注重歸真返璞,羨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機,保持人的真性情,厭惡人世的繁文縟節、權詐智巧,是老莊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學等稱謂,皆寓不同凡俗、領悟至道、風度超脫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氣質與風度,道家是院士的氣質與風度。(摘編自《儒家與道家人生氣象》)材料二儒、道兩家主張雖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與“和諧”這一點上卻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講“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講“和而不同”,道家也講“致中和,守靜篤”“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和則生萬物等等。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都是開放性的,不是封閉的思想體系,它們隨著歷史的前進而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漢代,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起初,確曾因我國囿于“夷夏之辨”一度顯得孑立。但經過一番與儒、道的碰撞、辯駁、演變、磨合,外來的佛教漸漸中國化,到了隋唐,就逐漸實現了儒、道與佛的融合,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國恢宏獨特的傳統文化。這也是世界各國思想歷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達到這一點,關鍵在于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這兩個中華原創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堅強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為中國化的佛教。所以,史學大師陳寅恪早就指出,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是“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舊途徑”。故此,我們認為“國學”的根基是儒道互補,缺一不可,而那種把“國學”只看作孔孟創立的儒家學說一家獨踞的認識,是有重大偏頗的。缺了老子創立的道家思想的補充,儒家難撐國學這臺戲。儒、道兩家,還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使“國學”真正發揚光大。(摘編自韓秉方《儒道互補——國學之根基》)材料三在殷周之際,中華傳統文化由“神本”轉向“人本”,人道主義思潮從而出現。這為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來源,也規定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中,儒、道兩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為核心,構建“仁”“禮”相輔互動的理論,道家更強調“道法自然”,秉持“身國同構、經國理身”的理念,認為文明的發展要注意克服虛偽性和工具化的傾向。儒、道兩家雖然對社會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諧社會與美好人生。儒、道兩家在“人本”的共同價值追求的基礎上相融互補,達到辯證統一,也為容納和吸收外來的佛教準備了思想文化條件。(摘編自洪修平《挖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追求》)9.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儒、道成為縱貫中國傳統文化始終的主要思想流派,是因為雙方主張長期共存,形成既對立又互補相輔相成的關系。高二語文期中試卷第3頁共10頁B.法、陰陽、名三家滅絕的原因是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他們本身卻不吸收儒、道的思想。C.所謂“國學”是以儒道為根基,儒道互補,后來又加上中國化的佛教,構成了三足鼎立的“國學”。D.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并不順利,經歷了從被孤立到逐漸與儒、道融合的漫長時間。10.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儒家講究“內圣外王之道”,道家追求“順任自然之性”,但二者人生態度與主張看似不同實則完全一致。B.在生命與理想不可兼得之時,儒家的殺身成仁之舉,顯然比不上道家的免禍全生更有利于國家的長遠發展。C.儒道兩家“處處相反”:比如儒家的出類拔萃者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氣質與風度;道家的典型人物為清修隱者,是院士的氣質與風度。D.殷周之際出現的人道主義思潮是諸子百家思想的源頭,奠定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11.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符合“道家”思想的一項是()(3分)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B.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C.夫尚賢者,政之本也。D.兵貴勝,不貴久。12.為何諸子百家中只有儒道兩家長期共存?請結合材料,闡述其原因。(6分)三、本大題共6小題,共26分。(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3-17題。(共18分)(一)將適陳,過匡,顏刻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狀類陽虎,拘焉五日,顏淵后,子曰:“吾以汝為死矣。”顏淵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懼。孔子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從者為寧武子臣于衛,然后得去。《史記·孔子世家》(二)孔子游于匡,宋人圍之數匝,而弦歌不輟。子路入見,曰:“何夫子之娛也?”孔子曰:“來,吾語女。我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非知失也:時勢適然。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父之勇也;陸行不避兕虎者,獵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圣人之勇也。由,處矣!吾命有所制矣!”無幾何,將甲者進,辭曰:“以為陽虎也,故圍之;今非也,請辭而退。”《莊子·秋水》高二語文期中試卷第4頁共10頁
(三)孔子行,簡子將殺陽虎,孔子似之,帶甲以圍孔子舍,子路慍怒,奮戟將下。孔子止之,曰:“由,何仁義之寡裕也!夫詩書之不習,禮樂之不講,是丘之罪也。若吾非陽虎,而以我為陽虎,則非丘之罪也,命也!我歌,子和若。”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終而圍罷。詩曰:“來游來歌。”以陳盛德之和而無為也。《韓詩外傳·卷六》(四)孔子之宋,匡人簡子以甲士圍之。子路怒,奮戟將與戰。孔子止之,曰:“惡有修仁義而不免世俗之惡者乎?夫《詩》《書》之不講,禮樂之不習,是丘之過也。若以述先王、好古法而為咎者,則非丘之罪也,命之夫。由歌,予和汝。”子路彈琴而歌,孔子和之。《孔子家語·困誓》13.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將適陳適:到,去B.陽虎嘗暴匡人暴:欺凌C.吾命有所制矣制:制度D.若以述先王、好古法而為咎者咎:過錯14.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A.宋人圍之數匝有之以為利B.顏刻為仆,以其策指之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子路彈琴而歌人而不仁,如禮何?D.帶甲以圍孔子舍客得之,以說吳王15.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上天如果要毀滅這些禮樂制度的話,就不會讓我們這些后死的人承擔起維護它的責任。B.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在堯、舜時代,天下沒有貧窮的人,并不是因為人們都取得了智慧C.由,何仁義之寡裕也由,你心里的仁義怎么這樣少了D.惡有修仁義而不免世俗之惡者乎怎么會有修治仁義卻免不掉世俗憎恨的人呢16.根據上述材料內容,回答問題。(5分)①以上材料都記錄了“子畏于匡”這一事件,匡人圍困孔子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話回答)。請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孔子面對圍困的態度:。②四則材料中,孔子面對圍困的態度是相同的,但理由各有側重,表達了作者的不同觀點。從《史記》、《莊子》和《韓詩外傳》的記載中,你分別能看到作者怎樣的思想觀點?17.結合上述材料,請談談你對《論語》中“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的理解。(4分)高二語文期中試卷第5頁共10頁(二)閱讀下面《論語》中的文字,回答第18題。(共8分)①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②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③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論語·季氏》)④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18.在孔子看來,學《詩》有哪些作用?請根據以上幾則《論語》選文簡要說明。四、本大題共2小題,共17分。19.閱讀下面唐詩,完成①~②題。(7分)題破山寺后禪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①對下列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本詩描寫了清晨寺后禪院的清幽脫俗的景致,流露出詩人對仕途生活的向往。B.起首兩句寫詩人在清晨入破山寺興福寺時,旭日初升,光照樹林。C.頷聯描繪了禪院美妙的環境,“曲”“幽”“深”等字眼很有表現力。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句。D.頸聯抒寫詩人的主觀感受。“悅”字表現了作者從中感受到的歡欣。“空”字表現了作者此時此刻心中塵世雜念全消的精神狀態。②這首詩表現了一種怎樣的意境?是如何表現的?(5分)20.在橫線出填寫作品原句。(從下列七個題目中任選五題,共10分)(1),當其無,有室之用。,無之以為用。(《老子》第十一章)(2)自伐者無功,。其在道也,。(《老子》第二十四章)(3)合抱之木,;九層之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4)江天一色無纖塵,。?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5),但愿長醉不愿醒。,惟有飲者留其名。(《將進酒》)(6),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7)君子食無求飽,,,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十二章》)高二語文期中試卷第6頁共10頁五、本大題共4小題,共16分。百年孤獨(節選)加西亞·馬爾克斯麗貝卡改掉食土的惡習后,被安排到其他孩子的房間睡覺。一天夜里,和他們睡在一起的印第安女人突然醒來,聽見一種奇怪的響聲在角落里時斷時續。她以為有動物溜進房間,警覺起來,卻發現麗貝卡坐在搖椅上吮著手指,雙眼像貓眼一般在黑暗中放光。比西塔西翁心中充滿恐懼和難逃宿命的凄苦,她在那雙眼睛里認出了威脅他們的疫病,正是這種疫病逼得她和兄弟背井離鄉,永遠拋下了他們古老的王國,拋下了公主與王子的尊貴身份。這就是失眠癥。天亮的時候,印第安人卡塔烏雷失去了蹤影。他姐姐比西塔西翁留了下來,認定了自己的宿命:就算逃到天邊,這致命的疫病也會窮追不舍尾隨而至。沒有人理會她的驚恐。“要是不用睡覺,那再好不過。”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說,“那樣我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可用。”但印第安女人向他們解釋,失眠癥最可怕之處不在于讓人毫無倦意不能入睡,而是會不可逆轉地惡化到更嚴重的境地:遺忘。也就是說,患者慢慢習慣了無眠的狀態就開始淡忘童年的記憶,繼之以事物的名稱和概念,最后是各人的身份,以致失去自我,淪為沒有過往的白癡。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思迪亞笑得喘不過氣來,認為這不過是又一種印第安人杜撰的疾病。烏爾蘇拉為防萬一,還是將麗貝卡和其他孩子隔離開來。幾個星期后,比西塔西翁的恐懼似乎平息了下去。有天晚上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思迪亞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烏爾蘇拉也醒著,問他怎么了,他回答:“我又想起了普魯鄧希奧·阿基拉爾。”他們一刻也沒睡著,但到了第二天感覺疲勞盡去,便把不眠之夜拋在了腦后。午飯時候,奧雷里亞諾驚異地講起他如何一整夜都在實驗室忙著給一枚別針鍍金,準備在烏爾蘇拉的生日送給她,但此刻卻仍然感覺良好。到了第三天,大家在該入睡的時刻還是毫無睡意,這才意識到已連續五十多個小時沒有合眼,終于警覺起來。“孩子們也都醒著。”印第安女人的話里帶著宿命意味,“這病一旦進了家門,誰也逃不了。”他們果然染上了失眠癥。烏爾蘇拉從母親那里學過各種草藥的效用,熬制了烏頭湯讓所有人服下去,可他們仍然睡不著,整天醒著做夢。在這種清醒的夢幻中,他們不僅能看到自己夢中的形象,還能看到別人夢見的景象,一時間家里仿佛滿是訪客。麗貝卡坐在廚房角落里的搖椅上,夢見一個和自己相貌極其相似的男人,他身著白色亞麻衣裳,襯衫領口別著一粒金扣,給她帶來一束玫瑰。陪伴他的還有一位女士,用纖細的手指抹出一枝玫瑰簪在她發間。烏爾蘇拉知道那男人和女人是麗貝卡的父母,但一番努力辨認之后還是確信從未與他們謀面。與此同時,由于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一個永遠無法原諒自己的疏忽,家中出品的糖果小動物仍源源不斷地在鎮上出售。大人小孩都津津有味地吮咂著可口的綠色失眠小公雞、美味的粉紅失眠小魚和柔軟的黃色失眠小馬,于是到了星期一凌晨整個鎮子都醒著。一開始沒人在意。恰恰相反,人們都因不用睡覺而興高采烈,因為那時候馬孔多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時間總不夠用。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很快就把活兒都干完了,凌晨3點便無所事事,聽著音樂鐘數華爾茲的音符。那些想睡覺的人,不是因為疲倦而是出于對睡眠的懷念,試遍了各種消磨精力的方法。他們聚在一起不停地聊天,一連幾個小時重復同樣的笑話,整夜整夜重復這一惡性循環。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意識到失眠癥已經侵入鎮子,便召集起各家家長,把自己所知的失眠癥情形講給他們聽。眾人決定采取措施防止災難擴展到大澤區的其他村鎮。他們把用金剛鸚鵡跟阿高二語文期中試卷第7頁共10頁
拉伯人換來的小鈴鐺從山羊脖子上摘下,放在鎮子入口,供那些不顧崗哨的勸告和懇求堅持進鎮的來客使用。那時節走在馬孔多街道上的所有外鄉人都要搖動小鈴鐺,好讓病人知道自己是健康人。他們在鎮上逗留期間禁止一切飲食,因為疫病無疑只經入口之物傳播,而所有食品飲料都已沾染失眠癥。這項舉措成功地將疫病控制在村鎮之內。隔離卓有成效,后來人們就將緊急情況視為常態。生活恢復秩序,工作照常進行,沒人再為睡眠這一無用的習慣擔憂。還是奧雷里亞諾想出了辦法,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幫助人們抵御失憶。這發現本出于偶然。他屬于第一批病人,已是老練的失眠者,并借此掌握了高超的金銀器工藝。一天他在尋找用來捶打金屬箔片的小鐵砧時,卻想不起它的名稱。父親告訴他:“砧子。”奧雷里亞諾把名稱寫在紙上,用樹膠貼在小鐵砧底部:砧子。這樣,他相信今后就不會再忘記。當時他還沒想到這便是失憶開始的癥狀,因為那東西的名稱本不好記。沒過幾天,他發現自己對實驗室里幾乎所有器物都叫不出名來。于是他依次注明,這樣只需看一下標簽就可以辨認。當父親不安地告訴他自己童年最深刻的記憶都已消失時,奧雷里亞諾向他傳授了這一方法。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先在家中實行,而后推廣到全鎮。他用小刷子上墨水給每樣東西注明名稱:桌子,椅子,鐘,門,墻,床,平鍋。他又到畜欄為動物和植物標上名稱:奶牛,山羊,豬、母雞,木薯,海芋,香蕉。隨著對失憶各種可能癥狀的研究不斷深入,他意識到終會有那么一天,人們即使能通過標簽認出每樣事物,仍會記不起它的功用。于是他又逐一詳加解釋。奶牛頸后所掛的名牌便是一個極好的例子,體現出馬孔多居民與失憶斗爭的決心:這是奶牛,每天早晨都應擠奶,可得牛奶。牛奶應煮沸后和咖啡混合,可得牛奶咖啡。就這樣,人們繼續在捉摸不定的現實中生活,只是一旦標簽文字的意義也被遺忘,這般靠詞語暫時維系的現實終將一去不返。2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記述昔日拋下尊貴身份、背井離鄉的遭遇以及卡塔烏雷第二天的失蹤,是為了刻畫和突出印第安姐弟的膽小性格。B.疫病經入口之物傳播,由家庭內部迅速延到整個馬孔多,體現出極強的傳染性,且得病后遺忘癥狀是逐步加重的。C.后來人們就將緊急情況視為常態,沒人再為睡眠這一無用的習慣擔憂,這表現出馬孔多人的自我封閉和盲目樂觀。D.一整夜給一枚別針鍍金.可見奧雷里亞諾的專注和執著;想出用標簽抵御失憶的辦法,體現出他雖沉默寡言但十分聰明。2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文以時間為線索展開故事,寫麗貝卡雙眼在黑暗中發光,為后文的“傳染”埋下伏筆,推動情節發展。B.小說注重從日常敘事中展現大時代,音樂鐘、阿拉伯鈴鐺、金銀器工藝等都透露出人類發展的時代感。C.本文運用夸張、想象等手法,表現出荒誕離奇的夢中場景,增強了故事的神秘感,使故事情節富有戲劇色彩。D.本文敘述跌宕起伏,將馬孔多內部的矛盾沖突波瀾壯闊地呈現出來,同時,對人物語言、動作和心理的刻畫生動傳神。高二語文期中試卷第8頁共10頁
23.面對失眠癥,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和烏爾蘇拉的反應和做法不同,請聯系文章相關內容,分析兩人的性格特點。(4分)24.馬爾克斯曾宜稱:“在我的小說里,沒有一個字不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的。”結合這句話,從“魔幻”與“現實”的關系角度簡析小說的寫作特點。(6分)五、本大題共2小題,共60分。25、閱讀下面文字,完成①-③題(10分)1967年,馬爾克斯創作的《百年孤獨》(),震驚了世界文壇。不僅作者描述了小鎮上布恩迪亞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絡直播平臺廣告內容版權保護與審查合同
- 小紅書KOL店鋪運營策略咨詢與執行協議
- 醫保直付醫院綠色通道建設與管理協議
- 未成年人探視期間安全保護及責任落實協議
- 新能源汽車行業區域分銷合作伙伴合同
- 護理支持性理論
- 傳染病日常衛生監督實務要點
- 腫瘤血栓診療難點與對策
- 腦外科引流護理規范與實踐
- 大班語言:冬天的禮物
- 2025年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學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試題(附答案解析)
- 《社會保險知識普及教學課件》
- 2025委托維修服務合同模板
- 延安通和電業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真題2024
- 上海市松江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卷
- 2024年新疆吉木乃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輔警23名筆試題帶答案
- 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教職工招聘真題2024
- 陜西電網面試試題及答案
- 品質組長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高考語文大題突破訓練:微寫作(北京專用)解析版
- 設備合同三方付款協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